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件:项目5任务2 四轮驱动系统失效故障的检修与排除.ppt
合集下载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件:汽车电控悬挂检修

丰田凌志LS400轿车电控空气悬架系统的基本组成 1—干燥器与排气阀 2—空气压缩机 3—No.1高度控制阀 4—主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5—门控开关
6—EMS ECU 7—No.2高度控制电磁阀 8—后悬架控制执行器 9—高度控制连接器 10—高度控制自动切断开关 11—No.2高度控制阀与溢流阀 12—后高度传感器
7、8与2之间的电阻;正常值在0Ω~∞之间变化。
转向传感器电路
③ 制动灯开关电路 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灯开关接通,蓄电池正极电压施加在悬架ECU的端
子STP上。悬架ECU还将该信号作为防点头控制的启动条件之一。
● 检查悬架ECU连接端子STP与车身接地之间的电压。
准备:拆出仪表台下的手套箱;接通点火开关。 检查:在踩下和松开制动踏板的同时,分别测量悬架ECU连接器端子STP
ECU输入信号检查
检查项目
操作内容
转向传感器
停车灯开关
门控灯开关 节气门位置传
感器 1号车速传感器
高度控制开关
开关 高度控制 ON/OFF开关
车向前摆正直 行
OFF(不踩制 动踏板)
OFF(所有车 门关闭)
不踩加速踏板
车速低于 20km/h “NORM”位
置 “NORM”位
置
“ON”位置
发动机状 态(停机)
31
1号高度控制阀电路
33
2号高度控制阀电路(用于后悬架)
高度控制阀电路短路或断路
34 2号高度控制阀电路(用于左悬架)
35
排气阀电路
排气阀电路短路或断路
41
1号高度控制继电器电路
1号高度控制继电器电路短路或断路
42
压缩机电动机电路
压缩机电动机电路短路或断路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说课ppt

2
2 1.5 1.5
16
2 0.5 1.5
4
11
2
12
128
五、重难点分析及教法与学法设计
教法: 启发引导 讲授法 演示法 任务驱动法
重点
功用 结构与组成
难点
故障诊断 拆装
教法: 案例法 实操演示法 动画演示 实例分析
学法: 自主探究 总结归纳 分组讨论 视频学习
工作原理 动力传递路线
零件间连接 与装配关系
2
1 0.5 0.5 445
2 1 16
16 4 4 4 0.5 1.5
2 1.5
0.5
4
12 3 2.5 3 0.5 1
四、课程内容设计
三、行驶系
(24学时)
四、转向系
(20学时)
3.1车架与车桥 3.2车轮与轮胎 3.3悬架 4.1概述
3 1.5 3.5
8
2 2.5 3 0.5
8
3 1.5 2.5
二、课程目标 素质目标
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二、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1、懂结构知原理。 2、懂四大系统总成及零部件的正确拆装
工艺。 3、能够读识汽车底盘液压系统线路图。 4、掌握车轮定位仪、动平衡测试仪的使
用方法。
二、课目标
能力目标
二、课程目标
素质目标
团队 协作 精神
三、课程内容
传行 动驶 系系 转制 向动 系系
汽车底盘机械系统检修 首课
汽车工程学院:潘宗友
首课内容
1.课程的定位
目录
2.课程目标 3.课程内容
4.课程内容设计 5.课程重难点分析及教法与学法
6. 教学手段与教学实施
中职教育-《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第二版课件:单元四 防滑控制系统的检修(二)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相关知识 4.2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
4)防滑差速锁控制 带防滑差速器的ASR如图4-51所示。防滑差速锁能对差速器锁止装 置进行控制,使锁止范围从0~100%,并通过ASR有效控制驱动车轮的 驱动力,从而提高汽车在滑溜路面起步和加速能力及行驶方向稳定性。
图4-51 带防滑差速器的ASR
相关知识 4.2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
相关知识 4.2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
图4-56 LS400轿车的 ABS/TRC
1-右前轮速传感器;2-比例阀 和差压阀;3-制动主缸;4TRC制动压力调节器;5-左后 轮速传感器;6-右后轮速传感
器;7-发动机ECU;8ABS/TRC ECU;9-TRC关闭 指示灯;10-TRC工作指示灯; 11-TRC选择开关;12-左前轮 速传感器;13-主节气门位置 传感器;14-副节气门位置传 感器;15-副节气门步进电动 机;16-ABS制动压力调节器
相关知识 4.2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cceleration Slip Regulation,ASR),有的车 辆称为牵引力控制系统(Traction Control System,TCS或TRC)。驱 动防滑控制系统的功用是防止汽车在加速过程中打滑,特别是防止汽车 在非对称路面或在转向时驱动轮滑转,以保持汽车行驶方向的稳定性、 操纵性和维持汽车的最佳驱动力以及提高汽车的平顺性。
相关知识 4.2 驱动防滑控制系统(ASR)
3)TRC制动执行器 TRC制动执行器主要由TRC隔离电磁阀总成和TRC制动供能总成组 成,如图4-57所示。 (1)TRC隔离电磁阀总成。TRC隔离电磁阀通过管路与制动主缸、 制动压力调节器和TRC制动供能总成相连,主要由制动主缸隔离电磁阀、 蓄能器隔离电磁阀和储液罐隔离电磁阀组成。 在未介入制动时,3个隔离电磁阀不通电,制动主缸隔离电磁阀处于 接通状态,将制动主缸至制动压力调节器中调压电磁阀的制动液通路接 通;蓄能器隔离电磁阀处于截止状态,将TRC制动供能总成至制动压力 调节器中调压电磁阀的制动液通路封闭;储液罐隔离电磁阀处于截止状 态,将制动压力调节器中调压电磁阀至储液罐的制动液路封闭。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项目PPT课件

10.2 车轮制动器
.
