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张闻天事迹报告有感

合集下载

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

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

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在一个阳光还算明媚的日子里,我踏上了参观张闻天故居的旅程。

说起来,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出行,而是一场充满敬意与感慨的心灵之旅。

张闻天故居,坐落在一个看似普通却又透着不平凡的地方。

还没走进那扇门,周围安静的氛围就仿佛在提醒着我,即将踏入的是一段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空间。

走进故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古朴的建筑。

那老旧的砖瓦、褪色的门窗,仿佛都在默默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我慢慢地踱步其中,每一步都好像能感受到张闻天先生曾经在这里留下的气息。

屋子的布置简单而整洁,那些陈旧的家具摆放得整整齐齐。

一张老式的书桌,上面似乎还残留着先生奋笔疾书时的温度;几把木椅,安静地待在角落,见证了无数次激烈的讨论与沉思。

我凑近去看,书桌上的那盏油灯,虽然已经不再明亮,但其身上的斑驳痕迹却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挑灯夜战的夜晚。

穿过客厅,走进卧室,一张不大的床映入眼帘。

那床铺上的被褥叠得规规矩矩,让人不禁想象,在无数个疲惫的夜晚,张闻天先生是如何在这一方小小的天地里,怀揣着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牵挂入眠。

床边的一个小柜子,上面放着几本书,纸张已经泛黄,可那密密麻麻的字迹,却让人感受到了知识的力量和主人的勤奋。

继续往里走,来到了厨房。

那个土灶头,黑黢黢的,让人联想到曾经在这里升起的袅袅炊烟,还有为一家人准备饭菜的温馨场景。

灶台上的那些锅碗瓢盆,虽然已经不再使用,但它们曾经也是这个家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院子里,有一棵老树,枝繁叶茂。

我站在树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脸上,暖暖的。

我想,在过去的日子里,张闻天先生或许也曾在这棵树下乘凉、思考,为国家的未来谋划着。

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我不禁陷入了沉思。

张闻天先生在如此朴素的环境中,却能心怀天下,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断奋斗,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精神啊!想起我们现在的生活,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物质条件丰富得让人眼花缭乱。

可有时候,我们却在这繁华中迷失了方向,忘记了初心。

而在这里,在这座故居里,我仿佛找到了答案。

张闻天青年理想观

张闻天青年理想观

张闻天青年理想观对大学生理想教育的启示摘要:张闻天关于青年理想的观点,包括革命青年要有坚定而高尚的理想;要为实现理想奋斗到底;要学习实现理想的方法,同群众一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等。

新形势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已发生巨大的变化。

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在面对新时期新问题时还存在诸多问题。

重温张闻天青年理想观对新时期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张闻天理想观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1938年4月12日张闻天在陕北公学的演讲《论青年的修养》就理想这个青年修养中的重要问题展开了深刻阐述。

多年后的今天,重读这篇著作,仍倍感亲切振奋,它对新时期加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政治素质,引导他们树立与实现理想信念,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张闻天青年理想观的主要内容在《论青年的修养》中,张闻天从革命者与时代关系的高度来谈个人修养问题,紧贴抗战现实,围绕着青年的理想这一青年修养的核心问题,结合青年的特点展开论述。

(一)理想是青年最可贵的东西。

“生命如流水,只有在他的急流与奔向前去的时候,才美丽,才有意义。

”[1]张闻天很早便写下这优美而充满激情地文字,一如他屡受挫折却从未放弃过理想追求的一生。

在《论青年的修养》中,张闻天高度称赞高尚的理想对青年是可贵的东西。

指出“青年有一个很大的优点,这就是他们有高尚的理想,不论这个理想是抗日救国也好,共产主义也好。

”[2]这里,张闻天把理想看作是青年的优点,最可贵的东西,是精神支柱。

这既是对青年的鼓舞,又充分而深刻的阐明青年树立理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正是这种理想不断鼓舞着革命青年不断进步,愿意为理想社会的实现奋斗牺牲,创造了许多惊天动地与可歌可泣的伟大事业。

(二)青年要有克服困难,为理想而奋斗到底的精神。

追求理想的道路永远不会是平坦笔直的。

因为共产主义作为一种超越性的理想,虽然建筑在现实的物质基础之上, 但它的实现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干扰。

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

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

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作为一位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者和伟大革命家,张闻天的事迹和贡献为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张闻天故居,并深受触动。

