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概述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及设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潍坊学院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及设计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潍坊学院潍坊学院第一章测试1.人类与自然相处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A: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 B: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 C:工业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 D:农耕时代城邑的建立 E: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答案:渔猎时代由聚群而定居;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工业时代及大规模的建设;农耕时代城邑的建立;原始氏族社会及聚落时代2.后工业化及信息化时代,在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基础上,园林景观发展倾向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A: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 B:设计要素的创新 C:形式与功能的结合 D:生态与设计 E:自然的精神和对意义的探索 F:现代与传统的对话答案:场所精神与文脉主义;设计要素的创新;形式与功能的结合;生态与设计;自然的精神和对意义的探索;现代与传统的对话3.英国自然风景园是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规则式园林 B:以大片牧场为主的田园景色 C:自然山水体系答案:以大片牧场为主的田园景色4.19 世纪中下叶,欧美掀起了城市公园建设的第一次高潮,即“城市公园运动”,一些专家在看到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城市的可能性时,也思考着如何保护大自然和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问题。
()A:对 B:错答案:对5.诞生于19世纪中后期的美国纽约中央公园是由著名设计师麦克哈格主持设计完成的。
()A:对 B:错答案:错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于2005年8月在浙江安吉考察时提出的科学论断,规划先行,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前提,也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顶层设计。
()A:对 B:错答案:对7.“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3年11月9日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
()A:对 B:错答案:对8.园林景观功能完善是指()。
A:特色 B:实用与精神多重满足 C:文化 D:形象答案:实用与精神多重满足9.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人本设计回归,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指设计一定要注重细节设计,学会换位思考的统筹设计。
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摘要:湿地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和效益,城市湿地不但具有丰富的资源, 还具有巨大的环境调节功能、景观美化和生态效益。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多样化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
将城市湿地公园打造为大众游憩场所,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增加人们的参与意识。
本文在亲身参观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后,将探讨城市湿地公园在城市景观中的作用。
关键字:群力湿地公园城市景观作用正文:1.引言湿地是指过度湿润的土地,就科学含义而言,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
湿地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国土资源,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湿地不仅能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生态效益。
而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多样化与湿地保护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模式。
哈尔滨群力湿地公园总占地面积34.2公顷,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公园在设计上采用了“生命细胞”的先进理念,即将城市湿地公园视为一个大细胞,为防止城市中噪声、车辆、人群对湿地内生命物种栖息的干扰,设计院在人工湿地公园外以乔、灌木相结合种植林带,屏蔽外来干扰,形成了牢固的“细胞壁”。
在原生态湿地外围,防护林带内修建一系列泡状人工湿地,将原生态湿地视为“细胞核”,人工湿地视为“细胞泡”,为原生态湿地提供养分。
同时,对原生态湿地进行局部地势的修整、补种部分湿地植物、补充多种生物物种,以使湿地在未来达到自我调节与修复的功能,长久保存下来。
2.湿地公园对城市景观的作用城市湿地公园是纳入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范围的天然湿地,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
它对城市绿地系统的多样化、城市建设的一体化、城市表现元素的丰富化起到很大的作用。
(1)湿地公园使城市绿地系统的多样化城市绿地系统是指城市建成区或规划区范围内,以各种类型的绿地为组分而构成的系统。
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尝试——哈尔滨市群力新区湿地公园设计探索

关键 词 : 湿 地 公 园 自然 循 环 过 滤 系统
水体净化
生 态 系统
0 引言 2 0世纪 末期 以来 , 中国 的湿地 规 划项 目也越 来越 多 ,
地 区的碳 化合物用 气体 的浓度 、 为城市生 产氧 气 : 大量 吸 收 城 市辐 射 , 调 节空 气温度和 湿度 , 改 善城市 气候环 境。
城 市湿 地 公 园 的景 观 尝试
哈 尔 滨 市群 力 新 区湿 地 公 园设计 探 索
丁 芸 ( 大 连市建筑 设计 研究院 有限 公司)
2 . 2 调节 气候 , 除低 污 染及减 小城市 热 岛效应 利 用花 园中植 物 的光 合作 ,蓄 水特性 和滤水 性能 等植 存 在着 相 互 作 用 、 相 互 制 约 的 复 杂 关 系。 群力 新 区湿 地 公 园 的 主题 是 物 生态 习性 以及 它对温度 、 辐射和 空气湿 度 的调 节能力 、 吸 生态环境, 生 活 在 湿地 中的 动 物 和植 物 是 这 里 的主 角 , 设 计 中通 过 多 尘能力。 利用植 被光 合作 用特性 , 能够有效地调 节城市 核心
群 力新 区湿地 公 园 的主题 是生 态环 境 , 生活在 湿 地 中 的动物和 植 物是 这里 的主 角 , 人 作 为来访 者 在公 园里 活动
以不 干扰 动植 物 为前 提 , 通 过 对公 园 的造 访 , 引 发 人 们 对 : 于 二 生命 、 自由和 环境 的 思索。 设计 中通 过 多种 元素 的综 合
与 城市 中心 区相邻 , 处于 城市 上水 , 上风向; 西 临长 岭湖 风 在 哈尔滨 的旅 游体 验 ;缓 解现存 自然湿地 保 护 区的压 力 ; 景 旅游 区 , 秉承 天籁 , 自然生 态优 良。南 靠机 场 高速 公路 , 成 为 独特 的教育 、 解释 和 资 源 中心 ; 支 持 国际 重 要 湿地 的 东 接 城市 快 速 路 二环 路 , 西连 环 城 高 速 路 四环 路 , 规 划 三 保护: 提供环 境 教育机 会和 加 强公 众对 重建 自然柄息 地 的 环 穿 行其 间 , 为城 市 新地 标 , 四面 纵横 , 八 方通 达 , 是
湿地生物之家

