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三维建模数据获取及方式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实景三维建模技术方法探讨

城市实景三维建模技术方法探讨

城市实景三维建模技术方法探讨摘要: 由于各种检测方法的进步,空间数据的研究和地理信息系统事业获得了蓬勃发展。

在此语境下,空间地理信息的三维可视化表现因其比较之于传统二维表达而有着更直接、更准确和更精确的空间地理特征,而地理空间信息的三维空间可视化表现则是其重点。

在地方国情监控、城市交通模拟、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等诸多应用领域,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也发挥着巨大的功能。

所以,城市规划三维实景模型对研究城市规划的发展趋势有着很大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实景;三维建模;方法1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现如今实景的三维建模技术需要依靠倾斜摄影去进一步完成,许多城市都需要较为成熟的三维建模技术进行支撑,倾斜三维建模具备了全自动生产、建模过程精确、贴图纹理颜色更符合实际情况等优点。

而LiDAR倾斜三维建模则可结合二种手段所各有的优点,以提高建模效率、改善建模精度,并克服了传统人工建模方法真实度低与精度较差的问题。

目前,三维模型的关键技术大致包括3种:人工模型,倾斜摄影模型和激光雷达模型。

人工建模也就是通过三维模型的软件,如三DMAX,Maya等根据现有的图片和大比例尺城市规划图等来建模。

该模型技术的性能很优秀,只是工作时间较长,与真实世界反差较大,且人工成本昂贵,适合进行小区域、固定对象的三维空间模型。

在城市三维模型方面,一般不使用该技术。

谭仁春根据人工模型的不足,研制出人机交互的辅助工具,大大提高了人工模型的效果,不过这种技术花费了巨大的技术投入和资金成本,仍无法适应大型城市三维模型的需要。

倾斜拍摄检测技术,是中国测绘与遥感行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技术手段,通过这种技术手段能够迅速获得实际地物各个方面的图像,从而获取了比较细致的实际物体侧面数据,所得到的信息也比较能够直接、准确的表达实际地物特性;同时,无人机倾斜拍摄也具备了效率高、成本低、快捷方便等的优势。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许多领域中开展了试验和研究。

2建模原理而在三维建模技术之中,一般都是采用较大重合度的摄影,利用同名点的技术,通过数字的计算模式进行三维定点,以此来完成模型的建立,也就是即在收集到合适的倾角摄影和区域点云结果,通过自动智能化方法对二种信息加以解算并综合处理,从而迅速得到三维模型。

三维城市建模的测绘技术方法

三维城市建模的测绘技术方法

三维城市建模的测绘技术方法三维城市建模是一种基于测绘技术的方法,用于将城市的实际地理信息转化为数字模型。

它使用激光扫描和摄影测量等技术手段,通过对城市环境进行高精度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实现对城市地貌、建筑物及其他景观要素的准确建模和可视化呈现。

三维城市建模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工程等领域,为城市发展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一、激光扫描技术在三维城市建模中的应用激光扫描技术是一种通过激光束扫描地面和建筑物来获取地理信息的测量手段。

它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和非接触等优点,已成为三维城市建模中最常用的技术之一。

激光扫描通过大量的激光点云数据来描述城市环境,可以获取建筑物的外形、纹理、高度等信息,为准确重建城市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源。

激光扫描技术主要包括激光雷达和激光扫描仪两种形式。

其中,激光雷达是通过激光束的反射来测量目标物体的距离和位置,常用于城市地貌的采集与建模。

而激光扫描仪则是通过扫描激光束的方式获取物体的三维坐标信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高精度建模。

激光扫描技术在三维城市建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准确地捕捉城市环境的细节特征,还能够实现对遥远或不可接触区域的信息获取,提高了建模的精度和效率。

二、摄影测量技术在三维城市建模中的应用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通过航空或航天平台上的相机拍摄城市影像来获取地理信息的测量手段。

它以高空、大范围的影像为基础数据,通过几何摄影测量原理,重建地物的三维空间几何关系,并生成数字模型。

摄影测量技术在三维城市建模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尤其适用于大范围区域的建模和更新工作。

