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同步练习之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答案版)

2022年人教版物理八上《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1.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A.照相机的镜头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投影仪的镜头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放大镜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平面镜 ,成正立等大的虚像【答案】B【解析】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放大的实像 ,道理就像投影仪的镜头成像一样: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确 ,选B .2.显微镜的物镜上标有 "40×〞;目镜上标有 "5×〞 .用这组透镜来观察物体 ,物体被放大的倍数是〔〕【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放大的倍数是物镜的倍数乘以目镜的倍数 .这里的倍数为40×5 =200倍 ,选C .3.有一架显微镜 ,配有四种物镜:a. "20×〞、b. "40×〞、c. "50×〞、d. "80×〞;目镜配有e. "5×〞 .在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实验中 ,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个数最|多 ,需要的组合是〔〕【答案】C【解析】要使观察到的细胞个数最|多 ,每个细胞的体积在视野中要最|小 ,所以需要放大的倍数最|低 .备选答案中 ,ae组合是倍数最|低的 ,所以C正确 ,选C .4.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望远镜中 ,物镜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答案】A【解析】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 ,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 ,与照相机的镜头作用一样 ,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A正确 ,选A .5.第|一个利用望远镜观察天体的科学家是〔〕【答案】D【解析】第|一位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1609 年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天体 ,以确凿的证据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他还第|一个观察到了木星的卫星、太阳黑子和月球上的环形山 .6. 要看清人的血液细胞 ,需要的仪器是〔〕A.望远镜 B.显微镜 C.照相机 D.放大镜【答案】B【解析】人的血液细胞很小 ,肉眼无法直接观察到 ,需要使用显微镜来观察 ,选B . 7.以下现象中,看到的是物体的实像的是〔〕A.欣赏站在浅水中的天鹅的倒影B.看幻灯片放映的图像C.从模型潜望镜中观察景物D.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茎的切片【答案】B【解析】A.欣赏站在浅水中的天鹅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A错.B.看幻灯片放映的图像,是凸透镜所成的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确.C.从模型潜望镜中观察景物,是平面镜所成的虚像,C错.D.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茎的切片,是看到的来自物镜的实像所成的正立的放大的虚像,D错.选B .8.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载玻片距物镜的距离应在〔〕A.物镜的一倍焦距之内B.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C.物镜的二倍焦距之外D.物镜的焦点上【答案】B【解析】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 ,使物体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所以物体距离物镜的距离要在物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选B .9.关于显微镜,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物体经目镜放大的实像B.物体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D.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投影仪【答案】C【解析】ACD.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成放大的虚像 ,A、D错,C正确 .B.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投影仪,成放大的实像,B错.选C .10.用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观察物体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虚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实像B.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实像,用望远镜看到的是虚像C.目镜成的是实像,物镜成的是虚像D.目镜成的是虚像,物镜成的是实像【答案】D【解析】AB.显微镜和望远镜的目镜都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看到的都是放大的虚像,AB 错.CD.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放大的实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缩小的实像,所以C错,D正确,选D .11.以下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答案】B【解析】A.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是透镜成像,光的折射;B.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是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C.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是透镜对光的折射;D.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是透镜成像,光的折射;综合分析可知:B与其它不同,是平面镜成虚像,属于光的反射,其余都是透镜,属于光的折射,选B .12.显微镜的反光镜中,效果最|好的是〔〕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凹面镜【答案】D【解析】显微镜的反光镜中 ,一面是平面镜 ,一面是凹面镜 ,由于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可以使光线更集中与需要观察的对象 ,效果最|好 ,选D .13. 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 ,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透镜 .靠近眼睛的叫做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做镜 . 【答案】凸 目 物【解析】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 ,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14.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 ,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角的大小十分重要 .