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随堂训练(三)
人教版生物高二(上):第三章第三节随堂即时巩固

1.温室栽培胡萝卜,采用什么颜色的玻璃做顶棚更能提高产量()A.绿色B.红色C.无色D.蓝紫色解析:选C.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无色玻璃做顶棚可以使可见光全部透射到温室中,使色素充分吸收可利用的光.其他颜色的顶棚只能是单色光透射过去,其中绿光还不能被色素利用.因此无色玻璃做顶棚可使植物光合作用效率高.2.(2012·华实高二检测)如图是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与2均有选择透过性B.暗反应是在4中进行的C.光反应是在3处进行的D.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均分布在3上解析:选D.光合作用的酶分布在3上和4中.3.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颜色深、浅分别表示吸收量多、少).甲、乙两图分别是()A.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B.叶绿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C.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D.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解析:选B.考查叶绿体色素对光的吸收及识图分析能力.叶绿素分子的吸收光谱是红光部分(640 nm~660 nm)和蓝紫光部分(430 nm~450 nm).由于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叶绿素溶液呈现绿色.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胡萝卜素能够吸收蓝紫光,也能对叶绿素起保护作用.4.在叶绿体中,[H]和ADP的运动方向是()A.[H]与ADP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B.[H]与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C.[H]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正好相反D.AD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H]是向相反方向运动解析:选C.[H]产生于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在暗反应中被利用,故移向叶绿体基质;ADP产生于叶绿体基质,要在类囊体膜上再次合成A TP,故ADP移向类囊体膜.5.(2011·高考海南卷)红枫是一种木本观赏植物,在生长季节叶片呈红色.下列关于该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红枫叶片不含叶绿素B.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为吸收了红光C.红枫叶片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D.液泡中色素吸收的光能用于光合作用解析:选C.红枫叶片含叶绿素,可进行光合作用,红枫叶片呈红色是因液泡中含有色素,其色素是不能吸收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6.下列措施中不会提高温室蔬菜产量的是( )A .增大O 2浓度B .增加CO 2浓度C .增强光照强度D .调节室温解析:选A.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可提高蔬菜产量,增大CO 2浓度,可增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增加光合作用中糖类等有机物的合成,增强光照强度可促进光的吸收,提高光反应强度,进而促进整个光合作用;调节室温可促进酶的活性,光合作用每一步都需要酶的催化;增大O 2浓度只促进呼吸作用,增加有机物的消耗.7.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________,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该细胞器的________上,这些色素的作用是________.(2)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 表示________阶段,B 表示________阶段.(3)写出图中①~⑤所示物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4)C 和D 的化学过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要能正确回答上述问题,①要对光合作用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这就是光反应的参加物、生成物是什么;暗反应的参加物以及暗反应能进行的条件;光能通过哪些途径变成储存在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②看懂图的基础是对光合作用过程的了解.答案:(1)叶绿体 叶绿体基粒的囊状结构薄膜 吸收、传递、转化光能 (2)光反应 暗反应 (3)O 2 [H] A TP CO 2 (CH 2O) (4)CO 2的固定 C 3的还原 (5)CO 2+H 2O ――→光能叶绿体(CH 2O)+O 2。
2019-2020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随堂训练:4.1.3青春期(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随堂训练4.1.3青春期1、“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
”现在的你已经进入人生中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青春期。
青春期发育最突出的特征是( )A.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B.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C.脑的体积迅速增大D.性意识开始萌动2、男女第二性征分別是在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的刺激下表现出来的。
下列不属于第二性征的是( )A.女性乳腺逐步发育B.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C.男性长出胡须D.男性声调变得低沉3、下列关于青春期身体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身高增长加快B.智力发展迅速C.生殖器官形成D.女孩出现月经4、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童年期B.青春期C.幼儿期D.成年期5、下列各项中,哪项不是青春期可能出现的生理现象( )A.睡梦中出现遗精现象B.初潮期月经周期无规律C.月经期间身体抵抗力下降D.学习期间常出现近视6、青春期是我们每个人的黄金时期,此时,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下列对青春期的描述错误的是()A.男女开始出现第二性征B.生殖器官的发育已经完成C.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D.愿意与异性接近,并产生朦胧的依恋7、进入青春期后,学习、生活中常常遇到一些问题。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经常与家长、老师交流思想,接受指导B."我长大了,不用你们操心,少管我"C.男、女同学互相帮助,集中精力学习D.