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虾青(红)素的饮料及其制备[设计+开题+综述]

合集下载

化妆品中虾青素相关专利技术综述

化妆品中虾青素相关专利技术综述

化妆品中虾青素相关专利技术综述一、虾青素的制备技术专利虾青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物质,通常来源于海洋生物,如对虾、龙虾、蟹等。

虾青素的制备技术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虾青素的制备技术主要有天然提取和化学合成两种途径。

1. 天然提取:虾青素的天然提取技术是通过对虾类等海洋生物的提取和分离来获得。

这一技术的关键在于提取剂的选择和提取工艺的优化,以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度。

目前已有相关的虾青素提取技术专利,其中一些专利技术针对提取剂的优化和工艺的改进,以提高虾青素的提取率和降低成本。

2. 化学合成:虾青素的化学合成技术一直备受关注,因为通过化学合成可以获得高纯度和高纯度虾青素,并且可以调控虾青素的结构和性质,以满足不同化妆品的需求。

目前已有相关的虾青素化学合成技术专利,其中一些专利技术着眼于合成路线的改进和反应条件的优化,以提高合成效率和减少废物排放。

二、虾青素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技术专利虾青素因其出色的抗氧化、抗衰老、美白等功效,在化妆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虾青素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技术主要包括配方设计、稳定性改进、传输技术等方面的专利技术。

1. 配方设计:化妆品配方的设计是化妆品开发的关键环节之一,而虾青素的配方设计更是如此。

虾青素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容易受光、热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失活,因此在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需要考虑其稳定性。

目前已有相关的虾青素配方设计技术专利,其中一些专利技术着眼于虾青素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和比例,以提高其稳定性和活性。

2. 稳定性改进:由于虾青素本身的氧化性,其在化妆品中的稳定性是一个难点。

虾青素的稳定性改进技术备受关注。

目前已有相关的虾青素稳定性改进技术专利,其中一些专利技术针对虾青素的稳定性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改进方案,如添加抗氧化剂、调节pH值等。

3. 传输技术:虾青素在化妆品中的传输技术也备受关注,因为虾青素的分子大小较大,不易渗透皮肤。

如何提高虾青素在皮肤中的渗透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克氏原螯虾头制备风味料和提取虾青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克氏原螯虾头制备风味料和提取虾青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克氏原螯虾头制备风味料和提取虾青素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研究背景和意义:
克氏原螯虾是一种深海生物,其头部含有丰富的食味物质和虾青素等有益成分。

虾青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同时,克氏原螯虾头制备出的风味料不仅可以丰富食物的口感和香味,还具有保健功能,对人体健康有益。

因此,本研究旨在研究克氏原螯虾头制备风味料和提取虾青素的可行性。

研究内容和方法:
1. 克氏原螯虾头风味料的制备
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和化学分离技术,对克氏原螯虾头中的食味物质进行提取和纯化,并制备出具有丰富香味的风味料。

2. 克氏原螯虾头虾青素的提取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醇提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多种提取方法,对克氏原螯虾头中的虾青素进行提取和纯化。

3. 虾头风味料的评价和虾青素的生物活性研究
采用感官评价和化学分析等方法,对制备出的克氏原螯虾头风味料进行评价,并研究其对食品的加味效果和对人体健康的保健作用。

同时,对提取出的虾青素进行生物活性研究,探究其在保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研究预期结果:
本研究将制备出具有丰富风味的克氏原螯虾头风味料,并成功提取出虾青素等有益成分。

同时,在对其进行评价和生物活性研究的基础上,探寻其在保健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前景,为深海生物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虾青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虾青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

虾青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应用研究中文摘要虾青素是一种天然的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因此在食品工业中被广泛应用。

本文综述了虾青素的生物合成、性质和作用机制,并探讨了虾青素在食品中的应用,包括在肉制品、水产品、蛋制品、果汁和饮料等方面。

同时,还分析了虾青素的添加量、技术途径及安全性,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虾青素;类胡萝卜素;抗氧化;食品添加剂AbstractAstaxanthin is a natural carotenoid with strong antioxidant activit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food industr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biosynthesis, properties, and mechanisms of action of astaxanthin, and discusses its applications in various foods, including meat products, seafood, egg products, juices, and beverag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added amount, technical approach, and safety of astaxanthin, and proposes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Keywords: astaxanthin; carotenoid; antioxidant; food additive一、引言虾青素是一种红色有机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类。

与其他类胡萝卜素不同的是,虾青素具有多种不同的活性,如强抗氧化能力、细胞保护功能、消炎功能等。

虾青素在人类食品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因其天然、安全、健康等特点,成为了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

高产虾青素的红发夫酵母菌株进化工程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产虾青素的红发夫酵母菌株进化工程研究的开题报告

