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低体重儿 喂养 注意事项4

合集下载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低出生体重儿指出生体重低于 2500 克的新生儿。

由于他们在母体内发育未完全,各器官功能不成熟,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差,因此需要更加精心的护理,以提高其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一、低出生体重儿的生理特点低出生体重儿在生理上与正常体重的新生儿有许多不同之处。

首先,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容易随外界环境温度变化而波动,保暖不当容易导致低体温,进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其次,他们的呼吸系统也不成熟,可能存在呼吸浅表、呼吸暂停等问题。

再者,低出生体重儿的消化系统功能较弱,吸吮和吞咽能力差,容易出现喂养困难、胃食管反流等情况。

此外,他们的免疫功能低下,容易感染各种病原体。

二、护理环境1、温度与湿度保持室温在 24 26℃,相对湿度在 55% 65%。

可以使用暖箱或辐射式保暖台来维持新生儿的体温稳定。

2、减少噪音和光线刺激病房内应保持安静,噪音应控制在 60 分贝以下。

光线不宜过强,可使用遮光布来调节光线强度,以保护新生儿的眼睛。

3、严格的无菌操作医护人员在接触低出生体重儿时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病房内的物品和设备也应定期消毒。

三、呼吸管理1、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定时监测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及时发现呼吸暂停等异常情况。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腔和口腔的分泌物,必要时给予吸氧。

3、呼吸支持对于呼吸功能严重不良的新生儿,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等呼吸支持设备。

四、营养支持1、喂养方式的选择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

一般来说,早期可采用静脉营养,待其胃肠道功能逐渐成熟后,过渡到经口或胃管喂养。

2、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是低出生体重儿最好的食物,富含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

如果母亲无法提供母乳,可以使用捐赠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

3、喂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喂养时应采取缓慢、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呛奶和胃食管反流。

喂奶后要轻轻拍背,帮助排出胃内气体。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完整版)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高风险人群,面临生长迟缓、感染性疾病和发育落后等问题,也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

出院后科学的营养管理不仅关系到早产儿的体格生长,而且影响神经系统发育,与成年期慢性疾病相关。

在评价早产儿体格生长时,应根据校正年龄,即以胎龄40周(预产期)为起点计算校正后的生理年龄。

评价早产儿生长时应校正年龄至2岁,小于28周早产儿可校正至3岁。

早产儿的追赶生长应匀称增长,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适于胎龄早产儿达到校正月(年)龄的第25百分位(P25)~P50,小于胎龄早产儿>P10应视为追赶生长比较满意。

早产儿追赶生长的最佳时期是生后第1年,尤其是前6个月。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方案应根据营养风险程度进行分类。

母乳仍为早产儿的首选喂养方式,并至少应持续母乳喂养至6月龄以上。

对于胎龄<34周、出生体重<2 000 g的早产儿,可以采用人乳强化剂(HMF)加入早产母乳或捐赠人乳,以增加人乳中蛋白质、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确保其营养需求。

强化后人乳中主要营养素含量详见表2.SGA儿童的喂养策略应该根据胎龄而非出生体重来制定,以促进适度生长,特别是线性生长,从而确保良好的神经系统结局,并避免过度喂养,以降低远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对于早产SGA儿童,喂养应考虑到不同胎龄的成熟度来选择适当的喂养方式。

对于胎龄小于34周的SGA早产儿,他们属于高危或中危早产儿,出院后应采用强化人乳或早产儿过渡配方喂养,以促进体格生长适度均衡,尽可能使各项指标达到P10以上,特别是头围和身长的增长,以有利于远期健康。

对于出生体重相似的足月SGA和早产儿,其成熟度、生长轨迹和营养需求有很大差异。

为了避免短期过快的体重增长增加后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不推荐在足月SGA出院后常规使用早产儿配方或早产儿过渡配方促进生长。

2母乳喂养是首选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出院后,母乳喂养对于SGA儿童来说非常重要。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

管饲喂养
适于与《34周,吸吮和吞咽功能不协调或 由于疾病因素不能直接喂养的早产∕低出 生体重儿 包括间歇管饲法和持续管饲法 胃管 首选,应选择经口插入 经胃十二肠置管 仅用于胃食道反流严重者 持续喂养有可能造成细菌繁殖和营养素丢 失 推注式喂养大约有24%的能量﹑34%的脂