积极参加集体活动8、下列关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得把自身的变化向老师或家长吐露B.月经期间为了避免着凉生病,不得进行户外运动C.青春期男孩出现遗精是不正常的,应尽量控制D.男女同学相处时,要相互帮助、共同进步, 建立真正的友谊9、如图是男、女部分生殖器官发育趋势图,据图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女孩性器官开始发育的年龄比男孩早B.性器官迅速发育是青春期的突出特征C.10岁之前男、女性器官的发育都很缓慢D.青春期是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10、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3-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随堂达标检测】(含答案详解)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随堂检测1.3.3 体液调节与神经调节的关系1.(2021·湖北十堰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B.神经调节的结果是使效应器作出反应,而激素调节的结果是使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D.给病人输氧时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属于神经调节解析:选A。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和传递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化,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A正确;神经调节的作用范围比较局限,而体液调节的作用范围较广泛,B错误;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C错误;给病人输氧时混入5%的CO2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属于体液调节,D错误。
2.(2021·河南新乡高二月考)人是恒温动物,假设某一正常个体处于0 ℃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1,散热量为b1;处于30 ℃的环境中时,产热量为a2,散热量为b2。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但冷的感觉是在大脑皮层形成的B.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C.从30 ℃的环境中进入0 ℃的环境中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尿量增加D.同30 ℃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时要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以维持体温稳定,因此a1>a2、b1<b2解析:选D。
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冷的感觉形成于大脑皮层,A项正确;人从30 ℃的环境进入0 ℃的环境中时,皮肤会起鸡皮疙瘩,这是在有关神经的调控下,立毛肌收缩引起的,属于非条件反射,B项正确;从30 ℃的环境进入0 ℃的环境中时,人体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都会增加,以增加产热,代谢活动加快,产物水增加,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尿量增加,C项正确;人体的体温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稳定,是因为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处于动态平衡,所以a1=b1、a2=b2,但同30 ℃的环境相比,人处于0 ℃环境中时,产热增加,因此a1>a2,b1>b2,D项错误。
生物随堂小练习题

生物随堂小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 真核生物B. 细菌C. 真菌D. 病毒2.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A. 叶子上B. 根部C. 茎部D. 花朵3. 下列哪个是雌性的生殖器官?A. 子房B. 雄蕊C. 枝条D. 叶片4. 动物细胞的核在细胞的什么位置?A. 细胞膜上B. 细胞质中C. 胞浆中D. 细胞壁上5. 麦饭石是由什么组成的?A. 二氧化硅B. 碳酸钙C. 碳酸铁D. 碳酸钠二、判断题1. 维生素C是水溶性维生素,可以储存在人体内。
2. 水生生态系统中,河流是浅水区的代表。
3. 水藻属于单细胞生物。
三、简答题1. 请解释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并列举各自的优缺点。
2. 简述细菌的形态特征及其在生物界中的作用。
3. 举例说明动植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四、应用题1. 根据以下DNA片段的序列,写出其对应的mRNA序列:DNA序列:TAG-CTA-GCC-ATG-CCTmRNA序列:_________2. 请根据所学知识,解答为什么开水能杀死细菌。
写作要求:1. 文章需包含以上题目所述的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和应用题,每道题的答案或回答不得低于20字。
2. 文章各部分段落之间使用适当的过渡词或短语连接,使文章结构清晰,表达流畅。
3. 使用正确的生物学术语和概念,准确解答各道题目,避免出现错误或混淆的观点。
一、选择题1. B2. A3. A4. C5. A二、判断题1. 错误2. 正确3. 正确三、简答题1. 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个不同的生物个体的配子结合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优点是能增加后代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适应和进化。
缺点是繁殖过程复杂,能量消耗大。
无性生殖是指通过一个生物个体自身或其他非配子细胞的分裂或发育形成后代的生殖方式。
优点是繁殖速度快,能量消耗少。
缺点是后代遗传单一,容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
2. 细菌的形态特征包括球菌(球形)、杆菌(长形)、螺旋菌(螺旋形)等。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随堂练习及答案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1、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A.性状B.基因C.细胞核D.生殖细胞2、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单眼皮和双眼皮B.有耳垂和无耳垂C.直发和黄发D.能卷舌和不能卷舌3、下列」实例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A.豌豆的圆粒和皱粒C.绵羊的长毛和白毛(B.人的身高和体重D.番茄的红果和柑)J黄果4、控制生物性状的是()A.细胞核B.染色体C.基因D. DNA5、生物的性状包括A.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C.生物的行为方式B.生物的生理特征都是()6、将甲绵羊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乙绵羊的去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羊的性状B.与乙羊相同C,与丙羊相同D.既像甲羊又像丙羊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了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8、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
