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性发育影响因素(修改)
青春期内分泌失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青春期内分泌失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青春期是人生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伴随着身体的变化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整。
然而,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对儿童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就青春期内分泌失调对儿童健康的影响进行探讨。
一、影响儿童身体发育的因素之一青春期是儿童从童年进入成年的过渡期,其中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身体的迅速生长和发育。
然而,内分泌失调会影响到儿童体内雄激素和雌激素的平衡,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或过快。
这种不均衡的情况可能会导致身高矮小或超高,体重过轻或过重等问题,进而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二、影响儿童性发育的因素之一青春期内分泌失调还会影响到儿童的性发育。
在这一阶段,儿童的生殖器官和次生性征开始发育,但如果内分泌系统紊乱,会导致性腺功能受损,从而影响到儿童的性征发育。
对男孩来说,可能会出现睾丸发育不良、生殖器官发育迟缓等情况;对女孩来说,则可能会出现乳房发育异常、月经不调等问题。
这些性发育问题会对儿童的生活质量和自尊心产生重要影响。
三、影响儿童情绪和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青春期内分泌失调往往伴随着情绪波动和心理变化。
儿童可能会经历焦虑、抑郁、易怒等情绪问题,这与内分泌系统调整不畅有一定关联。
在这一时期,荷尔蒙的剧烈波动会影响到儿童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导致情绪和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会对儿童的学习、社交和行为产生消极影响。
四、影响儿童骨骼健康的因素之一青春期是骨骼发育的关键时期,但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妨碍儿童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强度。
雌激素在骨骼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内分泌失调会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进而导致骨量减少,易发生骨质疏松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使儿童容易骨折,影响到他们的日常活动和生活质量。
五、影响儿童生殖健康的因素之一青春期内分泌失调还可能对儿童的生殖健康产生影响。
内分泌系统的异常调控可能导致性腺功能减退,从而影响到儿童的生育能力。
除此之外,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雄激素或雌激素水平不平衡,使儿童易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进而带来生育障碍的风险。
青春健康知识100题

青春健康知识100题第一部分:青春期健康知识1、什么是青春期?从儿童向成人过渡的阶段称之为青春发育期,简称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是人体性发育的关键时期。
2、青春期的起止年龄世界组织将青春期的年龄范围规定为10一20岁。
3、青春期发育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家人过去青春期启动年龄、遗传、种族、社会、文化、地理、营养、气候、身体脂肪的比例以及其他因素等。
4、什么是第一性征?性征指区别男女的一些特征。
生殖器官是区别男女两性的主要特征,一般称为第一性征。
5 、什么是第二性征?第二性征是指除生殖器以外的可以区别两性的一些外部特征。
男性第二性征表现为:身材高大,肌肉强健,喉头突出,声音低沉,体毛较多较密,生长胡须等。
女性第二性征表现为:体态丰满,乳房隆起,声音尖细,骨盆宽大等。
6、青春期性发育与成熟包括哪些方面?(1)生殖器官迅速发育(2)性功能逐渐成熟(3)第二性征出现7、青春期男女智力上有无差异?根据学者研究发现青春期男孩在综合分析、观察、推理方面较有优势,而女孩则是在语言能力、记忆能力较有优势。
男女孩智力发展的不同优势受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8、月经是怎样形成的?青春期女性生殖系统逐渐成熟。
通过内分泌系统生产的雌激素刺激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多,卵巢排卵后未遇精子,雌孕激素水平会迅速下降,子宫内膜因此脱落,变成经血从阴道排出,历时约3—5天,这就是月经。
9、月经初潮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孩首次月经称为初潮,月经初潮标志着青春期的来临。
月经初潮平均发生年龄为13.7岁,范围是12--16岁,个别人可早到8、9岁或者晚到18、19岁,只要不伴随其他疾病,即算是正常的。
10、青春期为什么容易月经不调?青春期月经不调主要表现为闭经、月经周期缩短、经血过多、经期延长等。
