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脸谱设计制作

合集下载

京剧脸谱——蛋壳工艺画

京剧脸谱——蛋壳工艺画

京剧脸谱——蛋壳工艺画设计思路:京剧脸谱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也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学生在学习制作不同形式的脸谱过程中可以了解到相关的脸谱知识,从而辨别真假、善恶、美丑,学习和弘扬英雄人物的豪迈气概,鞭挞和斥责奸诈小人的丑恶嘴脸。

同时也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的热爱,继承了民族传统工艺,弘扬了民族精神。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对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传统京剧的热爱,同时也弘扬了民族精神。

3、尝试用鸡蛋壳绘制京剧脸谱,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二、课业类别:工艺制作课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欣赏京剧脸谱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2、难点:学习用鸡蛋壳设计制作京剧脸谱的图案。

四、教学具:1、学生:脸谱资料、铅笔、鸡蛋壳、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五、教学过程:1、导入:一个鸡蛋的故事powerpoint演示2、出示课题:京剧脸谱艺术——蛋壳工艺画3、京剧脸谱的来源和意义京剧脸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特殊的化妆方法。

由于每个历史人物或某一种类型的人物都有一种大概的谱式,就像唱歌、奏乐都要按照乐谱一样,所以称为“脸谱”。

关于脸谱的来源,一般的说法是来自假面具。

据《旧唐书.音乐志》记载:“大面出于北齐。

北齐兰陵王长恭,才武而面美,常著假面以对敌。

尝击周师金墉城下,勇冠三军,齐人壮之,为此舞以效其指麾击刺之容,谓之兰陵王入阵曲。

”意思是---京剧脸谱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也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京剧脸谱图案,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4、欣赏:flash课件演示大家看了这一段京剧脸谱有些什么疑问和感想?是不是觉得眼花缭乱,五彩缤纷哪?京剧脸谱的构图多种多样,加装饰性很强的各种图案,这些谱式都是以各种人物的形貌、性格特性为依据的,即使是同一类型的谱式,因人物性格不同,个部位的线条勾画与色彩处理也就各异,使每个人物都富有各自的个性,而决不雷同。

京剧脸谱制作方法

京剧脸谱制作方法

京剧脸谱制作方法一、制作材料与工具准备1.材料:(1)纸张:选择质地较厚、不易透光的纸张,如水彩纸或绘图纸。

(2)颜料:选择水彩、丙烯或油画颜料,颜色鲜艳且耐久。

(3)毛笔:选择质量较好、毛质柔软的毛笔,用于描绘线条和填充颜色。

(4)水桶:用于混合颜料和水,以及清洗毛笔。

(5)铅笔、橡皮:用于草拟脸谱图案。

2.工具:(1)尺子:用于测量纸张和图案尺寸。

(2)铅笔刀:用于切割纸张和削铅笔。

(3)美工刀:用于切割纸张和刮出特殊效果。

(4)胶水:用于将纸张粘贴在脸部轮廓上。

二、脸谱图案设计与挑选1.京剧脸谱图案种类繁多,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角色特点进行挑选。

2.在设计脸谱图案时,要注意图案的对称性和细节的刻画。

3.可以参考传统京剧脸谱图案,也可以结合现代元素进行创新设计。

三、制作流程与技巧1.脸部轮廓和五官定位:在纸张上绘制脸部轮廓,并标明五官的位置。

2.线条描绘与勾画方法:用毛笔和颜料描绘脸谱图案的线条,注意线条要流畅、有力度。

3.颜色填充及绘制技巧:根据设计好的图案颜色,用毛笔填充颜色,注意色彩要鲜艳、对比度适中。

4.后期装饰与保护措施:待脸谱完全干燥后,可以进行一些装饰和保护措施,如涂上一层清漆或贴上保护膜。

四、常见问题解答1.问:如何防止颜料渗漏?2.答:选择质量好的颜料,并控制颜料的浓度和粘度,避免过于稀薄或浓稠。

同时,在绘画时要注意均匀涂抹,避免堆积过多颜料。

3.问:如何使脸谱图案更加立体?4.答:在绘画时要注意明暗变化和线条的粗细变化,以及色彩的深浅变化,以此来营造立体感。

同时,可以利用光影效果来增强立体感。

初中美术《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美术《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面具——京剧脸谱设计制作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两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课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学生的感知力、理解力较强,对“时、空”观念也比较明确,理解记忆、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有一定的水平,有意注意占优势,并且能长久保持,兴趣稳定。

