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猪八戒的故事读后感2000字_作文
《西游记》第五章智取猪八戒读后感想

《西游记》第五章智取猪八戒读后感想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西游记》第五章智取猪八戒读后感想篇1我读了《西游记》这本书,感触很深。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优秀的神话小说,也是一部群众创作和文人创作相结合的作品。
它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巨大的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编撰而成。
他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人们无不在坐着丰富而大胆的艺术想象面前惊叹不已。
此书主演讲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
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至使此书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是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
其中我最喜欢拥有“齐天大圣”这个美誉的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取得正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
而且在他的身上有一种叛逆的`心理,以及他敢于与强大势力作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历尽九九八十一个磨难,然我联想到他人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再想想自己半途而废,我不禁惭愧自己为什么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只要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到尾,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们尽力去做,这也是一种成功!《西游记》第五章智取猪八戒读后感想篇2阅读是我的爱好之一。
最近我又“啃”上了一本书。
这本书在中国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世间竟有如此受欢迎的书籍?它的鼎鼎大名自然永远无法使人忘记——那就是《西游记》。
《西游记》是由明代的小说家吴承恩写的(特此感谢他老人家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一本世界级名著),主要记叙了唐僧师徒四人在去往西天取经的'路上的一些奇闻异事,也可以当一部志怪小说集了。
西游记猪八戒读后感作文(精选9篇)

西游记猪八戒读后感作文(精选9篇)西游记猪八戒读后感作文(精选9篇)品味名著后,书中那些紧张曲折而又富有生活气息的故事;那些带有传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远都活在我们的心中,永不磨灭!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西游记猪八戒读后感作文,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西游记猪八戒读后感作文(篇1)《西游记》是中国著名的神话小说。
它讲述了玄奘和他的弟子们,通过9981的磨难得知真相的故事。
寒假期间,我仔细阅读这本书,经常阅读,总是情不自禁地走进那些精彩的情节。
僧具有同情心的普度众生。
他的坚定信念专一的目标。
怪物用他的宽大处理,使的障眼法,让他不能真假好坏区分,逐走孙悟空,都快碎了师徒情谊。
大师兄孙悟空就是凭着火眼金睛、手拿一个如意金箍棒,一路上斩妖除魔,保师徒关系平安。
同时也历练了自作文己,那筋斗云和七十二变令我十分敬佩不已。
猪超级贪吃和懒惰,有时会玩一些小聪明但事情变得更糟。
后来,佛他为“净坛使者”,让他吃的人致敬,真是实至名归。
沙僧最老实不过了。
每当看到悟空和八戒总是吵架时,他都会通过充当“和事佬”,来调解时间他俩的关系。
他做事勤勤恳恳、毫无任何怨言,这一点很值得我学习。
读完这本书,我感触很深,每个人都要有坚定的信念,抱着积极的心态,朝着目标前进,才能有所作为。
西游记猪八戒读后感作文(篇2)在这个假期当中,我读了我的第一套经典名著,那就是明朝吴承恩的《西游记》,我读后感触很深。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神话故事。
这一路上他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降妖除怪,历尽千辛万险,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妖魔鬼怪的阻挠,终于取得真经修成了正果。
