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5篇范文

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中国国家博博物馆考察报告《中国工艺美术史》博物馆考察报告——中国国家博物馆2011年10月27日、11月10日这两天,班级组织我们全班同学一起去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本来我们只决定10月27日下午去参观的,可是没想到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馆内收藏如此丰富,只能让让我们将“古代中国”展草草看完,同学们都意犹未尽,所以经由和老师商量,我们决定11月10日这天再去参观一次。
中国国家博物馆坐落于天安门广场东侧,与人民大会堂遥相呼应。
2003年2月在原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两馆合并的基础上组建成立,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是以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它的外形不同于首都博物馆的充满现代感,而是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它的厚重感来源于其本身磅礴的体量,更来源于博物馆本身的设计造型。
现在的国家博物馆是由旧馆扩建、整修而成,新建筑嵌入到老建筑之中,使新老建筑能够形成有机的结合,这样不仅保持了改扩建部分建筑风格与原有建筑的协调,同时更增强了整体建筑的层次感。
新国博建成后,形成了“两轴一区”的建筑特点。
“两轴”,是指观众从西门进入博物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建筑由南北长330米的艺术走廊和由西大厅、中央大厅、东大厅串连而成的200米长的东西轴线。
“两轴”的设计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对称之美。
“一区”,是指在地下一层形成了由国博剧场、学术报告厅(兼作数码影院)、演播室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这一区域的建成大大拓宽了博物馆的业务空间,将更好地用于发挥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的作用。
馆内设有基本陈列:古代中国、复兴之路、现代经典美术作品展;专题陈列:中国古代钱币、中国古代玉器艺术、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和中国古代佛造像艺术;交流展:启蒙的艺术;临时展: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小莽苍苍斋藏清代学者法书展、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建院3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
博物馆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在这次博物馆考察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博物馆的独特魅力和丰富内涵。
博物馆是一座城市文化的象征,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人们了解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对博物馆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首先,博物馆的展览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历史、艺术、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在参观过程中,我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和艺术品,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向观众展示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多样性。
其中,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一件古代青铜器,它的造型优美,工艺精湛,让我对古代文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此外,博物馆还展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图片、文字和实物的展示,让观众对历史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其次,博物馆的布展和展示手法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我看到了许多别具匠心的展览设计,通过灯光、声音、影像等多种手段,展示出了历史的魅力和艺术的魔力。
在参观过程中,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这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让我对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增强了我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
