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大学教案

授课班级: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授课时间:[具体日期]教学目标:1. 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熟悉人体测量和服装号型的基本知识。
4. 能够根据设计需求绘制服装结构图,并理解其应用。
教学内容:一、引言1. 介绍服装结构制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2. 阐述服装结构制图在服装设计、生产和销售中的作用。
二、人体测量与服装号型1. 人体测量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2. 服装号型的定义和分类。
3. 不同号型服装的制图特点。
三、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1. 立体构成法和平面构成法。
2. 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步骤:起稿、放样、调整、完成。
3. 服装结构制图的工具和材料。
四、服装结构制图的实例分析1. 分析常见服装款式(如连衣裙、西装、衬衫等)的结构制图。
2. 学习服装结构制图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五、作业与练习1. 根据所学知识,绘制一件简单服装的结构图。
2. 分析并修改给定服装结构图的不足之处。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什么是服装结构制图?它在服装设计中有什么作用?2. 教师讲解服装结构制图的概念和重要性。
二、人体测量与服装号型1. 教师讲解人体测量的基本方法和要点。
2. 介绍服装号型的定义和分类,并结合实例讲解。
三、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1. 教师讲解立体构成法和平面构成法。
2. 详细讲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步骤。
3. 演示服装结构制图的工具和材料。
四、服装结构制图的实例分析1. 教师展示常见服装款式(如连衣裙、西装、衬衫等)的结构图。
2. 分析服装结构制图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五、作业与练习1. 教师布置作业:绘制一件简单服装的结构图。
2. 学生分组讨论,互相交流、修改结构图。
六、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作业成果,教师点评。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作业中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服装结构制图的标准与要求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是裁剪服装的依据,是在服装设计效果图或款式图的基础上,按服装结构的组合原理,画出衣片的各个部件,并详细标明各个部位线条的绘制方法及计算公式等。
一、图纸幅面:常用幅面:
打印纸A3、A4
素描纸4开、8开
二、图纸布局:
1、图纸标题栏位置应在图纸的右下角。
2、服装款式图位置,应在标题栏的上面。
臀围
H
胸点
BP
袖长
SL
课堂练习
分小组讨论服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并说一说各自小组成员表现及学习心得。
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服装结构制图图纸布局、尺寸标注及服装制图中主要部位的英文代号,大部分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作业
1、什么是服装结构图?
2、服装制图主要部位代号有哪些?
本课教学反思
通过展示图片及实物,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通过小组讨论互动、互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率较高。本节知识点多、比较繁琐,还要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基础模块【模块二】制图基础知识
项目一·服装结构制图的标准与要求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服装结构制图的识图、制图,培养学生对服装结构制图的掌握能力。
重点难点
制图图纸布局、尺寸标注、主要部位代号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法、分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备注
课题引入
复习上节课内容,通过图片展示引入本课教学内容
2、制图中各部位尺寸在该结构最清晰的位置上标注一次。尺寸线用细实线绘制,其两端箭头应指到尺寸界线。
3、需要标明斜距离的尺寸时,需用细实线引出使之成为一个三角形,并在角的一段绘制一条横线,尺寸数字就标在该横线上。
(完整版)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班级: 09服装班一1-3课时课题:服装结构制图的依据(人体体型和人体测量)目的:1、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为以后的制图作准备。