小说通过这些精彩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任何一件事一开始总是非常艰难的,但只要能树立信心和勇气,经过努力,相信可以取得成功的,也就印证一句古话:“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只要坚持住了,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一定是属于你的。
同时小说也告诉我们:正义一定会战胜邪恶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
收服猪八戒读后感

收服猪八戒读后感《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而其中的猪八戒更是其中的一个经典形象。
在小说中,猪八戒是一个形象鲜明、深入人心的角色,他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西游记》中的猪八戒,以及他的收服过程,以及读后感。
猪八戒是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他原本是天宫的天蓬元帅,因为调皮捣蛋而被贬下凡间,变成了一只猪。
他的形象是一个胖乎乎、贪吃、懒惰、爱睡觉的猪头人身的怪物,但他也有着一颗善良的心。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是孙悟空的好朋友,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困难和危险,但最终都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猪八戒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故事也成为了不少人心中的经典。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最初是一个叛逆的角色,他经常偷懒、贪吃,而且常常惹祸上身。
在孙悟空的帮助下,唐僧收服了猪八戒,使他成为了取经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收服猪八戒的过程并不容易,但是唐僧和孙悟空都没有放弃他。
他们一直在劝说、教育猪八戒,最终也取得了成功。
猪八戒在接受了唐僧和孙悟空的教育后,逐渐改变了自己的行为,成为了一个忠诚、勇敢、有责任心的人。
读完《西游记》,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猪八戒的成长过程。
他从一个叛逆的角色,逐渐成长为了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他的转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教育和磨练。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每个人都有可能改变自己,只要肯下功夫,肯接受教育,肯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成为更好的自己。
另外,猪八戒的故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友谊的重要性。
在《西游记》中,猪八戒和孙悟空是最好的朋友,他们一起经历了很多困难和危险,但最终都能够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坚定的,是真诚的,是无私的。
这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友谊的珍贵,也让我明白了友谊的力量。
总的来说,读完《西游记》,我对猪八戒的印象非常深刻。
他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也让我对友谊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猪八戒的成长过程,以及他和孙悟空之间的友谊,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记》读后感2000字,读西游记有感2000字(篇二)

《西游记》读后感2000字,读西游记有感2000字西游记读后感2000字(一)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吴承恩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
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着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
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
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