9
10.2 车轮制动器
3. 盘式制动器检修 1) 制动盘厚度的检查
用游标卡尺或千分尺测量,桑塔纳轿车前制动盘标准 厚度为10mm,使用极限为8 mm,超过极限尺寸时应 予更换。
.
10
10.2 车轮制动器
2) 制动盘端面圆跳动的检查 • 制动盘端面圆跳动多大会使制动踏板抖动或使制动衬
.
24
4. 典型车轮制动器 1) 桑塔纳后轮制动器 带驻车制动的鼓式制动器。 a. 组成、原理 • 什么类型的? • 间隙如何自调? • 如何驻车?
10.2 车轮制动器
.
25
10.2 车轮制动器
b. 检修 • 制动蹄摩擦衬片厚度
– 用游标卡尺或直尺测量制动蹄片的厚度,标准值为5mm,使 用极限为2.5mm。其铆钉与摩擦片表面距离不得小于1mm。 在未拆下车轮时,制动蹄摩擦片的厚度可从制动底板上的观 察孔目测。
.
27
10.2 车轮制动器
• 鼓蹄接触面积检查
– 将后制动鼓摩擦衬片表面打磨干净后,靠在后制动鼓上,检 查二者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60%,否则应继续打磨摩擦衬 片的表面。
• 回位弹簧的检查
– 若弹簧自由长度增加5%,则应更换新弹簧。
.
28
2) BJ2020S后轮制动器 • 结构
10.2 车轮制动器
.
29
10.2 车轮制动器
• 调整
– 全面调整的方法是:架起车桥,使制动鼓能自由转动;松开 蹄片的偏心支承销轴锁紧螺母;转动支承销使轴端标记位相 互靠近的位置;转动上端调整凸轮,使蹄片压向制动鼓,从 动鼓的检查孔用厚薄规检查每个蹄片两端与制动鼓是否贴紧。 如果蹄片轴端发现间隙,则用转动蹄片支承销的方法消除; 反向转动调整凸轮,使蹄片上端与鼓脱离接触,产生合适的 间隙为止。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件 项目四 电控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检修

项目四 电控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检修
2. 输出执行元件的检修 用万用表检测执行元件,检测步骤及检测内容参见表 4-2 所示。
3. ASR 系统的故障诊断 ASR 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功能,借助诊断仪 V.A.G1551 可读取故障码。根据故障码可检查故障原因,对维修 很有帮助。表 4-3 所示为奥迪 A6 轿车 ABS&ASR 系统故障码表。
项目四 电控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检修
二、ASR 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 ASR 电控单元 因 ASR 和 ABS 的一些信号输入和处 理都是相同的,为了减少电子器件的应用数 量,使结构更紧凑,ASR 电控单元和 ABS 电控单元通常组合在一起,如图所示。 ASR&ABS 电控单元将 ABS 和 ASR 的 控制功能结合为一体,用所输入的 4 个车 轮轮速传感器的轮速信号,计算车轮空转情 况和路面状态,用以减小发动机转矩和控制 车轮制动力,从而控制车轮轮速。
项目四 电控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检修
2. 信号输入元件
1)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 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安装在副节气门轴上,将副节气门开度 转换为电压信号,并将这一信号经发动机&变速器电脑发送至 ABS&ASR 电脑,其内部电路构成如图所示。 2)主节气门怠速触点信号 ASR 要起作用,主节气门的怠速触点必须断开,也就是说, 油门踏板必须踩下,汽车处于加速状态。
项目四 电控驱动防滑控制系统的检修
一、ASR 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1. ASR 系统的基本组成 ASR 汽车驱动防滑系统的作用是防止汽车 加速过程中打滑,特别是防止汽车在非对称路 面或转弯时驱动轮的空转。
2. ASR 系统的工作原理 当驱动防滑系统处于工作状态时,电子控 制单元根据各轮速传感器检测到的转速信号, 确定驱动车轮的滑转率和汽车的参考速度。当 电子控制单元判定驱动车轮的滑转率超过设定 的限值时,就使驱动副节气门的步进电机转动, 减小副节气门的开度。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课件NO2

学习单元二 驱动防滑系统检测与修复
(2)控制燃油供给量。短时间中断供油 也可微量调节发动机的输出转矩,但响应速 度没有减小点火提前角迅速。这种控制方法 适用于未采用燃油喷射系统的汽油发动机或 柴油发动机汽车。
学习单元二 驱动防滑系统检测与修复
在采用电子加速踏板的汽车上,根据加速踏板行程大小,通 过调节汽油发动机节气门开度或柴油发动机喷油泵拉杆位置,使 进气量或供油量改变即可调节发动机的输出转矩,如图2-2所示。
学习单元二 驱动防滑系统检测与修复
2)滑转率与附着系数的关系
汽车车轮打滑有两种情况:一是汽车制动时车轮抱死滑移,二是汽 车驱动时车轮滑转。ABS防止车轮在制动时抱死而滑移,ASR系统则防 止驱动轮原地不动地滑转。
