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摄影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设计书

合集下载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研究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研究

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研究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空间数据采集技术,它通过无人机等航空器搭载的倾斜摄影测量系统,能够获取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多角度、多视角影像数据。

基于这些数据,可以实现对现实世界进行实景三维建模。

本文将对基于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实景三维建模技术进行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倾斜摄影测量技术的原理和优势。

倾斜摄影测量技术是将摄影测量技术与航拍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兴技术。

通过倾斜摄影测量系统搭载的摄像机,可以在飞行过程中以不同角度和方向进行拍摄,获取多角度、多视角的影像数据。

这种多角度、多视角的数据可以提供丰富的立体信息,从而实现对地物进行精确的三维建模。

相比于传统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高分辨率:由于采用了多角度拍摄的方式,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取更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使得三维建模的精度更高。

2.实景感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多个角度和视角的影像数据,可以准确地再现现实世界中的场景,给人强烈的实景感。

3.高效快速: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可以通过无人机等航空器进行快速的航测,大幅缩短数据采集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1.数据采集:通过无人机等航空器搭载的倾斜摄影测量系统进行数据采集,获取多角度、多视角的影像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需要考虑航迹规划、飞行高度和重叠度等因素,以确保获取高质量的影像数据。

2.影像处理:对采集到的影像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除影像畸变、校正影像几何形状等操作。

同时,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影像增强、色彩校正等处理,提高影像质量。

3.特征提取:通过影像处理算法,提取影像中的特征点和特征线,用于后续的三维建模。

4. 三维重建:根据特征点和特征线的位置信息,利用计算机视觉算法进行三维重建,生成精确的三维模型。

其中,常用的算法包括结构从运动(Structure from Motion,简称SFM)和多视角立体匹配(Multi-view Stereo,简称MVS)等。

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进行快速实景三维建模研究

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进行快速实景三维建模研究

使用无人机倾斜摄影进行快速实景三维建模研究无人机倾斜摄影是一种利用无人机航拍技术进行快速实景三维建模的方法。

通过无人机搭载倾斜摄影仪,将倾斜摄影仪设置为倾斜拍摄模式,实现对景物的倾斜角度进行拍摄,并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将倾斜拍摄的照片进行拼接,从而得到实景三维建模的模型。

无人机倾斜摄影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快速性:与传统的实景三维建模方法相比,无人机倾斜摄影能够大大缩短建模的时间,提高效率。

借助无人机的灵活性,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范围的航拍任务,获取大量的数据。

而倾斜摄影仪的倾斜拍摄模式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较高精度的影像数据,从而更快地生成三维建模。

2.精度高:无人机倾斜摄影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倾斜角度,以获得更好的景物影像。

通过倾斜拍摄模式,可以获取到更多角度的照片,从而有利于生成更精确的三维建模。

此外,借助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可以对倾斜摄影所得的照片进行自动匹配、校正和拼接,进一步提高建模的精度。

3.数据丰富:无人机倾斜摄影可以获取更多高质量的数据,从而为实景三维建模提供更多信息。

除了倾斜拍摄所得的照片外,还可以通过搭载其他传感器(如激光雷达)获取更多数据,如地形高程数据和点云数据,进一步提升三维建模的精度和细节。

无人机倾斜摄影在实景三维建模的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对于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可以快速获取城市的地理信息,并生成高精度的三维建模模型。

这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可视化的参考,帮助决策者更好地了解城市的发展情况,并在规划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此外,无人机倾斜摄影还可以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景区开发等领域。

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可以对文化遗产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拍摄,以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

同时,在旅游景区开发中,通过倾斜摄影的诸多数据,可以为景区规划和设计提供宝贵的参考信息,提高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和游客体验。