高产虾青素的红发夫酵母菌株进化工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虾青素是一种天然的色素,属于类胡萝卜素,并且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

在医学、保健品、美容美发、化妆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目前,虾青素主要来源于虾、龙虾等海洋生物或合成。

其中合成方法的成本相对较高,且存在部分半合成过程,导致纯度和产量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相比之下,从天然来源中提取虾青素的方法生产成本较低,但是其受到时间、环境的限制,产量不可控。

红发夫酵母菌属于一种产生类胡萝卜素的微生物,可以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虾青素。

其在发酵过程中的高产静态水平、灵敏性广、培养条件简单、无需繁琐操作,因此被广泛地研究。

通过进化改良可以提高微生物的虾青素生产能力,因此,对红发夫酵母菌株的进化改良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旨在利用红发夫酵母菌株进行虾青素的高产,探究其进化改良的途径,以期能够获得更高的虾青素产量。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红发夫酵母菌株的筛选: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出不同来源的红发夫酵母菌株,对其进行初步的鉴定和对比试验,并选择其中虾青素产量较高的菌株作为后续研究对象。

2. 进化改良方法的建立:通过体外化学诱变技术和自然筛选技术建立进化改良体系。

在此基础上,对产量较高的红发夫酵母菌株进行细胞物质组分分析,进一步明确其关键代谢途径及调控机制。

3. 进化改良的实验设计:通过在不同培养条件(如温度、pH值、碳源、氮源等)下,定期对红发夫酵母菌株进行连续发酵和间歇发酵的实验,对虾青素产量进行监测,以寻找最适合产量的培养条件。

4. 虾青素的提取和分离:对红发夫酵母菌株进行优选,并分离取得纯度较高的虾青素,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线光谱仪等对虾青素进行鉴定和定量。

三、研究预期结果通过对红发夫酵母菌株进行进化改良,筛选出高产虾青素的菌株,并优化培养条件,进一步提高虾青素产量,达到较高程度的工业化生产。

本研究对虾青素的生产与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提高虾青素产量的生产方法与设计方案

提高虾青素产量的生产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高虾青素产量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取红法夫酵母菌发酵液于75℃恒温水浴中5h后,加入酶活浓度0.15U/mL的(1→3)βD葡聚糖酶酶解0.5h,沸水浴灭活酶,离心,取上清液;向所述上清液中加入3mL 3mol/L HCl,沸水浴处理3min,冷却,离心分离洗涤两次,再添加5mL甲醇振荡提取1min,离心,取上清液,即获得虾青素。

该方法可使红法夫酵母的破壁效率达90%,可提高虾青素含量。

权利要求书1.一种提高虾青素产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红法夫酵母菌发酵液于75℃恒温水浴中5h后,加入酶活浓度0.15U/mL的(1→3)-β-D-葡聚糖酶酶解0.5h,沸水浴灭活酶,离心,取上清液;(2)向所述上清液中加入3mL 3mol/L HCl,沸水浴处理3min,冷却,离心分离洗涤两次,再添加5mL甲醇振荡提取1min,离心,取上清液,即获得虾青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虾青素产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还包括:制备培养基,培养基组成成分包括混合碳源30g/L、混合氮源7g/L、MgSO4·7H2O 1.5g/L、(NH4)3C6H5O7 2.0g/L、Na2HPO4 2.0g/L;其中,混合碳源包括糖蜜40%和淀粉糖60%;混合氮源包括玉米浆40%和(NH4)2SO4 60%;制备红法夫酵母发酵液,取1环红法夫酵母菌苔接种于含30mL种子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0℃、160r/min培养48h;再将摇瓶种以10%的接种量接入装有含30mL发酵培养基的250mL三角瓶中,20℃、160r/min培养72h以获得所述红发夫酵母发酵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虾青素产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红法夫酵母菌发酵液与(1→3)-β-D-葡聚糖酶的体积比为5: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虾青素产量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离心为:10000r/min离心10mi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食品质量与安全含虾青(红)素的饮料及其制备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虾青素(Astaxanthin)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是一种含氧的有机化合物,色泽为粉红色,不溶于水,易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 天然的虾青素主要存在于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中,动物不能自身合成虾青素,天然虾青素的来源有五种, 即酵母菌、藻类、农作物、甲壳类动物、细菌和原生动物。

虾青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抗肿瘤及增强免疫的生理功能,而且拥有艳丽的红色及极强的色素沉积能力。

虾青素在食品添加剂、化妆品、保健品、制药业中都被广泛应用。

在食品工业中,虾青素主要用于食品着色剂和饲料添加剂,如鲑鳟鱼和鲟鱼食用了红发夫酵母的发酵培养菌体后, 鱼皮和肌肉中由于积累了虾青素而呈红色, 增加了鲑鳟鱼和鲟鱼的食用美感, 也增加了食用功效, 同时增加了鱼类的杭病能力;虾青素用作禽饲料添加剂时,能够改善禽蛋、皮肤和羽毛颜色,提高产蛋率和防病能力,降低死淘率,增加禽蛋和禽肉的营养价值。

