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假性动脉瘤干预护理

压迫周围组织:假性动脉瘤可压 迫周围神经、血管等组织,导致 疼痛、麻木、缺血等。
肢体功能障碍:假性动脉瘤可引 起肢体远端缺血,导致肢体功能 障碍,影响生活质量。
假性动脉瘤的预防
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假性 动脉瘤的存在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
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支持。 避免刺激性语言和行为,以免引起患者情绪波动。 鼓励患者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增强治疗信心。 关注患者睡眠质量,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观察患者是否有头晕、头痛 等症状
定期记录患者血压情况
注意患者肢体远端动脉搏动 情况
心理指导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面对疾病 避免过度焦虑和恐惧,以免影响康复 增强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战胜疾病 寻求心理支持,与家人和朋友交流,缓解心理压力
定期复查指导
定期进行血管超 声检查,监测动 脉瘤大小变化
如有异常症状, 及时就医检查
保持健康的生活 方式,控制血压、 血脂等指标
根据医生建议, 接受必要的药物 治疗或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法
药物治疗是假性动 脉瘤干预护理的重 要手段之一,可以 缓解疼痛和消炎。
常用的药物包括非甾 体抗炎药、抗生素等, 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药物治疗过程中需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 应,及时调整用药 方案。
药物治疗只是假性动 脉瘤干预护理的一种 方法,还需结合其他 护理措施进行治疗。
汇报人:
避免损伤:避免不必要的 创伤和手术操作
控制血压:保持血压稳定, 预防动脉瘤的发生
戒烟限酒:减少血管刺激, 降低动脉瘤的风险
压迫止血法
假性动脉瘤标准护理管理流程

假性动脉瘤标准护理管理流程
假性动脉瘤标准护理管理流程:
入院评估:①详细询问病史,体检确认动脉瘤位置、大小及并发症。
②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
术前准备:①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瘤体情况。
②给予必要的药物准备,如抗凝治疗需按医嘱调整。
③进行术前宣教,减轻患者焦虑。
手术期护理: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②确保手术部位无菌,正确使用手术器械。
③术后妥善固定导管,观察引流液性质及量。
术后监护:①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血肿形成。
②维持患肢适当位置,促进血液循环。
③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药物管理:①按时给予抗凝、抗炎药物,预防血栓及感染。
②监控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功能锻炼与康复:①指导患肢适度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②关注患者营养状况,指导合理膳食。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①教育患者及家属识别并发症迹象。
②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治疗信心。
出院指导与随访:①说明居家注意事项,如伤口护理、活动限制。
②安排定期复查,监测动脉瘤变化。
动脉瘤介入术后护理要点

动脉瘤介入术后护理要点动脉瘤介入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动脉瘤的方法,它通过在动脉瘤部位插入导管,通过介入器械进行修复和塞堵,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然而,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是动脉瘤介入术后护理的要点。
1. 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术后的患者需要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2. 确保伤口干燥清洁:术后的伤口需要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护士需要定期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液等异常情况。
3. 注意伤口出血情况: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可能存在一定的出血风险。
护士需要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并及时处理。
对于较大的出血,应立即采取止血措施,如加压包扎或紧急介入手术。
4. 监测血压和心率: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血压和心率波动,特别是在手术刚结束时。
护士需要定期测量血压和心率,并及时记录。
如发现血压过高或过低,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5. 饮食管理:术后的患者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特殊的饮食管理。
一般来说,术后的患者需要避免摄入过多的盐分和脂肪,以减少血管负担。
护士需要向患者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并监督患者的饮食情况。
6. 动态观察神经系统状况:动脉瘤介入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眩晕、肢体无力等。
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神经系统状况,并及时报告医生。
7. 防止血栓形成:术后的患者需要积极预防血栓的形成。
护士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并及时给予抗凝治疗。
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肢体按摩,帮助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8. 心理支持:术后的患者常常会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倾听,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