2、简单了解本课程所学的内容。
重点:1、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2、了解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
3、理解人体各部位的测量方法并能动手操作。
难点:1、激发学生兴趣。
2、人体测量。
方法:理论讲解与操作相结合。
准备:1、测量工具:皮尺、直尺、记录笔、腰节带。
2、临时测体对象。
课时安排:3课时过程:A、讲解本课程知识点与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B、讲授新课: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
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片。
二、结构制图的依据有哪些?1、人体。
(主要依据)所谓“量体裁衣”,精辟地概括了人体和服装的关系。
2、测量人体有关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的规格数据。
(直接数据)注:人体运动规律则是作为服装放松的主要依据之一。
三、人体体型:可分人体比例和人体结构两个方面理解:(一)人体比例:测量单位:头正常人体:成年男性:7.5个头成年女性:7个头1—2岁: 4个头5—6岁: 5个头14—15岁:6个头16岁:接近成年人25岁:达到成年人身高(二)人体结构:为方便测量,可将人体的体表部位用假设的点、线、面表示。
1、点如:颈间点、肩端点、颈窝点、胸高点、等等。
2、线:如:颈围线、颈根围成、前中心线、胸围线、腰围线。
臀围线等等3、面:如:肩部、胸部、腰部、腹部、膝部、等等。
4、人体服装相对应的部位:在以后边制图边讲解,首先自己了解。
四、人体测量:人体测量是取得服装规格的主要来源之一。
(一)测体工具(常用)软尺:主要工具。
3、腰节带:围绕在腰节最细处,测量腰节所用工具。
(二)测体方法:(以女体为例讲解)测净体规格(仅穿内衣)。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第二章 第一节 服装制图的内容

第一节服装制图的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和掌握服装制图的种类。
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会服装制图的种类及各种服装制图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服装制图的了解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服装结构图。
服装图的特点。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讲授、指导(主导)内容学生学习、操作(主体)活动时间分配组织教学复习提问新授记录学生出缺席及课前准备情况。
1、什么是放松量?2、服装放松量与哪些因素有关?通过复习导入新课。
第二章制图基础知识第一节服装制图的内容一、效果图服装穿着在人体上的图成为服装效果图。
效果图根据设计的需要可分为彩色效果图和黑白效果图,它能够直接地反映出设计者的意图及穿着服装后的整体效果。
师生问候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学生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教师提问学生观察回答教师结合电脑演示讲解学生看并记录二、款式图服装款式图是按服装的实际比例绘制的式样图,它以正视图为主,背面图比正面图略小,对于某些比较复杂的部位,还应画出局部放大图,并作一些文字说明。
款式图比例要准确,省、褶裥、袋位、扣位及各部件的组合关系要表达清楚,分割位置、缉线要求等都要在图上标明。
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三、结构图服装结构图也是服装裁剪图,是裁剪服装的依据,是在服装设计效果图或款式图的基础上,按照服装结构的组合原理,画出衣片的各个部件,并详细标明各部位线条的绘制方法及计算公式等。
1.服装结构图2.各服装图的特点。
教师强调应注意的问题学生记录小结巩固练习1.表现服装的图有哪些?2.什么是服装结构图?总结所讲内容教师布置作业。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李春青目录课题一:男衬衫的制图课题二:男西裤的制图课题三:女西裤的制图课题四:牛仔裤的制图课题五:男西服的制图教学(三)、前开口结构变化:门襟翻边明纽开口过程教学过程四、男西裤完成纸样1.后裤片描出男西裤后裤片原型纸样,标明原有的点25,取25-D=6cm,点D为后袋口的中点位置。
取后袋口宽l4cm,画出后袋口线位置。
在裤脚口弧线处加上5cm的缝份,裁两片,取布纹经线。
2.前裤片描出男西裤前裤片原型纸样,在侧缝迹线上腰点标明为点A,取A-B=5cm,取B-C=l9cm为袋口线,用直线连接点B和侧缝迹线上点C,在前斜袋口线B-C处加上lcm的缝份,在裤脚口线处加上5cm的缝份。
裁两片,取布纹经线。
3.前袋垫布在前裤片纸样基础上,将袋口线B-C平行加出5cm为D-E,C-F=2.5cm,描出A -D-E-F为前袋垫布(袋衬)纸样。
裁两片,取布纹经线。
4.前袋贴边在前裤片纸样基础上,将袋口线B-C平行加出5cm,并在B-C线加上lcm缝份,描出B-D-E-F为前袋贴边纸样。
裁两片,取平行B-C线为布纹线。
四、男西裤的排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⑤后裆缝线在腰口线处,取②~③的1/2与后臀围大连接并延长,上端提高2 cm为后翘高,下端与后裆低落处相交。
⑥后腰围大由后翘高点量起W/4+1+4.5(省)=23 cm,在腰口线上相交。
