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推荐word版 (4页)

合集下载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苏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苏州博物馆更是如此。

本文将介绍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一、调查时间、地点时间:地点:苏州博物馆二、调查指导老师***************三、实习内容及要求1、了解建筑空间环境组成: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2、了解空间功能构成:功能关系、流线组织;3、体验空间:空间属性、空间限定、空间组合方式、空间的穿插与贯穿;4、体验建筑:建筑的基本形体、构成关系;5、了解建筑技术:建筑的结构、设备、材料等。

四、调查目的通过参观城市建筑,让同学在建筑空间中体会和深化理解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进展的新动向。

通过建筑实习对城市及其建筑的进展有一个初步的熟悉,理解城市的建筑文脉,体会建筑进展的历史环境,分析其空间形式组合特点,借鉴、汲取其中的胜利阅历,培育分析问题的力量;使同学的专业学问、专业素养得到肯定的充实和提高。

五、调查报告内容8月21日一早抵达苏州后,我们先参观了拙政园,然后就去了苏州博物馆。

在这里着重介绍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成立于1960年元旦,是一座苏州地方综合性历史艺术博物馆。

馆藏文物3万余件,其中一级文物236件,二级文物1146件,三级文物13657件,宝贵文物数量占到文物保藏总数的一半以上。

此外还保藏有古籍善本720种3121册,普本28501种91754册,为全国首批古籍爱护工作试点单位之一。

馆藏文物以历年考古出土文物、明清书画、工艺品见长,是苏州地区文物保藏、讨论、展现、教育的中心。

馆址太平天国忠王府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爱护单位,是国内保存至今最完整的一组太平天国历史建筑物。

1999年苏州市委、市政府邀请享誉世界的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

2021年10月6日,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近半个世纪来,苏州博物馆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市文明服务示范窗口,各项业务基础工作规范有序,学术讨论硕果累累。

2019-参观苏州博物馆有感-推荐word版 (5页)

2019-参观苏州博物馆有感-推荐word版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参观苏州博物馆有感篇一:苏州博物馆参观感想苏州博物馆新馆参观感想粉墙黛瓦,清新雅洁,古色古香,江南情怀。

这是苏州博物馆留给我的总体印象。

作为一名建筑系的学子,贝聿铭的封山之作是一直想要去参观的。

所以这篇感想的内容也多是设计建筑方面的。

贝聿铭,是一名建筑界多产的华裔建筑师,祖辈是苏州望族,童年时曾在家族拥有的苏州著名园林——狮子林里度过。

贝聿铭也是自己比较尊敬的建筑师之一,站在苏州博物馆中,一股浓厚的江南气味迎面而来,贝聿铭没有因为在国外生活了大半辈子而被现代主义风格所感染,反而更有一种现代与传统的融合的独特美感。

苏州博物馆新馆外观呈几何形,极具现代特征,但精妙之处在于从新馆任意空间的窗户向外看都会发现新馆的坡度与远处或更远处的苏州传统民居的屋顶坡度几乎不差分毫。

在建筑结构方面,现代几何结构形成的坡顶隐含着苏州古建筑传统的斜坡屋顶的基本概念,三角形、正方形不断地繁衍和重构,西方古希腊罗马神庙的三角体立方体的构成、哥特式夸张的三角形、立体主义极简主义艺术的冷峻理性与苏州传统建筑潜在的三角形、围墙线形的运动以及建筑的方形空间交织在一起,东西方的图形自然转换。

见解、抽象、有力度,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并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转换。

新馆整个运用轻型钢架和混凝土构筑墙体,黑白相间的中国元素颜色与现代冷峻的建筑材料再加上随处可见的晶莹剔透的玻璃天窗。

空间既有围合感,又有通透感,折射出了一些禅宗文化、道教文化的深层信息。

因为去过很多的江南园林以及江南水乡,穿梭在苏州博物馆中,虽然是极具现代感的建筑,但是仍然可以感受到在水乡漫步在青石板路上的感觉。

新馆保留了苏州温和、清淡、俊秀的黑白基调,为了与周围的古建筑的环境相协调,博物馆的材料尽管都是新型建筑材料,但外墙和内墙都是以纯净的白色作为主色调,仅仅在空间转折处用灰色的线条来勾勒外形,同时深灰色石材(来自:WwW. :参观苏州博物馆有感 )的屋面与白墙相配,与苏州传统的城市色彩肌理相融合,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

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

关于苏州博物馆的调研报告—浅谈苏州博物馆的建筑设计与不足一前言在苏州拙政园历史保护街区,我们看到了承袭了水乡古城粉墙黛瓦的基本风貌的苏州博物馆新馆(见图1)。

眼前的新馆以“园林”为布局,建筑群在现代几何造型中颇具江南特色:深灰色石材的屋面和墙体边饰与白墙相配,充满温馨清淡的苏州韵味,为粉墙黛瓦的江南建筑符号添加了新的内涵。

