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礼仪行为规范

合集下载

二小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文(二篇)

二小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文(二篇)

二小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文教师是学校中的重要岗位之一,尤其是二小教师作为学生教育的主导者,承载着培养和引导学生成长的责任。

为了更好地履行教师的职责,二小教师应当遵守一系列行为规范,以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育引领。

以下是二小教师日常行为规范的相关内容。

一、严守教师职业道德:作为教师,必须时刻维护教师职业道德,保持师德高尚。

在与学生交往中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严禁体罚、侮辱、歧视等伤害学生的言行。

二、保持良好形象:二小教师是学生模范的榜样,应当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

教师要穿着整洁、庄重,言谈举止得体,以示威范。

同时,教师要保持良好的仪表仪容,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精神状态将影响学生的学习。

三、精心备课教学:作为教师,精心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教师应当认真备课,准确掌握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配合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

四、严守纪律要求:二小教师应当自觉遵守学校和教育部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规定履行教学任务,不迟到、早退、旷课等行为。

同时,教师要严禁以权谋私,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维护教师行业的声誉。

五、关心爱护学生:二小教师在学生教育工作中要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教师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注学生的成长和生活,及时发现并妥善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为学生提供积极的引导和帮助。

六、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教师培训:作为二小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思考。

教师应当积极参与教育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育水平,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知识,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

七、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二小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

教师应当定期与家长进行面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建立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八、注重自身职业发展:二小教师应当注重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和提升。

教师文明教育行为规范

教师文明教育行为规范

教师文明教育行为规范一、引言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识和教学能力,更应该注重自身的素养和文明行为。

教师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品德塑造和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当遵守一定的教育行为规范,以身作则、起到良好榜样的作用。

二、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尊重学生,在言语和行为上注重平等和尊严。

不以身份高低为准则,不歧视、不嘲笑、不侮辱学生。

教师应当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价值观。

三、严以律己教育行为规范,首先要求教师从自身做起,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

教师应当时刻保持良好的教育形象,不饮酒、不吸烟,不与同学及家长发生不当关系。

在公共场合,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仪表举止,避免出现粗野、低俗的行为。

四、言行一致教师的言行应当一致,不能言行相悖。

教师应当遵守对学生的承诺,言出必行,行出必言,做到诺言等于行动。

只有言行一致,学生才会对教师充满信任,并且悉心听从教导。

五、示范正确价值观教育是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应当自己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并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给学生。

在处理问题和与人相处的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守诚信、友善、宽容等正面价值观。

六、谦虚求教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保持谦虚的心态,善于向他人学习。

教师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虚心向同事请教、交流经验,力求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七、关爱学生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身心健康。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爱与关心,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和烦恼,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成为学生心灵的寄托。

八、尊重家长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是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应当尊重家长的意见和决定,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情况和进展。

教师要注重与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九、公正评价教育是公正的,评价也应当公正。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过程中要客观、公正,不偏袒个别学生或以某种标准评价所有学生,避免评价上的不平等。

幼儿园教师的礼仪与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的礼仪与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的礼仪与行为规范作为幼儿园教师,礼仪与行为规范的遵守和养成对于在教育中的从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育技巧,还要以身作则,展示出良好的仪态和行为举止。

本文将从仪表形象、师生关系、言行举止和职业道德四个方面来探讨幼儿园教师的礼仪与行为规范。

首先,在幼儿园教师的礼仪与行为规范中,仪表形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教师应该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准确把握“仪表即教师的第一课”的观念。

他们应穿戴整洁、得体的服装,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此外,修饰个人形象也是一项必要的工作。

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姿态、面带微笑,以及友善开朗的面容。

这样的仪表形象能给幼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起积极的沟通和互动基础。

其次,师生关系是幼儿园教师礼仪与行为规范的核心。

教师应该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建立起亲和力和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他们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言辞和思想,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在一对一的交流中,教师要保持良好的眼神交流和身体语言,表现出关注和理解的态度。

