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
小学常见病防治实施方案

小学常见病防治实施方案
首先,对于小学生常见的感冒、发烧等疾病,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对孩子的日常护理和监护。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孩子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
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的机会。
此外,要保持孩子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
其次,对于小学生常见的传染病,如水痘、麻疹等,学校和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健康状况。
一旦发现有学生出现传染病症状,要及时隔离,避免疾病传播。
学校要做好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
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的工作,确保孩子得到及时的治疗和照顾。
此外,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受到外伤的影响,比如摔倒、碰撞等。
因此,学校和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教会他们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学校要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各类器具,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最后,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家长和老师也要给予足够的关注。
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的关键阶段,需要得到家庭和学校的关爱和支持。
家长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关心孩子的情感变
化,及时发现并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服务。
综上所述,小学常见病防治实施方案是保障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
举措。
学校和家长要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健康问题,采取
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安全、快乐
的成长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小学生的健康保驾护航。
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3篇)

2024年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1、营养不良和肥胖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____%,体重在标准体重____%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____%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____%为超重,高于____%为肥胖。
目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____%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
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
学校计划针对此种情况开展午餐营养配餐工作,同时也希望家长为学生做好早晚两餐,帮助学生改掉偏食习惯,做到热量和营养素的合理搭配。
2、近视眼的预防与治疗轻度近视即应引起注意,尽量找出原因以防程度加深,原则上讲,患近视眼后,应在眼科医生验光之后,配戴合适的矫正眼镜,使视物清晰,减轻视觉疲劳。
学校要加强宣传力度,及早预防:①不在暗处及行进的车船上看书,不要躺着看书,坚持每天做眼保健操,定期检查视力。
②阅读写字时,桌面上的照明不低于25W,姿势要端正、眼睛离桌面的距离应保持在33厘米左右。
③在看电视时,应保持室内一定的亮度,人距电视____米左右,并最好不超过半小时就休息____分钟。
④看书学习____小时之后,可眺望远方的绿色花草树木。
⑤不要戴别人的眼镜,以免对眼睛造成损害。
3、沙眼沙眼在中小学生中发病率也较高,这种疾病是由沙眼依原体感染引起的。
学校在生理课和健康教育课上均给学生介绍了预防沙眼的知识,家长配合学校教育孩子不要用脏手揉眼睛,不要与别人共用毛巾、脸盆。
如发现孩子眼睛红肿、流泪、有异物感、眼屎多等现象,应及时去医院治疗,或用利福平、____%磺胺醋铣钠液等眼药水点眼治疗。
4、红眼病做好宣传工作,红眼病好发于夏秋季。
预防要避免与病人接触,若接触病人,要用肥皂洗手;不用手揉眼,手帕、毛巾、脸盆等应个人专用;禁止食用刺激性食物与饮酒;患病后不到公用澡堂洗澡、游泳池游泳。
一旦发现红眼病人,立即隔离治疗。
小学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措施

小学学校常见病防治工作计划和措施一、工作目标:确保学校学生健康成长,减少学生因常见病带来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校整体形象。
二、工作计划与措施:1.建立健康档案:每个学生进入学校时,需提交健康档案,包括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病史、目前正在服用的药物以及过敏情况等。
学校将定期更新学生的健康档案,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增加学生对常见病的认识和防治知识的了解。
例如,定期开展健康讲座、组织健康知识竞赛、制作宣传海报、播放相关宣传视频等。
3.定期体检:学校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的体检,包括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口腔、脊柱、心肺功能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体检,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身体问题,提前进行干预和治疗。
4.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学校将严格管理学校的环境卫生,保持教室、宿舍、厕所等环境的干净整洁。
定期进行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播。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
5.加强营养饮食:学校提供丰富多样的营养餐,保证学生的正常营养摄入。
学校餐厅应符合卫生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查。
学生在学校就餐时,应养成良好的餐饮习惯,避免食品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6.建立紧急处理机制:学校将建立紧急处理机制,一旦发现学生出现常见病症状,将及时进行处理和疏导。
