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题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史试题

中国古典园林史试题

一、填空:1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2秦代上林苑是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是阿房宫3秦代兰池宫开启了西汉宫苑求仙活动的先河,一池三山之首例。

最高开创应用“一池三山”叠山理水模式的园林是兰池宫。

4西汉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上林苑是一座特大型植物园,也是一座大型动物园,苑中最大的水池昆明湖具有多种功能。

5西汉建章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备一池三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颐和园是最后一座。

6在园林中开凿大型水体工程见于史书记载之首例的是楚灵王章华台(天然山水园)。

7东汉梁冀苑囿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豪华的私家园林。

8唐代东都苑(隋西苑)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园林,东都苑(隋西苑)是洛阳地区皇家园林的代表。

唐代禁苑性质类似于西汉的上林苑。

9唐代长安城三大宫殿史称“三大内”是: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

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禁苑。

禁苑最大,是唐长安城郊皇家的主要风景园林和狩猎区。

10唐代东都苑(隋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东都苑(隋西苑)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

11唐代的兴庆宫称为东内,又叫南内,前苑后宫的格局,兴庆宫中的“花萼相辉楼”以“花萼相辉”为名,寓有手足情深之意。

12唐代的兴庆宫以牡丹花而盛名,是唐玄宗和杨贵妃观赏牡丹的地方,兴庆宫中的“沉香亭”为牡丹观赏区。

13金代皇家园林代表中,西苑是金代最大的一座大内御苑。

14应天门、乾元殿、贞观殿、徽猷殿构成唐代洛阳宫(隋东都宫)宫廷区的中轴线。

15北宋的艮岳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16宋代寺观园林由世俗化达到文人化,尚保留一点烘托佛国、仙界的功能。

17《洛阳名园记》中的天王院花园子是北宋寺观园林的代表。

18宋代:浙江楠溪江苍坡村是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

19宋代(对晋祠修葺、改建):晋祠(创建于周)是现存的最古老、规模很大、园林氛围极浓郁的祠堂建筑群,是一处罕见的大型祠堂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

《中国古典园林史》试题题库一、名词解释1、一池三山2、文人园3、囿4、勒诺特尔式园林5、轩6、意境7、台地园8、极简主义9、中国古典园林10、园林11、枯山水庭园12、阁与楼13、廊14、写意山水园15、亭16、巴洛克风格17、造园18、风景19、水扶梯20、园池二、填空题1、清代岭南园林异军突起形成地方特色,较着名的粤中四大名园顺德的清辉园,东莞的可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

2、苏州现存古典园林有建于北宋的沧浪亭,建于元朝的狮子林,建于明朝的拙政园、留园,以及建于清朝的网师园(环秀山庄) 等名园。

3、着名的三山五园是玉泉山的静明园、万寿山的清漪园、香山的静宜园及圆明园、畅春园。

4、世界造园系统除西亚外,还有其它两大系统,即欧洲和东方造园系统。

5、西晋时期的私家园林金谷园为大官僚石崇在洛阳西郊所建。

6、唐朝着名离宫有位于陕西临潼的华清池、位于陕西麟游县的等都是园林景观与自然环境结合很好的范例。

7、意大利园林以台地园着称,着名的埃斯特别墅即是建在提沃利山顶上的台地园。

园内装有无数的水景和喷泉。

8、法国古典园林最主要的代表是孚。

勒。

维贡特府邸(孚园) 和凡尔赛宫 ,它们都是勒诺特尔设计的。

9、汉武帝利用秦代旧苑囿扩而广之为上林苑,它位于长安西,纵横300余里;其内还有两个大名池即为昆明池和太液池。

10、河北省临漳县漳水北岸建有曹操的封邑邺城,城市规划严整。

城内建有着名的园林铜雀台,唐代诗人杜牧的《赤壁怀古》中曾提到过该园。

11、世界园林发展的阶段按时间划分依次为:原始文明时期的萌芽阶段;农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工业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现代文明时期的园林阶段。

12、J.O.西蒙兹在其《大地景观——环境规划指南》一书中,把大地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当作资源看待,从生态价值、社会经济和审美价值三方面来进行评价,在开发时最大限度的保存自然景观,最合理的使用土地。