此外,教师还应当注重与家长之间的良好沟通,建立家校联合共育的良好合作关系。

第三,言行举止也是幼儿园教师的礼仪与行为规范中的重要方面。

教师应该慎言慎行,注重自己的言辞和举止。

他们要时刻保持谦逊、恭敬的态度,并用积极的语言激励和表扬幼儿。

避免使用过于苛刻和严厉的言辞,而要用温和的语气和谐的表达他们的意见。

此外,教师还应该严禁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暴力、侮辱或辱骂的行为,以养成良好的言行习惯。

最后,职业道德是幼儿园教师的礼仪与行为规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育责任,时刻保持专业的工作态度和道德标准。

他们应该坚守教书育人的初心,真诚热爱并关心每个幼儿的成长。

同时,他们要始终遵循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政策,确保教学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教师还应该保护好幼儿的隐私和安全,并与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幼儿得到最佳的教育资源。

综上所述,幼儿园教师的礼仪与行为规范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校教师文明行为规

学校教师文明行为规

学校教师文明行为规文明行为对学校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作为学生的榜样和教育者,教师应该展示出良好的行为举止,以此影响学生的行为和价值观。

为此,学校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师文明行为规范,以期促进教师的修养和学校的和谐发展。

一、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不论他们的性别、种族或背景。

这就意味着在与学生相处时,教师要给予每个学生平等关注和重视。

特别是在批评和指导学生时,教师应注意措辞,尽量避免羞辱、侮辱或伤害学生的感情。

学校教师应该以柔和的语气与学生交流,并以耐心和友善的态度解答学生的问题。

二、以身作则作为学生的榜样,教师应该以身作则,展现出良好的行为举止。

教师要守时、守纪律,在课堂上要保持秩序,严格执行学校规章制度。

教师不应该迟到早退,更不能在学生面前打断别人的发言。

同时,教师还应该遵守学校的着装要求,穿着整洁大方,不得穿着暴露或不雅的服装。

三、与同事合作教师工作一般是团队合作的,教师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支持。

教师不应该诋毁、中伤或背后议论其他同事,而应该积极合作,共同进步。

如果在合作中发生意见分歧,教师应该通过积极的沟通和协商解决问题,而不是采取争吵或争执的方式。

只有通过和同事们的良好合作,才能形成良好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

四、与家长沟通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是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环节。

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教师在与家长进行沟通时,要注意用平和的语气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教师也应该尊重家长的权威和决定,争取与家长达成共识,共同为学生的成长尽力而为。

五、注重师德修养作为教师,除了教书育人之外,还要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

教师应该尊敬他人,恪守道德底线,不违反法律法规,不进行贪污腐败行为和其他不良行为。

教师要廉洁自律,坚守教育公平和正义,以公正的眼光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袒或对学生实施不公平的行为。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积极参加培训和学习,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幼儿园教师礼仪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礼仪行为规范

幼儿园教师礼仪行为规范(一)精神面貌1.创设愉快、积极、健康的生活学习环境;2.有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给人以朝气蓬勃、振奋昂扬的形象。

(二)职业修养1.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2.善于团结协作,妥善处理与周围同事之间的关系。

(三)仪容仪表原则:自然和谐、秀外慧中1.着装:规范、整洁、素雅、大方(1)服装——按要求规范,着工作服,便于活动,工作服干净整洁,无污垢与皱褶。

不穿吊带背心、无袖背心、低腰裤、过长或过短裙子等过于暴露或透明的服饰。

(忌露忌透忌紧忌异忌乱)(2)鞋子——上班时不穿拖鞋、大头鞋,带班时不穿高跟鞋、高筒鞋子,以平跟、运动鞋为主。

(3)佩饰——带班时不佩带戒指、耳环和耳钉及太夸张复杂的胸饰或项链,室内不戴帽子。

2. 仪容(化妆):精神饱满,健康向上,面带微笑,充满活力,淡妆上岗,不可浓妆艳抹。

(1)头发——刘海不挡眼,上班不披发,过肩长发应束起或盘起,发型不夸张,不理过短的头发,不染夸张头发(如:红、蓝、金黄等)。

(2)手部——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指甲油。

(3)面部——口腔无异味;保持眼部整洁,不戴墨镜和有色眼镜。

(4)眼神——亲切有神,转动幅度适宜,合理分配目光,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可长时间凝视一名幼儿。

