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验收流程图

合集下载

3模具材料、模具入库流程图

3模具材料、模具入库流程图

1、仓管员根据采购部的《模具制作单》、《辅料申请购单》
上注明的材质、数量进行清点,数量必须与《辅料申请购单》上的相符,否则拒绝入库。

2、模具材料的验收,按《辅料申请购单》上注明的规格进
行;如有不符不得入库。

3、经验收及清点好数量后,做好标识,分类存放。

4、入库后仓管员应立即通知模具组领取。

5、模具组在加工完成后一个工作日内,将模具以及多余的
模具材料一起退回到模具库,仓管员跟据图纸要求做好标识,分类存放,并做好模具的维护。

将新制作的模具登记到
模具清单上。

6、制作一份模具清单,并将新制作的模具登记到模具清单上。

每天做好当日的入库记录。

7、所有资料做好存档工作,结束。

2、物资验收 6、模具清单、月报表 7、资料存档 结束 1、接收实物
3、产品标识、入库
4、通知领料
5、模具入库。

五金模具验收流程和表格

五金模具验收流程和表格
*工装模具可操作性: □好□一般 □需改进
*工装模具安全性: □好□需警示标志 □危险
*工装模具实用性: □好□一般 □需改进
*工装模具完整性: □完整□不完整
*工装模具外观质量: □好 □一般 □需改进
*加工精度是否达到要求: □是□小部分不符 □大部分不符
*按要求做热处理及其他表面处理:□是□小部分不符 □大部分不符
毛刺、飞边情况: □无毛刺飞边 □少量的□严重
有无影响产品装配的毛刺、飞边: □无□少量,可接受□严重,不可用
对于维修、更改的工装模具
*维修、更改处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
*零部件装配是否齐全: □是□否
*其他部位有无的损伤: □有□无
*模具导柱有无打油□有□无
*模具有无打防锈油□有□无
*模具零部件及螺丝有无损坏与松动□有□无
产品型号、名称
零部件名称、图号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类 型
□塑料模 □冲压模 □工装夹具 □其他
试模设备名称
试模设备型号
试模日期
试模状况
工装模具情况:
*工装模具结构合理性: □合理□一般 □不合理
*工装模具可操作性: □好□一般 □需改进
*工装模具安全性: □好□需警示标志 □危险
*工装模具实用性: □好□一般 □需改进
验证模具生产使用状况、材质、结构、加工精度等等(按模具制作的验收标准及模具合约)
模具制造部:年月日
产品评审
验证验收
结论
公司领导:年月日
浙江正泰建筑电器有限公司
产品实物检测记录表
产品型号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型腔数
材 料
送检数
抽 检 数
模具编号

模具验收流程

模具验收流程
5.0验收方法
5.1自制模具的验收
1)产品符合性:依据客户资料、合同、产品图纸及其它文字性的描述。
2)模具使用状况:模具使用状况的基本标准为:操作调试方便,使用过程中产品质量稳定,无安全隐患,对本项目的验证以评价(定性)方式进行。
3)模具性能:模具性能状况的基本标准为:结构合理,功能适用,整体动作可靠,定位准确、效率满足要求,上下料方便等。对本项目的验证以评价(定性)方式进行。
9.0其它情况
9.1当规定的模具验收组成员中不能参与现场验收时,所属部门应指派代理人员;
9.2如果模具验收结论为可以试生产但还需继续维修时,碰到交货期较紧的订单,可先应急生产,但应加强检验,随后进行修模,一但维修结束,应对模具重新进行验收。
9.3模具待试产或待入库前,由模具车间保管,存放在模具暂存区域。委外模具必须试产合格后再验收,验收合格拉回的模具存放模具仓库;只有合格的模具方可正式入库。
6.2模具使用状况判定——模具使用应方便、可靠、安全,上下料方便、定位准确,并符合行业规范,验证结论应具有唯一性。当参与模具使用状况验证的相关人员对其结果不能达成一致时,以使用车间负责人的判定结论为本验收项目的最终验收结论。
6.3模具性能判定——模具结构应简单、合理、可靠、功能适用,有合理的使用寿命、产品质量、效率符合要求。当参与模具性能验证的相关人员对其结果不能达成一致时,以使用车间负责人的判定结论为本验收项目的最终验收结论。验证结论应具有唯一性。
为确保模具质量,规范模具验收方法、流程,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特制定本流程。
本司的模具分为自行设计、制造(简称自制:下同)模具和委外设计、制造(简称委外:下同)模具两种。本规定适用于这两种模具的验收。
3.0职责
3.1模具车间负责自制模具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调试、维修、发外、打样。

