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指数评价法在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建筑室内空气流通质量分析应用

建筑室内空气流通质量分析应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现代建筑物内部装饰、装修成为时尚。
而20世纪70年代的能源危机所引起的节能热潮,使人们在普遍使用保温节能材料的基础上,将房屋尽可能密封。
建筑物密闭程度的增加,新风量的不足, 导致了室内空气污染物不容易扩散,增加了室内人群与污染物的接触机会,因此室内空气的污染问题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
研究室内有害物产生-扩散及分布的规律,以便对它们进行有效控制,减少对居住者的危害,已经成为环境卫生学领域的一个热门课题。
1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研究发现,病态建筑物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SBS)[1]及随之产生的工作效率的下降等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室内空气品质(indoor air quality,IAQ)有关,所以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可以做到:①掌握室内空气品质状况和变化趋势,以便有效预测室内空气的污染程度;②评价室内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室内人员的接受程度,为制订室内空气品质标准提供依据;③弄清污染源与室内空气品质的关系,为建筑设计、卫生防疫、污染控制提供依据。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是人们认识室内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重要性认识不断加深而提出的新概念。
国际上通常选用CO2、CO、甲醛、可吸入性微粒、NOx、SO2、室内细菌总数、温度、相对湿度、风速、照度以及噪声共12个指标[2]来定量地反映室内环境质量。
我国则选用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新风量、SO2、NO2、CO、CO2、NH3、O3、甲醛、苯、甲苯、二甲苯、苯并[a]芘B(a)P、可吸入颗粒物、总挥发性有机物、菌落总数、氡共19项指标。
目前国内外普遍运用的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有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和主客观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法[3]。
其中较为成熟的客观评价法有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评价法和CFD数值模拟法。
污染物检测评价法是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评价指标,通过采样分析测定该污染物浓度,最后对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做出检测报告,得出室内环境是否达标。
综合指数评价法在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综 合 指 数评 价 法在 室 内空气 品质 评价 中的应 用
舒 爱霞 李 孜 军 邓 艳星 郭 宁
(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 院)
摘
要 阐述 了现行 室 内空 气质 量评价 方 法存 在 的不足 ,通 过分析 比较 ,确 定 了利 用综合
表1
类型
随着建筑装修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建筑物密闭性
的不 断 提 高 ,室 内空 气 污 染 1 严 重 ,患 有 “ 3益 病 态建 筑 综 合症 ” S S Sc udn ydo e 的人 B ( i B i i Snrm ) k l g
群也 不断 增多 ,因 而室 内空 气 质 量 I Q(n orAr A Id o i Q a t) uly 问题 引起 了公众 的关 注 ,室 内空 气 质量 评 i 价 已成为研 究 的热点 内容 。
劣 。分 级型 单 因子模 式需 要 首先 确定 指数 与评 价 因 子 的分 段线 性 函数关 系 ,然后 用 内插 法计 算各 污染 物 的分 指数 ,计 算过 程 繁琐 、时问长 。
1 2 多 因子 指数 .
现 以参考文献[ ] 5 中邯郸市居民小 区室 内空气
污染 物 的实 测平 均值 为研 究 对象 ,由于 室 内空 气污
手
指 数
因
监型 通
分级型
=
若
势
警蔷 器
内插 法 计 算。 指
c 一 +蔷 星 言 耋 篓 +,
了计 算 ) ,对 其 他 污 染 物 浓 度 的计 算 还 未 见 报 道 。 灰 色理论 法没有 与人 体对 室 内空气 品质 的主 观感受 相联 系 ,不 够全 面 。模 糊数 学法需 要建立 各 因素对 每一 级别 的隶属 函数 ,过程 较繁 。而且 复合 过程 的 基本 运算 规则是 去最小 值 和最大值 ,强 调 了权 值 的 作用 ,丢 失 的信息 较 多 ,突 出 了严 重 污 染 的影 响 , 但忽视 了各 种污 染 因子 的综合 效应 。本 文 以综 合指
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将多个评价指标综合计算的方法,用于对某一事物进行全面评价。
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综合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对环境质量进行全面评估,以便更好地制定环境保护和治理策略。
环境质量评价包括空气、水、土壤、噪声、辐射等因素的评价。
每个方面都有多个评价指标,如空气质量可以用颗粒物、臭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指标评价。
这些指标通常不能用单一的评价方法来进行综合评估,因此需要使用综合评价方法。
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基于专家决策的方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这些方法在环境质量评价中都有广泛应用。
加权平均法是最简单常见的综合评价方法,它根据各个指标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给出权重,并将各个指标的得分按照权重加权平均,得到总体得分。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明确每个指标的权重,对于确定权重比较困难的指标需要采用别的方法。
基于专家决策的方法就是依靠专家的经验和判断来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