摄影测量技术主要包括航空摄影测量和遥感影像测量两种形式。

其中,航空摄影测量是通过航空平台上的相机进行空中拍摄,通常结合GPS和惯导等导航技术来获取影像和航摄参数,以获得准确的立体重建结果。

而遥感影像测量则是通过卫星、无人机等平台获取地面影像,并利用影像匹配等算法进行三维测量和建模。

摄影测量技术通过对城市影像的处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建筑物、道路等城市要素的快速提取和精确重建,为城市规划和设计等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建筑物三维模型的创建与测绘方法

建筑物三维模型的创建与测绘方法

建筑物三维模型的创建与测绘方法一、引言建筑物是现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维模型的创建与测绘方法对于城市规划、工程设计等领域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建筑物三维模型的创建与测绘方法,包括基于遥感技术的数据获取、点云处理与拼接、表面重建与纹理贴图等技术。

二、数据获取在建筑物三维模型的创建过程中,数据获取是首要步骤。

目前,基于遥感技术的数据获取方式已经成为主流方法之一。

通过航空摄影、激光雷达等技术获取的影像数据可以准确地反映建筑物的空间布局和形态特征。

航空摄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物三维模型创建的技术。

通过无人机或飞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可以获取建筑物的影像数据。

这些影像数据经过后期处理,可以提取出建筑物的轮廓和立面信息,为后续的建模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激光雷达技术是另一种常用的数据获取方式。

通过发射激光束,激光雷达可以获取建筑物的高精度点云数据。

这些点云数据可以反映建筑物的精细形态特征,为后续的建模工作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

三、点云处理与拼接点云是建筑物三维模型创建中的重要数据类型。

通过对采集到的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和拼接,可以得到完整的建筑物点云模型。

点云处理的主要任务包括去噪、点云配准和点云分割等。

去噪是指通过滤波算法去除点云中的噪声数据,使得点云数据更加干净和准确。

点云配准是指将不同视角下的点云数据融合为一个整体点云模型,以实现全面的建筑物数据获取。

点云分割是指将整个点云模型分割为不同的部分,以便进行后续的建筑物构件识别和分析。

点云拼接是指将多个点云模型融合为一个完整的建筑物模型。

在点云拼接过程中,需要考虑点云间的对应关系和重叠度,并采用配准算法将不同视角的点云模型进行匹配和拼接。

四、表面重建与纹理贴图在建筑物的三维模型中,表面重建和纹理贴图是提高模型真实感和精细度的关键步骤。

表面重建是指根据点云数据恢复建筑物的表面几何信息,以得到具有光滑表面的模型。

常用的表面重建方法包括插值法和曲面拟合法。

插值法通过基于邻域点的插值来估计表面几何信息,适用于简单的建筑物模型。

测绘技术三维城市建模技术解析

测绘技术三维城市建模技术解析

测绘技术三维城市建模技术解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城市空间的需求也日益增长。

而测绘技术在城市规划与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过去,传统的测绘技术仅能够提供二维的地理信息,难以满足城市空间管理的需求。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三维城市建模技术应运而生。

一、三维城市建模技术的定义与发展三维城市建模技术是指利用测绘技术和计算机生成的模型,实现对城市空间的精确建模和模拟。

这项技术可以将现有的地理数据与建筑物、道路、地形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真实且可交互的城市模型。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三维城市建模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

起初,人们使用航空摄影和卫星遥感技术获取地理信息,并通过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然而,由于数据量大、处理速度慢以及计算机性能的限制,这种方法无法满足实时建模和模拟的需求。

如今,随着激光雷达、摄像头和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以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飞速发展,三维城市建模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

现在,测绘技术可以通过激光遥感技术获取高精度的地形和建筑物数据,将其与卫星影像进行融合,形成更加真实的三维城市模型。

二、三维城市建模技术的应用领域三维城市建模技术在城市规划和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和建筑设计师进行规划和设计。

通过建立真实的三维城市模型,他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建筑物的阴影、交通流量、可视性等因素,从而优化城市的布局和发展方向。