微量喂养

无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及严重疾患,能耐受喂 养者尽早开始喂养 出生体重》1000克病情相对稳定者可与出 生后12小时内喂养 有严重围产期窒息、脐动脉插管或超低出 生体重儿,可适当延迟开始喂养至24~48小 时 喂养方式选择取决于吸吮、吞咽、呼吸和 三者的协调

经口喂养

适于胎龄》34周吸吮和吞咽功能较好病情 稳定呼吸《60次分

增加奶量
在稳定生长期应循序渐进地增加奶量,以 不超过20ml∕kg∕d,否则易发生喂养不 耐受或NEC 每天增加奶量均匀分成6-8次,视耐受情况 每1~2天增加1次,大多至出院时喂养 量可达160~180ml∕kg∕d,能量摄 入为128~144kca∕kg∕d。

出院以后喂养
出院后强化营养的对象 乳类选择 强化营养的时间 其他食物的引入

早产儿配方奶
保留母乳的很多优点,使蛋白质、糖、脂 肪易于消化和吸收 同时适当提高热量,强化多种维生素和矿 物质,补充母乳对早产儿营养需要的不足 但缺乏母乳中的许多生长因子、酶和IgA等 母乳从营养价值生物学功能应作为首选

喂养指征与方法
经口喂养 管饲喂养 微量喂养 非营养吸吮 增加奶量 保证早产儿成功喂养的技巧包括尽早开 奶 提倡母乳喂养 微量喂养 适量加奶 非营 养性吸吮不轻易禁食和保持大便通畅。

低体重幼儿饮食管理制度

低体重幼儿饮食管理制度

低体重幼儿饮食管理制度一、前言低体重幼儿指出生后体重低于正常婴儿的标准。

低体重幼儿饮食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营养对幼儿的生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饮食管理制度对于低体重幼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低体重幼儿的特点、饮食管理的原则、饮食管理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对低体重幼儿的饮食管理进行详细介绍。

二、低体重幼儿的特点低体重幼儿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 营养不良:低体重幼儿往往是因为出生时营养不良所致,导致体重低于正常婴儿的标准。

2. 生长发育受限:由于营养不良的原因,低体重幼儿的生长发育受到了限制,需要特别关注。

三、饮食管理的原则1. 全面补充营养:针对低体重幼儿的营养不良情况,饮食管理的首要原则是全面补充营养,确保幼儿的身体能够得到充分的营养。

2. 营养均衡:饮食管理需要保证幼儿摄入的营养是均衡的,既不缺乏也不过量,避免造成其他健康问题。

3. 个性化:因为每个低体重幼儿的情况不同,饮食管理需要根据其个性化的需求进行调整,确保营养补充的效果。

四、饮食管理的内容和方法1. 蛋白质摄入:对于低体重幼儿而言,蛋白质是非常重要的,它是身体发育的基础。

因此,饮食管理需要确保幼儿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以通过增加吃肉、蛋、奶制品等方式来补充蛋白质。

2. 碳水化合物摄入:碳水化合物是供给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对于低体重幼儿来说也是必不可少的。

饮食管理需要确保幼儿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通过增加米饭、面包、杂粮等方式来补充碳水化合物。

3. 蔬菜水果摄入: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因此,饮食管理需要确保幼儿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可以通过增加吃蔬菜、水果等方式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4. 饮食方法:低体重幼儿的饮食管理需要采取适当的饮食方法,比如定时定量、分餐进餐等,保证幼儿的饮食习惯是规律的,营养摄入是充足的。

5. 注意事项:在进行饮食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比如避免过多食用油腻、辛辣食物,避免让幼儿过多食用零食等,以免影响营养的摄入。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是指孕期不足37周的婴儿,而低出生体重儿则是指出生时体重低于2500克的婴儿。

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出院后喂养需要特别注意,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免疫系统也相对较弱。