驱动轮的滑转程度用滑转率表示,其表达式为
式中,s d为驱动轮的滑转率;vω为车轮速度(车轮瞬时圆周速度),v
汽车底盘控制系 统检测与修复
学习单元二 驱动防滑系统检测与修复
学 习目标
•了解驱动防滑系统的组成、控制方式和发 展现状; • 法; • 电路,并能综合运用各种检测设备进行检 修; • 结协作能力。
学习单元二 驱动防滑系统检测与修复
任 务描述
驱动防滑系统又称为牵引力控制系统,能防止车辆在雪地 等湿滑路面上行驶时驱动轮的空转,使车辆能平稳地起步和加 速。无论在雪地或泥泞的路面,牵引力控制系统均能保证车辆 流畅的加速性能,防止车辆因驱动轮打滑而发生横移或甩尾。 汽车在驱动过程中,驱动轮打滑,将影响汽车的起步能力和加 速性能,并影响驱动过程中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和转向控制能力。 因此,首先要了解汽车驱动轮打滑的根本原因,了解汽车制造 商采取何种措施达到汽车驱动防滑的目的,从而掌握汽车驱动 防滑系统的维护和检修方法。
汽车底盘电控系统原理与检修课件2

速升高,依次减小通电电流,可变孔开启; ❖ 高速时,开启面积达到最大值。 ❖ 该阀在左右转向时,油液流动的方向可以逆转,所以在上
下流动方向中,可变小孔必须具有相同的特性。 ❖ 为确保高压时液体有效作用于阀,必须提供稳定的油压控
制。
LOGO
3、电子控制单元
❖ 接受来自车速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向电磁阀和电 磁线圈输出电流。
LOGO
(4)转向助力的主动回位
①如果驾驶员在转弯行驶中,降低了转向力 矩,则扭转棒会自动松开; ②根据下降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与转向速度 之间的关系,控制单元计算出额定的快退速 度,将此速度与转向角速度相比较,由此得 出回位扭矩; ③车桥的几何结构会在转向的车轮上产生回 位力,但由于转向系统和车桥内的摩擦力, 此回位力通常太小,不能使车轮回位至正前 行驶位置; ④控制单元通过分析转向力矩、车速、发动 机转速、转向角、转向速度和控制单元中设 定的特性曲线,计算出回位所需要的电动机 扭矩; ⑤控制单元J500会控制电动机,并使车轮回 位至正前行驶位置。
LOGO
电动机械转向助力系统各零件的布置
LOGO
2.控制原理
特性曲线组和特性曲线:
☺ 转向助力是通过一个控制单
元永久程序存储器中的特性曲 线组来进行控制的。该存储器 统计了最大16条不同的特性曲 线组。例如:在高尔夫-2004, 从提供的特性曲线组中,选择 了8条特性曲线组使用。并根据 要求(比如车辆重量)在出厂 前激活一条特性曲线组。
LOGO
电动EPS部件在车上的位置
LOGO
电动动力转向系统的类型
LOGO
2.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转矩传感器 ❖ 作用:测量转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相对转矩,作
为电动助力的依据之一。
下流动方向中,可变小孔必须具有相同的特性。 ❖ 为确保高压时液体有效作用于阀,必须提供稳定的油压控
制。
LOGO
3、电子控制单元
❖ 接受来自车速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向电磁阀和电 磁线圈输出电流。
LOGO
(4)转向助力的主动回位
①如果驾驶员在转弯行驶中,降低了转向力 矩,则扭转棒会自动松开; ②根据下降的转向力矩和转向角与转向速度 之间的关系,控制单元计算出额定的快退速 度,将此速度与转向角速度相比较,由此得 出回位扭矩; ③车桥的几何结构会在转向的车轮上产生回 位力,但由于转向系统和车桥内的摩擦力, 此回位力通常太小,不能使车轮回位至正前 行驶位置; ④控制单元通过分析转向力矩、车速、发动 机转速、转向角、转向速度和控制单元中设 定的特性曲线,计算出回位所需要的电动机 扭矩; ⑤控制单元J500会控制电动机,并使车轮回 位至正前行驶位置。
LOGO
电动机械转向助力系统各零件的布置
LOGO
2.控制原理
特性曲线组和特性曲线:
☺ 转向助力是通过一个控制单
元永久程序存储器中的特性曲 线组来进行控制的。该存储器 统计了最大16条不同的特性曲 线组。例如:在高尔夫-2004, 从提供的特性曲线组中,选择 了8条特性曲线组使用。并根据 要求(比如车辆重量)在出厂 前激活一条特性曲线组。
LOGO
电动EPS部件在车上的位置
LOGO
电动动力转向系统的类型
LOGO
2.主要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转矩传感器 ❖ 作用:测量转向盘与转向器之间的相对转矩,作
为电动助力的依据之一。
中职教育-《汽车悬架、转向与制动系统维修》课件:任务4 电控悬架的检修(付慧敏 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ppt

在一种特定的道路状态和速度下达到性能最优,电控悬架系统通过对悬 架系统参数进行实时控制,使悬架性能总是处于最佳状态,同时满足汽 车的行驶平顺性、操纵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
电 子 悬 架 的 控 制 功 能
2.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分类
