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图测试卷
2023-2024学年初中地理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上第1章 地球和地图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鲁教版五四制初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根据图中信息应补充在图上的指向标是()1.(2)祈年殿到回音壁实际距离约560米这张图的比例尺是()A.B.C.D.【答案】A【解析】【答案】D【解析】2.(1)图中四地位于北京(116°E 40°N)的东南方向且经度间距离较近的是()2.(2)在四幅图中斜线所表示的经纬线方格内面积最大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解析】(1)依据经纬度的判读读图分析可知①点的经纬度范围是120°E~130°E 10°S~20°S 该地在北京的东南方向经度差为14° ②点的经纬度范围是100°W~110°W 10°N~20°N 该地在北京的西南方向③点的经纬度范围是10°E~20°E 0°~10°S 该地在北京的西南方向④点的经纬度范围是50°W~60°W 10°S~20°S 该地在北京的西南方向故选A【答案】C【解析】(2)由于纬线中赤道最长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短因此跨越的经纬度度数一样时距赤道最近的阴影部分面积最大读图可知图中四地所跨经纬度均为10°因此面积最大的是距离赤道最近的③所在方格故选C3.(1)在演示地球公转运动过程中乙同学()3.(2)图1中乙同学所处的四个位置中与图2所示日期对应的是()A. 身体代表地轴B. 手臂伸展角度不发生改变C. 运动方向应为①→④→③→②→①D. 绕甲同学运行一圈示意一天【答案】B【解析】读图可知乙同学展手臂代表赤道身体和手臂并不垂直身体不能代表地轴故选项A错误手臂伸展的角度在公转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故选项B正确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运动方向应为①→②→③→④→① 故C错误甲同学站在公转轨道中间代表太阳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是一年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 B【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图2中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为12月22日前后图1中的③位置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图1中乙同学处在③位置时与图2所示日期对应根据题意4.(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4.(2)小兰所在的经纬度是()A. 小红B. 小明C. 小兰D. 小刚【答案】【解析】【答案】【解析】5.(1)俄罗斯海新站的经纬度约为()5.(2)关于罗斯海新站说法正确的是()①地处中纬度地区②位于西半球③有极昼极夜现象④严寒、降水丰富A. 164°E 75°NB. 164°W 75°SC. 164°W 75°ND. 164°E 75°S【答案】D【解析】【答案】B【解析】6.在地球五带中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A. 热带B. 北温带C. 北寒带D. 南温带【答案】C【解析】解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北寒带和南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北温带和南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依据题意.故选 C.7.(1)关于地球的说法正确的是()7.(2)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陆地总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B. 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C. 地球的赤道半径是6371千米D. 从赤道到地心的距离短于从极地到地心的距离【答案】A【解析】【答案】A【解析】8.(1)武汉樱花花期较常年提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8.(2)武汉樱花始花期内可能对花开造成不利影响的天气状况是()8.(3)武汉樱花开花期间太阳直射位置最接近()A. 气候B. 天气C. 地球运动D. 人类活动【答案】B【解析】【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9.下列节日中盐城白昼时间最短的是()A. 教师节B. 元旦C. 国庆节D. 儿童节【答案】B【解析】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北半球北温带一年中白昼最短的时间是冬至日(12月22日)白昼最长的是夏至日(6月22日)盐城位于北温带元旦是距离冬至日最近的时间所以是四个节日中白昼最短的时间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10.(1)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________向________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________10.(2)每年的6月22日前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________处(填字母)北极圈内有________(极昼”或者“极夜”)现象10.(3)地球运行至B位置时是北半球________日(节气)太阳直射在________(写纬线名称)上10.(4)当太阳直射23.5°S时齐齐哈尔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10.(5)我们学校的期中考试总是安排在每年的11月初进行这个时候正是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由________处向________处运动的过程(填字母)10.(6)右图中①②③三地中一年能得到两次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 得到一次阳光直射的是________ 四季变化明显的是________【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1.(1)在如图中相应位置标出太阳光线和地球自转的方向.11.(2)此时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________现象.11.(3)地球自转一圈 A、B两点所经过路程最长的是________.11.(4)B点在A点的方向________.11.(5)标出A点纬度________.【答案】(1)(2)极昼(3)B (4)东南(5)150^\circ E 23.5^\circ N.【解析】解(1)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在同一时刻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照亮的半个地球称为昼半球相对于另一半未被照亮的半球被称为夜半球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据此在图中标出即可.