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在浙江省

合集下载

普陀山游玩攻略一日游

普陀山游玩攻略一日游

普陀山游玩攻略一日游简介普陀山,位于中国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是中国最重要的佛教圣地之一。

这座岛屿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佛教文化而闻名于世。

普陀山不仅是信仰者的圣地,也是许多游客前往寻求宁静和内心净化的地方。

本攻略将为您介绍如何安排一日游,畅玩普陀山的必游景点和必尝美食。

行程安排上午早餐启程前,找一家当地有名的早餐店品尝浙江特色小吃。

推荐尝试豆皮、油条和豆腐花等传统早餐美食。

游览普陀山观光景点 1. 南海观音像 - 这座高达33米的观音像是普陀山的标志之一。

您可以乘坐缆车前往观音庙,欣赏绝美的海景和观音像的雄伟。

2. 普陀寺 - 普陀寺是普陀山最重要的寺庙,也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在这里,您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佛教氛围和宗教文化。

3. 莲花院 - 莲花院是普陀山上最古老的寺庙之一,以其独特的建筑和美丽的莲花而闻名。

在这里,您可以参观精美的佛像和品味宁静的庙宇氛围。

午餐品尝海鲜美食午餐时间,不妨品尝一下当地的新鲜海鲜美食。

普陀山附近的渔港有很多家餐馆供应各种鲜活的海鲜,尝试当地特色菜肴如清蒸海鲜和烤鱼。

下午游览普济寺普济寺是普陀山上另一个重要的佛教寺庙。

在这里,您可以参观古色古香的庙宇建筑和丰富的佛教文物。

您还可以登上山顶,俯瞰整个普陀山的美景。

游览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在下午的剩余时间里,可以徒步游览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这里有许多美丽的自然景观等待您的发现,如金山岭、紧邻普陀山的大衢岛、龙泉洞等。

在那里您可以欣赏到绝美的海景和壮丽的山景。

晚餐品尝当地特色美食晚餐时,尝试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美食。

例如,酱鳖、海蛎子煎饼和油爆虾等都是当地的特色菜肴。

注意事项•请注意遵守普陀山的观光区规定和注意事项,尊重当地宗教文化。

•建议提前预定游览普陀山的门票,以免排队等候。

•注意穿着舒适的鞋子和合适的服装,以便在山上徒步游览。

•注意保持环境整洁,不随意乱扔垃圾,保护普陀山的自然环境。

以上是一日游的攻略,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时间进行合理安排。

普陀山附近景点

普陀山附近景点

普陀山附近景点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是南海圣境的组成部分,与杭州西湖、绍兴兰亭、苏州太湖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湖”。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原名「法雨寺」,唐会昌元年(841)僧法照曾在此结庵讲经,因而改为「普陀山」。

岛上现已建成观音菩萨大士像、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普济寺等主要寺庙。

普陀山上的主要景点有:普济禅院、慧济禅院、法雨寺、南海观音大士像、慧济寺(又名灵隐寺)等。

观音菩萨大士像是供奉在普陀山山顶的一座观音像,高6米,重20吨,为南海观音像的左右手合并而成。

其右手持杨柳枝,左手拈锡杖。

站在观音像下,可清晰地看到观音菩萨手中的锡杖和右手的杨柳枝。

观音菩萨像头戴花冠,身披袈裟,端坐莲台。

在普陀山的寺庙中,普济禅院是最早兴建的一座禅院。

它始建于唐咸通九年(868),北宋开宝九年(976)重建后改名为普济禅院。

—— 1 —1 —。

弘化社 四大名山志 普陀山志 白话文

弘化社 四大名山志 普陀山志 白话文

【弘化社四大名山志普陀山志】一、地理位置普陀山,位于我国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的大海之中,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普陀山风景区总面积约为24.13平方公里,由普陀寺、南海观音、千佛塔等七大景点组成。