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选填 "大〞、 "小〞〕 ,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 ,再加上目镜的〔选填 "放大〞、 "缩小〞〕作用 ,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 【答案】视 小 放大 视15. 如下列图是简易天文望远镜内部结构 .远处的物体经过物镜成一个______、______的实像 ,落在目镜_____的位置;这个实像经过目镜成一个正立_______像 .如果你想制作简易天文望远镜 ,没有现成的透镜 ,可以选用适宜的_________〔选填 "近视〞或 "远视〞〕镜片来代替 .【答案】倒立 缩小 一倍焦距之内 放大虚 远视【解析】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架照相机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而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所以这个实像必须要落在目镜的一倍焦距之内 .目镜所成的像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 ,与放大镜类似 .要制作望远镜需要凸透镜 ,所以假设果没有现成的透镜 ,可以选用适宜的老花镜〔凸透镜〕镜片来代替 .第二套 欧姆定律1.某同学在探究 "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 ,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画出了如下列图的图像 ,以下结论与图像相符的是( )A.电阻一定时 ,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B.电阻一定时 ,电压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C.电压一定时 ,电流随着电阻的增大而减小D.电压一定时 ,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2.如下列图 ,1R 与2R 并联在电源电压为3 V 的电路中.只闭合开关1S 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 ;同时闭合开关1S 和2S ,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那么( ) A.1R 的阻值为6 ΩB.2R 的阻值为15 ΩC.通过1R 的电流是0.5 AD.通过2R 的电流是0.3 A3.如图是用 "伏安法〞测电阻时的两种接法 ,如果被测电阻的阻值较小 ,那么( ) A.甲方法的结果偏大 B.乙方法的结果偏大 C.两种方法的结果都偏大D.两种方法的结果都偏小4.有两个阻值不同的定值电阻12R R 、 ,它们的I -U 图线如下列图.如果12R R 、串联后的总电阻为R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R ' ,那么关于R 、R '的I -U 图线所在的区域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R 在Ⅰ区域 ,R '在Ⅲ区域B.R 在Ⅱ区域 ,R '在Ⅰ区域C.R 在Ⅲ区域 ,R '在Ⅰ区域D.R 在Ⅰ区域 ,R '在Ⅱ区域5.如下列图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 4.5V U =且保持不变 ,定值电阻15R =Ω ,滑动变阻器2R 的最|大阻值为20 Ω ,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 V.为保护电表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是( ) A.0~10 ΩB.0~20 ΩC.5~20 ΩD.2.5~10 Ω6.如下列图电路中 ,R 表示电阻箱 ,那么该电路( ) A.只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B.只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C.既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又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既不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也不能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7.如下列图 ,AB 和BC 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 ,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 ,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C U U >AB BC I I = B.AB BC U U <AB BC I I = C.AB BC U U >AB BC I I < D.AB BC U U =AB BC I I <8.两定值电阻12R R 、 ,12R R >.在如下列图电路中 ,总电阻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甲>乙>丙>丁B.乙>丙>丁>甲C.丙>甲>乙>丁D.丁>甲>乙>丙9.如下列图 ,电源电压恒定 ,先闭合开关1S 和2S ,然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 ,在此过程中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灯泡L 变亮B.通过1R 的电流变小C.电流表1A 的示数变大D.电流表2A 的示数变大10.某导体两端电压为6 V 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0.4 A ;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3 V 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A ;当该导体两端电压为0 V 时 ,它的电阻为________Ω.11.如图为某种灯泡的电流I 与电压U 的关系图像.假设有6只这种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 V 的电源上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______A ;假设把一只这种灯泡与一电阻并联接在电压为 6 V 的电源上 ,总电流为1.5 A ,那么该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Ω.12.如下列图 ,110R =Ω ,开关闭合后电流表的示数是0.2 A ,电压表的示数是4 V.那么电阻1R 两端的电压为______V ,2R 电阻为______Ω ,电源电压为______V.13.如图1所示 ,小红想测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电阻10 Ω左右〕 ,电源电压为12 V 恒定不变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3.8 V.〔1〕小红连接的电路中有一处不符合实验要求 ,而且只需改动一根导线的连接 ,就可以顺利进行实验.请你在需要改动的导线上打 "×〞 ,并用笔画出正确的接线.〔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 ,开关应处于______〔填 "断开〞或 "闭合〞〕状态 ,闭合开关前滑片移到最|_______〔填 "左〞或 "右〞〕端.〔3〕小红正确连接电路后 ,闭合开关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 ,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 ,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4〕排除故障后 ,闭合开关 ,移动滑片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小 ,根据测量时电压表示数超过所用量程一半可以减小误差的原那么 ,小红在不增减器材的情况下 ,重新设计电路 ,顺利完成实验 ,请在图2方框内画出她重新设计的电路图.〔5〕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 ,那么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A ,此时灯丝的电阻约为_________Ω〔结果保存整数〕.