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辛亥革命100周年

合集下载

辛亥革命100周年

辛亥革命100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过程P64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首先,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它推翻了统治中国近代长达270多年的腐败屈辱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辛亥革命前后的一系列事件对此后中国宪政与法治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都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其次,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辛亥革命以后,帝国主义不得不一再更换他们的在华代理人,但再也找不到能够控制全局的统治工具,再也无力在中国建立比较稳定的统治秩序。

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国建立以后,国内实业集团纷纷成立,开工厂、设银行成为风气。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特别是对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起了推动作用在亚洲的历史上也是一次伟大的转折。

列宁把辛亥革命视为“亚洲的觉醒”。

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在民国前几年,知识分子们和革命的参与者尚为辛亥革命的成功推翻满清而兴奋不已,对辛亥革命的成就有较高的评价。

不过,由于共和民主并没有在辛亥革命后得到真正的实施,因而人们也从不同的角度作出反思。

辛亥革命100周年PPT

辛亥革命100周年PPT
武昌首义开天辟地
辛亥革命立业建功
那些人,那些事
那些人,那些事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 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 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辛亥革 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在政治上、 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 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 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起义与建国
保路运动——造成了武昌、 汉口防备空虚,为武昌起 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
起义与建国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在同 盟会的推动下,驻武昌的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起义的第一 枪。起义军一夜之间就占领武昌,取得首义的胜利。各地纷纷响应,在 一个月内,就有13个省和上海许多州县宣布起义。1912年2月12日,清帝 被迫退位。建立了中华民国。
起义之广州黄花岗
1911年4月27日,赵声、黄兴等人在广州领导起义。起义队伍与清军展 开激烈巷战,但最终因力量不敌而失败。后收殓到72具烈士遗骸,合葬于 黄花岗,由此建成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而此次起义中牺牲的起义军则不止 此数。牺牲者多为同盟会精英,当中包括有支持中国革命的日本人。
广州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随着时光的流逝,历史的硝烟已经散尽,让我们 把思绪回到那百年前神州大地的武昌城,我们耳 边仿佛又响起那场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中隆隆的 炮声,一副英雄的面孔仿佛又出现在我们的脑海 里,是他们为真理与民主自由抛头颅、洒热血的 革命行动,才有了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 他们是革命的先驱,我们应该永远缅怀他们。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主题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主题

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国爆发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是在清王朝日益腐朽、帝国主义侵略进一步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成长的基础上发生的。

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的专制统治,挽救民族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民主和富强。

这次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它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

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点深入人心。

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辛亥革命(Revolution)作为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功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社会中上层人士思想中。

较早见诸记载的“辛亥革命”一词,出自署名为渤海寿臣者的《辛亥革命始末记》。

此书出版于1912年6月,收录了1911年10月11日至1912年2月12日间的各报章事关革命的报道。

同年,以“辛亥革命”为书名的,还有署名草莽余生编辑出版的《辛亥革命大事录》,张绍曾为该书作序,指出草莽余生为廖少游。

廖少游又名廖宇春,在辛亥革命期间奔走南北议和,阅历广泛,“特就昔日所历之境,所与之役,与夫见闻……抄集成册。

始八月十八壬子迄十二月二十六日庚子,凡百有八日”。

其起止时间换算成公历为1911年10月9日至1912年2月13日,所述辛亥革命时限与《辛亥革命始末记》基本相合。

上述两书所载事实,都发生于农历辛亥年,称之为辛亥革命十分相宜。

在20年代前后,“辛亥革命”的使用开始升温且影响日广。

1919年8月,毛泽东在《湘江评论》中连载《民众的大联合》政论长文,使用了“辛亥革命”一词,并就其内涵有过精炼的阐述。

1921年10月梁启超以《武昌起义油画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为题,发表演讲,诠释了辛亥革命内涵。

第一次国共合作初始,陈独秀撰写《辛亥革命与国民党》,专门探讨革命失败的原因,“辛亥革命”渐成专有名词。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今年是伟大的辛亥革命100周年,100年前我们的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孙先生的领导下推翻了腐朽无能的清政府,建立了亚洲当时第一个民主共和的的国家---中华民国,从此中国走生了新时代。