例如,学校应设立专门的急救室和急救设备,并配备专业的急救人员。
学校还应指定专门的人员负责协调学生的紧急治疗事宜。
7.定期监测学生体温:8.推广健康运动:学校将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健康运动,包括晨练、户外活动、体育课等。
运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免疫力,预防常见病的发生。
学校还应加强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指导,确保学生进行适量的运动,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身体损伤。
9.建立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学校将建立学生健康监测系统,对学生的身体发育、生长情况、体质测试、心理健康等进行定期监测和评估。
通过监测系统,学校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健康状况,制定相应的个别辅导措施。
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精选5篇)

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精选5篇)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一:本年度小学生6种常见病防治计划根据《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年度学生6种常见病防治计划如下: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为了加强保护学生视力的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保护视力的宣传教育,制定有保护视力的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1.加强健康教育,将近视的原因、危害、预防和矫治等方面的卫生知识,各有侧重地进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2.按照学生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将保护视力的有关内容及培养学生用眼卫生习惯,作为学校卫生保健教育的重要任务,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落实。
3.教师要懂得有关防治近视眼的知识,熟悉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和措施,人人担负起教育和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用眼卫生习惯的责任。
二、采取切实措施,积极开展矫治学生近视眼的工作。
1.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定期检查学生的视力,并将检查结果通知家长。
认真做好患病率、发病率等各类情况的统计分析^p 。
3.敦促近视学生进行配镜等科学的矫治,注意卫生习惯的养成,控制视力下降。
三、积极创造条件,改善学习环境条件。
1.按照国家制定的学校卫生标准要求,努力改善校舍环境及教室的采光照明条件,定期粉刷教室和黑板。
2.逐步配齐和调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规定的课桌椅。
3.新建学校的校舍和教室的采光照明,要符合国家规定的学校卫生标准。
学生沙眼防治工作方案一、背景: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眼病。
沙眼感染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较易流行、蔓延,造成危害。
沙眼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感染沙眼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不良的卫生习惯引起病原体的传播。
二、策略与措施:(一)策略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沙眼防治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患病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的采取治疗措施。
小学常见病防治措施

小学常见病防治措施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阶段。
为了保证孩子们的身体健康,以下是一些常见病的防治措施。
流感- 鼓励孩子们勤洗手,特别是在接触他人或公共场所后。
使用肥皂和温水进行彻底洗手。
- 教育孩子们正确咳嗽和打喷嚏的方法,即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以减少病毒扩散。
- 鼓励孩子们保持良好的卫生惯,如及时清洁鼻子和喉咙,避免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 如果孩子患有流感症状,应尽早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呼吸道感染- 提倡户外活动,加强孩子们的身体锻炼,增强免疫力。
- 饮食要均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水果和蔬菜。
- 鼓励适量的休息和睡眠,保持良好的生活惯。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通风,避免封闭环境中的病毒传播。
- 避免与患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密切接触。
消化道感染- 保持手部卫生,勤洗手,尤其是在接触食物前后。
- 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新鲜、煮熟的食物,避免生的或变质食物。
- 合理安排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和吃过于辛辣、油腻的食物。
- 饮水要安全,尽量饮用煮沸的水或瓶装水。
- 如果孩子患有消化道感染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手足口病- 经常洗手,尤其是在接触患有手足口病的人或物品后。
- 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 保持室内清洁和通风,定期清洁玩具和研究用具。
- 饮食要均衡,适当摄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增强免疫力。
- 如果孩子患有手足口病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
以上是一些小学常见病的防治措施,希望能帮助孩子们保持健康的身体。
请家长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们的卫生习惯和生活环境,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学习成长环境。
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