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纵轴表示电流 ,横轴表示电阻 ,题图为反比例函数图像 ,即在电压一定时 ,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应选C. 2.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 ,当只闭合1S 时 ,只有1R 连入电路 ,电流表测其电流 ,根据UI R=可知 ,1R的阻值为13V 100.3AU R I ===Ω ,故A 错误;同时闭合开关1S 和2S 时 ,1R 与2R 并联 ,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 ,123V U U U === ,所以通过1R 的电流不变 ,为10.3A I = ,故C 错误;通过2R 的电流为210.5A 0.3A 0.2A I I I '=-=-= ,故D 错误;223V 150.2AU R I ===Ω ,故B 正确. 3.答案:B解析:由题图甲可知 ,电流表采用外接法 ,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使所测电流偏大 ,所测电压为真实值 ,由UR I=可知 ,测量结果偏小;由题图乙可知 ,电流表采用内接法 ,由于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所测电压偏大 ,所测电流为真实值 ,由UR I=可知 ,测量结果偏大;综上可知 ,B 正确.应选B. 4.答案:C解析: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特点可知 ,总电阻R 比每个分电阻都要大 ,根据并联电路中的电阻特点可知 ,总电阻R '比每个分电阻都要小 ,所以在12R R 、、R 、R '中 ,R 最|大 ,R '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 ,当它们两端加相同的电压时 ,通过R 的电流最|小 ,故R 的I -U 图线在Ⅲ区域;通过R '的电流最|大 ,故R '的I -U 图线在Ⅰ区域.应选C. 5.答案:D解析:由电路图可知 ,滑动变阻器2R 与电阻1R 串联 ,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当电流表示数为10.6A I =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 ,此时电阻1R 两端的电压为1110.6A 53V U I R ==⨯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局部电压之和 ,所以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21 4.5V 3V 1.5V U U U =-=-=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都相等 ,所以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为2min 1 1.5V2.50.6AU R I ===Ω;当电压表示数最|大为2max 3V U =时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此时1R 两端的电压为12max 4.5V 3V 1.5V U U U '=-=-= ,电路中的电流为121 1.5V0.3A 5U I R '===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电阻为2max max 23V100.3AU R I ===Ω ,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为2.5~10 Ω.应选D.6.答案:C解析:分析图示电路可知 ,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电压表测电阻箱两端电压 ,因此该电路可以控制电阻箱R 的阻值不变 ,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箱两端的电压来改变电阻箱中的电流 ,图示电路可用于探究R 段电路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R 为电阻箱 ,阻值可变 ,即图示电路可通过改变电阻箱电阻的大小 ,同时通过滑动变阻器控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不变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7.答案:A解析: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所以AB BC I I =;观察题图可知AB 段的横截面积比BC 段小 ,导体的电阻大 ,根据欧姆定律变形式U IR =可知 ,AB 段的电压比BC 段的电压高 ,即AB BC U U >.8.答案:C解析:因为两电阻并联时阻值最|小 ,串联时阻值最|大 ,且12R R > ,所以电路的总电阻由大到小的顺序是12 R R R R >>>串并 ,即:丙>甲>乙>丁. 9.答案:C解析:闭合开关1S 和2S ,滑动变阻器1R 和灯泡L 并联 ,2R 被短路 ,电流表1A 测干路电流 ,电流表2A 测通过L 的电流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下移动 ,1R 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 ,通过1R 的电流变大 ,B 错误;因为并联电路各支路之间互不影响 ,因此L 所在支路的电流不变 ,灯泡L 的亮度不变 ,A 、D 错误;干路电流等于两支路电流之和 ,因此会变大 ,C 正确. 10.答案:;15解析:电阻一定时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所以 ,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 V 时 ,通过它的电流为3V0.4A 0.2A 6V⨯=.导体的电阻不随电压变化 ,该导体的电阻6V150.4AU R I ===Ω. 11.答案:;6解析:6只相同的灯泡串联接在电压为6 V 的电源上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可知 ,每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是1 V ,由题图可知 ,此时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2 A ;由题图可知 ,当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 V 时 ,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5 A ,那么通过电阻的电流 1.5A 0.5A 1A I =-=.电阻的阻值6V 61AU R I ===Ω. 12.答案:2;20;6解析:由电路图可知 ,两电阻串联 ,电压表测电阻2R 两端的电压.解题时 ,为了方便区分各个量 ,可以把题中的条件标在电路中.电阻110R =Ω ,电路中的电流0.2A I = ,利用公式U IR =可求出1R ,两端的电压为110.2A 102V U IR ==⨯Ω=.又电阻2R 两端的电压24V,0.2A U I == ,那么电阻2R 的阻值224V200.2AU R I ===Ω ,电源电压122V 4V 6V U U U =+=+=.13.答案:〔1〕如图甲所示. 〔2〕断开;左 〔3〕小灯泡断路 〔4〕如图乙所示. 〔5〕;9解析:〔1〕电压表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应并联在小灯泡的两端 ,由题图可知 ,电压表连接错误.〔2〕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 ,为保护电路平安 ,开关应处于断开状态.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移到最|左端.〔3〕正确连接电路 ,闭合开关 ,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 ,小灯泡始终不亮 ,电流表无示数 ,说明电路存在断路 ,电压表有示数 ,说明电压表与电源两极相连 ,故可能是与电压表并联的小灯泡断路.〔4〕小灯泡正常发光时 ,发现电压表指针偏转较小 ,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12V 3.8V 8.2V -= ,大于15 V 的一半 ,因此可以把电压表并联在滑动变阻器的两端 ,间接测出小灯泡两端的电压.〔5〕电流表量程为0~0.6 A ,分度值为0.02 A ,示数为0.42 A ,那么灯丝的电阻3.8V 90.42A U R I ==≈Ω.。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练习 含答案(精选)