【答案】【解析】(2)读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内全部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的纬线是北回归线时间应该是6月22日前后.【答案】【解析】(3)地球自转一周纬度越低的点经过距离越长读图可知 B点位于赤道上纬度最低故地球自转一周 A、B两点中经过距离最长的是B.【答案】【解析】(4)根据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读图可知 B点在A点的东南方向.【答案】【解析】(5)读图可知 A点位于北回归线上纬度是23.5^\circ N 图中把180^\circ 经度分为6等份即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相差30^\circ 根据180^\circ 经线可判断 A点的经度是150^\circ E.根据题意.12.(1)“坐地日行八万里……” “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________(运动)“八万里”指的是地球的________周长12.(2)当太阳直射A点时地球公转到公转轨道的位置________处这一天是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向丁处运行过程中冠县的白昼将会变________12.(3)A地的经纬度是________ ________ B地位于东西半球中的________半球12.(4)地球从位置甲﹣﹣乙﹣﹣丙的运动过程中太阳光直射点的移动是从北回归线到________再到________12.(5)A、B所在的纬线较长的是________12.(6)在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四季更替最明显的是________地区【答案】自转, 赤道【解析】“坐地日行八万里……” “坐地日行”实际指的是地球的自转运动该纬线是地球仪上最长的纬线【答案】甲, 夏至日, 长【解析】当太阳直射A点即北回归线时地球公转到公转轨道的位置甲处地球由公转轨道的丙处(北半球冬至日)向丁处(北半球春分日)运行过程中山东省冠县的白昼将会变长【答案】90°E, 23.5°N, 东【解析】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23.5°N 该点位于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答案】赤道, 南回归线【解析】地球从位置甲夏至日﹣﹣乙秋分日﹣﹣丙冬至日的运动过程中太阳光直射点的移动是从北回归线到赤道再到南回归线【答案】B【解析】A、B所在的纬线较长的是B【答案】中纬度【解析】在低纬度、中纬度和高纬度地区中13.(1)填写出图中各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________13.(2)B与C之间的界线是__________ 纬度是__________13.(3)ABCDE中有太阳直射头顶的是________ 一年中四季变化明显的是________ (填字母)13.(4)A带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 12月A带有________现象【答案】(1)北寒带【解析】(1)A是北寒带 B是北温带 C是热带 D是南温带 E是南寒带【答案】(2)北回归线, 23.5°N【解析】(2)B与C的界线是北回归线纬度是23.5°N【答案】C, B、D【解析】(3)南北回归线(C热带)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四季变化明显的是B北温带和D南温带【答案】(4)终年严寒, 极夜【解析】(4)A带为北寒带气候特点为终年严寒 12月有极夜现象14.(1)在甲图的赤道上用箭头标注出地球自转方向14.(2)甲、乙两图中 ________图是东半球你能说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请写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14.(3)A是________洲 B是________洋14.(4)C点的经度是________ 纬度是________ C点位于D点的________方向14.(5)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________半球14.(6)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 ________带(温度带)面积广大【答案】(1)略【解析】(1)【答案】(2)乙 20^circ W 160^circ E【解析】(2)20^\circ W和160^\circ E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从20^\circ W向东到160^\circ E为东半球其余为西半球据此判断乙图位于东半球【答案】(3)北美大西【解析】(3)由图可知甲图是西半球乙图是东半球位于西半球的大洲主要是南北美洲其中北美洲位置偏北南美洲位置偏南 A位于北部是北美洲北美洲西侧是大西洋 B位于北美洲西侧 B是大西洋故A是北美洲 B是大西洋【答案】(4)80^circ E 40^circ S 东南【解析】(4)在经纬网上经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度向西变大为西经度纬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度向南变大为南纬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C点的经纬度为(80^\circ E,\, 40^\circ S) C点位于D点的东南方向【答案】(5)北【解析】(5)从南北半球上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上看我国位于东半球【答案】(6)热【解析】(6)根据地球表面获得热量的多少地球划分了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以北、以南地区为寒带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属于热带。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测试题-人教版(含答案)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项选择题(请从下列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最合理的一个,将其代表的字母填入下面相应的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选项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选项1.地理课上常用一些模拟实验来揭示地理现象和地理事实,下面实验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球体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正方体2.地理课是一门十分有用、有趣的课程,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地理?①要会读图表,熟练运用地图②需要联系实际,还要把知识落实在地图上③要善于观察、发现问题。
