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环境学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调查报告

合集下载

居家环境评定报告分析

居家环境评定报告分析

居家环境评定报告分析根据对居家环境评定的观察和分析,以下是报告的内容:1. 环境卫生评定:在居家环境的卫生方面,房屋内部整洁度较高,地面、墙壁、家具等保持着良好的清洁状态。

然而,在某些角落或隐蔽的区域,如床底下、壁橱后面等,可能有一些积尘或杂物。

此外,厨房和卫生间的卫生状况也较好,但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以维持卫生标准。

2. 空气质量评定:在居家环境的空气质量方面,通风状况良好,房间内新鲜空气可以通过开窗或通风系统有效循环。

然而,某些房间可能存在轻微的气味或异味,需注意排除可能的污染源。

此外,室内的空气湿度也需保持适宜的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3. 安全评定:在居家环境的安全方面,房屋内设施基本完好,没有明显的安全隐患。

然而,需要注意电线、插座和电器的使用情况,确保符合安全标准并没有损坏或老化。

此外,楼梯、纵深较高的阳台等地方应该安装好扶手和防护措施,以避免意外发生。

4. 噪音评定:在居家环境的噪音方面,整体来说,房屋内外环境较为安静,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宁静的居住环境。

然而,可能受周边道路交通、邻居噪音或室内电器噪声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房间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扰。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采取隔音措施或使用噪音减轻设备来改善噪音问题。

5. 环境舒适度评定:在居家环境的舒适度方面,房屋内温度适宜,能够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

然而,某些房间的照明可能较为昏暗,需增加光源以提高舒适度。

此外,家具布置和房间格局也影响居住的舒适度,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进行适当调整。

6. 绿化评定:在居家环境的绿化方面,可能需要增加室内植物或其他绿化装饰,以提高空气质量和舒适感。

同时,定期对室外绿化进行维护,包括修剪、浇水和除草等工作,以保持绿化环境的健康和美观。

综上所述,居家环境的卫生、空气质量、安全、噪音、舒适度和绿化等因素对居住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在评定的基础上,可以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居家环境的品质。

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与舒适性研究

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与舒适性研究

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与舒适性研究随着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舒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内外环境设计成为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研究建筑内外环境设计对舒适性的影响,探讨如何创建一个宜人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 自然光与室内照明设计自然光的运用可以提高建筑内外环境的舒适性和生活质量。

充足的自然光可以照亮室内空间,减少电力消耗,并对人们的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尽量增加使用自然光的机会,通过合理的窗户设计、采光井等手段实现。

室内照明设计也是提高舒适性的重要考虑因素。

合理的室内照明可以在不同的功能区域中提供适当的光照水平,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

此外,照明设计中还应考虑颜色的运用,不同颜色的灯光可以产生不同的氛围和情绪,为建筑内外环境增添特色。

2. 空气质量与通风设计室内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舒适感。

合理的通风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和流动性。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通风口的位置和数量,以及使用通风设备的必要性。

此外,还可以通过绿化设计来提高空气质量,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3. 温度与热舒适性设计室内温度是影响人们舒适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理的温度控制可以增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效率。

在建筑设计中,应该考虑到建筑的朝向、材料的选择和热辐射等因素,合理利用太阳能和地热能,以减少供暖与制冷的能耗。

4. 噪音与声学设计噪音是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环境的一种负面因素。

噪音可以干扰人们的休息和思考,对健康和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建筑设计中,应该采取措施减少建筑内外的噪音传播。

例如,在建筑外墙加装隔音材料、设置减噪设备、合理规划布局等。

5. 环境绿化与生态设计环境绿化和生态设计是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中的重要内容。

绿色植物可以提供清新的氛围,减少空气污染。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通过设置室内花园、墙体垂直绿化系统等方式增加绿色元素。

