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镜标本切片的制作方法

合集下载

观察标本切片实验报告

观察标本切片实验报告

观察标本切片实验报告观察标本切片实验报告引言:标本切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对生物组织进行切片并进行显微镜观察,可以深入研究细胞结构、组织构成和功能等方面。

本文将以观察标本切片实验为主题,探讨其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实验目的标本切片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显微镜观察和分析细胞和组织的结构,以揭示其功能和相互关系。

通过此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生物体的组织构成、器官功能以及细胞的形态特征等。

二、实验步骤1. 标本准备:选择适当的生物标本,如植物茎叶、动物组织等,并进行固定、切片和染色等处理,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2. 显微镜观察:将标本切片放置在显微镜玻片上,加入适量显微镜溶液,然后放入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调整放大倍数和焦距,以获得清晰的图像。

3. 结果记录:观察和记录标本切片的结构特征、细胞形态和组织构成等重要信息。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1. 细胞结构观察:通过标本切片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细胞的核、质和细胞膜等重要结构。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负责遗传物质的存储和传递。

细胞质则包含了细胞内的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等,它们协同工作,完成细胞的各项生物活动。

2. 组织构成观察:标本切片实验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和分析生物组织的构成。

例如,植物茎叶的切片实验可以揭示维管束的分布和排列方式,从而了解植物的输导组织和支持组织等结构特点。

动物组织的切片实验则可以揭示不同组织的形态特征和功能差异。

3. 功能研究与应用:标本切片实验不仅可以观察结构,还可以通过某些特殊染色方法,观察细胞内特定物质的分布和反应,从而进一步研究其功能。

例如,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可以观察到特定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定位和表达情况,从而揭示其在细胞活动中的作用。

这些研究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四、实验优化与展望标本切片实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标本的固定和切片过程可能会导致一些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制作玻片标本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细胞、组织或其他微小结构的重要步骤之一。

以下是一般的玻片标本制作步骤:
1. 样本采集:从生物体或实验材料中采集样本。

样本的选择取决于研究的目的,可以是细胞、组织、细菌、植物等。

2. 固定:将采集到的样本迅速进行固定,防止细胞和组织结构的变形和腐败。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乙醛、Bouin 液等。

3. 脱水:将固定的样本逐渐浸泡在酒精或其他脱水剂中,以逐渐去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适于包埋。