其次,三维城市建模技术在建筑物的施工和维护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施工人员可以利用三维模型进行场地布置和物流规划,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人员可以通过模型精确定位建筑物的问题并进行修复。

此外,三维城市建模技术还在城市安全和应急管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基于真实的城市模型,应急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模拟演练,提前规划和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三维城市建模技术的挑战和未来发展尽管三维城市建模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获取数据的成本较高。

如何进行城市地形测绘与三维建模

如何进行城市地形测绘与三维建模

如何进行城市地形测绘与三维建模城市地形测绘与三维建模是现代城市规划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地形测绘与三维建模的技术手段也得到了极大的改进和提升。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城市地形测绘与三维建模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步骤。

首先,城市地形测绘是进行城市三维建模的基础工作。

在进行地形测绘时,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测量仪器,如全站仪、GPS等,获取城市地面的详细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地面高程、地形起伏、水系和道路等信息。

通过采集这些数据,可以建立起一个准确地表模型,在后续的建模过程中起到基础作用。

其次,城市三维建模是基于地形测绘数据进行的。

在进行三维建模时,我们首先需要对测绘的地面数据进行整理和处理。

通过数学计算和数据处理软件,可以得到清晰、准确的地面模型。

然后,我们可以利用专业的三维模型软件,如AutoCAD、SketchUp等,进行建筑物的建模工作。

在进行城市三维建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需要准确捕捉建筑物的形状和尺寸。

这可以通过在实地进行实地考察、测量和拍摄照片的方式来获取。

其次,还需要考虑建筑物的细节和特色。

这包括建筑外观、材料、色彩等。

通过捕捉这些特征,可以使得建模后的城市更加真实和具体。

除了建筑物的建模,还可以对其他的城市要素进行三维建模。

例如,可以对道路进行建模,包括道路的宽度、弯曲程度、交通规则等。

还可以对水系进行建模,包括河流、湖泊等。

通过建立这些要素的三维模型,可以更好地反映城市的地理特征和环境。

在进行三维建模时,还需要考虑到不同尺度的模型。

例如,对于整个城市的建模,需要考虑到大尺度的地理特征和土地利用。

而对于一个小区或一个建筑物的建模,则需要更加详细和精确地呈现。

最后,进行城市地形测绘与三维建模还需要关注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由于城市的地形和建筑物是复杂多样的,所以在进行测绘和建模时,需要使用精密的仪器和先进的技术,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在建模过程中进行反馈和修正,以得到更加准确和可靠的三维模型。

测绘技术三维城市建模方法与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三维城市建模方法与应用案例

测绘技术三维城市建模方法与应用案例三维城市建模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利用测绘技术为城市提供了准确、高效的地理信息,并将之转化为可视化的三维模型,为城市的发展与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三维城市建模方法,并以具体的应用案例来展示其实际效果。

一、激光雷达测绘技术激光雷达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技术,它可以快速获取大范围内的地理信息。

在三维城市建模中,激光雷达可以通过扫描城市建筑物表面,获取其精确的形状和空间位置。

通过激光雷达与GPS和惯性导航系统的联合使用,可以实现对城市建筑物的精确定位和三维测量。

以某城市的立交桥建模为例。

激光雷达通过扫描立交桥表面,获取了其几何形状和拓扑关系。

在建模过程中,可以根据扫描数据,通过点云处理软件将扫描点云转化为三维模型。

这样一来,城市规划者可以在模型中进行多角度观察和分析,为立交桥的扩建、维护和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二、摄影测量技术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利用相机设备进行地理测量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对城市进行航空或卫星摄影,获取大范围内的地理信息。

在三维城市建模中,摄影测量技术可以通过对城市建筑物的立面进行影像测量,获取其高程和纹理信息。

举个应用案例,某城市规划部门需要对市区的建筑物进行密度分析,以便合理规划社区和交通路网。

通过航空摄影获取的高分辨率影像,可以通过影像处理软件进行立面测量,从而获取建筑物的高程信息。

再结合城市的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可以将建筑物的高程信息与地块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出城市建筑物的密度分布图。