在这里,我不仅看到了张闻天先生的居住环境,更重要的是领略到他的高尚品质和伟大的人格魅力。

这座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是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庭院式建筑。

一进门,我首先注意到大门上方挂着的“革命精神永存”的牌匾。

这六个简单的字眼,凝聚着全民族对革命英雄的敬仰和记忆。

进入门内,一条宽阔的青石小路直通庭院深处。

两旁的花草、流水与古建筑相映成趣,仿佛带领我走进了一个隐秘的世界。

在故居内部,墙上悬挂着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

我通过这些展品,进一步了解了张闻天先生的生平和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

其中一张照片是张闻天先生和他的家人,他们正笑容满面地坐在一起,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感觉。

这让我想到了张闻天先生在家庭中的角色,他不仅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个慈爱的父亲和丈夫。

这个家庭的和睦和温暖给了他力量去奋斗和付出。

故居内还陈列着一些书籍、信件和手稿。

这些展品让我见证了张闻天先生的学识渊博和他对中国革命事业的深思熟虑。

在他的书房里,书架上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涉及政治、经济、文学等各个领域。

一本本翻开的书页记录着他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和思考的精神。

同时,一封封写给家人和同事的信件也让我感受到他对家庭的关爱以及对革命事业的无限执着。

手稿上的墨迹字迹虽已稍显模糊,但其中透露出的坚定决心和智慧思考使我对他刮目相看。

参观故居的最后,我来到了张闻天先生的纪念馆。

这里收藏了丰富多样的展品,展示了他的一生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图文并茂的展板和详细的文字介绍,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这位伟大领导者的历史地位和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影响。

走出纪念馆的时候,我内心充满了对于这位伟人的敬意和敬佩。

参观张闻天故居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亲身体验,我更加坚定了要学习他高尚人格和革命精神的信念。

他的革命事业为我树立了榜样,让我深切体会到只有为人民、为国家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个人的价值和人生的价值。

自-关于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自-关于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

关于张闻天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张闻天是中共历史上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教育家,十分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

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必要性、原则、方法、机制建设等,张闻天都提出了独特而深刻的、富有开创性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至今仍对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

一重视对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张闻天的一贯思想。

1933年3月刚踏上中央苏区的土地,张闻天就着手创办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中央党校的前身),准备“广泛地有系统地传播马克思所创造的共产主义学说”。

1934年,张闻天在苏维埃大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说中指出:“苏维埃大学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际课程教育学生。

长征结束后,张闻天明确提出组织在职干部开展马列主义理论学习的任务。

他指出:“学习马列主义理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在抗日战争的新形势下,张闻天在1937年3月政治局会议上指出;“要重新教育干部,培养干部,使他们懂得新的政策,适合于新的要求。

”伟大的革命需要伟大的理论,随着抗战形势的发展,理论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而在延安还没有一所专门研读马列主义理论、着重培养有更多理论修养的干部的学校。

为此,党中央决定创办“马克思列宁学院”,由张闻天兼任院长。

为办好马列学院,张闻天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为党培养和教育了一批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的干部,他本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也日趋成熟。

白抗战结束后,张闻天虽然没有主管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但在他具体的工作辖区内,如在东北工作期间和外交工作期间,他仍然重视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直至他的晚年,张闻天仍在关注这件事业。

在张闻天看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必须长期重视和正视的战略任务。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党克服错误倾向的有力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在具有一定的理论准备而理论准备又不十分充足的基础上成立的。

党成立后,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不仅党的主要领导来不及进行理论上的补课,党员干部也没有进行及时的、必要的、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从张闻天提意见想到的

从张闻天提意见想到的

龙源期刊网 从张闻天提意见想到的作者:孙加祺来源:《同舟共进》2013年第03期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张闻天因提出了“不同意见”,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为此,老革命家难过地流下了战争年代都不曾流下的眼泪。

他的夫人刘英在《刘英自述》一书中说到此事:闻天在庐山讲话的稿本,后来读到了,所谓比较尖锐的话中,有这么一段——“讲一下党内民主作风问题,主席常说,要敢于提不同意见,要舍得一身剐,不怕杀头,等等。

这是对的,但是,光要求不怕杀头还不行,人总是怕杀头的,被国民党杀头不要紧,被共产党杀头还要遗臭万年。

所以,问题的另一面是要领导上造成一种空气、环境,使得下面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形成生动、活泼,能够自由交换意见的局面。