模具验证流程图

模具验证流程图

模具验证流程图不合格1.模具总成检验:目的:检查各工模零件总装配合是否符号要求,不合格则排除故障。

总装合格则进入试模程序。

.程序:1.1 检查工模制作内容的完整性是否符合图纸要求.1.模具总成检验 2.试模 3.塑件统计分析 4.纠正行动5.工模验收6.交易结算1.2 检查工模零件主要的形状尺寸和位置尺寸.1.3 检查工模行位运行情况,斜顶运行情况.1.4 检查工模FIT模分型面各处碰穿和插穿.1.5 检查工模开合模,顶出和复位运行.1.6 检查工模油缸,油缸附件,行程开关运行.1.7 检查工模浇口入水和排气槽.1.8 检查工模冷却系统是否漏水以及运水压力和流量数据.1.9 检查工模铭牌编号和试模及运输所需的安全装置,以及与注塑机配合码模螺孔尺寸.1.10 各工模零件总装完整性和正确性,避免零件错装漏装以及装配不当等缺陷.1.11 检查成形零件表面的省模光洁度.1.12 填写工模总装检查报告(TABLE 1).2. 试模:2.1 目的:通过试模找出所有试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来评估模具是否满足注塑生产要求,以进一步决定对模具作出相应修改.2.2 内容:2.2.1 根据模具设计任务书,选择相应注塑机.2.2.2 试调校空运行,检查模具运行状态,如有必要及时送制作组维修.2.2.3 根据模腔大小,调节合适的射胶压力、速度,以第一模走满约70%左右(不允许第一模爆棚),逐步加压加速.2.2.4 对于多型腔的模,通过SHORT SHOT试验,对比各腔进胶速度的快慢,加大填充进胶较慢的型腔流道,使各型腔保持平衡入水.2.2.5 试调校不同之注塑参数(设置不同的温度、速度、压力、模温之组合)各成型200~300啤,并对成型工艺条件作详细的记录,分类填写试模报告.(TABLE 2)2.2.6 进行尺寸检测收集数据资料,进行塑件统计分析.3. 塑件统计分析:3.1 目的:通过数据收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掌握零件尺寸的波动情况,判断产品优劣.3.2 方法:3.2.1 每25啤抽出5PCS连续啤塑的产品,使用相应仪器(CMM,投影仪,千分尺,百分表等)读出要求测量的尺寸,并记录。

模具验收基本流程课件

模具验收基本流程课件

04
模具验收标准与规范
Chapter
国家相关标准与规范
国家标准
我国模具行业相关的国家标准主要涉及模具的尺寸 精度、结构、外观、性能等方面,是模具验收的基 本依据。
行业标准
不同行业和领域都有自己的模具标准,如汽车、电 子、家电等,这些标准通常会高于国家标准。
企业内部验收标准与规范
模具设计阶段
企业内部需制定模具设计阶段的 验收标准和规范,包括图纸规范 、材料选用、热处理要求等。
数字化与智能化
利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 设备,实现模具验收的自动化和 智能化,提高验收效率和准确性

精细化与专业化
进一步细化模具验收流程和分工, 提高专业性和技术性,确保模具质 量得到更好的控制。
绿色与可持续发展
在模具验收过程中,应注重环保和 可持续发展,采用更加环保和可持 续的材料和技术,降低对环境的影 响。
模具尺寸偏差
总结词
模具尺寸偏差是模具验收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模具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存在误差,影响产品的生产质 量和精度。
详细描述
模具尺寸偏差可能是由于模具制造过程中误差积累、热处理过程中变形等原因造成的。在模具验收过程中,需要 对模具尺寸进行仔细测量和记录,并对偏差进行分析和处理。
模具性能不稳定
模具安全防护不足
总结词
模具安全防护不足是模具验收中常见的 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模具使用过程中 缺乏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安全警示 标识、防护栏等,存在安全隐患。
VS
详细描述
模具安全防护不足可能是由于模具设计不 合理、安全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的。在模 具验收过程中,需要对模具安全防护措施 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 行分析和处理。

模具验收程序(含表格)

模具验收程序(含表格)

模具验收程序(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规范新模具及模具修改后的验收操作,提高模具验收的质量。

2.0范围适用于注塑、吹塑、软管注头等新模具和模具修改后的验收、考核。

3.0职责设计部:组织协调新模具验收工作;收集模具验收过程中相关记录,完成模具的最终验收报告并进行存档;批准新模具的使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组织完成新模具的试生产、确定并批准新工艺参数,对由新模具生产的头三批产品进行技术放行。

质量保证部:根据产品标准,对产品进行测试、收集数据;确保产品质量记录完整、准确;确保各阶段样品的留样保存;参与新模具的综合评价并对新产品进行质量评估、放行。

模具车间:执行新模具的验收工作;在新模具试模到验收过程中,确保模具始终处于适当状态;协助设计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解决质量问题。

生产车间:实施各个阶段性的试模、试产、调机;在机台运行中调整、控制、记录各工艺参数,协助收集生产相关数据;协助设计部对新模具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提供建议和解决方案,解决质量问题。