我们的课堂不仅在教室,还在大自然和社会中④要放开手脚,拓宽视野,要了解更多的区域特点、因地制宜谋发展的实例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小强在科普知识交流会上描述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下列描述有误的是:A.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B.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地球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D.哥伦布环球航行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4.图中字母所示全部都是纬线的一组是:A.abcB.aDEC.DEFD.cEF5.关于经、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赤道是 0°纬线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C.所有纬线是等长的D.经线和纬线是垂直相交的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A.赤道B.0°经线C.本初子午线D.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7. 图例表示是:A.国界B.未定国界C.洲界D.省、自治区、直辖市界8.下列关于东、西经的图示,正确的是:9. 关于地图的描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地图是对地理环境原封不动的缩小B.比例尺、方向、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C.一个人站在北极,他的前后左右都是南方D.面向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某同学在北京游览时,看到了甲、乙两幅地图(图幅大小相等)。
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基础训练(含答案)

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基础训练(含答案)2023-2024人教版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基础训练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共16小题)小明同学在网上查阅资料找到了如下三幅图,完成下面1-2题。
1.请按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将小明同学在下载过程中打乱的图片进行排序()A.①②③④ B.④②①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2.小明同学想给家人描述地球的大小,下列描述角度准确的是()①地表海洋深度②地球平均半径③地球表面积④陆地平均海拔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地球仪是我们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
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3-4题。
3.甲点的经纬度位置是()A.(30°N,30°W)B.(30°N,30°E)C.(30°S,30°W)D.(30°S,30°E)4.关于乙点位置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极圈上B.位于甲点西南方C.位于西半球D.位于北温带地区地理课上,老师经常用手电筒的光线模拟太阳光照,演示地球运动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图为模拟地球运动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5-6题。
5.此模拟实验可以演示()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地球上四季冷暖差异现象④昼夜更替现象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6.此模拟实验中的地球仪上()A.各条纬线正好相等,经线长度不等B.经线与纬线相互平行,构成了经纬网C.赤道是最长的纬线D.纬线与纬线相交于南北两极点从下图可以看出,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半个地球。
据此完成下面7-8题。
7.我们能够感觉到昼夜交替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人脑的错觉D.天气的变化8.图中①地有一艘轮船,其位于晨昏线上,若该船不动,它将()A.迎来黎明B.迎来黄昏C.处在正午D.进入南半球4月初,北京某学校学生开展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他们在操场上测量正午时标志杆的影长(图1),并坚持测量了两个星期。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球与地图》

2024年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复习《地球与地图》(2024·全国新课标)湖南省永顺县双凤村是一个典型的土家族村寨,地处武陵山区腹地,村寨中一条小溪蜿蜒流淌,潺潺水声伴随着弯弯青石板路和依山而建的土家转角吊脚楼,勾勒出一幅土家山寨的美丽画卷,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
左图示意双凤村地建筑分布,右图示意在建的转角吊脚楼。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等值线图判断聚落分布特征)双凤村传统民居的空间分布特点是()A.沿等高线分布B.沿溪流分布C.围绕公共建筑分布D.沿公路分布(2024·福建)福建省2024年调查了水稻土,对于水含量高的土壤,土壤中的铁元素容易被溶解,可以向下渗漏,也可以向两侧渗漏,铁元素容易转化为容易溶解的价态。
种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断翻种,需要周期性排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影响土壤形成的因素)①-④含水量较高且大致相同,甲剖面最可能出现在图中①-④地中的()A.①B.②C.③D.④(2024·黑龙江/吉林/辽宁)水体性质、运动和库区环境等因素影响水库浮游动物生物量及其分布。
恰甫其海是位于新疆伊犁谷地特克斯河上的水库,周边植被以草原为主。
水库消落区主要分布在南岸。
如图为2019年6月和9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等值线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等值线图判读/水文要素对生物要素的影响)影响6月恰甫其海表层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透明度B.流量C.营养盐D.流向4.(等值线图判读/水文要素对生物要素的影响)9月恰甫其海南岸丰富的碎屑食物吸引浮游动物聚集,这些碎屑食物主要来源于()A.底泥扰动上浮B.水位涨落携带C.表层水流汇集D.河川径流输入(2024·黑龙江/吉林/辽宁)黄河三角洲村落空间形态具有明显的水适应性特征。
在“河、塘、田、路、居”五因子的数量、分布等长期影响下,黄河三角洲的村落表现出团状、带状、指状3种典型空间形态。
图1为黄河三角洲典型村落分布图。
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同步训练(含答案)

2023-2024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同步训练(含答案)2023-2024人教版第一章《地球和地图》同步训练地理七年级上册一、选择题(共12小题)读某时刻地球光照图(下图),完成下面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轴在地球上真实存在B.地球仪的形状、大小和地球一模一样C.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D.地球是个正球体2.小华到了一个神奇的地方,它的经纬度是(0°,0°)。
