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动脉穿刺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
假性动脉瘤标准护理管理流程

假性动脉瘤标准护理管理流程
假性动脉瘤标准护理管理流程:
入院评估:①详细询问病史,体检确认动脉瘤位置、大小及并发症。
②评估患者全身状况,包括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及自理能力。
术前准备:①完善影像学检查,明确瘤体情况。
②给予必要的药物准备,如抗凝治疗需按医嘱调整。
③进行术前宣教,减轻患者焦虑。
手术期护理:①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②确保手术部位无菌,正确使用手术器械。
③术后妥善固定导管,观察引流液性质及量。
术后监护:①密切观察伤口有无出血、血肿形成。
②维持患肢适当位置,促进血液循环。
③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
药物管理:①按时给予抗凝、抗炎药物,预防血栓及感染。
②监控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功能锻炼与康复:①指导患肢适度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②关注患者营养状况,指导合理膳食。
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①教育患者及家属识别并发症迹象。
②提供心理支持,增强治疗信心。
出院指导与随访:①说明居家注意事项,如伤口护理、活动限制。
②安排定期复查,监测动脉瘤变化。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进展

经股动脉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进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介入技术因为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患者易接受等特点,在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其中假性动脉瘤是其中之一,国外文献报道发生率为0.3%~8%[1]。
1 假性动脉瘤的概念和形成假性动脉瘤(pesudoaneurysm.PSA)是血管外存在一个或多个腔隙,内部有血液流动,并经通道(瘤颈部)与动脉相连,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瘤颈部流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液回流到动脉内,由于瘤壁内没有动脉组织(如中膜或外膜),故称为假性动脉瘤[2]。
由于介入治疗操作不当、肢体制动不到位、术后频繁改变体位、过早活动、压迫不当、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抗凝药物的广泛应用等均可在术后24~48h内发生,患者自觉穿刺部位疼痛,触之加剧,穿刺部位出现进行性增大的大片淤斑、肿块、搏动感、震颤以及血管杂音。
可出现血管破裂、压迫周围神经、血栓栓塞、皮下组织淤血、坏死等不良后果[3-4]。
2 护理措施2.1 术前护理2.1.1 危险因素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年龄(动脉硬化者愈合慢)、体重(肥胖者难找准穿刺点,以致压迫不彻底)、依从性(过早、频繁活动)、有无糖尿病(血管硬化加重)和高血压(高血压未控制理想时血管张力高,伤口愈合困难)、抗凝药的使用(凝血时间延长,加重出血倾向)[2、5]。
2.1.2 健康宣教术前指导患者训练床上大小便,告知患侧肢体制动的重要性和危害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若患者仍不能重视并配合,首先鼓励患者,并告知可能会导致假性动脉瘤的形成、症状和不良后果[6]。
2.1.3 心理护理介入治疗一种有创治疗,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心理。
支持性心理治疗是心理治疗的最基本方式,它可以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消除疑虑、增强信心,使患者认识到控制情绪的重要性及围手术期进行心理干预的的必要性[7]。
因此,需要我们护理人员进行术前探访,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等情况,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耐心解释,讲解介入治疗的过程、术中配合、术后的注意事项,使其对介入治疗有一定的了解,消除术前紧张、焦虑情绪[8]。
股动脉介入治疗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的相关因素和护理体会

①协助 医师进 行腹 腔穿刺并连接好管 路 ;②观察患者有 无不适 , 将 监护 仪调 节每 1 5 分钟 进行 血压 监 测1 次 ;③严密 观察 管路 通 畅情 况 ,认真记录滤 出腹水量 ,并做 好滤出液的消毒工作 ,将滤出液集 中 在一 个大的容器 内,加入含氯 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 后再 丢弃 ,避免环 境污 染 ;④认真记录开 关机 时间 ,操作结束后 留取腹水 标本 ,抽血标 本 。拔除穿刺 留置针 ,严格 消毒穿刺点 ,并用无菌 辅料 包扎 ,腹带加 压 。监测生命体征 、腹 围;⑤将腹腔拔除的穿刺套 管针直接放人含氯 消毒 液内进行循环抽 吸,直 至将管路 内的腹水全部 排出 ,进行消毒后
解患 者的不 适症状 。上 述治疗 方法 可使 本来不 足的有 效循 环血量 下 降的更 明显 ,低钠 、休 克、肝 性脑病等 的发生率也在增 加 。