⑦后裆宽由后裆缝线与后裆低落交点量起为H/10=10 cm。
⑧后中裆大以烫迹线为对称线两边平分。
⑨后脚口大按脚口规格20+2=22cm,以烫迹线为对称线两边平分。
⑩侧缝线由脚口大连至中裆大,再与臀围线和①的交点连接,中间凹进0.5cm,再连接至⑥,用弧线画顺。
⑾后裆缝弧线在后裆缝线上,由③至⑦用弧线画顺。
⑿下裆缝线由脚口大连至中裆大,再连至⑦,中间凹进1cm。
⒀后省将后腰围大三等分确定两只后省的位置,侧缝省长10 cm,大2 cm;后缝省长11 cm,大2.5 cm,与腰口线垂直。
服装设计结构制图教案模板

服装设计结构制图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掌握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工具和技能;3.培养学生对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兴趣和创造力;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工具和技能;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三、教学内容。
1.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1)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定义和作用;(2)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要素;(3)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原则。
2.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工具和技能。
(1)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常用工具和材料;(2)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3)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常见错误和解决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水平。
(1)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2)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3)通过作业和考核,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方法。
1.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2.案例分析和讨论的教学方法;3.实践操作和实习的教学方法;4.作业和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介绍一些知名服装设计师的作品,引导学生对服装设计结构制图产生兴趣。
2.讲解,讲解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常用工具和技能。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一些经典的服装设计案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服装设计结构制图。
4.实践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5.作业和考核,布置作业,对学生进行考核,检验其学习效果。
六、教学工具。
1.投影仪;2.黑板和彩色粉笔;3.服装设计结构制图的样品和模型;4.常用的服装设计工具和材料。
七、教学评价。
1.学生的课堂表现;2.学生的作业和考核成绩;3.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实习情况。
八、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2.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意见;3.下一步的教学改进和计划。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教案标题:服装结构制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 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实践操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师需要提前准备好服装结构制图的相关教学资料和示范样本。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纸张、铅笔、直尺、曲线尺等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服装结构制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对该主题的兴趣。
步骤二:讲解基本概念和原则(15分钟)1. 教师讲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如平面图、立体图、剖视图等。
2. 教师介绍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原则,包括比例、对称、平衡等。