通过综合考虑多个专家的意见,得到权重比较合理的结果。
这种方法的结果具有可靠性,但需要专家的支持和共识。
灰色关联度分析是一种将指标之间的关联进行量化分析的方法。
通过对各个指标的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计算各个指标之间的关联度,得到综合得分。
这种方法可以克服加权平均法的缺点,更好地反映指标之间的关联。
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通过量化难以确定的概念来进行评价的方法。
它将各个指标的得分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处理,将各个模糊子集综合起来得到总体得分。
这种方法可以较好地处理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确定。
在实际环境评价中,应该根据环境质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方法。
综合评价的结果不仅可以反映环境质量的总体情况,还可以为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提供指导和依据。
9.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桑稳姣1,杨松2,高燕3(1.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武汉430070;2.中南电力设计院,武汉430071;3.中国轻工业武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武汉430071)摘 要:介绍了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及国内目前已建立的一些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包括综合指数法、动态模式法和主观评价法等。
并说明了这几种方法的使用特点和优点,展望了它们在国内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综合指数法;动态模式法;主观评价法中图分类号:X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556(2004)0420026203α0 引 言近年来,人们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多。
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办公楼内,都是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
室内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状况,同时也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
其中又以室内空气品质(I AQ)对人们的健康舒适感觉最为重要。
室内空气品质的污染源包括建筑材料、家具、燃烧产物、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及由于空气潮湿所产生的微生物等。
它会引发“空调病”、“建筑综合症”以及各种与建筑有关的疾病。
“室内空气品质”通常不是指卫生防疫部门涉及的“室内污染”,而特指室内的长期低浓度污染。
1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建筑的宗旨不仅是为室内人员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而且还应使室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是人们认识室内环境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是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的不断加深而推出的新概念。
进行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目的就是要保证造就一个人类早已适应的良好环境,而不是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要人去适应。
而室内空气品质所涉及的是室内低度污染,评价室内品质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合格不合格的问题,而是一个满意的程度。
因此用一般的卫生检疫方法是无法评价的,也不可能揭示出室内空气品质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各国国情、生活背景不同,室内污染特点也各不一样,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反应、感觉和接受也有差异。
所以不能直接套用国外的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是一种基于模糊数学的综合评标方法。
该综合评价法根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度理论把定性评价转化为定量评价,即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
它具有结果清晰,系统性强的特点,能较好地解决模糊的、难以量化的问题,适合各种非确定性问题的解决。
环境质量评价中,“污染程度”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很难找出一个分明的界限,从而作为评价污染程度的分级标准也应是模糊的。
现在的环境质量评价中,采用一个简单的数字指标作为分界线,界线两边截然分为不同级别,这样的分级标准不太客观。
模糊数学的兴起为确定和不确定、精确与模糊的沟通建立了一套数学方法。
首先,选择评价参数。
根据实际监测情况,选取主要污染因子构成评价因素集合,取U 为污染物各单项指标的集合,U=Ui={U1,U2,U3…}。
参照国家质量标准,取V 为分级标准的集合,V=Vi={V1,V2,V3…}。
进行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时,一般有几项甚至十几项参数指标。
根据目前城市环境空气例行监测因子,令U=Ui={PM10,SO2,NO2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1996),令V=Vi={一级,二级,三级}。
由某城市的环境空气检测结果所得的数据,建立它的对照区(A)、居住区(B)和工业区(C)的评价因素集合和分级标准集合。
0.076 0.030 0.024 0.04 0.10 0.15U= 0.135 0.063 0.045 V= 0.02 0.06 0.100.140 0.081 0.057 0.04 0.08 0.08评价因素集合中一、二、三行分别为对照区(A)、居住区(B)和工业区(C)的PM10,SO2,NO2 监测值;标准集合中一、二、三行分别为PM10,SO2,NO2 的一级、二级、三级标准值。