以下是一些建议,可帮助父母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过程中保持宝宝的健康。

1.母乳喂养优先:母乳对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来说是最好的食物。

母乳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还能提供宝宝所需要的免疫保护因子。

尽量在宝宝出生后的第一个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如果宝宝无法立即吸吮,可以尝试使用乳汁采集器收集母乳,然后通过医院提供的管道给宝宝喂食。

同时,妈妈要保持充足的液体摄入来促进母乳产量。

2.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比足月婴儿更多的热量和营养来支持他们的生长和发育。

通常,医生会推荐在喂奶中添加高能量配方奶粉或膳食补充剂。

确保宝宝每天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满足他们独特的营养需求。

根据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在准确称量和计算后喂养宝宝。

3.坚持规律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可能需要更小更频繁的进食,因为他们的胃容量较小。

起初,每次喂食量可能只有几毫升,但随着宝宝的成长,喂食量会逐渐增加。

与此同时,为了满足宝宝的能量需求,夜间喂食也很重要。

确保与婴儿医生或营养师一起制定喂食计划,并根据宝宝的需求进行调整。

4.睡前喂饱:在孩子睡觉之前喂饱他们尤为重要。

给予宝宝充足的食物和热量,可以使他们在夜间有更长的睡眠时间。

这有助于宝宝更好地发育和恢复,同时也可以让父母获得更多的休息时间。

5.喂养环境: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提供一个温暖、安静、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刺激宝宝,确保喂食时间专心致志。

确保你和宝宝的胸背部分贴服,让宝宝感受到安全和亲近的感觉。

6.加强卫生:由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他们比足月婴儿更容易感染。

因此,喂养前务必洗手,确保餐具和奶瓶清洁。

避免将奶瓶放在嘴里,减少传播细菌的可能性。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院后喂养建议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即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在出院后需要特别的喂养关注和建议。

由于他们在母体内发育时间不足或未能获得足够的营养,这些婴儿需要额外的关注和照顾来保证他们的健康和发育。

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建议如下:1.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最佳的食物,它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免疫因子,可以帮助婴儿增强免疫力和促进生长发育。

尽量鼓励母亲提供乳汁,如果母亲无法产生足够的乳汁,可以尝试使用乳房泵来刺激乳腺。

如果没有足够的母乳供应,可以考虑使用婴儿配方奶粉。

2.频繁而小量地喂养: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胃容量较小,所以需要更频繁但是量更小的喂养。

通常每天需要喂养8-12次,每次喂养的量根据婴儿的体重和健康状况而定。

刚出生的早产儿可能需要通过管饲来喂养,但随着他们的生长和发育,可以逐渐过渡到吸吮乳汁。

3.定时喂养和观察:为了保持婴儿的稳定营养供应和促进生长,建议按照固定的时间表来喂养。

同时,观察婴儿的饥饿和饱腹信号,例如舔唇、张口和吮吸手指等。

这样可以确保婴儿在正确的时间和适量喂养,避免过度喂养或营养不足。

7.提供安静和舒适的喂养环境: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的神经系统较为脆弱,容易受到刺激。

为了促进婴儿吃饭时的舒适感和集中精力,提供一个安静、温暖和舒适的喂养环境。

避免嘈杂声音和刺激性物品。

8.家庭支持和婴儿关爱: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家庭成员可以参与婴儿的喂养过程,提供情感支持和照顾。

定期带婴儿接受儿科医生和营养师的检查,并遵循他们的建议。

低危儿早产儿保健知识

低危儿早产儿保健知识

低危儿早产儿保健知识低危儿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孕周在37周至38周之间的婴儿。

虽然他们相对于早产儿来说具有较低的风险,但仍然需要特别的保健措施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发展。

以下是关于低危儿早产儿保健知识的详细内容:1. 喂养:- 母乳喂养是最佳选择,因为母乳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有助于提高婴儿的免疫力。

- 如果母乳喂养不可行,可以选择配方奶粉,但请遵循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 需要注意的是,低危儿早产儿可能需要比足月婴儿更频繁地进食,因为他们的胃容量较小。

2. 睡眠:- 低危儿早产儿通常需要更多的睡眠时间,因此要尽量提供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 尽量避免刺激性的噪音和强烈的光线,可以使用遮光窗帘或眼罩来帮助婴儿入睡。

