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准则模版

幼儿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准则模版一、尊重幼儿1. 幼儿园教师在与幼儿交往时,应以尊重为前提,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和特点,不歧视或排斥任何一个幼儿。
2. 幼儿园教师应倾听、理解和尊重幼儿的需求、意见和情感,不应强加自己的观点,让幼儿感到被尊重和被肯定。
二、关心幼儿的健康与安全1. 幼儿园教师应确保幼儿的安全,在日常工作中要密切关注幼儿的行为、安全状况和生理需求,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安全。
2. 幼儿园教师应注意幼儿的饮食与营养,合理安排饭菜,并及时掌握幼儿有关饮食方面的信息,遵循饮食卫生原则。
三、保障幼儿教育的质量1. 幼儿园教师应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根据幼儿的发展需求,科学制定教育目标,并采用适合幼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2. 幼儿园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学习进展和表现,及时记录幼儿的成长,以便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四、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1. 幼儿园教师应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道德榜样,具备正确的职业操守和职业精神,不从事违背教育伦理和职业道德的行为。
2. 幼儿园教师要与同事和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保护幼儿园的团队合作氛围,共同为幼儿的发展提供支持。
五、持续不断的教育与专业成长1. 幼儿园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习,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 幼儿园教师要时刻关注革新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
六、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与合作1. 幼儿园教师应保持积极、主动的与家长交流,关注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需求和意见,及时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学习和表现情况。
2. 幼儿园教师要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共同探讨幼儿教育问题,并积极参与家长教育活动,形成家园合作共育的良好氛围。
七、保护幼儿隐私和个人信息1. 幼儿园教师应严守职业道德,保护幼儿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不得私自泄露或滥用幼儿个人信息。
2. 幼儿园教师要妥善保管幼儿的敏感信息资料,确保幼儿的隐私不受侵犯。
详细的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份

详细的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1)份详细的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 1一、敬业篇:1、爱岗敬业,依法执教。
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幼儿园,尽职尽责,注意培养幼儿具有良好的品德,认真备课,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幼儿身心健康的思想,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__思想和__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维护党的基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中同党和国家保持一致,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严谨治学,积极创新。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规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
3、因材施教,注重实践。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重视发展幼儿的个性,开发幼儿的潜能,注意幼儿实践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4、按照__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精神,有意识地进行知识更新和相应能力的提高。
要以超前意识为基础,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主动发展,形成获取、处理、使用各种信息的能力,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
二、礼仪篇:1、仪表得体,举止端庄。
上班时,穿戴整洁、大方姿态端庄,举止得体,不袒胸露背浓装艳抹,不戴过多的金银饰品(除项链外),不涂指甲油。
着装:规范、整洁、素雅、大方(1)服装——按要求规范,着工作服,便于活动,工作服干净整洁,无污垢与皱褶。
不穿吊带背心、无袖背心、低腰裤、过长或过短裙子等过于暴露或透明的服饰。
(忌露忌透忌紧忌异忌乱)(2)鞋子——上班时不穿拖鞋、大头鞋,带班时不穿高跟鞋、高筒鞋子,以平跟、运动鞋为主。
(3)佩饰——带班时不佩带戒指、耳环和耳钉及太夸张复杂的胸饰或项链,室内不戴帽子。
仪容(化妆):精神饱满,健康向上,面带微笑,充满活力,淡妆上岗,不可浓妆艳抹。
(1)头发——刘海不挡眼,上班不披发,过肩长发应束起或盘起,发型不夸张,不理过短的头发,不染夸张头发(如:红、蓝、金黄等)。
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
1、孝敬父母,团结同事,尊敬家长,尊重领导。
2、谨慎交友,健康爱好,积极生活。
3、按时上下班,上班期间不随意离开岗位。
4、坚决禁止说有损幼儿园声誉的任何话语
5、不听信谣言,不传闲话,不私下议论他人是是非非。
6、爱护幼儿园的一切公共财物,保管好自己负责的财产。
7、不随意接受家长的馈赠,不吃请,不跟家长发生过于亲密的交往。
8、在幼儿园内遇到同事、家长要主动有礼貌地打招呼。
9、在幼儿园内必须讲普通话。
10、严禁打骂孩子。
11、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不歧视残疾、贫困幼儿。
