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外科手术方法探讨(一)
阜外医院姚焰等报告,超声引导处理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成功率高

阜外医院姚焰等报告,超声引导处理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成功率高心脏介入手术越来越多,但股动脉穿刺相关的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也愈发常见,但外科手术已渐成昨日黄花,无创人工压迫累坏医生还成功率不高,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虽成功率高却可能引起动脉血栓栓塞等,怎么处理更好?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姚焰、陈刚等对该院7年病例总结分析发现,对这类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血肿加人工压迫的方法治疗效果良好,成功率为96.3%,且无操作相关并发症发生。
研究显示,在27例介入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中,24例一次抽吸压迫成功;2例首次抽吸压迫后瘤体未完全闭塞,二次抽吸压迫后成功;1例患者因合并动静脉瘘,抽吸压迫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腔未完全闭合,但瘤体较压迫前明显缩小。
其中10例因冠心病或房颤需抗凝和(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者,治疗均成功。
心房颤动患者抽吸前,停用1次低分子肝素和(或)华法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全程不停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仅需穿刺前停用1次低分子肝素。
在抽吸12 h后,超声证实假性动脉瘤闭合后,即可恢复使用低分子肝素和(或)华法林治疗。
具体操作方面,研究者首先利用超声定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体、瘤体颈部和供应动脉位置,然后在超声引导下采用18号穿刺针连接20 ml注射器,穿刺进入瘤体中心并且抽吸瘤体内血液,同时由助手采用人工方法压迫股动脉假性动脉瘤颈部和瘤体,阻断供应动脉和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之间的交通,直到瘤体内积存的血液完全抽吸干净为止。
然后再次超声探查,瘤体内无活动性血流即可。
撤出18号穿刺针,继续压迫15 min,注意观察。
之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嘱患者平卧12 h,保持患侧下肢平直。
术后24 h和1个月均复查下肢血管超声。
该研究共纳入2007-1至2013-05 间27例发生假性动脉瘤患者,其中女性13例。
平均年龄(53.5±11.4)岁。
来源:陈刚,郑黎晖,吴灵敏,等. 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血肿加人工压迫治疗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中国循环杂志, 2017, 32:170-173.。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53例治疗方案的探讨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53例治疗方案的探讨邵江;郑月宏;刘暴;宋晓军;陈跃鑫;廖鹏志;聂皓【摘要】目的:探讨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AP)的治疗方法选择。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5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经治的53例股动脉FAP患者的临床资料,病因分别为医源性损伤38例(71.7%),白塞病8例(15.1%),外伤4例(7.5%),感染性FAP 3例(5.7%)。
治疗方案分为开放手术、腔内治疗和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UGTI)。
结果采用UGTI患者17例(32.1%),成功率为88.2%;外科手术27例(50.9%),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无围术期死亡病例;腔内治疗9例(17.0%),成功率为100.0%,无围术期并发症发生。
随访期间总体外科移植物及支架血管3年累计通畅率为94.3%,3年总体生存率为94.0%。
结论 UGTI可作为非复杂股动脉FAP的首选措施;手术治疗复杂股动脉FAP的作用仍然不可替代,但围术期并发症较高;腔内治疗可用于远离股动脉分叉的病变以及危重急诊患者的救治。
%ObjectiveTo summarizeourexperienceinthetherapeuticoptionsfor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s (FAP). Methods Clinicaldataof53FAP patients admittedinourdepartmentfromMarch 2005toMay 2015were collectedand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irty-eight cases(71.7%)were iatrogenic injury, 8 (15.1%)wereBechest’s disease, 4 (7.5%)and 3 (5.7%) were due to traumaandinfection. The cohortreceived surgical