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范文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3篇

新课程标准论文范文3篇新课程标准管理论文一、吃不透新课标理念小学语文教材上有这样一个要求学生续写的作文练习:一天早晨,我穿着新衬衣去上学,结果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个小女孩拿到教师批改完的作文后哭了,成绩不好。
因为她写的是她的同桌不小心在她的新衬衣上蹭上了圆珠笔油。
老师的评语是:选材没有积极意义,故事太平淡。
班上的高分作文中一个写的是在公共汽车上与小偷搏斗,结果新衬衣被撕坏了;一个是扶老奶奶过街时,老奶奶吐在她的新衬衣上了。
其实小女孩写的作文才应该是高分的,因为它才是最真实的。
也许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按照新课标要求,学生的作文立意要高,但是老师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真实。
于是这样的一个作文题目在老师的引导下变成了一个叫人说谎的题目。
教师吃不透新课标理念而把理论强加到学生头上的行为是很危险的。
二、机械套用理论模式新课标的评价体系要求评价要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历程,及时给予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于是有一些人就把赞扬变成教育评价鼓励的惟一方法,毫无原则地在课堂进行“批发式”的表扬。
这就有违赞扬的初衷,不但不会有鼓励引导的作用,甚至还会影响到学生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曾经有一个老师说过:“陶行知对犯错误的学生还奖以糖果呢,我美言学生几句有什么不该?”其实,那个带有一定正义感的同学打人后认识了错误,陶行知对依嘱前来的学生奖以糖果,是以严肃的要求为前提,且奖中带有引导的,不是毫无原则和目标的滥奖励。
教师只是形而上地模仿,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三、缺乏对社会环境的关注营造一个让孩子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很重要。
传统的中国父母忽视了孩子作为社会人的成长过程和孩子独立人格魅力的培养,因此我们的素质教育还应该加强整个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力量的建设和发掘,继而充分发挥这一巨大资源的作用。
四、无充足的优秀师资支持决定新课标能够很好执行的必要因素就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一个学校能够具备这一点又是很不容易的。
期末课程论文总结范文

期末课程论文总结范文摘要本篇论文主要对我在本学期所学习的各门课程进行总结和评价。
首先,我对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总结了每个目标的实际达成情况。
然后,我分别对每门课程的教学方法、教材使用和作业设计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最后,我总结了整个学期的学习收获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建议。
通过本篇论文的总结,我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术水平。
关键词:学期总结、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材使用、作业设计、学习收获、改进建议一、引言本学期我选修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英语写作和统计学等四门课程。
每门课程都有其独特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安排。
在这个学期里,我认真学习每门课程的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并按时完成了各门课程的作业和考试。
下面是我对每门课程的总结和评价。
二、学习总结2.1 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涉及社会科学的课程,其主要目标是了解和解释经济现象。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了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论。
课程安排了多个实例案例,帮助我们理解和运用经济学的知识。
除了理论学习,教师还鼓励我们进行小组讨论和课堂演示,帮助我们加深对经济学知识的理解。
在实际达成目标方面,我觉得我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能够正确地运用这些知识来解释和分析现实世界中的经济问题。
此外,我参加了几次小组讨论和课堂演示,提高了我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2.2 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关于计算机系统和计算系统的科学,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编程和问题求解能力。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习了计算机的基本原理、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等知识。
课程采用了理论讲解、实验操作和编程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计算机科学的核心概念和技术。
在实际达成目标方面,我觉得我对计算机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编程技术有了一定的掌握。
我能够独立地使用编程语言解决简单的问题,并理解常见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在实验操作和编程练习方面,我按时完成了各项作业,并积极参与了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
课程意识论文总结范文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意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日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本文旨在总结课程意识的相关理论,探讨其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提升教师课程意识的策略。
一、课程意识的理论基础1. 课程意识的概念课程意识是指教师对课程的整体认识、理解、把握和运用能力。
它包括对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认识。
2. 课程意识的理论来源课程意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课程理论、教学理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等。
其中,课程理论强调课程是教育实践的基础,教师需要具备课程意识;教学理论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课程意识是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则强调教师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提升课程意识。
二、课程意识在教师教学实践中的应用1. 课程目标的制定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制定课程目标,确保教学活动具有明确的方向。
2. 课程内容的处理教师需对课程内容进行筛选、整合和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需求。
3. 课程结构的优化教师应关注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使课程内容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 课程实施的有效性教师需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程评价的多元化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提升教师课程意识的策略1. 加强课程理论学习教师应深入学习课程理论,了解课程发展的趋势,提高课程意识。
2. 开展课程实践活动教师可通过参与课程设计、教学研讨等活动,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3. 加强反思与交流教师应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同行进行交流,共同提升课程意识。
4. 关注学生需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5. 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为教师提升课程意识提供保障。
总之,课程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毕业课程设计类论文范文

