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浙江卷)

绝密★启用前2018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与家兔肌肉细胞相比,菠菜叶肉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A.细胞壁B.叶绿体C.液泡D.中心体2.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增加化肥的使用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3.将某种海鱼的抗冻基因导入西红柿细胞中,培育成耐低温的西红柿新品种。
这种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属于A.杂交育种B.转基因技术C.单倍体育种D.多倍体育种4.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温度B.氧气的垂直分布C.光的穿透性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5.一对A血型和B血型的夫妇,生了AB血型的孩子。
AB血型的这种显性类型属于A.完全显性B.不完全显性C.共显性D.性状分离6.下列关于人体内性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睾酮促进卵细胞的发生B.雌激素促进女性皮下脂肪的积累C.雌激素增强输卵管和子宫的活动D.雄激素促进男性附属生殖器官的生长7.下列关于细胞癌变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细胞的分裂失去控制,但其增殖是有限的B.癌细胞表面粘连蛋白的增加,使其易扩散转移C.有些物理射线可诱发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D.癌变是细胞异常分化的结果,此分化大多可逆8.人体细胞内存在一套复杂的膜系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单位膜包被的溶酶体含多种水解酶B.高尔基体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分拣和转运C.肝脏细胞的光面内质网上含氧化酒精的酶D.核被膜与质膜的相连可通过线粒体来实现9.某同学进行了2,4-D对插枝生根作用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其中丙是蒸馏水处理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纵坐标的名称只能用根数量表示B.2,4-D的浓度是该实验的可变因素C.由图中可知甲组的2,4-D浓度高于乙组D.达到a点的生根效果,甲组处理时间比乙组长10.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生物试卷和答案解析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生物试卷1.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A. 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 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C. 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D. 大气中CO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 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
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 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C. 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D. 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3. 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病发病风险曲线图如下。
据图可知,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A. 孕前遗传咨询B. 禁止近亲结婚C. 提倡适龄生育D. 妊娠早期避免接触致畸剂4.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 有膜包被的细胞器B.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 拟核区有DNA分子D.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5. 人体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衰老细胞中B. 细胞凋亡由机械损伤引发C. 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降低D. 衰老细胞的需氧呼吸变慢6.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B. 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C. 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 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7. 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 )A. 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B. 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C. 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D. 将胃蛋白酶加入到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8. 下列关于人体中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 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B. 与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无关C. 作用于部分组织器官D. 幼年时期分泌过少易患侏儒症9. 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
2018年11月浙江省学考选考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方向性试题参考答案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生物方向性试题参考答案
1-5CCAAD6-10BBBAA11-15BCBBA
16-20CDBBD21-25DCDCA26-28BBC
29.(6分)
(1)生产者二、三(2)营养环境容纳量
(3)垂直次生演替
30.(7分)
(1)自养型小球藻能进行光合作用
(2)类囊体膜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
(3)叶绿素a和叶绿素b
(4)兼养光合作用与外源葡萄糖的利用可以同时进行(有光条件下,小球藻能更有效利用外源葡萄糖)
31.(7分)
(1)(染色体片段)重复/染色体结构变异/染色体畸变显性不符合
(2)X+a X Wa3/16(3)X+a X WA和X+A X Wa2
32.(14分)
(一)(1)划线分离单菌落(2)2/3蔗糖
(3)一系列浓度梯度的抗坏血酸溶液光密度值(OD值)
(4)C
(二)(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2)显微注射受精卵胚胎移植输卵管PCR
(3)诱导淋巴管的增生
33(14分)
(1)③细胞数破碎细胞
(2)
(3)①开发可清除蛋白A的药物或者抑制蛋白A基因的表达
②血细胞计数板比浊计
8。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C(解析版附后)

2018年1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生物仿真模拟试卷C(解析版附后)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在探索外星空间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一环,这是因为水在生命中的意义主要是A.水是生物体内物质运输的主要介质B.水具有缓和温度变化的作用C.许多生物化学反应都需要有水的参与D.水在细胞中含量最多2.下列关于腺嘌呤核糖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含有N和P元素B.DNA转录必需的原料C.由腺苷、核糖和磷酸基团构成D.可参与合成ATP3.下列细胞结构中,具有膜结构的是A.核糖体B.溶酶体C.中心体D.细胞壁4.真核细胞一般都具有细胞核。