其次,建立模糊关系矩阵。
环境质量评价中使用的数学模型包括确定性数学模型、随机性数学模型和模糊性数学模型。
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经济和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此,环境评价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综合评价方法是环境评价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手段,本文将探讨其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一、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概念综合评价是指对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因素、多层次的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总体评定的过程。
综合评价方法是指用于实现综合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手段。
综合评价可以用于多个领域,如经济、环境、社会、自然资源等。
在环境评价中,综合评价可以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环境风险等因素进行评价,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 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是指对环境中各种物质、能量及其相互作用的状况进行评价的过程。
综合评价方法可以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监测和分析,对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综合评估环境质量状况。
针对不同的环境问题,可以设计不同的评价模型,如水质评价模型、空气质量评价模型等。
环境风险评价是指对环境中潜在的或现存的危险源所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价的过程。
综合评价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危险源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对不同类型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并进行定量化和定性分析。
例如,对于化学品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危险源,可以采用毒性评价、容量评价等方法进行评价。
三、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点和不足1. 优点综合评价方法可以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复杂问题进行综合评估,更加科学和客观。
同时,采用适当的统计和计算方法,可以实现定量化评价,便于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和排名,为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不足综合评价方法在应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综合评价方法的实施需要较高的技术投入和数据支持,对于缺乏数据和技术条件的地区难以进行有效评价。
其次,综合评价方法在指标的选择和权重的确定上面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更加严谨和科学的方法进行解决。
四、结论综合评价方法在环境评价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综合评价方法,以提高环境评价的精度和科学性,为环境保护和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科学依据。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Page 3
2.客观评价法
2.1综合指数法
综合指数法是指直接用室内污染物浓度指标来评价室内 空气品质。室内环境中涉及到室内空气品质的低浓度污染物 太多,不可能样样都测出,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污染物作为评 价指标。这些代表性污染物必须是稳定的、长期存在的,容 易测到的,且测试成本低廉。我国室内烟雾污染的评价指标 有一氧化碳、可吸入性颗粒、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除此之 外,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可作为室内人的生物散发物 的污染程度的评价指标,还可作为反应室内通风情况的评价 指标。甲醛浓度是评价建筑材料有机性挥发物对室内空气污 染的主要指标。此外,菌落数则是作为室内空气细菌学的评 价指标。
Page 2
1.主观评价法
主观评价法主要就是以人的感官作为评价的工具和手段。 因为人长期处于建筑物内,直接感觉室内的环境装况最能反 映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因为人长期处于建筑物内,直接感 觉室内的环境装况最能反映室内空气品质的好坏。主观评价 法方法简单方便,无需专业的仪器检测,但是都不够全面, 评价的标准比较模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Page 5
3.总结
对于进行室内空气质量评价, 改善室内环境具有重要的意 义。但到目前为止, 我国对不同种类污物交互作用下的毒性 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有待加强, 以利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指标体 系。 现在人们对环境污染和身体健康非常重视,人体是一个 非常复杂的系统,人对室内环境的感觉并不是被动的反应, 而是一种主动调节的过程,污染物对人会产生一系列的反应, 甚至造成心理上的影响。
室内空气品质评价
Page 1
室内环境中,人体不仅对空气的温度和湿度敏感,对空 气的成分和各组分的浓度也很敏感,空气的成分和浓度决定着 空气的品质。近年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了解决室内空气品质的重 要性和迫切性。因此,认识和掌握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和评价方 法, 了解室内空气环境污染的状况,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控制 措施。为营造一个高质量的舒适的室内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改进及应用