12、跟家长交流孩子的情况,语气要亲切平和,用词用句要委婉受听,坚决禁止用“差、坏、”等刺伤家长、孩子自尊心的字眼。
13、要保证孩子在幼儿园有充足、温度适宜的水喝,能吃饱饭。
14、幼儿发生意外受伤、走失,必须第一时间报告园办室,并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就医。
15、不不兼职,特别是不兼任影响正常上班的工作。
16、上班期间不穿高跟鞋,不穿超短裙,不浓妆艳裹。
17、上班期间不打与工作无关的电话,上课期间关闭手机。
18、下班不携带背包、提包、手提袋等承载物,确需携带的,要主动让后勤主任检查。
19、值中班不准睡觉。
20、遵守卫生制度,保持环境整洁,每天给餐具消毒三次,地面、空气消毒各两次,做好开窗通风,并作好记录。
21、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表安排教学内容和进度,认真完成教学任务。
22、如饭、菜、汤有多余要及时送到缺少的班级,确实剩余了必须退回伙房统一处理,不得私自倾倒。
23、服从管理和工作调度,。
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一、日常行为规范:1、上班时间使用普通话交流2、上班时间穿工作服,不留长指甲、不披散头发、不穿高跟鞋、不穿拖鞋。
3、上班时间将手机存放在门岗室,携带手机入园扣。
4、上班时间不看非业务书、不写教案,不做私事、不串岗、不接打电话、不发短信、不上网、不发微信、不吃零食、不聚众闲聊、非规定时间不到办公室打文件等。
二、仪容仪表:1、面部不化妆或只化淡妆。
2、长发要用发绳系好,不可随意胡乱挽起。
刘海最长不要遮住眼睛,头发要梳理顺滑,不烫蓬乱的短发,染发仅限于深褐色和黑色。
3、工作时间穿着工作服和工作鞋,不穿高跟鞋或拖鞋。
4、不留长指甲,不染彩色指甲。
除结婚戒指外,不佩戴戒指、手镯、摇摆式耳坠和过长的项饰。
5、注意个人形象,保持个人服装和仪表的卫生。
三、语言表达:1、运用礼貌词语:您、请、谢谢、对不起、没关系、再见。
2、说话声不高,语不俗,声音甜润柔和。
3、语言规范,上班时间使用普通话交流。
四、行为举止:1、为人师表,谈吐文雅礼貌,行为举止稳重得体,符合教师身份。
拒绝喧闹、爆粗口、传是非。
2、举止端正,不两手抱肩、不翘腿、不叉腰、不背手、不插兜。
3、不在别人身后急速超行;不在面对面交谈的人中穿行;不在教学活动区以跑代走,不拖地行走。
4、上班时间不吃零食,不吃幼儿点心;不吃、不拿、不用幼儿物品,不在幼儿床上睡觉。
5、在走廊内或上下楼梯要靠右侧行走,在狭窄的地方遇到孩子或其他人要热情问候并礼让对方。
6、与人前后进出门应拉开门让走在后边的人先行,进门时对面与人相遇应拉开门让对方先行。
7、吃饭时保持良好的进食习惯,并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习惯。
(使用筷子姿势正确,不剩饭,不挑食,不当着幼儿的面评论自己不喜欢吃的食物。
吃饭时不发出不雅的声音,不在菜盘里挑来捡去等。
)五、人际关系:1、与同事建立友好、互助、互敬的合作关系;与家长建立友善、平等的共育关系。
2、对人不冷漠,同事遇到麻烦时,主动伸出援手。
遇到意见冲突时,主动沟通,不固执己见,积极换位思考,倾听对方意见。
幼儿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准则(三篇)

幼儿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准则幼儿园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遵守以下日常行为规范准则:1. 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教师应该保持专业、真诚和善良的态度,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不歧视、不辱骂、不体罚学生。
2. 维护学生安全:教师应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确保教学环境的安全和卫生,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合理安排活动,防范和预防意外伤害。
3. 提供爱与关怀: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关爱和关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建立友好、信任的师生关系。
4. 精心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年龄阶段,用科学的方法和适当的教育资源设计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5. 督促学生学习: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确保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6. 与家长有效沟通: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并与家长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行为规范。
7. 确保教学质量:教师应定期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做到因材施教。
8. 不断提升自身素养:教师应不断学习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参加教育培训和专业交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这些行为规范准则旨在确保幼儿园教师的专业发展,培养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氛围,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准则(二)一、教师形象规范1. 仪表整洁:教师应注重仪表整洁,穿着干净、整齐,衣着色彩和谐,避免夸张的服装和化妆。
2. 语言文明:教师应言辞文明,遵守社会公德,不使用粗俗、低俗语言,与幼儿亲切交流,注意用语规范。
3. 行为得体:教师应注意言行举止的得体,不张扬个人情绪,不出言侮辱、歧视幼儿,不霸占教室资源。
4. 遵循职业道德:教师应重视自身职业操守,保持教育界职业道德标准,不从事违法、违纪行为。
二、教学准则1. 知识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料,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学进度,确保教学顺利进行。
幼儿园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准则

幼儿园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准则
一、建立和谐的校园文化
1、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尊重和平,爱护校园文化。
2、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民主,公正,自由,和平的学习氛围。
