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工程-电容器技术规范
GB50060-92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要求规范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GB50060-9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国能源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3年5月2日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一般规定 (1)第三章环境条件 (2)第四章导体和电器 (3)第五章配电装置的布置 (4)第一节安全净距 (4)第二节型式选择 (8)第三节通道与围栏 (8)第四节防火与蓄油设施 (9)第六章配电装置对建筑物及构筑物的要求 (10)附录一裸导体的长期允许载流量 (11)附录二裸导体载流量在不同海拔高度及环境温度下的综合校正系数 (14)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高压配电装置(简称配电装置)的设计,执行我国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修方便,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和扩建3~110KV配电装置工程的设计。
第1.0.3条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根据电力负荷性质及容量,环境条件和运行、安装维修等要求,合理地选用设备和制定布置方案,应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布置和新材料。
第1.0.4条配电装置的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做到远、近期结合,以近期为主,并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
第1.0.5条配电装置的设计必须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
第1.0.6条配电装置的设计除应执行本规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和规的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第2.0.1条配电装置的布置和导体、电器、架构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安装维修、短路和过电压状态的要求。
第2.0.2条配电装置各回路的相序宜一致,并应有相色标志。
第2.0.3条电压为63KV及110KV的配电装置,每段母线上宜装设接地刀闸或接地器,对断路器两侧隔离开关的断路器侧和线路隔离开关的线路侧,宜装设接地刀闸。
第2.0.4条屋配电装置间隔的硬导体及接地线上,应留有接触面和连接端子。
第2.0.5条屋、外配电装置的隔离开关与相应的断路器和接地刀闸之间应装设闭锁装置。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 1 部分:配电部分(征求意见稿)

ICS点击此处添加ICS号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Q/ND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ND XXXXX—XXXX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1部分:配电部分Code of content profundity for working drawing design fordistribution network projectsPart 1: distribution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征求意见稿)-XX-XX发布XXXX-XX-XX实施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4 总则 (3)5 施工图设计说明及目录 (3)6 电气部分 (3)6.1 设计范围: (3)6.2 图纸编制 (4)7 土建部分 (5)7.1 设计范围: (5)7.2 图纸编制 (5)8 施工图预算 (6)8.1 设计范围: (6)8.2 施工图预算内容及深度 (6)8.3 工程量计算原则 (7)前言为提高公司配电网建设水平,贯彻落实公司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的要求,适应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要求。
根据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要求,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工作,提高设计能力,全面推广应用标准化建设成果,公司组织编制了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本系列标准共分为 3 个部分:——第 1 部分:配电部分——第 2 部分:配网电缆线路部分——第 3 部分:配网架空线路部分本部分为系列标准的第 1 部分。
本标准是按照DL/T 800-2012标准编写规范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标准分委会提出。
本标准由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归口。
本标准起草部门(单位):配电网建设办公室、包头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凯、袁海、樊海龙、任志远、武国梁。
本标准2018年01月首次发布。
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第1部分:配电部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内蒙古电力(集团)公司配电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的要求。
《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

P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of business expansion projects for electric powercustomer目次1 范围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3)4 接入工程和用户受电工程 (4)5 供电方案编制原则 (5)6 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原则 (5)7 用户负荷性质、供电电压等级及容量的确定 (7)8 接入工程方案 (10)9 接入工程设备选型 (16)10 用户受电工程的基本要求 (22)附录A 接入方案典型设计示例 (31)附录B 负荷分级 (37)附录C 高层建筑分类 (38)前言为规范我省电力用户业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在业扩工程中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和能源政策,提高供用电的安全水平。