三、卫星遥感技术卫星遥感技术是一种利用卫星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方法,它可以通过遥感图像获取城市范围内的地理信息。

在三维城市建模中,卫星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获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对城市建筑物进行识别和分类,进而实现三维模型的构建。

以某城市的商业中心区域建模为例。

通过获取的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可以使用对象识别算法对影像中的建筑物进行自动提取和分类。

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

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

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新的城市发展方向。

智慧城市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手段,实现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环境的持续改善、居民生活的舒适便捷。

而三维建模作为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关键技术,其研究与应用对于城市规划、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面向智慧城市建设的三维建模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应用分析。

一、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现状1. 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三维建模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三维物体进行实体建模,实现对物体形状、结构和颜色的精确描述。

三维建模技术最初应用于动画、游戏和影视等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需求的增加,逐渐应用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决策中。

目前,三维建模技术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之一。

2. 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现状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三维建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交通管理、环境保护、应急响应等方面。

通过三维建模,可以实现城市的数字化、可视化和智能化,为城市管理和决策提供重要的支持和参考。

目前,国内外许多城市已经开始使用三维建模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1. 高精度三维地理信息获取技术高精度的三维地理信息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而高精度三维地理信息获取技术则是其核心。

目前,高精度三维地理信息获取技术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技术、多视角影像获取技术、卫星遥感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实现对城市地形、建筑、绿化等要素的高精度获取,为城市三维建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2.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处理和分析大量的城市数据,而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则成为关键。

通过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城市各种数据的整合、挖掘和分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大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也可以实现对城市三维建模数据的处理和优化。

3. 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人机交互等技术,实现对虚拟环境的模拟和交互。

三维虚拟城市的构建技术研究——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

三维虚拟城市的构建技术研究——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

AcI r G S是美国E R 公司开发的 SI

真的视觉效果,增强对地物本身及相 理 。
下载的G o l og e影像进行 几 何校正 后才能使用。笔者使用 ED S 9 1 R A . 软 城市的构建主要应 用其数据库功能 笔者采用 S n o y数码相机对需要突出 及 3 n ]s D A a y t扩展模块下的A c - r S 表现的地物进行 实地 拍摄以获得有 件,采用影像校正影像的方法,参照
多,如 S P R A 、I A I 、S a E e 3 、 U E M P M G p c y s D S
G o 1 a 截获器用于截取 G o ] ogeMD o g e地
图、卫星影像、地形图等,实现大幅面无缝拼
目前,国内外具有三维仿真功能的产品很 接并赋坐标 ,适 用于专业 G I S用途。笔者使 用该软件,主要发挥它的大幅面无缝拼接、赋
布的一种方便 易用且 功能强大 的三
据构建三维地形场景。第四步,利用
构筑物高 度的提取 有很 多种 方
K t h p构建城市三维景观模型, 维建模软件 ,它 比其他建模软件如 S e c u 2 ] 3M X A D A 、C D等使用简便,并且数据 并运 用A c 数据库高效地管理起 感图像 阴影信息提取建筑物高度 [, rG I S 张培峰等基于 B r t 软件对高分 a1 a s 量只有它们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 来。技术路线如图 1 所示。
mo e ig i g r c s iga d d t b a y Thst c n lg s e S e c u n c S, n e t f dl , n ma e p o e sn n a a l r r . i h oo yu et k th p a dAr GI a df sl so i e h us 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三维建模数据获取及方式研究
作者:曾秀芬贾振涛张睿
来源:《科技资讯》2014年第16期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的信息化成为了必然的趋势,数字城市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城市壮大的新的契机,成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

数字三维城市已成为城市规划和管理中重要的手段。

本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数字城市的相关工作经验,以三维数字城市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数字城市中三维建模的主要内容和相关建模方式,并以实例的方式实现了三维建筑物建模,结果表明该思路能满足实际应用。

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数字城市三维建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6(a)-0041-02
“数字城市”的概念来源于“数字地球”,它是“数字地球”的理念在城市的引用、延伸和拓展。