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书中写唐僧师徒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
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着,是每个自诩热爱中国古代文化的人必须修读的。
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剑影,勾心斗角,爱恨缠绵,都不适合此时阅读,于是再次翻开了《西游记》,进入了光怪陆离色彩斑斓的神话世界。
这是一部所有人都爱读的经典大作,每个人都能在解读它时获取不同的感受和启示。
有人喜欢它鲜明的人物个性;有人喜欢它瑰丽的整体形象;有人喜欢它活泼诙谐的语言;有人干脆把它当作道德修养小说或政治寓言。
但在我看来,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戏之作,是一个单纯的神话世界。
猪八戒拜师的读后感

猪八戒拜师的读后感猪八戒作为《西游记》中的经典角色之一,以其幽默搞笑的形象深受读者的喜爱。
这部作品中的猪八戒可谓是一个鲜活的形象,他的拜师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感悟。
猪八戒在《西游记》中并不是一开始就成为唐僧的徒弟,而是在路途中与唐僧相遇后才加入取经团队的。
而他拜师的经历也是一个转折点,是他成长和修行的起点。
回想猪八戒拜师的场景,我不禁感慨万分。
在小说中,猪八戒最初是一只形态丑陋、行为贪婪的山精。
他因为一次与唐僧的相遇,发誓要改邪归正,修行成为一名合格的徒弟。
于是,猪八戒找到了观音菩萨,请求成为她的弟子。
在这一过程中,我看到了猪八戒坚毅而不轻言放弃的决心,这让我深受鼓舞。
拜师之后,猪八戒开始了他艰难而又充满挑战的修行之旅。
他忍受着草地上的寒冷,忍受着神仙们的嘲笑和打骂,但他从未放弃过。
这让我想到了生活中的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是否可以像猪八戒一样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尽管猪八戒的修行过程中经历了许多艰难和挫折,但他还是不忘初心,始终怀有对取经任务的责任感。
无论是与妖精的战斗,还是面对各种困难,猪八戒都能以积极的态度坚持下去。
这让我明白到,只有拥有责任感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
猪八戒的拜师经历,不仅仅是一个虚构的故事,更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一种启示。
在真实的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找到合适的导师,学习他们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需要有良师益友来引导我们成长,走向成功。
正如猪八戒找到了观音菩萨一样,我们也应该主动寻求老师的指导,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好地前行。
此外,在猪八戒拜师的故事中,我也从中感受到了师徒之间的亲密关系。
观音菩萨对猪八戒严厉而又慈爱的教导,让我想到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相互尊重和关心的态度。
只有师生之间的真挚情感,才能让双方真正成长和进步。
通过猪八戒拜师的故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信仰,一个可以依靠并经常与之沟通的存在。
无论是佛祖、上帝,还是我们身边的导师和父母,他们都能给予我们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帮助我们克服逆境。
西游记猪八戒读后感

在给人这种感觉之余,也时常让人忍不住捧腹大笑。
我们可以从猪八戒说出的话中体味了解到他的好吃懒做、好色和喜爱挑拨离
间,可是尽管如此,他依旧令人觉得他十分可爱,他十分忠诚,对所有人都油嘴
滑舌,但到了保护师傅唐僧时,他义不容辞的加入战斗,他也许没有孙悟空这么
唬师傅的,让孙悟空有口难辩。
猪八戒的另一个缺点就是好色,他在高老庄娶了一个媳妇,在盘丝洞时他因
为看见七个蜘蛛精在温泉里洗澡,也跳进了温泉,所以被蜘蛛精绑回了盘丝洞,
害的孙悟空又要多一件事,把他救出来。
还有一次,菩萨为了试一试他们师徒四人有没有禅心,而变成一个寡妇和她
的三个女儿,要把她四个美貌如花的女儿嫁给师徒四人中的一个人。其他三人都
互Hale Waihona Puke 推辞,只有猪八戒一人要去相亲,他还贪心的想把三个姑娘都娶回家,得知
三个姑娘互相谦让,她居然想娶他的“丈母娘”。
所以说,猪八戒的“蠢话”可以反映他身上的所有缺点,虽然他又懒又馋又
不肯动脑,但他的心的还是好的,他的各种蠢话也反映出他的可爱。
能打,但他的这一片心让人感动。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很蠢,很爱搬弄是非。比如在与白骨精一战中,孙悟空
火眼金睛识辨出给他们饭菜的是一个妖精,上去打她,那个妖精狡猾的逃跑了,
