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实验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目录1. 前言1.1 目的1.2 重要性1.3 范围2.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2.1 检测方法2.2 检测参数2.3 检测仪器2.4 数据分析与报告3. 室内空气净化方法3.1 定期通风3.2 使用空气净化器3.3 室内绿植3.4 控制室内污染源4. 检测结果解读与建议4.1 常见污染物4.2 健康影响4.3 改善建议5. 结语2.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对于确保居住或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至关重要。
首先,必须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如采样检测、在线监测等。
其次,确定需要监测的参数,包括有害气体、细颗粒物等。
为了准确监测,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检测仪器,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详细的报告,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依据。
3. 室内空气净化方法除了定期通风外,还可以通过使用空气净化器、增加室内绿植、控制室内污染源等方法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绿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同时美化室内环境。
控制室内污染源如减少甲醛释放,选择环保材料等也是重要措施。
4. 检测结果解读与建议通过对检测结果的解读,可以了解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
比如,高浓度的甲醛可能导致呼吸道不适,建议使用活性炭净化器;高浓度的PM2.5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建议增加室内绿植等。
5. 结语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并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本文提供的检测方案和净化方法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所帮助,让我们能够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健康生活。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要检测的空气质量指标。
通常来说,室内空气质量主要包括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颗粒物浓度、温度、湿度等指标。
因此,我们需要选择相应的检测仪器,如空气质量检测仪、颗粒物检测仪、温湿度计等。
其次,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检测时间和地点。
一般来说,最佳的检测时间是在室内长时间关闭通风之后,以获取最真实的室内空气质量数据。
同时,我们需要选择不同的地点进行检测,包括客厅、卧室、厨房等不同功能区域,以全面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状况。
接着,进行空气质量检测。
在检测过程中,我们需要按照检测仪器的说明书正确操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检测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如吸烟、烹饪等行为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最后,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
根据检测数据,我们可以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的实际情况,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
比如,如果检测结果显示有害气体浓度较高,我们可以加强通风换气;如果颗粒物浓度过高,可以选择空气净化器进行处理;如果温度、湿度不适宜,可以调节空调和加湿器等设备。
总的来说,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案,我们可以及时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状况,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室内空气质量,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创造一个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建筑环境学Built Environment课程代码:02410010学分:2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8实验学时:4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传热学》适用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教材:朱颖心.建筑环境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本课程是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和专业基础课,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的研究对象由单纯的机械设备系统向综合的建筑环境系统转化的产物。
本课程是研究建筑的基本规律、建筑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建筑环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讲求经济效益,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科学管理能力。
(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贡献,确定课程目标。
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课程目标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人和生产过程需要的室内物理环境;课程目标2: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外部和内部的因素如何影响建筑环境;课程目标3: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改变或控制建筑环境的基本方法及原理;课程目标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今后学习各门专业课程以及研究生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m-n1.毕业要求1-1:2.毕业要求……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