4. 清理:在脱水后,对样本进行透明化处理,使用透明介质如苯酚、二甲苯等,以清理组织并使其透明。

5. 浸渍:将样本浸入熔点较低的石蜡或石蜡切片液中,以替代透明介质。

这个步骤有助于使样本更容易被切割。

6. 包埋:将样本置于熔化的石蜡中,并在冷却过程中形成坚固的块。

这个块包含了样本,以便于后续的切割。

7. 切割:使用组织切片机或切片刀,将包埋好的块切成非常薄的切片。

这些切片通常在准备的玻片上展开。

8. 贴片:将切好的组织切片贴附到玻片上。

这通常涉及到使用一些胶水或其他贴片剂。

9. 染色:为了增强细胞和组织的对比度,通常需要染色。

使用不同的染色剂可以突显细胞器和细胞结构。

10. 封片:在玻片上覆盖一层透明的封片剂,以保护样本,并确保标本的保存。

制作好的玻片标本现在可以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获取细胞和组织的详细信息。

每个步骤的具体细节和使用的药物或化学试剂可能会根据具体的实验目的和样本类型而有所不同。

显微镜的操作和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显微镜的操作和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
(1)图太小。
(2)各结构不符合比例。
(3)图中有斜线和涂黑。
(4)标示线不直且交错。
(5)标示线加箭头。
(6)标注潦草。
(7)缺少标题。
(8)细胞核有缺口。
(9)描边线条未一笔完成。
图6正确的绘图图7不佳的绘图
探讨活动1-1生物细胞的观察
目的
观察植物与动物细胞的形态及构造。
器材
全班共享
1.洋葱或其他蔬菜1个
显微镜的操作
放大镜或立体解剖显微镜(stereo microscope)的放大倍率由数倍至100倍,能将像果蝇大小的物体之细部形态清晰呈现。而细菌、原生生物及一般细胞的平均大小约5~15µm,就必须使用复式显微镜来观察,复式显微镜可放大至1000倍,观察的标本需切成可透光的薄片,并给予适当的染色。
一般复式光学显微镜
2.水蕴草或水王孙适量
3.雄蛙1只
4.亚甲蓝液或碘液适量
5.约0.7%(或0.65%)NaCl适量
6.水果刀1支
7.研钵1组
水王孙
每组使用
1.显微镜1台
2.载玻片6片
3.盖玻片6片
4.解剖针1支
5.滴管1支
6.镊子1支
7.牙签数支
步骤
植物细胞的观察
1.洋葱表皮细胞
将洋葱纵切成小块
取一枚鳞叶,反折露出表皮,以镊子撕下一小片外表皮
(1)用滴管吸取染料,滴加在载玻片上靠近盖玻片的一侧。
(2)以吸水纸在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取水液,使染料能浸染到标本而将标本染色。
图3血液抹片的制作方法图4盖片图5染色
绘图技巧
1.绘图需使用尖细的铅笔,以HB或H的铅笔最适合。
2.绘图时应以点和线来描绘,不可涂抹。

石大生药学实验指导14显微标本片的制作方法

石大生药学实验指导14显微标本片的制作方法

二、显微标本片的制作方法生药的显微鉴定是使用显微镜检查药材内部构造特征,因此必须将药材制作成适当的显微标本片,才能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显在鉴别根据观察对象、目的、要求的不同,制作不同的标本片,一般可分为徒手切片、石蜡切片、表面装片、粉末制片、组织解离片等。

一、徒手切片徒手切片法可以直接而又准确地观察和了解药材组织的本来面目,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不需经过复杂的处理,但是,此法对微小、柔软、硬型或水分过多及肉质药材不易切成薄片以供观察。

]、基本操作⑴取材:选取材料时要注意有一定的坚韧性,材料不宜太硬或太软。

⑵切片:先将材料的断面削平,用左手的姆指和食指夹住材料,材料上端伸出1〜2111111的长度,右手执刀,刀口向里(刀片可用单面刀片或剃刀),刀口与材料的断面平行,切时自左方向右方斜滑,亦可自内向外切,同时挥刀要快,用力要均匀,不可拉锯样切割。

每切1〜2片,用毛笔蘸水取下切片放于水中或50〜70%乙醇中,同时用水湿润材料的切面和刀口,不可使之干燥。

如材料较薄或较小,可用萝卜或向日葵茎等解剖一切口将材料在切口内夹住再切。

选取较好的切片备用或直接放置在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

2、制片临时观察的切片,可自水或乙醇中取出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加一滴水或甘油或先滴水或甘油,再放入材料,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

二、永久制片法(略)三、粉末标本片粉末标本片主要用作粉末、丸、散、膏、丹等成药材料的观察,所用材料不宜有粗颗粒混入,否则可将盖玻片顶起,不便观察,故须将材料用三号筛(60目)筛筛过。

1、临时性粉末标本片用解剖针尖挑取少量粉末药材放置在载玻片的中央偏右一些,根据需要加入适宜的试液1~2滴,用解剖针或细玻棒(试液为酸或碱时)轻轻搅匀,然后用小镣子(或盖片镒)夹住盖玻片的一边,使相对一边与液面接触,将盖玻片轻轻放下(注意放盖玻片时动作要轻而慢,以免产生气泡或使材料溢出),盖玻片放好后,若有液体溢出,可用滤纸吸去溢出的液体,最后在载玻片左端做上标记。