月经不调的原因是青春期的卵巢功能不能健全,又容易受到环境的干扰,而致内分泌紊乱。
11、什么是正常的月经周期?月经自出血第1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的第1天之间间隔为1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天,缩短或延长7天左右仍属正常月经周期。
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

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高中生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他们的性心理健康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那么,影响高中生性心理健康的因素是什么?有哪些对策可以采取呢?本文将针对此问题展开探讨。
1.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学生受到的社会舆论影响也越来越大。
很多时候,高中生会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社交网络等途径的影响,产生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到他们的性心理健康。
2.家庭因素家庭是学生最重要的社会支持系统,破裂的家庭关系会导致学生产生严重的负面情绪。
同时,许多家庭并不愿意谈论性问题,甚至对性教育视而不见,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性知识一无所知,从而影响到他们的性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
3.个人因素学生个人的内心世界、性格及行为习惯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他们的性心理健康。
一般来说,自尊心薄弱、性格孤僻、压力较大的学生更容易产生性焦虑、性抑制等问题。
二、对策探讨1.加强性教育学校和家庭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性教育,传递正确的性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性的重要性,以及性关系与健康的联系。
同时,性教育也应该涉及到对性心理健康问题的介绍和应对方法的教育。
2.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关爱学生的社会氛围,让学生在心理、精神和行为上都能够得到积极的支持和帮助。
同时,学生也应该被鼓励进行身体锻炼,减低学生的心理压力。
3.教育学生科学看待性学生应该被教育到,性不是丑事,正常的性行为应该得到社会的尊重和认可。
同时,对于那些有不良的性行为、性问题的学生应该得到密切关注和帮助。
4.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学校和家庭应该鼓励学生自我探索,接受自己的性别和自己真实的性取向。
同时,应该调节学生性心理健康问题,比如制定健康的生活规律,营造积极的情绪和心态,增强自身的心理韧性。
总之,针对高中生性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在加强性教育、建立完善社会支持系统、教育学生科学看待性和鼓励学生自我探索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性心理健康。
儿童性早熟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科普

儿童性早熟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科普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性早熟的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儿童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男孩9岁以前呈现第二性征,这种现象的发生会给儿童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
据统计,我国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已经超过了1%,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因此,了解儿童性早熟的影响因素及积极预防,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儿童性早熟的定义、发生率和影响因素入手,介绍儿童性早熟的影响因素以及提出预防措施,并探讨儿童性早熟的治疗方法,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引起大家对儿童健康问题的重视。
一、儿童性早熟的影响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因素是影响儿童性早熟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表明,有一些基因变异可以导致儿童的性早熟。
例如,一些基因的突变可能会导致雌激素分泌增加或反应过度,从而导致女孩乳房发育和月经来潮提前,男孩睾丸和生殖器官发育提前。
此外,父母或祖辈中患有性早熟的人,也会增加儿童患性早熟的风险。
因此,家族遗传史也是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