- 定期更换婴儿的床单和被褥,保持床铺清洁卫生。

3. 温度调节:- 低危儿早产儿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受寒暑刺激。

在室内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婴儿过热或过冷。

- 在冬季,可以使用适当的穿戴,如帽子、手套和袜子来保持婴儿的温暖。

- 在夏季,避免婴儿暴露在直接阳光下,可以使用遮阳伞或帽子来保护他们的皮肤。

4. 免疫接种:- 低危儿早产儿需要按照正常的免疫接种计划接种疫苗,以保护他们免受严重疾病的侵害。

- 请咨询儿科医生或公共卫生机构,了解适合低危儿早产儿的免疫接种计划。

5. 注意观察:- 低危儿早产儿需要密切观察其生长和发育情况。

定期测量体重、身长和头围,确保他们的生长符合正常范围。

- 注意观察婴儿的行为和反应,如哭闹、进食情况和睡眠习惯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咨询医生。

总之,低危儿早产儿的保健需要注意喂养、睡眠、温度调节、免疫接种和观察等方面。

与医生和专业人士保持定期的沟通和咨询,以确保婴儿得到最佳的保健和发展。

早产儿的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的护理及喂养

早产儿的护理及喂养早产儿是胎龄28周末至37周末之间出生的新生儿,而且出生体重小于2500g的婴儿应统称为低出生体重儿。

通常将出生体重在1000~1499g之间的早产儿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小于1000g者称为超低出生体重儿。

现就早产儿的护理和喂养报道如下;1 早产儿的护理早产儿因胎龄的体重不一,故生活能力也不同,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尤需特别护理,对出生体重小于2500g以下的低出生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和超低出生体重儿应送入高危新生儿室,不宜母婴同室。

生后立即护理,早产儿分娩时,应提高产房室温,有条件可准备好开放式远红外线床和暖仓及预温早产儿暖箱。

分娩后应立即清除口鼻粘液,擦干身上水分并用干燥、预热毛毯包裹,无菌条件下结扎脐带,一般不必擦去皮肤上可保留体温的胎脂。

1.1 日常护理护理人员应有高度责任心,且有丰富学识及经验,对早产儿的喂养、穿衣、换尿布均在温箱进行并完成。

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移动,每4~6小时测体温1次,体温保持恒定(皮肤36~37℃)。

每日测体重1次,要在喂奶前进行,早产儿一般在出生后5~6天体重开始逐渐恢复。

1.1.1 保暖(1)暖箱预热:在加水管内加蒸馏水至上端红线,接通电源开启电源开关,一般预热2小时温度即恒定,将新生儿放入温箱内。

(2)温、湿度调节:调节温度时将数字拨盘开关拨到所需的温度,调节湿度时开启湿度开关,早产儿在暖箱中温度能够保持在中性温度(婴儿耗氧量最低的适当温度称为中性温度),早产儿的中性温度一般在32~35℃之间,箱内湿度在55%~65%,暖箱不易放在太阳直射处和取暖设备附近,应避免冷风直吹,以利保持恒温。

(3)暖箱养护:有机玻璃罩应每日擦一次,保持透明,注意勿用有机溶剂擦拭,每日消毒一次,水箱内水每日更换,不得加生水,以免细菌在其中繁殖。

1.1.2 供氧常规能够仅在发生青紫及呼吸困难等时才预吸氧,且不易长期持续使用,以免氧中毒。

1.1.3 脑室内出血的药物预防鉴于早产儿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高,目前主张对早产儿在生后6小时内预防性应用苯巴比妥,以降低脑室内出血的发病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每一名早产儿都是早到的天使,愿我们的爱心能成为一双双翅膀,帮助他们再次飞翔早产儿、低体重儿喂养注意事项 4摘自网络、QQ群里妈妈们的经验和自己的总结资料的最后截止日期2011年7月(孩子一岁多了,除个头有点矮外,其他的状况已经基本正常。

将当时总结的资料共享到网上,供大家参考—琳琳爸)(每每想起早产、低体重、保温箱这些字眼,心总是隐隐作痛)早产儿的吃奶问题!宝宝吃奶有问题,多见于早产,由于早产宝宝口腔小,吸吮功能尚未健全,不易含住妈妈的乳头,又由于在住院期间已习惯吸吮橡皮奶头,不愿再吸吮妈妈乳头,甚至拒乳。