(四)行为举止原则:自然规范、亲切优雅1.体态:端正、大方、自然。

(1)坐姿——端正、文雅、自如;(腰背挺直,肩膀打开,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二处,两腿并拢,不躺靠在椅背上或趴在桌面上。

)(2)站姿——挺拔、轻松、自然;(双目平视,双手自然垂放,或交握在腹前)(3)走姿——从容、平稳、轻盈、充满自信;(速度适中,步幅恰当,轻手轻脚,忌连蹦带跳或步履过缓,不可多人并排而行)(4) 蹲姿——下蹲时上身直,屁股不撅起,一腿高一腿低,缓起身,慢站好;(5)手势——自然、适度,曲线柔美,动作缓慢,力度适中,左右摆动不宜过宽,带班时不双手交叉抱臂或双手后背。

(6)交谈姿态——以站姿为主(忌双手抱胸前、靠墙、歪斜、双手插在口袋里),自然亲切,对幼儿可采取对坐、蹲下、搂抱,尽量与交谈方保持相应的高度。

教师礼仪形象及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举止篇

教师礼仪形象及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举止篇

教师礼仪形象及日常行为规范行为举止篇孟子曰:“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荀子也曾经说过:“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而唐代贤相张九龄也称:“人之所以贵,以其有礼有信。

”可见,自古以来我国的先贤都非常注重礼仪,认为只有懂得礼仪的人,才能受人尊敬。

正可谓:“不学礼,无以立。

”作为教师,应当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地、随时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

1、声音清晰柔和、细腻圆滑、语速适中、富有甜美悦耳的感染力;语调平和、语音厚重温和;控制音量适中;说话态度诚恳,语句流畅、语气不卑不亢。

2、微笑面部表情和蔼可亲,伴随着微笑自然地露出6-8颗牙齿,嘴角微微上翘;笑的幅度不宜过大;需要口眼结合,嘴唇、眼神含笑。

微笑时要真诚、甜美、亲切、善意、充满爱心。

3、眼神要含有亲和力且自信心,亲切有神。

要兼顾前后左右,照顾整体,视角转动方位适宜,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可长时间凝视某一名学生。

与学生要有交流且多变,既要有提问的眼神,肯定的眼神,也要有质疑的眼神留给学生不断发挥进步。

4、目光在讲台上讲课时,目光要柔和、闪亮、清澈,让学生易接近、敢于坦言。

当讲话出现失误被打断、或出现突发事情,中断讲课时,不能投以鄙夷或不屑的目光,这样有损于自己在学生中的形象,产生隔阂。

5、坐姿起坐应端庄文雅。

左入左出,动作轻缓,面对学生坐姿端正,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

6、站姿站立应自然挺拔。

站着讲课,既是对学生的重视,更有利于用身体语言强化教学效果。

站着讲课时要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腿靠拢,双目平视,双手自然垂放,或交握在腹前。

站立时不要缩脖、塌腰、耸肩,不要双手放在兜里或插在腰间。

7、走姿行走宜从容稳健。

上身正直不动,双肩平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恰当,轻手轻脚,忌连蹦带跳或步履过缓,不可多人并排而行。

讲台或课桌间走动时,步幅不宜过大过急。

8、蹲姿身体直立,双膝靠近,臀部向下,脚掌支撑,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2024教师文明礼仪细则