步骤三:示范演示(2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件服装的结构制图示范样本,解释每个部分的绘制方法和技巧。
2. 教师通过示范演示,向学生展示如何绘制服装的平面图、立体图和剖视图。
步骤四:学生练习(3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使用纸张、铅笔等绘图工具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步骤五:展示和分享(10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绘制的服装结构制图作品,并分享制图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步骤六:总结和评价(10分钟)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服装款式进行结构制图的练习,提升技巧和创意。
2. 学生可以尝试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服装结构制图,提高效率和精确度。
教学资源:1. 服装结构制图的教学资料和示范样本。
2. 纸张、铅笔、直尺、曲线尺等绘图工具。
评估方法: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绘图技巧的运用情况。
2. 学生展示的服装结构制图作品的质量和准确度。
教学反思:在教案撰写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并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进行了合理的安排。
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的练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绘图技巧和创意思维,培养其对服装结构制图的兴趣和热爱。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

服装结构制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2.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3.能够独立完成服装结构制图。
二、教学内容1. 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服装结构制图是指将服装的各个部分按照一定比例和尺寸绘制出来,以便于制作服装的过程中进行参考和调整。
服装结构制图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环节,也是服装制作的基础。
2. 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测量在进行服装结构制图之前,需要对服装的各个部分进行测量,以便于确定各个部分的尺寸和比例。
测量时需要使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准确测量各个部分的长度、宽度、角度等。
(2)绘制绘制是服装结构制图的核心环节,需要根据测量结果,按照一定比例和尺寸,将服装的各个部分绘制出来。
绘制时需要使用铅笔、橡皮、直尺、曲线尺等工具,准确绘制各个部分的形状和大小。
(3)标注在绘制服装结构图的过程中,需要对各个部分进行标注,以便于制作过程中进行参考和调整。
标注内容包括各个部分的尺寸、比例、位置等。
(4)调整在绘制完成后,需要对服装结构图进行调整,以确保各个部分的比例和尺寸符合实际需要。
调整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3. 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测量准确测量是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基础,需要掌握使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进行测量的方法和技巧。
(2)熟练绘制熟练绘制是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关键,需要掌握使用铅笔、橡皮、直尺、曲线尺等工具进行绘制的方法和技巧。
(3)合理标注合理标注是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必要条件,需要掌握对各个部分进行标注的方法和技巧。
(4)灵活调整灵活调整是进行服装结构制图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和调整。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采用讲授、演示、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1. 讲授通过讲授,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技能。
2. 演示通过演示,让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具体操作过程,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实际操作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装结构制图》
笔记
学生:吴福苗
班级: 14服工本三
一·服装结构制图的含义:
是以人体体型、服装规格、服装款式、面料质地性能和工艺要求为依据。