13、明末计成所着的一本造园学巨着是。

14、佛教早在时已从印度经西域传入中国,是为“”。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题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题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要点1、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以帝王贵族狩猎为主,园林表现为苑囿的形式;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是山水园的奠基时期,出现了以再现自然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奠定了以后中国山水园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风格的基础;园林全盛期——隋唐——园林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文人画家描绘自然景物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倾向于追求朴素的自然美,并发展到以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创作的阶段;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古典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造园活动得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造园艺术上,技巧更为发达;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筑山:“叠山”“掇山”;园林假山都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能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一拳则太华千寻”;理水:“山嵌水抱”;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并且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写仿天然水景的全貌,即“一勺则江湖万里”;植物:栽植树木不讲究成行成列,但亦非随意参差;往往三株五株、虬枝古干而予人以蓊郁之感,运用少量的艺术概括而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法国规整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建筑控制一切;英国风景园林:建筑物与其它造园要素相互分离,建筑退避三舍;中国山水园林:建筑与其它要素有机组织,彼此协调、相互补充;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建筑形式多样,得益于木框架结构的运用,从而更好地融合于自然环境中,并蕴涵一定哲理,如“以园法天、以方象地、纳宇宙于芥粒”;诗话的情趣:文学——时间的艺术绘画——空间的艺术园林——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与文学、书画密不可分,“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以画入园,因画成景”;意境的蕴涵: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三境:物境——只写山水之形——第一层次情境——能藉景生情——第二层次意境——能托物言志——第三层次3、园林的基本类型不同分类:按构园方式划分: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按园林的隶属划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按地域划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4、囿与台名解囿: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最早的园林形式之一;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台:观天象、通神明;5、秦汉时期园林的主要特点:皇家园林由先秦的自然崇拜变为“法天象地”;“一池三山”格局改变了先秦以台为主体的园林格局,成为后世苑囿建造的模式;神仙思想对园林的影响较大皇家园林是秦汉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是皇家园林的摹仿,没有形成特色;开创了土假山和石假山的纪录,并逐渐开始模仿自然从囿--苑、园,主要功能是游憩观赏;但总体布局粗放;隐士庄园出现6、一池三山起源及“三山”所指:起源:建章宫三山:蓬莱、方丈、瀛洲7、汉代建筑屋顶的基本形式:庑殿、悬山、囤顶、攒尖、歇山8、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皇家园林名解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或皇家私有的,在古籍里称为“苑”、“囿”、“宫苑”、“御苑”等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寺观园林:指的是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9、北魏洛阳城的空间结构特征1.功能较汉魏时期更加明确,规划格局更加完备成熟的中轴线体制;干道—衙署—宫城—御苑2.大内御苑毗邻于宫城之北,方便游赏又有军事防卫“足退为守”的用意,成为了以后皇都格局的模式3.内城以外为外廓城,构成宫城、内城、外城三套城垣的形制;10、唐长安城大明宫的空间布局大明宫东内:根据课本再拓展相对独立的宫城,唐高宗后主要政治舞台;建在坡上,南宫北苑;宫和苑之间的穿插、延伸;“凹”字形平面的宏伟建筑群;——含元殿,轴线延伸至大雁塔;苑林区:太液池、蓬莱山;彩虹式的拱桥,太液池周边回廊;11、隋唐时期园林的特征①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已经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园、离宫御园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②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又进一步深化,为宋代文人园林兴盛打下了基础;③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同时反过来也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化;12、文人园林主要特征:1.简远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2.疏朗景物数量不求其多,但整体性强,不琐碎3.雅致文人文化4.天然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契合,内部以植物造景为主13、宋朝园林的特色:1在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的造园活动最为突出2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出现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向;3叠石、置石均显示其高超技艺,理水已能够缩移模拟大自然界全部的水体形象,与石山、土石山、土山的经营相配合而构成园林的地貌骨架;4唐代园林创作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传统,到南宋时大体上已完成其向写意的转化;5总之,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体的两宋园林,其显示的蓬勃进取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登峰造极的境地;14、北宋东京艮岳的历史成就:①筑山这是一个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既把天然山岳做典型化的概括,又体现了山水画论所谓“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众山拱优,主山始尊”的构图规律;②置石用石方面,以太湖石、灵壁石之类为主,经过优选石料千姿百态,山池中、山坡上亦有特置的峰石;③理水园内有一套完整的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沼、溪等的缩影,水系与山系形成山嵌水抱;④植物配置植物数十个品种,景区、景点许多以植物之景为主题;⑤建筑园内“亭堂楼馆”,约有40处,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充分发挥其点景、观景的作用;15、了解园冶中的经典句子:营园成败取决于能够主持其事的、内行的造园家,好的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景到随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6、明清时期园林特点1.