而腹 水回输术是通过 回输装置 ,将腹腔多 余水 分滤掉 ,腹 水中的
①术后 指 导患者 卧床休 息2 4 h ,严密观 察神志 、生 命体征变 化 、 记 录尿量 ;②指导患者进行 高蛋 白、高维生 素、高热量 、低盐饮食 ,
参考 文献
[ 1 】 顾 生旺, 蒋 兆荣 . 腹 水浓 缩回输治 疗 1 2 4 例 顽 固性 肝硬化 腹 水疗效
『 J ] 胃 肠 病学 和肝病学 杂志, 2 0 1 1 , 2 0 ( 8 ) : 7 2 2 — 7 2 3 . 【 2 ] 史立华 , 夏青, 张其胜. 腹 水浓 缩腹 腔 回输对顽 固性 腹 水 的治疗4 2 例f J 】 冲 国临床医学2 0 0 7 , 1 4 ( 1 ) : 2 7 . 【 3 ] 聂歆 赢 , 褚 志 华, 田世 坤, 等. 肝硬 化 顽 固性 腹 水 回输 的 临床 研究 [ J ] . 医学 信息, 2 0 1 2 , 2 3 ( 1 ) : 2 4 . 【 4 】 丁月荷 目 体 腹水 超滤 浓 缩腹 腔 回输治疗 肝硬 化 顽 固性 腹 水 1 1 2 例临床分析 [ J ] . 吉林 医学2 0 1 2 , 6 ( 3 3 ) : 3 6 2 1 — 3 6 2 2 .
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及护理

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及护理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假性动脉瘤的预防及护理一、定义定义:假性动脉瘤 (pseudoaneurysm,PSA)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自此破口流出而被主动脉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血肿,多由于创伤所致。
二、病因假性动脉瘤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抗凝药的应用介入术前充分抗凝和抗血小板治疗,可增加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
2、肥胖者和高血压患者3、患者的依从性患者依从性差是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之一,主要是因紧张和肢体长时间制动带来的不适导致频繁换动体位。
4、穿刺技术介入手术过程中操作人员由于穿刺点过高或过低,或刺破动脉后壁,或误入股浅动脉均可使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增加。
5、术后压迫术后压迫时间不够或位置的不准确是术后形成假性动脉瘤的原因之一。
三、临床表现1、局部有肿块,并有膨胀性搏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听到收缩期杂音。
2、压迫动脉近心侧可使肿块缩小,紧张度降低,搏动停止,震颤与杂音消失。
3、巨大动脉瘤可有邻近神经受压损害和远侧组织缺血症状。
如瘤内有附壁血栓形成,有可能发生血栓迁移引起远侧动脉栓塞而产生相应症状,也可因外伤或内在压力增加而破裂出血。
四、治疗假性动脉瘤自愈者很少,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包括:1、动脉修复;2、血管结扎;3、瘤体切除;4、血管吻合及血管移植术等。
五、预防措施1、穿刺时正确定位,穿刺点不宜过高或过低。
2、医生在拔鞘管后按照正确的定位和手法压迫穿刺点。
3、术后严密监测血压变化,如发现血压过高,及时报告。
4、遵医嘱合理使用抗凝药物。
5、做好术前教育,让患者了解到活动可能带来的危害,鼓励患者坚持术侧肢体制动位。
6、患者卧床时间长时,会腰酸背痛,这时要给予按摩。
7、尽量避免剧烈咳嗽、打喷嚏、大便用力等。
六、护理1、穿刺部位的观察对于高危患者如高血压、肥胖患者、穿刺失败者应加强术后巡视,观察穿刺点周围是否有出血、皮下淤血及血肿的形成,一旦有出血、血肿,应早期发现并立即通知医生,重新给予包扎、压迫止血,严密观察出血情况、血肿范围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股动脉穿刺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

12月经股动脉 穿刺行介入 手术的 204例 患者进 行 围手术期 的观 察及 护理 ,探 讨发 生假 性动脉 瘤 的相 关 因素 和护理 措施 。
结果 :20 4 例 患者 中有 2例 在术后 72 h出现假性动脉 瘤。在超 声定位下 ,徒 手压迫交通 口处 1 h后 ,动脉压 迫器加压 包扎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s on Concurrent Pseudo-aneurysm after Fem oral Artery Puncture LIU Xin (Department of Neurology,The Fou ̄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ina Medical University,Shenyang 1 10032,China)
· 164 ·
沈 阳医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第 16卷 第 3期 2014年 9月
股动脉穿 刺术后 并发假性动脉 瘤相关危险 因素分析及护理
刘 欣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 四医院神经 内科 ,辽 宁 沈 阳 110032)
[摘要 ]目的 :讨论 经股 动脉 穿刺行介入手术后 并发假性 动脉 瘤的相关危险 因素及护理 。方法 :对 2013年 1月至 2013年
[关键词 ]股动脉穿刺术 ;假性动脉瘤 ;护理 ;围手术期 ;危险 因素 ;超声 ;介入 ;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 R473.5