运用服装制图的方法,在纸上(或直接在面料上)画出服装衣片和零部件的平面机构图,然后制作成样板或接着将面料裁成衣片。
(一)测量部位:
1、身高:头骨顶点量至脚跟。
2、衣长:前衣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围最交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
长度。
后衣长:由后领圈点向下量至衣服所需长度。
3、胸围:腋下通过胸围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4、腰围:腰部最细处,水平围量一周。
5、颈围:颈中最细处,围量一周。
6、总肩宽:从后脊左肩骨外端点,量至右肩骨外端点。
7、袖长:肩骨外端向下量至所需长度。
8、腰节长:
前腰节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胸部最高点量至腰节最细处。
后腰节长:由右颈肩点通过脊部最高点量至腰节最细处。
脊长:由后领圈中点量至腰间最细处。
9、臀围:臀部最丰满处,水平围量一周。
10、裤长:由腰的侧部骨宽骨处向上3cm(即腰宽)起,量
至裤长所需长度。
11、胸高:由右颈肩点量至乳峰点。
12、乳距:两乳峰之间的距离。
13、臀高:由侧腰部骨宽骨处量至臀部最丰满处的距离。
14、上裆长:由侧腰部骨宽骨处向上3cm处量至凳面的距离以
上侧体部位可参照书上。
衣长:L 胸围:B 腰围:W 裤长:L 袖长:SL 肩宽:S 领围:N 胸高位:BP 前腰节长:WL
制图工具
(一)尺:
1、直尺:基本工具,用于绘制直线条。
2、角尺:基本工具
主要用于制图中垂直的绘制。
3、软尺:
一般测量所用。
制图中用于测量各曲线,拼合部位的长度。
4、比例尺:
用于按一定比例作图的工具。
(二)量角器:
用于测量并确定某些部位的斜度。
如肩斜的倾斜的等。
(三)曲线板:
用于服装制图中的弧线、弧形部位的绘制。
图线的形式、规定及用途见下表。
(单位:mm)
注意:同一图纸中同类的宽度应一致。
虚线、点画线及双点画线的线
段长和间隔应各自相同,其首尾端应是线段而不是点。
三、制图符号:
制图符号的符号形式及含义见下表:
序号 符号名称 符号形式 符号含义
1 等分
表示该段距离平均等分 2 等长 表示两线段长度相等 3 等量
表示两个以上部位等量 4 省缝
表示该部位需缝去
5 裥位 表示该部位有规则折叠
6 皱褶
表示布料直接收拢成细褶 7 直角
表示两线互相垂直
8 连接 表示两部位裁衣中相逢 9 经向 对应布料经向
10
倒顺
顺毛或图案的正立方向
序号 图线名称 图线形成 图线宽度 图线用途
1 粗实线
0.9 1、服装和零部件轮廓线 2、部位轮廓线 2 细实线
0.3
1、图样基本结构的基本线
2、尺寸线与尺寸界线
3、引出线 3 虚线
0.3 叠面下层轮廓影示线 4 点画线 0.9 双折线(对称部位) 5
双点线
0.3-0.9
折转线(不对称部位)
11 阴间表示间量在内的折间
12 扑间表示间量在外的折间
13 平行表示直线或两弧线间距相等
14 斜料对应布料抖斜向
15 间距表示两点间距离。
其中“x”表
示该距离的具体数值和公式
四、制图代号:
常用的制图代号:
胸围:B 领围:N
腰围:W 肩围:S
臀围:H 长度:L
胸围线:BL 胸高点:BP
腰围线:WL 颈肩点:NP
臀围线:HL 袖窿:AH
领围线:NL 袖长:S
一、结构制图术语,常用的有:
1、净样:服装实际规格,不包括缝份、贴边等。
2、毛样:服装裁剪规格,包括缝份、贴边等。
3、画顺:光滑圆顺地连接直线与弧线。
弧线弧线。
4、劈势:直线的偏进,如上衣门里襟上端的偏进量。
5、翘势:水平线的上翘(台高)
6、困势:直线的偏出,如裤子侧缝困势指后裤片在侧缝上
端处的偏出量。
7、凹势:袖窿门、裤前后窿门凹进的程度。
8、门襟:衣片的锁眼边。
9、里襟:衣片的钉纽边。
10、叠门:门襟和里襟相叠合的贴边。
11、挂面:上衣门里襟反面的贴边。
12、省:又称省缝。
根据人体曲线形态所需缝合的部分。
13、间:根据人体曲线形态所需,有规则折叠或收拢的部分。
二、结构制图的一般规定:
制图比例、字体大小、尺寸标准、图纸布局、计量单位等在结构制图中必须符合统一的标准,才能使制图规范化。
一、制图的方法:
1、平面裁剪法:比例裁剪法(常用)
直接注尺寸法。
原型裁剪法
基型裁剪法
2、立体裁剪法。
3、计算机辅助裁剪法。
二、裙子的分类:
(一)按裙长分:迷你裙、短裙、中裙和长裙等。
(二)按工艺上的区别分:细间裙、褶间裙、定型裙、分割裙等。
(三)以腰围线高低位基准命名有:高腰裙、低腰裙、无腰裙、
背心裙等。
(四)按裁剪的片数来定各有:二片裙、四片裙、六片裙、八片裙等。
裙子从裁片结构上分有:
直裙、斜裙、拼接裙三大类。
三、西服裙:
(一)款式特点:西服裙主要采用褶间来增大人体下肢的活动。
常见的西服裙是在前篇中间收一只阴扑间,也可以在前篇两侧各收一只阴扑间。
褶间的上部弧线封口,下摆略放出一些。
1、下平线:作布边的垂直线。
2、上平线:作1的平行线,相距裙长一腰宽。
3、臀围线:按臀高,作2的平形线。
4、基本线:垂直于1,作本边的平行线。
5、臀围宽:按H/4+1,在臀围线上,从4处量取,作4的平行线。
6、中心线劈门:在2处,从4处线劈门1cm.。
7、腰围大:从2线劈门线往里量取W/4+3(省)。
8、放摆大:在下平线处,按臀围大加宽2cm。
9、侧缝弧线:侧摆处按上平线起翘0.7cm处,经过臀围大点,到
底摆大点,用弧线画顺。
10、底摆弧线:按底摆大点用弧线连顺下平线。
11、腰围弧线:按起翘0.7cm点用弧线连顺上平线。
12、阴扑间:从基本线放出10cm,作基本线的平行线。
13、前中心弧线:从劈门1cm线,连顺至臀围线。
14、明线封口:从腰围线至臀围线下10cm处。
装腰头,每一节的拼接采用收细裥,逐节加长、加宽,形成塔形,也称为塔裙。
制图较简单,不用测量臀围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