(新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5.5 显微镜和望远镜 练习 含答案(精选)

八年级物理《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题1、观察与思考用放大镜能观察到细小的物体,但能用放大镜看清楚动植物的细胞等非常小的物体吗?我们上生物课是用什么来观察细胞的?2、动手做一做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

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然后再把前后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调。

3、动脑想一想上实验中物体是变大了还是变小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1、观察细胞等微小物体要用__________,观察远处的物体和天体的运动要用________。

2、显微镜和望远镜在构造上的共同特征是它们大都是由______组_________组成,并且大都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3、为了得到更加清晰的天体照片,可把天文望远镜安置在________外,以避免_______的干扰。

4、显微镜的反光镜用的是:( )A.凹透镜 B。

平面镜 C。

凸透镜 D。

凹面镜5、关于显微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有发散作用,目镜有会聚作用B.物镜有会聚作用,目镜有发散作用C.物镜得到放大的像,目镜再次等到放大的像D.物镜得不到像,目镜得到物体放大的像6、关于天文望远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让更多的光射入到物镜中B.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C.采用焦距很大的凸透镜作物镜D.增大观察的视角7、关于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B.望远镜都是由一个凸透镜和一个凹透镜构成的C.除了凸透镜外,天文望远镜也常用凹面镜做物镜D.只有用透镜才能做望远镜自制高倍玻璃球放大镜:剪两块牙膏皮,中心各扎一个比玻璃球稍小的孔,用尖镊子夹住一块米粒大小的玻璃碎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

注意放在外焰上,玻璃片很快便熔化,即可松开镊子,一个晶亮的小玻璃就粘在镊子尖上,继续烧几秒钟后离开火焰,将玻璃球小心夹在两牙膏皮的孔中,这样一个玻璃球放大镜就做成啦。

试试用这个放大镜观察物体,看效果怎样。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测试(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测试(含答案)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显微镜使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观察时要用右眼注视目镜B.观察装片时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C.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时,视野不宜太亮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只与物镜有关,而与目镜无关2、2014年最为特别的天象之一﹣“超级月亮”出现于8月11日凌晨,它比正常时的月亮要大百分之二十.亮度也有所增加,某天文爱好者为了研究这一现象,于是架设一台天文望远镜做进一步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的物镜和显微镜的物镜作用相同B.它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用来把像放大C.它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虚像D.它由两组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为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为物镜3、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由于突然停电导致视野偏暗。