(1)根据控制目的不同,可分为:车高控制系统、刚度控制系统、阻尼 控制系统、综合控制系统等形式。 (2)根据悬架系统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和电控液压 悬架系统。 (3)根据控制系统有源或无源,可分为:半主动悬架和全主动悬架。
例丰田凌志LS400的电控悬架系统有三个操作:选择开关、高度控 制开关和LRC(模式控制)开关。
4.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系统组成。 基本组成大致相同,即由感应汽车运行状况的各种传
感器、开关,电子控制单元及执行机构等组成。传感器一 般有车身高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向 盘转角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开关主要有模式选 择开关、制动灯开关、停车开关和车门开关等;执行机构 有可调节减振器阻尼力的电动机,可调节弹簧刚度的步进 电动机和可调节车身高度的电磁阀等。
项目要求
1.时间要求:建议 6 学时
2.质量要求:在满足厂家的生产规范及质量要求前提下能够 熟练快速地诊断与排除故障
3.安全要求: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项目作业 4.文明要求:自觉按照文明生产规则进行项目作业 5.环保要求:努力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项目作业
一、理论知识
1.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作用 传统的汽车悬架一般具有固定的弹簧刚度和减振阻尼力,它只能保证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电控悬架系统结构组成; 2.熟悉汽车电控悬架系统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电控悬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4.熟悉电控悬架维护检查技术流程和规范; 技能目标 1.熟悉维修手册的使用方法; 2.学会对汽车电控悬架系统进行检测; 3.学会汽车电控悬架系统故障诊断流程; 4.培养相互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电 子 悬 架 的 控 制 功 能
2.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分类
(1)根据控制目的不同,可分为:车高控制系统、刚度控制系统、阻尼 控制系统、综合控制系统等形式。 (2)根据悬架系统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电控空气悬架系统和电控液压 悬架系统。 (3)根据控制系统有源或无源,可分为:半主动悬架和全主动悬架。
例丰田凌志LS400的电控悬架系统有三个操作:选择开关、高度控 制开关和LRC(模式控制)开关。
4.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系统组成。 基本组成大致相同,即由感应汽车运行状况的各种传
感器、开关,电子控制单元及执行机构等组成。传感器一 般有车身高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向 盘转角传感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等;开关主要有模式选 择开关、制动灯开关、停车开关和车门开关等;执行机构 有可调节减振器阻尼力的电动机,可调节弹簧刚度的步进 电动机和可调节车身高度的电磁阀等。
项目要求
1.时间要求:建议 6 学时
2.质量要求:在满足厂家的生产规范及质量要求前提下能够 熟练快速地诊断与排除故障
3.安全要求: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项目作业 4.文明要求:自觉按照文明生产规则进行项目作业 5.环保要求:努力按照环境保护要求进行项目作业
一、理论知识
1.电子控制悬架系统的作用 传统的汽车悬架一般具有固定的弹簧刚度和减振阻尼力,它只能保证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汽车电控悬架系统结构组成; 2.熟悉汽车电控悬架系统工作原理; 3.掌握汽车电控悬架系统故障诊断方法; 4.熟悉电控悬架维护检查技术流程和规范; 技能目标 1.熟悉维修手册的使用方法; 2.学会对汽车电控悬架系统进行检测; 3.学会汽车电控悬架系统故障诊断流程; 4.培养相互沟通、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辆凯迪拉克2014款SRX 3.0 SUV,配备六挡手自一体变速箱,装用eAWD全时四驱系统。行驶里程约43093km,平时山路行驶较多。该车仪表最 近一直提示后轴、四轮驱动系统有故障,并且故障灯亮起。
任务分析