虽然遗传因素不可避免,但家长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遗传测试了解自己的基因情况,以便更好地预防和管理儿童性早熟,降低患病风险。
2.营养因素过多的营养摄入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肥胖是导致儿童性早熟的一个重要因素。
过量的脂肪和糖分的摄入可以导致儿童肥胖,进而导致体内脂肪细胞释放过多的雌激素,此外,肥胖还可能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卵巢和睾丸开始产生性激素。
这些性激素可以加速性腺的发育,导致儿童性早熟。
3.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很大的影响。
一些社会文化现象,如竞争压力大、学业负担重、家长教育方式等,都可能对儿童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从而导致性早熟。
1.生活习惯因素孩子们长时间待在室内,少见阳光,运动不足,可能会影响维生素D的合成和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进而导致性早熟的发生。
阳光是促进维生素D合成的主要来源,而维生素D在儿童的性发育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缺乏维生素D可能导致性激素水平异常,进而影响性腺发育和性激素的分泌。
人体发育学习试题库(附答案)

人体发育学习试题库(附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以下哪项属于次级(复杂)情感()A、惊讶B、嫉妒C、恐惧D、愤怒E、悲伤正确答案:B2、下面描述哪项不正确()A、将自身行为或思考方法构成图式(SehenIe),并能够理解和适应图式的过程称之为“同化”B、原有的图式无法实现时,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对图式进行修正以适应目前变化了的情况,称之为“调节”C、智能“游戏”可以说是“同化”占优势的状态D、“模仿”则是属于“调节”占优势状态E、上述均不对正确答案:E3、学龄期儿童,呼吸频率已达到()A、20次/分钟B、10次/分钟C、15次/分钟D、25次/分钟E、30次/分钟正确答案:A4、个体大脑各区成熟的顺序()A、枕叶-顶叶-额叶-颍叶B、枕叶-额叶-颗叶-顶叶C、枕叶-颍叶-顶叶-额叶D、顶叶-枕叶-额叶-颍叶E、颗叶-枕叶-顶叶-额叶正确答案:C5、80岁时胰腺重量减至()A、20gB、40gC、IOgD、50gE、30g正确答案:B6、倒手动作出现在生后()A、7个月B、9个月C、8个月D、6个月E、5个月正确答案:A7、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属性在人脑中的整体反映称为()A、知觉B、记忆C、认知D、认识E、感觉正确答案:A8、正常儿可用双手或肘部支撑,腹爬,可见下肢交替动作的月龄为()A、4个月B、6个月C、5个月D、8个月E、7个月正确答案:E9、《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A、朱智贤B、艾华C、陈大齐D、陈鹤琴E、黄翼正确答案:D10、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半数4岁以下起病,男与女比例为()A、3~4:1B、8^10:1C、2~3:1D、4~6:1E、6~8:1正确答案:D11、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A、20世纪80年代以后B、20世纪60年代以后C、20世纪6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前E、20世纪70年代以后正确答案:A12、按照美国DSMTV(1991)标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中须至少具备注意力项和多动项中的各几种表现()A、2B、4C、6D、5E、8正确答案:B13、能一页一页翻书的时间为()A、30个月B、12个月C、36个月D、18个月E、24个月正确答案:E14、交叉伸展反射存在时期()A、0~5个月B、0~3个月C、0~4个月D、(H个月E、0~2个月正确答案:E15、关于中年期心理变化特征,不正确的叙述()A、中年期是一生中价值体验的低谷期B、情绪稳定,心理平衡C、意志坚定,自我意识明确D、智力明显的上升或下降E、个性成熟,特点鲜明正确答案:A16、《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A、皮亚杰B、弗洛伊德C、布鲁纳D、埃里克森E、瓦隆正确答案:E17、宫内APgar评分包括()A、胎心监护B、多普勒测胎血流分布C、多普勒检测子宫胎盘的灌注情况D、胎儿肌张力及对外界刺激的反应E、胎盘的血流代替皮肤颜色正确答案:E18、婴幼儿依恋障碍属于()A、广泛性发育障碍B、品行障碍C^重复刻板性行为D、情绪情感障碍E、学习障碍正确答案:D19、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以神经兴奋剂最有效,可首选()A、诺氟沙星(氟哌酸)B、苯丙胺C、匹莫林D、丙咪嗪E、哌甲酯(利他林)正确答案:E20、8个月左右的婴儿,随母亲在公园时玩耍,陌生人递给婴儿玩具,婴儿母亲微笑着向陌生人表示感谢,婴儿此时采取的行动是()A^拒绝B、开始哭闹C、看着母亲的表情,然后高兴地接受D、看着母亲不知所措E、无法判断正确答案:C21、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A、「2岁以前B、3~4岁以前C、2~3岁以前D、4~5岁以前E、5~6岁以前正确答案:E22、人类言语活动的两大反映形式是:()A、内部言语和外部言语B、对话言语和独自言语C、书面言语和口头言语D、内部言语和书面言语E、肢体言语和口头言语正确答案:A23、平衡反应中枢位于()A、延髓B、脊髓C、皮层D、脑桥E、中脑正确答案:C24、实验者当着儿童的面将两杯同样多的液体中的一杯倒进一个细而长的杯子中,要求儿童说出这时哪一个杯子中的液体多些时,儿童不能意识到液体是“守恒”的,因此多倾向于回答高杯子中的液体多些,你推测这儿童的年龄是几岁。