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棠树乡中心小学学生常见病与多发病防治计划和措施一、沙眼的防治规划与措施1、目标:以每年沙眼患病率为指标。
控制沙眼的发病率。
2、策略:以健康教育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沙眼防治知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卫生设施和条件,预防沙眼。
3、措施:(1)健康教育:开展对学生、家长的沙眼防治知识宣传,采取干预措施改变学生的不卫生行为。
提高家庭卫生水平,提倡一人一巾一盆,有条件的要用流动水洗脸,避免交叉感染,以配合学生的沙眼防治工作。
(2)改善卫生条件,建立和完善学校卫生设施,做到学生在校有流动水洗手。
(3)治疗:定期查治学生,观察疗效,对患病学生的检查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一次。
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
针对沙眼患者,建议其用药治疗,随时检查治疗效果。
(4)监测:对患病学生的检查频率每年一次。
体检结果应及时通知家长,以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降低患病率。
二、学生视力不良(近视)防治计划1、背景近视是指眼睛辨认远方(5米以上)目标的视力低于于正常。
视力低下,裸眼视力低于5.0的一般称为视力低下。
学生的视力低下大部分是由近视而引起的。
在视力低下的学生中近视所占的比例较大;小学生中为50%~60%,中学生中为70%~90%,大学生中为90%以上。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青少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措施近视的发生原因和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保护视力和预防近视应采取综合性措施。
(1)合理安排生活制度,限制近距离用眼时间。
(2)重视阅读、书写卫生,应教育学生把眼离书本的距离保持在30~35cm之间。
避免走路或在震荡较大的车厢里看书及躺着看书和在光线过强或弱的地方读写。
(3)开展体育锻炼,做好眼保健操。
(4)改善学习环境:学校在每学期开学以前要检查教室的采光、照明是否充足,不足的应增加人工照明。
灯具有损坏的要及时检修。
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3篇

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3篇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 in prima ry school students编订:JinTai College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3篇小泰温馨提示: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
本文档根据申请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2、篇章2: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3、篇章3: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制定相关计划,以下是小泰整理的关于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欢迎大家参阅。
篇章1:小学生常见病防治方案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计划: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按照《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对学生常见病进行预防、矫治,有序地进行防治工作,使学生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
1、预防学生常见病应做到以下几点:(1)建立和健全学校卫生档案、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健康体检,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卫生保健措施。
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精选5篇)

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精选5篇)(975字)为加强学校卫生管理,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现根据《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现制定我校常见病防治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为目标,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使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工安安排1、开展近视眼的防治工作,要求各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积极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按照学校的防治计划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努力保护好每一位学生视力健康,要坚持按时准确的做好眼保健操落实检查,保证质量,扎实有效。
2、营养不良和肥胖的防治:在对全校学生营养状况分析、调查的基础上,掌握本校学生的营养状况。
加大在健康教育课上对学生进行营养与健康饮食知识的教育。
使其懂得什么是平衡的膳食,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自我保健的能力。
学校食堂向学生提供营养全面、合理的膳食,以保证学生们每天的营养需要。
广泛向家长、学生宣传不良饮食习惯和不合理膳食导致营养不良,给学生生长发育带来的严重后果。
并积极提高学生家长的营养知识水平,使其自觉为孩子们提供营养合理的膳食,让良好的家庭营养知识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体质,也是防治营养不良的有效方法。
3、贫血的防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但是由于人们的一些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营养的搭配不合理,因此,贫血仍是中小学生中不可忽视的疾病之一。
首先,利用健康教育课宣讲贫血的危害,贫血的防治,合理的营养膳食对预防贫血的重要性。
使学生自觉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饮食习惯。
并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
对在检查中发现有贫血的学生,及时通报家长,带其去医院治疗。
4、肠道寄生虫的防治:肠道寄生虫的防治措施关键是把住病从口入关。
通过健康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常见病防治计划为确保学生身体健康,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学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现就我校加强学校卫生及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意见制定了一些计划。