毕业课程设计类论文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并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XX学科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定义、特点和分类,使学生对学科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阐述XX学科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XX学科的方法与应用:介绍XX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并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新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实验法:进行实验操作,使学生能够亲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XX学科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一些XX学科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成果,拓宽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教学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亲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程设计论文格式范文

课程设计论文格式范文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培养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了解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细胞、遗传、进化等;掌握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如细胞理论、遗传规律、生物进化等;理解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和分析生物学现象;能够运用生物学实验技能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生物学实验技能和生物学应用。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术语的学习,包括细胞、遗传、进化等;2.生物学基本原理和规律的学习,包括细胞理论、遗传规律、生物进化等;3.生物学实验技能的培养,包括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4.生物学应用的探讨,包括生物学在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生物学在生产、生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4.实验法: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生物学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参考书:生物学参考书,用于学生拓展学习生物学知识;3.多媒体资料:生物学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用于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学知识;4.实验设备:生物学实验仪器和试剂,用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期末课程论文完成总结范文

期末课程论文完成总结范文摘要:本文总结了我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所完成的研究、学习和项目报告。
我分析了我在每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并总结了取得的进展和困难。
最后,我提出了自己的反思和展望。
1. 引言:本次学期我参加了X门课程,包括A、B、C等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研究和学习,我对相关专业领域有了更深的了解,并且学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总结我在这些课程中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
2. 研究和学习成果:2.1 A课程:我通过对A课程的学习,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我学会了如何进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
我在实验中获得了实践经验,并取得了不错的实验结果。
这让我对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能力充满了信心。
2.2 B课程:B课程是一门讲授理论和应用的课程。
通过对B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相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场景。
我也学会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
在这门课程的项目中,我与团队成员合作,研究了一个具体的案例,并成功提出了解决方案。
2.3 C课程:C课程是一门技术性课程,我通过实践操作学习了相关软件和工具。
我学会了如何使用这些工具进行数据处理和模型建立。
在实践项目中,我使用这些工具完成了复杂的数据处理任务,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3. 进展和困难:3.1 进展: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我取得了一些进展。
首先,我不断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率。
我学会了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分配时间,并利用课外资源提升自己的学习效果。
其次,我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拓宽了自己的思路和视野。
与其他同学的交流让我获得了更多的启发和想法。
最后,我也完成了一些独立的研究项目,提高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困难: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
首先,由于课程时间较紧,我在某些项目中遇到了时间压力。
有时候我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个复杂的项目,这给我带来了一些困扰。
其次,在一些理论课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难以理解的概念和公式,给我的学习带来了一些困难。
课程论文范文

课程论文范文
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适应新时代商业环境的关键。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这一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数字化转型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首先,数字化转型为中小企业带来了显著的运营效率提升。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企业能够实现流程自动化,减少人力成本,提高决策速度和准确性。
例如,通过使用云计算服务,中小企业可以灵活地扩展或缩减资源,以适应市场变化。
其次,数字化转型还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市场拓展。
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企业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全球客户,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和推广。
同时,社交媒体和在线广告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成本效益高的营销渠道。
然而,数字化转型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的首要问题。
数据泄露和网络攻击可能导致企业声誉受损,甚至业务中断。
此外,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要求企业不断投资于新技术,这对资金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中小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企业应加强网络安全管理,投资于安全技术和培训员工的安全意识。
其次,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与大型企业或技术供应商合作,共享资源,降低技术更新的成本。
最后,企业应注重培养数字化人才,提高员工的数字技能,以适应数字化转型的需求。
总之,数字化转型为中小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风险。
只有通过积极应对和策略调整,中小企业才能在数字化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中教学论文(15篇)精选范文

