中西古典园林
5.19.1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异同 1.中西方园林起源的相似性
2.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师法自然
天人相胜
二、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1.中国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1.哲学认识论的差异
2.实践观念的差异
西方人的实践观:秩序和谐----美
中国人的实践观:尊重自然,模仿自然 高于自然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异同 1.中西方园林起源的相似性
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囿和园圃
园林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
9 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二、中西方古典园林审美思想的比较 三、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形式的差异
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
一、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一)文化背景的差异 1.哲学认识论的差异
中国人的哲学认识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西方人的哲学认识论-----人与自然抗争
三、中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形式的差异
(一)园林景观形式的差别
独乐园
众乐园
(二)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思想上的差异
西方园林
中国园林
唯理
缘情
(三)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 视觉效果上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赏心
悦目
(四)西方古典园林与中国古典园林 艺术风格上的差异
中国园林
西方园林
曲折、多样、精巧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思想 1.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美与自然拟人化 2.中国古典园林的意境美 3.中国古典园林讲究的是含蓄、虚幻、深沉、 虚实共生
中西古典园林

中西古典园林【学习目标】:通过欣赏中西古典园林的经典作品,了解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及手法,并领会其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结合中西园林艺术的形式特点及造园观念,理解“天然图画”与“人力穿凿”的含义,提高对祖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的了解。
难点:理解中西自然观的差异。
【主要知识点】:1.“园林”的概念。
2.中国园林的分类:自然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
3、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手法的基本区别:中国古典园林:模仿自然山水、崇尚自然美。
西方古典园林:注重形式美规律、崇尚人工美。
4. 中西古典园林的基本特点:中国古典园林:虽有人作、宛自天开。
西方古典园林:人工改造,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自主学习】:预习教材文本,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园林就是“在一定的( )运用工程技术和( ),通过改造( )、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 )途径创造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2、园林虽然与建筑一样,但其( )功能相比建筑更加突出。
3、中国著名的五岳是( )( )( ) ( )。
4、中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是( )( )( )( )。
5、中国园林的分类有两种:( )园林、( )园林和( )园林。
6、中国园林的造园艺术特点:园林建筑“虽由人作”,但要追求(“”)的天然意境。
7、中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是( )。
8、( )园林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精华。
9、私家园林的布局特点,首先是讲究( )、灵活多变、( )。
造成( )的丰富变化。
其次是善于( )自然山水的形象。
三是讲究园林的( )处理。
10、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 )。
11、有“中国私家园林之最”美誉的是( )。
12、西方园林的造园艺术特点:( )美不是最理想的美,必须经过( )改造才能达到完美。