2024教师文明礼仪细则

2024教师文明礼仪细则旨在规范教师的行为举止,提升教师的形象和职业素养。

以下是细则的要点:1. 仪容仪表:- 教师应穿着整洁,着装得体,符合职业形象。

- 教师不得穿着过于暴露或不得体的服装。

- 教师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清洁和整齐的发型。

2. 专业沟通:- 教师应使用正确的措辞和文明的语言与学生、家长和同事进行沟通。

- 教师应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和得体,避免使用粗俗或侮辱性语言。

- 教师应尊重学生、家长和同事的意见,倾听并积极回应他们的需求和关切。

3. 课堂礼仪:- 教师应准时到达课堂,做好课堂准备工作。

- 教师应注意言行举止,不得恶意批评、讽刺或羞辱学生。

-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维护良好的课堂秩序。

4. 尊重学生:-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价值观,不偏袒或歧视任何一个学生。

- 教师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全面发展。

- 教师应公平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

5. 社交礼仪:- 教师在社交场合应保持得体的行为和礼仪,代表学校的形象。

- 教师应注意言谈举止,避免涉及敏感话题或传播不实信息。

- 教师应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互相尊重和支持。

6. 纪律要求:- 教师应严格遵守学校和教育部门的纪律要求。

- 教师应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从事违法违规行为。

- 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保护学生的权益和安全。

这些细则旨在建立教师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师生和睦关系,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所有教师都应遵守并践行这些规定。

如有违反,学校将依据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师行为规范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师行为规范

幼儿园“文明礼仪教师”行为规范幼儿园教师本着“为人师表”的宗旨,共同遵循下列规则:一、关心每个幼儿,尊重幼儿人格。

二、以幼儿园集体荣誉为重,同事间团结、协作、友好。

相互之间(与幼儿、与家长、与老师)见面能主动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等。

三、教师应有良好的交谈习惯。

1、自觉使用普通话。

2、语言文明、说话轻声悦耳。

3、对幼儿使用正面语言,不当面批评幼儿,不训斥幼儿,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四、教师的服饰要求符合教师职业形象。

衣着大方,不穿露肩、露脐及不适合教育活动的服装。

进班不穿高跟鞋,不披长发、不戴首饰。

五、教师的举止行为习惯。

1、照顾幼儿动作要轻柔、细心。

2、提问幼儿时,不用手指点幼儿,应用手心向上的“请”姿势。

3、在教育场合,就坐时不翘二郎腿,手不叉腰,不环抱,不背手,不插兜。

4、与幼儿交谈时,视线、身体姿态与幼儿持平(弯下腰、蹲下身)。

5、带班期间,不允许吃零食,不当幼儿面进餐,不干私活。

6、上班时间不接打私人电话。

7、在工作时间不闲逛、不扎堆、不串班、不办私事等与工作无关的事情。

8、户外游戏时不聊天,老师之间保持2米以上距离照看幼儿,不脱离幼儿视线。

六、做好家长服务工作。

1、建立良好的家长迎送常规。

晨间活动时,主班老师负责幼儿进行活动,副班老师做好晨间接待,主动给幼儿和家长问好,热情迎接幼儿入室并接好幼儿衣、物等安置妥善使家长放心。

2、幼儿在幼儿园发生意外情况时,老师要及时主动给家长联系,耐心说明情况妥善处理。

3、认真细致的做好家长工作,做到零投诉。

七、管理幼儿园物品和设施设备,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和浪费。

1、每天保持本班卫生清洁,玩具物品归类摆放,整齐有序。

2、注重节水节电,轻轻关门,教育好幼儿爱护桌椅,轻搬轻放等。

3、幼儿园内一切物品不得带出园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
“礼者、敬人也”,这是教师礼仪的首要原则,也是教师礼仪的灵魂所在。

幼儿教师每天都要和孩子、家长以及社会上的人们沟通,她们的着装打扮、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反映了本人的修养和品位,更是幼儿学习效仿的榜样。

我园是一所省级文明单位,而教师作为一个窗口更应该时刻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在日常工作中以良好的形象和规范的行为感染、引导幼儿。

那么,什么是幼儿教师的文明礼仪标准怎样才能做一个为人师表的幼儿教师让文明礼仪从我们窗口流传到身边每一个人在创建和谐校园的今天,我们制定了临海市机关幼儿园教师礼仪规范,以规范教师礼仪行为,做文明教师,建文明校园,创素质之美。

一、仪容仪表
原则:自然和谐、秀外慧中
具体要求:
1、头发——前不挡眼后不披肩,过肩长发应束起或盘起,发型不夸张,不理过短的头发,不染夸张彩发(如:红、蓝、金黄等)。