辛亥革命距今整整100年了,其物质层面的战火硝烟早已散尽;而在精神层面,它究竟给后人留下了什么?这是我们在今天纪念这场革命时应该加以讨论的。

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经历了数千年的君主专制社会。

专制制度不仅严重阻碍了文明大国的前进步伐,导致整个社会的封闭、停滞,使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世界,而且严重地剥夺了民众的自主权利,造成只有封建统治者发号施令而广大人民则“万马齐喑”的局面。

邹容在《革命军》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之所谓二十四朝之史,实一部大奴隶史也。

”而康有为也认为在那样的制度下,“君之专制其国,鱼肉其民,视若虫沙,恣其残暴”(康有为:《大同书》),是只有“臣民”,而没有“人民”的社会。

所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几十年间,中国思想界一直奔涌着一股滚滚的历史潮流,那就是人民觉醒的潮流。

觉悟到专制主义压迫的人们深刻地认识到:“故夫中国群治不进,由人民不顾公益使然也;人民不顾公益,由自居于奴隶盗贼使然也;其居于奴隶盗贼,由霸者私天下为一姓之产而奴隶盗贼吾民使然也。

”(梁启超:《新民说》)他们向维护这种制度的“三纲”发起攻击,宣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统统是伪道德,是“奴隶之木本水源”。

而自由平等博爱,才是“根于心理的天然之道德”。

如果说专制制度是用暴政强制扼杀人的本性,那么“三纲”则是以精神力量来否定人。

辱莫大于心奴,这是觉醒者所不可容忍的。

从谭嗣同“冲决罗网”的呐喊,到陈天华“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的檄文,再到秋瑾“家庭革命”、“女界革命”的倡言,他们把批判的投枪集中对准君主专制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在社会上造成巨大的影响,为辛亥革命制造了舆论,也弘扬了一种在专制制度下从未有过的追求人权的精神。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具有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看到了专制统治者勾结帝国主义列强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尖锐批评“昏昏沉沉而不之醒”的“奴隶根性”的精神状态。

(辛亥巍巍 浩气永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演讲稿

(辛亥巍巍  浩气永垂)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演讲稿

常熟外国语学校国旗下讲话稿·《辛亥巍巍浩气永垂》
辛亥巍巍浩气永垂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是高二(3)班的孙晨,今天我代表高二(3)班作国旗下讲话,我讲话的题目是《辛亥巍巍浩气永垂》。

香江长流,淹没了历史远去的痕迹;中山巍巍,承载着千年的苦楚和荣耀。

秋风萧飒,拂过一百年的风云。

黄花遍地,历史的辛酸涌上心头!时间永是流驶,但荡涤不了一个个悲壮的瞬间,一百年前的故事,在心中悄然回放!
当封建帝国夜郎自大之时,殖民者的子孙已乘风破浪而来,侵略的罂粟花开满了烟柳皇都。

雄狮沉睡,侵略者满载而归,古老民族的伤口血流成河。

百年悲怆,路在何方?是孙文的眼光,是秋瑾的豪放,是七十二烈士的少年狂,是太多的人,用他们炽热的温度点燃民族独立的微光!
一声枪响,震惊寰宇,武汉三镇的军人们,把烈火般的意志洒向四面八方,盘踞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轰然倒塌,被压迫的民主意识首次觉醒,共和的曙光在光明的地平线上遥遥浮现!
革命一路挣扎,终于站到历史的涛头。

1911年,青天白日旗帜第一次在空中奋力飘扬。

悲,黄花岗烈士魂断英年,叹,慢慢道路山外有山。

壮,孙逸仙坚忍不拔,逆流而上!
黄花岗埋葬了年轻的生命,却埋葬不了战斗的灵魂,淋漓的鲜血是他们的宣言,巍巍的墓碑是他们的勋章。

正义的号角从来没有生锈,留给后人的是如水之长的守望!
我们应该庆幸,没有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死;我们应该铭记,许多年前,有一场抗争叫辛亥,有一种精神叫中山;我们应该觉醒,历史的纤绳已经握在我们手中,我们应该明白,中国这辆大车已经拉上了我们的肩头!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武汉公关策划一、辛亥革命纪念意义2011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