此外,生态建筑设计还应注重节能环保,如利用可再生能源、回收利用等。

建筑环境学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调查报告

建筑环境学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调查报告

第 10 页 共 18 页
第三章
客观理论计算与分析
一、预测平均评价 PMV 与预测不满意百分比 PPD
PMV 指标就是引入反映人体热平衡的偏离程度的人体热负荷 TL 而得出的,其理论依 据是当人体处于稳态的热环境下,人体的热负荷越大,人体偏离热舒适的状态就越远。 即人体热负荷正值越大,人就觉得越热,负值越大,人就觉得越冷。Fanger 收集了 1396 名美国和丹麦受试者的冷热感觉资料,得出人的热感觉与人体热负荷之间关系的回归公 式:
PMV 指标代表了同一环境下绝大多 数人的感觉,但是人与人之间存在生理 差别,因此 PMV 指标并不一定能够代表 所有个人的感觉。为此,Fanger 又提出 了预测不满意百分比 PPD(Predicted Percent Dissatisfied)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指 标来表示人群对热环境不满意的百分 数,并利用概率分析方法,给出 PMV 与 PPD 之间的定量关系:
请问您的性别
[单选题]
第4题
您觉得室内温度怎么样?
[单选题]
第 5 题 您觉得室内湿度怎么样?
[单选题]
第 2 页 共 18 页
第 6 题 您觉得室内有无吹风感?[单选题]
第 7 题 您觉得室内有无闷的感觉?[单选题]

第8题
您觉得室内有无不良气味感?
选项
[单选题]
小计 比例
强烈 明显 有点 无感觉 没注意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第9题 您觉得室内空气是否新鲜?
选项 小计 比例
新鲜 轻微气味 中等气味 较强气味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6 67 26 1 110
14.55% 60.91% 23.64% 0.91%
5.室内不舒适性来源及改善措施

基于舒适的厦门住宅室内环境调查与评价

基于舒适的厦门住宅室内环境调查与评价


如果室内有调童阃卷中所提到的气昧,大部 分人觉得是T可接受的.尤其是地毯霉昧、洗手 或者天空为一个房间提供自然光是很有必要的. 对于一个怡人的环境来说.这样的自然光也是人 们所渴望的.或者他们也需要用来完成某些作 业.比如说带右颜色的严格I作.自然光可以用
一28"C时.能耗比较经济.同时又鞍为舒适。如果 室内温度低于16"C.则人的手指Z度将低于 25"C:.无法正常I作和写字,目时对^体的肌冉 和骨关节有害.如果温度高干3。℃,^体的活动 也将受T良影响. 在如何形窖现时的室内空气质量中人们的彗 追反应是没有太严重的不流通.污浊有气味的是 内环境.一部分^群认为没有这些现象,说明厦门 的房屋室内通风翟有太产重的问题.而且^们可以 比较好地处理好自身所处的室内环境.不至于让自
是室内无风、温匪18"C左右、湿度4a%~65j毛白勺环 境.此外湿度变证对于舒适程度的影响耍比渴度
有异味和污染物。我们的生命需要氧气.但二氧
化碳等气体组合对生奇极具威胁性,而且在港到 这些危险之前还有一系列混台异昧的影响也十 分严重。 在人们对现时的富内空气质■是否接受中.
环境没有特别的反映。随着天气变凉.还有很大
基于舒适的厦门住宅室内环境调查与评价※
Research and Evaluation for Urban Indoor Physical Env计0nment Based Comfort
曹伟李晓伟CAOWei
LI Xiaowei
on
捕要:4*H*是^#自*£自身∞f日■¥■w
K—drm帅d0“”1ermoI…ro—nt
fonment
做的,而事关舒适.人们是可以。将就”的.热舒适 的参鼓是可“有变化范围的.自然气候形成韵室
目I一目州∞空谢a;R睫匏括雒;姗£目研X}般

建筑室内环境对居住舒适度的影响

建筑室内环境对居住舒适度的影响

建筑室内环境对居住舒适度的影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其中,居住环境的舒适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