二、历史渊源普陀山自西晋时期就有佛教寺庙,唐代开元年间始有佛教重建寺宇,宋代开宝年间规模扩大,元代元至正六年普陀山更名为普陀山,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佛教历史。

普陀山曾先后在明清两代被定为三品道场和皇家道场,是我国古代皇家的道教活动高地,盛况可见一斑。

三、自然风光普陀山山高海阔,风光旖旎,飘渺若仙境。

整个风景区分为观海景区和登山景区,观海景区有南海观音、普陀寺等景点,登山景区则有千佛塔、观音洞等景点。

青山绿水之间,一泓碧波,远山近水,秀丽怡人。

普陀山是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也是观光、朝拜、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

四、人文景观除自然风光外,普陀山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普陀寺是普陀山的主要景点之一,始建于唐代,现存建筑多系明清时期的仿古建筑。

南海观音则是普陀山的标志性建筑,屹立在大海之上,是普陀山佛教活动的核心场所。

千佛塔是普陀山的另一重要景点,相传是普陀山第一颗舍利子埋藏的地方,如今成为了游人朝拜的圣地。

观音洞、释迦洞、银河洞等洞天福地更是吸引了无数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

五、佛教文化普陀山作为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自然承载着深厚的佛教文化。

寺庙内的佛像、经文、塔垒、宝剑等文物展示了佛教文化的魅力,每年都有无数的信徒和游客来此朝拜礼佛,感受佛教的魅力,向往佛道之境。

普陀山历史悠久,庙宇众多,重文化,重敬畏,是佛教精神的载体,也是佛教文化的见证者。

六、发展现状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普陀山每年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朝拜观光。

政府也在加大对普陀山旅游业的投入和支持,力求将普陀山打造成为国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经过多年的发展,普陀山旅游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交通、餐饮、住宿、娱乐等多个领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宁波普陀山旅游攻略

宁波普陀山旅游攻略

宁波普陀山旅游攻略宁波普陀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北约30公里的岱山群岛中的南岙岛上,是中国著名的佛教胜地之一。

自古以来,宁波普陀山就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佛教文化而闻名,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朝圣和观光。

如今,宁波普陀山已成为宁波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本文将为您介绍宁波普陀山的景点、交通、住宿和美食等信息,以便您在前往普陀山旅游时有所准备。

一、景点介绍1. 南海观音大殿:南海观音大殿是普陀山的主要景点,也是普陀山佛教活动的核心场所之一。

这座古老的殿堂供奉着观音菩萨,是游客中最受欢迎的地方之一。

从殿内可以俯瞰整个普陀山,景色壮丽。

2. 蜈蚣山:蜈蚣山是普陀山的最高峰,海拔306米。

登上山顶,可以一览无垠的大海和美丽的岛屿景色。

蜈蚣山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石阶路,沿途有许多寺庙和庙宇,是朝圣者和爱好徒步的游客的最佳选择。

3. 普陀寺:普陀寺是普陀山最古老、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供奉着南海观音。

寺内香火旺盛,梵音回荡,给人一种宁静祥和之感。

游客可以在寺内燃香礼佛,或者在寺旁的茶座品尝茶叶,感受佛教文化的氛围。

二、交通方式前往宁波普陀山有多种交通方式可选。

下面主要介绍两种常用的方式:1. 飞机:如果您从其他城市或国家来宁波普陀山旅游,可以选择乘坐飞机。

宁波有宁波栎社国际机场,机场距离普陀山约40公里。

从机场可以乘坐机场大巴到达宁波市区,然后再转乘公交或出租车前往普陀山。

2. 高铁:如果您来自中国其他城市,可以选择乘坐高铁到达宁波。

宁波火车站是宁波最主要的火车站,有多趟高铁列车可供选择。

从火车站可以转乘公交或出租车前往宁波港口码头,然后搭乘船只前往普陀山。

三、住宿推荐普陀山周边有多家酒店和旅馆可供选择,以下是几家受欢迎的住宿推荐:1. 普陀山宾馆:这是普陀山最著名的酒店之一,位于普陀山南海观音大殿附近。

酒店设施齐全,服务周到,拥有舒适的客房和美味的餐饮。

2. 南海航宾馆:这是一家位于普陀山边上的高档酒店,距离主要景点仅几步之遥。

舟山普陀山游览攻略

舟山普陀山游览攻略

舟山普陀山游览攻略舟山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

作为佛教圣地,每年吸引着无数的游客,他们前往这里瞻仰佛教文化,感受宁静与祥和。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舟山普陀山游览攻略,希望能够给您的旅程带来帮助。