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建筑与环境的关系(1)建筑的演变历史(2)营造法式(适合自己需要),图式理论(追求艺术),建筑空间理论(功能),建筑环境学(舒适性)(3)建筑与环境关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4)如何协调室内环境舒适性要求与节能、环保之间的矛盾(5)空调系统的使用使得在室内空气品质方面比较差,易造成病态建筑综合症SBS2.建筑环境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1)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内容(2)建筑外环境,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室内空气品质,通风与气流组织,建筑声环境,建筑光环境(3)建筑环境学的主要研究方法(二)教学要求让学生从宏观上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了解建筑环境学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室内空气质量评价(装修室内环境检测)

• 指数评价法
掌握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的 综合
评价方法
• (1)评价因子选择: • (2)评价指数 • (3)环境质量分级基准 • (4)室内空气品质等级
室内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 主观评价
• 主要是通过对室内人员的询问得到的,即利用人体的感觉器 官对环境进行描述与评判工作。主观评价引用国际通用的主 观评价调查表格并结合个人背景资料进行。室内人员对环境 接受与否是属于评判性评价;对空气品质感受程度则属于描 述性评价。人们普遍认为人是测定室内空气品质的最敏感的 仪器。主观评价的依据是人类的感觉系统对室内空气的满意 程度。在室人员与来访者对空气品质感受程度不一致是很正 常的。这是由于人与人的嗅觉适应性不同以及对不同的污染 物适应程度不一致所造成的。同时,有时候人们的不满常常 是抱怨头痛、疲乏,或不喜欢室内家具、墙壁的颜色等等, 很难弄清楚什么是不满意的真正原因。
• 3.1.4 室内的其他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燃料燃烧产物 • 烟草燃烧产物 • 烹调油烟
• 3.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1、标准 • 2、国家标准 • 3、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综合性标准 • 室内单项污染物浓度限值标准 • 不同功能建筑室内空气品质标准
• 3.2.1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 3.2.1.1 特点 • 1、国际性 • 2、综合性 • 3、针对性 • 4、前瞻性 • 5、权威性 • 6、完整性
• 优点:由于进行现状评价所涉及的各个要素已经客观 存在,因而对所存在的问题能够比较准确地进行评价。
• 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时难以提出经济可行的控制治理措 施,一般说来,现状评价和预评价相比,在控制治理 措施方面,现状评价要涉及到较大的资金投入;而预 评价的控制措施则更多的是设计方案和管理手段的变 更。
空气卫生检测实验报告

空气卫生检测实验报告1. 引言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如今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下,空气卫生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采集空气样本并进行分析,评估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从而对空气质量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实验方法2.1 样本采集在实验进行期间,我们选择了三个不同的场所进行空气样本的采集。
分别是室内办公室、户外公园和室内家居。
我们使用专业的空气采样仪器进行样本采集。
采样仪器工作时长约为10分钟,并按照设备说明书正确操作。
2.2 样本分析采集到的空气样本将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
我们使用了多种分析方法来测定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如PM2.5、PM10、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
这些分析方法包括重量法、光学法、电化学法等。
3. 实验结果3.1 室内办公室在室内办公室进行的空气采样分析结果如下:- PM2.5浓度:35 μg/m³- PM10浓度:45 μg/m³- 二氧化硫浓度:10 ppb- 一氧化碳浓度:1 ppm3.2 户外公园在户外公园进行的空气采样分析结果如下:- PM2.5浓度:20 μg/m³- PM10浓度:30 μg/m³- 二氧化硫浓度:5 ppb- 一氧化碳浓度:0.5 ppm3.3 室内家居在室内家居进行的空气采样分析结果如下:- PM2.5浓度:50 μg/m³- PM10浓度:60 μg/m³- 二氧化硫浓度:15 ppb- 一氧化碳浓度:2 ppm4. 分析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室内办公室的空气质量相对良好,主要污染物浓度在国家标准允许范围内。
2. 户外公园的空气质量优于室内家居,可能是因为室外环境对空气的自然净化作用。
3. 室内家居的空气质量相对较差,可能受到室内通风不良和家居装饰材料释放的有害物质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对于办公室,需要定期保持室内通风,加强室内空气质量的监测。
室内空气品质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

室内空气品质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1. 室内空气品质的客观评价标准室内空气品质的客观评价标准主要包括空气中的颗粒物浓度、VOCs 浓度、CO2浓度、甲醛浓度、气味、温度和湿度等因素。
其中,颗粒物浓度可以通过PM2.5和PM10的浓度来评价,VOCs和甲醛则是评价有害气体的主要指标。
空气中的CO2浓度、气味、温度和湿度也是室内空气品质客观评价的关键因素。
通过监测这些因素的浓度和变化,可以客观地评价室内空气的品质。
2. 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评价标准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评价标准则包括人们对空气清新度、舒适度和质感的主观感受。
空气清新度是指人们对室内空气是否干净、清新和无异味的主观感受。
舒适度包括人们对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是否适宜的主观感受,以及对空气流通是否畅通的感受。