同时,也可以向患者提供相关的心理咨询和指导。
9. 定期复查和随访:术后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和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护士需要协助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并向患者解释检查结果。
10. 安全宣教:术后的患者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安全知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及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76 例患者中男: 300 例, 女: 76 例, 患者年龄中最低值为 43 岁, 最高值为 82 岁, 中位年龄为 (60.71±2.39)岁。介入 治疗中安放单一支架者共 75 例、 安放两个支架者共 153 例、 安放三个支架者共 148 例。患者中单纯冠心病者共 188 例、 合并糖尿病者共 125 例、 合并肥胖者共 63 例。
主要包括血压、 心率、 皮肤颜色、 体温等, 其中血压是检测的 重点, 要注意患者是否存在明显的血压波动。一旦发生立即 与主治医师取得联系, 并为其提供血压调节药物治疗。
2 结果
376 例患者中共有 3 例并发假性股动脉瘤, 并发症率为 0.80%。经过合理的护理干预后, 3 例患者均恢复正常, 无采 取二次手术修补者。
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穿刺操作不标准、抗凝药物使用不标准、患者肥胖等,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并发症状况。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假性股动脉瘤;原因;护理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1671-3141.2016.100.195
0 引言
股动脉介入治疗效果与穿刺操作标准性息息相关, 如果 穿刺点的选择出现了变差, 导致介入治疗部位距离股动脉较 远, 则此时穿刺针就会刺入股浅动脉当中, 这些浅动脉内没有 动脉鞘, 因此其自行止血功能较差, 完全需要借助凝血酶或血 小板实现止血。同时浅动脉周围也为没有骨骼结构, 导致了 压迫止血护理难以开展。另外, 患者自身如果存在股动脉畸 形的情况, 而护理人员在穿刺前未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 就会 导致穿刺成功率下降, 继而提升假性股动脉瘤的发生率。
290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o1.16 No.100
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分析及护理对策

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分析及护理对策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方法通过对我科2008年1月~2012年10月5例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进行观察, 了解本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和护理措施。
结果5例均治愈, 其中3 例经徒手压迫治愈, 1例在超声引导下压迫治愈,1 例压迫无效经行外科手术修补后治愈。
结论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与介入术中穿刺技术不当,术后压迫包扎不当、肢体制动不当、过早或过度活动,高血压病等因素有关。
护理人员应根据假性动脉瘤发生的原因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
【关键词】肝癌介入术假性动脉瘤原因护理对策【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071-02肝癌介入治疗是指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抗癌药物或栓塞剂注入肝动脉的一种区域性局部化疗,它是目前公认为非开腹手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具有创伤小、安全性及成功率高、患者易接受等特点。
随着肝癌介入手术例数的增加,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术后的血管穿刺部位出现假性动脉瘤的机率亦增多。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经皮穿刺后血液通过动脉壁裂口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形成1个或多个与动脉相通的腔隙,血流在收缩期经动脉进入瘤体,舒张期反流入动脉的一种病理现象。
严重者可压迫周围神经、血管或瘤体破裂大出血而至死亡。
2008年1月~2012年10月我科共有5例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的患者。
现将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年1月~ 2012年10月我科共有5例肝癌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的患者。
均为男性,年龄65~75岁,其中1例合并高血压,1例与术后过早、过度活动有关,1例合并糖尿病,1例因介入治疗操作不当引起,1例因术后压迫不当引起。
2例病人出现在介入治疗术后第 3天, 3 例病人出现在介入治疗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后发生。
1.2 临床表现一般发生在术后24h~ 48h,患者自觉穿刺部位疼痛,触之加剧,穿刺部位出现进行性增大的大片瘀斑、肿块,搏动感、震颤以及血管杂音。
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摘要】目的:探究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方法:本次选择10例患者,时间为2022年1月份至2022年12月份,分析疾病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措施。
结果:10例患者均治愈,8例徒手压迫,2例在超声的引导下注射凝血酶使其凝固。