生物显微技术 第一章 石蜡切片制作技术

生物显微技术  第一章 石蜡切片制作技术
材料自二甲苯中取出后,先移入二甲苯和石 蜡等量的 混合液中约30分钟,然后进入纯石蜡中约40—60分 钟,再换纯石蜡一次约40—60分钟。
三、包埋
是把被石蜡浸透的材料连同熔化的石蜡一起 倒入一定形状的容器内,并立即投入冷水中, 使它凝固成含材料的蜡块,以备切片。
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的蜡杯,倒入包埋 用的纸盒中,取出存放材料的蜡杯,用温镊 子夹取材料平放于纸盒底部,使之排列整齐。 将纸盒两侧的把手提起,慢慢地平放在面盆 的水面,待石蜡的表面凝固,将 纸盒慢慢 浸入水中,待石蜡完全凝固(约30分钟) 后即可取出备用。
包埋前应先把必需的用具(恒温箱、温台、纸盒) 准备好。 包埋用的镊子要先放在温箱中预热。
第五节 切片、展片和贴片
一、切 片 是把包埋好的材料块用切片机切成所需厚度的切片带。 实验程序 1. 切片前的准备工作 (1)整修:用单面刀片将蜡块四周修整平行。 (2 )石蜡块的固着:先将蜡块用刀片切成方形或长
四、注意事项
1 透明的注意事项
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水 分进入; 更换透明剂,动作要迅速; 材料周围 出现白色雾状,应退回纯酒精中重新脱水。
2 透蜡的注意事项
动物材料常用的石蜡熔点为52-56ºC;植物材料 为54-60ºC。 透蜡温度要恒定,不可忽高忽低;
3 包埋的注意事项
第一节 动物的选择、杀死和取材
一、动物的选择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和组织 如:健康状况的选择 观察不同组织、器官选择不同的动物(如:
肥大细胞、肝小叶、环层小体等)
二、动物致死法 根据动物的大小、种类和观察目的不同,进
行适当的选择。 1、麻醉法 2、空气栓塞法 3、断头法 4、击头法 5、股动脉放血法 要求动作迅速、及时取材、迅速固定

光学显微标本的制作技术

光学显微标本的制作技术

光学显微标本的制作技术【实验目的】了解光学显微镜切片制作技术的基本方法步骤。

【实验原理】采用光学显微镜研究一般生物体的内部结构,在自然状态下是无法观察清楚的,多数动、植物材料都必须经过某种处理,将组织别离成单个细胞或薄片,光线才能通过细胞。

为了适应这个需要,就产生了光学显微镜制片技术。

光学显微镜的制片技术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非切片法,另一类是切片法。

非切片法,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使细胞彼此别离,如有别离法、涂布法、压碎法等。

非切片法的操作比较简单,能保侍细胞的完整,但是细胞之间的正常位置往往被更动,无法反映细胞之间的正常联系。

它可以与切片法配合使用,各取其长处。

切片法,是利用锐利的刃具将组织切成极薄的片层,材料须经过一系列特殊的处理,如固定、脱水、包埋、切片、染色等,过程十分繁复。

在制作过程中,还要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的处理,这些处理方法可根据各种不同材料的性质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切片法虽然工序繁琐,技术复杂,但是,它最能保持细胞间的正常的相互关系,能较好和较长时间地保留细胞的原貌,所以仍然是光学显微镜的主要制片方法。

【实验仪器、材料和试剂】〔一〕仪器:石蜡切片机、恒温蜡箱、载玻片、盖玻片〔二〕材料:洋葱根或小鼠肝〔三〕试剂:乙醚、无水乙醇、甲醛、冰醋酸、苦味酸、重铬酸钾、锇酸、正丁醇、二甲苯、石蜡、甘油、鸡蛋、纱布、加拿大树胶、麝香草酚【方法与步骤】光学显微镜切片制作技术最简单的切片法是徒手切片,但是由于组织块往往十分柔软,18切削很困难,而且无法得到十分菲薄的切片,因此必须先用某些特殊物质渗入组织块的内部起支持作用,并将整个组织块包住,然后再用精密的切片机制作切片,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这种方法称为包埋法,包埋的物质称为包埋剂。

常用的包埋剂有石蜡、火棉胶、炭蜡、明胶等,水和塑料也可作为包埋剂。

根据包埋剂的不同,分别有石蜡切片、火棉胶切片、冰冻切片等,它们各有长处,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但是使用得最多的还是石蜡切片技术。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