接车后初检,打开钥匙点火运行,仪表提示:维修后轴、四轮驱 动系统。由于该车电控四轮驱动系统部件众多。因此,要排除该故障, 需要了解该车型电控四轮驱动系统的结构及控制原理,同时借助维修 手册和测试仪器进行分析,逐步缩小排查故障范围,确定故障原因并 将其排除。
Torsen LSD差速器 1—差速器外壳;2—1号离合器盘;3—环形齿轮接合齿;4—太阳轮接合齿;5—2号 离合器盘;6—4号离合器盘;7—行星齿轮;8—太阳轮;9—பைடு நூலகம்形齿轮;10—3号离合 器盘;11—行星齿轮架;l2—行星齿轮架支承片;l3—太阳轮接合齿;14—前输出轴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类型
⑵全时四轮驱动系统(FullTime 4WD)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也称全轮驱 动AWD(All Wheel Drive),该系 统任何时候都处于四轮驱动模式。 全时四驱系统有三个差速器,即在 前后桥差速器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轴 间差速器(伞齿轮式中央差速器) ,置于前后桥之间,该差速器是判 断全时四驱的重要标志。
⑸黏液耦合器(Viscous Coupling) 黏液耦合器又称黏性联轴节,通常安装在以前轮驱动为基础的四轮
驱动汽车上。黏性联轴节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需驾驶员操纵,可根据需要自 动把动力分配给后驱动桥。
黏液耦合器 1—外盘;2—输出轴;3—连接器壳;4—输入轴;5—毂;6—内
盘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日产逍客电控适时四轮驱动系统控制旋钮
学习资讯
2)电控四轮驱动系统的优缺点
⑴通过性好。采用四轮驱动系统的车辆四个车轮同时分配到动力,其驱 动力矩是两驱车辆的两倍,并且前后车桥可相互作用,可以提升车辆在湿滑 路面或不平路面的通过性能。
⑵爬坡性能强。四驱车辆的抓地能力比两驱汽车强,可以爬上比两驱汽 车大的陡坡。
前轴转速小于后轴转速时托森差速器动力传递路线
学习资讯
2)不同行驶状态时差速器的转矩分配
⑷轴间差速器锁止 如果前轮的地面附着力较小,出现了滑转趋势,差速器自动限制其滑转, 前轮驱动力自动降低到29%。若前轮附着力继续减小,而此时前轮驱动力 不能再降低,未滑转的后轴所分配到的扭矩只能达到71%,此时,驾驶员 应该锁止差速器,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特别恶劣的泥沼路面。如前轮离开 地面(悬空),该车轮的驱动力降为0,此时如果未锁止差速器,后轴只能 分配到71%的最大驱动力,但如果锁止了差速器,后轴则可分配到100%的 驱动力。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⑶分动器及电控执行器 分动器有L、H两挡,传动比分别为2.566和1.000。挡位切换动 作由驾驶者手动操作完成,可实现H4F、H4L、L4F、L4L的换挡模式 。H4F和L4F为分别对应分动器高、低挡的差速器“F”(自由)模 式,H4L和L4L则为“L”(锁止)模式。
前轴转速大于后轴转速时托森差速器动力传递路线
学习资讯
2)不同行驶状态时差速器的转矩分配
⑶前轴转速小于后轴转速 当环齿转速大于太阳轮转速,此时行星齿轮也产生自转,自转时与环 齿、太阳齿和齿架之间会产生摩擦阻力;同时行星齿轮沿轴向向左运动, 环齿和太阳轮分别向左、向右做轴向运动,环齿仍然挤压1号离合器盘,行 星齿轮挤压2号离合器盘,太阳轮挤压4号离合器盘,因此,后轴的高转速 受到1号和2号离合器片摩擦力的限制,同时动力由行星齿轮架通过4号离合 器盘的摩擦力直接传递到太阳轮,增加了前轴的输出扭矩。差速器的内摩 擦力由1号、2号、4号和行星齿轮自转的摩擦力组成,使前、后轴的扭矩分 配比最大汰到53:47。
⑹液压多摩擦片式离合器 液压多摩擦片式离合器是液压多摩擦片接通系统的核心。这套装置的 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液压系统和摩擦片。摩擦片分为两组,分别安装在差速 器壳与一侧半轴上。当液压系统对摩擦片作用时,两组相邻的摩擦片就会 紧紧挤压在一起,从而将差速器锁死,从而达到限滑的目的。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分动器传动系统示意图 1—轴间差速器锁;2—后输出轴;3—传动链;4—轴间差速器锁止电控执行
器;5—前输出轴;6—托森LSD;7—H/L挡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由变速器传来的动力经分动器的副变速L或H齿轮传到差速器外壳齿 轮,再经差速器内的传动机构把动力传到前、后轴,4WD控制ECU对分 动器电控执行器进行控制,驱动“轴间差速器锁止拨叉轴”实现轴间差 速器锁的切换。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类型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的汽车,分动器一般有三种驱动模式:两轮驱动高挡 2H(2High)、四轮驱动高挡4H(4High)及四轮驱动低挡4L(4Low)。