由于在理解层面和切入角度上的差异,目前仍很难对“数字城市”内涵作确切的定义。

但随着对“数字城市”理论与技术的研究及应用探索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它的认识将会逐渐趋向统一,并形成对它的标准定义。

三维模型能够真实、生动地表达三维空间信息,成为数字城市的研究重点。

建筑物的三维建模作为主要的建模内容有着重要的地位,快速、逼真地建立建筑物的三维模型成为建模的研究重点。

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可以和现有的二维地籍数据、规划数据、土地利用数据等结合,分别形成三维地籍系统、三维规划系统、三维土地利用系统等。

这些三维系统具有快速的三维漫游、查询、定位、统计、分析、打印输出等功能,将更好地为“数字国土”服务。

三维模型的快速建立与更新,对维护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的现势性、直观性、更好地为国土资源利用提供更好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 三维建模技术现状
三维城市模型(3DCityModel,3ocM)是地理信息系统、数字摄影测量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之一。

尽管3DCM的研究历史非常短暂,但人们针对不同的应用目的,构建了各种具有不同功能的3DCM,具体分为以下几类。

1.1 遥感影像与DEM结合方式
即直接利用DEM生成地形三维透视图,遥感影像作为纹理映射到地形表面。

这种方式只是一种地形景观,无法对地表实体对象进行三维显示、空间信息查询和分层管理。

大多数成熟的商品化GIS系统(如ArcView、MapGuide)己经具有这种2.5维的地形显示功能。

1.2 基于2DIGS的构建方式
即利用现有2DGIS数据及其三维属性信息建立3DCM。

该方式包括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构建方法:
在二维GIS的基础上,直接添加一些信息(如房屋高度、墙面纹理等),使用假定高度和模拟纹理来构建建筑物对象。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模型真实感差,对城市景观信息的表达少,另外没有考虑DEM。

DEM和二维GIS结合的方式,这种方式用DEM作为建筑物的承载体,表达地表的起伏,然后使用假定高度和模拟纹理来构建建筑物对象,比上一种方式更具真实感。

部分2DGIS系统(Arc/Info)发展了构建3DCM的功能模块,具有初步的量测功能,但缺乏对建筑物纹理的提取与处理,景观表达的真实感程度不够。

1.3 纯三维的构建方式
针对数据获取方式的差异,纯三维构建3DCM方式分以下不同方法:
利用地面摄影影像与地面激光扫描仪来构建,这种方法每次采集数据范围受通视条件所限,在建筑群密集地区难以应用;利用卫星影像与机载激光扫描仪来构建,该方法采集数据快,但获取的DEM精度不高;利用航空立体像对的方法,利用目标提取技术,实现航空影像房屋三维数据的半自动量测,进而在地面与建筑物表面二维半不规则三角网和原始数字影像的基础上,实现建筑物可见表面纹理恢复,重建城市三维景观。

2 数字城市三维建模的关键内容
目前建筑物三维建模的一般流程如图1所示。

三维空间数据的获取,实质是空间定位数据的采集。

三维模型的建立与编辑,三维几何模型是纹理数据和属性数据的载体,也是数码城市GIS提供各种定量空间解析分析能力的基础。

建筑物表面纹理数据主要用于提供逼真的视觉标识,增强对建筑物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空间关系的感知和识别。

可视化技术的运用,用于增强用户与数据模型之间的交互操作性能,尤其是与虚拟现实技术的结合,使得用户沉浸于三维的场景中与模型数据直接进行交互操作。

2.1 三维建模数据的获取
三维建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收集建模的数据。

在城市中存在着众多的数据源,这些数据源包括:(1)规划建筑物的设计图纸及文档资料。

(2)城市数字地图(地形图、地籍图等)和
2DGIS数据库。

(3)摄影测量数据。

数字摄影测量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几何和纹理数据,而且还可以提供丰富的拓扑和语义信息。

(4)遥感数据。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可以为城市3D城市模型的建立提供详细、丰富的几何和语义信息数据,是生成正射影像数据和DTM的重要数据源。

