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通
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XX医院XX医院[2021]Oll号《关于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通知》医院各科室: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保障医疗安全,经院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调整感染管理委员会”,并按工作职责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
内容: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职责、会议制度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人员组成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成员: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1.认真贯彻执行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制定本医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2.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由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选派专家或与建筑设计者一同对本医院的建筑设计、科室建设的基本标准、基本设施和工作流程进行审查并提出意见;3.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并对计划的实施进行考核和评价;4.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对其相关危险因素的甄别以及所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5.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及时改进工作流程和进行效果评价。
6.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事管理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7.其他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事宜。
三、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1.每年至少召开二次会议,讨论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达到质量持续改进,并着重落实解决2〜3项重点或难点问题,遇到紧急情况随时组织召开;2.每位参加会议的委员必须签到,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参加的,须提前向委员会组长或秘书请假;出席人员不得少于委员会总人数的3/4;3.委员会秘书负责进行会议记录,并负责编写会议纪要,向有关部门通报。
XX医院20XX年X月X日主题词:感染管理制度职责通知报送:XX院长办公室抄送:各科室、各部门XX医院感控科印发10份。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制度、职责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一、感染管理组织结构1、管理网络 (三级网络组织〕院感管理委员会→院感管理科〔院感科〕→科室感染管理小组2、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名单主任:邹卫红副院长副主任:穆金萍综合办主任:成员;王春芳住院部主任孙丝丝治疗室护士长〔负责院感工作〕王晓英检验科主任3、科室感染管理小组手术室:惠雪倩张敏妇科住院部李梅魏晓宁输液大厅吴京娟宋丽洁检验科侯璐庆刘继霞药房:曹丽娟马晓霞放射科:宋月池产科住院部白鸽张崇珍朱嘉钰门诊:文红曹红茜贺春香保洁:杨慧玲曹秀琴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1、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是对全院感染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指导、咨询和管理的机构。
2、委员会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划、标准、制度、监控措施及具体实施方法。
3、科学、准确地统计院内感染发病率,收集、整理、分析医院感染的资料,掌握医院感染的开展趋势,感染发生规律,及时制定并采取控制措施。
4、委员会全体会议原那么上每半年召开一次,总结工作、分析问题、布置任务,就存在问题及时向院领导及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得到有效的落实。
5、负责协调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
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1、认真贯彻医院感染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标准,制定我院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规章制度、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并监督实施。
2、根据预防医院感染和卫生学要求对医院的改建、新建、扩建设施提出建设性意见。
3、对医院感染管理科拟定的全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方案进行审定,对其工作进行考评。
4、研究并确定本医院的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流程、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干预措施,明确各有关部门、人员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工作中的责任。
5、研究并制定本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爆发及出现不明原因传染性疾病或者特殊病原体感染病例等事件时的控制预案。
6、建立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
7、根据本医院病原体特点和耐药现状,配合药委员会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导意见。
关于调整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通知模板

关于调整医院感染
管理领导小组通知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感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细则》及《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特成立医院院感管理小组如下:
一、成立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全面负责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全院感染监控网,以医院住院患者和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住院患者感染率。
三、医院感染领导小组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各科病房及科室检查工作,做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的微生物监测,督促检查预防医院感染工作。
四、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医院感染漏报率的调查,督促病房如实登记医院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监测资料,并及时向有关科室和人员反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医院感染率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六、经常与检验科保持联系,了解微生物学检验结果及抗生素药等情况,为采取相应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对于新员工进行培训宣传医院
感染监测工作的意义和监测知识,提高医务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协调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指导和咨询推广新的消毒方法和制剂。
九、对扩大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做好有关消毒,隔离专业知识的技术指导工作。
2020年11月01日
主题词: 医院成立院感领导管理小组通知
主送:各科室共印8份。
院感制度