总之,无人机倾斜摄影作为一种新兴的实景三维建模技术,具有快速、精度高、数据丰富等优点,其应用前景广阔。

Leica RCD30倾斜摄影技术及其在实景三维建模中的应用研究

Leica RCD30倾斜摄影技术及其在实景三维建模中的应用研究
LI Ling
(Hexagon Solutions (Qingdao) Co., Ltd.,Wuhan Hubei 430074)
Abstract:The traditional aerial photogrammetry mainly measured the top of the ground objects, while the perception of the side information of the terrain is limited, so the tilt photogrammetry has become a new technology which has de⁃ veloped rapidly in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The tilt photogrammetry can not only reflect the real situation, but also can embed accurate geographic information through advanced positioning technology, improve the precision and speed of modeling of the 3D city model, greatly reduce the cost of 3D city modeling, make the data more timeliness, and have a higher user experience. In this paper, a semi-automatic method for extracting 3D urban monomer model was proposed, and the method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rocess were verified by Leica RCD30 data. Keywords: oblique photogrammetry;Leica RCD30;3D city modeling

基于“倾斜+近景”三维建模技术的城市实景三维建设

基于“倾斜+近景”三维建模技术的城市实景三维建设

基于“倾斜+近景”三维建模技术的城市实景三维建设作者简介:闵虎(1991—),男,汉族,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为工程测量、规划监督测量、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等。

E-mail:****************闵虎(长沙测绘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0)摘 要:开展城市实景三维建设是满足城市发展建设的基本要求。

为提高城市实景三维建模质量和精度,采用“倾斜+近景”三维建模技术完成了某地实景三维建设。

在常规倾斜摄影测量的同时,对复杂、重点区域和建筑物进行超低空绕飞获取更多侧面纹理,并利用人工拍照模式来补充道路两侧建筑物细节信息,联合倾斜航摄影像和近景航摄 影像开展空中三角测量和生成实景三维模型。

实践结果表明:采取“倾斜+近景”相融合的方式能有效提升实景三维模型质量。

关键词:实景三维;建模质量;倾斜+近景;模型质量1 引言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和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政府数字化转型、基层治理、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图”建设进入了崭新阶段[1,2]。

三维地理信息比二维地理信息具有更为直观的空间展示、更加强大的多维空间分析功能[3],越来越得到用户的青睐。

2022年2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进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通知》,明确了实景三维中国建设的目标、任务及分工等,并将建立和更新城市三维实景数据纳入基础测绘范畴。

近年来,为动态掌握城市建设现状及变化情况,多地采用倾斜摄影测量开展城市三维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获取城市实景三维地理信息数据[4,5]。

利用倾斜摄影测量开展实景三维建模具有生产速度快、模型效果真实、细节丰富、成本低廉等诸多优势[6],但因复杂的城市建筑高度和建筑密度,以及无人机在空中倾斜航摄时的拍摄角度容易形成拍摄盲区[7],导致建筑贴近地面区域、被屋檐遮挡区域及建筑密集区域地物的细节纹理信息不足或丢失[8],实景三维模型放大后会存在局部粘连、拉花、漏洞以及标语字迹辨识度不高等问题[9],后期修模需要补拍大量照片,大大增加了工作量。

倾斜摄影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设计书

倾斜摄影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设计书

倾斜摄影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设计书倾斜摄影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设计书承担单位:主要设计人:审核意见:审核人:设计负责人:(注册测绘师盖章)(注册测绘师盖章)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1.概述 (1)1.1项目来源和目的 (1)1.2项目作业范围和内容 (1)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1)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1)2.2已有资料情况 (2)3.引用文件 (3)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3)4.1测绘基准 (3)4.2基本精度指标 (4)4.3成果数据格式 (4)5.设计方案 (4)5.1软、硬件环境及其要求 (4)5.1.1硬件环境及其要求 (4)5.1.2软件环境及其要求 (4)5.2作业技术流程 (4)5.3各工序的作业方法、技术指标和要求 (5)5.3.1准备工作 (5)5.3.2航空摄影 (6)5.3.2.1航高设计要求 (6)5.3.2.2航线布设、飞行质量及影像质量要求 (6)5.3.2.3飞行控制要求 (7)5.3.3像控测量 (8)5.3.3.1像控布设 (8)5.3.3.2像控点判刺 (8)5.3.3.3像控点联测 (8)5.3.4空中三角测量 (9)5.3.5全自动三维建模 (9)5.4管理体系保证措施 (10)5.4.1质量保证措施 (10)5.4.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10)5.5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 (11)倾斜摄影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设计书1.概述1.1项目来源和目的2013年8月,丰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智慧城市创建试点县,并启动建设了数字丰县地理空间框架项目。