最后,博物馆的教育功能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了许多学生和家长在认真地参观和学习,他们在老师或讲解员的带领下,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和文化常识。
博物馆不仅是历史的展示场所,更是教育的殿堂,它通过展览、讲解、互动等多种方式,向公众传递着知识和文化,激发着人们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培养着人们的历史文化素养。
总的来说,这次博物馆考察让我受益匪浅。
博物馆作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它不仅展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多样性,更是教育人们了解历史、传承文明的重要场所。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关注博物馆的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博物馆,让博物馆成为城市文化的亮丽风景线。
博物馆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近日,本人有幸参观了城市里的一家博物馆,这是一次印象深刻的考察之旅。
在这次考察中,我通过观察和了解,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了博物馆的魅力和独特之处。
首先,博物馆所展示的文物和艺术品给人们带来了深入了解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在游览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和各个时代的特色。
从远古时期的人类工艺品到现代艺术作品,这些珍贵的展品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更加直观和深入的理解。
其次,博物馆中的展示方式和布置也是引人注目的。
每一个展览区域都被精心设计和规划,为观众呈现出一个个独立的空间。
无论是陶瓷品、绘画、雕塑还是古代器物,每一件展品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价值。
通过陈列和展示,博物馆成功地将这些珍贵的文物、艺术品和历史故事与观众进行了有机结合。
此外,博物馆还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场所。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仅可以观察和欣赏展品,还有机会倾听专业的讲解和解读。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们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详细的讲解,使我对展品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
而且,博物馆还经常举办各类讲座、研讨会和学术会议,鼓励观众进行学术交流和专业沟通。
除此之外,博物馆还扮演着一种社会教育的角色。
它们不仅仅是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场所,更是一个为大众提供教育资源和服务的平台。
博物馆经常举办儿童活动、培训课程和亲子游览等项目,为不同年龄段的观众提供了一个开展教育和文化活动的场所。
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公众的文化意识和历史意识,还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最后,博物馆也在数字化时代积极适应新的技术趋势。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和多媒体技术等手段,为观众提供更加丰富和多样化的参观体验。
观众不仅仅可以通过实地参观了解文物和艺术品,还可以通过互动展示和在线平台等方式进行学习和交流。
这种数字化的转型不仅增加了博物馆的吸引力,更为观众带来了更加便利和灵活的参观体验。
总之,博物馆作为文化和历史的守门人,承载着我们的记忆和传承任务。
在日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博物馆不仅为观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历史和文化的平台,还为社会教育和公众服务做出了积极贡献。
博物馆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第一篇:博物馆考察报告厦门博物馆考察报告在学习媒体创意这个专业的过程中,我看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广告,外国的广告作品占了大部分,而且,生活环境里的电视、网络、户外的广告,留给我的印象就是繁杂,乱。
久而久之,在我的潜意思里,总是有这样一个概念,中国是一个太过于保守的大国,思想圈子小,创意点子少,广告品质低下,不由得让人感觉中国的广告事业,不在辉煌。
在这学期的学习里,总是有做不完的创意广告,但自己的思维总是放不开,那一套中国式的广告思维总是把我禁锢的死死的。
在视觉传达系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不仅学习简单的软件操作,更要学会如何思考,如何从所给的条件中,迸发出自己的创意。
在创意思维训练课里也是要锻炼自己的创意思维。
老师总告诉我们说,创意就是那么简单。
简单的元素,简单的思考,创意总在不经意之间产生了。
但,是什么让我们的思维复杂化了?是什么禁锢了我们的创意翅膀?我想,在这次的博物馆考察里,我知道了答案。
知道的太少其实,不是我们比不上人家,只是我们知道的东西太少。