对于30-32孕周出生的宝宝,主要方法是将挤出的母乳进行鼻饲、滴管和小匙喂养,有的专家建议让宝宝吸吮妈妈的手指,诱发吸吮反射。

对于32孕周以上出生的宝宝,只要情况允许,妈妈就要抱起宝宝哺乳。

要掌握正确喂养的姿势和含接姿势,即用手托住乳房,并带动含住乳头的宝宝下颏微微上抬,但要避免颈部过度伸展影响吞咽。

有时要先挤一点乳汁在乳头上,鼓励宝宝吸吮。

由于早产宝宝肌张力较低,易引起哽噎,妈妈也可以侧位以减慢乳汁的流速,让宝宝的咽喉部略高于乳头的位置。

另外,早产宝宝的胃容量较小,注意要勤喂。

每次哺乳后要竖抱一会,避免呕吐。

黄褐斑的防治孕期保健小知识妊娠护理与保健(1) 常见的妊娠疾病(1)喂养期间定期测量宝宝体重,以确保早产宝宝所需的足够的营养。

每天对进行抚摸,能让健康成长。

抚摸包括的内容很多,有全身搂抱、喂养、按摩、背宝宝等。

宝宝渴望母爱抚摸,需要爸妈以抚摸、拥抱和亲昵来满足,这是婴儿健康的需要,人们称之为“皮肤饥饿”。

全身搂抱最好能让宝宝赤身裸体地靠近妈妈的胸膛,特别是,让他与妈妈的肌肤相接触,听到妈妈的心跳声,对宝宝的成长大有好处。

如果妈妈同时还对宝宝说话、逗笑,这就是在对宝宝进行触觉、动觉、平衡觉、听觉、视觉的综合刺激了,也为宝宝需要外界刺激的大脑,提供了发育的营养素。

抱宝宝美国一位婴儿学家说,当宝宝被妈妈抱在胸前时,之间就建立起一种最具安抚功能的接触——胸对胸接触。

这时,宝宝不适的心境得到妈妈的最佳抚慰而趋于平静,心理饥饿得到满足。

加拿大蒙特利尔儿童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经过长期的观察发现,妈妈搂抱宝宝时间的长短对宝宝日后的智力发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就是触摸与爱抚的神奇作用。

喂养这不仅能满足宝宝的心理需要,而且还能让宝宝饱尝母爱。

在妈妈温暖的怀里,一边吮吸着母乳,一边和妈妈作眼神乃至话语的交流,这样的肌肤相亲带给宝心、舒适的感受。

抚摸妈妈用手温柔地按摩宝宝的头部、腹部、四肢、背部等,不时和宝宝说说话儿。

一般每天进行2~3次按摩。

对新生宝宝,每次按摩10分钟即可,对大一点儿的宝宝,每次按摩20分钟左右。

按摩最好在淋浴后或吃奶前进行。

经过按摸,可以有效改善宝宝的消化系统,使吃奶量增加,减少闹,使睡眠有规律。

同时,也可以促进宝宝的呼吸,增强抵抗力。

背宝宝国际卫生组织儿童保育专家证实:背宝宝作为一种育儿的辅助手段,会给宝宝的生长发育带来两大益处:第一,促使脊柱正常发育;第二,促进宝宝的第二信号系统即和大脑的发育。

爸妈如果能适当安排时间背着小宝宝,不仅可腾出手料理家务,如果能同时与宝宝呢喃对话,还能培养宝宝的能力,促进大脑的发育。

这实在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抚触有助早产儿生长发育早产儿由于过早离开母体子宫这一生长环境,大多“先天不足”。

比如,早产儿除多具有“低体出生全重”外,他们在成长过程还将面临体格及神经、精神发育障碍等方面的危险。

一、早产儿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哭声弱,反应差,常处于睡眠状态;头大颈细,颅骨重叠,卤门开放;体温调节能力差,常随环境温度而波动,呼吸浅快,有时暂停,往往在喂奶时突然出现青紫;消化能力差,喂养不当可出现消化道紊乱和营养不良;免疫力差,易发生感冒和腹泻等症。