它简洁大气、鹤立鸡群,在苏州古城显示出其独特性、惟一性,又与周边传统民居浑然一体(见图2)。

图1苏州博物馆主体建筑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是苏州市“十一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建成于2006年10月,设计者为以擅长设计博物馆而享誉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其设计理念为“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

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

具体在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和拙政园以南地块,占地面积约10750平方米(见图3)。

建筑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

图2 苏州博物馆屋顶与墙体与周围环境的搭配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是苏州市“十一五”重点建设工程项目之一,建成于2006年10月,设计者为以擅长设计博物馆而享誉全世界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

其设计理念为“中而新,苏而新”,“不高不大不突出”。

选址位于历史保护街区范围,紧靠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平天国忠王府。

具体在忠王府以西,东北街以北,齐门路以东和拙政园以南地块,占地面积约10750平方米(见图3)。

建筑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处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

图3 苏州市博物馆平面图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和相伴的忠王府古建筑妙相辉映,总建筑面积26500平方米,其中忠王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地面一层为主,局部二层;新馆建筑面积19000平方米,为充分尊重所在街区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采用地下一层,地面也是以一层为主,主体建筑檐口高度控制在6米之内;中央大厅和西部展厅安排了局部二层,高度16米。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一、引言苏州,这座历史悠久的中国古城,作为江南文化的代表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积淀。

而苏州博物馆,作为苏州博物馆系统的核心机构,承载着整个城市丰富多彩的历史和文化传承。

本次考察旨在深入了解苏州博物馆的发展历程、馆藏文物和文化推广活动,以及与其他博物馆的合作与交流情况。

二、发展历程苏州博物馆位于苏州古城区,占地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是以陈列、研究、教育和文化交流为主要职能的综合性博物馆。

该馆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54年,当时的苏州博物馆成立于苏州市旧城墙东南角,馆藏文物主要以陶瓷和丝织品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州博物馆逐渐扩大了规模,并于2015年迁至现址。

自迁馆以来,苏州博物馆在展览、教育、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馆内设有多个展厅,将苏州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完美展示给观众。

除了固定展览外,苏州博物馆还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展览,旨在展示新的文化元素和时代特色。

三、馆藏文物苏州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丰富多样,其中以明清时期的文物为主要特色。

其中,古琴和古画是苏州博物馆收藏的瑰宝。

这些琴曾被历史上许多著名音乐家所使用,如明代杨虎城、清代乐素琴等。

在苏州博物馆的展厅内,可以近距离观赏到这些古琴的精美工艺和独特韵味。

此外,苏州博物馆还收藏了大量的丝织品、陶瓷、书画等珍贵文物。

其中,丝织品的质地柔软,颜色鲜艳,富有江南水乡特色。

陶瓷方面,苏州博物馆的收藏涵盖了宋、元、明、清等多个历史时期,展现出苏州瓷器的独特风格和精湛技艺。

书画作为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在苏州博物馆也有着精美的收藏。

无论是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都能感受到苏州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文化推广和社区参与苏州博物馆在文化推广和社区参与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该馆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如摄影比赛、讲座、展览导览等。

同时,馆方积极与校园、社区等单位开展合作,推出教育项目,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和社区居民参与。

例如,苏州博物馆与当地的学校合作,开展了“博物馆进校园”计划,通过展览、讲座和互动活动,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旨在深入了解苏州博物馆的展览特色、文物收藏情况以及服务质量,为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公众服务水平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
采用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实地走访观察博物馆的展览内容、空间设计和文物保护情况,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游客对博物馆的评价和意见建议。

三、调研结果
1. 展览特色
苏州博物馆以苏州古代文化和艺术为主题,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绘画、陶瓷、工艺品等多个方面。

特别是针对园林文化、园林建筑和园林艺术的展览深受游客喜爱。

2. 文物收藏情况
苏州博物馆拥有大量珍贵的文物藏品,其中不乏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精品。

文物保护和陈列工作得到了很好的展示和传承。

3. 服务质量
苏州博物馆在服务方面给游客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导览员的讲解有深度、讲解语言生动,互动性强,游客入馆后可以听取免费的讲解服务,给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意见建议
基于调研结果,建议苏州博物馆在展览特色方面应该加强更多
当年的特色文物展览,为游客们提供更深度丰富的阅读表现和展览内容。

同时应多举办一些有趣的互动活动,吸引更多年轻人参观。

在服务质量上,建议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博物馆整体知名度,增加游客数量。

五、总结
苏州博物馆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展览特色、文物收藏情况和服务质量都得到了较好的展示和保护。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相信苏州博物馆未来会继续发扬光大,成为一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苏州博物馆的发展现状、建筑特色、文化内涵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情况,为进一步推动苏州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对苏州博物馆的各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和分析。