博物馆考察的第一站是印刷博物馆,是厦门日报社印务中心下设的展览馆,由中国印刷博物馆负责策划与布馆的。
2005年就开馆了,但我在厦门呆了那么长时间,却没有去过一次。
只是偶尔在电视上看到些相关的报道。
这一次,是我第一次到这个博物馆来参观。
印刷博物馆分为古代印刷术与近现代印刷术两大展区,用精辟生动的文字和图片以及各种珍贵的实物,展现印刷术的发展历程。
厦门日报社印刷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与印刷生产线连成一体的印刷博物馆。
整个博物馆呈“回”字形,中间是厦门日报社印务中心先进的现代化印刷生产线。
从印刷博物馆的走廊可以看见高速运转着得印刷机器,速度快得令人目不暇接。
看过高速的现代化印刷生产线之后,再仔细欣赏博物馆的时候,恍若步入时间的隧道,徜徉在我国印刷术的历史中。
博物馆第一部分为古代印刷术展区。
步入展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活字印刷始祖——毕昇的全身雕像。
展区以翔实的图文展板和生动的实物展品,展示了我国古代印刷术的历史和成就。
博物馆考察报告怎么写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博物馆考察报告怎么写篇一:博物馆调研报告目录一.博物馆的阐述1.博物馆的定义2.博物馆的历史3.博物馆的性质4.博物馆的职能与功能5.博物馆的功能关系6.博物馆的类型二.案例分析1.奥地利苏哈纽豪斯——列奥尼格博物馆2.美国国家美术馆东馆三.对博物馆建筑的认识四.对自己设计主题的构思一.博物馆的阐述1.博物馆的定义①博物馆(英语:museum)又称博物院,是安置一套文物典藏的建筑物或机构。
博物馆蒐藏并维护具有科学、艺术或历史重要性的物件,并透过展示(常设展或特展),使公众得以观看这些物件。
大多数的大型博物馆位于世界各地的重要城市,更具地方性质的博物馆位于较小城市、城镇甚至乡村。
早期的博物馆始于富裕的个人、家庭或艺术的私人蒐藏,而且是珍罕或奇特的自然物件与文物。
现在博物馆遍布世界各地。
在古代的博物馆,例如亚历山大港的缪斯,其地位相当于现代的研究所。
一般人归纳出博物馆所富有之功能为: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项。
————摘自《维基百科》②国际博协定义:博物馆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美术、工艺、科学、历史以及考古学藏品的机构,也包括动物园和植物园,但图书馆如无常设陈列室者则除外。
(1946)博物馆是运用各种方法保管和研究艺术、历史、科学和技术方面的藏品以及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资料和标本,供观众欣赏、教育而公开开放为目的的,为公共利益而进行管理的一切常设机构。
(1951)以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管具有文化或科学价值的藏品并进行展出的一切常设机构,均应视为博物馆。
(1962)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营利、为社会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公开的永久性机构。
它把收集、保存、研究有关人类及其环境见证物当作自己的基本职责,以便展出,公诸于众,提供学习、教育、欣赏的机会。
(1974)博物馆是为社会及其发展服务的非营利的永久机构,并向大众开放。
它为研究、教育、欣赏之目的征集、保护、研究、传播并展示人类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
参观博物馆报告(汇总5篇)

参观博物馆报告(汇总5篇)1.参观博物馆报告第1篇今天我校组织各班参观东北烈士纪念馆。
东北烈士纪念馆建于1931,1948年10月10日开馆,1933年9月,伪哈尔滨警察厅占用了这座大楼,这里成为日本侵略者镇压中国人民的罪恶场所。
抗日英雄赵一曼同志,曾在这里受过酷刑。
东北烈士纪念馆有3层楼,里面有藏品7000多件,历史的资料5000多份。
经过30分钟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下车后,呈现在我们面前是一栋西欧古典主义建筑的大楼,这就是——东北烈士纪念馆,它坐落于哈尔滨市南岗区一曼街。
走进大楼便可看见,竖立在楼梯中间的烈士雕像,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荣誉!我们随着讲解叔叔的脚步,听着讲解叔叔的详细讲解。
我们来到了,烈士纪念馆的刑房,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刑具,墙上还挂着各种各样的刑法,有木刑、土刑、水刑、火刑还有电刑,这些刑法很残酷,足以致人于死地,但是有一位英雄却忍受了所有刑法,可是她也也没有透露一点点机密,我想同学们都已经猜出来了,她就是——赵一曼英雄。
下面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女英雄赵一曼。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人称李姐,生于四川宜宾,出生期1905年,逝世日期1936年8月2日。
1935年11月,与日伪军作战时不幸因腿部受伤被捕。
日军为了从赵一曼口中获取到有价值的情报,找了一名军医对其腿伤进行了简单治疗后,连夜对其进行了严酷的审讯。
日军想从赵一曼的口中得知中国的机密,但是无论日军用尽了所有刑法,也没有从赵一曼口中得知任何机密消息。
于是日军决定把赵一曼送回珠河县“公众处死”,赵一曼得知自己要死了,于是向军官要了纸笔,写下了一篇感人的催泪信,这封信是写给赵一曼的儿子,宁儿的,信的内容是这样的: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
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