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核膜B.具有核仁C.是储存营养物质的场所D.是遗传信息库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溶胶高B.厌氧呼吸能产生ATP,但没有[H]的生成C.需氧呼吸第二、第三阶段受阻,第一阶段仍能进行D.需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ATP,厌氧呼吸第二阶段能产生少量ATP6.如图是细胞膜的结构模式图,其中①②表示细胞膜的组成成分,a和b为细胞选择吸收的物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能识别其他细胞B.②不存在水溶性部分C.物质a和b的转运方式相同D.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结构7.市场上新鲜的蔬菜叶片表面常残留水溶性有机农药。
现取同一新鲜蔬菜若干,浸入一定量纯水中,每隔一段时间,取出一小片菜叶,测定其细胞液浓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A到B,细胞大量吸水可导致细胞破裂B.从B到C,细胞失水出现质壁分离现象C.此类蔬菜需在纯水中浸泡较长时间方可清除残留农药D.从曲线可知表面残留的水溶性有机农药可被植物细胞吸收8.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临时装片”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解离环节,需要在室温下解离10〜15分钟B.在漂洗环节,需要放入盛有水的培养皿中漂洗1〜2分钟C.在制片环节,需要在盖玻片上覆盖滤纸,然后用橡皮或笔端轻轻敲击盖玻片几下,使细胞分散开D.制作有丝分裂临时装片和永久装片的方法是不同的9.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与基因表达无关,是胚胎发育中的正常现象B.病变造成的细胞死亡也是细胞凋亡C.溶酶体中水解酶将吞噬泡中物质降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D.在脊椎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凋亡10.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从下图松紧袋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作相关记录,每次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原松紧袋中,重复100次。
浙江省2018年11月选考生物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浙江省2018年11月选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C.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D.大气中CO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
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C.3.A.B.C.D.4.A.C.5.的是A.细胞凋亡由机械损伤引发C.衰老细胞的需氧呼吸变慢6.A.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C. D.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7.等因素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C.D.8.A.C.作用于部分组织器官D.幼年时期分泌过少易患侏儒症9.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
造成生物结构统一性的主要原因是A.共同祖先遗传B.环境变化C.长期人工选择D.生物变异10.下列关于糖类及“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的底物通常是葡萄糖B.叶绿体基质和细胞液中都含有蔗糖C.用本尼迪特试剂检测果糖时需在热水浴中加热D.淀粉、纤维素和糖元都是由多个葡萄糖结合而成11.某种染色体结构变异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染色体断片发生了颠倒B.染色体发生了断裂和重新组合C.该变异是由染色单体分离异常所致D.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出现了重复和缺失12.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A.02和酒精以扩散方式进入细胞B.胰蛋白酶以胞吐方式分泌到细胞外C.细菌和病毒被巨噬细胞吞噬时须穿过质膜D.红细胞在蒸熘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破裂13.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增加越快B.性比率对种群密度的影响在生殖前期最大C.D.14.A.B.C.D.15.A.B.C.F1D.F116.某研究小组对胚芽鞘尖端进行不同条件的实验处理示意图如下。
2018年浙江省11月份学选考生物学试题评析

2018年浙江省11月份学选考生物学试题评析朱满员(浙江省海盐高级中学嘉兴314300)摘要2018年浙江省11月份学选考的生物学试题体现出了考查主干、考核能力、彰显学科特质的内核,以及重原创、有特色,考查角度细致又灵活,凸显综合能力的考查。
提示教师在教学中就更应该关注基础知识、核心概念,注重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表达的规范性,真正落实核心素养培养。
关键词浙江省学选考生物学试题评析2018年11月份学选考是浙江省新高考改革以来的第7次考试,也是第三届学生的首考。
总的来说,试题立足教材、突出主干,重原创、有特色,考查角度细致又灵活,更能凸显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
选择题的难度不大,但侧重细节,非选择题因其创新的考法而显得难度有些大,这使得试卷具有更好的区分度,有利于高校对人才的选拔。
1试题考点分布整卷的分值及考点分布如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整卷的试题结构稳定,分值及考点在3个模块中的分布较为均匀,学考部分必修1占32.9%,必修2占35.7%,必修3占31.4%,完全符合考纲要求。
表12018年11月学选考卷考点分析表模块选择题非选择题题数考点分值题数考点分值合计分值必修18+1①原核细胞结构;②细胞衰老与凋亡;③酶机理与特性;④糖的检测;⑤物质进出细胞方式;⑥质膜的结构;⑦动物有丝分裂;⑧细胞呼吸;⑨希尔反应即光反应181①碳反应中碳的去向的相关研究;②环境因素对光合速率的影响725必修29+1①优生措施;②生物具统一性的原因;③染色体结构变异;④染色体组型;⑤豌豆杂交实验;⑥基因库与基因频率;⑦生物的遗传物质;⑧转录与翻译;⑨减数分裂过程;⑩X+常染色体的2对基因遗传方式判断及有关概率计算2012对常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加2对显性纯属合致死即(2ʒ1)ˑ(2ʒ1)727必修38+1①全球气候问题;②次生演替;③内环境;④甲状腺激素作用;⑤种群特征;⑥生长素与向光性;⑦体温调节;⑧特异性免疫;⑨海洋生态系统181①食物链;②能量流动分析624选修无1①微生物培养;②生态工程(经济效益分析、农业生态工程的相关技术)和基因工程(农杆菌转化)1414实验设计无1脊蛙神经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反射弧的完整性、动作电位与静息电位的原因1010注:表中加粗斜体部分表示加试题;“8+1”或“9+1”中的“8”或“9”表示学考的题数,“1”表示加试题的题数2体现一个核心考查主干、考核能力、彰显学科特质。
高考试题生物浙江卷,有答案解析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生物1.当人体血糖浓度偏高时,质膜中的某种葡萄糖载体可将葡萄糖转运至肝细胞内,血糖浓度偏低时则转运方向相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载体在血糖浓度偏低时的转运需要消耗ATPB.转运速率随血糖浓度升高不断增大C.转运方向不是由该载体决定的D.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运出肝细胞【答案】 C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和血糖调节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