班里同学采取的如下措施合理的是()A.凹面镜换成平面镜B.调节粗准焦螺旋C.换用高倍镜D.用更大的光圈4、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这类似于A.照相机B.投影仪C.放大镜D.幻灯机5、望远镜能对远处的物体进行视角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对被观察物体所成的像是()A.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A.目镜5×;物镜10× B.目镜10×;物镜l0×C.目镜5×;物镜40× D.目镜l0×;物镜40×7、关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成像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

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含答案)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题组1显微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靠近眼睛的叫,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体经成一个放大的像,这个像再经放大,就可以看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物体。

2.使用显微镜时,被观察物体离物镜的距离()A.小于一倍焦距B.等于二倍焦距C.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D.大于二倍焦距3.显微镜能对微小的物体进行高倍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物镜和目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4.小明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不清楚,这时他应该()A.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题组2望远镜的结构和成像特点5.简易天文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6.是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示意图,下面是关于它们的二次成像的说法:①显微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②显微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③望远镜先成放大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④望远镜先成缩小的实像,再成放大的虚像。

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7.如所示,小强同学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前一后放在眼前观察远处的物体,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放大镜对物体进行了两次放大B.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台显微镜C.两个放大镜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架望远镜D.将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对换后,观察同一物体的大小是相同的题组3视角8.人眼看同一物体,会感觉“远小近大”,这和物体在人眼处所成的“视角”有关。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习题(有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习题(有答案)

5.5 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习题1.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____镜。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镜,像一个普通的____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____镜,来自被观察物体的光经过物镜后成一个____的实像。

2.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的成像原理分别和下列哪一组仪器的成像原理类似()A.投影仪、照相机B.照相机、放大镜C.投影仪、放大镜D.放大镜、投影仪3.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相当于凸透镜,目镜相当于凹透镜B.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目镜起放大作用C.物镜和目镜都相当于凸透镜,但只有物镜起放大作用D.反光镜的作用是将光反射到载物台上4.小明在用显微镜时,物镜和目镜的成像情况是()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B.目镜成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放大的虚像C.物镜成放大的虚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D.以上说法都不对5.望远镜是用来观察____物体的一种光学仪器。

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____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____镜。

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____附近成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____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6.关于望远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所有望远镜的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B.望远镜物镜的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我们通过望远镜的目镜看到的都是远处物体的虚像D.望远镜的物镜成的是远处物体的实像7.如图所示,有一种望远镜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眼睛的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叫做物镜。

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缩小的实像,它相当于一架()A.幻灯机B.投影仪C.放大镜D.照相机8.目前人类观测宇宙的仪器除光学望远镜外,还有射电望远镜,现在用____能观测到的最远的天体距离我们地球约130亿光年。

宇宙中拥有上千亿个星系,银河系只是当中的一个,一束光穿越银河系需要____年的时间。

9.下列有关宇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宇宙是由上千亿个星系组成的C.宇宙中各个物体都是静止的D.太阳的八大行星由近到远的排列顺序为:水星、金星、火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10.下列四种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11.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虚像B.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物体被两次放大之后的实像C.所有望远镜的物镜都相当于凸透镜D.以上说法都不对12.关于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成像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B.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C.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的像是倒立的,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像是正立的13.如图所示为一种光学显微镜,其中目镜和物镜都是由____制成的,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反光镜可以选用____(选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后练习题

人教版物理 八年级上册 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课后练习题

一、单选题1. 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D.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2. 对于下列光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A.光学显微镜的物镜不是利用凸透镜成像B.望远镜物镜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从圆形玻璃鱼缸侧面看金鱼时,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D.放大镜观察物体时,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焦距3. 现代天文望远镜力求把物镜的口径加大,以求观测到更暗的星星,把口径加大的目的是( )A.会聚更多的光B.成像更大C.增大视角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 关于开普勒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镜是凹透镜,焦距较短B.目镜是凸透镜,焦距较长C.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长D.物镜是凸透镜,焦距较短5. 如图所示,为某老师正在利用手机直播网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手机的镜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B.黑板上的文字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实像C.为了让同学们看到黑板上的字更大,手机应靠近黑板D.老师和黑板应位于手机镜头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6. 下列原理图与光学仪器相符的是()A.电影机B.照相机C.放大镜D.望远镜7. 一架显微镜的目标上标有“10×”、物镜上标有“8×”使用该显微镜时像扩大的倍数是A.10倍B.8倍C.18倍D.80倍8. 下列光学器材中没有透镜的是()A.手机镜头B.显微镜C.潜望镜D.望远镜9. 用幻灯机放幻灯片时,幻灯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5cm,幻灯机凸透镜的焦距可能()A.10cm B.20cm C.30cm D.40cm10. 下列是教材中的几幅图,对图中所示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用橡胶棒将带电的验电器A和不带电的验电器B相连,会发现B金属薄张开B.显微镜物镜使被观察物体成放大实像,道理和投影仪镜头成像一样C.光纤通信是通过微波在光导纤维中的传播来传递信息的D.验钞机是利用紫光使荧光物质发光来识别钞票真伪的二、填空题11.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将发现的科学原理和规律应用于实际生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______提出了《日心说》;______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2023年物理初二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同步测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苏科版)