建筑室内环境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空气质量、温度、照明、色彩四个方面探讨建筑室内环境对居住舒适度的影响。

一、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是影响居住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因素。

建筑内部空气污染物包括PM2.5、甲醛等,若室内空气污染严重,会影响住户的健康和舒适度。

同时,采用科学通风方案和净化技术,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对于保障住户的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二、温度室内温度对于居住舒适度非常重要。

建筑内部不同区域的温度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比如卧室、客厅等。

合理的温度调节方案可以保障住户的健康和舒适度。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温控系统的应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三、照明建筑室内照明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适的照明可以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而光线过强、过弱和光源位置不当等因素会影响住户的视力、情绪等方面。

因此,优质的室内照明设计不仅可以美化空间,还能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四、色彩建筑室内色彩对于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视觉美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色彩可以产生不同的情绪和氛围,比如红色可以让人激动、紫色可以让人平静。

因此,针对不同空间和需求,选取适合的室内色彩也是很重要的。

综上所述,建筑室内环境是影响居住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空气质量、温度、照明和色彩等方面都需要进行合理的调节和设计。

通过优化建筑室内环境,可以提高住户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建筑设计者和住户应该共同关注建筑室内环境,实现舒适、健康的居住体验。

建筑环境中热环境舒适性的研究

建筑环境中热环境舒适性的研究

建筑环境中热环境舒适性的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在家庭住宅、办公场所还是公共建筑里,热环境的舒适性都对我们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我们身处一个温度、湿度和空气流动都恰到好处的环境中时,会感到身心愉悦、精力充沛;反之,如果热环境不适宜,可能会导致疲劳、烦躁甚至健康问题。

因此,对建筑环境中热环境舒适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热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因素众多,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温度、湿度、空气流速和平均辐射温度。

温度是我们最直观感受到的因素,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让我们感到不适。

一般来说,人体感到舒适的温度范围在 18 到 24 摄氏度之间,但这个范围也会因个体差异、活动水平和衣着情况而有所不同。

例如,在进行剧烈运动时,我们能够适应更高的温度;而在睡眠时,则更偏好较低的温度。

湿度也是影响热环境舒适性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湿度会让人感到闷热、压抑,同时也有利于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对健康不利;过低的湿度则会导致皮肤干燥、喉咙不适等问题。

相对湿度在 40%到 60%之间通常被认为是较为舒适的范围。

空气流速对热环境舒适性的影响同样不可忽视。

适当的空气流动可以带走人体表面的热量,增强散热效果,使人感到凉爽舒适。

但如果空气流速过快,可能会引起吹风感,导致不适;而过慢的空气流动则无法有效地调节温度和湿度。

平均辐射温度则与周围环境的表面温度有关。

如果周围物体的温度过高或过低,会通过辐射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热平衡,进而影响舒适性。

在实际的建筑环境中,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热环境的舒适性。

例如,在炎热潮湿的夏季,高温和高湿度的组合会让人感到极度不适。

此时,仅仅降低温度可能效果不佳,还需要同时降低湿度,增加空气流速,才能有效地提高热环境的舒适性。

为了评估建筑环境中的热环境舒适性,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评价指标和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是预测平均投票数(PMV)和预测不满意百分数(PPD)指标。