该项目整合更新了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类型和多时相的丰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构建了丰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智慧丰县”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加直观的辅助决策,丰富丰县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系统,丰县国土局决定实施丰县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系统倾斜摄影与三维实景建模项目。

倾斜摄影测量在实景三维建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李积玲

倾斜摄影测量在实景三维建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李积玲

倾斜摄影测量在实景三维建模中的关键技术研究李积玲摘要:倾斜摄影技术是近年来遥感领域中研发的新技术,不仅能够真实地反映出地理信息,还可通过定位技术、地理信息等,提高航拍影像的处理速度,建立三维模型。

而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需要三维模型的支撑,因此将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在智慧城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章重点就倾斜摄影测量在实景三维建模中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倾斜摄影;实景测量;三维建模;关键技术引言三维城市运用描述城市地上景观的三维模型来表达数字城市空间信息,是表达城市信息的重要载体,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应急响应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三维城市已经展现出其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应用潜力。

传统的三维城市模型生产制作是结合遥感影像图和地形图,得到精确的、可靠性强的建筑物模型、道路模型及其他景观小品模型,将组成城市要件的各类三维模型集成为三维城市场景,这种方法适合于普通精度的三维城市建模,但是对于高精度、高仿真、大区域的建模,传统方法势必需要投入更多的作业人员,其建模速度、效率以及时效难以满足三维城市的应用。

1倾斜摄影测量概述1.1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倾斜摄影技术是国际测绘领域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它颠覆了以往正射影像只能从垂直角度拍摄的局限,通过在同一飞行平台上搭载多台传感器,同时从一个垂直、四个倾斜等五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影像,将用户引入了符合人眼视觉的真实直观世界。

拍摄相片时同时记录航高、旁向重叠度、GPS坐标数据等,为后续三维建模的分析整理提供有利条件。

1.2倾斜摄影技术特点将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构建三维城市,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可操作性强。

获取数据途径简便快捷,后续无需作业人员再次现场拍摄;数据处理主要通过计算机软件解算,自动化程度高;第二,三维模型更接近真实场景。

相比于只从垂直角度拍摄的正射影像,大量倾斜影像可提供建筑物多角度纹理信息,补充地物的侧面细节,使建模效果符合人眼真实场景,弥补了人工建模仿真度低的缺陷;第三,投入成本低。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城市实景三维建模研究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城市实景三维建模研究

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城市实景三维建模研究摘要: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我国倾斜摄影技术的发展,并在城市实景三维建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应用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进行地形数据的体现可以提高数据的识别能力。

为了给倾斜摄影实景三维模型提供稳定的数据源,通过实例研究规划倾斜摄影数据获取流程以及方式,应用空三加密算法、点云数据统计法以及映射等算法丰富实景三维模型在大比例尺地形图中的数据解法。

本文首先分析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基本原理,其次探讨基于倾斜摄影技术的城市实景三维建模,最后给出处理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倾斜摄影;三维模型;精度分析引言倾斜摄影测量作为一项新兴的测量技术,在三维建模和工程测量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街景工厂StreetFactory、Pix4Dmapper、JX4、Pixel⁃grid、DPGrid、TOPGRID、PhotoMesh等三维建模的先进专业软件的开发中,为实景三维模型数据的处理提供强有力支撑。

1倾斜摄影三维建模基本原理倾斜摄影是将计算机视觉处理中的多视点三维重建理论与摄影测量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摄影测量技术,其特点是在完成数据采集后,采用数据处理技术来实现后期的三维真实场景建模。

倾斜摄影技术是指将自动控制的与倾斜摄影云台相机相结合,应用快速、灵活的优点,提高了倾斜摄影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采集的智能化程度,可以更有效地采集地面数据。

在数据采集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拍摄图像,突破了正射影像只能从垂直角度拍摄的限制,扩大了拍摄范围,实现了地面多角度数据的采集。

然后,通过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快速构建具有精确地理位置信息的三维空间模型,能够准确重建目标区域内地形和建筑物的详细特征,提高建模的效率和质量,实际模型的精度可以达到毫米级。

倾斜摄影技术采集的数据包括POS数据和高清照片数据,POS数据主要是采集运行过程中的经纬度、高度、飞行方向、飞行姿态等信息,由飞行控制系统在相机拍照时产生,并与照片一一对应。