13、法国造园大师勒·诺特说过:要强迫自然接受( )的法则。
【要点讲解】:园林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西古典园林差异

中西古典园林差异 古典园林是国家的⽂化瑰宝,中西都有⾃⼰的园林,⼜因为中西⽂化和地理环境的不同,就产⽣了园林的差异,下⾯由店铺为⼤家整理的中西古典园林差异,希望对⼤家有帮助! 中西古典园林差异⼀ 中西古典园林⽂化上的差异 从西⽅哲学发展的历史看,是把美学建⽴在“维理”的基础上。
古希腊的⽐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万物最基本的元素是数,著名的“黄⾦分割”最早就是由这个学派提出来的,这种数字的或⼏何的审美思想强调整⼀、次序、平衡对称,推崇圆、正⽅形等⼏何图形,企图⽤⼀种程式化和规范化的模式来确⽴美的标准和尺度,深深地影响到园林。
同时,西⽅⾃然观的发展,是把⼈与⾃然分开来认识⾃然、探索⾃然规律的,强调⼈与⾃然的抗争,强调⼈⼯美⾼于⾃然美。
中国古代以农业⽴国,形成了依赖⾃然、热爱⾃然、敬畏⾃然的⼼态,并深受儒教、道教的影响,崇尚“法师⾃然”,注重从总体观察事物,注重事物之间的联系,注重观察事物的对⽴⾯及其相互转化。
这种观点渗透到园林活动中,形成了⼀种独特的群体空间艺术,⼒图去模仿⾃然、再现⾃然,把⼈⼯美与⾃然美相结合,追求⼀种⼈与⾃然和谐、相融的⾃然美的园林风格。
中西古典园林差异⼆ 中西古典园林造园⼿法上的差异 (1)西⽅古典园林的造园⼿法 西⽅古典园林造园⼿法的⼀个特点就是强调⼈⼯美,整齐⼀律,均衡对称,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何图案的组织,甚⾄连花草、树⽊、⽔体都⽅⽅整整,⼀切都纳⼊到严格的⼏何制约关系中去。
园林中所有的景物,⽆论是建筑物还是⼭⽔树⽊都有⼈⼯穿凿的明显印记,楼阁亭台排列整齐,花⽊修剪成形,⽔源理成喷泉等等。
⽴⾜于⽤⼈⼯⽅法改变其⾃然状态。
西⽅古典园林中最典型的是图1中法国的凡尔赛宫,王宫、教堂、剧院等都是规整排列,柱廊、花坛、草坪、雕像、喷泉等秩序分明,充分体现了⼈⼯改造⾃然的⼒量。
(2)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法 中国古典园林的处理崇尚⾃然,“虽由⼈作,宛如天开”运⽤⼈⼒,艺术地再现⾃然的天地万物及其壮丽景观,布局灵活,⼭⽔喻道,潜⼼会意,复归⾃然。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是什么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是什么园林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它首先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东西方园林有着不同的产生、发展背景,也有着不同的哲学、美学基础。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欢迎阅读!东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建筑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是一部凝固的史诗。
她积淀着人类的历史,尤其是文化史,体现了各国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思维方式。
人们习惯于将古希腊、罗马为代表的欧洲建筑体系视为西方建筑,将中国、印度、日本为代表的亚洲建筑体系视为东方建筑。
将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将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
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造园中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表达各自不同的观念情调和审美意识,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的差异。
东西方古典园林的一个最大区别,就在于是突出自然风景还是突出建筑。
中国古典园林是一种由文人、画家、造园匠师们创造出来的自然山水式园林,追求天然之趣是我国造园艺术的基本特征。
在中国园林里,不规则的平面中自然的山水是景观构图的主体,而形式各异的各类建筑却为观赏和营造文化品味而设,植物配合着山水自由布置,道路回环曲折,达到一种自然环境、审美情趣与美的理想水乳交融的境界,既“可望可行”,又“可游可居”,富有自然山水情调的园林艺术空间。
以法国宫廷花园为代表的由建筑师、雕塑家和园林设计师创作出来的西方规则式古典园林,以几何体形的美学原则为基础,以“强迫自然去接受均称的法则”为指导思想,追求一种纯净的、人工雕琢的盛装美。
花园多采取几何对称的布局,有明确的贯穿整座园林的轴线与对称关系。
水池、广场、树木、雕塑、建筑、道路等都在中轴上依次排列,在轴线高处的起点上常布置着体量高大、严谨对称的建筑物,建筑物控制着轴线,轴线控制着园林,因此建筑也就统率着花园,花园从属于建筑。
造园使用的建筑材料,中国传统建筑以土木为主,西方古典建筑以石质为主。
东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有什么差异