同时在蛋黄的着色问题上,只有含氧的类胡萝卜素衍生物才能在蛋黄中沉积而着色,因此,虾青素是一种更有效的类胡萝卜素蛋黄着色剂。

虾青素作为一种新的生物化工产品, 国内虾青素的研究开发还刚刚起步, 市场上对虾青素的认识还不是很深, 市场上很少有含虾青素的产品供应, 而国外如欧美市场每年的需求量在几十吨以上,需求额达十几亿美元。

加强研究与开发虾青素产品和虾青素的应用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在软饮料行业中,产品功能依然是新一代饮品关注焦点,在研发方面,选择富含天然营养成分的原材料逐渐成为新宠,在市场方面,直接推广宣传产品中的天然成分也成为饮料行业中逐渐流行的营销方式。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现在是新产品跨越传统行业,产品成分交叉互换的兴起,这些产品是把某些具有特定营养功能的食品成分应用到常见领域之外,例如富含益生菌的非乳制饮料,添加能量成分的非运动饮料等。

生产商对天然功能的关注和对天然营养市场的定位以及食品成分跨越领域的交叉应用共同构成了不断前进的非酒精饮品行业的重要趋势。

综上所述,虾青素作为新型的功能性物质,具有强化免疫系统功能、抗癌、抗炎、预防血液低密度脂蛋白(LDL)一胆固醇的氧化损伤、降低血糖等功能. 本实验用雨生红球藻粉为原料,提取虾青素,即为天然虾青素,符合了饮料行业中新一代饮品的发展趋势,因而含虾青(红)素的饮料将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虾青素产品开发出新的发展路线。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1、虾青素的乳化2、确定工艺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1、果汁的制备工艺:参考文献中同类并结合本实验确定。

2、虾青素的乳化:正确选取乳化剂,并为了取得更好的乳化效果,需要研究各影响因素及其水平组合对乳化效果的影响。

为此,正交实验是在上述单因素实验基础上进行的,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正交实验的因素个数及水平情况,最后确定乳化剂混合物的最佳使用量。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2010.12.24-2010.2.24 虾青素的乳化研究:主要是选取虾青素提取油剂的混合乳化剂,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正交实验的因素个数及水平情况,最后确定乳化剂混合物的最佳使用量。

2010.2.25-2010.3.13 确定果胶酶的使用量和时间2010.3.14-2010.4.1 利用评分法(滋味30分、气味25分、色泽25分、组织形态20分)确定乳液与果汁的配比。