这个神奇的地方是图中的()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某校同学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如图所示),通过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
读图,完成下面3-6题。
3.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①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②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③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光源④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某同学手持地球仪从M位置开始围绕光源旋转一周,光线直射范围应该是()A.90N~90S间B.66.5N~66.5S间C.始终直射赤道上D.23.5N~23.5S 间5.地球运行在d段时,同学们可以感受到()A.晚自习教室窗外天黑的越来越早B.天气越来越冷,同学们穿上厚棉服C.行道树的叶子渐渐变黄、飘落D.校园中正午旗杆影子长度逐渐变短6.以下四幅图是同学在观看演示实验后绘制的地球运动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B.C.D.在我国很多地方的路灯都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为路灯供电。
下图为在某行车记录仪拍摄的一张照片,据此完成下面7-8题。
7.此时该车辆的行驶方向是()A.自西向东B.自北向南C.自东向西D.自南向北8.某中学生提出,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采光效率,可以通过改进设计,使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随季节变化而变化。
正午时刻,该地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最小的日期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新冠疫情爆发后,武汉市在10天时间内修建好了火神山医院。
地球和地图测试(含答案)

地球和地图测试 2015-3-2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在地球上一点,其南侧是寒带,北侧是温带,西侧是东半球,东侧是西半球,该点的地理坐标是
A.66.5°S 160°E
B.66.5°N 160°E
C.23.5°S 20 °W
D.23.5°N 20 °E
读图1,回答第2题。
2、关于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两点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有太阳直射
B.图中A点一年中有三个月的时间,太阳在地平线以下
C.图中两点均位于亚热带,属于地中海气候
D.图中B点位于西半球,A点位于东半球
3、读右面的太阳光照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呼和浩特此时昼长大于夜长
B、此时,长江正处于汛期
C、此时,西半球黑夜的范围是70个经度
D、此时,东半球白昼的范围是90个经度
图2为“某地区局部等高线示意图”,读图2,完成4—5题。
图2 4
、图中甲乙丙三个聚落的海拔从高到低的排序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乙>甲>丙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1。
地球和地图单元检测题

地球和地图单元检测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所有经线都与本初子午线平行 B.纬度越低,纬线越长C.经线和纬线都长度相等 D.纬线指示南北方向2.地球仪上,0°纬线和0°经线相比:A.两者等长 B.0°纬线稍长C.0°经线稍长 D.0°经线约为0°纬线的一半长3.在地球表面,纬度30°、经度110°的地方一共有:A.一个 B.二个 C.三个 D.四个4.实际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A.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B.0°和180°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C.西经20°和东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D.东经20°和西经160°所组成的经线圈5.一艘科学考察船计划9月份从A点(20°N、20°E)出发,到达与A点纬度相同,经线正好相对的B点进行科学考察,则B点的经度是:A.160°W B.20°W C.160°E D.20°E6.某点以西是西半球,以东是东半球,以南有极昼极夜现象,以北为温带地区,这一点地理坐标应是:A.23.5°N,180° B.66.5°N,180°C.20°W,66.5°S D.66.5°S,160°E7.下图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8.地球上产生昼夜交替的主要原因是:A.地球是个球体 B.地球不停地自转C.地球在自转的同时绕太阳公转 D.地球总是斜着身子绕太阳公转9.某地位于东经170°,南纬20°,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位于东半球 B.该地处于北半球C.该地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 D.该地属于五带中的南温带10.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A.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我国的河流都已经结冰C.南极有极昼现象 D.哈尔滨比广州的白昼短11.下列节日中,当地昼夜悬殊最大的是:A.三月八日妇女节 B.五月一日国际劳动节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 D.九月十日教师节12.判读比例尺大小的正确方法是:A.比例尺是个分数,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大B.图上表示的内容愈详细,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大C.地图上所画地区的范围愈小,选用的比例尺就愈小0 50D.1/50000的比例尺比千米的比例尺小13.在1:10000000的中国政区图上,测量长江的长度为62厘米,那么长江在地面上的长度为:A.62000千米 B.620千米 C.620000千米 D.6200千米14.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A.1:10000 B.1/100000 C.1:10000000 D.1/100000015.两架飞机,东西相距一万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一直向北飞行,其结果是:A.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 B.