[文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1008—2344(2014)03—0164—02
doi:10.3969/j.issn.1008—2344.2014.03.013
一例经股动脉介入术后并发假性动脉瘤患者护理分享

穿刺部位观察 饮食
活动(主动、被动)
病例汇报
6月14日床旁交班:股动脉穿刺周 围皮肤青紫,触摸皮下有肿块,按 压无疼痛,皮温正常,足背动脉搏 动良好,报告医生。
床旁血管超声提示: 1.右股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2.右侧股动脉沟区混合回声包(大小 约42×19mm),考虑假性动脉瘤并 血栓形成肿 3.右侧腹股沟区皮下水。
2 术侧肢体制动,禁止屈伸,打弯,坐起,绝对卧床,加强宣 教引起重视取得配合。
3 给予留置尿管,减少活动,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
严密观察生命体症及穿刺部位情况,耐心听取患者主诉,如 4 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处理。
PSA的干预措施
术后第三天避开穿刺点给予硫酸镁湿热敷。
5
(方法:150毫升水加入50%硫酸镁粉150克,水温为40摄氏度,
肥胖 身高164cm 体重80kg
(BMI)(30.3)kg/㎡ 肥胖≥28kg/㎡
患者依从性较差
PSA的临床表现
局部搏动性肿块、 血管杂音
01
压迫包块近端动脉
02
时包块缩小,震颤及
血管杂音减弱
03
伴有局部疼痛和瘀斑
PSA的干预措施
1 超声探头指引下压迫,使血流及频谱信号消失,弹力绷 带加压包扎修复。
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于包块处,湿热敷30分钟,每日两次)
6 每日病房紫外线消毒。
7 定期复查血管超声。
8 加强巡视,严格交班。
穿刺部位观察
术后天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六天 第十一天
疼痛 肿胀 无无 有有 有有 有有 无有 无有
皮温 正常 正常 增高 增高 正常 正常
超声检查 (大小约42×19mm)包块
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点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

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点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发表时间:2016-10-21T15:47:49.547Z 来源:《航空军医》2016年第19期作者:磨莉[导读] 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干预。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南宁 530021【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部位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干预。
方法:对320例经股动脉穿刺脑血管介入穿刺部位并发假性动脉瘤的6例患者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结果:6例患者经精心护理无护理并发症,10~15d好转出院。
结论:脑血管介入虽有一定的风险,但做好术前、术后宣教,提高患者依从性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股动脉;假性动脉瘤;脑血管造影;护理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指动脉管壁被撕裂或穿破,血液从破口流出被邻近的组织包裹而形成的血肿,临床表现为穿刺部位局部有肿块、淤斑、膨胀性搏动、可触及收缩期震颤、闻及收缩期杂音[1]。
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行脑血管造影320 例,术后6例患者穿刺部位发生假性动脉瘤,经积极采取护理措施,均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我院行脑血管造影 320 例,6例患者发生股动脉PSA,占1.9%;男3例,女3例,年龄45~78岁;合并高血压病4例,糖尿病2例,肥胖1例;6例均行血管彩色多普勒检查并确诊为股动脉PSA。
1.2 方法6例患者均采用徒手联合绷带包扎沙袋压迫法。
患者取平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取股动脉及腹韧带交点为压迫点,在穿刺点上方1.5~2.5cm处,取1块7x8x9cm方纱做支点,用一手掌跟压迫动脉,另一手辅助加压,压迫力度为血管杂音消失,足背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持续按压30 min,表面再覆盖5块7x8x9cm方纱,以2条弹力绷带交叉包扎24h,2Kg沙袋压迫。
嘱患者压迫后绝对卧床休息,患肢制动12 h,平卧24 h,用改良约束带约束术侧肢体踝关节于床尾。
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致假性动脉瘤1例的护理

・
16・ 1
现 代 中西 医 结 合 杂志 Moen ora o It rtd rdt nl hns dWet nMein 0 8Jn 1 ( ) dr unl f ne ae aioa C ie a s r d ie 0 a , 7 1 J g T i en e c 2
L 立 即予 右 股静 脉插 管行 临 时透 析 , 后 患 者 按 常 规 护 理 。 。 术
322 保持有效的引流 ..