基于倾斜摄影的实景三维单体化模型构建方法

基于倾斜摄影的实景三维单体化模型构建方法

基于倾斜摄影的实景三维单体化模型构建方法摘要:单体化模型是研究分析某一区域内事物分布特征的重要途径,也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技术门类。

本文主要阐述利用倾斜摄影技术建立实景三维模型并执行单体化处理的方案,首先说明单体化模型的构建整体流程,随后说明构建三维模型以及模型单体化的过程,最终通过实验说明单体模型应用效果。

关键词:倾斜摄影;三维;单体化模型引言:智慧城市的建设与三维模型单体化处理密切相关,利用倾斜摄影建立模型并分析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步骤,因此有必要探讨实景三维模型以及单体化处理的方式方法。

一、总体流程实景三维模型的构建过程具有信息处理快捷、地面信息种类多、自动化程度高等特征;通过倾斜摄影获取影像数据源后,对数据进行色光均衡处理,获取满足要求标准的三维建模数据,并结合外业测量建立实景三维模型。

真正射影像数据的计算则与三维模型的生成同步进行,通过真正射影像获取矢量数据,采用单体化技术处理矢量数据以及三维实景模型;录入其他属性数据后形成完整的三维单体化模型,进而达到检索管理三维模型数据的效果。

二、实景三维模型构建倾斜影像处理系统的核心价值在实现倾斜摄影数据的自动化处理,处理过程中将外业测绘结果以及影像数据导入到系统中,完成空三加密后及时矫正其中存在的数据畸变现象,并实现影像元素的全面优化,最终建立纹理与三维模型之间的关联。

倾斜影像系统的关键在于降低人力主观行为的干预作用,从根本上保证实景三维模型的精度。

主要经过下列步骤:1.数据预处理。

不同观测条件下反馈的数据本身存在时相差异,即便是同次观测的数据也会存在色彩区分,因此摄影影像在饱和度、色相等多个维度存在差异,直接影响到拍摄成果表达统一性。

在预处理环节则对影像进行归一化处理,确保影像光亮度、均衡度性能完好。

2.点位调整。

基于预处理获取的数据结果进行平差处理,对平差后部分粗差点筛除,并调整预处理数据的部分连接点位。

部分连接点存在偏差较大的问题,需要采用人工调整方式调整预处理结果,降低连接点偏差的整体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倾斜摄影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设计书倾斜摄影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设计书承担单位:主要设计人:审核意见:审核人:设计负责人:(注册测绘师盖章)(注册测绘师盖章)年月日年月日批准单位:审批意见:审批人:年月日目录1.概述 (1)1.1项目来源和目的 (1)1.2项目作业范围和内容 (1)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 (1)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 (1)2.2已有资料情况 (2)3.引用文件 (3)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 (3)4.1测绘基准 (3)4.2基本精度指标 (4)4.3成果数据格式 (4)5.设计方案 (4)5.1软、硬件环境及其要求 (4)5.1.1硬件环境及其要求 (4)5.1.2软件环境及其要求 (4)5.2作业技术流程 (4)5.3各工序的作业方法、技术指标和要求 (5)5.3.1准备工作 (5)5.3.2航空摄影 (6)5.3.2.1航高设计要求 (6)5.3.2.2航线布设、飞行质量及影像质量要求 (6)5.3.2.3飞行控制要求 (7)5.3.3像控测量 (8)5.3.3.1像控布设 (8)5.3.3.2像控点判刺 (8)5.3.3.3像控点联测 (8)5.3.4空中三角测量 (9)5.3.5全自动三维建模 (9)5.4管理体系保证措施 (10)5.4.1质量保证措施 (10)5.4.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保证措施 (10)5.5上交和归档成果及其资料 (11)倾斜摄影与三维实景建模技术设计书1.概述1.1项目来源和目的2013年8月,丰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二批智慧城市创建试点县,并启动建设了数字丰县地理空间框架项目。

该项目整合更新了多尺度、多分辨率、多类型和多时相的丰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体系,构建了丰县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智慧丰县”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为进一步完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加直观的辅助决策,丰富丰县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系统,丰县国土局决定实施丰县国土资源“一张图”管理系统倾斜摄影与三维实景建模项目。