2023年物理初二上册4.5望远镜与显微镜同步测试卷带参考答案和解析(苏科版)

选择题用显微镜和望远镜看物体时,看到的A. 都是实像B. 前者是实像,后者是虚像C. 都是虚像D. 前者是虚像,后者是实像【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显微镜和望远镜看物体时,最终人眼所看到的都是虚像。

故选C。

选择题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A. 牛顿B. 伽利略C. 富兰克林D. 开普勒【答案】B【解析】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故选B。

选择题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情况为()A. 目镜成放大实像,物镜成放大虚像B. 目镜成放大虚像,物镜成放大实像C. 目镜成放大实像,物镜成放大实像D. 目镜成放大虚像,物镜成放大虚像【答案】B【解析】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把标本放在物镜的二倍焦距和一倍焦距之间,这样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相当于一个幻灯机;目镜与物镜所称像之间的距离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的、放大的虚像,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故选B。

选择题小刚同学正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倍和10倍两种,物镜有10倍和40倍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 目镜5倍,物镜10倍B. 目镜10倍,物镜10倍C. 目镜5倍,物镜40倍D. 目镜10倍,物镜40倍【答案】D【解析】试题显微镜的物镜、目镜的数字代表放大倍数,物镜的数字和目镜的数字相乘代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比如:物镜是20X,目镜是10X,代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0×10=200,即放大200倍,显微镜的视野面积是一定的,被观察细胞放大的倍数越大,视野里的细胞数目越少.解:选择放大倍数最大的组合,即为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A、5×10=50;B、10×10=100;C、5×40=200;D、10×40=400.故选D.选择题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5.5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练习)(原卷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同步基础练习)题型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总计题数15 15 0 0 0 30 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人离平面镜较近时,在镜中不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适当远离平面镜后就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全身像B.如果甲同学从平面镜中能看见乙同学的脚,根据光路可逆,乙同学从平面镜中也一定能看见甲同学的脚C.注水后的游泳池看起来池底变浅D.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标本,该物体通过显微镜的物镜形成倒立放大的虚像2.下列有关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3.显微镜由物镜与目镜组成,其作用分别类似于()A.照相机和放大镜B.投影机和放大镜C.照相机和投影机D.投影机和照相机4.显微镜的结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镜是凹透镜,目镜是凸透镜B.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D.反光镜利用光的折射提高载玻片亮度5.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A.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6.一场新冠肺炎疾病影响了全世界,而其中的罪魁祸首就是新型冠状病毒,某医疗机构利用显微镜观察新型冠状病毒,而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关于光学显微镜的知识,光学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所成的像,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D.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7.显微镜镜筒的两端各有一组透镜,每组透镜的作用都相当于一个凸透镜,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同步练习之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题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

因此,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了这篇初二物理同步练习之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题,供大家1. 用显微镜观察物体时,物镜对物体所成的像是一个放大的(填虚或实)像,道理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镜头成像一样,目镜的作用则像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次对这个像成放大的______________ (填实或虚)像。

思路解析:显微镜成像原理告诉我们,物体经物镜后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再经目镜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物镜成像与照相机镜头一样,目镜的作用像一个放大镜。

答案:实照相机放大镜虚2. (2019 贵州贵阳模拟)如果你想仔细观察一片树叶的内部结构,最好使用()A. 平面镜B. 凹透镜C. 放大镜D. 显微镜思路解析:平面镜成等大的虚像,不起放大作用, A 错。