9、我国金鱼种类多样,金鱼不同的形态特征是由控制的。
10、转基因超级鼠是因为体内转入而使身体生长速度变快的。
11、用生物技术的方法取出某种生物的,把它转移到其他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后者表现出遗传性状,这样的技术就转基因技术。
12、后代和亲代长得像,是因为亲代直接把性状传给了后代。
()13、人的ABO血型是人的性状之一。
()14、子代的性状和亲代的性状一定相同。
()15、所有生物都有遗传的特征。
()16、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智能点拨例题:说说遗传物质、染色体、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什么关系?解析:明确了上述各名词的概念,也就能确立四者之间的关系。
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都有它的物质基础,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也不例外。
在七年级上册的生物教材中已经指出,控制生物性状遗传的主要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它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内,是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
而DNA和特定蛋白质一起构成染色体。
DNA上具有遗传功能的片断就是基因,它决定着生物的性状。
答案:染色体由DNA和特定蛋白质组成,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上具有遗传功能的片段就叫做基因,基因控制着性状的表达。
高三生物随堂练习

1.图1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条件下的绿色植物改置于连续变化的光照 条件下后,根据其吸收的CO 2量绘成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曲线ab 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曲线bc 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C .在b 点条件下绿色植物有机物积累量为零D .整段曲线表示随光照强度的递增,光合作用加强,呼吸作用减弱 2.下面列举了若干在用紫色洋葱外表皮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若质壁分离的时间过长,有可能无法观察到细胞复原的现象B .较致密的细胞核清晰可见,细胞核始终位于细胞(三维结构)的中央C .若错撕了洋葱内表皮,也能完成实验,但观察时应将视野调整的略暗一些D .伴随质壁分离的过程,外表皮细胞的紫色部分由浅渐深 3.下面是对高等动物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以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 .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1/4的细胞质B .等位基因进入卵的机会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C .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D .♀、♂配子彼此结合的机会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4.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经常以对抗菌素的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B .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运载体C .通常选用不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分别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 和运载体DNAD .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5.科学工作者分离得到了某真核生物的基因A ,将其解离成两条具有互补关系的单链,其中的一条与基因A 的信使RNA 进行配对,杂交后可以观察到如图2所示的结构,对此结果的合理解释是( ) A .1、3、5、7为DNA/RNA 的杂交体,2、4、6为单链DNA 部分B .1、3、5、7为DNA/RNA 的杂交体,2、4、6为单链RNA 部分C .1、3、5、7为双链DNA 部分,2、4、6为DNA/RNA 的杂交体D .1、3、5、7为单链RNA 部分,2、4、6为DNA/RNA 的杂交体6.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将退耕。
2019-2020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随堂训练: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解析版)

2019-2020学年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随堂训练4.6.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1、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反式是反射,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B.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条件反射C.在反射弧结构中,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是感受器D.在一个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纤维被切断,那么反射活动不能完成2、下列现象不属于反射活动的是( )A.饭后肠胃蠕动B.人在寒冷时身体发抖C.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D.衣藻游向光照适宜的水域3、小明在无意中脚被钉子扎了一下.他的正常反应是( )A.先感到疼痛,后抬脚B.只抬脚.无疼痛感C.先抬脚,后感到疼痛D.抬脚和感到疼痛是同时的4、如图是反射弧示意图,完成反射活动的正确途径是( )A.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B.感受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效应器C.效应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感受器D.效应器→传出神经→神经中枢→传入神经→感受器5、下面关于反射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在脊髓中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才能完成C.反射弧是反射过程中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D.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神经中枢和效应器五个基本环节6、如图为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表示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连接的肌肉或腺体组成B.②表示传出神经,其上有神经节C.③表示神经中枢,能接收神经冲动产生各种感觉D.眨眼反射不需要经大脑分析判断直接作出反应,属于简单反射7、下面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B.传人神经和传出神经都是由神经元的突起构成的C.神经中枢只位于脊髓中D.效应器是由神经末梢和肌肉构成的8、下列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是( )A.画饼充饥B.谈虎色变C.闻鸡起舞D.入口生津9、下列属于复杂反射的是( )A. 谈虎色变B.眨眼反射C.膝跳反射D. 缩手反应10、听老师讲笑话时,同学们捧腹大笑。