湿地生物之家摘要:现代科学有充分证据证明湿地有许多非常重要的功能,它涉及人类的生存环境。
所以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各组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
湿地可以蓄洪及净化及增加城市地基含水量,调节气候,除低污染及减小城市热岛效应。
群力新区湿地公园的主题是生态环境,生活在湿地中的动物和植物是这里的主角,设计中通过多种元素的综合运用,打造富有魅力的“湿地生物之家”。
关键词:湿地自然循环过滤系统水体净化生态系统abstract: the modern science has sufficient evidence to prove the wetland has many important functions, which relates to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so the protection of wetlands is to protect the survival of the human environment. wetland ecological system component interactions exist betwee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mutual restriction. the wetland can flood storage and purification and increase the city ground water, climate regulation, except the low pollution and reduce the urban heat island effect. qunli district wetland park is the them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life in the wetland animal and plant is the protagonist here, through the design of a variety of elements of the integrated use, create charming” wetland biologicalfamily”.key words: wetland natural circulation filtration system for water purification and ecological system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哈尔滨市群力新区位居哈尔滨城市西部,北衔美丽的松花江,与市行政中心一水相隔;东与城市中心区相邻,西临长岭湖风景旅游区,秉承天籁,自然生态优良。
上海黎明垃圾填埋场景观生态规划的探讨

上海黎明垃圾填埋场景观生态规划的探讨张智翔;李雅娜;郗金标【摘要】基于对黎明垃圾填埋场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垃圾填埋场规划治理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结合国内外垃圾填埋场景观改造成功案例,提出了利用环境自重建能力,“化腐朽为神奇”的规划治理理念以及改善场地和周边环境的治理举措.【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6(042)027【总页数】3页(P189-191)【关键词】垃圾填埋场;生态规划;生态修复;景观营造【作者】张智翔;李雅娜;郗金标【作者单位】上海植物园,上海200231;上海商学院,上海201400;上海商学院,上海201400;上海植物园,上海200231;上海商学院,上海201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3垃圾问题殃及世界各地,联合国环保组织发出严重警告:“世界上最高的山峰不是珠穆朗玛峰,而是人类堆积的垃圾,世界最长的河流不是亚马逊河,而是人类排出的污水”。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日俱增。
垃圾处理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环境问题。
目前国内外主要采用填埋、堆肥、焚烧等方法,其中大部分城市垃圾采用填埋的方式来处理,我国通过卫生填埋方法处理的城市垃圾约占全部处理量的70%。
垃圾填埋作为一种最为普遍的垃圾处理方式,最大的特点是方法简单,处理费用低,但因城市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填埋处理不能进行垃圾分类,而且不可避免地产生填埋气、各种有害气体、渗滤液等,处理不好极易对大气、水体、土壤造成二次污染。
近年来,垃圾处理成为城市建设和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世界许多国家开始关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景观化利用的研究,把城市垃圾填埋场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城市用地,是一种宝贵的土地资源,运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景观规划设计方法将垃圾填埋场资源化、景观化在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已有成功案例。
这些案例为我们科学地处理垃圾填埋场提供了示范样板,也提供了技术参考,但限于这方面的成功案例较少,垃圾填埋场景观化利用的技术尚未系统化。
民俗文化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