凹透镜不能将物体放大,B也错。

放大镜其实就是一个凸透镜,放大倍数也是有限的,C 也错。

显微镜的物镜使物体成一放大的实像,然后再用目镜把这个实像再放大,这样就能放大很多倍,就能看清很微小的物体了,D 正确。

答案:D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 下列关于望远镜的用途说法错误的是( )A. 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B. 望远镜在军事上有重要的应用C. 望远镜在天文学上有很重要的应用D. 望远镜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思路解析:望远镜用来观察远处的物体,能使很远的物体成像在眼前。

望远镜在军事上用来观察敌情,研究敌人的阵地等等都有很重要的应用。

天文学上用来观测天体,尤其对星象的研究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望远镜不能用来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选项D 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D2. 下列关于显微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子显微镜要比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高B. 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C.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和D.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成放大的虚像思路解析: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一般在几百倍到几千倍之间,电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要大得多,隧道扫描显微镜能帮助我们看到分子和原子的轮廓,A 正确。

反光镜有两个反射面,一个是平面镜,一个是凹面镜,它们都是为了反射一部分光透过载物片增大物体的亮度,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使透过载物片的光更强,因此,当室内光线较暗时,要用反光镜的凹面,B 正确。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之积,选项C 错误。

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故选项D 错误。

答案:AB3. 下列关于望远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的望远镜都是由两个凸透镜制成的B. 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越容易观察到较暗的星球C. 我们看到远处的汽车越来越小,是因为汽车对我们的视角在逐渐减小D. 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思路解析:开普勒望远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伽利略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 牛顿设计的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是凹面镜,目镜是凸透镜. 所以选项A错误。

望远镜物镜的直径越大,会聚的光线越多,形成的像就越亮,因此选项B 正确。

对同一物体来说,它对人眼的视角越小,我们看见物体越小,C项正确。

望远镜的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D 正确。

答案:A4. 有一种望远镜也由两组凸透镜组成。

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叫物镜,靠近眼睛的叫目镜,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 )A. 投影仪B. 放大镜C. 照相机D. 幻灯机思路解析: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一个倒立缩小实像,所以物镜的作用好像一架照相机。

答案:C5. (2019 湖北十堰课改区模拟)下列光学知识的应用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不同,这个应用是()A. 天文爱好者用望远镜观察天体B. 演员对着镜子练习舞蹈动作C. 医生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患者视力D. 摄影师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思路解析:从四个选项中不难发现,A、C、D项应用了光的折射知识,而B 项应用了光的反射,所以选B。

答案:B 快乐时光进士升学考试即将来临,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

老师为了鼓励大家,便说:同学们,再努力一下,考上了,如果在古时候,大家便可算得上是进士了。

话一出口,教室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抬起头,指着眼镜,回答道:老师,我们早就是近视了!30 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 显微镜能对微小物体进行高倍数放大,它利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作为目镜和物镜,则物镜和目镜所成的像是( )A. 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B.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C.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D.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思路解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被观察的微小物体在物镜的1 倍焦距和2 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该像位于目镜的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 A 和D正确。

答案:AD2. 用显微镜和望远镜观察物体时,关于像的倒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B.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正立的C.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是正立的D. 用显微镜观察时像是倒立的,用天文望远镜观察时像也是倒立的思路解析:显微镜和天文望远镜的物镜都是成倒立的实像,这个实像再通过它们各自的目镜后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它们分别都经过一次倒立的像,再经过一次正立的像,两次成像的结果,使人们最终观察到的都是倒立的像。

但是通过显微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放大的像,通过天文望远镜得到的是物体倒立缩小的像。

答案:D3. 哈勃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达4.3 m( 其光学主镜口径为m),2.4 制造如此大的物镜是因为( )A. 物镜越大我们看到的像越大B. 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就应该比折射式望远镜大C. 物镜越大,就能把越多的光会聚起来,使所成的像更加明亮D. 以上说法都是错误的思路解析:为了使望远镜看清远处比较暗的物体,就要想办法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加明亮一些,达到这一目的的切实可行的做法就是把望远镜物镜的直径做得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得多。

