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分析——人口在城市内的迁居问卷调查

合集下载

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A问卷-最终

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A问卷-最终

“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统计法》第三章第二十五条表号:卫计统制定机关:国家卫生计生委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批准文号:国统制【2015】72号有效期至:2017年8月2017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流动人口问卷(A)调查对象:在本地居住一个月及以上,非本区(县、市)户口的男性和女性流动人口(2017年4月年龄为15周岁及以上,即2002年4月及以前出生)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我们是受国家卫生计生委委托的调查员。

为了解您的工作生活情况,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我们特进行此次调查。

本次调查将会耽误您一些时间,希望得到您的理解和支持。

每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您不用担心您的回答是否正确,只要把真实情况和想法告诉我们即可。

调查结果仅供研究,我们将严格遵守《统计法》相关规定,绝不会泄露您的任何个人信息。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年5月现居住地址____________省(区、市)____________市(地区)__________区(市、县)__________街道(镇、乡)__________居(村)委会样本点编码□□□□样本点类型 1居委会 2 村委会□被访者编码□□□调查开始时间______________ 完成时间_________________调查员姓名_______________ 调查员编码□□□一、家庭成员与收支情况100 (包括在本地、老家和其他地方的,但不包括分家的子女)以及与您在本户同住的家庭其他成员共有几口人?|___||___|口人表101:请谈谈他们的基本情况。

02蒙03满04回05藏06壮07维吾尔08苗09彝10土家11布依12侗13瑶14朝鲜15白16哈尼17黎18哈萨克19傣20其他102 过去一年,您家有几口人在本地由就业单位(雇主)包吃或包住?□人(填0者跳问103题)102.1每月包吃大概折算为多少?(如两人及以上合并计算)□□□□元102.2每月包住大概折算为多少?(如两人及以上合并计算)□□□□元(102题填1及以上者,103-105题不含包吃包住费)103 过去一年,您家在本地平均每月住房支出(仅房租/房贷)为多少?□□□□元104 过去一年,您家在本地平均每月总支出为多少?□□□□□元105 过去一年,您家平均每月总收入为多少?□□□□□元(如被访者不回答上述金额问题,请询问金额范围后填写大概数额)(106-110询问农业户口、农转居的人群,非农户口、非农转居民、居民户口人群跳问111题,其他人群跳问201题)106 您户籍地老家是否有承包地?(指自有土地承包权)□1有(请注明:您个人大约有___亩____分) 2没有(跳问109题) 3不清楚(跳问109题)107 您家承包地谁在耕种?□1 自己/家人耕种2 雇人代耕种3 亲朋耕种4 转租给私人5 转租给村集体6 转租给企业7 撂荒8 种树9 其他108_1(107题=1-3,8-9)您家承包地平均收益大约□□□□元/亩/年(不清楚填答9999元,0元则表示无收益,回答完跳问109题)108_2(107题=4-6)您家承包地转租的收入有大约□□□□元/亩/年(不清楚填答9999元,0元则表示无偿。

社区搬迁摸底调查问卷模板

社区搬迁摸底调查问卷模板

尊敬的社区居民:您好!为了更好地了解社区居民对搬迁工作的需求和意见,我们特开展此次搬迁摸底调查。

您的宝贵意见将有助于我们制定更符合居民利益的搬迁方案。

本问卷采取匿名方式,所有信息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放心填写。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一、基本信息1. 您的姓名:(请填写)2. 您的性别:()A. 男B. 女3. 您的年龄:()A. 18岁以下B. 18-35岁C. 36-50岁D. 50岁以上4. 您的居住地址:(请填写具体门牌号)二、家庭情况5. 您的家庭人口数:()6. 您的家庭成员构成:(请勾选)A. 仅有配偶B. 配偶与子女C. 配偶与父母D. 配偶与其他亲属E. 独居7. 您的家庭经济状况:()A. 优裕B. 良好C. 一般D. 较差E. 困难三、居住条件8. 您目前居住的房屋类型:()A. 商品房B. 经济适用房C. 城中村平房D. 其他9. 您目前居住的房屋面积:()10. 您的房屋产权性质:()A. 产权清晰B. 产权共有C. 产权不明D. 其他11. 您目前居住的房屋存在以下问题,请勾选:A. 房屋漏水B. 墙体开裂C. 没有下水道D. 没有卫生设施E. 其他(请说明)四、搬迁意愿12. 您是否愿意搬迁?()A. 愿意B. 不愿意C. 视情况而定13. 如果您愿意搬迁,以下哪些因素对您的搬迁意愿影响较大?(可多选)A. 搬迁补偿B. 新居位置C. 新居环境D. 新居配套设施E. 其他(请说明)14. 您对新居的期望如下:(可多选)A. 交通便利B. 环境优美C. 配套设施完善D. 附近有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E. 其他(请说明)五、其他意见与建议15. 您对社区搬迁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请在此处填写)感谢您的参与!祝您生活愉快!【调查问卷结束】。