当汽车在市区郊区路面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使用两轮驱动高挡模式;当 汽车在摩擦系数过低路面时,比如雨雪天气或者沙石路面时,采用四轮驱动 高挡模式,这样可以提高附着力矩和可操作性;当汽车遭遇摩擦系数很大的 情况,比如高难度越野路面,就需要使用四轮驱动低挡模式大驱动力驾驶。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分动器 1—L/H挡换挡轴;2—后输出轴;3—分动器电控执行器(用于轴间差速器锁止);
4—前输出轴;5—轴间差速器锁止转换拨叉轴;6—Torsen LSD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4)Torsen LSD差速器 只要前后驱动轮因为地面附着力的变化产生转矩的变化,差速器就会立 即产生比普通差速器大得多的内摩擦转矩。
项目五 电子控制行驶系统 检修
任务1 弹簧减振系统性能不良故障的检修 任务2 四轮驱动系统失效故障的检修与排除 任务3 胎压监测系统失灵故障的检修
任务2 四轮驱动系统失效故障 的检修与排除
1 任务导入 2 任务分析 3 学习目标 4 建议学时 5 学习资讯 6 任务实施 7 考核评价
任务导入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类型
⑶适时四轮驱动系统(Part-Time 4WD) 安装适时四轮驱动系统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只有在需要时采用四轮驱动 模式行驶,其他时间仍然采用普通的两轮驱动模式(前轮或者后轮驱动)。 适时四轮驱动系统是在两轮驱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四驱功能辅助作用, 在两轮驱动汽车的主动桥上引出一根传动轴与从动桥相连,这根传动轴采用 黏液耦合器或电控液压多片式离合器。
⑶过弯能力好。车轮的附着力矩与车辆的动力大小成反比,车辆传输至 道路的动力大,车轮过弯的的力矩就减小;动力下降,过弯力就增大,所以 四轮驱动车辆的过弯性能和湿滑路面通过性能比较好。
⑷起动与加速性能好。 ⑸直线行驶稳定性好。
学习资讯
2. 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四轮驱动系统组成 1—蜂鸣器;2—轴间差速器锁止按钮;3—后差速器;4—前后差速器; 5—驻车/空挡位置开关;6—L挡位置开关;7—空挡位置开关;8—分动器
任务实施
1)系统概述
⑵系统构造 后差速器总成包括扭矩控制后差速器壳体总成和后差速器行星架总成。 转矩控制后差速器壳体总成包括后差速器离合器总成、结合法兰和油泵体总 成、后差速器行星架总成等。
后差速器总成
任务实施
1)系统概述
四轮驱动系统油泵体总成包括前油泵、后油泵、液压控制机构和离合器 活塞,因此四轮驱动的控制系统称为双泵液压控制系统(简称DPS)。离合 器活塞上有一个盘簧,该盘簧向后差速器离合器总成提供预置转矩,以防总 成发出异常噪声。后差速器离合器总成中的离合器导套通过结合法兰与传动 轴连接,并接收来自分动器总成的驱动力。
任务实施
1.东风本田CR-V适时四轮驱动系统检修
任务实施
1)系统概述
⑴系统特点 适时四轮驱动(4WD)双泵系统车型的后差速器总成上装备有液压离合 器和后差速器机构。正常条件下,车辆由前轮驱动。而根据前轮驱动力和路 面条件的不同,无需驾驶员在两轮驱动(前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之间做操作 转换,系统就会在瞬间将适当的驱动力传递给后轮。两轮驱动(2WD)和四 轮驱动之间的转换机构内置于后差速器总成中,与其合成为一体,这使得系 统既轻便又紧凑。
比后油泵转速快。前油泵经由单向阀B吸入油液,并将油液排出。排出的油液 一部分被后油泵吸人,剩余的部分经由单向阀E进入离合器活塞油缸。离合器 活塞处的液压通过两个节流孔来控制。离合器活塞处受控的液压推动离合器
隔板和离合器片,使之接合在一起,将来自分动器总成的驱动力传递至后车
⑴前轴转速等于后轴转速 当汽车在良好路面直线行驶时,前轮与后轮的转速接近相等,即太阳 轮与环齿的角速度也相等。
前轴转速等于后轴转速时托森差速器动力传递路线
学习资讯
2)不同行驶状态时差速器的转矩分配
太阳轮与环齿转速相等,行星齿轮不做自转运动,差速器的内摩擦力 为0,太阳轮与环齿半径之比为2:3,前轴与后轴转矩之比为2:3。正常行驶 时,后轴得到60%的转矩,前轴得到40%的转矩。这种分配方式与汽车的 质量分配相对应,有利于车辆加速时后轴载荷大于前轴的情况下,提升车 辆轮胎的抓地力,增加车辆的稳定性。
建议学时
4学时
学习资讯
1. 四轮驱动系统概述
传统四轮驱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类型
⑴分时四轮驱动系统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的传动系一般 由变速器、分动器、前传动轴、前桥差 速器、后传动轴和后桥差速器等组成, 通常不设置轴间差速器。 分时四轮驱动需要驾驶者根据路 面的情况判断选择两轮还是四轮驱动模 式,通过操纵分动器在两种模式之间切 换。
DPS双泵液压控制系统
任务实施
1)系统概述
⑶系统的工作过程 当前轮(离合器导套)和后轮(准双曲面从动齿轮)之间产生转速差时 ,来自前、后油泵的液压促使后差速器离合器啮齿,将来自分动器总成的驱 动力施加到后轮上。
任务分析