2.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外施赤霉素和脱落酸对贮藏期马铃薯块茎发芽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下列述正确的是A.为使马铃薯块茎提早发芽,可以外施脱落酸B.为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时间,可以外施赤霉素C.外施赤霉素后,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更短D.对照组马铃薯块茎中赤霉素含量与脱落酸含量的比值,第5周时大于实验开始时【答案】 D【解析】根据图可见脱落酸具有抑制马铃薯块茎发芽的作用,A错误;延长马铃薯块茎的贮藏的同时需要抑制马铃薯的发芽,所以应外施脱落酸,B错误;据图可见外施赤霉素和不施激素组,马铃薯块茎从开始发芽到最大发芽率所需的时间相同,C错误;第5周后对照组的发芽率升高,所以第5周后马铃薯块茎内赤霉素含量升高,脱落酸含量下降,D正确。
学优高考网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生命活动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图形分析等能力。
3.下列关于高等动物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前的间期和减数分裂前期,都进行1次染色质DNA的复制B.细胞周期的G期已经形成了 1对中心体,在有丝分裂前期形成纺锤体2C.染色体数为2n=24的性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中期II染色体数和染色体DNA 分子数分别为12和24期某染色质的1个DNA分子发生片段缺失,则该细胞有丝分裂产生的2 D.若在G2个子细胞均含有该异常DNA【答案】 D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基本概念理解、逻辑分析能力。
浙江省2018年11月选考生物试题及答案汇编

浙江省2018年11月选考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A.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B.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C.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D.大气中CO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2.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
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C.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D.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3.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病发病风险曲线图如下。
据图可知,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A.孕前遗传咨询B.禁止近亲结婚C.提倡适龄生育D.妊娠早期避免接触致畸剂4.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膜包被的细胞器B.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拟核区有DNA分子D.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5.人体细胞凋亡和衰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必然规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仅发生在衰老细胞中B.细胞凋亡由机械损伤引发C.衰老细胞中所有酶的活性降低D.衰老细胞的需氧呼吸变慢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长激素只通过组织液运输到靶细胞B.细胞进行正常代谢的场所是内环境C.淋巴细胞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组织液中的pH是相对稳定的7.酶是生物催化剂,其作用受pH等因素的影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酶分子有一定的形状,其形状与底物的结合无关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其作用的强弱可用酶活性表示C.麦芽糖酶能催化麦芽糖的水解,不能催化蔗糖的水解D.将胃蛋白酶加入到pH10的溶液中,其空间结构会改变8.下列关于人体中甲状腺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促进婴幼儿大脑发育B.与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无关C.作用于部分组织器官D.幼年时期分泌过少易患侏儒症9.人体中的每一块骨骼,在大猩猩、黑猩猩和长臂猿体中都有,只是大小比例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
2018年下半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生物试题
(解析版)
2018年11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树造林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B. 全球气候变暖可减缓永冻土融化
C. 全球气候变暖不会影响农业生产
D. 大气中CO2减少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答案】A
【解析】
【分析】
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的影响:①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②北方干燥地区将会进一步变干;③预测2030年海平面将会上升20cm,我国沿海盐场和养殖场将基本被淹没或破坏;④有些树种的分布区将发生变化,产量也会下降;⑤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广大区域内冻土公路、铁路和民用建筑的破坏。
【详解】植树造林增加了对CO2的吸收,可减缓全球气候变暖,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永冻土将会融化,造成广大区域内冻土公路、铁路和民用建筑的破坏,B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农业生产能力下降,C错误;大气中CO2的增加会通过温室效应影响地球的热平衡,导致全球变暖,D错误。
故选A。
【点睛】识记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及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
下列关于该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 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不变
C. 人为因素引发了该演替
D. 弃耕地中有种子等繁殖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取代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
2、初生演替:从未被生物覆盖过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植被、但后来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进行的演替。
3、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弃耕地中保留了土壤基质和有生存力的孢子和种子等繁殖体,在此基础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A、D正确;由“某森林曾被开垦用于种植农作物,后因产量不高而弃耕,若干年后又恢复到森林。
”可知,该演替是人为因素引发的,C正确;弃耕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多样性会增加,群落中的食物链增加,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B错误。
选B。
3.母亲年龄与生育后代先天愚型病发病风险曲线图如下。
据图可知,预防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
A. 孕前遗传咨询
B. 禁止近亲结婚
C. 提倡适龄生育
D. 妊娠早期避免接触致畸剂
【答案】C
【解析】
【分析】
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遗传咨询,婚前检查、适龄生育、产前诊断、选择性流产、妊娠早期避免致畸剂、禁止近亲结婚等。
【详解】由题中的曲线图可知,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母亲所生子女数目先增加后减少,先天愚型病相对发生率越来越高。
在25~30岁之间,母亲所生子女较多,且先天愚型病相对发生率很低。
因此,适龄生育可降低母亲所生子女患先天愚型病的概率。
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