PMV 考虑了人体的活动水平、衣着情况、空气温度、平均辐射温度、空气流速和湿度等因素,通过计算得出一个代表人体对热环境整体感受的数值。

建筑环境学室内环境调查报告

建筑环境学室内环境调查报告

有关主楼教室室内环境调查数据记录表调查日期:2012 年10月22 日具体时间:17:30 天气情况:阴室:B602 室内尺寸楼层:6长:7.2 宽:7 高: 3.8 面积:50.4㎡体积:室内人员男:7 女:0 共:7 运动情况:坐着自习衣着情况:两件门窗情况门数: 2 面积:4.54㎡朝向:北窗数:4 面积:11.52㎡朝向:南室内设备运行中的设备:灯具全开设备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照明,辐射供热方式暖气片数:20 表面温度:28.5通风方式门窗开关情况:窗关,门开壁面辐射温度(℃)门:前门19℃,后门14.5℃窗:7.3℃外墙:20℃内墙:21℃顶棚:21℃地板:21.5℃采光方式窗帘遮光情况:两个拉上,两个拉开灯具数目:9×2×38W 工作情况:全开参数测点温度(干,湿)(℃)露点温度(℃)湿度(%)风速(m/s)Co2浓度(ppm)声级(db)照度(lx)5(中心) 21.4 \12.0 5.4 46.3% 0.03 1377 56.3 325 2(前窗) 21.6\ 12.0 5.4 46.3% 0.02 1264 41.2 280 1 (前门) 20.0\ 11.7 5.4 46.3% 0.16 1214 51.7 235 4(后门) 21.8\ 12.0 4.2 32.1% 0.03 1309 57.6 209 3(后窗) 21.7\ 11.9 3.6 30.5% 0.02 1170 46.3 180 平均21.3\ 11.9 4.8 40.3% 0.052 1266.8 50.6 245.8调查日期:年月日具体时间:18.18 天气情况:教室:B410室内尺寸楼层:4长:宽:高:面积:室内人员男:9女:2共:11 运动情况:自习中衣着情况:大部分人着两件单衣门窗情况门数:面积:朝向:窗数:面积:朝向:室内设备运行中的设备:设备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供热方式暖气片数:40 表面温度:33.5通风方式门窗开关情况:均关壁面辐射温度(℃)门:15.5 窗:7.5 外墙:16内墙:17顶棚:19地板:16 采光方式窗帘遮光情况:仅拉上一扇灯具数目:16工作情况:均开参数测点温度(干,湿)(℃)露点温度(℃)湿度(%)风速(m/s)Co2浓度(ppm)声级(db)照度(lx)1(前门)19.4/9.7 -0.1 26.2% 0.02 907 56.5 243 2(前窗)19.0/9.6 0.1 29.3% 0.03 944 47.0 151 3(后窗)20.2/10.6 1.4 29.0% 0.01 1018 49.1 241 4(后门)19.9/10.0 0.2 26.4% 0.02 906 47.6 193 5(中心)20.1/10.2 0.5 26.5% 0.02 921 49.6 288 平均19.7/10.0 0.4 27.5% 0.02 939 50.0 223.2调查日期:2012年10月22日具体时间:18:47 天气情况:雾教室:B202 室内尺寸楼层:二楼长:宽:高:面积:室内人员男:8 女:3 共:11 运动情况:衣着情况:门窗情况门数:面积:朝向:窗数:面积:朝向:室内设备运行中的设备:设备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供热方式暖气片数:46 表面温度:40.5℃通风方式门窗开关情况:门窗全关壁面辐射温度(℃)门:16℃窗:6 ℃外墙:14℃内墙:17 ℃顶棚:19.5 ℃地板:14.5 ℃采光方式窗帘遮光情况:窗帘拉上一半灯具数目:9组每组2个工作情况:全开参数测点温度(干,湿)(℃)露点温度(℃)湿度(%)风速(m/s)Co2浓度(ppm)声级(db)照度(lx)1(前门)21.5\12.5 5.1 33.4% 0.01 1292 54.1 280 2(前窗)22.1\12.5 4.8 32.5% 0.11 1398 65.1 323 3(后窗)22.2\12.6 4.9 32.5% 0.02 1402 56.8 173 4(后门)22.3\12.7 5.6 32.5% 0.05 1589 50.2 261 5(中心)22.3\12.6 5.3 33.3% 0.04 1614 59.9 344 平均22.08\12.58 5.14 32.84% 0.046 1459 57.22 276.21 前言(章,小二黑)调查目的:通过主观调查和客观调查,认识室内环境与人体感觉的相关因素,对所调查的建筑进行评价。