三、调研结果1. 核心发现苏州博物馆作为苏州市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内涵。

目前,苏州博物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展览、研究、教育、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在文物收藏和展览方面,苏州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资源优势和专业化的管理水平,积极策划和组织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展览,吸引了大量的参观者和学术研究者。

2. 建筑特色分析苏州博物馆建筑的特色是典型的苏州园林风格,结合了江南传统建筑的精华和现代文明的元素,展现出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

建筑师在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苏州博物馆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脉,使博物馆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给人一种亲近自然、身临其境的感受。

3. 文化内涵分析苏州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博物馆所馆藏的文物丰富多样,包括丝绸、陶瓷、绘画等多个门类。

这些珍贵的文物不仅展示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更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和了解江南文化的重要素材。

4. 社会影响分析苏州博物馆在当地社会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首先,博物馆的丰富展览和文化活动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

其次,博物馆的研究和教育活动为社会各界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有益于推动苏州的学术和文化繁荣。

四、问题分析1. 存在问题虽然苏州博物馆在展览和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现有的展览面积有限,无法展示全部的馆藏,这对于公众了解苏州博物馆的整体实力和文化内涵产生了一定的限制。

其次,苏州博物馆在教育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2. 解决方案针对上述问题,建议苏州博物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组员:张栋王蔡琴陆家豪张海涛丁沛王晨(一)建筑概况及总体布局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馆址选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设计者为著名的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先生。

为了尊重古城的历史风貌,博物馆新馆的建筑采用地面一层,地下一层的格式。

新馆分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前庭、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及行政办公区。

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与东侧的博物馆旧馆忠王府相互映衬,十分和谐。

新馆占地面积不大,约10700平方米。

整体布局及空间处理独具匠心,由传统苏州园林的精髓中提炼出饶有新意的造景设计。

有池塘、小桥、亭台、假山、竹林等设置,同时空间处理上也使新馆倍觉自然、深远、空灵,给人感觉景致多变,观之不尽。

(二)建筑风格几何结构、硬朗而明快的线条,玻璃、钢铁、水泥、木头等多种质料混搭,黑、白、褐三色的主体色调,营造出一种中西合璧的独特韵味。

进到博物馆内部的地下一层与地上一层的楼梯间设计了一个宏大的水幕墙。

水流沿石墙面翻卷出条条白色水花,跃入下面的池水中,登楼踏阶,清心赏目。

同时博物馆的色调以传统的粉墙黛瓦为基本元素,在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中,用色泽更为均匀的深灰色石材做屋顶和墙面边饰,与白墙相配,清新雅洁,给江南建筑符号增加了新的诠释内涵。

在建筑构造上,屋面形态的设计突破了中国传统建筑“大屋顶”在采光方面的束缚,玻璃和开放式钢结构可以让室内借到大片天光。

总之,该博物馆既传承了古典园林的风格,又不乏现代建筑风格的独特个性。

真可谓是“低调的华丽”。

(三)丰富展品彰显苏州文化底蕴博物馆内部设有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等四个系列的基本陈列,以及特展厅和现代艺术展厅。

展品上起远古时代,下至明清及近现代,多为历代佳作和精品。

特展厅和现代艺术展厅不定期地举办海内外各博物馆的珍贵文物和现代艺术品展览。

总之丰富的展品充分彰显了苏州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无愧为江南地区历史文化的顶尖代表。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doc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doc

苏州博物馆考察报告调查时间:XX 年 5 月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

这是一项由2017-06-21调查时间:XX 年 5 月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

这是一项由2017-06-21调查时间:XX 年 5 月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

这是一项由调查时间:XX 年 5 月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

这是一项由2017-06-21调查时间:XX 年 5 月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

这是一项由2017-06-21调查时间:XX 年 5 月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

这是一项由调查时间:XX 年 5 月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推荐word版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苏州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苏州博物馆更是如此。

本文将介绍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苏州博物馆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地点
时间:
地点:苏州博物馆
二、调查指导教师 ***************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了解建筑空间环境组成: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2、了解空间功能构成:功能关系、流线组织;
3、体验空间:空间属性、空间限定、空间组合方式、空间的穿插与贯通;
4、体验建筑:建筑的基本形体、构成关系;
5、了解建筑技术:建筑的结构、
设备、材料等。

四、调查目的
通过参观城市建筑,让学生在建筑空间中体会和深入理解建筑设计和城市设计
的基本原理;了解专业发展的新动向。

通过建筑实习对城市及其建筑的发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理解城市的建筑文脉,体会建筑发展的历史环境,分析其空间
形式组合特点,借鉴、吸收其中的成功经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一定的充实和提高。

五、调查报告内容
8月21日一早抵达苏州后,我们先参观了拙政园,然后就去了苏州博物馆。


这里着重介绍苏州博物馆。

苏州博物馆简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