结论:为患者行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时,与患者手术期间穿刺技术不规范,术后压迫不当、抗凝药物应用、高血压等相因素,结合假性动脉瘤发生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术;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护理;心血管介入治疗在心导管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技术,有利于尽快明确患者的血管病变部位、性质、程度,在患者心肌严重缺血前确保患者闭塞的血管得到通顺,改善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使得濒死的心肌得到有效的抢救,缩小患者的梗塞面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安全性高、成功率高,患者的接受度更高【1】。
随着当前介入治疗患者数量的增加,各类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患者会出现假性动脉瘤,本文就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原因进行分析,明确其护理措施,详见下文: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22年1月份,结束时间为2022年12月份。
患者的年龄范围46-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9.49±2.38岁。
对我院在此期间收治的所有心血管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的基础资料进行分析,P>0.05,可开展研究。
1.2方法分析患者出现假性动脉瘤的原因:1、患者的耐受性,患者行介入术后应保持长时间术侧肢体处于制动的状态,使得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告知患者卧床休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练习在床上排便,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以及烦躁的情绪【2】。
2、术后压迫,行介入手术后患者手术动脉鞘管留置时间在4-6小时后可以将其拔除,为患者拔除导管后,应对穿刺点进行30分钟左右的压迫,避免患者的穿刺部位出血,为患者提供弹力绷带行穿刺点的加压包扎,时间为6小时,让患者将术侧的肢体伸直,平卧24小时充分休息。
假性动脉瘤的治疗与护理最终版ppt课件

诊断
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彩色多普勒 DSA CT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
17
PSA的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 介入治疗
18
外科手术治疗
载瘤动脉结扎 动脉瘤切除 动脉重建术:
动脉裂口修补、动脉补片移植和 动脉端端吻合术等
19
介入治疗
加压法 动脉主干栓塞法 经血管瘤内栓塞法 带膜支架植入法
7
医源性形成的原因
动脉穿刺技术不熟练 动脉穿刺点压迫不确切 动脉导管或导管鞘选择型号不适当 术中及术后使用抗凝药物 术后过早活动
8
股动脉解剖
腹股沟韧带、缝匠肌、股长收肌构成股 三角
由里向外:股静脉、股动脉、股神经
股动脉穿刺点: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下 方
9
图形
10
11
股动脉血管穿刺并发症
25
健康指导
行为及饮食指导 用药指导 定期门诊
26
思考题
当你独自值班时,如果病人突然诉瘤体 部剧烈疼痛,你该如何处理?(动脉瘤 破裂的急救)
27
28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局部出血血肿 动脉栓塞 动脉夹层 感染 PSA 动-静脉瘘 血管穿孔
12
临床表现
周围动脉瘤: 局部搏动性肿块 压迫症状 肢体远端缺血
13
临床表现
周围动脉瘤: 瘤体破裂 疼痛 感染
14
假性动脉瘤
锁骨下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15
临床表现
内脏动脉瘤: 近一半(43%)无临床症状 常于瘤体迅速增大所致的压迫症状 破裂出血等
20
新技术
经血管瘤内栓塞法
◦ 化学方法 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有什么临床症状?假性动脉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穿刺部位的搏动性肿块,可伴有收缩期杂音,可通过血管超声检查证实。
假性动脉瘤典型的超声表现为搏动性无回声囊,囊内显示涡流信号,超声检查也可以显示周围组织,确定动脉位置后,瘤颈可通过与囊腔的交通而发现(如下图)。
大多数假性动脉瘤都出现在手术拔鞘后的最初3日内(切开皮肤即可看到血肿)(进一步游离,可看到明显血肿)(清除血肿后修复动脉破口,可以看到穿刺点是在股浅动脉)定义: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行经皮穿刺后血液通过动脉壁裂口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并形成一个或多个腔隙(瘤腔),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载瘤动脉与瘤腔之间的通道(瘤颈部)流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流回流到动脉内的一种病理现象。
概述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涉及介入操作的各个环节、术前术后用药及患者自身血管解剖与功能状况。
一般发生在术后24~48 h,患者自觉穿刺部位疼痛,穿刺部位出现进行性增大的肿块、搏动感、震颤以及血管杂音。
可出现血管破裂、压迫周围神经、血栓栓塞、皮下组织坏死等不良后果。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破口流出而被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
多由创伤性、医源性(最多见,如股动脉经皮穿刺,造成假性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也见于血管内膜炎及周围炎,可发生任何部位。
临床表现局部膨胀性包块,有波动感,患者局部疼痛或撕裂痛。
病因1.术后制动不佳。
某些高龄或有腰部疾患的患者难以忍受术后长时间下肢制动而过早屈腿,导致压迫止血时形成的血栓脱落或加压包扎处纱布移位,动脉穿刺处再次出血。
2.腹压增加。
频繁而剧烈的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均可导致动脉穿刺处再次出血。
3.性别与年龄。
女性由于股内收肌群不如男性发达,高龄患者肌肉相对萎缩,推测同样条件下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女性可能高于男性。
高龄患者可能高于青壮年。
4.压迫止血不佳。
拔除动脉鞘管后止血时间过短或过于频繁松手观察止血效果,或者绷带加压包扎过松,位置不正确,导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股动脉介入术后假性动脉瘤患者的观察及护
