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10篇)

《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10篇)《傅雷家书》优秀读后感篇1冬风凄冷。
窗外的一枝红梅正徐徐开放,皑皑的白雪缀在红梅的花蕊里,淡淡然,悠悠然,清幽得像是一夜烟雨染却的。
我静静地沉浸在墨香中,怎顾得红梅婷婷。
清冷的屋内充斥着书香,呼吸间,只嗅得这淡淡的书香。
屋外万紫千红,屋内只有这书香盈盈。
我所得的一片清净,哪能不感恩于这至味书香?沉浸在这一片书籍的海洋中,每一朵浪花都令我流连忘返,可我最难忘的一朵却是一本并不起眼的书。
它不同于其他五彩斑斓的书籍,它是淡雅的,更是清新的。
但它更与众不同的是,它凝结了一对父母对远在异乡的儿子发自肺腑的真挚的爱。
其中的故事绝非虚构,感情也更不虚假,不论你是大声地朗读,或是静静地默读,你都会被字里行间的热忱话语所打动,所流泪。
这本书便是《傅雷家书》。
这本书是我国著名作家傅雷和夫人朱梅馥与远在异国留学学琴的儿子傅聪和儿媳弥拉所写的精神接触和思想交流实录,由傅雷夫妇的儿子傅敏编辑整理。
可以毫不夸大地说,整本书“是家人之间性情中的文字,不经意间的笔墨,不为发表而创作”。
这本书最令我感动的,并不是傅雷夫妇俩不畏千辛万苦给儿子傅聪写信,而是夫妇俩一直从如何成人和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的角度来教育儿子。
比如傅雷在给儿子的信中,赞成了儿子提前出国的计划,但也明确指出了儿子在独身一人外出留学时需要直视的困难:对所在国语言的不熟,对自己身体的照顾等。
而且,傅雷不光重视儿子的成才,也关注到了儿子的品德和作风。
傅雷曾在一封信中明确提出:“你谈太多次恋爱并不好”而儿子傅聪也虔心遵守父亲的教导,并身体力行去做。
难怪有人评价:“傅雷和傅聪两父子不仅是生活中的朋友,更是艺术上的知音”。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总会想起我和我的母亲。
因为打小父亲工作忙的缘故,我是母亲一手带大的。
小的时候,母亲的教诲我总会用心铭记,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听不进去母亲的唠叨和叮嘱。
时间的流逝,不光留下了豆蔻年华,也带走了青涩与快乐。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5篇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5篇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在一个慵懒的下午,带着求知的欲望捧起一本书专心的阅读——《傅雷家书》。
他是我国近世享有盛誉的翻译大师与艺术批判家傅雷给儿子傅聪的家信摘编。
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儿子的爱与期望。
家书是真情的流露,再加上傅雷深厚的文字功底与艺术修养,这些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感人至深。
使我从中学到不少做人的道理。
作者教导儿子: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告诉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与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让我感触最深得是傅雷在1954年1月30日晚写给傅聪的信。
因为作者在儿子走后的第二天,就想写信,又怕儿子嫌烦。
充分地表现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与理解。
讲述了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尊重长辈意见,理解长辈的情感的态度。
长辈应克服不太讲究说话技巧,不够耐心的弱点。
让我懂得了如何与长辈交流、相处。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的父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待我们呢?当我们骄傲时,父亲是我们的“警钟”;当我们遇到困难、挫折时,父亲是我们的“打气筒”;当我们在外面受伤时,父亲是我们的“避风港”……父爱如山,父爱伟大!让我们常怀一颗感恩之心,来回报父亲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吧!傅雷家书的读后感2暑假是阅读的好时期,想想在凉爽的空调房里,手中捧着一本·经典·,茶几上放着一杯饮料,自己则选择最舒服的姿势。