交通指南舟山普陀山的交通十分便利,您可以选择以下方式前往:1. 飞机:如果您乘坐飞机到达,可选择降落在舟山普陀机场。

从机场乘坐机场大巴或出租车到达普陀山景区,全程约40分钟。

2. 列车:如果您选择乘坐列车前往普陀山,可抵达舟山站或舟山南站。

从舟山站或舟山南站出发,您可以乘坐公交车、出租车或者打车到达普陀山景区,全程约30分钟。

此外,火车站还设有旅游大巴直达景区的服务。

3. 长途客车:如果您选择乘坐长途客车,可以到达舟山汽车南站。

从南站出发,您可以选择搭乘公交车、出租车或者打车到达普陀山景区,全程约20分钟。

景点介绍普陀山景区包含着众多的佛教寺庙和名胜古迹,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景点推荐:1. 普陀寺:位于普陀山的中心地带,是整个景区最重要的寺庙之一。

寺内供奉着观音菩萨,并配有宏伟的佛塔和古刹。

登上寺庙高处的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普陀山的美景。

2. 南海观音圣像:这座高达33米的南海观音圣像耸立在普陀山的南海之滨,是海上信众朝拜的圣地。

观音圣像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3. 莲花洞:这是普陀山最著名的洞穴之一,位于山腰之间。

传说中,这个洞穴的莲花是观音菩萨喷出的清泉所化,因此得名“莲花洞”。

洞内有丰富的石刻和佛像,非常值得一游。

游玩建议游览普陀山时,以下几点建议可能对您有所帮助:1. 适时选择时间:普陀山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尤其是寺庙内的香客。

如果您想要避开拥挤的时间,可以选择平时和工作日游览。

2. 穿着合适:普陀山是一个山区景区,需要步行上山,因此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和合适的服装。

此外,由于山上气温较低,也请带上一件外套。

3. 尊重信仰:普陀山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许多信众前来朝拜。

普陀山的历史简介

普陀山的历史简介

普陀山的历史简介普陀山的历史简介一、普陀山的地理位置普陀山位于中国浙江省舟山群岛中部,东经122°17′,北纬29°97′,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其主峰通天岩海拔306米,属于世界地质公园。

二、普陀山的起源普陀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两千年前的东晋时期。

据传,公元4世纪初,印度僧人菩提达摩曾在此传播佛法,使得这里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中心之一。

三、普陀山的建设1.寺庙建设普陀山的佛教寺庙主要有法雨寺、广厦寺、灵岩寺等。

这些寺庙建筑风格各异,布局合理,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2.文化传承普陀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传承地。

这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包括佛教经学、佛教音乐、佛教绘画等多个方面。

四、普陀山的历史沿革1.中古时期在中古时期,普陀山成为了中国佛教界的重要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僧侣和信徒前来朝拜和学习。

2.近现代时期在近现代时期,普陀山受到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其中包括文化大革命和经济改革等重大事件,对普陀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普陀山的今天如今,普陀山已成为一个融合了宗教、旅游和文化的综合性景区。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朝拜和休闲。