理
作者:卢钱娣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8期
假性动脉瘤是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 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
而形成血肿。随着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发展,以及抗凝,抗学血小板药物的使用,假性动脉瘤成
为介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我科从2013年01月至06月行PCI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5
例,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5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5-78岁;其中植入一枚支架2例,2 例三支病变,
未植入支架;1例血管无明显异常 ,未植入支架,术后均予宽胶布,沙袋局部压迫8小时,术
肢制动6-12小时。
1.2临床表现 3例患者在术后2天穿刺部位出现明显肿胀,可触及波动性肿块,患者主诉
感疼痛难忍,2例患者外观穿刺部位无明显肿胀,平卧位休息时无特殊感觉,下床行走时伤口
穿刺处感牵拉痛,5例经超声多普勒检查均确诊为假性动脉瘤。
1.3结果 2例于徒手压迫1小时,然后用弹力绷带包扎,沙袋压迫24小时瘤口闭合,2例
徒手压迫1小时然后弹力绷带包扎,沙袋间隔压迫72小时瘤口闭合,1例间断压迫5天瘤口闭
合。
2原因分析
假性动脉瘤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抗凝药的应用 介入术前充分抗凝和抗血小
板治疗,有助于减少支架植入术后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但可增加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因
此,术前应正确使用抗凝剂治疗,对术程较长、使用过量抗凝药的患者术后压迫和观察时间要
长。(2)肥胖者和高血压患者 体形肥胖者多为老年人,皮下脂肪层较厚,动脉粥样硬化者
多,穿刺时动脉搏动不明显,给穿刺带来困难,压迫时又较难找准穿刺点,以致压迫不彻底,
穿刺口闭合不完全。高血压患者,术前如果没有完全把血压降到正常范围,或者术后患者焦虑
引起血压的再度升高都会给压迫带来一定的难度,压迫时间不够就容易并发假性动脉瘤。且高
血压患者术后解大便时腹压增加,未完全闭合的股动脉穿刺口易在强大血压的冲击下破裂出
血。(3)患者的依从性 患者依从性差是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医护人员没有做
好术前教育或术后患者耐受性差,因紧张和肢体长时间制动带来的不适导致频繁换动体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4)穿刺技术 介入手术过程中由于穿刺点过高或过低,或刺破动脉后壁,均可使假性动脉瘤
的发生率增加.
3护理
3.1 做好术前宣教 做好术前宣教,能让患者很好的配合这一点对予预防术后假性动脉瘤的
发生是很重要的,因此,术前要进行充分教育,告知术后的注意事项及术侧肢体的制动要求,
让患者了解到过早活动可能带来的危害,提前告知患者如出现伤口疼痛难忍,局部可触及肿块
等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不能自行接尿时及时给与导尿,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
便等。
3.2穿刺部位的观察
3.2.1局部观察 介入术后拔出鞘管后用左手的食指和中指压迫股动脉穿刺处,至少按压20-
30分钟,无出血后在穿刺点上方放置4-5块纱布,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并予沙袋持续压迫6小
时,8小时去除弹力绷带。嘱患者术肢制动24小时,在这期间我们要认真贯彻穿刺点周围是
否有出血,皮下淤血及血肿,一旦发现,应立即告知医生,给予重新包扎,压迫止血;严密观
察出血情况,血肿范围的变化,做好记录。同时做好术侧肢体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如足背动脉
搏动,皮温,色泽等。解除弹力绷带后第一天可下床活动,但不要走动太多,不可过剧,一旦
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可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修复或超声指导下压迫修复,嘱患者绝对卧床
休息24h以上。2-3天后超声复查。失败的还在可在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
3.2.2其他观察 持续心电监护。术后压迫止血期间我们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以及全身情
况。一旦有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医生,给与必要的处理,另外,应密切观察患者全身皮肤情
况,有无出血点及大小便颜色,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情况。
3.3心理护理 一旦出现假性动脉瘤,很多患者会出现焦虑,恐惧,烦躁等情绪;另外,假
性动脉瘤局部的疼痛肿胀等不适,也会加重患者心理反应。因此,要及时和患者沟通,让患者
对病情有充分的了解,告诉患者经积极有效的加压出来后,血肿能逐渐吸收,不会影响日后活
动,以缓解患者情绪。抑郁,焦虑,紧张的心理会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剂血浆儿茶酚胺水平
升高,使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导致瘤体破裂的危险,因此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
一旦发生假性动脉瘤,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因此必须强调并重视预防为主的原则,有效地避免假性动脉瘤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袁晓丽,宋玲,王洪静 冠心病介入手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3例(B)临床荟萃 2010,
10(20):1831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邹连英,PCI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6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20)
4935-4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