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封建王朝末世的盛衰消长;2.民间私家园林一直承袭上代的发展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局面,其他地区的园林受到三大风格的影响,又出现各种亚风格;3.宫廷和民间的园居活动频繁,“娱于园”的倾向显着;4.公共园林在上代的基础上,又有长足的发展;5.造园的理论探索停滞不前;6.西方的园林文化开始进入中国;17、清代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1、平地起造畅春园既显示高度的人工造园技术和浓郁的诗情画意,又表现出一派宛若自然生态的环境气氛;2、避暑山庄则从造址到规划、施工,始终贯穿着力求保持大自然的原始、粗犷的原则,建筑少而疏朗,着重大片绿化和植物配置成景,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起来,以自然融汇于园林,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园林规划——园林化的风景名胜区;3、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是清初的三座大型离宫御苑,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期三座着名的皇家园林,它们代表了清初宫廷造园活动的成就,集中反映了清初宫廷园林艺术的水平和特征;这三座园林经过此后的乾隆、嘉庆两朝的增建、扩建而成为北方皇家园林空前全盛局面的重要组成部分1.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2.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3.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1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2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3具体仿建名园4.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18、北方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岭南私家园林的主要特征,了解代表作品1)、江南园林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叠山:石料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石的用量很大,大型假山石多于土,小型假山几乎全部叠石而成植物:以落叶树为主建筑:以高度成熟的江南民间乡土建筑作为创作源泉,园内有各种各样空间2、北方园林萃锦园叠石:假山的规模比较小,但叠山技法深受江南影响,风格却显出幽燕沉雄气度植物:观赏树种比江南少规划:中轴线、对景线运用较多,园内空间划分比较少3、岭南园林:清晖园顺德、可园东莞、余荫山房番禺、梁园佛山规模比较小宅院繁多建筑:比重大,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叠山:爱用“塑石”的技法植物:园内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如: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荫凉效果宜人,堪称岭南园林之一绝19、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内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或更远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尔游憩或驻驿之用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或更远的风景地带,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20、畅春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网师园、拙政园的空间结构特征圆明园:1西部的中路,是三园的重点,包括宫廷区及其中轴线往北延伸的前湖后湖景区;2东部,以福海为中心形成一个大景区;中央三个小岛上设置景点“蓬岛瑶台”;3北面,呈狭长形地带,形成一个单独的景区,是一条从西到东蜿蜒流过的河道;立意取法于扬州的瘦西湖;圆明园规划设计特点:有许多新意和开创性成就,但建筑密度较高,同时某些地段景点过于密集,甚至有些景点的模拟过于矫揉造作之感;1模拟江南风景的意趣;2借用前人的诗画意境;3移植江南的园林景观而加以变异;4再现道家传说中的仙山琼阁、佛经所描绘的梵天乐土的形象;方壶胜境5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方式来宣扬有利于帝王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宣扬儒家的哲言、伦理和道德观念;承德避暑山庄:①包含了几乎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②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西北山岳风景、中部平原风景、东南湖泊风景三大景区鼎列的格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③有很好的借景条件;④三大水源构成完整的水系,能充分发挥水的造景作用,来表现水的静态和动态美;⑤优越的小气候条件;总体布局:按“前宫后苑”规划形式进行规划;湖泊景区:以洲、桥、岛、堤划分成若干水系的一个大水面;湖中共有大小岛屿八个;平原景区:建筑物很少,东半部为“万树园”,保留了塞外草原粗犷的风光;充分表现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明显政治意图;山岳景区:占去全园2/3面积,保留大片原始松树林,高台之上也建有部分建筑;颐和园: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 "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 的造园准则;全园可划分为四大景区:山前湖区前山景区后山景区后溪河区清漪园的总体规划并不仅局限于园林本身,而且还着眼于西北郊全局、以“三山五园”为主体的大环境来作出通盘考虑;首先考虑与西邻静明园的关系;其次,把清漪园考虑进“三山五园”的大环境;“三山五园”中,清漪园最晚建成;清漪园建成、昆明湖开拓后,构成了万寿山和里湖的南北中轴线;静宜园的宫廷区、玉泉山主峰、清漪园的宫廷区又构成一条东西向中轴线,往东延伸交汇于圆明园与畅春园之间的南北轴线的中心点;拙政园:1.因地制宜,以水见长水面约占园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凡诸亭槛台榭,皆因水为面势”,用大面积水面造成园林空间的开朗气氛,基本上保持了明代“池广林茂”的特点;2.疏朗典雅,天然野趣林木葱郁,水色迷茫,景色自然;园林中的建筑十分稀疏 ;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3.庭院错落,曲折变化晚清时期园林建筑明显地增加;建筑趋向群体组合,庭院空间变幻曲折;畅春园1.建筑及景点的安排按纵深三路布置;2.理水利用“清华园”原有资源丰富水面,创建水景园,水面以岛堤划分为前湖和后湖两个水域,外围环绕着萦回的河道;3.建筑建筑密度小,建筑朴素,多为小式卷棚瓦顶建筑,不施彩绘;园墙为虎皮石砌筑,堆山则为土阜平冈,不用珍贵湖石;4.植物大部分园林景观以植物为主调,园内有大量明代遗留的古树、古藤,又种植了腊梅、丁香、玉兰、牡丹、桃、杏、葡萄等花木,林间散布麋鹿、白鹤、孔雀、竹鸡,景色清幽;5.整个园林景观崇尚简约,与康熙所提倡的简约精神有关网师园:网师园课堂上没有介绍,你们可以根据课本介绍和平面图加以描述•园林空间采取主辅对比手法主景区也就是全园的主体空间,在它的周围安排若干个较小的辅助空间,形成众星拱月的格局,网师园的规划设计在尺度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
(注:以下是老师说的大概的内容,可能有些内容漏掉)
1.简答题
①园林4个阶段及基本特点
②中国古典园林类型(天然山水园、人工山水园)
③皇家园林的分类并举3个例子
④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简答为什么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美和自然
美能达到融合)
⑤各个时期园林的特点(主要前四个阶段)
⑥3个重要的思想(天人合一、神仙思想、君子比德)
⑦文人园林的特点转折期宋代并展开说明)
⑧园冶作者是讲什么
⑨长物志作者是讲什么
⑩三山五园是什么
2.皇家园林分析
颐和园P545,p560 中央建筑平面图
填空,介绍几个景点并作延伸
圆明园图
主要体现景点的命名,举出以植物命名的3个、以诗画命名的3个等中央组图,几何情况,每个景点的详细现状,及周边关系)
3.私家园林分析
江南园林当中的拙政园、留园、狮子林
考试形式:在平面图当中填出景点名,选5个对其说出具体位置
并对其介绍分析
4.现代人做的古典园林(20~30分)
①东吴小筑
②齐鲁园
③广东粤辉园
注意:考试内容可能是其中当中任何一个;
画出它的平面图包括建筑、边界、水体、植物、道路等;
注意比例大小关系;
画完后,对景点,景点含义进行文字介绍。