室内环境品质与建筑人居舒适度研究

室内环境品质与建筑人居舒适度研究

室内环境品质与建筑人居舒适度研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于室内环境品质与建筑人居舒适度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室内环境品质是指室内空气质量、照明、噪声、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室内空气质量是室内环境品质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室内空气质量差会导致人们出现头痛、嗜睡、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

因此,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污染是提高室内环境品质的关键。

其次,建筑人居舒适度是指建筑物内部环境对人们的舒适程度。

建筑人居舒适度的研究可以从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和环境学等多个角度进行。

人体工程学研究了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使人们在建筑物内部感到舒适。

心理学研究了人们对环境的感知和感受,通过合理的色彩、材料和装饰等方式,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满意度。

环境学研究了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的影响,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和绿化,提高人们的舒适感。

在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的研究中,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不同人群对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的需求存在差异。

例如,老年人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可能与年轻人不同。

因此,如何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的研究需要考虑到不同地区的气候和环境因素。

不同气候条件下,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需求也不同。

因此,如何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设计和改善室内环境,是一个需要研究的方向。

为了提高室内环境品质和建筑人居舒适度,研究者们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首先,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应该注重环境友好型。

选择环保材料、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等方式,可以减少室内空气污染和能源消耗。

其次,室内空气质量的改善是提高室内环境品质的关键。

通过增加室内空气净化设备、定期通风换气等方式,可以有效净化室内空气,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8 页 共 18 页
占 9.23%。总体来说,不论男性还是女性,认为外部环境影响工作效率的占绝大多数。
4.室内通风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调查了室内空气是否新鲜来反应室内通风的影响,其中 60.91%的人认 为有轻微气味, 23.64%的人认为室内有中等气味, 14.55%的人认为空气新鲜。 由此可以看出, 保持室内通风对环境有一定得影响。
在调查改善舒适环境的措施中, 改进室内 采光通风措施和增添植被景观环境所占比例 相对较大,分别约占 70.91%和 74.55%。 室内环境舒适度改善措施要使人们真正 处于舒适的室内环境中, 应使人体按正常比 例散热, 即辐射散热应占总人体散热量的 45% ~ 50%, 对流散热约占 25% ~ 30% , 而呼 吸和无感觉蒸发散热约占 25% ~ 30%。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充分重视室内空间质量
班 组 成
级 别 员
建 环 Z1211 班 第二组 姜明、张忠一、段泽平、周志平、邵艳飞 张赟、徐志明、于刚、宋丹、杨笑、王晔
专 业名 称 指 导老 师 提 交日 期
建筑环 境与 设备工 程 韦 保 仁 2014 年 12 月 19 日
第一章