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我们看了以后,都有些感动,一个军人母亲,为了守卫大家的家园,不顾一切危险,保卫守护自己的家园,连自己幼小的孩子都不管,这真是不顾一切!新中国成立以后,哈尔滨人民为了纪念她,把现在我们所处的东北烈士纪念馆门前的那条街,取名叫做一曼街,就是为了纪念女烈士,赵一曼。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

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调查时间:xx 年 5 月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
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
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
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
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20xx年10月竣工开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
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
博物馆考察报告

博物馆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博物馆是保护、展示、研究文化艺术和自然科学遗产的重要场所,是人们了解历史、文化、科技进步的窗口。
为了加深对博物馆的认识,我进行了一次博物馆考察,并撰写了此文档,介绍我对博物馆的认识和体验。
考察的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
该博物馆是我国最大的文化和科学教育基地之一,内容涉及中国古代历史、民族文化和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
该博物馆分为多个展厅,每个展厅呈现不同的历史和文化主题,总展览面积约为6万余平方米。
首先,我进入了中国瓷器展厅。
这里展示了中国瓷器的发展演变史,同时也展示了瓷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应用与价值。
通过一件件精美的瓷器,我领略到了中国陶瓷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此外,该展厅还介绍了瓷器的生产工艺和装饰技法,让我对瓷器的制作和修复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接着,我来到了中国书画展厅。
这个展厅陈列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书画名家的作品,包括了隋唐五代到当代,从唐朝张旭的《兰亭序》到齐白石的《秋山图》。
这些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中国文化精髓的代表。
通过欣赏这些经典作品,我对宋元明清时期的书画风格和特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随后我来到了恐龙化石展厅。
这个展厅展示了我国的恐龙化石和世界上的一些恐龙化石,以及恐龙的习性和生活方式。
恐龙的巨大体型、凶猛外表和原始形态让我十分震撼。
布满各种恐龙化石的展厅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大型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让我在这里领略了宏大的生命历史。
此外,我还参观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玉器、金银器、商周青铜器、陶俑、宋代瓷器、紫砂壶、中国戏曲艺术等多个展厅。
每个展厅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总体而言,这次博物馆考察让我对博物馆的历史文化和学术价值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博物馆中,我不仅了解到了很多关于历史文化的知识,而且也体会到了文化乃至生命的真正价值。
我相信,通过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博物馆,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传承我们的民族精神,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并尊重世界上不同的文明和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工作报告/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4篇〕调查时间:XX 年 5 月调查地点:苏州博物馆前言志愿者是指不为物质报酬,基于良知、信念和责任,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人。
我国志愿者行动开始于 1993 年 12 月,并随着申奥成功渐渐地为大众所了解并熟悉。
这是一项由共青团组织发起的社会事业,以青年参与为主体,以志愿服务为手段,通过志愿者为他人为社会提供服务与帮助,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其实,在国外志愿服务的历史已近百年,它起源于最初的战争救护、重建家园、安置孤儿等与战争相关的救助活动,如今已经发展成为涵盖环境保护、维护和平、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等多领域的综合服务,在服务水平及服务内涵上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而博物馆志愿者在国外相当普遍,有医生、教师、研究人员、学生等。
