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保税港区介绍(QingdaoFTPZ)
青岛保税港区邯郸(鸡泽)功能区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鸡泽县隶属于河北省邯郸市,位于河北省南端,邯郸市东北部,太行山东麓海河平原的黑龙港流域,地处晋、 冀、鲁、豫四省交界区域,中原经济区范围内,东经114°51-115°01,北纬36°93-37°49之间。
西临京广铁路和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京广客运专线,东靠京九铁路,南有邯济铁路,邯黄铁路和邢和铁路 联络线在境内交汇呈Y字形过境建鸡泽站、鸡泽北站和曹庄站,东吕高速公路(山西吕梁—山东东营)擦境而过, 邯港高速公路(在建)纵贯南北;邯临公路(s311省道)、沙曹公路(s214省道)和永河公路(s318省道)呈十 字形穿境,至此鸡泽将成为邯郸市县域境内优先拥有铁路交叉,公路纵横,交通优势极其便利的综合路。
青岛保税港区邯郸(鸡泽)功 能区
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曹庄镇下辖保税港区功能区
01 简介
03 地理位置
目录
02 建设历程 04 招商情况
基本信息
青岛保税港区邯郸(鸡泽)功能区位于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曹庄镇,在省外设立的第一家功能区,功能区于 2016年2月1日正式签约筹建,设计规划面积约6平方公里,功能区由进口保税仓库区、出口监管仓库区及涵盖跨 境电子商务监管等多职能的监管场站、国际汽车展销中心、国际商品展销中心、创业基地等多种业态组成。
招商情况
招商情况
青岛保税港区邯郸(鸡泽)功能区现已成立功能区管理委员会,积极开展招商工作,已洽谈了一批有意向进 驻的企业。青岛保税港区邯郸(鸡泽)功能区愿秉承开放共赢的核心理念,以真诚细致的服务态度,诚交天下朋 友,共谋发展大计。
谢谢观看
功能区将努力创建成区域性物流中心、进口商品展销中心、商贸中心和以环保、科技为主导的加工制造业基 地。打造晋冀鲁豫四省交汇的内陆港和跨境电子商务集散中心。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

发展现状
港口与航运的相辅相成、协调发展,形成了我市港航事 业良好的发展态势。2008年,青岛港口吞吐量突破3亿 吨,增幅14.34%,占全省吞吐量的47.2%,列全国第五 位,位居世界第七位;集装箱吞吐量1038.1万标箱,增 幅9.63%,占全省集装箱吞吐量的78.55%,列全国第五 位,位居世界第十位;外贸吞吐量达到2.12亿吨,增幅 10.98%,占全省外贸吞吐量的57.55%,列全国第三位; 进口铁矿石约9350.8万吨,继续保持世界第一,进口原 油4730万吨,继续保持全国第一。2008年,全市水路 运输完成客运量1031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4384万人/ 公里;完成货运量6441万吨,货运周转量470.18亿吨/ 公里。
港口基本情况及发展现状
港口现状( 港口现状(2008年底全港共有各类生产性泊位 年底全港共有各类生产性泊位 9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个,综合通过能 个 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9个 力达到1.80亿吨,完成吞吐量 亿吨,集装箱 亿吨, 亿吨, 力达到 亿吨 完成吞吐量3.1亿吨 通过能力750万TEU,完成吞吐量 通过能力 万 ,完成吞吐量1038万TEU。 万 。 18个集装箱专用泊位,5894米) 个集装箱专用泊位, 个集装箱专用泊位 米 青岛港是山东沿海地区最大的沿海港口和环渤 海南部地区最大的外贸运输口岸。截至2008年 底,青岛港口拥有生产性泊位94个,其中万吨 级以上泊位59个。
发展趋势
2010 年实现港区全面封关运营,届时港 区内集装箱专用泊位将达到19个,实现集 装箱年吞吐能力 1150 万标箱。在保税港 区政策带动下,预计用3至4 年时间,青 岛港可成为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集装箱中转 枢纽港之一,成为沿黄九省区进出口贸易 集散中心和功能最全、规模最大、政策最 优惠、服务最便捷的综合性大港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大通关模式构建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大通关模式构建保税港区一般与港口相连或相邻,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推动区港联动发展是激发港口发展后劲、促进保税港区功能开发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大物流综合平台的关键和港口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
在经济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推动区港联动良性发展、促进物资要素高效流动和合理配置成为保税港区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
[1]本文介绍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以下简称前湾保税港区)大通关模式构建情况,以期为提高口岸通关效率、提升大物流综合效应提供途径。
1 前湾保税港区简介1.1 港区概况保税港区指由国务院批准设立,在港口作业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集港口作业、物流和加工业于一体,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
前湾保税港区于2008年9月7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规划面积2,于2010年封关运营,是目前我国大陆地区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通关最便捷的特殊经济区域。