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改进及应用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提高,我国开始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特别是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方法越来越多,通过评价结果提出的决策大大的提高了当前的空气质量。
不过,近年来,由于大气的区域性,且近些年来新技术的出现,带来了复合型的污染,使得现有的评价方法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通过对当前环境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现状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措施。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改进在当前的环境管理中运用环境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能够从各方面掌握当前空气质量的情况,以及未来质量发展的大致趋势,根据多种数据准确科学的描述出环境被污染的程度,从而反映出当前的环境问题。
对于当前对环境空气质量进行检测的趋于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对当前环境空气质量的现状问题进行检测并分析,获取有效的信息,从而根据问题能够提出具体的措施,进而改善环境。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必须要尽量的客观,而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出现十分客观,一方面使得当前的环境整改程度增大,一方面也增强了当前的社会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
一、我国当前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现状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在全国范围内积极的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的工作,而且每个省市都认真的进行每年、每五年的环境质量报告书。
从2000年六月开始,国家对重点城市开展了空气质量的日报,时至今日已经一百二十多个重点城市。
该日报会对每天每小时的空气状况进行实时公布,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以及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从当前来看,用于空气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有很多,主要有人工神经网络法、模糊聚类法等等。
对于当前情况单个城市范围内的空气质量进行评价主要是当前发行的九六年版本《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为主要的准则,然后采取各种诸如空气污染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等等方法对当前空气质量做全面的分析统计[1]。
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新的标准要求需要更加的科学化,准确化,所以在空气质量综合评价的要求十分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指数模式简单 , 能适应污染物个数的增减 , 可以直观地描述各种污染物对室内空气的污染程 度 , 并能突出最大污染物的影响 , 实际应用说明该 评价模式是比较理想的室内空气质量综合评价模 式 。表 2 是评价标准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
3 表 2 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m g /m )
因 子 指 数
一污 染 物 或 某 种 污染 物 占 明 显 优 势 内插 法 计 算 。指 数与 评 价 因 子 之 间是 分 段 线 性 函 数关系
分级型
Ii =
C i - C ij C ij + 1 - C ij
( Iij + 1 - Iij ) + Iij
最大值
多种污染物中 , 某 Ii =max ( I1 , I2 , …, Ii , …, In ) 种污 染 物 占 明 显 优势
0 前言
随着建筑装修材料的广泛应用和建筑物密闭性 的不断提高 , 室内空气污染日益严重 , 患有 “ 病 态建筑综合症 ” SBS ( Sick B uilding Syndrome ) 的人 群也不断增多 , 因而室内空气质量 I AQ ( Indoor A ir Quality)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关注 , 室内空气质量评 价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内容 。 目前 , 用来进行室内空气品质评价的方法有很 多 , 如动 态 模 式 法 、灰 色 理 论 法 、模 糊 数 学 法 [ 1 ~3 ] 等 。这些方法都存在不足 。动态模式法只能用 来确定单个污染物的质量浓度 (目前只对甲醛进行 了计算 ) , 对其他污染物浓度的计算还未见报道 。 灰色理论法没有与人体对室内空气品质的主观感受 相联系 , 不够全面 。模糊数学法需要建立各因素对 每一级别的隶属函数 , 过程较繁 。而且复合过程的 基本运算规则是去最小值和最大值 , 强调了权值的 作用 , 丢失的信息较多 , 突出了严重污染的影响 , 但忽视了各种污染因子的综合效应 。本文以综合指 数评价法对室内空气污染的实例进行了分析 , 表明 该方法是可行的 、有效的 , 其原理简单 、算法简 捷 、费用低 、时间短 , 是一种客观有效的评价模 式 , 适合于我国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 。
物质名称 甲醛 甲苯 总挥发性有机物 苯 二甲苯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 细菌总数 cfu /m 3 可吸入颗粒物 氨 氡 Bq /m 3
一级 0108 0110 0140 0109 0110 10100 0112 0115
500 0105 0110 200
浓度限值 二级 三级 0110 0112 0120 0130 0160 0180 0111 0113 0120 0130 10100 20100 0112 0124 0150 0170
1
n
算术平均值 多 因 加权平均值 子 指 数 沈氏模式
I=
Σ Ii
各种 污 染 物 对 环 境质 量 产 生 影 响 所占的比例相等 各种 污 染 物 对 环 境质 量 影 响 的 相 对重要程度不同
1
n