”这一段“尖锐的话”,今天读来不过是原则的话。

“人总是怕杀头的”,这是尖锐吗?不是,是真话。

从生理到心理,正常的自然死亡都令人恐惧,何况杀头呢。

“被国民党杀头不要紧,被共产党杀头还要遗臭万年。

”这段话也说不上“尖锐”,而且洋溢着共产党人不怕死的英雄主义精神。

张闻天所说的也是历史事实。

在中国革命的不同历史阶段中,党内许多被迫害的好同志都是若干年后才得以平反昭雪的。

解放后,毛泽东曾多次说过,舍得一身剐,不怕杀头这样的话。

这时,我们党已是执政党,国家处在和平建设时期而非战争年代。

在这样的年代里,仅仅为了提出不同意见,为了鼓励提出不同意见,竟然要冒被“剐”的风险,这种不同意见谁还敢提呢?显然,党内民主制度、民主风气不正常了。

正是这样,张闻天才提出了党内民主作风问题。

类似的话,毛泽东早在1957年就曾讲过,“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实际上,张闻天所提的空气、环境,是指制度。

但在人治条件下,这种制度只能靠“领导”去造成,这仍是大实话。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就指出了党内民主建设问题。

张闻天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及现实启示

张闻天根据地经济建设思想及现实启示
重, 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 , “ 农业 生产力是 低下 的 , 农 民 生活是痛苦的 , 社会也是贫穷 的” [ 。所 以很有必要发展
[ 作者简介】 姜伟( 1 9 9 o _ - ) 。 男, 沈 阳理 工 大 学硕 士研 究 生 , 研 究方向: 马 克 思主 义与 现 时代 。 周德刚( 1 9 6 4 一) , 男, 沈F 矗 理 工 大 学教 授 、 硕士 生导 师 , 哲 学博 士 , 研究方向 : 马 克 思 主 义 与现 时代 。
为 打破敌人 封锁 。他特意 强调 “ 特别鼓励对外 贸易的发 展” , “ 要尽量利用苏 区内外的商人 , 给他们 以特别 的好处 ”


担任 党的重要领导 。他十分关 心根据地 的经济建设 。 曾多
次赴基层调研 , 并取得了丰富 的调 研成果 ; 曾在东北 主抓
地方经济工作 . 提 出了许多具有理论价值 和实践意义的方 针政 策。 对我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 的形成和
业 和合 作 社 同私 人 资 本 主义 竞 争 。 四是 “ 斗争” ,即对 资
本 家恶意抬高物价 ,扰乱苏维埃经济 的行为 ,致使群众
生 活恶化 。政府通过 “ 用武装恐吓 、压迫 、没收与征 主任等。1 9 3 4年 1 月六 届五 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 常委 ,并在 “ 二苏大会” 上 当选为 中央政府人 民委员会 主席 。开始负责苏维埃政
发 展 做 出 了 重要 贡 献 。


张 闻天 根 据 地 经 济 建 设 思 想 的 内容
第三 ,张闻天还在该文中明确提 出了对待私人资本
张 闻天 提 出根 据地 经济建 设思想 集中在 三个时期 :
在 中央苏 区时期 。他提 出要 学会利用 私人 资本 主义 ,并

张闻天庐山会议发言

张闻天庐山会议发言

张闻天庐山会议发言1959 年的庐山会议,原本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纠正“大跃进”运动以来的“左”倾错误。

然而,在这次会议上,张闻天的发言却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张闻天,这位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以其坚定的信念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庐山会议上发表了一番引人深思的言论。

当时的背景是“大跃进”运动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日益凸显,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困难。

然而,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人仍然不愿意正视问题,不愿意承认错误。

张闻天的发言,首先强调了要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他指出,在经济建设中,不能违背经济规律,盲目追求高指标、高速度。

他认为,“大跃进”中的一些做法,比如过度强调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客观条件的限制,是导致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他深刻地分析了当时的经济形势,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例如,在农业生产方面,虚报产量、过度征购等做法,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影响了农业的发展。

在工业生产中,片面追求钢铁产量,忽视了质量和配套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经济结构的失衡。