该保税港区包括码头作业区(前湾港区二期和三期工程)、物流仓储区、加工贸易区、港口配套服务区等功能区,是我国第一个实现区(保税区)、园(保税物流园)、港(港口)整合升级发展的保税港区,也是我国目前港口与陆地区域相融合的保税物流层次最高、区位优势最明显的监管区域,同时是在形式上最接近自由贸易港政策模式的港区。
1.2 港区主要特点(1)区港联动,互补发展。
港口是对外贸易的重要节点和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地,而保税港区内的企业和货物则享受特殊的税收政策。
区港联动实现进出口货物从港口进入保税港区的流水线组织和关联作业,促进港口与保税港区潜能互补发展,同时带动金融、贸易、消费、信息、服务等关联产业发展。
(2)信息化程度高。
前湾保税港区自封关运营以来,不断优化关联业务流程,积极搭建以延伸产业链、提升通关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主要目标的信息化平台,推进以信息共享为基础的保税、通关、作业等环节无障碍模式,开展电子数据交换,打造以信息中心为特征的现代综合物流平台。
保税港区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2008年9月7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正式获得国务院批复建设。
根据规划,2010年实现港区全面封关运营。
一、优越的资源和区位优势港区设立于胶州湾西岸,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包括4.8平方公里码头作业区和 4.92公里物流、加工区,划分为码头作业区、物流仓储加工区、港口配套服务区等功能区。
区域周围还有临港非保税物流园区、铁路中心编组站(即将设立)、等其他物流运作区。
目前,青岛港是我国第二大外贸口岸,前湾港是我国北方最大的集装箱港。
到2010年,规划建设的前湾保税港区的19个码头泊位将全部投入运营,带动青岛口岸集聚1500万标箱的吞吐量及3亿吨的吞吐能力,成为换渤海经济圈现代物流发展的“超级引擎。
作为山东乃至沿黄流域九省区唯一的保税港区,前湾保税港区将进一步优化山东港口集群资源配置,形成以青岛港为龙头、烟台和日照港为两翼、以半岛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外贸集装箱中转枢纽。
区内企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批复设立后,各项工作迅速由“申办期”转为“验收预备期”。
据初步分析,到2010年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正式封关运营后,年进出口总额可达430亿美元,带动全省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到6亿吨以上,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现代物流发展的超级引擎,有力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开发开放。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整合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众多政策优势于一身。
前湾保税港区在国内立足半岛港口群,服务山东省,辐射沿黄九省区,构筑区域性国际物流中心、大宗原材料交易定价中心、特色产业集聚中心,成为环渤海经济圈“大(连)、青(岛)、天(津)”支撑发展格局的重要一极。
在国际上面向东北亚,初步建成以青岛港为龙头,以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以半岛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外贸集装箱中转枢纽,培育壮大港航服务、跨国采购、特色研发、服务外包、信息中介等现代服务业集群,成为国际航运中心、期货交割中心,并探索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先行试验区。
业可享受便捷的进出境手续、优惠的税收政策、宽松的贸易管制、简化的业务手续等。
青岛保税区

青岛保税区青岛保税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的经济特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本文将从青岛保税区的背景、发展历程、特点以及对经济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一、背景青岛保税区是中国最早设立的保税区之一,于1992年被国务院批准设立。
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新时期的重要举措之一,保税区的设立旨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吸引外资,推动青岛市及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历程青岛保税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最初,保税区主要侧重于进出口贸易和加工贸易,为企业提供海关监管下的特殊税收政策和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青岛保税区逐渐扩大了业务范围,发展成了一个综合型的自由贸易区,包括了加工贸易、物流仓储、金融服务等多个领域。
三、特点1. 优惠政策:青岛保税区拥有特殊的税收政策,例如免征关税、减免增值税等。
这些政策吸引了大量国内外企业在保税区设立业务,推动了青岛保税区快速发展。
2. 便捷海关监管:青岛保税区依托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通过建立高效的海关监管机制,提供了便捷的通关服务。
这使得企业能够更加方便地进行国际贸易活动。
3. 资金金融便利:保税区内设有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等一系列金融服务。