同时,普陀山也是中国佛教界的重要组织和活动中心。

结尾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无。

法律名词及注释:1.佛教:佛教是古代印度发源的一种宗教,主要教义是佛陀的教导。

佛教以解脱众生苦难为目标,强调慈悲、智慧和禅修。

2.经学:佛教的经书研究和传承的学科,包括经典研究、经文解释和经教实践等。

3.修行:佛教徒为了追求解脱和觉悟而进行的修行活动,包括礼拜、念佛、打坐等。

4.文化大革命:发生在中国的一场政治运动,大致时间为1966年至1976年,对普陀山等宗教寺庙、文化遗产和信仰活动造成了严重破坏。

5.经济改革:中国在20世纪末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旨在引入市场经济机制和开放政策,对普陀山的旅游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

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位于中国浙江省舟山市的一个岛屿,以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观音文化而闻名于世。

作为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在佛教中享有极高的地位,每年吸引着大量的信徒和游客前来朝拜。

一、历史与文化普陀山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朝时期,普陀山就已经成为佛教圣地。

自唐朝以来,普陀山逐渐成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吸引了众多佛教信徒前来朝拜。

随着时间的推移,普陀山逐渐发展成为一座佛教名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痕迹。

二、自然风光普陀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而著称。

岛上山峦起伏,树木葱郁,风景秀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普陀山的海景,每当潮水涨起时,海水会淹没岛上的部分区域,让人领略到海洋的壮美与神秘。

此外,普陀山的观音石像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天都有众多游客前来瞻仰。

三、观音文化普陀山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观音文化。

观音菩萨是佛教中的一位重要菩萨,被视为慈悲和智慧的象征。

在普陀山,观音菩萨被尊为“海天佛国”的守护者,是岛上信徒们最为崇敬的神灵之一。

每年观音菩萨的诞辰日和成道日,岛上都会举行盛大的法会和庆祝活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和游客。

四、朝拜体验作为观音菩萨的道场,普陀山的朝拜体验是十分独特的。

游客可以在岛上参观寺庙、石像等佛教建筑,感受浓厚的佛教氛围。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加各种法会和庆祝活动,与信徒们一起祈福、诵经、烧香,体验到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五、旅游建议前往普陀山的游客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普陀山气候多变,游客需要携带足够的衣物以应对温差变化;其次,游客需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不随意破坏环境和文物;最后,游客需要提前预订门票和住宿,以确保行程顺利。

总之,普陀山作为观音菩萨的道场,以其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厚的佛教氛围而闻名于世。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领略到海洋的壮美与神秘。

无论是信徒还是游客,普陀山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去普陀山旅游攻略

去普陀山旅游攻略

去普陀山旅游攻略普陀山,位于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是我国佛教名山之一,也是中国最重要的四大佛教圣地之一。

每年吸引着众多的佛教信仰者和旅游者前来朝拜和观光。

以下是一份去普陀山旅游的攻略,希望对您的行程有所帮助。

1. 出行方式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中,从外地前往普陀山有以下几种主要方式:•飞机:坐飞机可以选择目的地为舟山普陀山机场,然后再通过公交车或出租车前往普陀山景区。

•火车:可以乘坐火车到达舟山站,再转乘公交车或出租车到达普陀山景区。

•轮船:从上海、宁波等城市有轮船直接到达普陀山,途中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海上风景。

2. 最佳旅游时间普陀山位于东海中,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最佳旅游时间为春秋两季,此时气温适宜,风景优美,也是去朝拜的信徒较多的时候。

•春季(三月至五月):气温适宜,植物开始抽芽,山上的樱花、杜鹃等各种花卉争相开放,非常适合赏花和徒步。

•秋季(九月至十一月):气温也非常宜人,山上的树叶逐渐变黄,景色迷人,徒步和欣赏秋叶是非常好的选择。

3. 住宿安排普陀山景区内有多家住宿点可供选择,根据预算和需求的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住宿方式。

•普陀山度假村:位于景区内,环境优美,设施齐备,价格相对较高。

•普陀山宾馆:也位于景区内,价格适中,设施较简单。

•普陀山周边酒店:如果想要更好的选择,可以选择位于普陀山周边的酒店,价格相对较低,但需要提前安排交通。

4. 主要景点普陀山以其神秘而又壮丽的自然风景和佛教文化而闻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景点:•南海观音圣像:位于普陀山的最高峰上,高33.8米,是普陀山的标志性建筑。