玻片标本的制作步骤玻片标本是指将生物组织或细胞等微小物体制成玻片,用于显微镜下观察和研究。

制作玻片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下面将详细介绍。

一、材料准备制作玻片标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生物样品、切片刀、切片盘、显微镜玻片、盖玻片、荧光染色剂、脱水剂、透明剂、显微镜等。

生物样品可以是动植物组织、细胞、微生物等。

切片刀要选择锋利、切割平稳的刀片。

切片盘要选用透明的材质,以便观察切片过程。

显微镜玻片要选用清洁、无毛刺、无气泡的玻片。

盖玻片要足够大,以覆盖整个切片。

荧光染色剂用于标记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或核酸。

脱水剂用于去除样品中的水分,透明剂用于使样品变得透明,方便观察。

二、制作步骤1. 取样品从动植物组织、细胞、微生物中取出需要观察的部位或细胞,将其放置在切片盘中。

2. 固定样品将样品固定在切片盘中,可以使用甲醛、酒精、乙醇等固定剂,不同的固定剂会对样品的某些结构产生不同的影响。

3. 切片使用切片刀将样品切成薄片,薄片的厚度约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4. 荧光染色对于需要进行荧光染色的样品,可以在切片前或切片后进行染色。

荧光染色剂可以标记细胞或组织中的特定蛋白质或核酸,使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5. 脱水将切片放置在脱水剂中,去除样品中的水分。

脱水剂可以使用乙醇、丙酮等。

6. 透明将脱水后的切片放置在透明剂中,使其变得透明。

透明剂可以使用二甲苯、山梨醇等。

7. 制片将透明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玻片上,用盖玻片覆盖,压平。

8. 固定用甲醛或其他固定剂将盖玻片固定在玻片上。

三、注意事项1. 切片时要注意刀片的锋利度和切割角度,以免样品被破坏或变形。

2. 染色时要注意荧光染色剂的浓度和染色时间,过度染色会影响观察结果。

3. 制片时要注意盖玻片的大小和厚度,以免影响观察效果。

4. 固定时要注意固定剂的浓度和时间,过度固定会影响样品的总之,制作玻片标本需要仔细的操作和专业的知识,只有在正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下才能得到准确的观察结果。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工艺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工艺

生物玻片标本制作工艺生物玻片标本制作工艺简介•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是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段之一,可以将生物样本制作成玻片,用于观察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生物玻片标本制作的工艺和步骤,帮助读者了解该过程。

材料准备•活体生物样本•玻片•各种染色剂和溶液•显微镜和显微镜载物制作步骤1.样本采集–选择适当的生物样本,如细胞、组织等,确保其代表性和纯度。

–采集样本时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污染和伤害。

2.样本固定–使用适当的固定剂,如福尔马林、乙醛等,固定样本结构,防止其变性和降解。

–固定时间根据样本种类和目的而定,通常为几分钟到几个小时。

3.样本清洗–使用适当的缓冲液或盐水等,将样本从固定剂中清洗出来。

–清洗时间和次数根据样本的固定情况而定。

4.样本脱水–将清洗后的样本逐渐浸入浓度递增的乙醇溶液中,使其逐渐脱水。

–脱水时间和乙醇浓度根据样本的种类和大小而定。

5.样本透明化–使用透明剂(如苯胺、氯化苯和二甲苯等)处理脱水后的样本,使其透明。

–透明化时间根据样本的厚度和种类而定。

6.样本浸渍–将透明化的样本浸入合适的浸渍介质中,如石蜡、树脂等。

–浸渍时间和温度根据浸渍介质和样本需求而定。

7.样本切片–使用显微切片机或显微镜载物将浸渍后的样本切割成薄片。

–切割时需根据样本硬度和形状进行调整。

8.样本染色–使用合适的染色剂染色切片,增强结构的对比度。

–染色时间和染色剂种类根据样本和研究目的而定。

9.样本封片–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玻片上,再覆盖一层透明覆盖物,如封片胶水或封片胶片。

–封片时需注意避免气泡和封片材料过多。

10.样本观察–将制作完毕的生物玻片标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观察时需调节显微镜的倍率和焦距,以获得最佳观察效果。