I =Σ W i Ii
I=
( max Ii ) (
Σ Ii )
1
兼顾 最 大 单 因 子 指数 和 算 术 平 均 指数
( m ax Ii ) I=
2
[4 ]
甲醛 01212 01136 01204 01154
氨 01186 01147 01104 01235
因 子 苯 总挥发性有机物 01019 0115 01078 0147 01096 0166 01091 0162
氡
229 132 202 214
进行计算 :
60
综合指数评价法在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综合指数评价法在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舒爱霞 李孜军 邓艳星 郭 宁
(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
3
摘 要 阐述了现行室内空气质量评价方法存在的不足 , 通过分析比较 , 确定了利用综合 指数评价法对室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价 。实例分析表明 , 该方法是一种客观有效的评价模 式 , 适合于我国室内空气质量的评价 。 关键词 综合指数评价法 室内空气质量 评价
1 综合指数评价法
的强度 。表示污染物对空气污染程度的数值 , 称为 空气质量指数 , 或者叫做空气污染指数 AP I ( A ir Pollution Index) 。常用的指数评价模式如表 1 所示 。 表 1
类型 普通型
常用的指数评价模型
公式
Ii = Ci C vi
特点或适用范围
Ii ≤1 为达标 。单
氡
229 200 1115 0115
( 2 ) 首要污染物 : 最大单因子指数 max Ii = 2165, 室内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为甲醛 。 ( 3 ) 综合指数 : 先求出最大指数和算术平均 指数 , 将数值代入式 ( 1 ) , 并判断室内空气质量 的等级 。
( a ) 最大指数 Ii = m ax Ii = 2165, Ⅴ级 , 重污
综合指数
( max Ii ) 2 + ( I=
2
兼顾 最 大 单 因 子 ΣIi ) 2 指数 和 算 术 平 均 n 指数 并 突 出 最 大 单因子指数
111 单因子指数
单因子指数又称分指数 , C i 为第 i个污染物浓 度实测值或预测值 , mg /m ; Cvj为第 i个污染物浓
3
综合指数评价法是用污染物浓度与标准浓度的 相对数值 , 简单直观地描述各种污染物对空气污染
根据污染物浓度超标倍数 、超标污染物种数以 及不同污染物浓度对应的环境影响程度等 , 将室内 空气质量指数范围进行客观分段 ; 按照指数大小分 为 Ⅰ~Ⅴ 等级 , 如表 4 所示 。 表 4
指数 ≤0149
> 015 ~≤0199 > 1100 ~≤1149
+ ( Σ Ii )
n
1
2
2
( 1)
3 舒爱霞 , 女 , 1984 年生 , 硕士研究生 。长沙市 , 410083。
《 化工装备技术 》第 31 卷 第 2 期 2010 年 度标准值或本底值 , mg /m ; W i 为第 i个污染物指 数权重系数 ; m ax li 为单因子指数中数值最大者 ; n 为评价因子个数 。普通单因子模式表示某个污染物 浓度与其标准值之间的差距 , 可用于计算超标倍 数 、超标范围 、超标率等指标 , 判定环境质量的优 劣 。分级型单因子模式需要首先确定指数与评价因 子的分段线性函数关系 , 然后用内插法计算各污染 物的分指数 , 计算过程繁琐 、时间长 。
+ ( Σ Ii )
n
1
2
2 Ⅴ 级 , 重污染 。各污染物之间污染程度为甲醛 >氨 >氡 > TVOC >苯 , 高分指数依次为甲醛和氨 , 分 别为 2165 和 1186, 均已超 标 , 其余 分指 数 < 1,
= 2107,
未超标 。说明该监测点室内空气主要污染物为甲醛 和氨 。 监测点 2、 3、 4 的计算数据如表 6 所示 。
依仪器定 日平均值 1 h 均值 年平均值
确定了评价方法后 , 接着要确定的是评价因子 的种类和数目 。根据 GB / T 18883 - 2002 《室内空气
62
综合指数评价法在室内空气品质评价中的应用 环境污染物的治理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措施方法 。 评价结果说明 , 综合指数法属于客观评价法 , 直接用室内污染物浓度指标来评价室内空气品质 。 改进后的综合指数评价法反映了最大单因子指数对 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影响 , 可以确定室内主要污染 物及其水平 , 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室内空气质量的状 况 , 并以此作为评定室内空气品质等级的依据 。 表 7 四个监测点评价结果排序 及与模糊综合法对比
监测点
1 2 3 4
首要污染物为甲醛 , 其次是氨 。
3 表 5 室内空气质量指数的计算结果 (mg /m )
评价因子 检测浓度值 评价标准值 分指数 超标倍数
甲醛
01212 0108 2165 1165
氨
01186 0110 1186 0186
苯
01019 0109 0121
—
总挥发性有机物 0115 0140 0138 —
监测点
1 2 3 4
多因子指数又称综合指数 , 一般是由单因子指 数有机组合而成 , 能够综合反映室内空气质量的优 劣。在多因子指数模式中 , 最大单因子作为室内空 气质量综合指数 , 仅在某种污染物占明显优势时才 有效 ; 而算术平均值可能掩盖最大单因子指数对环 境质量的重要影响 , 在污染物超标时不适用于室内 空气质量评价 ; 加权平均值中的权重系数需要主观 和客观两方面研究确定 , 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少困 难。 笔者引用改进后的综合指数模型
从以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 , 4 个监测点室内空 气污染是很严重的 , 主要污染物是甲醛和氨 。甲醛 在室内主要来源于建筑材料 、家具 、各种粘合剂涂 料 。室内氨的主要来源也是装修中使用的木制板 材 。木制板材在加压成型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粘合 剂 , 而粘合剂只要是甲醛和尿素加工聚合而成的 , 就会在常温下释放出气态甲醛和氨 。 将笔者的评价结论与文献 [ 5 ] 的结论进行比 ( 较 见表 7 ) 可发现 , 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论与模 糊综合法的结论一致 。同时可以发现 , 用综合指数 法能够清楚地比较各种污染的等级
级别 Ⅰ Ⅱ Ⅲ 评价 清洁 未污染 轻污染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适宜于人类生活 环境污染物均不超 标 , 人 类生活正常 至少有一个环境污染物超 标 , 除了敏 感者外 , 一 般 不会发生急慢性中毒 一般有 2 ~3 个环境污染物 超标 , 人群健康明显受害 , 敏感者受害严重 一般有 3 ~4 个环境污染物 超标 , 人群健康受害严重 , 敏感者可能死亡
112 多因子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