这样看书何止,是享受啊!这么好的时光别浪费了,这个假期我看了三本书,不过受益匪浅的还是《傅雷家书》家书,现在已不复存在了吧,手机,电脑等早已取代了家书,即使你和你的家人远隔千里,远用手机互联网就可以在身边,但也正因为如此,家书就显得特别珍贵。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精选23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精选23篇)《傅雷家书》读书心得感悟篇1一封封书信体现了他对孩子的呵护,一封封书信表达了他对孩子的期望,一封封书信字里行间里都体现了浓浓的爱。
他,在为孩子的受挫而担忧;他,在为孩子的成就而骄傲;他,在为孩子的骄傲而不满。
他——就是傅雷。
一个成功的作家,更是一个成功的父亲。
他用摘编了1954年至1966年傅雷及其夫人给儿子傅聪、傅敏的家信编辑了这本《傅雷家书》,这本书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他不仅仅是教导了他的儿子,还是教导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他让我明白了一个父亲对自己孩子的各种各样的爱,让我身临其受。
其中我读到了这样一段话:“可见为了获得更大的成功,只有加倍努力,同时也得期待别的迂回,别的挫折。
我时时刻刻要提醒你,想着过去的艰难,让你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更有勇气去客服,不至于失掉信心!人生本是没穷尽没终点的马拉松赛跑,你的路程还长得很呢:不过是一个光辉的开场。
”这一段话让我有颇深的思考,也告诉我了很多的道理,想到了我自己,尽管现在的成绩有了一些些的提高,别过去好了许多,但是要时刻记牢:逆境让人得到磨练,困难让人获得思考,在拥有一定的成就同时也要思考未来,不能仅仅凭着现在就骄傲,就自大,要时刻警醒着自己。
记得几年前,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给父母写一封信,刚开始我不知道写什么更不知道从何写起从何说起,只记得开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妈妈,老师让我给你们写一封信,可我不知道说什么才好……之后,爸爸用他仅识的几个字给我回复了一封仅仅只有7个字的信——‘未来是属于你的’。
刚开始我不懂什么意思,也没有过多的追问,但随着渐渐地长大我才逐渐的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你现在不努力未来就得不到好的结果,现在努力未来也还是你的成果,只要你肯付出,未来一切美好的事物都会降临于你。
正如傅雷写给他儿子的信一样,每一封信都表达了对儿子的告诫,提醒。
现在的我开始珍惜现在的机会珍惜父母对我的期盼,尽管现在的我还并不算成为父母的骄傲,但是我会用父母对我的爱护期盼把教导化为动力,去成就属于我的未来。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13篇)傅雷家书读后感篇1《傅雷家书》不仅仅是家书,而是人生哲理。
他对傅聪的人生之路起了很大作用。
傅聪随年龄增长渐渐懂得了爱用实际行动回报了父母。
这本书主要是傅雷告诉孩子如何做人、如何搞艺术、以及如何对待生活等问题。
他教儿子要做一个谦虚,谨慎的人,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生活上,傅雷也对儿子积极的引导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花钱。
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而且他敢于在儿女面前承认错误。
从自身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他无疑是儿子的良师益友。
在日常生活中他告诫儿子“人总得常常强迫自己,不强迫就解决不了问题,最基本的就是抓紧时间”,“最是要科学化,要彻底”,“在外面世界切勿难为情,被人家随便多留,才能不打乱事先定好的日程”,“修改小习惯就等于修改自己的意识和性情”。
我觉得就是我们生活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说到这里,我不禁想到我的父母,他们虽然不是像傅雷那样的伟人,但是他们给我的爱不比傅雷给傅聪的少。