受丰县国土局委托,我院承担本项目工作。

为规范作业、统一技术要求,保证测绘产品质量符合相应的技术标准,根据国家有关规范,编制本项目技术设计书。

1.2项目作业范围和内容根据甲方需求对丰县主城区约50平方公里进行倾斜摄影和三维实景模型制作任务。

图1:丰县倾斜摄影范围图2.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与已有资料情况2.1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丰县,又名凤城,徐州市下辖县,位于江苏省徐州市西北部,界于东经116°21′15″~116°52′03″,北纬34°24′25″~34°56′27″之间,地处苏、鲁、皖三省七县交界处,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

北与山东省的金乡、鱼台县接壤,南与安徽省砀山、萧县毗邻,西接山东省单县、东与本省铜山、沛县相连。

丰县总面积1449.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59.2公里,东西宽约46.6公里。

处于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

丰县历史悠久,有“先有徐州后有轩,唯有丰县不记年”一说。

是汉高祖刘邦家乡、又是天师张道陵家乡,有“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天师故里”的美誉。

丰县境内河流原为自然河流,东西走向,建国后进行了全面治理,以大沙河为界,东有郑集南北支流,流向自西向东;西有复新河水系,流向自南向北,废黄河经过治理,引入长江水,形成了大沙河带状水库。

丰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0.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7.3℃,年平均降水量约630.4毫米,无霜期达200天左右。

丰县已经形成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骨架,水陆并举,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境内徐菏(徐州-菏泽铁路,徐宿淮盐铁路的一部分)铁路、在建的丰沛铁路、徐济(徐州-济宁)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有省级公路三条(S321、S322、S254),其中徐丰一级公路(S322)连接洛连(洛阳-连云港)、宁徐(南京-徐州)、京沪(北京-上海)、京福(北京-福州)高速公路;丰县东有京沪铁路、南有陇海铁路、西有京九铁路、北有新石铁路。

丰县距陇海铁路40公里、距京沪铁路70公里、距京九铁路10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100公里、距商丘机场100公里、距济宁嘉祥机场60公里、距沛县农用机场40公里、距连云港码头300公里。

正常情况下,丰县至北京、上海、南京、连云港分别只需7小时、6小时、4小时、2小时。

境内水运主航道有复新河五级航道及丰沛运河航道。

复新河航道与微山湖连接直通京杭大运河,丰沛运河亦与京杭大运河连接,水运通过运河连接京杭大运河可通江达海。

2.2已有资料情况(1)江苏省全球导航卫星连续运行参考站综合服务系统(以下简称JSCORS)可为本项目提供高精度、现势性强的测绘基准服务;(2)江苏省全省2017年0.3米影像数据为本项目提供基础影像和航线设计;(3)江苏省B、C级GPS 网共同构成的CGCS2000 大地坐标框架,其成果为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成果及1985 国家高程基准的高程成果。

2002 年施测的江苏省C 级GPS 控制点,国家一、二、三、四等三角点,均可以提供CGCS2000 坐标,该成果可用于像控点起算数据和已知成果点的数据检核;(4)似大地水准面成果:“十二五”期间完成的江苏省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成果,成果精度优于3cm,成果可用于高程数据的转换;(5)江苏省“十二五”基础测绘成果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DOM)等资料作为其检校资料;(6)近几年的像控测量历史成果、像控点库可作为本项目参考、检核及后期成果检校数据。

3.引用文件(1)CH/T 3006-2011《数字航空摄影测量控制测量规范》;(2)CH/Z 3004-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外业规范》;(3)CH/Z 3003-2010《低空数字航空摄影测量内业规范》;(4)CJJ/T 73-2010《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5)CH/T 2009-2010《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6)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7)CH 1016-2008《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8)CJJ/T 157-2010《城市三维建模技术规范》;(9)CH/T 9015-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规范》;(10)CH/T 9016-2012《三维地理信息模型生产规范》;(11)CH/T 9024-2014《三维地理信息模型数据产品质量检查与验收》。

4.成果主要技术指标和规格4.1测绘基准(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CGCS2000),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央子午线117°,3°分带。