合成孔径雷达(SAR)是一种全天时、全天候的微波成像雷达,不仅可以详细准确地观测地形地貌,获取地球表面的信息,还可以透过地表收集地表下面的信息。

(5)混合测量系统。

混合测量系统中一个典型就是CCD相机和全站仪组合系统。

此系统可用于建筑物立面的扫描及建筑场地的地形表示。

此系统适合于建筑物外部和内部数据的几何和纹理数据的获取,解决了3D城市模型中内部数据获取困难的问题。

就当前的应用需求来说,场景三维建模需要的数据主要有:二维图形、地形数据、地表图像、三维观测数据和模型表面纹理等。

2.2 建模方式
目前在数字城市的三维建模中有很多种建立模型的方式。

现介绍如下:
(1)使用CAD软件建模。

AutoCAD软件具有强大的二维图形绘制功能及编辑功能,是当今二维图形绘制软件的主流工具,这是它的优点。

但是它在三维图形建模、渲染处理及动画制作方面功能较弱,不适合于复杂三维模型的建造和动画的制作。

AutoCAD模型表达精细、精确,有精确尺寸定义,但数据结构复杂、数据量大,不支持与地形的叠加,不支持属性定义,主要用于工业零部件建模和单独的桥梁等建筑物建模。

(2)常用动画软件建模。

如3D MAX等,模型表达精细,建模工具丰富,但是数据结构复杂,数据量大,不支持与地形叠加,且不能交互编辑查询,仅限于动画浏览。

(3)专业软件建模。

如MutiGen Creator软件功能强大,支持大面积地形建模,支持建筑物建模。

模型数据结构简洁,可以在运行过程中进行交互操作,实时计算动画场景,通过开发,可以与影像、矢量数据、DEM数据等叠加。

但表达不精细,数据交互编辑、查询能力较弱。

(4)OpenGL开发。

使用OpenGL+VC模式,通过编程的方式建立模型。

此方式能大量使用数学曲线、曲面表达三维模型、自定义数据结构、数据显示算法等。

一般用于开发三维基础软件。

目前,在实际应用技术中,较为普遍和实际的模型制作是利用3D MAX制作或者是利用MultiGen Creator制作。

2.3 模型的发布与应用
采用提供了二次开发功能的数字城市开发平台,使用技术,开发了一套能够实现对矢量数据、影像数据、DEM、三维模型等多源数据集中管理的三维地理信息发布系统,从而实现三维场景的显示、漫游、定位、查询等功能,为决策部门提供辅助决策。

3 应用
本次实验以“SuperMap”中的三维建模为例。

采用3D MAX软件对建筑物进行三维建模,以及能够访问海量数据、具有强大二次开发功能的三维地理信息软件SuperMap Service GIS作为开发平台开发演示系统。

(如图2所示)“SuperMap”构建三维数字城市的方案如下:(1)采用正射航空或卫星影像和地表高程数据并利用1∶500地形图在3D MAX中建立数据集。

(2)将数据集文件加载到3d MAX中,并用编辑工具利用数据集中各项数据建立三维建筑物模型及利用本地数据库中及网络中加载各类2D信息(如花草,树木,人物等)。

(3)保存工程文件或者打包输出(KML格式),使它能够被分配到CD/DVD ROM或发布到网页上。

KML中包含工程中用到的所有的资源,因此,它相对于源文件是独立的。

4 结论
文章对数字城市中的三维建模关键环节进行探讨,总结了当前三维建模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方法,并以实例的方式实现了三维建筑物建模和发布,结果表明在数字城市建设中,主要把握数据获取、三维建模和模型的发布与应用三个环节,即能较好完成数字城市工作,使其满足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庆,林珲.数码城市地理信息系统——虚拟城市环境中的三维城市模型初探[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 胡鹏,黄杏元,花一新.地理信息系统教程[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 成遣,宋伟东,徐爱功,等.基于MAGIS的城市三维可视化系统的建立[J].矿山测量,200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