根据现行国家标准﹑规范和行业标准,制定本规范,作为我省电力用户业扩工程建设的依据。
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制。
本规范附录A、B、C、D为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江苏省电力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江苏省电力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起草。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季强、李强、沈建新、张绍宾、刘成民、张卫民、金农、张凌浩、陈林荣、潘洋、林琦、刘忠、宗强、毛士良。
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力用户业扩工程技术规范的术语和定义、接入工程和用户受电工程、供电方案编制原则、配电网规划原则、用户负荷性质、供电电压等级和容量的确定、接入工程方案和工程设备选型、用户受电工程的基本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电力用户的业扩工程建设。
本规范未涉及的内容,还应执行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以及电力行业标准的有关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10kV配电工程设计说明书

**开发有限公司10kV配电工程施工设计说明书**有限公司电力设计资格证书号:**批准:审核:设计:目录一、工程概况 (5)二、设计依据 (5)2.1、甲方提供的建筑电气图纸。
(5)2.2、供电部门提供的用电方案答复单。
(5)2.3、有关的设计规范 (5)三、设计范围 (7)四、供电设计 (7)4.1、概述 (7)4.2、接线方式 (7)4.3、计量 (7)4.4、电缆选型 (8)4.4.1、接线方式选择 (8)4.4.2、导线截面选择原则 (8)4.4.3、低压电缆的选型 (11)4.5、10kV/0.4kV供、配电 (11)4.5.1 、负荷计算 (11)4.5.2 、变压器 (14)4.5.3 、无功补偿 (16)4.6、防雷与接地 (17)五、其他 (18)六、主要设备材料清册 (19)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总建筑面积约47761㎡,由7#、8#楼住宅、车库及商业组成。
建筑层数:7#、8#楼为31F/-1F,其中1~31F为住宅,-1F为地下车库和商业;住宅总户数372户、门市39户。
负荷等级:消控室用电、消防负荷等为二级负荷,其余负荷为三级负荷。
总概况为:电源进线采用10kV单电源供电,电源点从由**处搭火。
本期工程设计变压器总容量为2300kVA,在本期工程7#、8#楼地下室配电房内新建高压柜KYN28-12/5台,SCB11-1000KVA变压器1台,SCB11-800KVA变压器1台,SCB11-500KVA变压器1台。
低压进线柜GCK/3台、低压出线柜GCK/7台、补偿柜GCK/3台、联络柜GCK/1台、直流屏1套24AH,350kW发电机1台、发电机进线柜GCK/1台、发电机出线柜GCK/3台。
二、设计依据2.1、甲方提供的建筑电气图纸。
2.2、供电部门提供的用电方案答复单。
2.3、有关的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3-2013 《10kV 及以下变电站设计规范》;GB 50054-2011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60-2008 《3~110kV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50062-2008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GB/T50063-2008 《电力装置的电气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 50227—2008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T1454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DL/T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5044-2004 《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定》;JGJ16-2008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2009 年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10kV 及以下配电网规划指导原则》;2005 年版《中国南方电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2011 年版《10kV 和35kV 配网标准设计》;2012年版《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技术导则》;《10kV及以下业扩受电工程典型设计图集》CSG-10YK-ZJ-04、CSG-10YK-JR-05、CSG-10YK-GP-10、CSG-10YK-DP-02、CSG-10YK-DP-04、CSG-10YK-YO-06、CSG-10YK-AZ-02、CSG-10YK-AZ-04、CSG-10YK-AZ-10、CSG-10YK-AZ-11、CSG-10YK-AZ-12、CSG-10YK-AZ-13方案等。
kV并联电容器组技术规范书通用技术规范

山东陵城区恒盛35kV变电站新建工程10kV 并联电容器组成套装置招标文件(技术规范通用部分)2016年07月济南目录1 总则2 使用条件3 技术参数和要求4 试验5 供货范围6 供方在投标时应提供的资料7 技术资料和图纸交付进度8 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9 技术服务与设计联络1 总则1.1本规范书适用于10kV并联电容器组成套装置,它提出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2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的标准,未对一切技术细则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现行有关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
1.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款提出异议,则意味着供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满足本规范书的要求。