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有两大类,即内在的遗传因素和外在的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决定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即决定了生长发育的潜力;而环境因素影响该潜力的正常发挥,决定发育的速度及最终可达到的程度,即决定了生长发育的现实性。
儿童的生长发育过程也就是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
研究生长发育的各种影响因素,可以充分利用有利因素,尽可能消除或控制不利因素,充分发挥遗传潜力。
这是儿童卫生保健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遗传因素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间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的相似性。
DNA(脱氧核糖核酸)是遗传的物质基础。
DNA可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给子代细胞。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受精卵中父母双方各种基因的不同组合,决定了子代个体发育的各种遗传性状,使子代可以显现亲代的形态、功能、性状和心理素质等特点,形成每个儿童各自的生长发育潜力。
当然,遗传形成的这种潜力能否充分发挥,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
影响儿童生长发育的遗传因素包括家族因素和种族因素的影响。
(一)家族遗传的影响身高、体重、性成熟早晚、性格等与家族遗传有关。
生长发育的各项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如身高、体重、皮下脂肪、血压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遗传倾向性,其中尤以身高的遗传倾向更为明显。
在良好生活环境下成长的儿童,其成年后所达到的最终身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身高。
一般父母高的子女也高,父母矮的子女也矮。
儿童身高的生长潜力与父母的平均身高有密切关系,如果父亲与母亲的身高相近,则孩子与父母的平均身高十分接近;但是如果父母双方中一个是高个子,一个是矮个子,则孩子身高的变动范围就会很大。
个体的成年身高与父母的平均身高间的遗传度为0.75,即身高的75%取决于遗传,只有25%取决于营养、锻炼等环境因素。
性成熟早晚、生长突增模式、月经初潮年龄等,也与家族遗传有关。
据此,儿童成年时的身高可根据当时的年龄、身高、骨龄并结合父母身高等参数进行预测;女孩还可根据月经初潮年龄和初潮时的身高来预测成年身高。
影响青春期发育的因素

因此,合理的解释是,中枢机制引发了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成熟,从而刺激人体生长,使体重增至必须的基础重量,同时也增加了体内脂肪含量。儿童期瘦素水平逐渐升高直到达到一定的阈值方能进入青春期,而瘦素水平逐渐升高达到一定的阈值需要一定的脂肪组织量为基础。患神经性厌食致过度消瘦者或不伴有肌萎缩的脂肪减少者,可严重影响生长发育,甚至引起闭经。
BMI19~22为良好
BMI&g性BMI>25为肥胖
BMI30相当于超重30%。
BMI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体重评价方法。
3.腰围臀围比例(waist:hip ratio,WHR):近20年发现脂肪分布的部位不同,对代谢的影响不同,因而根据脂肪分布情况将肥胖分为男性型和女性型,用腰围臀围比例作鉴别。腰围是平卧时测量脐孔水平的腹部周径,臀围是测量平卧时的最达周径,两者的比例即为WHR。WHR>0.85为男性型肥胖,WHR>0.75为女性型肥胖。
目前,衡量体重是否正常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标准体重比较法:
成人期身高在165cm以上者:正常体重(Kg)=身高(cm)-100成人期身高在165cm以下者:男性正常体重(Kg)=身高(cm)-105 女性正常体重(Kg)=身高(cm)-100按以上方法计算的体重,在正常体重上下浮动10%以内为正常范围。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为超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0%为肥胖。
青春期的发育主要是因为遗传因素
以下几种实验研究结果支持瘦素在生殖生理中的作用:
1.运动员、厌食症和青春期延迟者瘦素水平较低;4)缺乏瘦素的老鼠仍可有正常的性发育,但也仅能维持于青春前期状态,且无排卵现象。应用瘦素后,其生殖能力便会恢复。
2.瘦素促进啮类动物青春期发育;
儿童青春发育

The median age for girls of the Tanner stage 2 was 9.69 (95%CI: 9.63-9.75) years,
The median age for boys of Tanner stage 2 was 11.25 (95%CI: 11.19-11.30) years.