(2)高程基准:1985国家高程基准。

4.2基本精度指标地面影像分辨率优于0.05米。

空三加密基本定向点平面位置残差不大于0.3 m,高程残差不大于0.26m。

检查点平面位置误差不大于0.5m;高程误差不大于0.4m。

(阴影、摄影死角、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块误差可适当放宽0.5倍)三维模型的平面精度、高度精度均达到Ⅲ级,平面中误差不大于0.8m,高度中误差不大于1m。

地形(DEM)格网点平地高程中误差不大于0.37m。

(阴影、摄影死角、隐蔽等特殊困难地块误差可适当放宽0.5倍)三维模型景观效果达到二级模型景观的要求。

4.3成果数据格式航片成果格式为*.jpg;三维模型成果数据格式*.osgb。

5.设计方案5.1软、硬件环境及其要求5.1.1硬件环境及其要求(1)固定翼无人机、多旋翼无人机、操控设备等;(2)倾斜相机(2镜头或3镜头或5镜头等);(3)高、中档微机、图形工作站等;(4)双频GNSS接收机。

5.1.2软件环境及其要求(1)ContextCapture Center、pix4dmapper、photoshop等数据处理软件。

(2)无人机地面站软件;(3)GNSS接收机相应的商用数据处理软件;(4)江苏省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基准转换平台。

5.2作业技术流程图2:作业技术流程图5.3各工序的作业方法、技术指标和要求5.3.1准备工作本项目拟采用无人固定翼航飞平台搭载多镜头进行倾斜影像获取,地面影像分辨率要求0.05米。

根据甲方确定范围后,至现场进行现场踏勘,制定航飞方案,确定采用的飞机类型、相机类型,人员安排等。

在经过现场踏勘后,本项目拟采用飞马F200固定翼无人机,搭载SONY QX1倾斜相机(镜头角度为左38°左倾,右25°后倾)。

图3:飞马F200无人机及相机参数5.3.2航空摄影5.3.2.1航高设计要求丰县主城区地势平坦,按照一个航摄分区进行航飞。

航高根据所航摄区域楼高、地面分辨率、现场周边情况综合考虑设计。

航高示意图及公式如下:图4:航高示意图a =f 式中:h—飞行高度f—镜头主距(20mm)a—像元尺寸(4.3μm)GSD—地面分辨率(优于0.05m)在相机正射地面时相对航高最大不超过232m 。

由于搭载相机为左38°左倾,右25°后倾,为满足地面分辨率优于5cm,故飞机飞行高度不得大于182.8m 。

5.3.2.2航线布设、飞行质量及影像质量要求倾斜模块 镜头数量 2 传感器尺寸 23.2mm *15.4mm 有效像素 2010万(5456×3632) 镜头参数 20mm(1)航线布设航线应按摄区走向直线方法敷设,平行于摄区边界线的首未航线必须确保侧视镜头能获得测区有效影像。

采用双镜头布设航线时需东西航线布设后再进行往返飞行,保证多角度获取倾斜摄影影像。

(2)飞行质量航向覆盖超出摄区边界线至少3 条基线(摄影进点与摄区边界距离应大于H ×(2tgθ前视+ tgθ后视),摄影出点与摄区边界距离应大于H×(2tgθ后视+ tgθ前视))。

分区边界覆盖应满足分区模型生产的要求。

像片航向重叠度一般设计为70%~80%,旁向重叠度一般设计为50%~80%。

航摄中出现的相对漏洞和绝对漏洞均应及时补摄,应采用前一次航摄飞行的数码相机补摄,补摄航线的两端应超出漏洞之外的两条基线。

按照设计航高飞行,实际航高与设计航高之差不应大于50米。

同一航线上相邻像片的航高差不得大于30米,最大航高与最小航高之差不应大于50米。

(3)影像质量摄影时天气情况要求良好,确保有足够的光照度,摄影时太阳高度角应大于45º,阴影不大于 1 倍。

摄影时间要求为 10~15 时为最佳选择。

影像质量特别强调影像清晰,反差适中,颜色饱和,色彩鲜明,色调一致,相同地物的色彩基调基本一致。

有较丰富的层次,能辨别与地面分辨率相适应的细小地物影像,能够建立清晰的立体模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