therapy, endovascular treatment and 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 (UGTI).Results UGTI was performed on 17 cases (32.1%), with a success rate of 88.2%. Open surgerywas carried out on 27 cases, with an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of 37.0%, and no perioperative death was observed. Endovasculartreatmentwas performed on 9 cases (17.0%), with a success rate of 100.0%, andno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 wasobserved. During the follow-up, the overall 3-year cumulative patency rate was 94.3%, and 3-year overall survival rate was 94.0%.ConclusionUGTIistheoptional methodfor uncomplicated FAP. Surgical treatment stillremains irreplaceableforcomplicated FAP,but the perioperative complication rate isquite high. Endovascular treatment can be employedforthepseudoaneurysmslocatedfar from the femoral artery bifurcation orthecritically ill patients in emergency.【期刊名称】《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年(卷),期】2016(015)003【总页数】5页(P173-177)【关键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外科治疗;支架血管【作者】邵江;郑月宏;刘暴;宋晓军;陈跃鑫;廖鹏志;聂皓【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北京 10073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4.3股动脉瘤是最常见的外周动脉瘤(>50%),其中又以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emoral artery pseudoaneurysm,FAP)居多[1]。
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
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 药物治疗:根据动脉瘤的大小、位置和临床表现情况,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控制疼痛、降低血压、控制动脉瘤周围血管的扩张。
2. 血管内修复术:对于某些较小的假性动脉瘤或位于血管较小分支处的假性动脉瘤,可以采取血管内修复术。
该手术是通过经脉内导管介入,通过填塞或覆盖瘤颈和瘤体来阻止血流进入动脉瘤,从而促使动脉瘤恢复。
3. 外科手术:对于较大的假性动脉瘤或生命威胁较高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开放性外科手术。
手术的目的是切除整个动脉瘤,并重新建立血管的连通。
4. 动脉内支架支援:对于某些较大的假性动脉瘤,可以使用支架技术。
这种方法是在动脉瘤内放置一个金属支架,用以加强瘤壁,防止瘤体破裂。
5. 定期随访:对已经进行过治疗的假性动脉瘤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
这样可以监测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可能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因此建议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咨询专业医生。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致假性动脉瘤病例分析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致假性动脉瘤病例分析随着心脑血管及神经介入的发展和普及,股动脉穿刺是各种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常见路径之一,对股动脉的损伤难以避免,如局限血肿、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等。
如处理不当,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病人生命。
本文介绍2例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FAP)。
1. 病例资料病例1:女,72岁。
因突发头晕4 h入院。
入院后MRA示基底动脉末端结节样膨隆,动脉瘤可疑。
经右股动脉穿刺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示基底动脉上段左侧小脑上动脉起始可见一约6 mm×4 mm大小结节状突起。
3 d后,全麻下经右股动脉穿刺采用双微导管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手术顺利,拔除长鞘后右腹股沟穿刺处局部形成血肿,压迫止血半小时无活动出血后加压包扎后返回病房。
随后,腹股沟区穿刺处出现10 cm×10 cm皮下血肿,并进行性增大,出现中度贫血。