结论•生物玻片标本制作工艺复杂而耗时,但是对于生物学研究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材料、严格控制步骤,可以制作出高质量的生物玻片标本,为研究和教学提供有力支持。

注意事项在进行生物玻片标本制作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合适的固定剂:不同的生物样本需要使用不同的固定剂,选择合适的固定剂能够保持样本的形态和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涂片、铺片、磨片标本的制备
涂片标本的制备;涂片(smear)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如血液等可直接涂于载玻片上制成涂片标本,干燥后进行固定、染色及封固。

铺片标本的制备;(stretched preparation)法用于疏松结缔组织、神经等柔软组织或肠系膜等薄层组织,可将其铺于载玻片上,撕开、展平制成铺片标本,待干燥后进行固定染色。

磨片标本的制备;(ground section)法是用于坚硬组织的标本制作,如骨和牙等坚硬组织除用酸(如稀硝酸)脱钙后再按常规制成切片标本外,也可直接将其磨成薄的磨片标本进行观察。

2.切片标本的制备
观察机体各部的微细结构时,首先要制成薄片,就是切片法,其中以石蜡切片(Paraffin section)最为常见。

其制备程序大致如下:
①取材与固定:取材要尽量以人体材料为主,辅以动物材料。

取得新鲜材料后,切成适当的小块1.0立方厘米大小)立即投入固定剂(fixative)中进行固定,使组织中蛋白质迅速凝固,防止组织自溶或腐败,以保持生活状态下的结构。

常用的固定剂有甲醛、酒精、醋酸、苦味酸、饿酸等。

②脱水(dehydtation)、透明(clearing)与包埋(embedding):把固定好的材料用乙醇将组织内的水分脱掉,经二甲苯透明后,再浸入已融化的石蜡中进行浸透、包埋。

③切片(section)与染色(staining):用切片机(microtome)切成5~10μm的薄片,贴于载玻片上,脱蜡后进行染色,最常用的染色法是苏木精(hematoxylin,haematoxylin)和伊红(eosin)染色简称HE染色。

配制后的苏木精染波呈碱性,可使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及细胞质内的核糖体等染成蓝紫色,称嗜碱性(basophilia);伊红是酸性染料,可使多数细胞的细胞质染成粉红色,称嗜酸性(acidophilia);耐碱性和酸性染液亲合力都不强的,称为中性(neutroPhilia);
④封固(mounting):切片经脱水、透明后,于切片上滴加中性树胶和盖片进行封固后,贴标签备用。

除HE染色外,还有多种染色方法。

有的能特异性的显示细胞内某些结构,如使用雷锁辛品红
(resorcin-fuchsin)染液显示组织内的弹性纤维;有的细胞经重铬酸盐处理后,呈棕褐色,称嗜铬性(chromaffinity);有的组织成分经硝酸银处理时,可使硝酸银还原,形成银微粒附着在组织中呈棕黑色,该特性称为亲银性(argentaffin);有的组织结构成分,本身不能使硝酸银还原,需加还原剂方能使硝酸银还原,形成棕褐色很微粒附着在组织结构上,这种性质称为嗜银性(argyrophilia);如肥大细胞中的颗粒经甲苯胺蓝(tofuidine blue)等碱性染料染色后,呈紫红色,这种现象称异染性(metachromasia),其原理可能是染料在溶液中以单体存在时呈蓝色,当它与颗粒中具有大量阴离子的多糖成分耦合后,聚合成多聚体而呈紫红色。

除石蜡切片外,在制作较大结构(如眼球、睾丸等)的切片时,常用火棉胶包埋法;骨和牙等坚硬的组织,可用弱酸(稀硝酸)脱钙后,用石蜡或火棉胶切片(celloidin section)法制成切片标本;还有,为了较好地保存细胞内的酶活性或尽快制成切片标本的需要,可选用冷冻切片(frozen section),它是将组织先在低温下快速冻结,经直接切片后进行染色,或将组织块置入液氮(-196℃)内快速冷冻,用恒冷箱切片(cryostat section)后进行染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