•普济寺:是普陀山最大的佛教寺庙,也是旅游者必去的地方之一。

•大海观音亭:位于海边,可远眺大海,观音亭上有巍峨的观音像,非常壮观。

•普陀夜景:晚上可以去看普陀山的夜景,整个山被灯光照亮,非常美丽。

5. 美食推荐普陀山周边有许多美食可以品尝,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美食推荐:•普陀素菜:普陀山是佛教名山,素食文化发达,各种精美的素菜是不可错过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陀山在浙江省,省会是杭州。

普陀山(Mountain Putuo)浙江是舟山群岛1390个岛屿中的一个小岛面积12、93平方公里,与舟山群岛的沈家门隔海相望。

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海天佛国”、“南海圣境”之称。

全岛面积12.5平方公里,形似苍龙卧海。

2007年5月8日,舟山市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普陀山以其神奇、神圣、神秘,成为驰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普陀山是全国著名的观音道场。

其宗教活动可溯于秦,从山上原始道教、到仙人炼丹遗迹随处可觅。

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有梵僧来谒潮音洞,感应观音化身,为说妙法,灵迹始著。

唐咸通四年(公元863年),日僧慧锷大师从五台山请观音像乘船归国,舟至莲花洋,触礁,以为观音不肯东渡,乃留圣像于潮音洞侧供奉,遂有“不肯去观音”。

后经历代兴建,寺院林立。

鼎盛时期,全山共有3大寺、88庵、128茅蓬,4000余僧侣,史称“震旦第一佛国”。

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诞辰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出家日,四方信众聚缘佛国,普陀山烛火辉煌、香烟燎绕;诵经礼佛,通宵达旦,其盛况令人叹为观止。

每逢佛事,时有天象显祥,信众求拜,灵验屡现。

绵延千余年的佛事活动,使普陀山这方钟灵毓秀之净土,积淀了深厚的佛教文化底蕴。

观音大士结缘四海,有句俗语叫:“人人阿弥陀,户户观世音”,观音信仰已被学者称为“半个亚洲的信仰。

”普陀山四面环海,风光旖旎,幽幻独特,被誉为“第一人间清净地”。

山石林木、寺塔崖刻、梵音涛声,皆充满佛国神秘色彩。

岛上树木丰茂,古樟遍野,鸟语花香,素有“海岛植物园”之称。

全山共有百年以上树木66种、1221株。

不仅有千年古樟,还有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物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普陀鹅耳枥。

岛四周金沙绵亘、白浪环绕,渔帆竞发,青峰翠峦、银涛金沙环绕着大批古刹精舍,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

岩壑奇秀,磐陀石、二龟听法石、心字石、梵音洞、潮音洞、朝阳洞各呈奇姿,引人入胜。

普陀十二景,或险峻、或幽幻、或奇特,给人以无限遐想。

不少名胜古迹,都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流传着美妙动人的传说。

主要景点有三大寺:普济禅寺、法雨禅寺、慧济禅寺。

普陀山的标志南海观音大铜像、紫竹林,还有以自然景观和寺庙相结合的西天景区。

每到夏日来临,来普避暑的游客纷纷聚集到浙江省第一个海滨浴场一百步沙,使普陀山又增加了一道亮丽的景观。

四海尊崇普陀山凭借其特有的山海风光与神秘幽邃的佛教文化,很早就吸引众多文人雅士来山隐居、修炼、游览。

据史书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普陀山即为道人修炼之宝地。

秦安其生、汉梅子真、晋葛雅川,都曾来山修炼。

普陀山作为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唐代就成为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国家交往的必经通道和泊地。

