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语言《我的影子》(四篇)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影子的形成、特点及与物体的关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故事学习,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优良品质,增进同伴间的友谊。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子的形成及其与物体的关系。
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描述影子,并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影子卡片、手电筒、画纸、画笔等。
学具:幼儿用书《我的影子》、画纸、画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用手电筒照射物体,观察影子的形成和变化。
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影子,讨论影子与物体的关系。
2. 故事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倾听故事,了解影子的特点。
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答,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出示影子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描述影子的特点。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演示,用自己的身体和动作创造影子,引导幼儿观察、描述。
4.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画纸和画笔,让幼儿画出自己的影子。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的影子。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表扬。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影子2. 板书内容:影子的形成影子的特点观察与描述影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影子,并用语言描述影子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的影子是一个黑色的人形,跟我一样高,当我抬起手时,影子也抬起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故事讲解、例题讲解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幼儿充分了解影子的特点,并学会观察、描述影子。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拓展延伸:带领幼儿观察其他物体的影子,了解不同物体的影子特点。
组织幼儿进行影子游戏,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邀请家长参与,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影子作品,增进亲子关系。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部门: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活动目标1.愿意与同伴交流自己在游戏中的发现,并正确运用“我的影子会……”;2.促进幼儿读图能力的发展,能把图画的主要内容和文字对应起来。
三.活动准备小书人手一份、教学大书、有阳光的户外活动场地。
四.活动过程(一)请出“神秘的朋友”导入主题师:“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位神秘的好朋友,她和我们每个人长得一样,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让我们一起来把自己的神秘好朋友请出来吧。
”带幼儿到户外阳光处,请幼儿观察地面被太阳照出来的自己的影子。
师:我们每个人的神秘好朋友就是自己的影子。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还有那些物体也有神秘的好朋友?佳佳:我看见大树有影子,大树的影子是它最神秘的好朋友。
心开:旗子有影子,旗子的影子是它最神秘的好朋友。
佳琪:滑梯有影子,话题的影子是它最神秘的好朋友。
中一:小猫有影子,小猫的影子是它最神秘的好朋友。
教师小结:影子是光与不透明物体之间产生的一种现象。
光照射过来,被物体挡住,在物体下形成一片黑暗的区域,这个黑暗的区域就是物体的影子。
(二)引导幼儿进行与图书内容相关的游戏活动——我和影子做游戏。
1.游戏——“我的影子会……”引导幼儿在太阳下进行和图书相关的活动(如走路、跳舞、摆造型、向左向右转等等),同时观察自己的影子是怎么样在活动的,并提问。
师:××,你在做什么?幼儿:我在走路。
师:你的影子在做什么?幼儿:我的影子在走路。
教幼儿练习句式:我的影子会……得出结论:自己的影子和自己的动作是一样的。
2.影子变变变教师和幼儿玩影子变变变的游戏,带幼儿到太阳光强烈的地方观察自己的影子,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影子变长了,并请幼儿和自己的影子比比谁高谁矮。
得出结论:我的影子比我高;再带幼儿到太阳光弱的地方,发现自己的影子变短了,请幼儿再和自己的影子比高矮,得出结论:我的影子比我矮;最后带幼儿到阴凉处,让幼儿找找自己的影子,孩子们神奇地发现自己的影子不见了。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彩教案《我的影子》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精彩教案《我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认识我自己》,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我的影子》。
通过该课程,引导幼儿观察、认识和描述自己的影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描述影子的特点。
2. 培养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3. 增进幼儿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影子,并用语言描述影子的特点。
难点: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影子的感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手电筒、白布、投影仪、卡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在户外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
引导幼儿注意影子的形状、大小、位置等。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用手电筒和白布演示影子的形成过程,让幼儿了解影子是由光线照射到物体上产生的。
3.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两人一组,互相观察对方的影子,并用语言描述。
4. 影子画创作(15分钟)引导幼儿用画纸、彩笔等材料,把自己的影子画下来。
5. 影子故事分享(10分钟)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影子画,让其他幼儿猜一猜、说一说。
6. 影子剧场(10分钟)组织幼儿分组,用卡片和投影仪创作影子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我的影子2. 影子特点:形状、大小、位置3. 语言表达:观察、描述、分享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观察影子,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2. 答案:根据观察,描述影子的特点,如形状、大小、位置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观察幼儿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语言表达能力,针对个体差异进行指导。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多观察、多表达,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如开展“寻找影子”的游戏,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的影子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幼儿的观察体验。