接车后初检,打开钥匙点火运行,仪表提示:维修后轴、四轮驱 动系统。由于该车电控四轮驱动系统部件众多。因此,要排除该故障, 需要了解该车型电控四轮驱动系统的结构及控制原理,同时借助维修 手册和测试仪器进行分析,逐步缩小排查故障范围,确定故障原因并 将其排除。
Torsen LSD差速器 1—差速器外壳;2—1号离合器盘;3—环形齿轮接合齿;4—太阳轮接合齿;5—2号 离合器盘;6—4号离合器盘;7—行星齿轮;8—太阳轮;9—பைடு நூலகம்形齿轮;10—3号离合 器盘;11—行星齿轮架;l2—行星齿轮架支承片;l3—太阳轮接合齿;14—前输出轴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类型
⑵全时四轮驱动系统(FullTime 4WD)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也称全轮驱 动AWD(All Wheel Drive),该系 统任何时候都处于四轮驱动模式。 全时四驱系统有三个差速器,即在 前后桥差速器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轴 间差速器(伞齿轮式中央差速器) ,置于前后桥之间,该差速器是判 断全时四驱的重要标志。
⑸黏液耦合器(Viscous Coupling) 黏液耦合器又称黏性联轴节,通常安装在以前轮驱动为基础的四轮
驱动汽车上。黏性联轴节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需驾驶员操纵,可根据需要自 动把动力分配给后驱动桥。
黏液耦合器 1—外盘;2—输出轴;3—连接器壳;4—输入轴;5—毂;6—内
盘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日产逍客电控适时四轮驱动系统控制旋钮
学习资讯
2)电控四轮驱动系统的优缺点
⑴通过性好。采用四轮驱动系统的车辆四个车轮同时分配到动力,其驱 动力矩是两驱车辆的两倍,并且前后车桥可相互作用,可以提升车辆在湿滑 路面或不平路面的通过性能。
⑵爬坡性能强。四驱车辆的抓地能力比两驱汽车强,可以爬上比两驱汽 车大的陡坡。
前轴转速小于后轴转速时托森差速器动力传递路线
学习资讯
2)不同行驶状态时差速器的转矩分配
⑷轴间差速器锁止 如果前轮的地面附着力较小,出现了滑转趋势,差速器自动限制其滑转, 前轮驱动力自动降低到29%。若前轮附着力继续减小,而此时前轮驱动力 不能再降低,未滑转的后轴所分配到的扭矩只能达到71%,此时,驾驶员 应该锁止差速器,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特别恶劣的泥沼路面。如前轮离开 地面(悬空),该车轮的驱动力降为0,此时如果未锁止差速器,后轴只能 分配到71%的最大驱动力,但如果锁止了差速器,后轴则可分配到100%的 驱动力。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⑶分动器及电控执行器 分动器有L、H两挡,传动比分别为2.566和1.000。挡位切换动 作由驾驶者手动操作完成,可实现H4F、H4L、L4F、L4L的换挡模式 。H4F和L4F为分别对应分动器高、低挡的差速器“F”(自由)模 式,H4L和L4L则为“L”(锁止)模式。
前轴转速大于后轴转速时托森差速器动力传递路线
学习资讯
2)不同行驶状态时差速器的转矩分配
⑶前轴转速小于后轴转速 当环齿转速大于太阳轮转速,此时行星齿轮也产生自转,自转时与环 齿、太阳齿和齿架之间会产生摩擦阻力;同时行星齿轮沿轴向向左运动, 环齿和太阳轮分别向左、向右做轴向运动,环齿仍然挤压1号离合器盘,行 星齿轮挤压2号离合器盘,太阳轮挤压4号离合器盘,因此,后轴的高转速 受到1号和2号离合器片摩擦力的限制,同时动力由行星齿轮架通过4号离合 器盘的摩擦力直接传递到太阳轮,增加了前轴的输出扭矩。差速器的内摩 擦力由1号、2号、4号和行星齿轮自转的摩擦力组成,使前、后轴的扭矩分 配比最大汰到53:47。
⑹液压多摩擦片式离合器 液压多摩擦片式离合器是液压多摩擦片接通系统的核心。这套装置的 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液压系统和摩擦片。摩擦片分为两组,分别安装在差速 器壳与一侧半轴上。当液压系统对摩擦片作用时,两组相邻的摩擦片就会 紧紧挤压在一起,从而将差速器锁死,从而达到限滑的目的。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分动器传动系统示意图 1—轴间差速器锁;2—后输出轴;3—传动链;4—轴间差速器锁止电控执行
器;5—前输出轴;6—托森LSD;7—H/L挡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由变速器传来的动力经分动器的副变速L或H齿轮传到差速器外壳齿 轮,再经差速器内的传动机构把动力传到前、后轴,4WD控制ECU对分 动器电控执行器进行控制,驱动“轴间差速器锁止拨叉轴”实现轴间差 速器锁的切换。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类型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的汽车,分动器一般有三种驱动模式:两轮驱动高挡 2H(2High)、四轮驱动高挡4H(4High)及四轮驱动低挡4L(4Low)。