至今山上仍留有高丽道头、新罗礁等历史遗迹,流传着韩国民族英雄张保皋等事迹。

自观音道场开创以来,观光揽胜者络绎不绝。

宋陆游、明董其昌等历代名士,都先后登山游历。

历朝名人雅士、文人墨客,或吟唱,或赋诗,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使普陀山文物古迹极为丰厚;唐宋元明清五朝近20位帝王为了祈求国泰民安,特遣内侍携重礼专程来普陀山朝拜观音。

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康熙还多次召见普陀山高僧,赐金、赐紫衣、赐字、赐佛经,礼遇有加;新中国历任中央领导人也都亲自莅临普陀山视察、指导工作。

五朝恩宠,千年兴革,佛国香火,由是鼎盛,赫赫声名,广播远扬。

历经数十年艰辛的建设、开发和保护,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日趋规范化、制度化,旅游秩序井然,景区社会稳定,相继荣获了“国家级安全山、文明山、卫生山”、国家AAAA级旅游区、全国旅游消费者权益示范单位、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等荣誉,还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认证和获得全国第四家ISO14001国家示范区荣誉等。

优越的人文环境、一流的旅游服务使普陀山常年游人如织,佛事四季不断。

2004年接待游客230多万人次。

每年三大香会节以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普陀山之春”旅游节期间,游客更多,香火更旺。

路上行人摩肩接踵,虔诚朝拜,一派“海天佛国、琉璃世界”庄严而又繁荣的景象. 普陀山已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成为集礼佛观光、避暑度假、文物考古、海岛考察、书画写生、影视摄制,民俗采风于一体的国家重点风景旅游区。

十二景观普陀以山兼海之胜,风光独特,四时景变,晨昏物异。

其风景点数又以百计,可谓风光无限。

如其他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一样,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

游览普陀山的历代名人曾凭各自的观感,分别有“普陀八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景”。

“普陀十六景”之颂赞。

明代文学家屠隆的咏“普陀十二景”诗:梅湾春晓、茶山夙雾。

古洞潮音、龟潭寒碧、大门清梵、千步金沙莲洋午、香炉翠霭、洛迦灯火、静室茶烟、磐陀晓日、钵盂鸿灏。

清代裘班所编的《普陀山志》十二景: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

莲洋午渡莲洋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勺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

洋以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牛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

清康熙《定海县志》转引《普陀志》云:“宋元丰中,侯夷人贡,见大土灵异,欲载至本国,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倭惧而还之,得名以此。

”莲花洋是登普陀山进香的必由之航路。

旅客的航船行至洋上,如果赶上午潮,就能见到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朵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联想翩翩。

如遇到大风天,这里则是波翻盈尺,惊涛骇浪,另一番极为壮观的景色。

曾有渔歌咏道:“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

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象狼牙。

”进了佛国山门,往东南约300米处,便是短姑道头。

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有些石上镌有“短姑古迹”等字样,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

船到短姑道头边,可是靠不了岸,还得用长不过一丈、宽不过三尺的小舢板摆渡。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普陀山住持了余、莲禅二僧因潮落潮涨,往来船只靠岸不便,遂募资用巨石垒成长达11米,宽8米的石条道头。

在未建普陀山客运码头之前,凡前来普陀山参札进香、揽胜观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相传有姑嫂俩发愿礼佛,几年后凑资买船,渡莲洋朝山进香,船刚泊道头,不巧小姑“天癸”来潮,自愧不洁,不敢下船入山。

其嫂短其无福朝圣,遂嘱其在小舟中候她,独自怅然进山拜佛去了。

不想时近晌午,潮水大涨,小舟与岸相隔,小姑久坐船中,饥不得食,甚为纳闷。

正在此时,只见一村妇模样的,持食盒至岸,边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块,边踩着这些石块竞直来到小姑舟中,说是她嫂托她捎来的,放下食盒,便离船而去。

过了不久,其嫂进香归来,问及前事,娘愕然;忽然记起刚才拜佛时,瞻仰莲座,只见观音大士衣据湿着一片,心里顿有所悟,以为这是观世音菩萨所为,忙不迭又进山到观音面前叩拜会了。