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投标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为标题的专门章节加以详细描述。
本规范书的条款,除了用“宜”字表述的条款外,一律不接受低于本技术规范条款的差异。
不允许直接修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款而作为供方对本技术规范书的应答。
1.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和供方在投标时提出的“对规范书的意见和与规范书的差异(表)”经需、供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5供方须执行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应遵循的主要标准如下: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1984-2003 高压交流断路器GB 2706-1999 交流高压电器动、热稳定试验方法GB/T 11024.1-200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1部分:总则性能、试验和定额安全要求安装和运行导则GB/T 11024.2-200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2部分:耐久性试验GB/T 11024.4-2001 标称电压1kV以上交流电力系统用并联电容器第4部分: 内部熔丝GB/T 11022-199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GB/T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GB 50060-1992 3~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GB 15116.5-1994 交流高压熔断器并联电容器外保护用熔断器GB 50227-1995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T 6916-1997 湿热带电力电容器GB/T 16927.2~GB/T 16927.6-1997 高电压试验技术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 50150-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402-2007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42-1991 高压并联电容器单台保护用熔断器订货技术条件DL 462-1992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串联电抗器订货技术条件DL 5014-1992 330~500kV变电所无功补偿装置设计技术规定DL/T 604-1996 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订货技术条件DL/T 653-1998 高压并联电容器用放电线圈订货技术条件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JB 5346-1998 串联电抗器ZBK48003-1987 并联电容器电气试验规范GB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ISO 12944-1998 色漆和清漆-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Q/GXD 126.01-2006 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广西电网公司企业标准)上述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规范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技术规范的条文。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4]201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机械工业部中电设计研究院负责主编,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国家标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1991年11月1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J53-83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机械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中电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4年3月23日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所址选择第三章电气部分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主接线第三节变压器选择第四节所用电源第五节操作电源第四章配变电装置第一节型式与布置第二节通道与围栏第五章并联电容器装置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电气接线及附属装置第三节布置第六章对有关专业的要求第一节防火第二节对建筑的要求第三节采暖及通风第四节其他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变电所设计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维护方便,确保设计质量,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交流电压10kV及以下新建、扩建或改建工程的变电所设计。
第1.0.3条变电所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和发展规划,正确处理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的关系,远近结合,以近期为主,适当考虑发展的可能。
第1.0.4条变电所设计应根据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所址环境、地区供电条件和节约电能等因素,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JGJ162008《民用建筑设计电气设计规范》.doc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3 供配电系统3.2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3.2.8条: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当一个电源发生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