空气质感也是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评价标准之一,人们会根据自己对空气的感受和喜好来评价室内空气的质感。
3. 综合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综合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室内空气的品质。
客观评价标准可以通过科学的监测和数据分析来评价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变化,而主观评价标准则可以反映人们对空气舒适度和质感的实际感受。
通过综合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可以更准确地评价室内空气的品质,并采取相应的改善和调节措施,以提升室内空气品质。
4.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室内空气品质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都非常重要。
客观评价标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变化情况,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净化和调节措施。
而主观评价标准则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和评价室内空气的舒适度和质感,从而调整空调、通风和空气净化设备,提升室内空气的品质。
综合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可以更全面地评价室内空气,为改善室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个人体验。
室内空气品质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标准涉及到多个因素,需要综合考虑才能更全面地评价室内空气的品质。
通过客观评价标准可以科学地监测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和变化情况,而主观评价标准则可以更直观地感受空气的舒适度和质感。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室内空气检测和实验都要具备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这是检测与实验的前提。
采用不同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所得到的数据会产生很大的出入,进行室内环境的检测实验也是同样的道理。
要保证所得数据的可靠性,就必须使用国家所规定的室内环境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
目前室内环境检测工作可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要求分别执行国家建设部制订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污染控制规范》即( GB50325-2001简称为“规范”);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和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共同颁布的新国家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以下简称为“标准”)。
在其条文中都很明确的规定了测试数据的取样条件,检测方法和不同实验分别所使用的仪器。
但是,“规范”和“标准”也是有着一定的区别的。
例如:侧重点不同:“规范”主要是从工程验收的角度出发,规定了在工程建设方面最易引起污染的五个参数,便于明确开发方、装饰装修方的责任,可操作性强;而“标准”是从保护人体健康的最低要求出发,将影响健康的物理参数和主要污染物全部纳入监测范围,全面系统。
限量值不同:“规范”将限量值划分为以住宅为主的Ⅰ类建筑和以办公楼为主的Ⅱ类建筑,分别予以规定;“标准”则不进行划分,采用统一的标准。
比如“标准”中的限量值除氨外,其它值基本为“规范”的Ⅱ类建筑限量或介于两类之间,而苯的限量值则更大。
取样条件不同:对于这五个参数,两个国标要求的检测方法一样,但规定的取样条件有较大差异:“规范”规定的是在封闭房间1小时后取样,而“标准”规定的是封闭 12 小时后取样,而且要求日常检测中取样时间至少为 45 分钟。
因此污染物超标与否首先得看如何采样,不同的采样方法有不同的限量值。
那么消费者应当按照哪个来参照使用呢?单从限量值来看,似乎“标准”中把限量规定得较宽,但综合考虑采样条件因素后,就没有宽、严之分了,它们都有科学依据。
因此,作为消费者在进行室内空气检测时应明确自己的目的,在进行检测前先要与检测机构加强沟通、约定检测执行标准。
空气质量检测

执行标准
已经装修完毕并且已经摆放家具:原则上执行国家标准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此标准 为推荐性标准,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卫生部和环保局共同颁布。
尚未进行装修或装修完还未摆放家具:原则上执行国家标准 GB 50325-2013《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 制规范》,此标准由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共同颁布。
3,食堂油烟检测本标准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的最低去除效率。
4,锅炉大气及工业窑炉检测锅炉大气污染物包括锅炉烟气中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和烟气黑度,污染物 排放主要来自于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排放,也包括甘蔗渣、锯末、稻壳、树皮等燃料的锅炉排放,其标准可以 参照本国标中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执行。
简介
空气质量检测,是目及检测方法如下: 飘尘中苯并[a]芘:乙酰化滤纸层析荧光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一氧化碳:非分散红外法; 铅: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总悬浮颗粒物、PM10和PM2.5:重量法; 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 二氧化硫: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臭氧:靛蓝二磺酸钠分光光度法、紫外光度法;
空气质量检测
对空气质量的好坏进行检测
01 简介
03 污染指标 05 现状
目录
02 检测内容 04 检测仪器 06 检测种类
07 相关标准
09 执行标准
目录
08 质量检测 010 检测准备