KNDy神经元---gatekeeper
>100 genomic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pubertal timing
Nature 514, 92–97 (02 October 2014) doi:10.1038/nature13545
表观遗传对性发育的影响
miRNA 对性发育的影响
159.0
158.6 158.4 158.2 158.0
1991
1995
2000
本次 20032005
研究年份
国内1979-2005年初潮年龄年代提前趋势 1979-13.5岁, 2000-12.63岁, 2005-12.27岁
18.5岁身高( cm)
159.6 159.52 159.4
性早熟与成年期疾病
性早熟分类
• 中枢性(真性、GnRH依赖性) • 外周性(假性、非GnRH依赖性)
肿瘤、外源性激素摄入、MAS、CAH
• 不完全性(部分性)
单纯性乳房早发育(最多见) 单纯性阴毛早发育 单纯性早初潮
CPP病因
• 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 下丘脑和垂体肿瘤(分泌LH的腺瘤、星形细 胞瘤等) 获得性(脑脓肿、化疗、放射、外伤等) 先天性(脑积水、鞍上囊肿等) • 外周性性早熟转化而来 • 特发性(ICPP) • 不完全性中枢性性早熟(最常见为PT, 2岁内可 能与“小青春期”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春期性发育影响因素摘要:青春期是儿童发育到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身体发育经历着一系列形态和生理的变化。
男性的性发育一般开始在10—12岁,顺序是:睾丸容积增大,阴茎增长,阴毛和腋毛出现,胡须和喉结出现,声音变粗、低沉,最后出现遗精现象。
{1}女性性器官包括卵巢、子宫和阴道。
青春期前发育甚慢,呈幼稚状态,进入青春期后在内分泌的影响下,内外生殖器官迅速发育,卵巢8—1O岁开始发育加快,子宫的发育10-18岁成直线增加,阴道组织也随着加长并变为灰色,粘膜腺体明显发育,并排出较多分泌物。
月经初潮是女性性功能发育的主要标志{2}.这些变化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控制下,特别是性腺影响下完成的.下丘脑是青春发育的启动者。
下丘脑的性中枢,在到达一定年龄时,便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 n R H)”,作用于腺垂体,腺垂体在下丘脑的控制下,增加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促性腺激素包括促卵泡激素(FS H)和黄体生成素(L H),在女性刺激卵巢中卵泡的发育,在男性刺激睾丸中精子的生成。
因此,在性激素开始增加分泌以前,促性腺激素就要开始增加分泌,在F S H、L H的作用下,性激素的分泌量开始增加。
男女第二性征的发育,青春期的启动是由于性激素作用的结果{3}。
性激素是雌激素、雄激素,孕激素三类甾体物质的总称.婴儿体内也分泌少量的性激素,但男女之间质、量上并无差别。
在进入青春发育期以后,并出现性别差异,男孩主要是雄激素增多,女孩主要是雌激素增多,女孩卵巢发育、男孩睾丸增长成熟,性激素的分泌逐渐旺盛,从而青春期启动。
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青春期性发育的影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 nv ir on me nt al en d oc ri ne di sr up tor s,E E Ds)是指广泛存在于环境中的,干扰体内正常内分泌激素的合成、释放、转运、代谢及与受体结合等过程,激活或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从而破坏维持机体稳定性和调控作用的物质。
这些物质具有一些共同的生物学特点,如在环境中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生物降解;大多脂溶性强,易被机体吸收,并可通过食物链在生态系统内富集。
{4}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E ED s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E ED s的毒性作用包括:生殖毒性(81%)、致癌作用(79%)、致畸作用(79%)、免疫毒性(52%)、神经毒性(50%)⋯。
近年来儿童性发育异常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
儿童性发育异常发病率上升的可能因素有:生长发育的长期加速趋势、E ED s的影响、摄人含有性激素的食物或药物以及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等。
{5}E E Ds主要作用于青春期儿童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导致青春期发育异常,通常分为两类:即性早熟和青春期延迟。
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产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 nR H),通过垂体门脉到达腺垂体,刺激促性腺细胞产生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 SH)及黄体生成素(LH),两者通过血液循环到达性腺,刺激睾丸问质细胞分泌睾酮,卵泡颗粒细胞及膜细胞分泌雌二醇(B)和黄体酮,以促进生殖器官及性征的发育。
大多数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往往具有拟雌激素及抗雄激素的双重作用,可干扰机体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调节功能。
{6}临床资料表明E ED s可导致青春期女孩性早熟,而多引起男孩性发育延迟。
EE Ds可以通过食物链、皮肤吸收、空气吸入及胎盘和乳汁进入体内。