东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有什么差异我国的园林讲究自然美,而西方的园林追求线条的美感,这样一对比,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异呢?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东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有什么差异,欢迎阅读!东西方古典园林比较有什么差异一、对古典园林布局的差异西方古典园林艺术在空间布局方面:以法国为代表西方古典园林,布局开敞、道路笔直、景区呈几何形分割,一览无余,给人以扩大、张扬的感受。
中国古典园林的布局特征是于曲径处通幽,看似无规则、实则有矩。
如此的空间营构,不仅拓展了有限的空间,而且富于诗性的韵律,给人含蓄、意味深长的审美感受。
二、对园林建筑的认识和使用上的差异西方古典园林设计只不过是把建筑设计那一套原则手法从室内搬到室外。
在西方园林中常以建筑为中心,而以庭园包围建筑,呈现典型的外向性格。
当然,建筑只是园林的一个组成部分,造园师并不只着眼于建筑本身,而具有卓越的全局观念,以植物、水体、地形、建筑及小品等组成一个协调的建筑式的整体,使组成园林的各局部、各景点融合于统一的构图之中。
中国园林建筑没有建筑构图所特有的那种明确性和条理性。
而回环曲折、参差、错落、忽而洞开、忽而幽闭的手法则常赋予园林建筑以无限的变化。
园林建筑为求得自然美,对于环境的选择极为重视。
再者,对于一般建筑类型来讲,建筑通常扮演构图的主要角色,建筑与山石、水池、花木巧妙地结合。
三、对水的运用在西方园林中,每处庭园都有水法的充分表现。
常设置水池、水阶梯、跌水、瀑布、壁泉、喷泉,各种各样的喷泉与雕塑结合,或以喷水的图案花纹优美取胜,还在喷水技巧上作改进,创造了水剧场、水风琴等具有音响效果的水景。
中国园林也十分注重用水,从布局上可分为集中与分散两种形式,集中水面特点是: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水池四周环列建筑,从而形成一种向心,内聚的格局,绝大多数均呈不规则形式。
分散用水特点是:化整为零的方法,把水面分割成了互相连通的若干小块,给人深邃清幽的感觉。
四、在植物运用方面差异以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园林,主要是通过花坛、小林园或丛林、树篱和花墙来体现,法国园林中的植物都需要经常修剪,注重人工整理。
中西古典园林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一)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三)诗画的情趣(四)意境的蕴含一、古埃及园林宅园造景元素:树木、水体;棚架、凉亭(一)宅园▪典型布局:园地多呈方形或矩形,布局严整对称,构图统一。
入口处理成门楼式建筑,称为塔门,壮观突出;大门与住宅建筑之间是笔直的甬道,构成中轴线,常盖有葡萄架;两侧对称布置凉亭和矩形水池;四周以高墙围和,栽植庭阴树。
(四)古埃及园林特征1.强调实用性,兼顾娱乐性;经济效益:果树、蔬菜;庇荫作用:树木、棚架、凉亭;降温作用:水体,植物树木为主,少有鲜艳花卉;水池养鱼、水禽,种水生植物,可水上泛舟。
2.园址呈方形,总体布局规则对称,空间封闭(三)古巴比伦园林特征1.天然森林广泛分布,改造成为猎苑;2.在庙宇周围植树造林,形成圣苑,与古埃及圣苑相似;3.宫苑和宅园最显著的特点即采取立体造园的手法(屋顶花园)的形式,反映出当时的建筑技术和园艺水平等都发展到了相当高的程度。
4.两河流域多为平原,人们热衷于堆叠土山;第三节欧洲古代园林一、古希腊、古罗马园林(公园4世纪之前)二、中世纪欧洲园林(5~15世纪)三、文艺复兴意大利园林(15~17世纪)四、17世纪法国园林五、18世纪英国园林(一)古希腊园林▪文化艺术:古希腊的音乐、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都十分繁荣,尤其是雕塑,代表了古代西方雕塑的最高水平。
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的美学理论。
园林类型:1.早期的宫廷庭园2.宅园——柱廊园3.公共园林:圣林与竞技场4.文人园——哲学家的学园古希腊园林特征1.园林布局采用规则式,以求与建筑相协调。
(古希腊时期的美学观点)2.古希腊的园林类型多种多样,可看做是后世一些欧洲园林类型的雏形。
(二)古罗马园林园林类型1、古罗马庄园2、宅园(柱廊园)3、宫苑4、公共园林宅园——柱廊园▪宅园通常由三进院落构成:——前庭-列柱廊式中庭-露坛式花园古罗马列柱廊园特征▪中庭中有水池、水渠,渠上架小桥;木本植物种在陶盆或石盆中,草本植物则种在方形花池或花坛中;柱廊墙面上常绘有风景画,使人产生错觉,不仅增强了空间的透视效果,而且可起到扩大空间的效果。
中外古典园林的名词解释

中外古典园林的名词解释园林是人类创造的一种特殊环境,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再创造,也是人们与自然互动的载体。
中外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与西方园林文化的代表,在形式与内涵上存在很大差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解释中外古典园林的一些重要名词,并深入探讨其特点与意义。
一、园林园林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中,指的是以园为主,附有特定环境、建筑和装饰物的一个封闭空间。
它是人们创造的一个人工自然景观,通过艺术手法与自然元素融合,营造出一种独特的美感与情趣。
中国园林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强调园林是一种精神与文化的表达。
古代西方的园林起初较为简单,更多的是为了实用和功能性考虑,如农田、花园和果园等。