人教生物必修三同步导练练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随堂演练 含解析

1.判断正误。
(1)太阳能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输入到生态系统中。
()(2)每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就是从上一营养级摄入的能量。
()(3)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不包括分解者消耗的能量。
()(4)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更多的能量。
()(5)由于能量在流动的过程中逐级递减,所以营养级越高,该营养级的总能量及生物的数量就会越少。
()(6)研究能量流动的过程,可以帮助人们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全部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解析:(2)每一营养级的生物摄入体内的能量,并不是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因为有一部分能量存在于食物残渣中随动物的粪便被排出。
(3)分解者消耗的能量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中所包含的能量,这些能量最初都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消耗的能量相对较少,因为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流动环节越少,能量损耗就越少。
(5)由于个体大小差异,高营养级的生物的数量有可能多于低营养级。
如一棵树与树上昆虫的数量关系。
(6)此过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使能量全部流向人们所需的方向,因为生物体自身呼吸会散失一部分能量。
答案:(1)√(2)×(3)×(4)×(5)×(6)×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形式是光能B.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体内的能量代谢过程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D.流经任何生态系统的总能量都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解析:在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在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B错误,C正确;流经某些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的总能量除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外,还包括人工投喂的饲料等有机物中的能量,D错误。
答案:C3.设某生态系统中具有单一食物链结构,与某种群有关的能量流动情况如下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随堂训练(三)
一、单项选择题(共6题)
1、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原因是( )
A.光反应强度升高,暗反应强度降低
B.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降低
C.光反应强度不变,暗反应强度降低
D.光反应强度降低,暗反应强度不变
2、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
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CO2(mg/h) 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
黑暗中释放CO2(mg/h) 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准确的是 ( )
A.昼夜不停地光照,在3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0℃时该植物生长得最快
C.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5℃时该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D.昼夜不停地光照,在25℃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3、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甲、乙、丙、丁所示的四幅图。
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A.图甲
B.图乙
C.图丙
D.图丁
4、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的温度下,测得不同光照强度下的
番茄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结果如右下图。
据图分析准确的是
A.A点产生ATP的场所只有线粒体
B.番茄正常生长所需的光照强度应大于B点
C.C点时真正的光合速率约为15mg CO2/ 100 cm2叶·小时
D.C点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是温度和CO2浓度
5、如图甲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改变(其他条件不变),水稻对CO2的吸收量的变化;乙图表示叶肉细胞中的某种生理过程,下列各项叙述准确的是( )
A.乙图中a表示叶绿体中的色素,Pi的移动方向是从类囊体薄膜到叶绿体基质
B.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短时间内叶绿体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f
C.光照在CD之间时,ATP的水解只发生在细胞的叶绿体基质
D.光照在CD之间时,g的来源仅仅细胞的线粒体
6、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面物质代谢简图表示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分析准确的是()
A.①和②在叶绿体中实行,①过程需要光,②过程消耗ATP
B.③、④、⑤表示有氧呼吸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H]也能够用于②过程C.将一盆在阳光下正常生长的植物迅速移入暗室,①、②过程会马上停止,③、④、⑤过程不会停止
D.黄豆种子在萌发时放出的CO2量比消耗的O2量高出4倍,主要是因为此时呼吸作用远大于光合作用
二、双项选择题(共2题)
7、将蔬菜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24h后对其提供18O2,继续保持黑暗,一段时间后除氧气外还能在以下()物质中检测到18O?