3、增进师生之间的友谊,建立积极良性的师生互动模式。
4、提倡良好的学习礼仪,尊重老师,尊重同学,共同维护良好的校风校训。
二、遵守教师相关法规
1、遵守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园方的规章制度,并且在课堂上秉持正确的理念,传播积极的思想。
2、每一次的教学活动中,都要遵守园方的布置,严格遵守相关的课程规划,以及教学要求。
3、积极参加园内相关的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断吸取精华,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
三、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1、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将课堂内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营造课外活动的良好氛围。
2、积极开展课外活动,不仅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可以增加教师和学生的课外认知,拓展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能力。
四、守时上课
1、教师应严格守时上课,以免影响孩子的学习。
2、上课前,应该准备好课堂教具及相关资料,严格检查孩子的准备情况。
3、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确保课堂安静,避免影响孩子的学习。
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手册 幼儿园教师规范

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手册一、引言幼儿园教师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重要的引导者和陪伴者,其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为了加强幼儿园教师的规范管理,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制定幼儿园教师行为规范手册,以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保障孩子们的权益和安全。
二、基本准则1.爱岗敬业:幼儿园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严谨认真地完成教学工作,不随意旷课、迟到早退。
2.严守纪律:教师应当严格遵守幼儿园规章制度,服从管理,不得擅自决定学校事务。
3.保护孩子:教师应当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对学生进行体罚或者其他不当行为,保障孩子的身心健康。
4.言行得体:教师应当言行文明,举止规范,不得在幼儿园内大声喧哗,不得与家长或同事发生不良冲突。
5.谨言慎行:教师在日常交往中应当注意言行得体,不得传播不良言论,不得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或者歧视行为。
三、教师日常行为规范1.着装整洁:教师在工作期间应当穿着整洁、得体,并严格按照幼儿园的着装要求。
2.言行举止:教师应当以文明、礼貌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和同事,严禁出现暴躁、无礼、粗俗等不良言行。
3.处理投诉:教师在接受家长投诉时,应当耐心倾听,冷静分析,认真对待,积极配合学校解决问题。
4.保密工作:教师应当严格遵守学校的保密要求,不得泄露学生或学校机构的敏感信息。
5.团队合作:教师应当与同事和睦相处,积极配合园务工作,不得表现出个人主义和自私自利的行为。
四、教师教育行为规范1.教学准备:教师应当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和学生实际情况,认真备课,确保教学质量。
2.爱护学生: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尊严,倾听学生的心声,不得歧视或者苛刻对待学生。
3.引导教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以正确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向上发展。
4.严禁体罚: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任何形式的体罚,包括但不限于拳打脚踢、剥夺学生休息时间等。
5.科学评价:教师在学生考核过程中应当公正、公平、科学地对待学生,不得存在评分偏颇或偏袒现象。
2023年幼儿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准则

2023年幼儿园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幼儿园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进一步推进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幼儿园教师是承担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专业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丰富的教育知识和教育实践经验。
第三条幼儿园教师应当坚持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第四条幼儿园教师应当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以及教育部关于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专业能力第五条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以下专业能力:1. 熟悉幼儿教育学科知识,了解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育教学计划。
2. 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与幼儿进行有效的交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3. 具备良好的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能够根据幼儿的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4. 具备教育评估和评价的能力,能够对幼儿的学习成果和发展情况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估。