虽然从辛亥革命的目标来看,它失败了,但是它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1911年(农历辛亥年)10月10日,在孙中山民主革命思想的旗帜下集结起来的湖北革命党人,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并一举光复武昌。

武昌起义赢得全国响应,260余年的清朝统治顿时瓦解,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随之终结。

武昌因此被誉为"首义之区",红楼则被尊崇为"民国之门"。

二、活动主题弘扬武昌首义精神促进武汉城市建设三、活动目的1、纪念辛亥革命,发扬革命精神。

老一辈的人可以在此怀念过去,新新人类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历史,对国家的建设更有使命感。

2、利用征文的形式了解中小学生对辛亥革命的理解,同时增强他们的写作能力。

因为现在网络发达之后,很多人都习惯上网查资料,而自己的思考越来越少。

3、改善武汉的形象,增加全国人民的关注度。

4、宣传武汉的精神文明,以及促进武汉旅游业、餐饮业等行业的发展。

促进武汉经济、文化的发展。

辛亥革命纪念100周年公关策划四、活动流程活动内容:1辛亥革命纪念会2辛亥文化旅游3纪念辛亥革命征文大赛(1)、辛亥革命纪念会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0号活动地点:武汉市首义文化公园活动对象:武汉市民及外来游客活动流程:1 10点纪念会准时开始,由主持人致开场词2 武汉市文化局局长致辞,介绍本次活动的背景,目的,意义3 由武汉市文化局局长带头签名,邀请市民参与其中,纪念辛亥革命,缅怀烈士4 大型图片文字展,有特定工作人员为参观市民讲解5 设定烈士区域,邀请市民为烈士献花6 下午4点,纪念会结束(2)、辛亥文化旅游由武汉旅游局主办,在武汉市内选取几点辛亥革命遗址,设定旅游路线。

如:首义文化园——工程营遗址——楚望台——胜利亭——烈士祠——三烈亭活动时间:2011年10月1号——2011年10月7号活动地点:武汉市内辛亥革命遗址活动对象:外来游客(3)、纪念辛亥革命征文大赛活动目的:为纪念辛亥革命,号召广大学生群体参与到征文大赛中,以文字的形式抒发及缅怀革命情怀,并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征文第一篇: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征文在辛亥革命100年之际,这部电影《辛亥革命》终于以影像史记替观众梳理清晰了关于辛亥革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即1911年到1912年旧历辛亥年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先与清廷、后与北洋袁世凯完整的斗争经过。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在影片的第一段落有壮烈的出场,他留下的那篇着名的《与妻书》100年来一直被广为传诵,我曾有幸见过这位福建青年的手书,笔迹神采飞扬之至。

然而内容确实让人不禁潸然泪下,与妻“吾至爱汝”而又不能不“忍舍汝而死”矛盾复杂的感情,对妻子的深情、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的责任忍受着悲伤,忍受着无限的不舍,与爱妻永别,献身于为天下人谋永福的革命事业。

其爱情之伟大,其革命情操之高尚,可歌可泣!如此优美的散文家书,情韵浓厚,内涵富泽,怎能令人不怆然涕下!正如孙中山所说,参加黄花岗起义的尽是才华横溢的中国少年英雄;电影至最后也落在林觉民夫人陈意映和孩子身上,父辈们流血牺牲只为换得下一代人能够过上自由阳光的新生活,这是电影作品里少有的能将大时代、大事件归一为小家庭、小悲欢的一部,也是意图用百年前的这宗大事件感化当代人的一种努力。

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

整部电影的起首,鉴湖女侠秋瑾毅然赴死的过程已经彰显创作者的意图,即想用朴实的生活道理概括那个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革命历程。