他们事事为我着想,为我考虑,他们虽然不能讲出许许多多为人处世的大道理来,但是日常的教会又何尝不是立身行事的准则呢?父爱如山,雄伟壮观;母爱如水,柔情万里。
我应当理解父母,并加强自身素质,逐步与父母建立友好关系,让他们理解你做一个称职的孩子。
书中时时给人深刻的`教诲,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不仅如此,从书中我还感到家长的用心良苦和他们给予我们的崇高的爱,正如傅雷家书中对儿子说:“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会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最近三年你不知我对人生多增了几分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过程中学会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所以《傅雷家书》拉近了父母与我们的距离,让我们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亲情溢于言表,给天下的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和启迪。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2爱在最深切的关头—题记我拿着这本书,不大,刚刚好,但沉沉的。
傅雷和傅聪这对父子在读之前进行了了解,一个是著名的翻译家,一个是闻名世界的钢琴家,教材中说这是一部“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又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
2023年《傅雷家书》读后感(14篇)

2023年《傅雷家书》读后感(14篇)《傅雷家书》读后感1在寒假里,我又进一步的了解了《傅雷家书》这本书籍。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傅雷家书》整本书的内容都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字里行间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教导,都体现的浓浓的父爱。
其中主要讲了傅雷在国外学习期间给儿子和弥拉写的书信内容。
这些信是从1954年傅雷远赴波兰留学时开始写的,到1966年傅雷夫妇自尽。
在这整整十二年间写了上百封信件给儿子,贯穿儿子留学,结婚生子的这几个人生重要阶段。
也同时对儿子全方面的教育和认知。
一封封书信中表达浓浓亲情,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
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这本书也对我有很深的感触,我的爸爸也经常是长时间出差在外,回家的时间少之又少,每天为公司里的事担忧,白头发也是一根一根的增多。
虽然我很心疼爸爸,但多少有些不理解,和爸爸的关系渐渐疏远。
但我看完这本书后,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父爱,虽然爸爸不善表达,但仍然用自己的方式去关心爱护我们,让我多了一份理解与包容:理解了他们平日中的严厉和责骂声,包容了他们平日里的疏远。
毕竟父爱如山,我们身后总是有一种力量去激励鼓励我们,更是无声、深沉的;母爱如水,温柔细腻的情感总是能包容我们所有的任性,使我们总是感到爱的源流。
总之,我一定不会辜负你们对我的期望的,往后的学习旅途虽漫漫,但一路上有你们相伴,我一定会尽我最大的努力,为以后的道路铺上一片蓝天!《傅雷家书》读后感2傅雷不愧是好爸爸,能以这样的心态和耐心来教育小孩。
傅雷到底是怎么样有这种力量呢?这种伟大的父爱可以说影响了傅聪的一生,为傅聪走向将来做出了铺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傅雷所写的这部分信件也就是尤为重要的,给傅聪上了一堂生活课,让他知晓怎么样在这个世界上生活。
这真是教育子女的一本好书,同时也应该是作子女的认知爸爸妈妈的一本好书。
子女可以通过这本书知道我们的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可以通过这本书知道我们的子女,傅雷在信中所写的每字每句已经成为经典,永垂不朽的经典。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20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20篇)《傅雷家书》读后感1《傅雷家书》是由傅雷和妻子给他们的孩子所写书信的一本合集。