模仿能力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新鲜事物感兴趣。

京剧脸谱艺术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新的、不十分了解的知识,学生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

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地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揭示出人物的类型、性格、品质、年龄等综合特征。

脸谱又是一种富有装饰性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脸谱艺术历史修久,它是起源与面具有密切的关系。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本课选用了学生较为熟悉且具有典型意义的传统京剧人物形象,使学生能够很快的掌握本课学习内容,能在理解教师意图的基础上完成学习任务。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①学习按步骤临摹绘制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对应课标本课教学属于中学七年级工艺制作课,是学生在学习色彩知识的基础上,对色彩知识掌握的延伸、巩固,并学习运用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专题划分专题一:学习京剧脸谱知识( 1 课时)专题二: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 1 课时)其中,专题二作为研究性学习)专题一学习京剧脸谱知识所需课时一课时专题学习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幼儿园文化遗产教育案例:京剧脸谱手工制作

幼儿园文化遗产教育案例:京剧脸谱手工制作

幼儿园文化遗产教育案例:京剧脸谱手工制作幼儿园文化遗产教育案例:京剧脸谱手工制作1. 背景介绍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之一,凭借其独特的表演形式、精彩的唱腔和精心设计的脸谱而闻名于世。

而幼儿园作为儿童接触文化的重要环境之一,也应该为孩子们提供接触和了解京剧文化的机会。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京剧文化,我们可以通过手工制作京剧脸谱的方式,引导幼儿们深入了解脸谱的历史与意义,并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制作过程2.1 材料准备在进行京剧脸谱手工制作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基本的材料,包括纸板、颜料、画笔、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2.2 选择脸谱样式通过幼儿园图书馆、图册等资源,选择一些经典的京剧脸谱样式,如《红孩儿》、《貂蝉》等。

让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选择自己喜欢的脸谱样式。

2.3 制作脸谱底版使用纸板或彩色纸,根据选定的脸谱样式,裁剪出对应的脸谱底版形状,如圆形、方形等。

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能力,提前为他们裁剪好底版,让他们直接上色和装饰。

2.4 上色与装饰孩子们可以用颜料和画笔,根据选定的脸谱样式,在脸谱底版上进行上色。

可以使用彩色纸、丝带等材料,进行脸谱的装饰,以展现京剧脸谱的独特魅力。

2.5 制作支撑结构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展示和欣赏自己制作的京剧脸谱,可以为每个脸谱制作一个小支撑结构,使用彩色纸将其制作成立体的形式,并粘贴在脸谱底版的背面。

2.6 展示和分享在孩子们完成手工制作后,可以安排一个小展览或分享活动,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分享自己对京剧脸谱的观点和理解。

3. 教育价值京剧脸谱手工制作作为一种文化遗产教育活动,具有以下教育价值:3.1 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制作京剧脸谱,幼儿们能够全面了解脸谱的历史渊源、分类和意义,增强对自身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3.2 培养动手能力幼儿通过手工制作脸谱的过程,能够锻炼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和综合能力。

中国传统京剧脸谱艺术的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京剧脸谱艺术的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

中国传统京剧脸谱艺术的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一、引言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其中,京剧脸谱作为京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独具特色,成为了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

近年来,随着文创产业的兴起,将传统京剧脸谱艺术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文创产品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

本文旨在详细探讨中国传统京剧脸谱艺术的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内容。

二、京剧脸谱艺术概述京剧脸谱,是京剧演员面部的绘画,用于表现人物的性格、身份和命运。

其色彩鲜艳,图案丰富,寓意深刻。

每一种颜色、每一个图案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

例如,红色代表忠诚、勇敢;黑色代表刚直、智慧;白色代表阴险、狡诈等。

这些脸谱不仅为观众提供了直观的视觉享受,更是传达了京剧艺术的深刻内涵。

三、文创产品设计原则在将京剧脸谱艺术融入文创产品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文化性原则:产品应充分体现京剧脸谱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魅力,避免肤浅的商业化设计。