一、工作目标:1、明确卫生防病的任务和应采取的措施。
2、全面开展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疾病预防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技能,增强传染病和突发事件报告意识。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与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传染病的防治: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积极配合卫生部门,及时对发现传染病或暴发流行的传染病采取必要的措施,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重点抓好传染病预防和报告工作1、疫情报告一旦发现师生患有传染病或发现有传染病流行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
为及早发现和及时报告疫情做到:①切实落实非常期间的晨检制度;②卫生保健老师每天进行巡视;③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④专人负责学校疫情报告;⑤建立专门的传染病登记本。
2、疫情控制一旦发现疫情,积极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调查处理工作:⑴协助开展个案和爆发疫情的流行病的调查和采样工作。
根据病人的流行病学史、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找出共同特征。
分析病人的分布特征,查找可能引起疾病流行的因素。
采集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血液和水、食物等标本。
⑵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做好对传染病患者进行隔离医疗,对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及被污染的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开展对传染病接触者的医学观察。
⑶根据控制疫情需要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性服药或疫苗应急接种。
⑷发生疫情重大流行时,执行政府依法做出的停课决定。
3、预防措施⑴把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有专人负责,并列入工作考核。
⑵开展对学生常见病、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使学生掌握有关预防传染病的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改善卫生设施,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卫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
⑷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预防接种程序,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学生进行疫苗接种。
三、学生常见病防治按照《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及技术规范》对学生常见病进行预防、矫治,有序地进行防治工作,使学生常见病得到有效控制。
1、建立和健全学校卫生档案、学生健康档案、定期健康体检,掌握学生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分析,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卫生保健措施。
2、定期做好学生健康监测工作,重点要做好学生的视力不良、龋齿、沙眼、贫血、营养不良、肠道寄生虫等常见病的监测和预防工作。
3、做好学校常见病防治资料的整理分析工作,统计监测覆盖率、患病率、防治人数、防治效果评价等指标。
4、督促师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防病能力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第一讲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教学目标:1、了解小学生常见病的种类。
2、掌握常见病的预防措施及防治方法。
3、家校配合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教学重、难点: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教学过程:一、导入:小学生处于童年期,也是人生中最健康的阶段,其患病率和死亡率都极低,但随着课业负担的加重,也难免会有些常见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因此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讨“小学生常见疾病的防治”。
现在我们可以简单的把常见病划分为两类:不传染和传染性疾病。
二、小学生不传染的常见病有哪些呢?近视眼、龋齿、单纯性肥胖、营养不良、贫血、蛔虫感染、脊柱弯曲异常。
下面我们就分别来谈谈它们防治方法。
一、近视眼的预防中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由于文化学习的需要,长时间进行视近工作废近距离用眼作业。
如在学习期间由于负担珲重,教室采光照明不良,课桌椅与身高不配套,不注意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均可造成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
近视是因眼球前后轴较长或是屈光系统的屈光力较强,使远处来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作用后在视网膜前面聚焦成像,因而视网膜上的像是模糊不清的。
一、近视形成的原因:(一)环境因素:1、视近工作时间的长短与近视发生和发展的关系很大。
由于双眼经常视近,使眼睛经常处于紧张调节状态。
2、学习环境中如教室采光照明差,课桌椅不适合学生身高,书本字体过小,印刷不清等都会造成眼书距离过近,从而使眼调节过度紧张,也是赞成近视发生的因素之一。
3、缺少视力保护知识,长期不良的读写习惯是产生近视的重要因素。
如躺着看书或走路看书,在强光下或光线不良条件下看书,易使眼睛处于调节紧张状态,从而导致近视的发生和发展。
(二)、遗传因素:若父母或父母一方患有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其子女得近视的可能性很大。
这说明遗传与近视眼的发生有很大关系。
北京医科大学的研究认为:近视是否发生,65%由遗传因素决定,环境因素占领35%左右。
遗传因素是内因,环境因素是外因。
(三)、体质和健康因素:许多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与近视的发生也有一定影响。
如患麻疹,猩红热等传染病后易得近视;某些营养素的不足或过量(维生素B,钙、蛋白质、糖等)与近视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二、近视眼的预防由于近视发生发展的因素十分复杂,因此,在预防工作中强调采取综合措施。