5. 具备保教结合的能力,能够将教育和保育工作有效结合,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6. 具备自我学习和创新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
第六条幼儿园教师应当不断学习、研究和实践幼儿教育的最新理论和方法,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章职业道德第七条幼儿园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言行端正,言教于心。
第八条幼儿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益,保护幼儿的隐私,不侵犯幼儿的人身权利和利益。
第九条幼儿园教师应当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以服务幼儿和家长为宗旨,努力提高幼儿的整体素养。
第十条幼儿园教师应当遵守职业规范,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不得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违法违纪活动。
第十一条幼儿园教师应当与同事和谐相处,互助合作,共同为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
第四章行为规范第十二条幼儿园教师应当遵守以下行为规范:1. 服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工作安排和管理,按时参加工作,不迟到、不早退、不缺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行为规范
一、举止文雅
1.举止温文得体,不失教师风度,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堪为幼儿表率。
2.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遵守幼儿园各项规章制度。
3.在幼儿、家长和客人面前不嬉戏,不开过头玩笑,不讲牢骚话。
4.在园内外遇到各种冲突时,以礼相待,不做失礼之事。
5.办公桌物品摆放整齐,工作时间不吃零食。
6.不私托家长办事。
二、仪表端庄
1.仪表端庄典雅,潇洒大方。
2.衣着整洁、美观大方,不追求奇装异服,不穿露脐装和吊带衫,不穿拖鞋,带班时不穿高跟鞋。
3.头发整齐光洁,带班时间不梳披肩发。
4.不浓妆艳抹,上班时间不佩带明显首饰和其它奇异大饰物。
三、语言文明
1.工作时间一律讲普通话,语言恭谦,表情友善和气,待人热情。
2.谈吐文雅,不使用粗俗语言,不恶语伤人。
3.谈话语气得体,语调适中,谈话时要注视对方,以示尊重。
4.多用“请”、“谢谢”、“对不起”等尊重性词汇。
四、礼貌待人
1.真诚待人,懂得尊重,接待幼儿家长和来宾,笑容可掬,主动让座。
2.同事间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不猜忌,不背后议论他人,不传个人隐私。
3.尊重幼儿人格,不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幼儿打招呼时要及时还礼应答。
4.按时参加会议、活动或其它集会。
听取别人发言时,做到专注、有耐心,并做好笔记。
5.集体活动时关闭通讯工具的铃声,带班或会议时间不接外来电话。
教师礼仪规范
1、教态自然大方,亲切稳重,讲普通话,语言文明,说话轻声悦耳,对幼儿使用正面语言,减少不必要的口头禅。
2、举止大方,动作轻柔,坐、立、走姿势端正文雅。
仪表端庄,服饰美观、轻便、整洁,便于工作。
上班时不化妆,不留长指甲,不梳披肩发,不佩戴首饰,不穿高、中跟鞋和响底鞋,不穿奇装异服。
要根据时间、场合、教育目的的需要来调节自己的外在形象。
3、热情待人,彼此尊重,团结互助,能随时自如地运用礼貌用语,在幼儿面前对家长和同事能用尊称,对客人能主动招呼。
4、刻苦钻研业务,掌握并努力做到精通专业知识,认真学习教育理论,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
5、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加强基本功训练一专多能,提高自身素质,善思考,勤动手,勇探索。
6、带班精神饱满,做到人到心到,聚精会神,不擅离岗位,不与人闲谈,不带个人情绪上岗。
7、教师每日应对幼儿做到一看、二问、三检查、四感觉。
教师工作职责
一、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培养目标,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结合本班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制定教育工作计划(学期、月、周、日计划)并组织实施,期末进行总结,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为指导备好课、上好课,写好教学笔记,积极自制玩教具,积累好各科教学资料。
二、面向全体幼儿,热爱幼儿,关心幼儿,坚持正面教育和赏识教育,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使每个幼儿自主、和谐、活泼、健康地成长,全面提高幼儿素质。
三、刻苦钻研业务,掌握并努力做到精通专业知识,认真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加进修学习,不断充实新知识,总结新经验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基本功训练一专多能,提高自身素质,善思考,勤动手,勇探索。
四、热情待人,彼此尊重,团结互助,能随时自如地运用礼貌用语,在幼儿面前对家长和同事能用尊称,对客人能主动招呼,带班精神饱满,做到人到心到,聚精会神,不擅离岗位,不与人闲谈,不带个人情绪上岗。
五、创设与保教要求相适应的幼儿能主动参与的生活与教育环境,组织安排好幼儿一日活动,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严格执行作息制度,做好进班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大教具隔周准备,小教具隔日准备,带班时人到心到,不擅自离开岗位。
六、教态自然大方,亲切稳重,讲普通话,语言文明,说话轻声悦耳,对幼儿使用正面语言,举止大方,动作轻柔,坐、立、走姿势端正文雅。
仪表端庄,服饰美观、轻便、整洁,便于工作。
上班时不化妆,不留长指甲,不梳披肩发,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和响底鞋,不穿奇装异服,要根据时间、场合、教育目的的需要来调节自己的外在形象。
七、对幼儿保健和安全要全面负责,发现异常及时报告,认真交接班,并填好各种记录,根据气温变化,随时给幼儿增减衣服,调节好室温,时刻注意幼儿安全,室内一切物品放置在安全地方,防止发生事故。
八、做好家长工作,掌握幼儿全面的家庭情况,经常向家长汇报幼儿在园的表现,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每学期做一次普遍性家访。
九、保持周围环境整齐、清洁、优美,各种用品有固定存放的地方,用完后及时放回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