当汽车在市区郊区路面情况良好的情况下,使用两轮驱动高挡模式;当 汽车在摩擦系数过低路面时,比如雨雪天气或者沙石路面时,采用四轮驱动 高挡模式,这样可以提高附着力矩和可操作性;当汽车遭遇摩擦系数很大的 情况,比如高难度越野路面,就需要使用四轮驱动低挡模式大驱动力驾驶。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分动器 1—L/H挡换挡轴;2—后输出轴;3—分动器电控执行器(用于轴间差速器锁止);
4—前输出轴;5—轴间差速器锁止转换拨叉轴;6—Torsen LSD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
(4)Torsen LSD差速器 只要前后驱动轮因为地面附着力的变化产生转矩的变化,差速器就会立 即产生比普通差速器大得多的内摩擦转矩。
项目五 电子控制行驶系统 检修
任务1 弹簧减振系统性能不良故障的检修 任务2 四轮驱动系统失效故障的检修与排除 任务3 胎压监测系统失灵故障的检修
任务2 四轮驱动系统失效故障 的检修与排除
1 任务导入 2 任务分析 3 学习目标 4 建议学时 5 学习资讯 6 任务实施 7 考核评价
任务导入
全时四轮驱动系统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类型
⑶适时四轮驱动系统(Part-Time 4WD) 安装适时四轮驱动系统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只有在需要时采用四轮驱动 模式行驶,其他时间仍然采用普通的两轮驱动模式(前轮或者后轮驱动)。 适时四轮驱动系统是在两轮驱动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四驱功能辅助作用, 在两轮驱动汽车的主动桥上引出一根传动轴与从动桥相连,这根传动轴采用 黏液耦合器或电控液压多片式离合器。
⑶过弯能力好。车轮的附着力矩与车辆的动力大小成反比,车辆传输至 道路的动力大,车轮过弯的的力矩就减小;动力下降,过弯力就增大,所以 四轮驱动车辆的过弯性能和湿滑路面通过性能比较好。
⑷起动与加速性能好。 ⑸直线行驶稳定性好。
学习资讯
2. 四轮驱动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四轮驱动系统组成 1—蜂鸣器;2—轴间差速器锁止按钮;3—后差速器;4—前后差速器; 5—驻车/空挡位置开关;6—L挡位置开关;7—空挡位置开关;8—分动器
任务实施
1)系统概述
⑵系统构造 后差速器总成包括扭矩控制后差速器壳体总成和后差速器行星架总成。 转矩控制后差速器壳体总成包括后差速器离合器总成、结合法兰和油泵体总 成、后差速器行星架总成等。
后差速器总成
任务实施
1)系统概述
四轮驱动系统油泵体总成包括前油泵、后油泵、液压控制机构和离合器 活塞,因此四轮驱动的控制系统称为双泵液压控制系统(简称DPS)。离合 器活塞上有一个盘簧,该盘簧向后差速器离合器总成提供预置转矩,以防总 成发出异常噪声。后差速器离合器总成中的离合器导套通过结合法兰与传动 轴连接,并接收来自分动器总成的驱动力。
任务实施
1.东风本田CR-V适时四轮驱动系统检修
任务实施
1)系统概述
⑴系统特点 适时四轮驱动(4WD)双泵系统车型的后差速器总成上装备有液压离合 器和后差速器机构。正常条件下,车辆由前轮驱动。而根据前轮驱动力和路 面条件的不同,无需驾驶员在两轮驱动(前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之间做操作 转换,系统就会在瞬间将适当的驱动力传递给后轮。两轮驱动(2WD)和四 轮驱动之间的转换机构内置于后差速器总成中,与其合成为一体,这使得系 统既轻便又紧凑。
比后油泵转速快。前油泵经由单向阀B吸入油液,并将油液排出。排出的油液 一部分被后油泵吸人,剩余的部分经由单向阀E进入离合器活塞油缸。离合器 活塞处的液压通过两个节流孔来控制。离合器活塞处受控的液压推动离合器
隔板和离合器片,使之接合在一起,将来自分动器总成的驱动力传递至后车
⑴前轴转速等于后轴转速 当汽车在良好路面直线行驶时,前轮与后轮的转速接近相等,即太阳 轮与环齿的角速度也相等。
前轴转速等于后轴转速时托森差速器动力传递路线
学习资讯
2)不同行驶状态时差速器的转矩分配
太阳轮与环齿转速相等,行星齿轮不做自转运动,差速器的内摩擦力 为0,太阳轮与环齿半径之比为2:3,前轴与后轴转矩之比为2:3。正常行驶 时,后轴得到60%的转矩,前轴得到40%的转矩。这种分配方式与汽车的 质量分配相对应,有利于车辆加速时后轴载荷大于前轴的情况下,提升车 辆轮胎的抓地力,增加车辆的稳定性。
建议学时
4学时
学习资讯
1. 四轮驱动系统概述
传统四轮驱动系统的基本组成
学习资讯
1)四轮驱动系统的类型
⑴分时四轮驱动系统 分时四轮驱动系统的传动系一般 由变速器、分动器、前传动轴、前桥差 速器、后传动轴和后桥差速器等组成, 通常不设置轴间差速器。 分时四轮驱动需要驾驶者根据路 面的情况判断选择两轮还是四轮驱动模 式,通过操纵分动器在两种模式之间切 换。
DPS双泵液压控制系统
任务实施
1)系统概述
⑶系统的工作过程 当前轮(离合器导套)和后轮(准双曲面从动齿轮)之间产生转速差时 ,来自前、后油泵的液压促使后差速器离合器啮齿,将来自分动器总成的驱 动力施加到后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