2. 例题讲解中影子的形成过程。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有趣的现象》,详细内容为《我的影子》。
通过该章节的学习,让幼儿感知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影子的形成,知道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描述影子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学会与同伴分享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子的形成原因和变化规律。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分享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白布、画有影子的小卡片。
2. 学具:画纸、画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用手电筒照射白布,让幼儿观察白布上的影子,引发幼儿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展示画有影子的小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形状。
b. 讲解影子的形成原因,让幼儿了解影子与光源的关系。
c. 示范描述影子,让幼儿模仿和学习。
3. 随堂练习(5分钟)a. 教师指导幼儿用画笔和剪刀制作自己的影子卡片。
b. 幼儿在画纸上描绘自己的影子,并与同伴分享。
a.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影子作品,引导幼儿描述影子的特点。
b. 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观察到的有趣现象。
5. 游戏环节(10分钟)a.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影子捉迷藏”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感受影子的变化。
b. 教师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我的影子》2. 内容:a. 影子的形成原因b. 影子与光源的关系c. 影子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影子,并描述影子的特点。
2. 答案示例:我的影子是黑色的,它的形状像一个小人,跟着我一起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影子的形成和变化,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

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教案主题:《我的影子》教学目标:1. 了解诗歌《我的影子》的内容和主题。
2. 开发学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2. 理解并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难点:1. 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思想。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影子的图片或幻灯片。
3. 诗歌《我的影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新课(5分钟)1. 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展示一张影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影子的认知和感受。
2. 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你们认为影子是什么?”3.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影子,了解影子的特点和变化。
Step 2:诗歌欣赏(10分钟)1. 分发诗歌《我的影子》的课文给学生,让学生静读。
2. 放音乐,朗读诗歌。
让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感受诗歌的情感。
3. 引导学生读诗,让学生体会诗歌的形式结构和感受诗歌的意境。
Step 3:诗歌理解(15分钟)1. 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 诗歌《我的影子》的主题是什么?b. 诗歌中的影子是什么?代表了什么?c. 诗人是如何描述影子的?d. 诗人对影子有什么感触?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2. 让学生按照思考顺序回答问题,鼓励他们自由发挥思考。
Step 4:表演诗歌(15分钟)1. 分为小组,学生们自由选择角色,分别扮演诗人和影子。
2. 让学生根据诗歌《我的影子》的内容和情感,自由发挥,进行表演。
3. 鼓励学生自己编排动作、表情和台词,突出诗歌中的情感和思想。
Step 5:个人表演(15分钟)1. 让学生依次上台,进行个人表演。
2.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表演来传达诗歌的情感和思想。
Step 6: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我的影子》的理解和感受。
2. 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给予肯定和建议。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含反思

2024年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我的影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我和我的朋友》,详细内容为第三节《我的影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影子,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用语言描述影子的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观察自己和他人的影子,提高观察能力。
3. 培养幼儿与影子做朋友的情感,培养关爱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和了解影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难点:引导幼儿观察影子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图片、投影仪、手电筒、卡片、黑板。
学具:彩笔、画纸、镜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组织幼儿在户外阳光下,观察自己的影子,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存在。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展示故事图片,讲述《我的影子》的故事。
(2)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影子的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影子,与同伴交流分享。
(2)教师选取几名幼儿,让他们站在阳光下,观察影子的变化。
4. 影子游戏(10分钟)组织幼儿进行“踩影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认识影子。
5. 影子画(10分钟)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的影子,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我的影子》2. 内容:(1)影子的特点:黑黑的、长长的、跟着我走。