2.创新性原则: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注重创新,使产品既具有古典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

3.实用性原则:产品应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不仅仅是装饰品。

4.环保性原则:在材料选择、生产工艺等方面考虑环保因素,倡导绿色消费。

四、文创产品设计内容1.脸谱图案的创新运用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可以直接运用京剧脸谱的图案,也可以对其进行抽象、变形等艺术处理,以适应不同产品的需求。

例如,在服装设计中,可以将脸谱图案印在T恤、围巾等服饰上,既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又增加了服饰的时尚感;在家居用品设计中,可以将脸谱图案融入抱枕、桌布、墙画等产品中,为家居环境增添一抹中国风。

2.色彩搭配的巧妙运用京剧脸谱的色彩丰富且寓意深刻,这为文创产品的色彩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设计师可以借鉴脸谱的色彩搭配,将其运用于产品设计中。

例如,在文具设计中,可以采用脸谱中的红、黑、白等色彩,设计出具有京剧韵味的笔记本、笔袋等文具产品;在包装设计中,也可以利用脸谱的色彩搭配,创作出独特且吸引人的包装效果。

幼儿园大班手工京剧脸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手工京剧脸谱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大班手工京剧脸谱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幼儿园大班儿童正处于身体和认知能力快速发展的阶段,手工制作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认知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

在幼儿园艺术教育中,京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作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得到充分体现。

因此,通过手工制作方式,让幼儿参与到京剧文化的学习和探究中,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幼儿对京剧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二、教学目标1.了解京剧脸谱的基本形式和分类。

2.学习制作京剧脸谱,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3.认识京剧脸谱代表的不同人物形象,了解相应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历史背景。

4.发展幼儿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现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5.在实践中了解“以人为本、胜过人”的价值观和“厚德载物、博采众长”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1.教学内容本教学以幼儿园大班儿童为对象,主要是通过手工篇制作京剧脸谱的过程,引导幼儿认识京剧文化,探究脸谱的基本形式、类型和代表人物形象等内容。

2.教学步骤(1)导入环节教师在充分准备京剧脸谱制作所需材料的基础上,通过图片、简单视频、故事、小游戏等方式,引导幼儿对京剧以及京剧脸谱进行初步了解,引起幼儿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2)介绍脸谱种类及特点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京剧脸谱的基本形式、类型和代表人物形象,让幼儿初步了解京剧文化和京剧脸谱的特点。

其中,可以分别介绍不同颜色的脸谱所代表的角色,重点讲解各个角色的特点、经历和内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手工制作京剧脸谱教师现场演示手工制作方法,让幼儿学习和实践操作。

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制作,让幼儿自由发挥创意,设计自己的脸谱图案。

或者让幼儿制作具体的人物脸谱,如红脸老生、白脸少年等等,体验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幼儿研究不同颜色、线条、形状等对于脸谱形象的影响,讨论各种脸谱图案所代表的角色特点。

(4)表演、展示和评价幼儿完成了京剧脸谱的制作后,可以围绕脸谱图案展开小组或个人表演,或者进行脸谱展览。

京剧脸谱设计研究报告

京剧脸谱设计研究报告

京剧脸谱设计研究报告京剧脸谱设计研究报告一、引言京剧脸谱是京剧表演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视觉元素,通过精心设计的脸谱能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京剧表演。

本报告旨在对京剧脸谱的设计进行研究,探讨其设计原理和表现手法。

二、设计原理1. 色彩运用:京剧脸谱采用鲜艳的颜色,用以突显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情绪表达。

常用的色彩有红色、黑色、白色等,每种色彩都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和表现效果。

2. 线条构成:京剧脸谱的线条构成非常重要,线条的粗细、曲直和长度都需要根据人物角色的不同进行设计。

通过精准的线条构成能够突出人物面部轮廓和表情特点。

3. 符号象征:京剧脸谱中常常使用一些符号和图案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和角色属性。

例如,以黑色为主的脸谱通常代表凶狠、歹毒的角色,红色则代表忠诚、有勇气的角色。

三、表现手法1. 运用他色:通过在脸谱上运用多种色彩和色块的组合,可以表现出不同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和身份地位。