中国古典园林史试题库

中国古典园林史试题库

一、填空:1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2秦代上林苑是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是阿房宫3秦代兰池宫开启了西汉宫苑求仙活动的先河,一池三山之首例。

最高开创应用“一池三山”叠山理水模式的园林是兰池宫。

4西汉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上林苑是一座特大型植物园,也是一座大型动物园,苑中最大的水池昆明湖具有多种功能。

5西汉建章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备一池三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颐和园是最后一座。

6在园林中开凿大型水体工程见于史书记载之首例的是楚灵王章华台(天然山水园)。

7东汉梁冀苑囿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豪华的私家园林。

8唐代东都苑(隋西苑)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园林,东都苑(隋西苑)是洛阳地区皇家园林的代表。

唐代禁苑性质类似于西汉的上林苑。

9唐代长安城三大宫殿史称“三大内”是: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

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禁苑。

禁苑最大,是唐长安城郊皇家的主要风景园林和狩猎区。

10唐代东都苑(隋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东都苑(隋西苑)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

11唐代的兴庆宫称为东内,又叫南内,前苑后宫的格局,兴庆宫中的“花萼相辉楼”以“花萼相辉”为名,寓有手足情深之意。

12唐代的兴庆宫以牡丹花而盛名,是唐玄宗和杨贵妃观赏牡丹的地方,兴庆宫中的“沉香亭”为牡丹观赏区。

13金代皇家园林代表中,西苑是金代最大的一座大内御苑。

14应天门、乾元殿、贞观殿、徽猷殿构成唐代洛阳宫(隋东都宫)宫廷区的中轴线。

15北宋的艮岳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16宋代寺观园林由世俗化达到文人化,尚保留一点烘托佛国、仙界的功能。