建筑,从洪荒人类的洞穴到树巢,再至今时今日的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它 都在体现与鉴证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在人类空前文明的今天,建筑的意义 已不再是简单的遮风挡雨,而更是一种人文的体现。 随着人们健康舒适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舒适的室内环境。 人的一生中有 80%以上的时间是在室内度过的, 良好的室内热环境对人体的健康 舒适和工作效率都会产生积极有利的影响。 人的热感觉和舒适感不能视为同一概 念,舒适感具有更广泛的含义,除了与空气温度、湿度相关外,还与气流速度、 室内空气品质密切相关,而热感觉在舒适感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调查目的: 通过主观调查和客观调查,认识室内环境与人体感觉的相关因素,对所调查 的建筑进行评价。其中,主观调查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根据同学们对所在 教室的主观感受,了解同学们对仔细环境的认识和满意度;客观调查由我们小组 成员进行,使用先进的仪器,对不同建筑室内的温度、湿度、光环境、声环境以 及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测量,并利用所测数据计算热舒适性和热感觉。再根据主观 调查和客观调查所得数据来全面的评价各建筑室内的生活环境,并提出改进措 施。
PMV = [0.303 exp (–0.036 M) + 0.0275 ] TL
其中人体热负荷 TL 的定义为人体产热量与人体向外界散出的热量之间的差值。 但这 里有一个假定,即人体的平均皮肤温度 tsk 和出汗造成的潜热散热 Esw 是人体保持舒适条 件下的数值。因此可以看出,人体热负荷 TL 就是人体热平衡方程中的蓄热率 S,即把蓄 热率看作是造成人体不舒适的热负荷。如果其中对流、辐射和蒸发散热的各项计算采用 与热舒适方程式(4-44)相同的计算公式,则蓄热率 S 就相当于式(4-45)两侧的差,这样式 可以展开如下:
第 1 页 共 18 页
第二章
一、主观调查结果统计:
第1题 调研建筑类型
选项
主观调查结果与分析
[单选题]
小计 比例
商业建筑 展览建筑 办公建筑 酒店、饭店 其他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第2题 请问您的年龄 [单选题]
48 7 15 25 15 110 第3题
43.64% 6.36% 13.64% 22.73% 13.64%
选项
5 14 57 30 4 110 [单选题]
小计
4.55% 12.73% 51.82% 27.27% 3.64%
比例
新鲜 轻微气味 中等气味 较强气味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6 67 26 1 110
14.55% 60.91% 23.64% 0.91%
第 3 页 共 11 页
第 10 题
您认为当前环境的舒适度?[单选题]
被调查人中13.64%的人感觉舒适, 62.73%的人感觉比较舒适, 21.82%的人感觉不舒 适,1.82%的人感觉很不舒适。 使人产生不舒适感的原因可能是室外的冷风, 通过维护缝 隙传入室内,产生吹风感。
2.建筑内的噪声影响
在调查中, 我们还对噪音进行了调查分 析。被调查者中6.36%的人感觉噪声很大, 14.55%的人感觉噪声大, 23.64%的人感觉噪 声较大,44.55%的人感觉噪声适中,10.91% 的人感觉较小。 由于公共建筑内的墙壁, 屋顶对声音的 反射作用,反射声几乎没有衰减,噪音的干 扰主要由以下几点引起: 1.维护隔音效果差, 室外较大的环境噪音传 入室内,引起干扰。2.空调系统消声不够,进出风口噪音超标。 3.室内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生,由于布置不合理与隔声差引起的噪音。
PMV 与 PPD 的关系曲线 PPD = 100 – 95 exp[– (0.03353 PMV 4 + 0.2179 PMV 2)]
第 11 页 共 18 页
二、理论计算与分析
本次计算本组采用了晨光暖通计算工具软件计算热舒适指标
人体热舒适性评价已形成国际
1)计算参数确定:
(1)服装热阻 Icl 指的是服装本身的显热热阻,常用单位为 m2K/W 和 clo,两者的关 系是:1 clo = 0.155 m2K/W 公认的两种指标, 即 ASHRAE55-1992 标准和 ISO7730 标准,二者比较类似,只是 ISO 标准中没有规定湿度的范围。ASHRAE 舒适标准的适用条件是,人员是坐姿、从事轻 体力活动(新陈代谢率 M≤1.2met) ,着装热阻夏季为 0.5 clo、冬季为 0.9 clo。 ISO 7730 标准的适用条件是,人员是坐姿、从事轻体力活动(M≤1.2met) ,着装热 阻夏季为 0.5 clo、冬季为 1.0 clo。 本次计算中着装热阻取两标准冬季平均值 0.95clo。0.95clo= (2)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
PMV = [0.303 exp (–0.036 M) + 0.0275 ] {M – W – 3.05 [5.733 – 0.007 (M – W) – Pa] –0.42 ( M W 58.15 ) –1.73 10-2 M (5.867 Pa ) – 0.0014 M (34 ta ) –3.96 10-8 fcl [ (tcl + 273) 4 ( t r + 273) 4 ] – fcl hc (tcl ta ) PMV 指标同样采用了 7 级分度,见表 PMV 热感觉标尺 热感觉 PMV 值 热 +3 暖 +2 微暖 +1 适中 0 微凉 -1 凉 -2 冷 -3
20 46 12 29 3 110
18.18% 41.82% 10.91% 26.36% 2.73%
第 4 页 共 18 页
第 15 题
您经常呆在空调环境中吗?[单选题]
第 16 题
您认为当前环境的舒适度?
[单选题]
第 17 题 您认为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营造是否重要? 第 18 题 您对室内空气质量是否满意? [单选题]
第 7 页 共 11 页
3.不同性别对室内空气质量的不满意度、对工作环境影响的要求
在调查中,我们还对空气质量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男性对空气质量的不满 意度在 8.89%, 而女性对空气不满意度在 3.08%, 在此次调查中明显发现男性对空气质量的 不满意程度略大于女性。
在外部环境对工作的影响调查中,男性中认为影响较大的占 37.78%,女性中占 46.15%;认 为有影响但不重要的男性占 42.22%,女性占 40%;认为完全没有影响的,男性中占 20%,女性
建筑类型 室内温度℃ 相对湿度 空气流速 m/s
0.14725 m2K/W
请问您的性别
[单选题]
第4题
您觉得室内温度怎么样?
[单选题]
第 5 题 您觉得室内湿度怎么样?
[单选题]
第 2 页 共 18 页
第 6 题 您觉得室内有无吹风感?[单选题]
第 7 题 您觉得室内有无闷的感觉?[单选题]
第8题
您觉得室内有无不良气味感?
选项
[单选题]
小计 比例
强烈 明显 有点 无感觉 没注意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第9题 您觉得室内空气是否新鲜?
第 10 页 共 18 页
第三章
客观理论计算与分析
一、预测平均评价 PMV 与预测不满意百分比 PPD
PMV 指标就是引入反映人体热平衡的偏离程度的人体热负荷 TL 而得出的,其理论依 据是当人体处于稳态的热环境下,人体的热负荷越大,人体偏离热舒适的状态就越远。 即人体热负荷正值越大,人就觉得越热,负值越大,人就觉得越冷。Fanger 收集了 1396 名美国和丹麦受试者的冷热感觉资料,得出人的热感觉与人体热负荷之间关系的回归公 式:
选项 小计 比例
新鲜 轻微气味 中等气味 较强气味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
16 67 26 1 110
14.55% 60.91% 23.64% 0.91%
5.室内不舒适性来源及改善措施
在调查中, 我们例举了 5 类影响因素, 提供给被调查者进行多项选择,调查发 现, 79.09%的人认为通风不合理是导致不 舒适性的最为明显,其次是缺少植被,约 占 58.18%,局部过亮,约占 54.55%,内 部温度和噪声的也有相对性的影响。
第 9 页பைடு நூலகம்共 18 页
和功能分区问题,(1)注意室内的防热处理,充分利用有利的而防止不利的环境因素, 创 造舒适的室内热环境。防热途径有室内外环境绿化、窗户遮阳(内、外遮阳)、自然通风 和外围护结构的隔热等防热措施。 (2)还要求空调系统设计时慎重选择空调室内设计温 度并进行合理的气流组织。 (3)个体可通过改变着衣量, 开关窗户, 启停室内空调采暖 设备及改变温度、风速等个人行为调节措施来改变环境舒适度及个人热舒适感; 个体还 可从生理上和心理上适应某一热环境, 生理适应指长期暴露在热环境中人体热应力的逐 渐减小的一种生理反应, 它包括基应性和环境适应性; 心理适应指根据过去的经历和期 望适时改变现在的热环境期望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