例如,将红色与白色结合可以表现温顺而又高贵的人物形象。

2. 运用线条:京剧脸谱中的线条构成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线条的设计来突出人物的面部轮廓和表情特点。

例如,运用粗线条来描绘眼睛和眉毛,可以使人物的眼神更加深邃和犀利。

3. 运用符号象征:京剧脸谱中常常使用符号和图案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和角色属性。

例如,将脸谱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在每个区域中运用不同的符号和图案,可以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经历。

四、实例分析以京剧脸谱中的经典角色“吕洞宾”为例,通过对其脸谱的设计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色彩运用方面,吕洞宾的脸谱以白色为主,体现了他高贵、纯洁的性格特点。

2. 线条构成方面,吕洞宾的脸谱线条流畅而有力,通过使用粗线条来描绘眉毛和眼睛,更凸显了吕洞宾深邃的目光和英勇的形象。

3. 符号象征方面,吕洞宾的脸谱运用了龙纹图案,象征着他作为龙族后裔的身份和勇猛的战斗精神。

五、结论通过对京剧脸谱设计的研究可以得出,色彩运用、线条构成和符号象征是京剧脸谱设计的重要原则和表现手法。

京剧脸谱面具的设计制作

京剧脸谱面具的设计制作

京剧脸谱面具的设计制作京剧脸谱面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面具的设计制作,展示了京剧角色的性格、气质和社会地位。

在京剧中,面具被用来区分不同的角色,并且也代表了不同的情绪和境况。

下面将介绍关于京剧脸谱面具的设计制作的详细内容。

首先,京剧脸谱面具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师需要详细研究剧本和角色,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和社会背景。

面具的颜色、纹理和形状都应该与角色的性格相符合。

比如,红色通常代表忠诚、英勇和正直,黑色代表忧郁、痛苦和严正,而黄色则代表高贵、尊严和权力。

此外,面具的装饰也是十分重要的,传统的脸谱面具采用珠宝、金属丝和羽毛等材料进行装饰,以突显角色的地位和气质。

其次,京剧脸谱面具的制作需要高超的工艺技巧。

制作过程通常包括雕刻、上色和装饰等步骤。

首先,制作师需要根据设计稿进行面具的雕刻。

京剧脸谱面具通常采用木材作为基材,也有部分面具使用石膏或塑料等材料。

雕刻面具需要精确的手工技巧和艺术感。

然后,制作师会上色,根据设计师的指导,使用颜料来表现出角色的情绪和气质。

最后,面具上的装饰是制作过程的最后一步,制作师会根据角色的地位和社会背景选择合适的装饰物,如珠宝、织物或金属丝。

这些装饰物可以增加面具的美感和观赏性。

京剧脸谱面具的设计制作不仅需要艺术感和工艺技巧,还需要深入了解京剧文化。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面具作为京剧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承载着京剧的传统和文化,因此对京剧文化的研究也是面具设计师们必备的知识。

只有深入了解京剧的历史、剧种、人物和情节,才能真正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将其体现在面具的设计制作中。

在制作京剧脸谱面具的过程中,设计师和制作师需要密切合作和沟通,以确保面具的设计与角色的特点相吻合。

他们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的面具,使京剧艺术得以传承和发展。

京剧脸谱面具的设计制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它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通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京剧脸谱面具不仅能够展示角色的性格和境遇,也可以让观众更好地了解京剧的丰富内涵和文化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脸谱设计制作
一、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中国京剧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及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

2、实践目标:①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②根据谱式、颜色所代表的含义分组合作设计一套京剧脸谱。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1、教学内容,学习京剧脸错知识、设计制作京剧脸谱。

2、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通过多媒体、范画解决)。

3、难点:学习京剧脸谱图案的设计制作,线条要流畅、和谐;色彩要均匀、清爽。

三、教具学具:
1、学生:第一课时:脸谱资料、铅笔。

制作好的脸谱底板。

第二课时:脸谱资料、水粉色、调色盘、毛笔。

2、教师:课本、京剧脸谱资料、图片、录像、CAI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主要内容:谱式
步骤一:导入新课
〔播放〕:——京剧唱腔片断《铡美案》、《古城会》。