母亲孕期接触EE Ds如食入PC Bs污染的鱼类可降低婴儿的出生体重,低出生体重与月经初潮提前密切相关。
出生后接触EE Ds可以通过直接影响中枢下丘脑、垂体和外周性腺、乳房发育而影响性早熟。
除此之外,不同机体对EE Ds的易感性不同可能表现不同的发育性状。
2、营养与肥胖对青春期性发育的影响近年来,少儿单纯性肥胖症的发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7}肥胖儿童是成人肥胖的危险因素,肥胖会影响儿童心理和生理的发育。
目前,肥胖和性发育的密切关系,使人们对肥胖的发生、发展又有了新的认识,而肥胖对男童性发育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及争议的问题。
早期的动物实验发现限制摄食或降低体重会使雌鼠的生育功能丧失。
女孩调查中亦发现轻度肥胖会引起初潮提前,高强度训练如运动员、芭蕾舞演员和过度节食的妇女可引起原发或继发性闭经。
上述现象揭示了青春期发动、月经初潮需要有临界的体重和体质量。
月经前体重的变化是影响月经初潮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调查发现月经初潮与营养状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8}。
婴儿时期体重快速增加被认为与性早熟有关{9}。
肥胖女性血清DH EA S 含量以及月经初潮年龄及乳房、阴毛的发育均早于正常同龄女性。
{10}而对于男性则存在争议;大多数认为肥胖男孩性发育延迟或青春期延缓发育。
其阴茎、睾丸在同一年龄段较正常人偏小, 阴毛、腋毛、胡须、喉结等发育也较正常儿童落后, 同一年龄段首次遗精发生率低,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比正常儿童大。
有人观察发现,肥胖男孩中睾丸萎缩、阴茎短小、前列腺发育较差者常见.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容易发生性功能低下,生殖能力降低。
强梅{11}等对肥胖儿童和正常儿童的研究结果显示:男生各年龄组肥胖儿童首次遗精出现率低于正常组;男生组肥胖儿童睾丸体积较正常组小,并且12~l3岁组与肥胖成负相关,提示肥胖儿童青春期性发育在男孩有推迟的趋势。
张德甫等则认为肥胖男童的性发育与正常体重儿童无明显差异{12},而{10}张亨菊等则发现肥胖男童的性发育和肥胖女童一样是提前的。
3、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对青春期性发育的影响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生活模式不断改变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也与从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无论是饮食、娱乐还是日常作息时间、收集信息方式都可能影响青春期性发育。
B e rk ey等{13}认为饮食习惯的不同可能与性腺功能初现的时机和速度差异有关, 特别是摄入多量的动物蛋白和初潮年龄儿童奔少年生长发育提前之间,以及素食者和性腺功能延迟和速度减慢之间的轻微关系己引起人们的注意。
部分学者认为青少年过早吸烟、饮酒和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等与青春期发育提前发生率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
另外,含有植物雌激素的大豆、花生、一些蔬菜和一些营养品,具有潜在的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作用{14},大量摄入是否影响青春期发育仍需进一步讨论。
体育锻炼在青春期启动和发育方面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有报道在参加体育训练的女孩中,其乳腺发育、初潮年龄和骨骼成熟会延迟{15}。
现代中学生运动少、久坐等在影响青春发育方面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如今电视和电脑的普及,媒体和信息的开放, 青春期前的孩子过早接触言情剧、上网浏览黄色信息均是导致性发育提前的诱因, 应引起高度关注{16}。
4、家庭环境、心理因素对青春期性发育的影响家庭和学校是青少年主要生活场所,青少年更多的在这里学习了解新的知识和心理发育,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发育是有利的,相反如果家庭环境较差,孩子的生理和心理上都会存在障碍。
林祖荣{17}等人对南京13494名女中学生的月经初潮年龄调查表明:庭的经济收入、父母文化程度以及父母的职业都与月经初潮年龄有显著的关系, 而单亲家庭与初潮年龄无统计学差异。
家庭氛围是否和谐、亲子关系是否密切都将对青少年的发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王忆军{18等人的病例对照研究则表明父亲的温暖理解可能对初潮的发生起保护作用。
王春生等{19}查发现家庭关系紧张等因素在儿童性早熟发病中起重要促进作用, 父母经常学习或咨询育儿知识是儿童性早熟的保护性因素。
B ar ba ra等的纵向调查也显示,长期暴露于家庭压力环境中的孩子更容易发生性早熟,并影响最终成人身高。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儿童生存环境中存在各种类型的应激源,各种心理社会应激破坏了儿童成长所需要的家庭环境以及社会生态的平衡,如家庭经济状况突然的变化、家庭变故、暴力、学业压力等, 对于青春期发育和生殖的影响更多是提前的效应。
在家庭中父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E l li s{20通过追踪性调查观察到,亲身父亲的离开、继父的现都将导致性发育的提前。
陶芳标教授提议要重视心理社会应激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的关系。
{21}5、其他因素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儿童青春期性发育在时间上有所不同,根据林荣军{22}等的调查显示:城市组11-13岁性特征出现,农村组晚1-1.5年。