17《洛阳名园记》中的天王院花园子是北宋寺观园林的代表。

18宋代:浙江楠溪江苍坡村是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

19宋代(对晋祠修葺、改建):晋祠(创建于周)是现存的最古老、规模很大、园林氛围极浓郁的祠堂建筑群,是一处罕见的大型祠堂园林。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园林史试题库

(完整word版)中国古典园林史试题库

一、填空:1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2秦代上林苑是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主要建筑群是阿房宫3秦代兰池宫开启了西汉宫苑求仙活动的先河,一池三山之首例.最高开创应用“一池三山"叠山理水模式的园林是兰池宫。

4西汉上林苑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上林苑是一座特大型植物园,也是一座大型动物园,苑中最大的水池昆明湖具有多种功能。

5西汉建章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具备一池三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颐和园是最后一座。

6在园林中开凿大型水体工程见于史书记载之首例的是楚灵王章华台(天然山水园)。

7东汉梁冀苑囿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豪华的私家园林.8唐代东都苑(隋西苑)是历史上仅次于西汉上林苑的一座特大型皇家园林,东都苑(隋西苑)是洛阳地区皇家园林的代表.唐代禁苑性质类似于西汉的上林苑。

9唐代长安城三大宫殿史称“三大内”是:西内太极宫、东内大明宫、南内兴庆宫。

大内三苑:西内苑、东内苑、禁苑。

禁苑最大,是唐长安城郊皇家的主要风景园林和狩猎区。

10唐代东都苑(隋西苑)是一座人工山水园,东都苑(隋西苑)的建成标志着中国古典园林全盛期到来。

11唐代的兴庆宫称为东内,又叫南内,前苑后宫的格局,兴庆宫中的“花萼相辉楼”以“花萼相辉”为名,寓有手足情深之意。

12唐代的兴庆宫以牡丹花而盛名,是唐玄宗和杨贵妃观赏牡丹的地方,兴庆宫中的“沉香亭”为牡丹观赏区。

13金代皇家园林代表中,西苑是金代最大的一座大内御苑。

14应天门、乾元殿、贞观殿、徽猷殿构成唐代洛阳宫(隋东都宫)宫廷区的中轴线.15北宋的艮岳代表着宋代皇家园林的风格特征和宫廷造园艺术的最高水平。

16宋代寺观园林由世俗化达到文人化,尚保留一点烘托佛国、仙界的功能.17《洛阳名园记》中的天王院花园子是北宋寺观园林的代表.18宋代:浙江楠溪江苍坡村是迄今发现的惟一一处宋代农村公共园林。

19宋代(对晋祠修葺、改建):晋祠(创建于周)是现存的最古老、规模很大、园林氛围极浓郁的祠堂建筑群,是一处罕见的大型祠堂园林。

园林史复习试题+答案精编版

园林史复习试题+答案精编版

⋯⋯⋯⋯⋯⋯⋯⋯⋯⋯⋯⋯⋯⋯⋯⋯⋯⋯⋯⋯⋯⋯⋯最新料介绍⋯⋯⋯⋯⋯⋯⋯⋯⋯⋯⋯⋯⋯⋯⋯⋯⋯⋯⋯一. 名词解说 ( 18分)1. 园林2. 一池三山3. 绝壁峭壁4. 植物园5. 城市公共绿地6. 园林史二. 填空(12分)1. 按园林功能区分能够区分综合性园林、特意性园林、、、.2.园林基本因素有、山石、、、动物.3.中国园林史阶段区分为萌芽期、、、、成熟期.4.促成初期中国古典园林向着景色式方向上发展的三个重要表记形态方面的精神因素是、、.三.选择题 ( 20分)1.( )形成世界三大园林系统.A.原始文明B.农业文明C.工业文明D.信息文明2.史上第一个国家公元是 ( ).A. 大峡谷国家公元B. 夏威夷火山国家公元C.热泉国家公元D.黄石国家公元3.中国园林的雏形是 ( ).A.苑B.囿C.宫室D.台4.囿、台、沼的的完满联合其不一样风格中错误的选项是 ( ).A.灵囿B. 灵台C. 灵沼D. 宫室5.长安宫苑西汉皇家园林时没有的是 ( ).A.长乐宫 B 未央宫 C. 建章宫 D. 兰池宫6.以下不属于田野寺观园林的是 ( ).A.峨眉山的佛寺B.洛阳景明寺C.五台山D.普陀山7.属于藏传佛寺园林的是 ( ).A.布达拉宫B. 香山寺C. 大觉寺D. 白云观8.江南园林有 ( ).A.圆明园B. 绮春园C. 拙政园D. 畅春园9.本国园林中置石要达到雅观的要求中不包含 ( ).A.瘦B.透C.薄D.皱10.中国园林的建筑种类有 ( ).A.亭B.殿C.棚D.平顶11.植物园的典型代表是 ( ).A.圆明园B. 邱园C. 网师园D. 瘦西湖12.不属于英国自然景色园林的代表是 ( ).A.邱园B. 霍华德庄园C. 斯托海德花园D. 凡尔赛宫113.中国园林建筑中屋顶造型不包含 ( ).A.掇山B. 庑殿C. 悬山D. 歇山14.中国从囿到苑发展的建筑标记是 ( ).A.台B.台苑C.沼D.劈雍15.西湖十景不包含 ( ).A.苏堤春晓B. 柳浪闻莺C. 断桥残雪D. 曲江风荷16.园林植物中象征傲雪凌霜、时令尊贵的是 ( ).A.竹B.菊C.梅D.兰17.以下动物中象征长寿的是 ( ).A.龟B.鼠C.龙D.羊18.园林创作的水体形式不包含 ( ).A.湖泊B. 沼泽C. 河流溪涧D. 瀑布19. “明月清风本无价,远山近水皆有情”是形容()。