这为企业的资金流转提供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途径。
四、经济影响青岛保税区的发展对当地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保税区带来了大量的外商直接投资,吸引了众多世界知名企业落户。
这些企业的进驻为当地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
同时,保税区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升级。
青岛保税区还促进了青岛市及周边地区的国际贸易发展。
通过提供便捷的通关服务和优惠的贸易政策,青岛保税区成为了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重要的贸易枢纽。
越来越多的货物从这里出口,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青岛保税区还通过多种方式促进了当地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保税区积极引进国内外技术和研发资源,建设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和科技园区,推动了当地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
青岛保税港区打造国内一流保税港区

青岛保税港区打造国内一流保税港区作者:来源:《卓越管理》2010年第06期青岛保税港区打造国内一流保税港区2009年9月1日,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一期)正式封关运营,成为我国唯一一家按照“功能整合、政策叠加”的要求,由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整合临近港口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和率先享有集港口作业、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和港航服务等四类功能与出口入区退税政策的特殊经济园区,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增添了一个强力助推引擎。
青岛前湾保税港区设立于胶州湾西海岸,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其中包括4.8平方公里码头作业区和4.92平方公里物流、加工区。
划分为码头作业、综合物流、国际物流、出口加工等四大功能区。
其发展定位是:在国内,立足青岛,服务山东,依托陇海线,支撑环渤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政策功能区;在国际,面向环黄海,构筑世界先进的自由贸易港区,提升山东省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竞争力,建设东北亚最具影响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区。
在青岛保税港区享有的国家稀缺性政策资源的带动下,以青岛保税港区为载体,将国际枢纽港优势与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特殊功能整合叠加,将传统港口的集装箱运输与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转口贸易及金融、保险、代理等服务业务紧密结合,使保税港区成为高度透明、市场化运作、与国际完全接轨的区域,成为当前对外开放的政策制高点,有利于增强我国港口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的层次和水平。
青岛保税港区还将有助于提高口岸的对外开放水平和增强对山东省的辐射带动能力。
保税港区的特殊功能政策,将有效整合港口资源,增强港口整体竞争实力,带动全省港口群发展,通过区港联动、区区联动、港港联动等形式,加快山东省建设以青岛为龙头,以日照、烟台为两翼,以半岛港口群为基础的东北亚航运中心步伐。
青岛保税港区一期封关运营后,为尽快发挥带动效应,青岛保税港区管委会以建设国际一流自由贸易港区为目标,加快推进青岛保税港区基础建设、管理运营、功能开发、政策辐射等各项工作,会同青岛海关、码头运营企业及相关部门组成课题组,就通关模式、业务流程、功能开发、政策应用等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制定了具体推进措施,引导企业充分利用保税港区政策拓展业务,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搭建了新平台。
青岛保税港区自贸中心有限公司简介

青岛保税港区自贸中心有限公司简介名称:青岛保税港区自贸中心有限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国有独资)住所:山东省青岛市保税港区莫斯科路49号汽车文化博物馆A2002(B)法定代表人:李书娟注册资本:壹亿元整成立日期:2017年02月06日经营范围: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际贸易、转口贸易、区内企业之间贸易及贸易项下加工整理;汽车销售;商务信息咨询;物业管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禁止的,不得经营;应经审批的,未获批准前不得经营,法律法规未规定审批的,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房屋及场地租赁(不含住宿);展览、展示服务;代理报关报检;物流分拨(不含运输);财税信息咨询(不含代理记账)。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青岛保税港区自贸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贸中心)由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管理委员会结合港区发展定位,为加快推进由保税港区向自由贸易港区转型发展需要而设立的全资国有平台公司。