二、抚触对早产儿的益处有报道,早产儿出生后24小时即开始抚触疗法,经过一定时间按摩,可以使婴儿的摄入奶量明显增加,头围、身长、血经蛋白、体重均明显增高。

儿童保健专家认为,抚触对早产儿生长能带来诸多益处,可作为早产儿时期综合干预措施之一。

原因是抚触有助于调节婴儿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增加了迷走神经紧张性,使胃泌素、胰岛素分泌增加,摄取奶量增加,同时又减少婴儿焦虑情绪,增加睡眠时间,这也有利于体重增加。

同时,抚触也有利于促进婴儿β-内啡肽、5-羟色胺、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清素等分泌,从而增加免疫功能,提高健康水平,促进生长发育。

三、早产儿抚触方法原则上早产儿在出生24小时后即可施行抚触,每天进行3次抚触,每次15分钟。

住院期间,按摩由医院配备的专业人员操作。

出院后,可由经过培训的婴儿按摩师施行按摩(母亲经学习后也可操作)。

基本按摩程序如下:在全裸状态下将婴儿置于仰卧位,分别对其头面部、胸部、腹痛、下肢和上肢进行抚触,每个部位需按摩2-3遍。

身体上较小的区域用指尖按摩,大点的部位用手指、掌心或整个手掌。

开始动作要轻,然后适当增加压力,不但刺激皮肤感觉神经末捎,压觉可刺激深部感受器。

头部:1、两手拇指从前额中央向两侧滑动。

2、两手拇指从下额中央向外侧,向上滑动。

3、用两手掌面从前额发际向上、后滑动,至后下发际,并停止于两耳后乳突处,轻轻按压。

胸部:两手分别从胸部的外下侧向对侧肩部轻轻按摩。

腹部:1、两手轮流以脐部为中心顺时钟方向划圆。

2、右手指腹自右上腹滑向右下腹(i),右手指复自右上腹滑向左下(l);右手指腹自右下腹经右上腹、左上腹滑向左下腹(u)。

四肢:双手抓住手臂,从肩部到手腕,自上而下轻轻挤压,边挤边捏,像挤牛奶一样。

并搓揉大肌肉群及关节。

下肢下上肢相同。

手足:两手拇指指从手掌面跟侧依次推向指侧,并提捏各手指关节,足与手相同。

背部:婴儿呈俯卧位,两手掌分别于脊柱两侧由中央向两侧滑动,而后四指分开,沿脊柱方面从肩部到臀部按摩。

四、抚触的注意事项1、首先要确保房间内温暖(20-30℃)、宁静,播放一些柔和的音乐,有助于母子彼此放松,同时应和宝宝说话、唱歌、特别注意眼神的交流。

2、预备好毛巾、尿片、替换的衣服和婴儿润肤露,润肤乳液(减少摩擦阻力)。

3、选择知的时间进行按摩:一般选在宝宝吃饱后1-2小时清醒时为佳,不要选在吃饱后或饥饿时或想睡时。

因为吃饭后易吐、饥饿时想睡时注意力无法集中,易烦躁。

4、按摩者在给宝宝按摩前应洗净双手修短磨圆指甲,不戴戒指,应先温暖双手。

5、小心润肤油误滴入孩子眼中。

6、新生儿期即可开始按摩,但在脐带未脱落前,不要按摩。

7、刚开始按摩,手触婴儿不能用力过重,需轻轻地抚摸。

较小的部位用指尖,大点的部位用手指或掌心若干手掌。

抚摸应均匀进行。

8、卧位选择:仰卧,头偏和向一侧,防止造成婴儿的呼吸窒息。

9、抚触中,严密观察极低体重儿表情,根据患儿反应及时调整抚触方式和力度,患儿如有哭闹、肌张力增高、活动兴奋增加、肤色变化或呕吐等反应均应停止抚触。

10、婴儿患病或皮肤感染时忌按摩。

生长发育由于早产儿出生体重差异很大,如何评价他的生长发育以前是一件较难的事情。

现在有早产儿生长发育曲线图,可以帮助我们正确评估。

曲线图的横坐标是出生时的实际孕周。

当孩子生长达到妈妈的预产期40孕周时,可以改用正常婴儿的生长发育曲线图。

使用正常婴儿生长发育曲线图时,应注意采用矫正月龄进行评估。

矫正月龄=出生后月龄-(40-出生时孕周)/4。

例如:孕周只有32周的小宝宝,现已出生3个月,他的矫正月龄=3-(40-32)/4=1个月。

这时可将孩子的身高、体重和头围与正常婴儿生长曲线表中1月龄进行比较。

矫正月龄使用到孩子满24个月(2岁)时。