五、主要参考文献:[1] 耿华田.虾青素简介[J].化学教育,2007(3):5-7[2] 王洪涛.虾青素的性质与开发[J].食品工程,2006,4(12):18-20[3] 朱晓立,裘晖.虾青素的分布来源[J].湖南饲料,2008(3):35-37[4] ANDREWES AG,PHAFF H J,STARR MP.Carotenoids of Phaffiarhodozyma,a red-pigmented fermenting yeast[J].Phytochemistry,1976,15:1003-1007.[5] 林晓,储小军,周蒂.虾青素来源、功能及应用[J]. 环境与职业医学,2008,25(6):615-617[6] JOHNSON EA,AN GH.Astaxanthin from microbial sources[J].CritRev Biotechnol,1991,1 1(4):297 326[7] 滕长英, 张立, 秦松.虾青素的应用及生产来源[J].安徽农业科学,2007, 35( 8) : 2298- 2299[8] 卢国栋,陈谦.甲壳素与虾青素[J].生物学杂志,2009,12(3):17-19[9] GRUNG M, LIAAEN"JENSEN S. Algal carotenoids. 52; secondarycarotenoids of algae 3; carotenoids in a natural bloom of Euglenasanguinea[J].Biochemical Systematics and Ecology, 1993, 21( 8) : 757- 763.[10]杨艳,周宇红. 虾青素抗氧化活性机制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8,35(4):231-234[11]冯畅,文利新.虾青素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应用价值[J].中国饲料添加剂,2009(1):8-10[12] 彭小兰. 虾青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生产与应用研究[J].兽药天地,2005(11):50-52[13] 范荣新.虾青素的性质与开发[J].海湖盐与化工,2000,3:17-19[14]JYONOUCHI H,SUN S,GROSS M D.Astaxanthin,acarotenoid without vitam ina activity,antibodyresponses in cultures including T-helper cell clones andsuboptimal doses of antigen[J].J Nutr,1995,125(1O):2483.[15] 付佳,月欣. 天然虾青素的生物保健功能及安全性概述[J]. 国外医学卫生分册,2007,34(6):382-386.[16] 陈志强,任璐,江慎华. 虾青素降血糖作用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8,29(07):402-404[17] 尚小玉. 虾青素制品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草药,2010,41(2):267-269[18] 刘敏,胡嘉想,秦光和.虾青素的毒理学安全性评价[J].毒理学杂志,2008,22(3):244-246[19] 郑裕国,沈寅初.青素生产技木及其应用[J].化工科技市场,2001(2):24-25[20] 焦雪峰. 虾青素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06,1(33):13-15[21]张明祥,赵建国.国内外虾青素的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程,2002(1):26-28[22] 李艳艳,翟占军,张银花.虾青素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9,24(2):78-80[23]邱建国,李国栋,浅谈功能性饮料市场问题及其发展建议[J].经济师,2005(7):283-284[24]李小满,方元超,赵晋府,功能性饮料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J].中国食品添加剂,1999(4):19-21[25]陈晓琳,汲霞,钟志梅.虾青素的应用前景[J].海洋科学,2008,32(5):87-88[26] 彭小兰,虾青素的生理功能及其生产与应用研究[J].当代畜牧,2005(11):50-52[27] 康德灿,彭凌,富钙杏鲍菇茵丝体酸豆奶的制作[J].2004,25(3):206-208[28] 李远志,廖有传,紫菜饮料加工技术初步研究[J].海洋与渔业,2006(3):12-14[29] 英敏,更健康的功能饮料现状与展望[J].新品走势,2010(3):33-36毕业论文文献综述水产养殖虾青素功能饮料展望摘要:本文通过对虾青素的来源,生物学功能,毒理性及目前对虾青素的应用和功能性饮料的阐述,并结合饮料行业目前的发展趋势而总结得出虾青素功能饮料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天然虾青素;生物功能;功能饮料0、前言虾青素(Astaxanthin)是一种酮式类胡萝卜素,一种非维生素A源类胡萝卜素,分子式为C40H52O4 ,发现于某些水生动物体内,又名虾黄素,虾黄质,龙虾壳色素【1】.虾青素是一种含氧的有机化合物,色泽为粉红色,不溶于水,易溶于大部分有机溶剂,在酸、氧、高温及紫外光条件下均不稳定,易氧化降解. 虾青素不仅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抗肿瘤及增强免疫的生理功能,而且拥有艳丽的红色及极强的色素沉积能力【2】.1、虾青素来源天然的虾青素主要存在于一些植物和微生物中,动物不能自身合成虾青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

大多甲壳类动物如虾、龙虾、螃蟹等呈现的红色均因虾青素积累所致, 一些鱼肉如鲑鱼的肉色也是虾青素积累的结果【3】. 天然虾青素的来源有五种, 即酵母菌、藻类、农作物、甲壳类动物、细菌和原生动物.1.1 酵母菌1976年,ANDREWES【4】等人-9 首次在法夫酵母中发现虾青素,引起了世人的极大关注。

在野生酵母所产的10多种类胡萝卜素中,虾青素是最大的组分,占总类胡萝卜素的40%~95%。

法夫酵母已成为工业化生产虾青素的优良菌种. 利用法夫酵母生产虾青素的特点是:生产速度快,细胞中不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类、维生素,而且还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及多种虾青素的前体【5】. 除红发夫酵母外,目前发现的主要有粘红酵母BF- 6、南极酵母Rhodotorula sp.NJ- 298 产虾青素的初步研究等【3】.1.2 细菌据报道, 乳酸分支杆菌( Mycobacteriumlacticola) 和短杆菌( Brevibacterium) 及海洋细菌( Agrobacteriumaurantiacum)等细菌可以合成虾青素【6】. 乳酸分支杆菌只在烃类培养基上产生虾青素, 而在营养琼脂上不能合成虾青素。

短杆菌在石油里生长, 发酵结束时生物量仅为3 g/L, 色素含量只有0.3%。

考虑到该菌较慢的生长速度和较低的虾青素含量以及烃类发酵的不利之处, 该菌很难有生产应用价值; 在上述的这些菌株中色素合成量都非常低, 基本上也没有利用价值【7】.1.3甲壳类动物甲壳类动物的甲壳中含有虾青素, 可以利用废弃的甲壳提取虾青素。

目前, 国外的虾蟹加工业每年有1 000 万t 的甲壳类水产品的废弃物.但甲壳中虾青素的含量很低, 而灰分和几丁质含量则较高, 这极大地限制了虾青素的提取和再利用【8】.目前, 挪威等国家采用的青贮技术的回收率较高( 180 μg/g 废弃物) , 且纯度也较其他处理方法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