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C.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碰 D.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16.关于地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绘制学校平面图宜采用小比例尺B.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辨方向C.在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坡度较陡D.各种彩色地图上的绿色部分都表示平原17.关于图例和注记的解释,正确的是:A.图例是用来表示各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B.注记是用来说明地理事物的符号C.常用的图例符号有统一的规定D.在地图上,所有城市都是用一样的符号18.在甲乙两张图幅大小相同的地图上,某两地间的距离在地图上的距离分别为8厘米、4厘米,这说明:A.甲图表示的实地地域范围比乙图广 B.进行工程建设选用乙图更为实用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小 D.甲图所表示的内容比乙图更详细19.将1:3000000的原图比例尺放大或缩小一倍,则放大或缩小后的新图上一厘米各代表的实际距离是:A.60千米和15千米 B.15千米和60千米C.30千米和60千米 D.15千米和30千米20.图1-28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A .山脊、盆地、山谷、山顶B .山谷、山顶、山脊、盆地C .山脊、山顶、山谷、盆地D .山谷、山顶、山脊、盆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21.东西半球的界线 ,南北半球的界线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地球和地图》基础知识测评卷 (word版,含答案)

第一章测评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下列认识过程排序正确的是()①天圆地方②麦哲伦环球航行③根据太阳和月亮形状推测地球是球体④地球卫星照片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①③②④D.④②③①2.假如要给地球缝制一件外衣,那么所需的布料应不少于()A.5.1亿平方千米B.5.1亿千米C.5.1亿立方千米D.5.11平方千米3.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子都朝向南方。
你认为应建在下列哪个位置?()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上D.本初子午线上4.据气象部门预报:台风中心已经移至图中A点位置(如图),此时台风中心的经纬度是()A.(15"S,125'W)B.(15"N,125'E)C.(15°S,125°E)D.(15"N,125"W)5.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6.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自转关系不大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昼夜交替C.太阳东升西落D.一天24小时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16年8月5日至21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结合下面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周年往返路径示意图(图1)以及光照图(图2),完成7~8题。
7.奥运会期间,青岛昼夜长短情况叙述正确的是()A.昼变长夜变短,昼长于夜B.昼变短夜变长,昼长于夜C.昼变长夜变短,昼短于夜D.昼变短夜变长,昼短于夜8.光照图中阴影表示黑夜,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图1中的( )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9.玲玲说:“我的家乡四季分明”;强强说:“我的家乡终年炎热”;贝贝说:“玲玲放暑假的时候我正在放寒假。
”聪明的你能判断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玲玲热带,强强北寒带,贝贝南温带B.贝贝南寒带,玲玲南温带,强强热带C.强强南温带,玲玲北温带,贝贝热带D.贝贝北温带,玲玲南温带,强强热带读图,完成10~11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源六中2015-2016学年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高二地理试卷
富源县第六中学余丽平
注意事项: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60分;第Ⅱ卷为综合题4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答题(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一、读图,判断1~4题。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1.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0°,30°E
B.0°,60°E
C.30°E,30°W
D.0°,120°E
2.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这两条经线是()
A.日界线本初子午线
B.0°,180°
C.0°,150°W
D.150°W,180°
3.此时北京时间和北极圈上日落的时间分别是()
A.10时,12时
B.12时,16时
C.14时,16时
D.18时,18时
4.此时()
A.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年中最大值
B.悉尼和伦敦的昼长相等
C.塔里木河水位达最高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读下面四幅等高线图,回答5-6题:
5.图中的数字表示地形的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列与图序相符的是:()A.①山峰②山谷③山脊④盆地B.①山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谷
C.①盆地②山脊③鞍部④山峰D.①盆地②山脊③山谷④山峰
6.上图四幅地图中的虚线,可能发育成河流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7.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等,四幅图中坡度最陡的是()
A.甲B.乙C.丙D.丁
8.关于四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均为东北高西南低B.反映的区域面积甲图最大
C.反映实际地形最详细的是丁D.甲图的比例尺是丙图的3倍
9.从A到B再到C,方向是()
A.一直向南
B.先向正南,再向东南
C.先向西南,再向东南
D.先向东南,再向西南
10.若D点经度是116°E,一架飞机从图中①点出发,起飞时当地区时是2004年8月20日9时,经过10小时到达美国纽约(74°W)的时间是()A.8月20日6时B.8月20日19时
C.8月19日19时D.8月21日6时