张闻天还强调了要重视综合平衡。

他认为,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个部门之间需要保持协调和平衡。

不能只注重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忽视了其他方面。

只有实现了综合平衡,经济才能稳定、健康地发展。

在发言中,张闻天也谈到了民主作风的问题。

他呼吁要充分发扬民主,让各级干部能够畅所欲言,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错误的决策。

然而,张闻天的这番发言,却遭到了错误的批判。

在当时的政治氛围下,他被指责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

张闻天的庐山会议发言,虽然在当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认可,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却具有重要的意义。

他的发言体现了一个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实事求是的品质和勇气。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张闻天发言的正确性和价值。

他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我们要从张闻天的经历中吸取教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尊重客观规律,发扬民主作风,不断推动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

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

参观张闻天故居观后感参观张闻天故居,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位伟大领袖的卓越品质和丰功伟绩。

张闻天同志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为我国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下面是我对参观张闻天故居的观后感。

张闻天故居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一角,是一个富有历史文化意义的地方。

故居坐落在青山环绕的自然环境中,建筑简朴而古朴,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走进故居,我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曾经这位伟大领袖的生活气息。

故居内部布局严谨有序,展示了张闻天同志的一生经历和重要历史事件。

我看到了他的书房、卧室和起居室。

书房里摆放着一张办公桌和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各种书籍和文件,展示了张闻天同志的学识和治国理政的智慧。

卧室里有一张简单的木床,床头柜上放着他常用的日用品,简朴而朴实。

起居室里摆放着他居住时的家具和生活用品,处处透露出一种平凡而勤俭的生活态度。

走出故居,我来到了故居周围的花园。

花园内种满了各种花草树木,景色如画。

在花园的中央,竖立着一座高大的铜像,铜像上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了张闻天同志的形象。

身着中山装的他,面容庄重而坚毅,给人以深深的敬意和崇拜之情。

在参观过程中,我不禁回想起张闻天同志的革命生涯。

他是一个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从他积极参与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到与毛泽东一起创建中国共产党,再到领导工农红军,进行艰苦卓越的长征,张闻天同志为中国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参观张闻天故居,不仅仅是了解一位伟大领袖的生平事迹,更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次回顾和反思。

张闻天同志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终生,他的战斗精神和革命理念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一生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无私奉献的生动写照。

参观张闻天故居,使我深刻领悟到了伟人的伟大之处。

他们不仅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和智慧,更重要的是他们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为公众利益奋斗的精神。

张闻天同志的一生是对这种精神的最好诠释。

通过参观,我深感自身责任重大。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伟人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张闻天事迹报告有感
——上海市施湾中学高佩2011年6月24日下午,党支部组织党员听张闻天故居负责人的报告《听闻天故事扬闻天精神》。

通过介绍,我对张闻天同志有了更深的了解:张闻天17岁考入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此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公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之一。

虽然他曾经深受“左”倾思想影响,但在实践中醒悟,毅然决然同“左”倾错误决裂,在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坚持了正确方向,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为夺取抗战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实现转变的理论奠基者和实际执行者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张闻天经过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从当时的中国实际出发,在党内较早地提出了“发展新式资本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全部方向和内容,也是将来社会主义的前提。

”可以这么说,这时期的张闻天在理论上已经对新民主主义经济进行了正确的探索。

东北根据地建设期间,张闻天的五种经济成分思想又一次在实践中产生质的飞跃,更加系统、成熟,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庐山会议上,张闻天不顾个人荣辱,坚持真理,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和无私人格。

接下来,负责人向我们剖析了张闻天同志是怎样做到模范带头作用的。

让我们更进一步看到张闻天同志身上令人难忘的三点:一生光明磊落,敢于坚持真理,勇于纠正错误。

让人感动的实际:一生曾三次让出共产党总书记,只要能为党做事就行,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

对搞特殊化、损公肥私的行为,张闻天同志是深恶痛绝的,他说“我没有后门,就是有也不开”。

他一生言一律己,临终前让妻子写下他们的合约:“二人生前商定:二人的存款,死后交给党,作为二人最后所交党费。

通过学习,我对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有了深刻了解,更重要的是,对于张闻天同志的这种为党奉献终身的精神所感动。

他让我们明白了怎么样做一个共产党员。

什么才是真正的为党的事业发展奉献终身。

张闻天同志的那种终身好学,不断求知,重视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习他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爱憎分明,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为人师表,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专业知识传授学生,教育学生成才成人,要以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以身作则,起到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