一、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医院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面领导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我院医院感染监控网,以住院病人和院内工作人员为监测对象,统计医院感染发病率;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监控实施方案、对策、措施、效果评价和登记报告制度,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核查。
三、院感科每月或者每季度深入各科室,做微生物学监测,催促各科室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四、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院内感染漏报率调查,催促各科室如实登记、上报院内感染病例,杜绝漏报。
五、分析评价医院感染病例报告资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各种感染的危(wei)险因素,降低感染率,将院内感染率控制在 8%以内。
六、时常与检验科密切合作,了解我院病原微生物检测以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科学依据。
七、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的宣传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监控水平。
八、协调全院各科室院内感染监控工作,提供业务技术和咨询;加强医院感染的业务培训,做好技术指导工作。
九、加强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实践管理,预防医务人员感染,加强职业防护教育,提高防护意识,做好自我防护。
十、浮现医院感染流行或者暴发趋势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一、普通门诊、儿科、肝病门诊及肠道、传染病门诊单独设置。
二、儿科门诊遇有可疑传染病患儿即将隔离。
三、口腔科、放射科一律使用一次性漱口杯。
四、口腔科牙钻手机必须高压灭菌方可使用。
五、麻醉机使用的一次性罗纹管、气管插管、牙垫、呼吸气囊,一人一用一毁形,舌钳、开口器等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
六、用过的内窥镜要进行子细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定期做细菌培养,检测消毒效果,乙型肝炎患者使用过的内窥镜要做特殊处理。
七、湿化瓶用 500mg/L 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后用水冲洗,干燥保存,方可使用。
八、住院病室、门诊诊室内空气定期消毒。
九、患者被褥一床一套一巾,采用湿式清扫法。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工作制度与职责范文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工作制度与职责范文1. 简介医院感染是指患者在医院内接受治疗过程中,由于医疗操作、医务人员行为或医疗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新发的或预先存在的感染。
为了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建立一个高效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工作制度与职责范文,以帮助医院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提高感染控制水平。
2.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工作制度2.1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机构设置为了有效管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医院应设立感染预防与控制委员会,具体组织机构如下:•主任委员:由医院院长或副院长担任,负责委员会的整体工作和组织协调。
•副主任委员:由医院感染控制科主任担任,协助主任委员完成工作任务。
•委员:由来自医院各科室的感染控制专家、护士长、感染科医护人员等组成,共同制定相关工作制度。
2.2 工作制度的主要内容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工作制度包括以下内容:•制定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确保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监测与调查,定期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及时反馈给各科室,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负责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的培训计划,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和能力。
•确保医院各科室按照相关规定和流程进行感染管理,包括手卫生、消毒灭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的工作。
•建立医院感染事件的报告与处理机制,及时处理医疗事故和感染事件,防止感染的扩散和传播。
•定期组织医院感染管理的交流与研讨会,分享经验和最新的研究成果,促进感染控制工作的提升。
3. 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职责范文医院感染管理组织的职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负责制定和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各项制度和规章制度。
•组织开展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包括感染风险评估、感染控制指标的制定和监测、感染事件的调查和报告等。
•负责制定医院感染控制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开展医院感染控制的宣教工作,包括向医务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感染控制的知识和方法。
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三篇)

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摘要:近年来,医院感染日益严重,给患者的康复乃至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本文提出了2024年医院感染监测计划。
该计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综合管理、感染监测、感染控制和培训教育。
通过该计划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一、综合管理1.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院内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会议,制定感染控制的政策和制度;2.建立医院感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感染监测和数据分析的自动化;3.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手册,明确医护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规范;4.加强患者感染风险评估,根据不同风险等级采取相应的感染控制措施。
二、感染监测1.建立标准化的感染监测体系,包括新生儿感染、呼吸道感染、血流感染等常见感染的监测;2.加强感染监测的科研力量,开展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和鉴定,深入研究感染发生的原因和机制;3.提高医护人员的感染监测意识,加强对感染监测指标的培训和学习。
三、感染控制1.开展感染控制监督巡查,对医院各临床科室的感染控制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2.严格执行手卫生、环境消毒等感染控制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能力和规范性;3.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制定抗生素管理方案,减少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的传播;4.加强设备消毒和消毒管理,确保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无菌程度。
四、培训教育1.加强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监测意识;2.建立感染控制技术培训中心,推广和培训医护人员的感染控制技术;3.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普及感染控制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工作,我们可以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但是,想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需要医护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可以建立起一个安全、和谐、健康的医院环境,让患者放心就医,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关于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通知》