答案:C4. 从显微镜的结构图中的光路图可以看出( )A. 目镜的焦距比较长,物镜的焦距比较短B. 目镜的焦距比较短,物镜的焦距比较长C. 目镜和物镜的焦距一样长D. 对目镜和物镜焦距的长度没有明确的要求思路解析:如右图所示,物镜的焦距小于载物片到镜头的距离,因物镜成的像位于目镜焦点以内,故目镜焦距大于实像到目镜的距离,所以目镜焦距较长,物镜焦距较短。

故确。

A正答案:A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显微镜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目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B. 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和反射式望远镜C. 显微镜和各种形式的望远镜,目镜都成虚像D. 无论什么形式的望远镜,其物镜直径越大越好思路解析:显微镜的物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A 不正确。

无论是显微镜还是望远镜,目镜都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各种望远镜的物镜直径越大,收集的光线越多,观察越清晰。

答案:A6. 李洋在用显微镜观察上皮组织细胞时,通过调节,被观察的物体已经处在视野中央了,但像太小,观察不清楚,这时应该( )A.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位置不变B. 使物镜靠近物体,目镜远离物镜一些C. 使物镜远离物体,目镜靠近物镜一些D. 使物镜位置不变,目镜靠近物镜一些思路解析:物体经显微镜成放大的实像,想使像更大些,就要把物体靠近物镜,这时像变大,同时像距变大,使实像离目镜的距离减小,所以目镜应远离物镜一些。

所以应选B。

答案:B7. 市面上有许多很便宜的玩具望远镜,几名同学合作买一个回来一起探究。

(1) 先将目镜放在眼睛前面观察前面的景物,然后将望远镜掉转,将物镜放在眼前观察前面的景物。

你两次观察的景物是否相同?写出区别。

眼睛观察目镜:眼睛观察物镜:(2) 拆开望远镜仔细观察其构造,画出结构图,再装配好,试着分析该玩具望远镜的缺点,提出改进的意见,几名同学交流一下,将交流的结果记录下来。

思路解析:玩具望远镜是由两个凸透镜组成的,因为物镜焦距大于目镜焦距,所以眼睛观察目镜时看到物体放大的像,眼睛观察物镜时看到物体的像是缩小的,且变远了答案:(1) 眼睛观察目镜:将物体变大变近了; 眼睛观察物镜将物体变小变远了。

(2) 略8. 取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一只手握住一个,通过两个透镜看前面的物体,如图3-5-1 所示,调整两个放大镜间的距离,直到看得最清楚为止。

物体变大了还是变小了?把两个放大镜的位置前后对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为什么要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图3-5-1思路解析:本题通过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演示望远镜成像原理,前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后面的凸透镜相当于望远镜的目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所以我们看到了物体放大的像。

若前后两个凸透镜位置颠倒,则看到物体缩小的像。

通过实验发现,若要看到物体放大的像,要求物镜的焦距长,目镜的焦距短。

答案:物体变大了,前后对调,物体就变小了,因此只有物镜焦距长、目镜焦距短时我们才能看到远处物体变大了。

若两透镜焦距相等,则看到的物体大小几乎不变,起不到望远镜望远的作用。

9. 如图3-5-2 所示,物体对眼睛所成的视角决定了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视角越大,所成的像越大,眼睛看物体就越清楚。

视角大小不仅跟物体大小有关,还跟物体到眼睛的距离有关。

你能否根据视角的知识解释利用显微镜能看清微小物体,利用望远镜能看清远处物体的道理?另外,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与物体等大的,但为什么人在远处看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很小,而走近平面镜时看到的像大呢? 图3-5-2 答案:根据显微镜物镜和目镜的作用可知,两镜都起放大物体的作用,从而增加视角,使放大倍数提高,看清微小物体。

而望远镜的物镜使远处物体所成的像在焦点附近,离人眼很近,相当于拉近物体到眼睛的距离,从而增大了视角,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又一次放大物体,增加视角,从而可以看清远处物体。

人在平面镜中看自己的远近不同位置所成的像时近大远小,也是由于视角的原因造成,人走近平面镜,看自己的像相当于缩小了像到人眼的距离,从而增加了视角,看到的像变大,也变清楚。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多练习哦! 希望这篇初二物理同步练习之显微镜和望远镜练习题能够帮助你巩固学过的相关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