高中教学论文(15篇)精选范文1. 教育的重要性这篇论文探讨了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以及高中阶段如何扮演一个关键角色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积极的社会参与。
2. 创育方法的应用这篇论文介绍了在高中教学中应用创育方法的重要性,讨论了如何通过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来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3. 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方法本文探讨了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有效方法,涉及了选取适宜的教材、灵活运用教学手段以及引导学生参与互动和实践等方面。
4. 高中学生良好行为惯的培养这篇论文研究了培养高中学生良好行为惯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行为模式。
5. 互联网对高中教育的影响本文探讨了互联网对高中教育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提出了如何合理应用互联网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研究效果。
6.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这篇论文呼吁重视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了相关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旨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挑战。
7. 高中英语教学的改进本文基于对高中英语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包括更强调语言实际运用、促进学生自主研究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方面。
8. 高中数学教学的差异化策略这篇论文介绍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差异化策略的重要性,探讨了如何根据不同学生的研究需求和能力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9.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本文研究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供了一些改进的建议,旨在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
10. 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这篇论文总结了高中历史教学的启示和经验,强调了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提倡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应用。
11. 全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本文通过对全人教育理念的解读,介绍了高中阶段如何实践全人教育,包括学科综合性实践活动、德育课程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12. 高中生创业教育的可行性研究这篇论文研究了高中生创业教育的可行性,探讨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价值和方法,为高中创业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序号(学号):_______________(完整学号)吉林农业大学发展学院××课程论文浅谈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题目)姓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 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 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改成完成日期)工商管理 2009 6 2浅谈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中文题目)[摘要]企业流程再造理论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竞争力,它是对企业整个流程进行彻底的变革,不是孤立地进行的,要求同时对企业组织结构进行变革,组织结构的变革应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在组织形式上达到能迅速响应环境变化、便于管理层注重整体利益以及员工能人尽其才的要求,本文简单介绍了企业流程再造的产生和概念,企业流程再造的方法,基本原则,主要程序,企业流程再造实施中的误区,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的结果:产生了新的组织形式——流程型组织,以及企业流程再造的未来前景。
[关键词]企业流程再造组织变革Preliminary Discussion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OrganizationalChange[Abstract] The theory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the corporation, which absolutely reform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corporation, but not works isolated. It requires reforming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imultaneously, and the change of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should be guid ed by the customers’ requirements. The reform must make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respond the change of environment at the aspect of the organizational make-up so as to make the management echelon lay stress on entirety interest and the staff’s request of making the best possible use of themselves. This article simply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and the concept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the methods, basic principles, main procedures of it.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also deals with the misunderstandings in the enforcement of the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and its prospects.[Keyword]Corporation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Organizational Change目录中文摘要 (1)英文摘要 (2)前言 (4)一、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概述 (5)(一)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的相关概念 (5)(二)对企业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的认识 (5)二、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的原因分析 (6)(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 (6)(二)组织内部条件的变化及现行组织结构的弊端 (7)(三)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促使企业寻求变革 (8)三、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的过程分析 (8)(一)企业流程再造的方法 (8)(二)企业流程再造的原则 (9)(三)企业流程再造的程序 (10)(四)企业流程再造实施中的误区 (11)四、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的结果分析 (12)(一)产生了新的组织形式——流程型组织 (12)(二)流程型组织与其他组织形式相比具有的优势 (13)(三)企业流程再造的未来前景 (13)结论 (15)参考文献 (17)前言: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企业流程再造(BPR)是对传统管理模式的挑战,成功实施BPR将极大地提高和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