留下了一具尸体,和变成癞蛤蟆、蛇的饭菜。原本唐僧已经相信了孙悟空的解释,
可是猪八戒的一通胡搅蛮缠,说是孙悟空打死这个人,怕师傅怪罪,故意变出来
西游记猪八戒取亲读后感

西游记猪八戒取亲读后感先说说猪八戒这老兄,他去高老庄取亲的时候,那副模样就特别滑稽。
本来是个猪头人身的妖怪,还想装成正常人讨媳妇呢。
他那大耳朵一扇一扇的,长鼻子一哼一哼的,却硬要学着凡人的样子干活儿,可怎么看都透着一股傻气。
这就像生活里那些想打肿脸充胖子的人,自己没那本事还非要逞强,结果漏洞百出。
再说他对高小姐的感情,那可真是有点一厢情愿。
他觉得自己喜欢高小姐,就不管不顾地要把人家娶到手。
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份,这就好比在现实中,有些人只考虑自己的感受,不尊重别人的想法就去追求人家,这肯定是不行的。
不过猪八戒这种莽撞又有点可爱的劲儿,也让这个故事多了很多喜剧色彩。
从高小姐的角度看呢,她可真是倒霉。
平白无故被一个妖怪盯上,还被迫要和他成亲。
这就提醒我们啊,生活里可能也会遇到一些莫名其妙的麻烦,就像高小姐一样,突然就被卷进了自己不想参与的事情当中。
但是高小姐也没有坐以待毙,她一直在反抗,虽然反抗的力量有限,不过这种精神还是值得点赞的。
而唐僧师徒的到来就像是救星降临。
孙悟空那么聪明伶俐,一眼就看穿了猪八戒的把戏。
他没有直接冲上去就打,而是想办法捉弄猪八戒,让他露出原形。
这孙悟空就像那种特别机智的朋友,遇到问题不会蛮干,而是用智慧去解决。
这也告诉我们,在生活里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动动脑子比一味地使蛮力要好得多。
总的来说,这个猪八戒取亲的故事,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神话故事。
它就像一面镜子,能照出生活里的很多人和事。
有像猪八戒那样莽撞又单纯的人,有像高小姐那样遭遇不幸却努力抗争的人,还有像孙悟空那样充满智慧的人。
它让我在笑的同时,也能从中学到不少为人处世的道理呢。
猪八戒读后感(精选12篇)

猪八戒读后感猪八戒读后感(精选12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猪八戒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猪八戒读后感篇1上一个星期天,我读了《西游记》里的一个小故事,就是《猪八戒吃西瓜》。
故事主要讲唐僧、沙僧、猪八戒、孙悟空到西天取经的路上,猪八戒撇开师父师兄弟,独自偷吃自己发现的大西瓜,四次踩着自己扔掉的西瓜皮摔倒。
他摔到鼻青脸肿,但最后还是承认了错误。
说明了猪八戒是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人。
日常生活中,我也碰到需要勇于认错这样的事。
昨天,妈妈从市场里买回了几个又大又红的苹果。
我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偷吃了一个。
妈妈在洗苹果的时候,发现少了一个,就对我说:“儿子,你是不是偷吃了一个?”我连忙摇头,说:“没……有。
”于是妈妈去问爸爸了。
这里,我突然想起猪八戒勇于承认错误的事。
我便鼓起勇气对妈妈说:“妈,是我偷吃了苹果。
”妈妈摸着我的头称赞说:“你勇于承认错误,还是一个好孩子。
”听了妈妈的话,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好像猪八戒也面带微笑地看着我呢。
《猪八戒吃西瓜》虽然只是一篇很短的故事,但是猪八戒那勇于认错的好品质,却使我一生受用。
猪八戒读后感篇2吴承恩笔下的巨著《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本书记叙了唐朝僧人三藏去西天取经,一路在三个徒弟的保护下,历尽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在唐僧的三个徒弟中,我认为猪八戒是最可爱的。
猪八戒有很多的缺点。
例如:好吃懒惰、贪图女色……在三打白骨精的时候,白骨精化为一个美丽的女子走在回家的路上,那女子手里拿着一个做工粗糙的竹篮,竹篮里装满了馒头等各式各样的食物。
这时师父叫猪八戒去化缘,因好吃懒惰、贪图女色,把这白骨精带到了师父的身边,他的大师兄孙悟空发现了,便一棒打死了那女子,猪八戒气急了说孙悟空杀死了一个无辜女子。
因猪八戒看不出是人是妖,所以上了当。
猪八戒缺点很多,但是他也有不少的优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游记猪八戒的故事读后感2000字
《西游记》出自于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
他自幼喜欢读稗官野史,熟悉古代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科场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神魔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与悲愤。
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更加现实地看到了当时的社会腐败状况。