2021年第3期(总第186期)黑龙江社会科学Social Sciences In HeilongjiangNo.3,2021General.No.186民俗文化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一一以哈尔滨市为例张平平,崔云飞(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哈尔滨150010)摘要:民俗文化是影响城市景观设计的重要因素,将不同地域的生活习惯、文化、民俗合理地融入景观设计中,不仅可以营造出繁花似锦的景观盛况,而且能够极大增强当代城市的辨识度。
本文以寒地城市景观为例,通过对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现状进行分析,对哈尔滨城市景观现状进行具体阐述,进而深入探讨了民俗文化在哈尔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及未来发展趋势。
而数字化景观体验、沉浸式景观体验、科技创新景观体验以及地域特征主题景观公园的设计等是将民俗文化应用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未来发展趋势,能够为寒地城市景观氛围的营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国内外相关城市的景观设计开辟一条创新科技景观之路。
关键词:民俗文化;科技创新;寒地城市景观;景观设计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4937(2021)03-0098-05一、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现状分析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承载着众多民族智慧及文化的结晶,多民族差异使得每个地域都呈现出特定的风俗习惯及文化差异⑴。
东北地区主要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及周边地区,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由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朝鲜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区域。
东北地区复杂的自然环境、大量的人口迁移等因素深深地影响着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形成,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层面的文化符号深刻影响着当地人民的饮食习惯、服饰穿着、民间体育、曲艺歌舞等,并经过长期的融合、交融最终形成了北方特有的民俗文化。
1.少数民族语言符号的衰落满语和满文曾是满族北方文化中最显著的文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项目“民俗文化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2019YZ08)作者简介:张平平,1981年生,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崔云飞,1969年生,黑龙江工程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
[转载]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之辨
![[转载]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之辨](https://img.taocdn.com/s3/m/6c30cbc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12.png)
[转载]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之辨原⽂地址:湿地公园与城市湿地公园之辨作者:DDON笛东 湿地公园作为湿地保护、⽣态恢复与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的有机结合体,近年来已成为政府部门宣传、建设的重点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前,我国的湿地公园分为林业部门的湿地公园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门的城市湿地公园两种。
然⽽,这两种湿地公园由于主管部门的不同,其定义、建设要求与条件、主导功能和审批程序等都不尽⼀致。
但⽬前的媒介宣传、科学研究往往把⼆者混为⼀谈,不利于湿地公园的健康持续发展。
更有甚者,某处湿地既是湿地公园⼜是城市湿地公园,这更加混淆了公众对湿地公园的理解和判断,降低了湿地公园的严谨性和权威性。
因此,本⽂对两者进⾏详细⽽具体的⽐较分析⾮常必要,以便公众更加具体、深⼊地了解⼆者之间的异同。
湿地公园城市湿地公园主管部门国家林业局国家建设部概念内涵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态系统、合理利⽤湿地资源为⽬的,可供开展湿地保护、恢复、宣传、教育、科研、监测、⽣态旅游等活动的特定区域。
城市湿地公园是⼀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态保护、科普教育、⾃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
与其他⼏个关系的辨析湿地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和湿地⾃然保护区的区别——风景名胜区以开展游览为主,侧重于开发利⽤,⽽⾃然保护区以保护为主。
湿地公园其⽬标是加强湿地⾃然⽣态系统的保护,尽可能地恢复已受损的湿地⽣态系统,在建设⽅式上强调⾃然性,尽可能保留湿地⽣态特征的⾃然风貌。
从保护强度来看,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湿地⾃然保护区。
从利⽤强度来看,湿地⾃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
城市湿地公园与其它⽔景公园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湿地⽣态系统的⽣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和展⽰,突出了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然⽂化属性。
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然保护区的区别——在于湿地公园强调了利⽤湿地开展⽣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以及充分利⽤湿地的景观价值和⽂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功能。
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_张庆辉

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研究现状张庆辉,赵捷,朱晋,程莉,海全胜,同丽嘎(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包头014030)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生态型城市建设中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重视,并获得广泛发展,尤其在华东地区发展势头较快,但是,指导中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保护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比较缺乏。
因此,通过统计分析中国城市湿地公园的地理布局特征、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近年来对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视角与最新进展。
针对城市湿地公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城市湿地公园未来主要的研究方向和内容。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现状;评价;保护中图分类号:K9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948(2013)01-129-07城市湿地公园的研究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新领域[1~3]。
城市湿地公园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且适宜作为公园的天然湿地,通过合理的保护利用,形成保护、科普、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园[4]”,集中体现了湿地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4年,国家建设部(现为“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首次批准建立了“山东荣成市桑沟湾城市湿地公园[5,6]”,从此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公园在中国迅速发展。
城市湿地公园[7]与其他天然湿地[8]最大的不同是位于或邻近城市,受到城市环境系统、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文化形态的极大影响[9]。
城市湿地公园构成了城市景观中的斑块和廊道[10]。
城市湿地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经济—自然生态系统[11],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水源,补充地下水,调节和控制洪水,过滤转化毒物和杂质,保留营养物质,提供可利用的动植物资源,支撑野生物种多样化(包括濒危物种),保持城市区域良好的小气候,还可以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场所及湿地生态环境教育和科研基地[12],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13,14]。
功能完善的城市湿地公园可提高城市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能力[15,16],因此,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也是对《湿地公约》提倡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原则的充分体现和具体实施[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