空气质量检测,是指对空气质量的好坏进行检测。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空气污 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 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 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实验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是建筑环境学课程的综合性实验,包含了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建筑环境学两门课程的知识点;测量室内空气品质的各种仪器的使用及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有关空气品质的概念、评价方法和影响因素。
通过本试验要求学生了解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各项指标、掌握各项指标的测定方法及测定原理,并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掌握一种室内空气品质综合评价方法,使学生对室内空气品质有更全面的了解。
二主要仪器设备
本试验中所用到的仪器列于表1中。
表1 试验设备表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实验内容
(1)室内环境温湿度测量;
(2)室内挥发性有机物测量;
(3)甲醛气体浓度测量;
(4)室内环境舒适度测量。
2. 主要步骤
(1)准备工作
测试前,首先对本次试验涉及的仪器(德图专业型多功能测量仪Testo 435-3、二氧化碳测量仪TEL-7001、便携式多种气体检测仪GS40(O2/CO)、VOC有机发挥气体检测仪GRI-8324、甲醛检测仪1010)进行熟悉,了解各种仪器的简单操作,直到能正常进行试验测试,具体操作见仪器说明书。
(2)布置测点
在试验选定的房间中,按照布置原则对釆样点进行布置。
采样点的布置原则如下:
1) 现场检测釆样时,釆样点应距内墙面不小于0.5m。
2) 现场釆样时,釆样点应距室内地面高度0.8-1.5m。
3) 釆样点应避开通风道和通风口。
(3)仪器连接及校正
打开试验仪器,按照操作说明,将需要连接的仪器进行连接,并对各仪器进行校正。
(4)采样测试
釆样测试分为两部分。
1) 在房间封闭状态下,将各仪器拨到釆样档位,进行测试。
一次测试结束,记录测试时间,并重复步骤(3)-(4),以达到4次测试次数要求。
对房间进行通风,一段时间后,重复步骤(3)-(4),对室内各污染物参数进行测试,并记录测试数据及测试时间。
2)数据传输
测试结束把试验仪器与计算机连接,将测试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整理。
3)关闭仪器
整个试验测试结束,将仪器关闭,放在适当位置。
3. 数据处理
(1)对所测试房间进行测量,根据釆样点布置原则在房间内布置测点,并绘制房间平面图。
(2)将房间封闭状态下的原始数据记录于表2。
表2 房间封闭状态下原始数据
(3)将房间通风状态下的原始数据记录于表3。
表3 房间通风状态下原始数据
甲醛
(4) 利用表3、4中的原始数据,计算各测试指标的平均值,并根据测试指标平均值,利用综合大气指数法对测试房间进行空气品质评价。
综合指数法是直接利用室内污染物浓度指标来评价室内空气品质的方法,其中分指数定义为污染物浓度C i 与指标上限值S i 之比,C i 为第i 种污染物浓度测试值,S i 为现有规范标准中的指标数据(参考表8)。
其倒数看作是权重系数,表示了某种污染物浓度与其标准上限值之间的距离。
由分指数有机组合而形成的评价指数能够综合反应室内空气品质的优劣,借用综合平均指数及综合指数作为主要评价指数,算术叠加指数作为辅助评价指数。
具体计算如下。
1) 计算算术叠加指数P ,它表示各分数叠加值
∑
=i
i
S C P 2) 计算综合平均指数Q ,它代表各个分指数的算术平均值
n P Q /=
3) 计算综合指数I ,它适当兼顾最高分指数和平均分指数
以上各指数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出室内的平均污染水平和各种污染物之间的污染程度上的差异,综合指数法可以确定室内主要污染物及其水平,评定室内空气品质的等级,并可针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由于室内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很低,短期内对人体健康不会有明显作用。
一般将室内空气品质分为五个等级,所对应的综合指数如表4所示。
表4 室内空气品质等级表格
综合指数 室内空气品质等级
等级评语 <0.49 I 清洁 0. 50-0. 99 II 未污染 1.00-1.49 III 轻污染 1.50-1.99 IV 中污染 >2.00
V
重污染
将房间封闭状态下数据的计算结果记录于表5。
表5 房间封闭状态下的计算结果
P
Q
I
空气品质等级
等级评语
表6 房间通风状态下的计算结果
表7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四思考题
1.在试验中,我们用到仪器的测试原理是否与建筑环境测试技术中讲到的一致?有何不同?
2.在粉尘浓度测试中,有几种粉尘采样装置?区别是什么?
3.除实验中测试的几项污染物指标外,还有没有其他影响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物?
4.试验中我们利用综合大气指数法对室内空气品质评价进行评价,还有没有其他的一些评价方法?请列举。
5.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分为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者有什么区别?我们用到的评价方法属于哪类评价方法?
6.你对目前国内外室内空气品质发展有何看法?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实验目的
根据实验课的内容,简述这次实验的目的,在实验中要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
2. 实验装置
叙述实验装置釆用了哪些设备和仪器,有何特点。
3. 简述操作步骤
根据自己的实验体会,简述实验步骤,试讨论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 数据处理和分析报告
(1) 将室内封闭状态和室内通风状态下所测的数据分别记录在相关表中并整理。
(2) 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房间封闭和通风两种情况空气品质的差异,你认为用什么实际可行的
措施提高室内空气品质。
5. 回答思考题
六注意事项
物理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1) 浓度单位ppm与g/m3的换算
质量浓度(mg/m3)=M /22.4*C*[273/(273+ T)]* (P /101325)
式中:M——体分子量;
C——测定的体积浓度值,ppm;
T——气体温度,K;
P——测量时的大气压力,Pa。
(2) 浓度单位ppb与mg/m3的换算
ppb是ppm的1 / 1000,所以有:
质量浓度(mg/m3)=M/22.4*1000*C*[273/(273+T)]* (P/101325) 式中:M——气体分子量;
C——测定的体积浓度值,ppm;
T——气体温度,K;
P——测量时的大气压力,Pa。
(3) Bq/m3的换算
1Bq/m3 =3. 45 • 104MeV/m3 =5. 5/109J/m3=0. 27mWL
1pC i/L =37 Bq/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