右侧股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右侧腹股沟区异常回声,考虑假性动脉瘤形成可能;复查示瘤体扩大明显。
全麻下行右股动脉动脉瘤切除并瘘口修补术。
术中发现皮下大量凝血块位于大腿内上侧,清除血肿时见有活动性出血自血肿腔向外喷射,探查见股总动脉一针眼样瘘口活动性出血,压力较高,用橡皮带控制股总动脉,暂时夹闭股动脉近端,以6-0无损伤缝合线8字缝合瘘口。
术后股动脉搏动良好,原瘘口亦无出血,右下肢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腹股沟区皮肤张力下降,右下肢活动无受限,右侧腹股沟区皮肤青紫瘀斑逐渐好转,半月后皮肤拆线病情好转后出院。
病例2:女,70岁,因头晕1个月余入院。
外院颅脑CTA等检查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
经右股动脉穿刺,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动脉瘤。
手术顺利,术后左侧肢体活动好,右侧肢体肌力稍差,股动脉穿刺点给予血管缝合器封堵后返回病房。
但术后逐渐出现右侧腹股沟穿刺处有搏动性皮下肿物,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证实为假性动脉瘤,经局部压迫、制动等对症处理后,病灶未见明显扩大。
病人经严格卧床休息及股动脉加压器压迫右下肢制动,超声复查假性动脉瘤未见明显扩大,后逐渐好转出院。
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临床研究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瘤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应用价值。
方法:入选33例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形成的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
采用超声引导下,于超声探头压迫瘤颈同时,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浓度为100 U/mL)。
分析假性动脉瘤的类型、大小、瘤径长度及宽度、凝血酶用量及其疗效,观察其并发症。
结果:33例患者中,单纯型25例,复杂型8例。
动脉瘤平均体积为(9.0±5.0)cm3,瘤颈部宽度(2.7±0.7)mm,颈部长度(5.9±0.9)mm,平均凝血酶用量(299±110)U。
30例一次成功,3例第一次注射后复发,经第二次注射后成功,其中单纯型1例,复杂型2例。
未发生动脉或静脉栓塞等并发症。
术后随访3个月无复发。
与单纯型相比,复杂型动脉瘤患者年龄更大,女性更多,体重指数及瘤腔体积更大,所需凝血酶剂量更多(P<0.05);两者在瘤径长度及宽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引导下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操作简便,疗效好,安全性高,可作为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首选治疗方法。
标签:彩色多普勒超声;假性动脉瘤;凝血酶【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 for femoral arterial pseudoaneurysms(PSA). Method:33 patients with femoral arterial pseudoaneurysms caused by coronary interventions were studied. After the tumor necks were compressed with ultrasound probes,thrombins were injected into the tumor cavities. The concentration of thrombin was 100 U/mL. The size and type of the PSA,length and width of PSA neck,thrombin dose,therapy outcome and complic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In 33 patients,25 were simple PSA,and 8 were complex PSA. mean volume of PSA was (9.0±5.0)cm3,mean width and length of PSA neck was (2.7±0.7)mm and (5.9±0.9)mm,respectively. Mean thrombin dose was (299±110)U.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first injection was 90.9%. 3 patients had PSA recurrence after the first injection,but were cured after the second injection. No thromboembolic complications or infections occurred.All patients were successfully treated at the first time. No complication occurred during or after the operations,and no recurrence was found in a three-month follow-up. There was different significantly in the age,sex,body weight index and mean volume of PSA in two groups(P<0.05);there was not different in mean width and length of PSA neck(P>0.05). Conclusion: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 is easy,safe and effective. It should be the initial treatment of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postcatheterization pseudoaneurysms.【Key words】Color doppler echo;Pseudoaneurysm;Thrombin随着心血管介入治疗的广泛开展,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pseudoaneurysm)的发生率显著增加,有报道其发生率约为0.3%~8%[1]。