密 切 观 察 引 流 的量 、 、 质 , 防 色 性 严
管 道 受 压 、 曲 、 叠 及 滑 出 , 短 时 间 引 流 出 大 量 血 性 液 体 扭 折 若
( 于 10mL 并 出现 低 血 压 征 兆 , 及 时 报 告 医 生 再 次 手术 大 0 ) 应
止血 。
当晚 患 者 诉 右 腹 股 沟 疼 痛 , 体 : 部 有 一 2c ×3c 血 肿 , 查 局 m m 考 虑 为 穿 刺 损 伤 所 致 , 患 肢 制 动 并 抬 高 , 热 水 外 敷 砂 袋 压 嘱 予 迫 。8月 2 3日晨 患 者 床 上 解 大 便 后 出 现 右 腹 股 沟 疼 痛 加 剧 ,
股 静 脉置 管 行 血液 透 析 致假 性 动脉 瘤 1 的护理 例
万 萍
( 江省杭 州 市第一 人 民 医院 , 江 杭 州 3 0 0 ) 浙 浙 106
[ 关键词 ] 股静脉置管 ; 假性 动脉 瘤; 血液透析
[ 中图 分 类 号 】 R 7 . 435 [ 献标 识 码 】 B 文 [ 章 编 号 】 10 —8 4 (0 8 O —0 1 ~0 文 0 8 89 2 0 1 16 2 J
如下 。 1 病 历 介 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动脉穿刺并发假性动脉瘤的护理
摘要:随着介入导管诊疗技术的广泛应用及血液透析的广泛开展,医源性假性动脉瘤成为常见并发症,下面总结6例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病原因及护理。
关键词:股动脉穿刺假性动脉瘤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7.28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7-0256-02
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行经皮穿刺后血液通过动脉壁裂口进入血管周围组织并形成一个或多个腔隙(瘤腔),收缩期动脉血液经过载瘤动脉与瘤腔之间的通道(瘤颈部)流入瘤腔内,舒张期血流回流到动脉内的一种病理现象。
发生涉及介入操作的各个环节、术前术后用药及患者自身血管解剖与功能状况。
一般发生在术后24~48h,患者自觉穿刺部位疼痛,穿刺部位出现进行性增大的肿块、搏动感、震颤以及血管杂音。
可出现血管破裂、压迫周围神经、血栓栓塞、皮下组织坏死等不良后果,因此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极其重要。
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本科收治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6例,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男2例,女4例,年龄25~82岁,平均年龄65岁,其中3例是血液透析患者行股动脉穿刺后触摸局部有肿块,疼痛,大片瘀斑,3例是凝血功能差的患者行动脉血气
分析后出现上述症状。
1.2 结果。
4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加压包扎,肢体制动后瘤体闭合,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后好转出院。
2 病因
2.1 术后制动不佳:某些高龄或有腰部疾患的患者难以忍受术后长时间下肢制动而过早屈腿,导致压迫止血时形成的血栓脱落或加压包扎处纱布移位,动脉穿刺处再次出血。
2.2 腹压增加:频繁而剧烈的咳嗽、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均可导致动脉穿刺处再次出血。
2.3 性别与年龄:女性由于股内收肌群不如男性发达,高龄患者肌肉相对萎缩,推测同样条件下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女性可能高于男性。
高龄患者可能高于青壮年。
2.4 压迫止血不佳:拔除动脉鞘管后止血时间过短或过于频繁松手观察止血效果,或者绷带加压包扎过松,位置不正确,导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
2.5 围术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可能出现血管破裂、血栓栓塞、压迫周围神经组织、皮肤和皮下组织坏死和显著失血等不良后果。
2.6 假性动脉瘤形成的危险因素与误穿刺股浅动脉,抗凝药应用,术中使用较大口径动脉鞘及术后留置鞘有关。
3 护理
3.1 防止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破裂。
对于假性动脉瘤较大或是疼痛严重的患者,要警惕瘤体破裂。