他们认为做志愿者的目的是无偿服务他人,同时也为自己——内心踏实的幸福感。
作为苏州科技学院的大学生,我于 XX 年 5 月对苏州博物馆志愿者进行了一些调查。
苏州博物馆简介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建于 1960 年,拥有藏品 1.5 万多件,包括五代秘色瓷莲花碗、真珠舍利宝幢等国家级文物。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国内首座、也是唯一由贝聿铭亲自设计的现代化博物馆,位于苏州老城东北街和齐门路相交的东北角,占地面积约 10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9000 余平方米,XX年10月竣工开馆。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建筑生涯中的封刀之作,它不仅是当今苏州的一个标志性公共建筑,更是中国建筑文化从传统通向未来的一座桥梁,成为引领中国建筑发展创新的一个典范。
同时,它把古城苏州的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平台,也为苏州博物馆翻开了全新的一页。
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招募苏州博物馆 XX 年11月正式开展了志愿者招募工作,至今已建立起一支 120 人左右的志愿者队伍,三年来,这些志愿者为参观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志愿者们为博物馆观众提供义务讲解服务,帮助博物馆进行日文、英文翻译工作,协助博物馆出版物的编辑校对工作,还有人参与到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中走进社区做讲座……累计至今已为 20 余万博物馆观众提供服务达 3 万余小时,服务受众面达到了苏博观众数量的 12.5%,也就是说,十名观众中就有一名观众接受到了志愿者的服务。
苏州博物馆志愿者现状概况:目前苏州博物馆有正式志愿者 150 人左右,到苏州博物馆做志愿者的人士来自社会各个阶层,有大学生、退休人员、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他们中年龄最小的 18 岁,最大的已经 63 岁,学历则从大专到博士不等,有学历史的,也有学计算机、中文、英文、建筑、美术、管理、园艺等的;有教师,也有公司白领、企业经理、国家公务员、自由职业者和退休人员。
除了苏州本地的,还有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甚至还有来自加拿大等国的海外华人以及台湾同胞等。
目前,苏州博物馆志愿者们按各自爱好和所长被分在吴地遗珍、吴塔国宝、吴中风雅、吴门书画系列常设展区中服务。
组织:自苏州博物馆第二批志愿者产生后,志愿者队伍壮大了很多,为了更有效的管理志愿者队伍,并提高志愿者在管理中的自主性,增加志愿者间的交流和联谊,苏州博物馆开始酝酿成立苏博志愿者的团体组织。
在“世界博物馆日”活动中,苏州博物馆举行了苏博志愿社的揭牌仪式。
揭牌仪式的举行,意味着筹备近一个月的苏博志愿者的组织——苏州博物馆志愿社正式成立。
苏州博物馆志愿社成员为苏州博物馆的全体志愿者,志愿社由志愿者开展管理工作,并接受苏州博物馆相关业务部门的领导,它的主要任务是为苏州博物馆提供志愿服务,开展志愿工作者之间的学习、研讨、交流、联谊等活动,是一个能够充分发挥志愿者主观能动性的组织。
目前,苏州博物馆志愿者工作的组织主要通过志愿社来进行,同时还有专家顾问组的指导。
志愿社下设秘书处处理日常工作,同时还有专业学习组、技能组和发展组以更好地细化志愿者的分工,来更好地发挥志愿者的专长和特点。
为促进苏州博物馆的对外交流、宣传与发展,志愿社还成立了发展组。
志愿社平时定期开会探讨各项事务,各个专业组也经常举行交流研讨活动,给志愿者提供了一个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而技能组同样也经常进行交流和讨论。
另外,志愿社非常重视对外交流和学习,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苏州博物馆经常会与其他博物馆开展丰富多彩的交流活动,8月,苏博刚接待了一批湖南省博物馆前来交流的志愿者,9月又组织了而苏博志愿者前往上海博物馆进行交流,另外,英文组的成员也于 8 月同来自美国 bowers 博物馆的志愿者进行了交流活动,并给他们作了英文讲解。
成效:自正式上岗以来,苏州博物馆的志愿者已接待了几十万名的游客,并得到了他们的好评。
听过了志愿者们堪比专业的讲解之后,游客们纷纷向他们表示感谢和赞叹,并表示自己获益良多,有的还表达了想要加入这支志愿者队伍的强烈意愿。
同时,志愿者们还积极参与进了社会公益活动中去。
苏州博物馆志愿者中存在的问题尽管苏州博物馆志愿者在服务中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可以改善的方面。
由于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们自觉自愿的行为,当最初学习和上岗的热情消退,一些人的疲劳感接踵而至,而讲解工作本身也有着重复、机械的一面,如果不是真的对艺术抱有热情,没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是无法胜任的。
此外,一些在职人士也确实存在工作时间安排不开,志愿服务时间难以保证等问题。
同时,一些在苏州高校的大学生,由于寒暑假回家的问题,也使得他们在该段时间不能正茬功能上岗,造成了岗位的空缺。
目前,苏州博物馆对于志愿者的服务时间要求是每周三小时。