当骨科医生遇到假性动脉瘤,只能这么治!

当骨科医生遇到假性动脉瘤,只能这么治!本文主要介绍四肢假性动脉瘤的开放性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我们对假性动脉瘤有个充分的认识,避免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尤其是骨科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的假性动脉瘤,我们应当引起重视。
基本概述图1 假性动脉瘤的来源动脉称为载瘤动脉,最靠近载瘤动脉的假腔为近端腔,最远离载瘤动脉的假腔为远端腔;载瘤动脉与瘤腔之间的通道为瘤颈部。
病因:(1)先天性;(2)与其他疾病相关(如Ehlers-Danlos综合征,真菌性动脉瘤,川崎病,骨软骨瘤,结节性多动脉炎,Menkes病,Behçet病等);(3)创伤性:包括锐性创伤和钝性创伤,各种锐性血管损伤,如刀刺伤、枪弹伤、锐器刺伤、爆炸伤、骨折断端刺伤等;(4)医源性原因(如手术操作误伤动脉,血管造影,血液透析,动脉穿刺,介入穿刺伤);医源性损伤是肢体PSA的主要病因之一,占所有PSA的47.4%-52.9%;(5)吸毒人员药物滥用。
发生机制:假性动脉瘤多是由创伤等因素造成动脉壁全层或部分破裂,由于血管周围有较厚的软组织,在血管破口周围形成血肿,由于动脉血液不断冲击机化血肿使动脉破口与血肿相通,有持续性动脉血流经破口流进-流出,剪力不断削弱机化血肿使其扩张,约在伤后1个月后,血肿机化形成外壁,血肿腔内面为动脉内膜细胞延伸形成内膜,最后导致假性动脉瘤的形成。
随着时间推移,在载瘤动脉血流持续的压力冲击下,假性动脉瘤囊壁不断扩张、增大,最终可能再次破裂出血。
临床表现:1.局部搏动性包块2.扪及震颤3.闻及连续性杂音4.压迫动脉瘤体近端肿块可缩小,搏动、震颤及杂音等均减轻或消失5.瘤内附壁血栓形成,附壁血栓脱落可导致远端动脉栓塞6.继发感染可出现局部红肿热痛等典型的感染表现。
7.瘤体增大后,压迫周围组织,出现相应症状:-压迫淋巴管和静脉时产生淋巴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肢体水肿;-压迫神经,可以出现感觉异常和运动障碍;-压迫肌肉,可以出现局部肌肉坏死;8.瘤体破裂,可导致局部血肿、出血性休克和死亡。
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专业的血管病医疗服务平台 /
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因为每个患者病情的不同,所以采用的治疗方法也是不尽相同的,而目前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方法有载瘤动脉结扎、动脉瘤切除端端吻合及血管移植、动脉瘤囊内血管修补术等。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方面的情况,在这里我们通过下述的介绍来详细的了解一下。
假性动脉瘤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假性动脉瘤的治疗近年来主张手术和介入治疗相结合,并根据瘤所在位置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手术方式有载瘤动脉结扎、动脉瘤切除端端吻合及血管移植、动脉瘤囊内血管修补术等。
1、若损伤动脉为非主干动脉,可采用结扎或动脉栓塞法。
2、若可修补者无论位于主干或非主干动脉,可行修补术。
3、若损伤动脉为主干动脉又无法修补者,则需切除动脉瘤后进行端端吻合和血管重建。
端端吻合仅适用于瘤体较小,切除后无张力的情况,对裂口处血管壁炎症明显,组织脆弱,或缺损范围>2cm者,应考虑血管移植。
股动脉穿刺后假性动脉瘤应用改良性手法压迫法的效果分析

股动脉穿刺后假性动脉瘤应用改良性手法压迫法的效果分析目的:探讨股动脉穿刺后假性动脉瘤应用改良性手法压迫法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股动脉穿刺后出现假性动脉瘤患者5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应用传统手法压迫治疗,研究组应用改良性手法压迫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患者各个时间段的疼痛评分。
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3周,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股动脉穿刺后假性动脉瘤应用手法压迫法的治疗过程当中,改良性手法压迫的效果理想,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标签:股动脉;穿刺;假性动脉瘤;改良性手法压迫;效果分析假性动脉瘤(PSA)多由于创伤所致,是股动脉穿刺无法回避的话题,不管是哪种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与诊断,均有可能出现穿刺部位假性动脉瘤的可能。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涉及术前术后的用药、介入操作的各个环节及患者自身血管解剖和功能状况。
一般出现在手术后24~48 h,穿刺部位疼痛,出现搏动感、震颤、血管杂音及进行性增大的肿块,可能出现压迫周围神经、血管破裂、皮下组织坏死与血栓栓塞等不良后果。