(第十页)3.3电源及供配电系统3.3.2条:应急电源与正常电源之间必须采取防止并列运行的措施。
(第11页)4 配变电所4.3配电变压器选择4.3.5条:设置在民用建筑中的变压器,应选择干式、气体绝缘或非可燃性液体绝缘的变压器。
当单台变压器油量为100kg及以上时,应设置单独的变压器室。
(第17-18页)4.7低压配电装置4.7.3条:当成排布置的配电屏长度大于6m时,屏后面的通道应设有两个出口。
当出口之间的距离大于15m时,应增加出口。
(第24页)4.9 对土建专业的要求4.9.1条:可燃油油浸电力变压器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非燃或难燃介质的电力变压器室、电压为10(6)kV的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低压配电装置室和电容器室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第25页)4.9.2条:配变电所的门应为防火门,并应负荷下列规定:1 变配电所位于高层主体建筑(或裙房)内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2 变配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物的二层或更高层时,通向其他相邻房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通向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3 变配电所位于多层建筑的一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乙级防火门;4 变配电所位于地下一层或下面有地下层时,通向相邻房间或过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5 变配电所附近堆有易燃物品或通向汽车库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6 变配电所直接通向室外的门应为丙级防火门。
(第25页)7 低压配电7.4导体选择7.4.2条:低压配电导体截面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1)按敷设方式、环境条件确定的导体截面,其导体载流量不应小于预期负荷的最大计算电流和按保护条件所确定的电流;2)线路电压损失不应超过允许值;3)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配电线路每一相导体截面不应小于表7.4.2的规定。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电器和导体的选择)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电器和导体的选择)1一般规定1.1并联电容器装置的设备选型,应根据下列条件选择:(1)电网电压、电容器运行工况。
(2)电网谐波水平。
(3)母线短路电流。
(4)电容器对短路电流的助增效应。
(5)补偿容量及扩建规划、接线、保护和电容器组投切方式。
(6)海拔高度、气温、湿度、污秽和地震烈度等环境条件。
(7)布置与安装方式。
(8)产品技术条件和产品标准。
1.2并联电容器装置的电器和导体的选择,应满足在当地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过电压状态和短路故障的要求。
1.3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总回路和分组回路的电器和导体的稳态过电流,应为电容器组额定电流的1.35倍。
1.4高压并联电容器装置的外绝缘配合,应与变电所、配电所中同级电压的其他电气设备一致。
1.5并联电容器成套装置的组合结构,应便于运输和现场安装。
2电容器2.1电容器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a.可选用单台电容器、集合式电容器和单台容量在50OkVar及以上的电容器组成电容器组。
b.设置在严寒、高海拔、湿热带等地区和污秽、易燃易爆等环境中的电容器,均应满足特殊要求。
c.装设于屋内的电容器,宜选用难燃介质的电容器。
d.装设在同一绝缘框(台)架上串联段数为二段的电容器组,宜选用单套管电容器。
2.2电容器额定电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a.应计入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运行电压。
b.电容器运行中承受的长期工频过电压,应不大于电容器额定电压的1.1倍。
c.应计入接入串联电抗器引起的电容器运行电压升高,其电压升高值按下式计算:式中UC一—电容器端子运行电压(KV);U s——并联电容器装置的母线电压(KV);S——电容器组每相的串联段数。
d.应充分利用电容器的容量,并确保安全。
2.3电容器的绝缘水平,应按电容器接入电网处的要求选取。
a.电容器的过电压值和过电流值,应符合国家现行产品标准的规定。
b.单台电容器额定容量的选择,应根据电容器组设计容量和每相电容器串联、并联的台数确定,并宜在电容器产品额定容量系列的优先值中选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容器技术规范
电容技术参数
无功补偿柜采用智能低压圆柱式防爆机箱型抗谐波电容(内含投切开关、保护、电容、产品自检测、温度报警等),智能化、模块化、标准化,具备过零投切、三相共补/分补混合补偿、分级补偿、智能组网、过电流/过电压、过谐波保护、故障自诊断、测量、通信、信号联机、液晶屏背光显示等功能。
智能电容器投切开关为磁保持过零投切,耐压≥AC3KV,整机带负荷投切寿命≥130万次。
电容器本体为干式电容器,填充材料环氧树脂。
内置温度传感器
电气特性符合GB/T12747-2004;
额定工作线电压450V
电容介质损耗不得大于0.25W/Kar;
电容器容量偏差0%~+5%;
电容器组件具有自愈功能
连续过电压:1.1*Un;
连续过电流:1.5*In;
工作环境:-25~+55℃;
控制器(低压无功补偿测控装置)应与智能低压电力电容器配套使用,替代现有无功补偿柜上低压无功、电压表、功率因数表、手动自动转换开关、电流表、电流互感器(电容器工作总电流取样)
额定电压:交流50Hz,380V±20%
电流取样:≤5A
额定频率: 50Hz±5%
工作方式:自动循环投切或手动运行
连接智能电容器数量:分补≤10台,共补≤20台
显示:分辨率128*64,显示点阵汉字。
控制器通过JB/T9663-2013标准
485通信功能:控制电容器投切、传输电力参数。
低压无功补偿装置采用智能化、标准化模组式的滤波低压电力电容组合。
采用节能型无功补偿设备。
采用高可靠性、高精度、低功耗的同步开关投切技术。
电容器:圆柱型、干式、内置温度传感器。
控制器:谐波检测功能谐波保护范围5~50%
电抗器:温度开关。
滤波低压电力电容组合产品:生产覆盖 10Kvar~40Kvar。
滤波低压电力电容组合产品:Icc≥25KA
滤波低压电力电容组合产品:最大尺寸 440*150mm长*宽
圆柱式防爆机箱型抗谐波电容需获得3C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及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试验报告。
质保期要求
质保期自出厂之日起1年。
3年之内容量衰减量≤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