“从已经上岗的志愿者的服务情况看,其中有大约三分之一有服务时间不足的问题。
”魏保信告诉记者,目前,博物馆计划对前两批志愿者情况进行整理,并通过定岗、定时间等办法,保证志愿者的日常服务。
与此同时,对外招募志愿者的工作会持续进行下去“博物馆现在有十几个常设展厅,按照每天、每个展厅有志愿者服务来测算,我们的志愿者需求量在250人到300人,希望有更多人加入到博物馆志愿者队伍里来。
”苏州博物馆志愿者总结苏州博物馆为志愿者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组织大家参加各种相关学习、研讨、考察、参观活动;志愿者们还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学习。
在完成志愿服务外,志愿者们与到访的国内外其它志愿者进行交流;赴各地博物馆参观;到周边窑址、遗迹考察等。
这些活动不仅提高了志愿者的业务能力,同时也增进团队间的凝聚力。
在未来的航程中,苏博志愿者将抱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共同信念,更好地为广大观众服务,继续为传播苏州的悠久历史文化做出贡献![上海博物馆考察报告]博物馆考察报告(2) | 就在这四月的春天里在学校的帮助下我们来到上海国际化的大都市进行实习。
上海被美称为东方的巴黎。
上海博物馆更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12万件,其中尤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
藏品之丰富、质量之精湛,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旧跑马总会,由此开始了她的发展之路。
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旧中汇大楼,在此期间,上海市政府作出了决策,拨出市中心人民广场这一黄金地块,建造新的上海博物馆馆舍。
上海博物馆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建筑高度29.5米,象征“天圆地方”的圆顶方体基座构成了新馆不同凡响的视觉效果,整个建筑把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巧妙地融为一体,在世界博物馆之林独树一帜。
新的上海博物馆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
上博的青铜器主要是晚清以来江南几位收藏大家的一批流传有绪的名品,如著名的大克鼎等。
三十年代以后发现的精粹之品也不在少数,如浑源彝器中的精华牺尊等。
上博陶瓷器的收藏集中了江南的大部分精品,史前时代的良渚文化细刻陶器,为稀见之品。
原始青瓷的收藏,也是馆藏的特点。
唐宋各代表性窑口的产品也都有收藏体系。
至于景德镇的彩瓷的收藏,更有独到之处。
上博历代书画的地收藏,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
书法中,王献之的《鸭头丸贴》、唐高闲的《千文卷》、怀素的《苦笋贴》等,皆为一代的杰作。
绘画中,唐孙位的《高逸图》、五代董源的《夏山图卷》、宋梁楷的《八高僧故事图卷》等都是稀世之珍。
至于明清两代画家作品的收藏,更为当代之冠。
其它各文物门类的收藏,也成蔚为大观。
如钱币、古玉、玺印、雕刻等,都有一定的规模,且名品众多,自成体系。
家具的收藏更是集王世襄、陈梦家两大家之精华于一身,世上实无人能出其右。
少数民族文物的搜集在综合性艺术馆中颇为少见,体现了上博海纳百川的开阔胸怀和极富前瞻性的眼界和追求。
浦东发展的前景:在我看来第一印象就是那是如此秀丽,上海的建筑虽然高但是却不失江南的特色那就是秀丽,建筑有很多风格,更在有些老建筑上看到中国古代的绘画与雕刻。
上海市作为参加“能源紧缺体验活动”的城市之一,上海的能源紧张,道路不算太宽,浦东人口较密集。
上海的地所谓的寸土寸金。
要充分利用到每一份土地,平面上发展对于上海的实况以不实际,所以在空间上给予发展,由于要建筑大面积的绿地以不可能,但是又必须满足人们对自然的要求,可以考虑在室内装饰进行大面积绿华,不排除建造楼顶花园餐厅,更可以空出一部分空间专门进行绿化休闲。
从而达到美化,清新空气,节省空间等功能。
对与浦东的老建筑可以进行室内空间改造利用。
而新的建筑采用的风格应当统一化,与上海的历史结合,但要有现代特色。
作为上海新的经济区,交通要作到第一,港口要大,因为那是中国海口及长江的黄金水域。
有利于与外不的交流发展与建设,带动整个长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
对于上海科技管给人的感觉就是把高科技融入到现代建筑中,尤其是可以把自然生态融入到室内设计有很大的创意,可以看出现代的室内设计已经渐渐把自然与生态相结合。
上海的金贸大厦是现代贸易中心,而即将建浦东成的世界第一高楼更是触进了中国贸易的发展,即有竞争又会相互促进。
从金贸的楼顶来观察浦东新区,一派新景象,高楼耸立,更有东方明珠的美丽。
交辉相映的灯火澄莹着上海新区的风貌。
对与在上海浦东儿时的感觉更加焕然一新,那时从浦西看浦东还缺少几分韵味,而今这个高楼耸立的地方已经渐渐担当浦东经济中心的重任。
新的形象更有大量的人口涌入,但是在浦东小住的我感觉与父母的生活却有不变,更加觉得浦东缺少生活的气息,上海的人文一直都是值得关注,而在浦东的人鄙弃了上海过去的陋习,给人新的商业气息,走路是小跑。
而上海的地铁下温度过高特别是在这个季节,让人烦躁。
而让我安心的是上海的志愿者与清晰的标排,让人清爽。
浦东人性化的服务不如我的家乡南京,我觉得这里服务更好。
所以浦东的服务应当更加人性化。
而不是仅仅靠着路标与指示排。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上海丰富的经济资源,是我国的支柱。
上海第xx届中国建筑装饰博览会,召开会上展出了最新建筑装饰材料和最新的建筑装饰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