《关于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通知》各科室: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质量管理规定,切实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保证医疗安全,经院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一、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主任:副主任:成员: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在院长和分管副院长的领导下进行工作,负责完成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对医院医疗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对医院的业务发展提出切实可行的规划。
2)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开会一次,讨论和审定临床、医技中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3)负责组织和实施医疗、护理、院感质量的检查、评价、考核、提出整改措施和反馈情况、检查落实等工作。
4)组织疑难病例、重大或罕见疾病(手术)、纠纷病案的讨论。
5)组织医疗差错和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的鉴定工作。
6)对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进行严格审核并按规定上报。
7)参加各种医疗文书、技术操作、诊疗水平、“三基”考核、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具体检查,并进行评价。
8)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全体成员要自觉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提高医疗业务水平,要熟悉和了解各种质量指标,以及具体的考核标准。
9)每年年终召开总结会议,总结当年工作,制定次年工作计划。
10)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决议、决定提交院长办公会讨论决定后生效。
三、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负责全院医疗、医技工作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2)负责制定全院医疗、医技工作质量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3)负责制定和完善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持续改进方案,对各项医疗质量标准、各种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进行规范。
4)审议医务科制定的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具体实施措施。
对全院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改进要求。
5)制定医院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和规定。
6)负责讨论、决定全院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事件的院内处理意见。
7)负责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开展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医院应设立的相关委员会及办公室

医院应设立的相关委员会及办公室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包括医疗安全)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三、药事管理与治疗学委员会四、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五、输血管理委员会六、病案管理委员会七、价格和物价管理委员会八、投诉与医疗纠纷接待办公室某院参考资料:各部门、科室及病区:为认真贯彻执行《执业医师法》、《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卫生法律法规和各项诊疗、护理规范,切实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保证医疗安全,经院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等医院管理组织。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主任:陈德邦副主任:康凯汪修文成员:肖新发曹珍菊周朝祥徐宏军陈江沈荣左联张文富吴志海徐江兵李华芳陈永达沈玉彩罗海军韩忠芳(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职责(1)负责全院医疗、医技工作的质量监督和管理。
(2)负责制定全院医疗、医技工作质量管理年度工作计划。
(3)负责制定和完善全院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持续改进方案,对各项医疗质量标准、各种诊断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进行规范。
(4)审议医教科制定的有关医疗质量管理具体实施措施。
对全院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安全隐患提出指导性的改进要求。
(5)制定医院新技术、新方法准入管理制度和规定。
(6)负责讨论、决定全院医疗、医技工作中的差错、过失和事故等事件的院内处理意见。
(7)负责宣传贯彻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的有关知识,开展对全院医务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工作。
制定全院医、技人员质量教育、培训的要求。
并检查其落实情况。
(8)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对临床、医技部门的医疗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并提出整改意见。
按医疗质量标准规范医疗环节,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主任:汪修文副主任:曹珍菊成员:周朝祥沈玉彩罗海军沈荣潘翠芹邓亚梅李如秀许玲张雷雷?杨希霞(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职责1、制定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计划、制度、实施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的通知
院各科室:
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有效地杜绝医源性感染,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经院领导班子研究决定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
主任:
副主任:
委员:
院感控制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
1.对有关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指导;
2.对医院感染及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和反馈,针对问题提出控制措施并指导实施;
3.对医院感染发生状况进行调查、统计分析,并向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医务科及院长报告;
4.对医院的清洁、消毒灭菌与隔离、无菌操作技术、医疗废物管理等工作提供指导;
5.对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指导;
6.对医务人员有关预防医院感染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指导;
7.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报告和调查分析,并及时上报;并提出控制措施并协调、组织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8.对医务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培训工作;
9.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工作;
10.对消毒药械和一次性使用医疗器械、器具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
11.组织开展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学习,对有关问题提出诊断,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
12.完成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或院长交办的其他工作。
13.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制定并落实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要求、有关人员的工作职责及发生医疗卫生机构内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
应急方案;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切实履行职责,确保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
14.建立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全体组员会议,讨论、分析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协调和解决有关医疗废物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项,遇有紧急问题随时召开。
15.拟定的全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计划审定;负责组织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工作。
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紧急处理等知识的培训;协助对保洁员相关知识的培训。
16.指定专人定时收集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放入暂存地进行管理,并做好交接登记;登记内容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及数量、交接时间、交接人签名等内容,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17.检查和督促各科室执行和落实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制定的各项制度和标准;分担各科室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
18.负责收集和处理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