那么,身为四大名著之一,神魔小说的经典代表,被世人称赞的它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首先,它的内容非常戏剧化,层次鲜明,留给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
其次,正邪两派对比鲜明,降魔场面畅快人心,激发读者正义感。
打斗场面描写细致,带入感强。
作者还借用书中的各个人物,讽刺了旧社会那些阿谀奉承,诡计多端的丑恶之人。
说到人物,最为经典的便是唐僧师徒四人。
唐僧,一方面表现出意志坚定、仁爱;另一方面却呈现迂腐、是非不分的反面形象。
孙悟空,足智多谋、勇于斗争,率性而为,却又桀骜不驯、自以为是。
沙僧,勤劳稳重、吃苦耐劳、性情温和,但无主见,对师父的话无论对错从不违抗。
猪八戒,憨厚老实、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贪恋女色。
整本书中,最令我注意的,不属武功高强的孙悟空,不属任劳任怨的沙僧,也不属为人善良的唐僧,正是留给大多数读者印象较差的猪八戒。
猪八戒他本是执掌天河八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因调戏霓裳仙子并且惹来纠察灵官后,又拱倒斗牛宫被贬下凡尘。
从文章的开头部分便可得知猪八戒极为好色,给读者留下坏印象。
可这不就是人的本性吗?他毫无遗露地将男人的本性展露出来,不是比那些表面君子背地狼子野心的人要好得多吗?与这种坦诚大方的人相处,反而轻松很多。
假设有一个什么事都遮遮掩掩的人和一个真诚对待他人的人都想与你做朋友,那么你会选择谁呢?答案显然而知,后者也。
猪八戒,是作者吴承恩塑造的一个典型喜剧形象,以其的独特形象走进读者的视野,让人感受到了其独有的艺术魅力。
他好色,斤斤计较,却又纯朴天真,不争不抢,勇敢坚强。
他不能做一个像孙悟空一样的能人,但能做一个自在快活的普通人。
他的缺点很多,常被人们称“愚蠢”,但从不同的角度欣赏,便会有别样的风景。
许多批评家撰文予以猪八戒彻底否定,说他的一切行为皆可笑、可鄙。
我想得知,他们的结论究竟从何得来?整本书草草看完,虽说什么艰难险阻都是由孙悟空来抵挡,可猪八戒在许多细节上都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在取经过程也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
孙悟空很能打,但是一个人不能抵挡得了所有妖魔,也得需要猪八戒的帮助才能克服难关。
作者为何要将取经团队设为4人呢?不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吗?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孙悟空再厉害,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
在大战红孩儿时,他被三昧真火差点喷得丢了三魂七窍。
还好有猪八戒,他将双手搓热,忤住孙悟空的七窍,悟空便又“活”了过来。
再说三打白骨精一事,悟空多次击杀女妖精,却被师父误会是杀了人,不分青红皂白赶走了悟空。
唐僧却被黄袍怪给抓了。
八戒去花果山找孙悟空,先是任由对方百般捉弄,消去了悟
空大半怒气,又拍马屁哄得他开开心心的,再添油加醋描绘妖怪的语言,激怒了悟空,前去救师父。
由此便可以看出,八戒其实并不像他的外表一样“呆头呆脑”的,反而聪明得很!他临场发挥的能力不俗,令人叹服!
很多时候,猪八戒由于脑子转不过来,给团队帮倒忙。
看到这些场景,会觉得无可奈何又气不过来。
人们常常会说“拖油瓶”一类的字眼来形容他。
可正是因为有了他的小错误,才使《西游记》的情节更加生动复杂。
若单是师徒4人斩妖除魔,顺利完成取经任务,那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呢?猪八戒的存在,使整本书“活泼”起来,带给了人们不少欢笑。
猪八戒这个角色非常富有戏剧化,层次丰富,带给读者启发及思考。
作者运用这个角色向我们呈现了几种现实中的不同人物表现。
第一种:游手好闲,成天无所事事,只盼望着天上掉下馅饼来。
喜欢推卸责任,将重担子丢给他人,爱挑拨离间。
第二种:懂得知足常乐,不奢求太多。
水满则溢,不贪则无烦恼。
猪八戒只将吃饭睡觉看做幸福事儿,每天都开开心心的,不是很好么?第三种:表面上糊里糊涂,其实心底儿明白得很!平时装作什么都不懂,关键时刻却一鸣惊人。
所以啊,不要小瞧那些低调的人,他们很有可能成为你的对手。
老子的《道德经》里有这么个思想: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指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起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
真正聪明的人表面好像笨拙,不自炫。
猪八戒其实就是这么一种人,表面上装糊涂,实际上心底清楚得很!
难得糊涂,是解决烦恼的最好办法;大智若愚,是安顿身心
的最佳妙方。
猪八戒应该是渗透了真谛,才不争不抢,安安稳稳拿了“净坛使者”吧!
初一(1):王馨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