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肢体制
动,预防感冒,防止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猛,屏气等,以减少引起腹压增高的因素,造成穿刺部位出血或加压包扎移位,若患者有慢支病史,一定注意充分止咳,且咳嗽时应用手按住沙袋或加压包扎部位;控制血压是预防动脉瘤破裂的关键,对高血压病患者严密监测并控制血压;患者感到疼痛加剧并出现、出冷汗、脉搏加快、血压下降,足背动脉不可及等症状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行手术治疗。
3.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面色,对血液透析病人及凝血功能差等高风险病人行股动脉穿刺后我们要密切观察
穿刺部位的情况,包括穿刺部位的皮肤有无瘀斑,触摸有无肿块硬节,患者有无疼痛不适的主诉,肢体有无肿胀,足背动脉的情况等等。
正确使用抗凝剂,术前应正确使用抗凝剂治疗,并应查明患者凝血功能及血细胞计数。
术后每小时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皮肤周围有无血肿、皮下瘀斑,定期查血常规及凝血功能。
3.3 发生假性动脉瘤后的护理。
发生假性动脉瘤后应立即给予超声引导下用弹力绷带持续加压包扎卧床休息24~72h。
并保持绷带松紧度适中,以能扪及远端动脉搏动为标准。
同时密切观察假性动脉瘤的大小、硬度、局部皮肤及颜色变化、有无搏动感、有无血管杂音等,以及观察患肢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情况,患肢皮肤的色、温、觉的变化及测量两大腿的周径,并协助患者复查超声多普勒,观察治疗效果。
3.4 外科修补术后护理。
患者如超声引导下压迫无效,则需行外
科手术修补,术后应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患者制动,但一般不超过24小时,并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注意手术部位是否发生出血,血肿,并保持局部清洁干燥,24小时内密切观察肢体是否有皮肤苍白,皮温低,疼痛,麻木,动脉搏动弱或消失等情况。
3.5 由于制动时间较长。
高龄及瘦弱患者,要注意防止皮肤压伤,故每2h要给予患者皮肤按摩10min,手法要得当,用力要均匀,方法:一手从术肢的对侧伸入患者的臂部或肩部,用手掌和前臂支持患者的身体,让患者也以术肢的对侧为支撑点配合护士,另一只手轻轻按摩患者骨突出部位。
3.6 心理护理。
患者超声引导下用弹力绷带加压后由于卧床休息时间过长,均可导致腰背酸痛,患者出现烦躁不安、焦虑的负性情绪。
此时护士应多关心、安慰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并向患者说明卧床休息、肢体制动的必要性,帮助患者按摩腰背部,减轻患者的疼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
4 小结
随着动脉穿刺和各种介入性诊断治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各种大口径动脉鞘的应用及围手术期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使得医源性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大大增加,而假性动脉瘤一旦形成一般不能自愈,并可发生压迫或栓塞,或自行破裂等不良后果,所以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我们对这些高危病人应加强关注,及早发现并发症,使得危害降至最低范围。
参考文献
[1] 杨梅,夏明银,周雅娇,等.面颈部假性动脉瘤的超声诊断及误诊[j].误诊学杂志,2005,2(1):79
[2] 黄招娣.杜佩坚.詹春霞.郑海银.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原因分析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04(6)
[3] 李菲.刘莹.张进.曹荣.股动脉穿刺并发假性动脉瘤5例[j].护理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1)
[4] 李枫娥.汤锋.周巧巧.股静脉置管行血液透析致动静脉瘘合并假性动脉瘤的护理[j].西南国防医药2011(7)
[5] 金惠根.刘宗军.杨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二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