11.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A.甲
B.乙
C.丙
D.乙和丙
12.当黄赤交角减小到20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热带地区面积增大寒带地区面积减小
B热带地区面积减小寒带面积增大
C 热带地区面积减小寒带地区面积减小
D 热带地区面积不变寒带面积不变
读右图,回答13—15题:
13.河流ab段的流向为:()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
14.断崖E的高度可能为:()
A.59米B.99米
C.199米D.259米
15.下述土地利用方式较不合适的是()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16~18题。
16.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A.23°26′
B.66°34′
C.90°
D.45°
17.该地的纬度可能是()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8.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①地方时②对地球形状的影响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黄赤交角⑤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⑥昼夜现象⑦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②④⑤⑥读图1-3-2,完成19—20题。
图1-3–2
19.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20.图中b代表的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济南
21.太阳直射的地方()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最长,夜最短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22.下列关于地球及地球自转的论述,正确的是()
A.地球的地轴总是地指向北极星
B.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为24小时
C.地球是一个规则的球体
D.地球自身是不发光的
23.天安门广场每天的国旗升仪式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A “五-四”青年节B“十-一”国庆节
C “八-一”建军节
D “六-一”儿童节
根据图1-3-6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24—27题。
图1-3-6
24.请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及图中箭头所表示的地球上的方向,可以判断出()
A.地球在自东向西旋转
B.地球的运动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
C.图中中心为南极
D.图中中心为北极
25.根据图中所提供的相关信息,判断此时地球公转的状态为()
A.此时地球正处于地球公转轨道的近日点处
B.此时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最近
C.此时太阳的公转速度最快
D.此刻之后地球公转的速度先增大,然后约6个月的时间则一直减慢
26.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之间的相对方位的说法,正确的是()
A.A点在C点的正南方
B.A点在B点的东南方
C.C点在B点的西南方
D.C点在D点的正西方
27.下列关于图中A、B、C、D四点太阳高度角的论述,正确的是()
A.此刻B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
B.此刻D点的太阳高度角为90°
C.此刻A、C两点的太阳高度角均为0°
D.此季节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90°
28.下列关于A、B、C、D四点及全球其他各地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此刻A、C两点的地方时均为18时
B.此刻A、C两点的地方时均为6时
C.此刻北京时间为14时
D.此刻B点为15时29.图1-3-7中心点表示北极,阴影区为9月21日,外阴影部分为9月22日,判断OA、OB的经度分别为()
图1-3-7
A.60°W,180°
B.60°E,180°
C.180°,60°E
D.180°,60°W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居民乔迁新居,居住条件和环境显著改善。
读图运用以下公式及相关知识完成第29题。
①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H=90°-|φ-δ|。
式中H为正午太阳高度角;φ为当地纬度,取正值;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当地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
②tan35°≈0.7,tan45°≈1,tan60°≈1.732。
图1-3-8
30.房地产商在某城市(北纬30°)建造了两幢商品住宅楼,如图138所示。
某户居民买到了北楼一层的一套房子,于春节前住进后发现正午前后太阳光线被南楼挡住。
为避免这种纠纷,房地产开发商在建楼时,应该使北楼所有朝南房屋在正午时终年都能被太阳照射,那么在两幢楼间距不变的情况下,南楼的高度最高约为()
A.20米
B.30米
C.40米
D.50米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答在答题卡上
1.读关于南非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南非地理位置独特,国土面积约为122万平方千米。
农业、渔业较为发达,但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明显,耕地的分布不平衡,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大。
(1)概述南非的海陆位置,并从航运角度分析其优劣。
(8分)
(2)分析南非西部、南部沿海成为世界著名渔场的优越条件。
(4分)(3)说说南非的主要农作物有哪些?(4分)
(4)根据图文信息,归纳南非耕地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4分) 2根据下图大力气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一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
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
材料二西宁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高原古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成为西北交通要冲和军事重镇。
山东省青海省
1990年8439万446万
2000年9079万518万
(2)简述歌谣反映出该地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4分)
(3)简要分析西宁的城市的有利区位因素。
(6分)
(4)依据图文信息和所学地理知识,具体阐释青海省经济发展条件。
(6分)
省区
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