中国古典园林史题库

中国古典园林史题库

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一、绪论部分园林概念: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P3)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四个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相对应园林的四要素:山、水、植被、建筑。

(P4) 据此可将园林分为两种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古兰经》天园中的四条河:水河、乳河、酒河、蜜河。

形成了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

(P4)F.L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

其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348ha.E.霍华德的《明日之田园城市》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

(P6)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表现于四个方面: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山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社会效益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P6)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P7)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个类型。

(P7)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为“城市山林”宋后作为城市私家园林的代称。

(P238)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规模较小的利川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规模人的则把完整的大自然山水植被环境范围起来作为建园的基址,然后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要点1、中国古典园林历史发展阶段:园林生成期——殷周秦汉——以帝王贵族狩猎为主,园林表现为苑囿的形式。

园林转折期——魏晋南北朝——是山水园的奠基时期,出现了以再现自然山水为主题的自然山水园,奠定了以后中国山水园历史发展进程中艺术风格的基础。

园林全盛期——隋唐——园林进入全面发展时期,文人画家描绘自然景物之风盛行,造园艺术更倾向于追求朴素的自然美,并发展到以诗情画意的园林意境创作的阶段。

园林的成熟期——宋元明清——古典园林的最后兴盛时期,造园活动得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在造园艺术上,技巧更为发达。

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筑山:“叠山”“掇山”。

园林假山都是真山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能在很小的地段上展现咫尺山林的局面、幻化千岩万壑的气势。

“一拳则太华千寻”。

理水:“山嵌水抱”。

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泉、瀑等的艺术概括。

人工理水务必做到“虽由人做,宛自天开”。

并且要在有限的空间里尽量写仿天然水景的全貌,即“一勺则江湖万里”。

植物:栽植树木不讲究成行成列,但亦非随意参差。

往往三株五株、虬枝古干而予人以蓊郁之感,运用少量的艺术概括而表现天然植被的气象万千。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法国规整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园林全局,建筑控制一切。

英国风景园林:建筑物与其它造园要素相互分离,建筑退避三舍。

中国山水园林:建筑与其它要素有机组织,彼此协调、相互补充;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

建筑形式多样,得益于木框架结构的运用,从而更好地融合于自然环境中,并蕴涵一定哲理,如“以园法天、以方象地、纳宇宙于芥粒”。

:诗话的情趣文学——时间的艺术绘画——空间的艺术园林——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与文学、书画密不可分,“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以画入园,因画成景”。

意境的蕴涵: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

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之类似的情感激动。

三境:物境——只写山水之形——第一层次情境——能藉景生情——第二层次意境——能托物言志——第三层次3、园林的基本类型(不同分类):按构园方式划分:规则式园林、自然式园林、混合式园林按园林的隶属划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按地域划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囿与台(名解)4、是中国古代供帝王贵族进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最早的园林形式之一。