流程再造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一场管理革命。
企业流程再造是适应于现实需求的管理思想,是一种管理上的创新,它不再遵循传统分工的原则,而是“彻底改变现有作业流程,重新构建组织结构,以期在衡量企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上,如成本、质量、服务及工作速度等方面获得显著改善”。
流程再造是以面向顾客需求为出发点,以企业流程为对象,以对企业流程进行根本性彻底的重新思考和设计为主要任务,以简化和优化流程为手段,以提高和改善绩效为目标的管理学革命。
企业进行再造时,需要一个系统的企业流程再造的理论框架,这一再造框架包括:一系列的方法;一系列的指导原则;企业流程再造的过程。
在这个框架的指导下,流程再造才能顺利地完成。
企业流程再造框架促进了企业流程再造由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转变,增加了流程再造的可操作性,减少了流程再造的失误。
实践证明,这一理论框架对企业流程再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可以减少实施过程中的失误,节省再造耗用的资源,确保企业流程再造能够顺利完成。
另外,企业流程再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流程的再造应该是连续不断的过程。
一、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企业流程再造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的管理大师哈默博士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周刊》中提出,1993年哈默与美国管理咨询专家钱皮先生合著出版了《企业再造——工商管理革命的宣言》一书,系统地介绍了企业流程再造理论的含义及实施问题,标志着流程再造理论的成熟,该理论提出后,在西方国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并迅速风行全球。
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建立在职能和等级的基础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种结构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竞争环境的要求,在机遇和困难面前显得缓慢和笨拙。
企业流程再造对许多传统的组织结构提出了挑战,它强调流程观念,打破职能层级体制的界限,直达顾客。
企业流程再造其实是一种改进哲理,它通过重新设计组织的流程,使这些流程带来最大增值,从而获得绩效改善的目的。
(一)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1.流程与流程再造流程是工作间的传递和转移关系,哈默和钱皮把流程再造定义为:“流程再造就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可以用诸如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方面的业绩来衡量的戏剧性的成就,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竞争、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
”[1]2.组织变革的概念组织变革就是组织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及时对组织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以适应未来组织发展的要求。
企业组织与任何生命体一样,有着其生命周期,有产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
为了延长组织的生命周期,增强组织发展的生命力,就需要不断地对企业组织进行调整和变革,以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条件的改变。
企业组织结构是企业内部各有机组成要素相互作用的联系方式或形式,是组织各要素相互联结的框架。
组织结构是产生效率的重要因素,一个有效的组织结构必定是与其技术和环境以及组织运作的流程相适应,是组织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的最直接的反映。
企业组织结构的变革既是企业流程再造的内在要求,也是其外在表现形式之一。
(二)对企业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的认识哈默和钱皮提出的企业流程再造的重组目标是周期时间缩短30%,成本降低40%,顾客满意度质量和收入增加40%,市场份额增加25%,但是根据钱皮的调查显示,70%的项目是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
在较高的失败率面前,人们开始反思,其实传统的组织分工理论并没有过时,在现代企业里仍然拥有十分强大的效力,试图全面抛弃传统的组织管理理论,采用一种全新的组织管理理论是不现实的。
[2]更加具有操作性的做法应该是扬弃早期所宣传的激进式的再造主张,促使其与其他的管理理论中的新东西相融合,形成一种可调和,更接近企业现实,更有利于绩效改进的管理思想。
尽管学者们对企业流程再造和组织变革的认识有所不同,但是有几点是得到大家肯定的:1.流程再造的出发点是顾客需求流程再造是企业内外环境变化所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流程再造的直接驱动力是更快更好地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
从顾客的需求出发分析流程,站在顾客的立场上思考顾客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是流程再造的出发点。
2.流程再造的对象是流程流程是指为了完成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逻辑相关活动的有序集合,它强调的是工作如何进行,而不是工作是什么,这是再造理论的精髓,是打破传统分工理论框架的基础。
3.从根本上重新设计流程是流程再造的主要任务重新设计不是指改进或小修小补现有流程,而是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主要方向,放弃不适宜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建立一个全新的流程及其相应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4.流程再造的目标是绩效的跨越式飞跃流程再造所追求的不是渐进提高和边际进步,而是在绩效方面呈现跨越式飞跃。
通过流程再造,使整体工作发生质的变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二、企业流程再造与组织变革的原因分析随着组织及其组织环境的发展变化,组织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
引起组织变革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几点:(一)组织外部环境的变化使企业面临巨大的挑战组织结构是实现组织战略的基本手段,组织外部环境的改变必然刺激企业调整经营战略,改革组织结构。
例如整个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政府主要经济政策的改变,科学技术发展引起的产品或工艺的创新,市场需求的变化和竞争加剧,竞争观念的改变等等,都会引起企业组织结构的改革。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企业正处在以顾客、竞争、变化(3C)为主要特征的新格局中,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移,技术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生命周期缩短,这使得传统的管理理论已不适应发展的需要。
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3]1.来自顾客的挑战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产品的大量生产已使市场逐渐饱和,大部分的产品市场都成为买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