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其姑”,从此,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

道头旁自相零附出没于潮水中的石块,传说是大上送食时投向潮水里用以跺脚的石块,遂被称作…短姑圣迹”。

梅湾春晓海湾春晓指的是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的山湾为梅湾,又呼作前湾。

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又多好养梅。

怡性。

每当早春季节,春回人地,避山野梅,香满山谷,青山绿树,衬映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之为“海上罗浮”。

每当天阳无风时日,伫立西山巅;远眺莲花洋,只见渔舟竞发,鸥鸟翔集,海中波涛,道道耀光,山外青山,层层叠翠,美不胜言。

若在月夜,则疏枝淡月,岛礁腾胧,幽香扑鼻,更为令人陶醉。

磐陀夕照“磐陀夕照”说的是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

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

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

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生辉,人们如能在此时登上石顶,环眺山海,洋洋大观,景色壮奇,“磐陀夕照”,便成为普陀山之一大奇观。

莲池夜月“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

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

“海印”,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现一切之法。

海印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

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

卸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古石桥横卧水波,远处耸立着一座占和疏朗雄伟中透出股秀灵,真如人宫仙境,美轮美奂。

莲花地三面环山,四周古樟参天,池水为山泉所积,清莹如玉。

每当盛夏之际,池中荷叶田田,莲花亭亭,衬映着古树、梵字、拱桥、宝塔倒影,构成一幅十分美妙的图画。

夏日月夜到此,或风静天高,朗月映池;或清风徐徐,荷香袭人。

荷花,佛家称之为莲花,是圣洁、清净的象征。

佛教称极乐世界为“莲邦”,以为彼土之众总以莲花为所居。

认为众生皆有“佛性”,只是由于被生死烦恼所困扰,而没有焕发出自己的佛性,因而还陷在生死烦恼的污泥之中。

莲花则…咄污泥而不染,澄清涟而不妖”,故佛教以莲花来比喻“佛性”。

观世音菩萨是普渡众生往生莲邦的“莲花部主”。

法华灵洞法华灵洞奇特景观这里方圆巨石自相垒架,形成洞穴数十处:有的有空刻露,伛行可过;有的宽广如室,中奉石像;有的上丰下削,泉涓滴漏,自石罅流出而下注成池普陀山洞穴虽多,层复出奇,唯此们为最。

洞外有“青大福地”、“普陀岩”、“东南大柱”等题刻。

古洞潮声洞半浸海中,纵深30米左右,崖至洞底深约10余米。

此处海岸曲折往复,巉岩峭壁,怪石层层叠叠。

洞底通海,顶有两处缝隙,称为天窗。

潮音洞口朝大海,呈张口状。

日夜为海浪所击拍,潮水奔腾入洞口,势如飞龙,声若雷鸣。

若遇大风大,浪花飞溅,浪沫直冲“天窗”之上。

如是晴天,洞内七彩虹霓幻现,叹为奇观。

据载,宋元时期来普陀朝山香客,多在潮音洞前扣求菩萨现身赐福。

明以后则多去梵音洞叩求观音大土灵现。

香客中常有纵身跃下山崖,舍身离世,藉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

于是定海县令缨燧在岸上建亭,并亲书《舍身戒》立碑以禁舍身。

朝阳涌日过仙人井,登几宝岭东望,见岗上有岩斜峙似象,伸鼻举目,眺望东海,此即为象岩。

象岩上侧,犹有驯服似兔的兔岩。

象岩以东临海处,复道转折,层梯而下,有一天然洞窟,广不逾丈,却幽邃窍冥。

洞外巨石参差,积叠人海。

洞面朝东洋,左右挽百步沙与千步沙。

每当晴日,清晨在此看日出,观海景,景色壮丽,堪叹观止。

旭日“巨若车轮,赤若丹沙,忽从海底涌起,赭光万道,散射海水,前鲜想曾光耀心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