公司注册成立于2017年,位于青岛保税港区莫斯科路49号,注册资本人民币1亿元。
自贸中心旗下由青岛国际汽车口岸管理有限公司、青岛保税港区进口商品管理有限公司与青岛保税港区进口商品直营中心有限公司整合组成,是以贸易、电商、文化产业为主体业态,平行进口车、酒世界、直营中心等为实业载体,“多元化、多平台”产业集合体管理公司。
作为山东省唯一的整车进口口岸和进口商品总部基地,公司定位将主要围绕港区繁荣贸易平台和提升产业服务为主,开展围绕港区优势延伸的国际贸易业务、新兴业态、投融资平台的搭建,最终形成集港区优势、国企背书、资源整合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
自贸中心作为青岛保税港区直属国有独资公司,紧跟港区发展和改革步伐,整合资源,抢占行业制高点,优化产业结构,建成集贸易、物流、展示、研发、服务、交易、金融于一体的功能齐全的国际化产业聚集区,提供全新的服务体系支持,满足行业日益增长的发展需求。
时势造英雄,自贸中心将借力港区转型升级和跨越式发展大势,积极发挥行业主力军作用,力争三年时间将公司发展成江北地区专业的平行进口车示范口岸、最具规模的进口商品集散地,内外贸易的大平台,创新发展的示范地,成为青岛乃至山东一张特殊的国有企业名片。
青岛保税港区概况

概况2008年9月7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关于同意设立青岛前湾保税港区的批复》(国函…2008‟83号),批准设立青岛保税港区。
这是全国首家由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整合临近港口转型升级设立的保税港区,符合保税区转型发展的方向,对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
青岛保税港区位于胶州湾西岸,规划面积9.72平方公里,拥有19个集装箱泊位和2个多用途泊位,具有现代物流、对外贸易、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商品展示、检测维修、加工制造、港口作业等9项功能,青岛保税港区是中国大陆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运作最灵活、通关最便捷的特殊开放区域。
2009年9月1日,青岛保税港区一期(3.42平方公里)顺利通过国家11部委联合验收,正式封关运营。
政策1、税收政策(1)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2)货物出港区进入国内销售按货物进口的有关规定办理报关手续,并按货物实际状态征税;(3)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4)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2、外汇管理政策:(1)企业可开设经常项目外汇账户及资本项目外汇专用账户,经常项目外汇账户限额无需核定;(2)进出保税港区的免税、保税货物,以外币计价结算,其他物品进出保税港区可以外币计价结算,也可以人民币计价结算;(3)企业不实行合同核销制度,与境外之间的进出境贸易项下的外汇收支,无需向外管局办理收付汇的核销手续,外汇凭相关单证从银行支付;(4)企业可有条件购汇,允许人民币资金注册企业,以不超过其注册资本总额中实际到位的人民币部分购汇;(5)中外资企业均可开立外汇现汇账户,企业经营所得外汇实行意愿结汇,外汇收入可以全额留存。
3、监管政策:(1)保税港区内货物可以自由流转;(2)对保税港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不实行进出口许可证件管理;(3)对诚信等级高的企业所申报的危险货物,可视为内陆直接装船,不再开箱查验;(4)对境外进入保税港区的货物,检验检疫部门只检疫不检验;(5)对进入保税港区的国际航行船舶,实施电讯检疫或者码头检疫,一般不再实施锚地检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保税物流园区
保税港区业务介绍
招商局国际码头(青岛)有限公司是招商局国际有限公司在青岛投资建设的综合性国际物流公司,是青岛保税物流园区的主体运营商。
主要从事进出口拆拼箱、临港货物的保税仓储、分拨、配送、转口贸易、临港简单加工等业务。
优越的地理位置:
青岛保税物流园区位于青岛前湾港西侧,是唯一可直接联通前湾南北港区的临港综合物流区域,临港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青岛港2010年集装箱吞吐量1200万TEU,外贸航线122条。
先进的基础设施:
招商局国际码头(青岛)有限公司已经在保税物流园区投
资建成6座总面积为11万平方米现代化仓库和7万平方米的集
装箱堆场,未来还将持续建设现代化仓储设施,满足国内外物
流商、贸易商、生产企业的需求。
优惠的政策环境:
保税港区是我国目前配套政策最全面、开放程度最高、综合
功能最强大、通关手续最便利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享受保税区、
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相关的税收和外汇管理政策。
主要为:
国外货物入港区保税;国内货物入港区视同出口,实行退税;
港区内企业之间的货物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等。
在保税港区内可实现九大功能:对外贸易,国际采购、分销和配送,国际中转,检测和售后服务维修,商品展示,研发、加工、制造,港口作业。
优质的配套服务:
(1)先进的信息服务:与青岛海关共建园区信息平台,提供实时、准确的海关、查验、港口、库存电子账册等信息;
(2)集中、统一的查验服务:提供海关、国检一站式查验服务;
(3)各类设备的出租: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各类型装卸搬运设备的租赁业务,降低客户的设备采购成本;(4)入驻与政策咨询:提供客户入区注册、海关备案、相关政策咨询服务;
(5)完善的物业服务:提供办公用房以及协助办理水、电、通讯等物业服务,方便客户入驻;
(6)提供仓储管理服务:为方便客户测试新业务,我们提供全方位的仓储管理、操作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