随着文化与艺术的发展,特别是受到罗马艳丽花园的影响,西方的园林逐渐演变为以美感与艺术性为核心的空间,强调对景观的改造和装饰。
二、假山假山是中外古典园林中常见的元素,它是一种模拟自然山岳的人工构筑物。
在中国园林中,假山被赋予了景致、文化和意义等多重层面的价值。
假山的制作过程需要运用石材和土壤等材料,经过精心护理和装饰,使其达到山形万千的效果,从而与周围的景物相协调。
而在西方古典园林中,假山更多是用来营造一种戏剧性的效果,它常常与水景、雕塑和建筑等元素结合,形成一个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
在西方的假山中,可以看到如人物雕塑、神话故事和历史场景等的描绘,勾勒出一个幻想与现实交错的视觉艺术。
三、曲径曲径是园林中常见的路径形式,其起源于中国古典园林文化。
曲径以其曲折的形状,蜿蜒于园林之间,给人一种行走中的变化和惊喜感。
曲径常常与假山、水景、植物等元素相结合,使人在其中感受到自然的变化和景观的延续。
相比之下,西方古典园林中的路径更偏向直线和对称,其主要用途是为了引导游客一目了然地欣赏园林的全貌。
这种线性的路径形式在西方园林中常常与建筑物相结合,使整个园林呈现出一种均衡和凝练的美感。
四、园门园门是园林文化中重要的入口与象征,它承载着人们进入园林的期待与仪式感。
浅谈中西方园林对比

浅谈中西方园林对比园林的起源来自于人类对天国仙境的向往与企盼,而其发展则以来于人天性中所固有的对美的追求与探索,所以说园林是人类在改造和利用自然以营造理想生活环境的过程中所应用的美学认识和思维的集中体现。
关于美的思辩,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东西方的园林因不同的历史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而形成迥异的风格。
园林作为文化的体现,在东方,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在西方,则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为典型。
前者着眼于自然美,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后者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表现人工的创造。
一、中西方古典园林体系概述东方体系:中国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在这里诞生的东方体系最初形成可追溯到夏商时期,距今已有四千年历史.不过那时的园林基本上还处于圈地时期直到秦始皇营造阿房宫和汉代的上林苑依然如此,而且园林的使用功能中还始终含有一条供天子和诸侯狩猎之用。
这种情况直到魏晋南北朝时代才有所改变。
在这一时期,由于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人们开始更加主动地关注自然,模仿自然,从而开创了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做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繁荣的顶峰,各种艺术文化成就纷纷涌现,园林艺术在此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标志在于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别墅的修建。
王维的诗画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对于意境的追求是其重要特色,这座与自然山水风景结合的宅院也贯彻了这一思想。
到北宋,抽象自然和象征自然在园林建筑中日益明显,成为中国园林的主要特色。
从宋至清,是中国园林艺术的成熟期,其间名园举不胜举,单在苏州一地,就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等一系列经典作品。
西方体系:古希腊于西元前5世纪逐渐学仿波斯的造园艺术,后来发展成为四周为住宅围绕,中央为绿地,布局规则方正的柱廊园。
随后希腊的园林为古罗马所继承,他们将其发展为大规模的山庄园林,不仅继承了以建筑为主体的规则式轴线布局,而且出现了整形修剪的树木与绿篱,几何刑的花坛以及由整形常绿灌木形成的迷宫.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园林出现新的飞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优秀私家 园林集中在江南, 是因为江南具有造 园的自然、经济与 人文等有利条件。 水源丰富、雨量丰 沛、气候温和、树 木常青,植物花卉 品种多,盛产石料。 退隐官员选择江南 地区,是要享受退 隐乐趣的同时享受 生活的舒适以及人 流物转的便利。
世 界 文 化 遗 产 名 录 :
●
拙政园 环秀山庄林留艺 圃 园 藕 园 网狮狮子 退沧 园 亭 思浪 园
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 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 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 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花木 建筑 山石
园路
水
红楼梦
第七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请思考以下问题: 1. 贾政父子与众清客 同游大观园的目的 是什么?