业务部:参与新产品质量评估。

4.0程序4.1.新模具验收流程4.1.1.新模具的验收流程,根据客户群、产品工艺等的不同,验收流程如下:A、级客户群,通常是指有指定产品验证要求的客户。

模具制作完成、试模结束,样品经双方确认后,模具验收严格按照客户确认的验证(EO)草案执行。

成功验证后,由设计部组织相关部门执行4.5模具验收工作。

B、级客户群,对产品验证无指定要求的,根据产品工艺的不同,依照以下验收流程:工艺类型验收流程备注说明挤吹试模→1小时试产NA注吹二步伐注吹,吹瓶模具仅试模NA注塑试模→2小时试产NA软管注头圆管:试模→2小时试产简单的软管注头模,可根据实际试模情况,判断是否需要试产过椭圆管:试模→4小时试产程4.2.维修模具的验收流程对于已经验收后的模具,因客户需求改变产品结构或尺寸,或者因为模具本身损坏或人为损坏,模具需要进行维修,对于此类维修模具需要执行SOP-ENG-003《模具日常维护程序》进行相关检查记录,并对实际模具维修项目进行重点查看。

ISO9001模具管理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ISO9001模具管理控制程序(含流程图)

模具管理控制程序(ISO9001-2015)1.0目的确保控制工艺模具对零部件加工和装配的影响因素,确保满足产品技术要求。

2.0范围适用于所有产品模具的管理。

3.0定义与术语无4.0职责a.研发部:负责公司新模具与复制模具的采购,试模样品的验收及确认;b.生产部:负责安排模具的试模,及正确使用、维护保养等工作;5.0作业流程5.1模具需求研发部根据顾客的需求和生产的需求,及业务通知单、样品单、下模制造单,填写《开模打样工作令》经部门经理批准、副总经理核准后实施采购。

5.2模具的验收、转交a.供应商依《开模打样工作令》要求制模完成后,提交生产样品、制作工艺资料、给研发部。

b.研发部根据供应商提供的工艺资料与样品进行检验,并在《样品检验报告》上填写检验结果回传给供应商,检验合格后发放工艺资料、样品检验报告、提供样品给生产部。

c.供应商依据研发部确认合格的《样品检验报告》及工艺资料通知生产部进行试模验收,验收要求如下:1.试模材料规格是否正确,与定位是否相符,送料是否顺畅;2.模具工序内容是否与工艺文件相符;3.模具装夹是否顺畅,废料排屑是否堵料、易清理;4.模具对形状相似的产品是否有做防呆;5.产品摆放是否好拿好放、不粘模、易脱料。

d.试模合格后,模管员在供应商《模具移交单》上签名入库,并把《模具移交单》复印给研发部进行付款作业。

试模不合格的不予移交。

5.3模具管理a.模具入库管理1.模具入库时确认送货单及实物的数量,检查无误时进行入库2.入库的模具由修模组模管员登记于《模具台帐》中,并做好帐、物、卡相符。

b.使用管理1.使用模具时,架模组到模具房登记领用,在使用前检查是否有损坏现象;2.归还模具前,架模组应清理模具,模管员填写使用记录;3.入库的新模具在首次量产过程中发现产品不合格,且经确认是模具造成原因,写维修单形式退回供应商。

4.接收归还的模具时,模具保管员应将模具清洁上油后存放于专用模架,每2个月由模管员确认模具保管状态,并对模具(使用中、长期停用)进行防锈保养。

模具验收流程

模具验收流程
4.1.8技术部接收到客户项目批准报告后,通知生产部模具验收。模具验收由试模的机修工根据《模具验收标准》填写正式的《模具验收单》。《模具验收单》经模具部、技术部、质量部综合签名后方可有效。
4.1.9经验收不合格的模具,模具部需根据《模具验收单》上NG项目进行改进,改进后先自行按《模具验收标准》验证,再按上述流程组织打样、验收。4.2对于OTS送样试模,模具部、生产部均必须考虑与Tn次试模的机台、工艺参数、水油路及模温环境保持一致。若任何一个条件改变带来的工艺参数改变或模具验收结果改变,均视为本次验收无效。
4.1.2模具部确定可以OTS送样的,及时提交Tn次试模的样件10模(每个穴号10PCS)及《试模申请单》至技术部项目人员。
4.1.3技术部项目人员收到Tn试模样件后,5模送质量部测量室全尺寸测量和功能(配合)试验;质量部测量室根据测量和试验的数据提供经过部门审核通过的样件全尺寸报告至技术部项目人员。
6.0相关文件
6.1CP-QE-模Leabharlann 修理规定(修订)流程图(附后)
修订记录:
日期
内容
修订人
生效日期
2009-3-5
建立流程
苟华
2009-3-10
批准/日期
审核/日期
发放至:
生产计划
质量部
技术部
模具部
注塑车间
销售部
限公司
文件编号
模具验收流程
版本号:A0
第3页,共3页
生效日期
2009年3月20日
模具验收流程图:
4.1.4技术部项目人员则按照项目相关资料(如图纸、客户特别要求等)和《试模申请单》工艺记录情况,结合Tn试模样件的检测结果,综合判定产品是否可以OTS试样。
4.1.5技术部初步确认模具可以OTS试样和送样的,模具部填写《模具履历卡》,随模具移交模具库,模具库负责核对《模具覆历卡》的规范性填写。技术部项目人员负责填写《试模申请单》(限OTS送样)交生产计划安排试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