A.H218O
B.C18O
C.(CH218O)
D.丙酮酸
8、下列相关光合作用及光合色素的说法,准确的是()
A.光合午休现象是指中午气温过高,植物部分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使光合作用减弱
B.将一株生长正常的绿色植株置于密闭玻璃容器内,给予适宜光照,容器内的CO2将下降至一定水平时稳定
C.以圆形滤纸实行叶绿体中色素分离和提取实验,结果是得到近似同心的四个色素环,排在最里圈的色素表现橙黄色
D.成熟香蕉果实变黄的原因是果皮细胞里的叶绿素被分解,显现了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分离这些色素的原理是根据它们在提取液中溶解度不同
三、非选择题(共2题)
9、为探究夏季晴朗天气条件下,某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情况,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
将该装置放在自然环境下,测得一昼夜玻璃罩内该植物氧气释放速率的变化如图乙。
(1)在一天中图甲刻度管中液滴右移到最大值的时刻是乙的________点。
(2)C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叶肉细胞产生和消耗氧气的具体部位依次是____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a点高于b点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与F相比,E时刻C3的合成速率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上述实验过程中某段光照时间内,液滴移动的数据如下。
时刻……第15min 第30min 第45min 第60min ……
距离mm ……24 29 32 34 ……
图乙中与该组实验数据相对应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段。
10、芦荟具有一种特殊的CO2同化方式:夜间气孔开放,吸收CO2转化成苹果酸储存有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的苹果酸分解释放CO2参与光合作用,如图一、图二。
芥兰的CO2利用过程如图三,请据图回答问题:
(1)芦荟夜晚 (填“有”或“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天芦荟实行光合作用利用的CO2的来源有 ________ ___ 和 _______ 。
(2)在上午10:00点时,突然降低环境中CO2的浓度,短时间内芦荟和芥兰细胞中C3含量的变化分别是、。
(3)芦荟气孔开、闭的特点是对环境的适合,推测其生活环境的特点是。
(4)芦荟的根尖分生区细胞与叶肉细胞相比,在细胞结构上不同的
是。
生物随堂训练(三)
1—6:B D A B B A
7、AB 8、AB
9. (1) 18(或G) (2) 叶绿体的类囊体、线粒体内膜a点温度相对较低,呼吸作用较弱;(3)慢温度过高引起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4)DE或FG
10.(1)无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ATP和[H],故不存有暗反应苹果酸分解细胞呼吸
(2)基本不变下降(3)炎热干旱(4)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和叶绿体
生物随堂训练(三)
1—6:B D A B B A
7、AB 8、AB
9. (1) 18(或G) (2) 叶绿体的类囊体、线粒体内膜a点温度相对较低,呼吸作用较弱;(3)慢温度过高引起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4)DE或FG
10.(1)无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ATP和[H],故不存有暗反应苹果酸分解细胞呼吸
(2)基本不变下降(3)炎热干旱
(4)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和叶绿体
生物随堂训练(三)
1—6:B D A B B A
7、AB 8、AB
9. (1) 18(或G) (2) 叶绿体的类囊体、线粒体内膜a点温度相对较低,呼吸作用较弱;(3)慢温度过高引起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4)DE或FG
10.(1)无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ATP和[H],故不存有暗反应苹果酸分解细胞呼吸
(2)基本不变下降(3)炎热干旱
(4)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和叶绿体生物随堂训练(三)
1—6:B D A B B A
7、AB 8、AB
9. (1) 18(或G) (2) 叶绿体的类囊体、线粒体内膜a点温度相对较低,呼吸作用较弱;(3)慢温度过高引起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4)DE或FG
10.(1)无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ATP和[H],故不存有暗反应苹果酸分解细胞呼吸
(2)基本不变下降(3)炎热干旱(4)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和叶绿体
生物随堂训练(三)
1—6:B D A B B A
7、AB 8、AB
9. (1) 18(或G) (2) 叶绿体的类囊体、线粒体内膜a点温度相对较低,呼吸作用较弱;(3)慢温度过高引起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4)DE或FG
10.(1)无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ATP和[H],故不存有暗反应苹果酸分解细胞呼吸
(2)基本不变下降(3)炎热干旱
(4)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和叶绿体
生物随堂训练(三)
1—6:B D A B B A
7、AB 8、AB
9. (1) 18(或G) (2) 叶绿体的类囊体、线粒体内膜a点温度相对较低,呼吸作用较弱;(3)慢温度过高引起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4)DE或FG
10.(1)无此时段没有光反应,而暗反应必须要由光反应提供ATP和[H],故不存有暗反应苹果酸分解细胞呼吸
(2)基本不变下降(3)炎热干旱
(4)根尖分生区细胞无大液泡和叶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