(2)影子的变化:早上影子长,下午影子短。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和好朋友的影子。
2. 答案:幼儿画出的影子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认识和了解了影子,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作业中的表现,了解幼儿对影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拓展延伸: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其他影子,如树木、建筑物的影子,引导幼儿发现影子的变化规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教案《我的影子》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教案《我影子》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我影子》选自幼儿园小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围绕幼儿对自我影子认知、观察与表达进行展开。
主要涉及幼儿观察自己影子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变化,并通过简单语言描述影子。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解影子形成,知道影子与光线关系。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创造能力,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好奇心。
3. 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影子与光线关系。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影子,用简单语言描述影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手电筒、卡片、画笔、画纸、故事书《我影子》。
2. 学具:画笔、画纸、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带领幼儿在户外阳光下观察自己影子,让幼儿亲身体验影子与光线关系。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用手电筒照射卡片,让幼儿观察影子变化,引导幼儿解影子是由光线产生。
(2)讲述故事书《我影子》,让幼儿跟随故事中小主人公一起探索影子奥秘。
3.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幼儿用自己身体摆出不同姿势,观察影子变化。
(2)让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影子,并用彩色笔进行装饰。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0分钟)(1)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影子与光线关系。
(2)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六、板书设计1. 影子是由光线产生。
2. 影子与光线关系:影子随着光线方向、强度和角度变化。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幼儿在家长帮助下,观察并记录一天中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影子变化。
2. 答案:根据观察记录,描述影子与光线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影子现象浓厚兴趣。
但在引导幼儿理解影子与光线关系方面,还需加强。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在家庭中观察其他物体影子,并尝试用简单语言描述,提高幼儿观察与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学习活动,共同探索自然现象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中,如何让幼儿亲身体验影子与光线关系。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我的影子》

小班上学期语言教案《我的影子》教学目标:1.能听懂、会说、会唱歌曲《我的影子》。
2.能朗读诗歌《我的影子》。
3.通过学习诗歌扩大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小班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幼儿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歌曲及诗歌的内容,能够朗读。
教学难点:歌曲及诗歌的感受。
教学准备:备课资料,幻灯片,录音机,图片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老师播放《我的影子》的歌曲,并向幼儿展示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了解影子的概念,并和幼儿一起唱一下《我的影子》。
Step 2:诗歌演唱向幼儿朗读诗歌,并与幼儿共同朗读一下,老师可以进行一些感性引导,如:“幼儿们,你们的影子是什么颜色的呢?它是不是很快,很聪明呢?”Step 3:感性理解让幼儿看一看与诗歌相关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感受,之后与幼儿讨论影子的概念:老师:幼儿们,你们有没有感受到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不是总是跟随着你们呢?幼儿:是哦,我的影子就在我的脚底下呢。
老师:那么,你们的影子是什么呢?幼儿:黑色的!老师:好棒哦!那么,你们的影子是不是和你们一样聪明呢?幼儿:是啊!我的影子好聪明。
老师:哈哈,真是好机灵的影子。
因为它总是在我们走路的时候跟随在我们的身后,真是太厉害了!Step 4:手游活动安排手游活动,通过分组竞赛,让幼儿探究影子的变换规律以及颜色的变化规律,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再次加深幼儿对影子的认识。
Step 5:操练技能老师与幼儿一起模仿影子的变化,引导幼儿模仿影子,尝试跳出不同形状的影子,并在此过程中练习自己的肢体动作。
Step 6:结合生活实例让幼儿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下面的生活实例:“小明走在太阳底下的路上,他发现自己的影子比自己高,又比自己瘦。
”Step 7:评价老师评价幼儿的表现,让幼儿知道自己的进步点,并引导幼儿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加强学习效果。
教学后记: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能够加深对影子的认识,并能够理解诗歌的含义。
同时,通过生活实例的加入,幼儿能够将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的影子》(四篇)
目录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的影子》一
幼儿园小班语言勤劳的蚯蚓教案二
幼儿园小班语言大岁了教案三
幼儿园小班语言小司机教案四
- 1 -
幼儿园小班语言《我的影子》一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游戏,我的影子哪去了
带幼儿到太阳光强烈的地方观察自己的影子,引导幼儿发现自己的影子变长了,
再带幼儿到阴凉处,让幼儿找找自己的影子,孩子们神奇地发现自己的影子不见了。
二、展开
1.阅读图画
“看看书的封面,猜猜这是一本讲什么故事的书?”“影子还会怎么变?”
(1)小朋友在什么地方玩?影子和小朋友做的动作一样吗?
大家一起学学小朋友的动作影子和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学说完整句:“影子比我高。
”
(2)小朋友现在又到什么地方啦?影子和小朋友有什么不同?
学说完整句:“影子变矮了。
”
(3)(老师将图片上小朋友的画面遮上。
)“看看影子的动作,你能猜猜小朋友在干什么?”
(4)“ 猜猜我的影子还会干什么?”
引导幼儿说完整句“我的影子会……
(5)“小朋友说,我要试着把影子甩掉,不让他跟着我。
请小朋友帮我想一个好办法!”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