视听发育:——在孩子出院前,医院应对早产儿进行了第一次听力筛查。

家长一定要向医生询问结果。

如果筛查没有通过,应根据医生的安排进行复查。

若已通过筛查,家长也应注意孩子对声音的反应。

存在任何疑虑,都应进行再次听力筛查或诊断性评估。

再次筛查或诊断性评估应在耳鼻喉科进行。

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往往不成熟,这种情况称为早产儿视网膜病。

现已有明确规定,对出生体重小于1500克的早产儿,于生后4~6周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筛查。

发现问题及时治疗,可避免或减轻今后孩子视力异常的出现或程度。

呼吸功能——对于存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婴儿,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呼吸治疗。

只有坚持治疗,才能改善孩子今后的状况。

行为发育——早产儿生后脑发育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异常情况。

定期请具有指导孩子生长发育经验的医生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早期干预和纠正。

只要孩子在出生后1个月内不存在脑出血、不存在先天性脑发育异常等遗传或严重损伤性脑病,定期接受医生的指导后,孩子的行为发育与正常儿童间不应有明显差异。

社交能力——由于孩子是早产,家长对他会倍加爱护。

不愿接触其他孩子或成人,以避免呼吸道感染等。

这样往往影响了他社交能力的培养。

良好的社交培养非常利于婴儿大脑的发育。

南山专家团为您服务咨询qq号615014470 615014471 615014472 61501447婴儿平衡与大运动发育抬头——新生儿俯卧时能1-2秒;3月较稳;4月很稳,并转动自由。

翻身——7月可有意从俯卧位到仰卧位或相反。

坐——6个月双手向前撑住独坐;8月坐稳,并能左右转身。

匍匐、爬——7-8月手支撑胸腹,使上身离开床面或桌面,有的可在原地转;8-9月双上肢向前爬:12月左右爬时手膝并用。

走、跑、跳——8月能扶站片刻;10月扶走;11月独立站片刻;15个月独走稳;1.5岁可跑和倒退走;2岁双足并跳;2.5岁单脚跳。

初走时髋、膝、肘部微弯曲,以维持重心;行走时先足尖着地;走的较稳时则表现双臂下摆、足跟-足尖行走。

南山育儿专家团答: 2008-08-21 13:36:21婴儿精细动作的发育主要表现为手的动作的发育。

1个月以内的婴儿常常是双手握拳,手指很少张开。

1一1.5个月时会把拳头放到嘴里。

3个月时不再紧紧握拳,而是经常半张着手,当手碰到东西时会紧紧抓住,常在胸前玩手或捏弄玩具,看到东西时全身乱动,并企图抓扒桌上或悬挂着的物体。

4个月开始有目的去抓东西,但因手眼协调不好,距离往往判断不准而拿不到。

5—6个月时能伸手抓到前面的玩具,并抵抗被别人夺走,喜欢将拿到的东西往嘴里送。

6一8月时能双手握奶瓶,能协调弯腰与伸手去抓取较远处的玩具,并能将玩具从一只手倒换到另一只手上。

8—9个月时开始能用拇指、食指夹取较小的东西,如纽扣,会从抽屉里取出玩具。

出现偏用右手或左手的现象,能将手中的玩具随意放掉或扔下,并以此为乐。

10—11个月时能将一个玩具放入另一个玩具中,会用两个手指捏起很小的东西,如豆子、药片等。

12个月时会将一个东西放在另一个东西上,或用一个东西去推另一个东西,并开始学用匙,喜欢用蜡笔乱涂乱画。

南山育儿专家团答: 2008-08-21 13:41:26行为发育——早产儿生后脑发育过程中也会存在各种异常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