穿刺后股动脉PSA大多数不能自愈,因其容易扩大,局部会产生疼痛感并持续加重,而且破裂出血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极高,因此临床上需早期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处理。
一般采用超声指导下压迫修复或者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但是都存在一定的并发癥[1]。
笔者所在医院在治疗股动脉穿刺后假性动脉瘤过程当中,使用改良性手法压迫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股动脉穿刺后出现假性动脉瘤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均为术后24~48 h出现假性动脉瘤,右腹股沟区有疼痛感,局部可闻及血管杂音,包块伴有搏动感。
排除合并肾功能不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关节脱位、心肺功能不全、骨折及精神疾病患者,排除有并发症患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外科手术方法探讨(一)
作者:张赋,吴文森,杨柳山,龙驹,刘邕波,蒋润发,杜正隆,邓盛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病因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FA)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共25例病人:注射毒品所致5例PFA病人,采用假性动脉瘤近心端(髂动脉)、远心端(股浅动脉)阻断,清除病灶,缝扎股动脉残端,采用人造血管绕开感染灶行旁路移植股动脉重建,病灶开放引流;介入、血液透析治疗所致18例PFA病人行瘤体切开,用手指按压血管出血点,使用5-0prolene线直接缝合修复;外伤所致2例PFA病人阻断瘤体近心端髂动脉后,依据病变情况,直接修复、大隐静脉补片修复行股动脉重建。
结果25例病人均获手术成功,无PFA复发,无发生肢体坏死。
结论不同病因所致PFA采取不同手术方法,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同时也减少病人创伤、节省医药费用。
【关键词】动脉瘤,假性;外科手术
不同病因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offemoralartery,PFA),各有其自身病变特点治疗方法各异,1997年5月~2006年2月,我院和南溪山医院共收治PFA25例病人,根据不同病因,采取相应手术治疗方法,获得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1例,女4例,年龄17~80岁,平均47.52岁。
发病原因:锐器伤1例,挫钝伤1例,血液透析伤2例,介入治疗伤16例,经血管注射毒品损伤5例。
并发症:3例次PFA破裂出血,5例次并发感染,2例次并发动静脉瘘。
术前所有病人均行彩色多普勒显像检查:PFA大小为3.0cm×4.2cm~11.3cm×6.4cm,均可见五彩血流与瘤体相通,瘤体破口直径约0.3cm~0.6cm。
25例病人均可触及腹股沟区包块,左侧8例,右侧17例,均可闻及吹风样杂音,5例瘤体局部红、肿、热、痛,有波动感,3例瘤体有脓血性分泌物溢出,16例广泛皮下瘀血。
1.2手术方法
1.2.1锐器伤1例、挫钝伤1例所致PFA病人,于瘤体近心端分离出髂动脉阻断,切开瘤体清除瘀血块,探查股动脉损伤范围。
锐器伤病人:破裂口约0.4cm,边缘整齐,使用7-0prolene 线连续缝合修复;挫钝伤病人:血管壁挫裂伤约3cm,破口约0.2cm边缘不整齐,由助手按压住出血点,分离出股动脉远心端阻断,取一段大静脉制成血管片,修整挫伤股动脉,取静脉血管片,使用7-0prolene线连续缝合修补缺损区。
1.2.2血液透析伤2例、介入治疗伤16例所致PFA并1例动静脉瘘病人:采用直接瘤体切开,清除瘀血块,见股动脉出血点后,用手指按压止血,于出血点中央直接缝合一针,轻轻上提减少出血后,再仔细缝合,静脉出血点采用同样方法修复。
1.2.3血管穿刺注射吸毒所致PFA5例病人,局部均有感染,3例瘤体有脓血性分泌物溢出,其中1例并动静脉瘘,于近心端健康皮肤处切开,于腹膜外分离出髂动脉阻断。
远心端也于正常皮肤处切开,分离出股浅动脉阻断,然后切开瘤体彻底清创,股深动脉、其他股动脉分支及静脉破口给予缝扎止血,创面用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后,更换器械重新消毒铺巾,手术医师、护士更换手术衣及手套。
4例使用人工血管端、侧吻合旁路移植行股动脉重建(内侧旁内1例,外侧旁路3例),1例因经济困难(大隐静脉炎症,闭塞)予直接缝扎股动脉远、近端未行股动脉重建,5例病人瘤腔均置碘仿纱条不缝合,术后给予换药治疗。
1.2.4抗凝阻断动脉近心端前给予1mg/kg肝素钠,术后使用人工血管及大隐静脉片血管重建的病人予华法林2.5mg口服抗凝治疗。
2结果
所有病例均康复出院,无手术死亡,无人工血管感染,无肢体远端缺血坏死,无肢体坏死需行截肢病人。
1例股动脉结扎病人,足背动脉搏动消失但皮肤温度正常,能行走,病人自觉患侧肢体力度较健侧差,所有病人于出院前、出院后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显像显示:移植
和修复重建后股动脉通畅,无血栓形成,无PFA复发。
3讨论
3.1手术适应证有学者报道〔1,2〕:介入、血液透析穿刺引起的PFA病人,采用压迫或注射凝血酶行保守治疗有获得成功病例,但压迫需较长时间,病人痛苦难忍,失败率、复发率偏高,注射凝血酶原有可能引起血管远心段阻塞危险。
故我们认为采取保守治疗要慎重,手术直接缝合,确切可靠,损伤也轻,特别是保守治疗不成功或复发病人更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
血管内注射毒品及外伤所致PFA,因损伤范围较广,病变复杂〔3,4〕,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