它让我受益匪浅。
这本书让我知道如何做一个好孩子,也让我懂得了父母的良苦用心。
更让我知道如何去面对人生。
从书中可以看出,傅雷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甚至有些刻薄的人。
这是因为他的身世,傅雷自幼丧父,童年时母亲家教严格。
傅雷是一个很有才华的人,正如这本书封面上所提:“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他的确是孤独的。
当了解到这些时,我曾想过:傅雷是一个如此“孤独”又学识渊博的人,那么他对家庭,对生活中的一些琐事是否也十分淡漠呢?读完书后,我发现我的猜测与事实恰恰相反。
傅雷作为一位父亲,他对孩子的感情是十分丰富的。
每天写信时,他不仅仅写自己的生活如何,还会向孩子介绍自己的同伴,有时更会在那遥远的地方,以书信的形式指导孩子如何学习,怎样去学。
他是一位伟大的父亲,一位十分称职的父亲。
他对孩子的爱跨越了空间的阻碍。
再来看看他的两个儿子,傅聪和傅敏。
用现在的家长经常说的话,两人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一直出类拔萃。
从《傅雷家书》中可以看出这些书信大多数是写给傅聪的,傅聪自小学习钢琴,并且在学习上从未落后。
他多次获得了国际钢琴大赛的奖项。
这不禁让我想:他的父母不在身边,他是怎样做到这样优秀的呢?答案无疑是他的自主,自觉了。
《傅雷家书》是本书,更是一个真实的环境,我仿佛置身其中,看到了傅雷一家由书信连接的温情。
《傅雷家书》读后感2在以前,人们不像现在一样有电话可以方便人们来与远方的家人交流,所以书信,便成为了一种很好的方式。
谈起家书,《傅雷家书》这本名著肯定会浮现在脑海间……书的第一章说了不少作为父亲对自己孩子虐待的道歉话语,从中可以看出来父亲对孩子的浓浓爱意。
在孩子走后,父母也表达出了自己的不舍之情,是啊,那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啊,谁能舍得呢!在除夕夜,也只有深深的思念。
大人总是比孩子要有经历的,于是自己便可以告诉孩子各种关于学习的方法,帮孩子分析失利的原因,当在深夜,也不能挡住一个父亲对儿子诉说的心情,为孩子成熟而开心,与孩子讨论自己的工作……这些不都是一个父母对孩子爱的表现吗?在这些家书中,每一封都有着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这足以体现对远在他乡的孩子的关爱。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体会分享(通用27篇)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体会分享(通用27篇)傅雷家书读书分享篇1初看《傅雷家书》的时候,首先感到的是傅雷心切和望子成龙,字里行间句句流露出对子女的严格而深刻的教育,每封家书都映照出他对子女的爱之切和情之深。
像所有中国的父亲一下,傅雷对子女的爱是热烈而又深沉的。
他把行动上羞于表达的爱,当面说不出来的话通过书信传递给子女,使孩子虽然远在国外,但一样体验到父亲浓浓的爱。
我在读《家书》的时候,我时常会想:我的爸爸妈妈又何尝不是这样,他们对我或者正面教育,或者循循善诱,都是因为爱!读《傅雷家书》,我受到了很多的成长教育。
傅雷先生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谦虚待人、谨慎做事、礼仪得体;遇到挫折不气馁,取得成绩不骄傲,做人要有气节、有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我很庆幸在初三这个暑假读到了这本书,因为我正处于摆脱青涩,探知世界,走向成熟的人生关键阶段,还有很多内容我暂时还不能完全理解和接纳,但正像我爸爸对我所说的:“这本书值得你一直读,读一辈子!”读《傅雷家书》,我触动的是傅雷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他敢于让儿子自己去闯,支持孩子有自己的选择。
傅聪虽有磨难但最终成为了享誉世界的音乐家,这与其父亲支持他大胆地闯是分不开的。
傅雷让孩子从小就出去冒险,接受挫折教育,独自应对国外生活的种种挑战,而不是溺爱孩子。
傅雷家书读书心得体会分享篇2他说的“做人”是那种意思,是“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样的人,是在意义上做一个精神上有所升华的人。
《家书》不过是用文字概括了我从小在父亲身边所感受到的一切。