A、游山玩水 B、题匾额、楹联 C、观赏昆曲
春
1
夏
2
秋
3
冬
4
叠石理水
分景
淼淼池水曲岸湾头,平桥小径为其脉络,长廊逶迤填虚其空
园之情
花木移情
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 兰同芳,与海棠同韵, 定自称花里神仙。 ——留园
中国古典园林常用的造景手法
抑景
框景
借景
分景
私家园林特点
因地制宜,灵活多变,以小见大。 善于模仿自然山水形象。 蕴涵诗情画意的文人气息。 讲究园林的细部处理。
园林布局
园林特点 园林风格
几何图案式
秩序井然,主次分明
人工美
法国、意大利
园林代表
链接高考
(07高考题)1、明代著名的园艺著作《园冶》中 提出的园林设计和建造理想是:“虽由人作,宛自天 开。”而17世纪法国造园大师勒· 诺特提出的园林设计 原则是:“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从中国传 统文化尊重自然规律,崇尚自然美的理念出发.下列 AC 四幅园林图片中具有中国古典园林特点的是_____。
颐和园(清漪园)
佛 香 阁
谐趣园
苏州街
十七孔桥
虹 光 百 尺 横 映 水 晶 帘 玉带桥
螺 黛 一 痕 平 铺 明 月 镜
与私家园林相比,皇家园林具有怎 样的特点?
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多; 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 显示皇家气派,皇权至上
意大利 台地园
严谨对称的园林布局
●
面积小 以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寓唐诗宋词的意境 有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
尺幅画 无心窗
元 .王冕 《墨梅图》
清.郑燮 《丛竹图》
框景
留 听 阁
留得残荷听雨声
远 香 堂
香远宜清,亭亭净植。
一亭宜 两家, 添景更 添情 。
借景
宜两亭
借景
《 米 颠 拜 石 图 》 张 大 千
米芾总结太湖 石四大特点: 瘦 透 漏 皱
驯服自然
几何式植物造型
追求秩序美、理想之美,即人造美。
日本 枯山水
英国 意大利 法国 日本
台地园 凡尔赛宫 “枯山水”园林 “风景画”园林
驯服自然
“人文主义”
中西园林比较
中西合比
中国古典园林 自然美 西方古典园林
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 自然美+人工美=理想美 自然山水式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意境美 拙政园、颐和园
A
B
C
D
园林畅想
请各小组合作,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 识对我们学校新校区用园林艺术的手法进 行设计,要突出其艺术特色。(方案:绘画 效果图或语言文字描述)
2.
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贾政道:“非此一 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 如何理解? 抑景
此处置一田庄,分 明见得人力穿凿扭捏 而成 .远无邻村, 近不负郭,背山山无 脉,临水水无源,高 无隐寺之塔,下无通 市之桥……古人云“ 天然图画”……
3 . 贾政说最喜欢稻香村的纯朴天然、农家 风貌,众清客暗示宝玉附和……但宝玉并不 认同;为什么?
宝玉不同意 贾政观点的理由 是,在优雅富贵 的大观园之中, 稻香村是堆砌出 来的假纯朴,不 够自然。在中国 的文人雅士心中 自然美才是最理 想的美。中国古 代造园的最高境 界是追求虽由人 作宛自天开的天 然意境。
为什么私家园林多建于江南地区?退隐官员们为何不去 深山密林中隐居,而集中在江南地区造园隐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