地理实践活动—人口迁移调查表

地理实践活动—人口迁移调查表

人口迁移调查
记录人:班级:时间: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自己祖上人口迁移,了解老一辈人的人生经历,增进情感,减少代沟,珍惜当下美好生活,并且能对人口迁移的类型、时间尺度、迁移的原因有更深入的了解。

【调查方案】
1、利用假期或周末时间,可以通过当面或视频电话的形式与父母和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邻居等熟悉的长辈们交流(如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可查询家谱),了解祖上是否有过人口迁移现象,如果有请如实记录,注意:不能仅以完成任务为目的,要认真、耐心的倾听。

2、填表要求:
1)时间写的是人口迁移的时间,也可以是时间段,尽量具体,如果记不清,可以写xxxx 年夏等;
2)人物可以写具体姓名或尊称,最好标记与本人的关系。

为了保证调查的完整性,尽量有父母辈、祖辈、更久远的(通过回忆、查询家谱、查询地方志等方式);
3)迁入地和迁出地如果不是现在的地名,可以写以前的地名,后面标记好现在对应的省市即可;
4)迁移原因可结合课上所学的知识概括写,如有具体故事背景,可单独附在调查表后;
5)调查表填写优秀的,经本人同意,可作为优秀作品,放到地理实验室保存展示;
【活动评价】
活动中遇到
那些困难
不足之处
个人评价
家长评价
老师评价
同学评价
【实践应用】
1、绘制家谱图。

2、绘制家族迁移路线图。

3、写一篇200-300字的感想,题材不限,题目自拟。

贵阳市城市人口流动状况调研分析

贵阳市城市人口流动状况调研分析

贵阳市城市人口流动状况调研分析摘要: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和建设步伐逐渐加快。

在城市建设期间,城市流动人口显着增加。

这是城市规划的结果,也是对城市领导力的充分肯定。

分析城市人口流动状况,人口流动现象,从而评估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

对调查数据进行研究,城市人口流动不容乐观。

人口孤立存在严重的情况。

该文件分析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条件。

进行系统的数据研究。

一、调查目的选择一个研究对象来了解城市交通现象。

据统计,2016年中国城镇移民人数约为4.32亿,流动人口也呈上升趋势。

这是城市发展和区域转型现象的驱动力。

在城市流动人口现象出现后,人口变化,尴尬的半建筑情况也被消除。

这使得一个城市的人们就像没有根的浮萍,生活质量低,生活质量难以保证。

基于适应当地条件的想法,城市浮动将被仔细分类,从而完成了各为系统的规划。

“半城市化”的枷锁将得到解决。

文章致力于了解公共服务体系内容,明确贵阳城市流动人口管理问题,完成系统规划和分析。

解决城市移民的住房问题。

二、调查现象分析城市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对问卷形式做出判断,研究人口流动因素。

完成假设以及设计规划。

贵阳市统计局公布了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在过去的10年中,贵阳市人口增加了606112人,各区县市的人口密度云岩区最高,达到了每平方公里10233人。

常住人口432万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42747人,占17.17%;15-64岁人口为3239483人,占74.91 %;65岁及以上人口为342331人,占7.92 %。

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7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3.8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4个百分点。

另外,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946323人,占68.13%,同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增加671611人。

调查了受访者的性别数据,包括398名男性和266名女性。

年龄分析,年龄组分为45岁以下、30岁以下,其余30岁以上。

人口的迁移

人口的迁移

1.概念:人口出于某种目的,移动到一定距离之外,
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 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一 般在一年以上)。
A 空间移位(必须跨越行政区界限) 人口迁移 判断标准 B 居住地变更(必须改变居住地) C 时间限度(一般1年以上)
Page 7
Page 38
Geography
迁出地 ①加强与外界社会经济、科技文 化联系 ②有利于发展本地经济 ③缓解人地矛盾,促进发展 ④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有利
不利
①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②留守儿童、空巢老人 所引起的系列问题
小组课后探究
Geography
在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便有一些农村劳动力( 民工)到城市中就业,但是人数很少;到了90年代初,农 村劳动力(主要是青年)开始大规模外出打工。到了 1994、1995年的春天,交通部门首先感到大量农村青年 涌入城市的压力,由此,“民工潮”一词出现,并逐渐受 到政府、媒体和研究机构的重视。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为何有大量的民工流动? (2)民工流动的特点是什么? (3)我国普遍存在的人口迁移是由乡村到城市,这种迁 移对城乡的发展各有何利弊?
Page 34
Geography
C
A)
Geography
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的地区是( ) A、南美洲、南极洲 B、欧洲、北美洲 C、大洋洲、北美洲 D、亚洲、南美洲 4、从迁移方向看,我国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B ) A、由城市到农村 B、由农村到城市 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 5、我国20世纪80年代,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设 立,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其主要原因是( ) A、政治因素 B、经济因素 C、气候因素 D、资源开发因素