从古至今,家书都是连通家人的情感桥梁,它有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也有过“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种种典故。
《傅雷家书》始于1954年,傅聪——傅雷的长子店铺波兰,学习钢琴演奏。
父子俩情深意切的交谈,贯穿在一封封家书中。
而傅雷的家书中,却不仅是亲人的思念,我读这本书,更是看到了傅雷一家对艺术的追求,对生活的感悟,对祖国的热爱……每个人心中,都暗藏着一个心灵的归属,可以在此,发自肺腑地与亲人畅谈。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40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40篇)《傅雷家书》,今天读完了,有点慢,因为杂事太多了,看看停停,不过,它仍然很吸引我,所以,仍旧读完了。
所谓杂事,就是杂事,过后想想没用的事,比如摆弄手机,回到家一集一集的看电视剧,现在,都有点够了,恢复到以前,看看书的日子吧,也挺好。
《傅雷家书》告诉我们,什么是伟大的父爱,告诉我们,一颗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受到意想不到的磨难、侮辱、迫害,陷入到似乎不齿于人群的绝境,而最后真实的光不能永远湮灭,还是要为大家所认识,使它的光焰照彻人间,得到它应该得到的尊敬和爱。
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
傅雷艺术造诣极为深厚,对无论古今中外的文学、绘画、音乐的各个领域。
都有着极渊博的知识,令人钦佩!而对儿子的教育,也是从爱国到做人,到专业,到与人交往的注意事项等等面面俱到,这种父爱,才是如山的父爱!傅雷最后被冤枉,走上不归路,真是国家的损失,无奈当时国内环境如此,任何人都避不开生活的大环境,心痛这样看来,我这个做母亲的也要时刻反省和提高自己,虽没有傅雷的渊博,也要努力学习才行!“车一开动,大家都变成了泪人儿,呆呆的直立在月台上,等到冗长的列车全部出了站方始回身。
出站时沈伯伯再三劝慰我。
”这是《傅雷家书》的第一段话,讲述了全家送傅聪时的离别场面。
傅雷作为一个文艺评论家,给人的感觉总是那么冷静,甚至有些过于理智。
在外人眼中,傅雷好像那孔圣人一般,总是那么儒雅中正。
但送别那天,傅雷他终于克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足以说明他对儿子孤身去欧洲求学的担心。
在那有些冷漠的外表下,充满了对傅聪的关爱。
傅雷对傅聪的爱是深沉的、无微不至的。
比如在54年十月十九日夜的长信中,傅雷写到:“大照片中有一张笑的,露出牙齿,中间偏左有一个牙短了一些,不知是何道理?难道摔过一跤撞折了一些吗?”那时的照片还是黑白的,在这种情况下,傅雷还能发现儿子的一颗白牙有一点点短,只能说明傅雷在反复端详儿子的照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雷家书读后感
时间:2019-10-18 11:05:30 | 作者:蒋毅炫
能有像傅雷这样的一个父亲,那真是三生有幸啊。
他是一个非常称职的好父亲,他常把孩子看成是独立的个体,有错误的话就会和孩子道歉,非常真诚,像在一九五四年一月十八日晚上的信中,他这样写到:“我良心上的责备简直消释不了。
孩子,我虐待了你,我永远对不起你,我永远补赎不了这种罪过!”还有“真的,巴尔扎克说的好:'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
无疑这是一个非常伟大的父亲,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看到身为父亲的会写出这样道歉的话,都会感动,无论是受到了多大的委屈,都会释然的
傅雷还是个尊敬的长者,常常能给孩子提出批评建议和要求,也是在温和而鲜明中指出。
像在一九四五年中的信里写到:“自己责备自己而没有行动表现,我是最不赞成的。
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意。
”这句话同样也警示了我,让我知道失败后的目标会在哪里。
从书中的处处地方,都流露着傅雷深沉的爱和浓浓的亲情,傅雷家书也是我们该看看的家书,它将中华名族的优秀道德清楚阐述出来,我们也应做到信中那样,不然父母操心,将它作为我们立身行事的准则。
看过这本书后,我也有提笔的冲动,翻出信纸和钢笔,向自己的父母写一封家书,但日新月异,科技飞快发达,书信也许早就被人淡忘,但我们对父母的爱,和父母对我们的爱,也会像傅雷的家书一样,藏在轻柔的话语间,或是心灵的深处,也许寥寥几句,也许一个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