囿:行狩猎、游乐的园林形式。

台:观天象、通神明。

秦汉时期园林的主要特点:5、皇家园林由先秦的自然崇拜变为“法天象地”。

“一池三山”格局改变了先秦以台为主体的园林格局,成为后世苑囿建造的模式。

神仙思想对园林的影响较大皇家园林是秦汉时期造园活动的主流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是皇家园林的摹仿,没有形成特色。

开创了土假山和石假山的纪录,并逐渐开始模仿自然苑、园,主要功能是游憩观赏。

但总体布局粗放。

从囿-- 隐士庄园出现三山:蓬莱、方丈、瀛洲一池三山(起源及“三山”所指):起源:建章宫 6、庑殿、悬山、囤顶、攒尖、歇山、汉代建筑屋顶的基本形式:7 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皇家园林(名解)8、“御苑”、、“宫苑”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或皇家私有的,在古籍里称为“苑”、“囿”等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面称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寺观园林:指的是佛寺、道观、历史名人纪念性祠庙的园林 9、北魏洛阳城的空间结构特征成熟的中轴线体制。

干道—衙署—宫城1.功能较汉魏时期更加明确,规划格局更加完备—御苑大内御苑毗邻于宫城之北,方便游赏又有军事防卫“足退为守”的用意,成为了以后皇2.都格局的模式 3.内城以外为外廓城,构成宫城、内城、外城三套城垣的形制。

唐长安城大明宫的空间布局10、(根据课本再拓展)大明宫(东内):相对独立的宫城,唐高宗后主要政治舞台。

建在坡上,南宫北苑。

宫和苑之间的穿插、延伸。

“凹”字形平面的宏伟建筑群。

——含元殿,轴线延伸至大雁塔。

苑林区:太液池、蓬莱山。

彩虹式的拱桥,太液池周边回廊。

11、隋唐时期园林的特征①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已经完全形成。

就园林的性质而言,已经形成了大内御苑、行宫御园、离宫御园三个类别及其类别特征。

为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创作方法又进一步深化,②私家园林的艺术性较之上代又有所升华,宋代文人园林兴盛打下了基础。

同时反过来也促进了宗教和宗教建筑的进一步世俗③寺观园林的普及是宗教世俗化的结果,化。

.、文人园林主要特征:12 简远(景象简约而意境深远)1. 疏朗(景物数量不求其多,但整体性强,不琐碎)2. 3.雅致(文人文化) 4.天然(园林本身与外部自然环境契合,内部以植物造景为主)、宋朝园林的特色:13( 1)在三大园林类型中,私家的造园活动最为突出)皇家园林较多地受到文人园林的影响,出现了比任何时候都更接近私家园林的倾(2向。

)叠石、置石均显示其高超技艺,理水已能够缩移模拟大自然界全部的水体形象,3(与石山、土石山、土山的经营相配合而构成园林的地貌骨架。

)唐代园林创作的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传统,到南宋时大体上已完成其向写意的转(4化。

)总之,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为主体的两宋园林,其显示的蓬勃进取(5的艺术生命力和创造力,达到了中国古典园林史上登峰造极的境地。

14、北宋东京艮岳的历史成就:既把天然山岳做典①筑山这是一个宾主分明、有远近呼应、有余脉延展的完整山系,的概括,又体现了山水画论所谓“先立宾主之位,决定远近之形”、“众山拱优,主型化山始尊”的构图规律。

用石方面,以太湖石、灵壁石之类为主,经过优选石料千姿百态,山池中、山②置石坡上亦有特置的峰石。

园内有一套完整的水系,几乎包罗了内陆天然水体的全部形态:河、湖、沼、③理水溪等的缩影,水系与山系形成山嵌水抱。

④植物配置植物数十个品种,景区、景点许多以植物之景为主题。

处,几乎包罗了当时的全部建筑形式,充分发挥⑤建筑 40园内“亭堂楼馆”,约有其点景、观景的作用。

:15、了解《园冶》中的经典句子营园成败取决于能够主持其事的、内行的造园家,好的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景到随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16、明清时期园林特点 1.皇家园林经历了大起大落的波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封建王朝末世的盛衰消长;民间私家园林一直承袭上代的发展水平,形成江南、北方、岭南三大地方风格鼎峙的2.局面,其他地区的园林受到三大风格的影响,又出现各种亚风格;宫廷和民间的园居活动频繁,“娱于园”的倾向显著;3. 公共园林在上代的基础上,又有长足的发展;4. 5.造园的理论探索停滞不前;西方的园林文化开始进入中国。