市人口变动调研报告

市人口变动调研报告

市人口变动调研报告市人口变动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市人口的变动对城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市人口的变动情况及其原因,我们进行了针对市人口的调研。

二、调研对象我们选择了市区内多个社区作为调研对象,包括人口密集的住宅小区、商务区、工业区以及旅游区等。

三、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人口数量变动、人口流动原因、人口特征等方面的问题。

实地观察则通过实地走访社区、商铺、工厂等相关地点,直接观察人口变动的情况。

四、调研结果1.人口数量变动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我们发现市人口数量在近几年有所增加。

其中,住宅小区的人口数量增加最明显,比例达到80%;商务区和旅游区的人口数量也有所增加,比例分别为10%和5%;工业区的人口数量略有减少,比例为5%。

2.人口流动原因调查显示,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市区内的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机会较多,吸引了许多人口来这里工作和生活。

同时,市区内设有高校、医院、商场等配套设施齐全,也吸引了一部分人口成为市区的居民。

而人口流出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增加。

工业区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居民选择迁出市区寻找更好的生活环境。

3.人口特征市区人口的主要特征是年轻化和高学历化。

调查发现,多数居民年龄在30岁以下,占比约为60%;同时,大多数居民拥有中学以上学历,占比约为70%。

这也证明了市区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年轻人才的趋势。

五、调研结论根据我们的调研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市人口数量在近几年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加快和就业机会增多。

2.人口流入的主要原因是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人口流出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污染和生活压力增加。

3.市区人口的主要特征是年轻化和高学历化,这与市区的经济发展和教育水平提高有关。

六、建议结合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加大对工业区环境治理的力度,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吸引更多居民留在市区生活。

快速成长城市外来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分析——以宁波市的调查为例

快速成长城市外来人口长期居留意愿分析——以宁波市的调查为例
务 工人 员 的住 房 、 房 和 集 体 宿 舍 的修 建 、 租 管理 等 方 面促 进 了外 来 人 口居 住 环 境 和 工 作 环境 的 改善 ; 是 外 来人 口的 年 龄 、 四
受 教 育 程 度 、 宁波 的 时 间长 短 以及 孩 子 是 否 能 够 在 流入 地 就 学 或就 业也 是 决 定 外 来人 口长 期 居 留下 来 的 主 要 的 原 因。 来


引 言
调查 资料 对 京津 沪穗 外 来人 口留城 意愿 进行 分 析 显示 , 外来人 口 中北 京 的 2 . , 津 的 2 . , 57 天 69 上海 的 1 . , 州 的 3 . 打 算 长期 居 留在 本 18 广 56
随着 中国城 市 化 进 程 的 加 快 , 京 津 沪 3大 除 直 辖 市外 , 深圳 、 波 、 州 以及 其 他 快 速成 长 的 宁 温
关键词 : 来人 口; 外 长期 居 留 意 愿 ; 会 融入 社 中 图 分 类 号 : 9 C2 文献标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5 3 8 2 1 ) 1 1 5 5 l 0 —6 7 ( 0 2 0 —0 O ~O
的外来 人 口展 开 了相 关 调 查 , 建 武 [ 利 用 这 一 张 2 ]
中心城 市也 都 成 为 吸纳 来 自农 村 、 自落后 地 区 来
“ 民工 ” 农 和各 种 高 端 人 才 的 中心 , 中 国人 口城 为 市 化做 出 了 巨 大 贡 献 。 同样 , 自全 国各 地 的 高 来 端人 才 和务工 者 , 为这 些 快速 成 长 城市 的社 会 、 经 济发 展做 出了巨大 贡 献 , 至这 些 城市 的社 会 、 甚 经 济运 行 已经 离 不 开 这 些 外 来 务 工 者 和外 来 人 口。 快速 成 长 的这 些 大 城 市 中外 来 人 口的生 存 状 况 、 居 留趋势 和 意 愿 、 在 的社 会 经 济 问题 已成 为各 存 级政 府 非 常关 注 和影 响社 会经 济发 展 决策 的重要 方面, 因而也 就 成 为 国 内外 学 者 关 注 并 进 行 深 入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状况满意度的调查——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状况满意度的调查——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状况满意度的调查——以上海市宝山区为例Wu Caixuan【摘要】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居住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是城市外来流动人口融入社会的关键一步,也是新时期我国城市所面临的挑战.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上海市宝山区的外来流动人口,围绕配套设施、房屋地段、周边环境、房屋性价比、物业管理、交通便利性等方面,开展了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状况的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现住住房总体满意度为介于一般和比较满意之间,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善建议.【期刊名称】《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13)002【总页数】6页(P53-58)【关键词】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状况;满意度【作者】Wu Caixua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323.6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村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成为我国重要的社会和经济现象。