“这两个孩子就要失去母亲!”“我的死是为所有的孩子。

”她昂起头,坚决地拒绝官吏的最后通牒,毅然决然走向刑场。

沉重的枷锁根本无力使她低头,握紧的双手决不会再向恶势力松拳,黑压压的脚链拖在泥泞的石板路上,步伐含恨,却是义无返顾的。

囚链一环扣一环,扣得越紧,封建社会的愚昧愈发显得深不可测。

两边站着的老百姓表情个个太过木讷,正如鲁迅那篇《药》里夏瑜形象的一般。

“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主题班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主题班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主题班会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1
目 录
• 辛亥革命历史背景与意义 • 辛亥革命精神内涵与传承 • 辛亥革命人物故事与英雄事迹 •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动安排与展望 • 班级互动环节:分享学习心得与体会
01
辛亥革命历史背景与意义
辛亥革命背景介绍
晚清政府腐败与衰落
主专制制度。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02
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
和民族意识。
社会进步与思想解放
03
革命带来了社会进步和思想解放,推动了现代化进程。
辛亥革命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01
政治制度改革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改革,为中国的现代化奠定了基 础。
经济现代化
02
03
针对班级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分析班级学习情况
同学们可以分析班级的学习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学习 氛围、学习进度、学习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改进意见
针对班级学习情况,同学们可以提出具体的改进意见和建议,如加 强课堂互动、调整学习进度、改进学习方法等。
制定改进计划
同学们可以共同制定改进计划,明确改进目标和方法,确保改进措施 的有效实施。
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辛亥革命精神所蕴含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美好生活追求,推动着 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
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辛亥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篇章,它增强了民族自信心 和自豪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如何传承和弘扬辛亥革命精神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教育,让 更多的人了解辛亥革命精神,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四处打听也都没有音讯。

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谢家后人更加思念去世的先辈。昨日,谢世敏等人再次
来到石门峰陵园找到管理方查询祖父遗骨下落,经过园方工作人员多方查找,终于找
到了他祖父谢德卿的遗骨。

石门峰陵园的工作人员张贝说,1998年陵园方在整修墓园时,将这位辛亥老人的
遗骨存放到地下室。此后又多方联系过他的后人,由于谢家后人离开了武汉,一直没
谢谢观赏,再见!
过祖父谢德卿的遗骨,全家人感动得泪流满面。谢世敏告诉记者,祖父谢德卿曾经参
加过震惊中外的武昌首义,历史资料显示,谢德卿当时是辛亥首义同志会步队30标会
员。

年近六旬的谢世敏、谢世颖拿出当年祖父谢德卿的《辛亥首义同志会》居住证。
他们的祖父谢德卿,当年住在武昌阅马场的西厂口,辛亥革命前夕,谢德卿加入了革
命队伍,并参加了武昌起义战斗,1949年去世,按照当时的习俗土葬在石门峰。
•Hale Waihona Puke 谢家后人说,他们都以祖父参加过武昌首义为荣,晚辈们年年都去石门峰为祖父
扫墓。上世纪90年代后期,谢家人举家搬迁到外地,每年的祭扫活动就中止了。2008
年,谢世敏带着子女们去石门峰陵园给祖父扫墓时,发现祖父谢德卿的墓没有了,当

亥 新
“辛亥老人”谢德卿遗骨找到

• 武昌首义志士谢德卿,1949年去世后安葬于石门峰。3年前,谢德卿孙辈前往扫墓却找 不到祖父陵墓。昨日,经石门峰陵园多方寻找终有结果,原来,1998年陵园整修时, 园方将谢德卿遗骨保存在地下室,代管13年。

昨日,家住武昌黄鹤楼的谢世敏、谢世颖两兄弟,从石门峰陵园工作人员手中接
有结果。
辛亥纪念文物:“大法国租界” 碑
它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 清政府腐朽没落的见证。1896年, 法国在汉口设立租界,其后数次展界,到1920年, 共计占地492亩。1 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法租界为日本人接管。 1945年日本投降后收回。 1946年2月,汉口法租界正式移交中国。 1980年“大法国租界”碑在汉口雷锋中学被征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