6. 清代皇家园林的主要成就:17、又表现出一派宛平地起造畅春园既显示高度的人工造园技术和浓郁的诗情画意, 1、若自然生态的环境气氛。

粗犷的原避暑山庄则从造址到规划、施工, 2、始终贯穿着力求保持大自然的原始、以自然融着重大片绿化和植物配置成景,把自然美和人工美结合起来,则,建筑少而疏朗,汇于园林,开创了一种特殊的园林规划——园林化的风景名胜区。

也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时、畅春园、避暑山庄、圆明园是清初的三座大型离宫御苑, 3集中反映了清初宫廷园林艺它们代表了清初宫廷造园活动的成就,期三座著名的皇家园林,术的水平和特征。

扩建而成为北方皇家园林空前全盛局嘉庆两朝的增建、这三座园林经过此后的乾隆、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1.独具壮观的总体规划 2.突出建筑形象的造景作用: 3.全面引进江南园林的技艺 (1)引进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2)再现江南园林的主题;(3)具体仿建名园 4.复杂多样的象征寓意18、北方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岭南私家园林的主要特征,了解代表作品宋代沧浪亭、元代狮子林、明代拙政园1)、江南园林叠山:石料以太湖石和黄石为主;石的用量很大,大型假山石多于土,小型假山几乎全部叠石而成植物:以落叶树为主建筑:以高度成熟的江南民间乡土建筑作为创作源泉,园内有各种各样空间 2)、北方园林萃锦园叠石:假山的规模比较小,但叠山技法深受江南影响,风格却显出幽燕沉雄气度植物:观赏树种比江南少规划:中轴线、对景线运用较多,园内空间划分比较少、梁园(佛山)、可园(东莞)、余荫山房(番禺)、岭南园林:清晖园(顺德)3)宅院繁多规模比较小建筑:比重大,建筑的局部、细部很精致叠山:爱用“塑石”的技法植物:园内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如:老榕树大面积覆盖遮蔽的荫凉效果宜人,堪称岭南园林之一绝) 19、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内行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近郊、远郊或更远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尔游憩或驻驿之用处理朝政的离宫御苑——建置在都城的近郊、作为皇帝长期居住、远郊或更远的风景地带,地方、畅春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圆明园、网师园、拙政园的空间结构特征20圆明园: 1()西部的中路,是三园的重点,包括宫廷区及其中轴线往北延伸的前湖后湖景区。

(2)东部,以福海为中心形成一个大景区。

中央三个小岛上设置景点“蓬岛瑶台”。

)北面,呈狭长形地带,形成一个单独的景区,是一条从西到东蜿蜒流过的河道。

立意3(取法于扬州的瘦西湖。

圆明园规划设计特点:有许多新意和开创性成就,但建筑密度较高,同时某些地段景点过于密集,甚至有些景点的模拟过于矫揉造作之感。

)模拟江南风景的意趣;1(. 2)借用前人的诗画意境;( 3)移植江南的园林景观而加以变异;()再现道家传说中的仙山琼阁、佛经所描绘的梵天乐土的形象;(方壶胜境)(4宣扬儒家的哲言、)运用象征和寓意的方式来宣扬有利于帝王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5伦理和道德观念。

承德避暑山庄:①包含了几乎全部天然山水的构景要素;②避暑山庄借助自然和野趣的风景,形成了西北山岳风景、中部平原风景、东南湖泊风景三大景区鼎列的格局,共同构成了中国版图的缩影;③有很好的借景条件;④三大水源构成完整的水系,能充分发挥水的造景作用,来表现水的静态和动态美;⑤优越的小气候条件。

总体布局:按“前宫后苑”规划形式进行规划。

湖泊景区:以洲、桥、岛、堤划分成若干水系的一个大水面。

湖中共有大小岛屿八个。

平原景区:建筑物很少,东半部为“万树园”,保留了塞外草原粗犷的风光。

充分表现了“移天缩地在君怀”的明显政治意图。

面积,保留大片原始松树林,高台之上也建有部分建筑。

山岳景区:占去全园2/3颐和园:颐和园集传统造园艺术之大成,借景周围的山水环境,饱含中国皇家园林的恢弘富丽气势,的造园准则。

又充满自然之趣,高度体现了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后溪河区前山景区全园可划分为四大景区:山前湖区后山景区以“三山五园”为主而且还着眼于西北郊全局、清漪园的总体规划并不仅局限于园林本身,体的大环境来作出通盘考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