1、提问,哪位同学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你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②为什么包拯、关羽、曹操脸上都有许多的图案和颜色?
引导学生小结:京剧,角色图案和颜色是用来舞台化妆用的。

2、教师总结,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在京剧中有些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

这种用来化妆用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板书:京剧脸谱)
〔课件演示〕:(出示脸谱资料)
京剧——舞台化妆——脸谱
3、教师提问:如此美丽的脸谱,你们想不想把它表现出来?
学生回答。

(略)
步骤二:介绍京剧脸谱知识。

点击:〔课件播放〕——古代面具——京剧脸谱资料。

1、起源:
教师讲解:京剧脸谱的起源与画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

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2、意义:
讨论:京剧中为什么要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脸谱是京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

是用写实和象证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把人物的形象进行夸张,以突出、强化人物的生理特征——面貌及个性,而采用的一种手段,用来造成舞台的效果。

3、京剧脸谱的艺术价值:
(请学生谈一谈京剧脸谱的美感)
教帅总结,脸谱既是一种舞台化妆,同时又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4、脸谱在京剧中的运用:
问:京剧中那些角色运用脸谱化妆?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京剧中的脸谱通常用于“冷角”和“丑角”两大类人物形象的化妆上。

生、旦角很少用。

步骤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课件出示各种谱式〕学生谈各种谱式的特点。

教师总结:京剧脸谱在应用和发展中,形成了一定的谱式,约十余种,这是其中的五种。

介绍特点:
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

②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或“三块瓦窝”。

③从脑门顶至鼻了尖,用黑色或其它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了,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

④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最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

⑤色彩、构图小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卫陋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步骤四:
1、演示作业过程:〔播放——演示课件〕
①在画好的脸谱外形上定出左右的中轴线。

②定出眉、眼、口、鼻的位置。

③用铅笔勾画脸谱纹样,勾画谱式时注意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2、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的设计制作。

3、〔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a、可以独立设计制作完成,也可以与邻近几个同学合作设计完成一套京剧脸谱作业,具体分工自己两议解决。

如:水辩传、三国等。

b、本课时完成谱式的铅笔稿勾画。

c、注意事项:1、自选谱式;
2、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步骤五:学生课堂练习,教师巡回进行辅导:
定中轴线、五官位置:
勾画谱式:
〔课件同时播放勾画谱式过程〕
步骤六:课堂总结
选优秀作业让作者自己点品:其余同学提出优,缺点;教师表扬优点,不用自己的观点影响学生。

第二课时:主要内容色彩
步骤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课件播放〕——京剧脸谱资料。

步骤二:学习新知识——脸谱色彩知识
1、教师提问:那位同学知道京剧脸谱上的颜色是起什么作用的?
学生回答(略)。

2、教师讲解:在京剧脸谱上有许多的颜色,这些颜色都有一定的含义,不可以随便乱用。

京剧脸谱的颜色是以一种颜色象征某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这种颜色称为“主色”,它是一个脸谱最主要的直觉表现手段。

艺术家用红、蓝、白、黑、金、紫、银等颜色,以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突出剧中复杂的人物?????????????????形象。

重在形、神、意三个方面,表现人物的忠、好、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

3、你能说出各种颜色各代表什么意思吗?
学生讨论(略)
4、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京剧脸谱的色彩非常丰富,主色一般象征某个人物的品质、性格、气度。

红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蓝色一一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的人物形象,如:包公。

白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

如:武大虬。

黄色——代表袅勇、凶猛的人物,如:字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现各种神怪形象。

〔教师讲解同时课件演示——脸谱资料〕
步骤三:着色方法
〔课件演示——涂色过程〕
1、先从白色入手,将所有白色涂满,
2、再涂颜色,要按由浅入深地顺序涂,
3、最后着墨色
步骤四:作业要求:〔出示课件〕
1、完成铅笔稿着色
2、注意事项:
①每个脸谱至少有三种颜色。

②着色时先勾边线再涂染
步骤五:课堂练习
学生分组完成作业——涂色
教师巡回辅导帮助学生完成。

步骤六:点评作业
方式:学生将制作完成的作业戴在脸上,学生互相展示、观看、评价,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完成制作,表扬有创意的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