根据《2017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1]显示,2017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8 652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和本地农民工数量相较于2016年分别增长2.0%和1.7%,外出农民工在农民工总量中占较大比例。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不仅关乎城市化的进程,还是关乎民生的重大问题。

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居住问题得到合理解决是城市外来流动人口融入社会的关键一步。

一、城市外来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相关研究由于人口流动主要以农民工为主体,流动人口常常被贴上特殊的身份标签——农民工。

流动人口和农民工几乎成为了外延相同的概念,在国内很多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对农民工的研究。

居住问题是农民工面临的最基本和最严峻的问题之一,当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进城农民工居住状况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围绕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的居住现状以及未来趋势进行研究具体包括外来流动人口的居住空间分布、居住形态、居住条件等方面。

杨龙[2]指出,农民工居住的房屋主要是租房和单位提供的宿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报告
课程: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实验项目:城市人口分析——人口在城市内的迁居问卷调查指导教师:
实验室:专业:城市规划学号:学生姓名:成绩:
一.实验时间
2010年10月22日-24日
二.实验地点
恩施市清江水岸小区小渡船街道百花苑小区
三.实验目的
通过对一个区域(如工业区、街区等)人口与环境质量的调查与讨论,有助于了解人口这一因子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重要性,为城市人口容量的界定提供理论支持。

四.实验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按上述的内容设计问题,包括满意度调查、迁居者属性特征调查以及人口迁居特征调查。

其中人口迁居特征调查方法①迁移方向性特征调查方法:把每个居住小区迁居住户的前住地标在地图上,以便分析迁居的方向性特征和空间特征;②迁移距离特征调查方法:把迁居距离分成215km、215~5km、5~7km和7km以上的4个等级来说明迁居的距离特征,分别作出各居住小区所有迁居的累计曲线;③迁居空间类型特征调查方法:把城市地域划分为CBD(新一轮城市规划中划定的范围)、旧城区(1949年时的建成区)、新城区(解放后的建成区)三种空间类型,并将人口迁居的空间类型组合为9种:CBD-CBD、CBD-旧城区、CBD-新城区、旧城区-CBD、旧城区-旧城区、旧城区-新城区、新城区-CBD、新城区-旧城区、新城区-新城区;分3个迁居时段,把所有迁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空间特征。

五.实验结果
1.满意度调查
表1-2-1小区居民满意度调查表
2.迁居者的属性与类型特征调查
表1-2-2a小区迁居者的属性特征调查表
周次:星期:节次:日期:
表1-2-2b小区迁居者的属性特征调查表表
3.人口迁居特征
(1)迁移性特征
表1-2-3小区迁移性特征调查表
(2)迁移方向性特征
把每个居住小区迁居住户的前住地标在地图上,画出迁移方向性特征图
(3)迁移距离特征
表1-2-4小区迁移性特征调查表
根据表格数据作出各居住小区所有迁居的累计曲线。

(4)迁居空间类型特征
表1-2-5小区迁居空间类型特征调查表
分3个迁居时段,把所有迁居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不同时段城市内部人口迁居的空间特征。

周次:星期:节次:日期:
六.实验分析
1.迁移原因分析
迁居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可以归结为两类:主动的和被动的。

被动迁居往往表明迁居者受外界控制很大,自己虽然有改善居住状况的愿望,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很少有、甚至没有选择迁居(包括住宅区位、面积、样式等)的权利;主动迁居表明迁居过程中对住宅有相当充分的选择权利。

当然,主动迁居和被动迁居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两者也不是绝然分开的,这里只是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才将其分开。

由表2 可见,74%迁居为被动迁居,其中以单位分房为主;20.4%的迁居是主动迁居,其中以买房为主。

主动迁居和被动迁居的多少不仅仅反映了居民迁居的自由程度,更重要的是反映了居民的经济状况。

2.迁居类型与特征分析
根据调查,迁居者的职业、文化水平和经济状况三者是相互联系的。

由于迁居的主体是国家干部,也就决定了迁居者的文化水平较高、多数家庭的经济收入来源是工资和多数家庭的经济状况属一般。

另一方面,由于迁居者中有一定的私人业主,其经济收入并非工资来源,而他们的经济状况均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