把重点放在合理安排生活制度,减轻学习负担,增强学生体质,改善学习和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等方面。
(一)、注意用眼卫生要从小培养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讲究用眼卫生。
阅读书写时应用正确坐姿,脊柱保持正直,身体不前倾,不耸肩,不歪头,大腿水平两足着地,体位稳定。
并使眼书距离保持在30――50厘米。
阅读时应尽可能使书本与视线成直角。
此时书本上的每一个字体笔划延伸到眼所形成的视解最大,字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影像最清晰。
平时不要躺在床上看书,不在行进的路上看书,不在暗弱或强光下看书写字。
同时,读写的持续时间不宜太长,一般30-40分钟要休息片刻,学生在不课后要到教室外进行望远活动,并坚持做好眼保健操,以消除用眼疲劳,达到保护视力的目的。
在连续看电视时,每小时应休息5-10分钟,照与屏幕的距离一般为3-5米,室内要有一定的照明。
(二)、做好眼保健操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中推拿,气功和经络穴位的原理,结合医疗体育综合而成的一种自我按摩法,通过对眼部周围穴位的按摩,可增强眼窝内血液循环,改善神经营养,以达到缓解睫状肌的紧张或痉挛,消除眼疲劳的目的。
第二讲二、龋齿(1)龋病及牙周疾病是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和生长发育最常见的口腔疾病。
我国学生的龋齿患病情况严重,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学生牙周病患病尤为突出。
因此,我们要从学生口腔健康教育入手,提高学生口腔健康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龋齿是口腔中的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上经过发酵产生酸形成牙菌斑。
可将龋齿分为三度即浅龋、中龋和深龋。
俗话说“牙疼不是病,痛起来要人命”。
(2)那么如何预防龋齿呢?a.注意口腔卫生,养成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
b.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既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咬合面来回刷。
c.推广使用保健牙刷及含氟牙膏。
d.少吃甜食,加强锻炼合理营养。
e.定期检查。
三、营养不良和单纯性肥胖(1)学生营养不良和肥胖评定方法是: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体重在标准体重91-110%范围内为营养状况良好,低于90%为营养不良,学习体重在标准体重的111-120%为超重,高于120%为肥胖。
目前中学生中营养不良和肥胖的患病率均已超过10%营养不良将导致学生生长发育障碍,而肥胖是高血压、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的诱发因素之一。
这两种疾病均与日常饮食关系密切。
(2)防治方法:a.对孩子进行营养知识教育,使孩子了解合理营养的重要性。
b.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纠正偏食挑食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尤其c.要纠正孩子不吃早餐的习惯。
d.教育孩子加强体育锻炼,上好体育课和课外活动。
第三讲四、贫血(1)贫血是青少年最常见疾病之一,它不仅影响青少年正常的生长发育,而且对学生的智力行为及免疫功能等有很大的危害,是学生常见病中重点防治疾病之一,青少年贫血主要是缺铁性贫血,属营养性贫血,因此防治工作的重点是饮食调整膳食结构和合理营养。
(2)防治方法:a.改变孩子的不良饮食习惯和错误的营养观点。
b.积极提倡吃早餐,推广早餐鸡蛋加牛奶,提高早餐质量,使早餐热量达到全天的30%,质量也达到全天的1/3。
c.家长要善于引导孩子多食用动物性食品,如瘦肉内脏等;增加肉鱼禽类食品,以利于非铁血红素的吸收,同时增加维生素C和A,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d.对于小学高年级已经来月经的孩子更要注意多食含铁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五、蛔虫感染(1)蛔虫感染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疾患之一,对儿童少年的健康和生长发育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2)防治方法:a.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b.注意环境卫生。
c.及时治疗。
六、脊柱弯曲异常(1)脊柱弯曲异常是学生中容易发生的姿势缺陷,主要原因是因年龄小正在长身体的时候经常坐姿不正确、缺乏体育活动,营养不良和疾病导致的。
(2)防治方法:鼓励孩子使用双肩背包,要消除生活中导致单侧股肉紧张的一些因素。
教育孩子一定不要逞能背负过重的物品。
坚持体育锻炼,坚持正确的读写站立姿势。
第四讲如何预防春季传染病初春的气候乍暖还寒,是传染病的多发季节。
流感、水痘、腮腺炎等,都是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十分关键。
1、科学穿衣:遵循传统的“春捂秋冻”的规律,初春不要急着脱去冬装,尤其要注意脚部保暖,根据天气变化和体质情况,适时增减衣服。
2、经常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让室内的空气流动起来,驱散病毒,以减少患病的机会;减少到空气流通不良的公共场所。
3、勤洗手: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等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4、多喝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5、适当锻炼:锻炼身体可增加血液循环,提高皮肤调节温度的能力,维护淋巴系统的功能,从而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
6、平衡营养:偏食挑食的孩子最容易发生免疫力下降,要想增强身体的抗病能力,合理、均衡营养非常重要。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含钙量丰富的鱼虾、豆制品,适当增加优质蛋白质,注意蔬菜水果的摄取,适当搭配粗粮和杂粮,避免高糖分、高脂肪和油炸食品。
7、保证睡眠:晚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不使孩子过度疲劳,因为失衡的生活会带来失衡的免疫反应。
8、免疫预防:免疫接种(打预防针)是帮助小朋友抵抗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第五讲小学生常见传染性疾病的种类及预防方法。
沙眼、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
其中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流脑、麻疹等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经呼吸道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