2、手部——勤洗手、勤剪指甲,不留长指甲,不涂色彩鲜艳的指甲油。

3、面部——牙齿洁白,口腔无异味;保持眼部整洁,不戴墨镜和有色眼镜。

4、妆容——日常生活化妆自然大方淡雅,与肤色相配,杜绝浓妆,不使用气味过浓的化妆品。

5、着装——柔和大方、便于活动。

不穿吊带背心、超短裙等过于暴露或透明的服饰。

6、鞋子——带班时不穿拖鞋、赤脚,当班时间穿平底鞋。

7、佩饰——带班时不佩带戒指、耳环和耳钉及太夸张复杂的胸饰,所戴佩饰应符合卫生和安全要求。

二、行为举止
原则:自然规范、亲切优雅
具体要求:
1、脸部——真诚微笑,神态自然,给人亲切、和蔼、可信之感,不故意掩盖笑容,忌面色阴沉、横眉立目。

2、眼神——亲切有神,转动幅度适宜,合理分配目光,让每个幼儿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不可长时间凝视一名幼儿。

3、守时——按时上下班,参加各类会议及活动不迟到、早退。

4、坐姿——入座起座左入左出,动作轻缓,面对幼儿坐姿端正,双腿并拢,上身正直,双手自然摆放。

5、站姿——身体挺直,挺胸收腹,抬头沉肩,双腿靠拢,双目平视,双手自然垂放,或交握在腹前。

6、走姿——上身正直不动,双肩平稳,重心前倾,速度适中,步幅恰当,轻手轻脚,忌连蹦带跳或步履过缓,不可多人并排而行。

7、蹲——身体直立,双膝靠近,臀部向下,脚掌支撑,不可在行走中突然下蹲。

8、手势——准确适度、自然大方,忌拘谨僵硬、当众搔头、抓痒,带班时不双手交叉抱臂或双手后背。

三、文明语言
原则:主动热情、文明礼貌
具体要求:
1、接待来宾:
主动询问——您好,请问您找谁请问您有什么事吗需要帮忙吗
被动受问——哦,抱歉,这个我还不太清楚,我可以帮你问一下。

2、打电话:
打电话——先问好,然后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再说事。

如:“喂,您好!我是X班的XX老师,你是某某的妈妈吗,是这样的……”
接电话——先问好,然后做自我介绍,接下来再询问。

如:“喂,您好!临海市机关幼儿园X班XX老师,请问你找谁有什么事么”
放电话——等对方放下电话,然后再挂机。

3、对待幼儿:
无意过失——耐心安慰,不指责埋怨幼儿。

如:伤着没有下次小心。

组织活动——语速适中,指令简洁明了,语言生动、有趣、儿童化。

如:请吃好点心的小朋友轻轻地把小椅子搬到旁边。

师幼互动——热情温和、积极应答、仔细观察、不断提示、给于评价、鼓励欣赏。

如:你真爱动脑筋,真棒!
遇到困难——鼓励幼儿增强自信,不讽刺挖苦。

如:你肯定能行,试试看吧!别着急,我来帮助你。

有意过失——坚持正面教育,及时解决。

如:有事好好说,不能动手。

相信你是好孩子,以后不会再做这种事。

日常生活——亲切关爱,体贴入微,力求体现母爱。

不讲粗话、脏话,不训斥幼儿,忌大呼小叫。

如:有点不舒服是吗让我看看裤子有没有湿了。

4、对待家长:
家长反映问题——态度冷静,让家长把话说完,认真委婉。

如:谢谢!让我们再了解一下。

请您放心,我们再商量商量,尽量帮你解决。

家长之间发生冲突——稳定家长情绪,分别与家长谈话。

如:别着急,孩子在园发生事情,责任在我,您有什么意见和我们说。

孩子发生事故——如实说清,表示歉意。

如:真是对不起,今天……麻烦您多观察孩子,有什么不舒服时,需要我们做什么尽管与我们联系。

家长晚接孩子——主动热情,耐心接待。

如:没关系,请您今后商量好谁接,免得孩子着急。

家长馈赠物品——礼貌回绝。

如:您的心意我们领了,照顾孩子是我们应该做的,您别这么客气。

找个别家长谈话——态度平和,讲究艺术。

如:对不起,耽误您一会儿时间。

与家长联系——体贴关心、礼貌客气。

如:您好!我是*老师,今天**不舒服,您看是不是带他去医院谢谢!给您添麻烦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