平均遗精年龄,城市组为13.64,农村组为14.95岁(有显著差异P<0.01);城市组女性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12.46岁,农村组为12.67,城乡两组间无差异。
李美菊{22}的调查则现城市女孩的性发育年龄早于乡村女孩。
除此之外纬度高低也与青春期发育年龄密切相关,南方女孩发育年龄早于北方。
6、结与展望青春期是儿童发育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上都存在薄弱的环节,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干扰,同时社会上对该阶段孩子的关心不足,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特别是在我国,一方面存在大量留守儿童,另一方面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教育引导不足。
因此我们应当更加重视青春期儿童发育问题,从心理和身体两个方面多种方式进行。
如合理安排性教育,加强体育锻炼,对于孩子的生活环境多给予关心,社会保障部门定期对中小学生安排体检。
在科学研究方面,青春期启动和发展的生理模式和干扰因素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应加大研究力度,只有完全了解影响机制,才能有效的预防、诊断青春期性发育问题。
参考文献{1}桂兰.肥胖对男孩青春期启动的影响及其与运动减肥.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1,26(3):366-368{2}邢艳丽.青春期超重肥胖女性对骨发育和性发育的影响.卫生与健康.2010,9:214{3}]李越.青春期发育的启动(J].生物学通报,2002,37(11):55{4}张玉彪.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现代畜牧兽医.2013,01:49-51{5}乔丽丽.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青春期儿童性发育的影响.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32(6):346-349{6}孔元原.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儿童性发育异常.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34(6):333-338{7}丁宗一,将竞雄.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及对健康的损害[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7,5(2):112—113{8}李菊英.中小学女生月经初潮及营养关系调查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5,12(2):396-397{9}张敏婕.儿童早期至青春期体质指数变化对月经初潮的影响.江苏预防医学,2013,24(2):10-12{10}张亨菊.肥胖对青少年青春期性发育影响的讨论.中国公共卫生学报,1997,03.26,16(2):90-91{11}强梅.儿童肥胖对青春初期性发育影响的追踪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7):409—410{12}张德甫.肥胖与正常儿童血中瘦素与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中国学校卫生,2001,22(2):126-128{13}BE RK EY CS,C AR D EN ER JD.R el at io n o f c hi ld h oo b d i et an d b o dy si ze to m ena r ch e a nd ad ol es ce n t g ro wt h i n gir l s. Am J E p id em io l, 2000,152(5):446-452{14}陈莉莉.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7,18(3):235-237{15}白雪.青春期体育锻炼.健康博览,1999,06{16}李国屏.深圳地区8-14岁女性性发育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54-4456{17}林祖荣.南京地区13494例女中学生月经初潮年龄及相关因素调查.中国妇幼保健,2002,17(4):225-228{18}王忆军.月经初潮早发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6,22(7):827-828{19}王春生,性早熟儿童家庭社会行为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24-2526{20}E LL IS BJ,Ps y ch os oc ia l an tec e de nt s of va ria t io n in g i rl s pu be rt al t im in g:ma te rn al de pr es si on,s te p fa th er P r es en t,an d ma r it al a nd f am il y s tr e ss.C hi ld D e ve lo pm en t,2000,71(2):485-542{21}陶芳标.心理社会应激与青春发动时相提前.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557-580{22}林荣军.城乡正常青少年青春期性发育规律的调查.实用儿科学杂志,1992,7(1):36-39{23}李美菊.中小学女学生月经初潮及营养关系的调查分析.实用预防医学,2005, 12(2):396-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