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门摇臂轴支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合集下载

气门摇杆轴支座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气门摇杆轴支座加工工艺与夹具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气门摇臂轴支座加工工艺及钻床夹具设计分院/专业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二〇一六年五月摘要的孔的钻床夹具设计。

流程大致如下:本次课题是是气门摇臂轴支座的18零件加工工序,零件设计方案,确定计算过程和零件夹具设计。

本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定、零件的工艺路径选定、零件的工艺装备的选定、零件的加工步骤的划分、零件的精工设备的选定、零件毛坯的尺寸、零件加工余量、零件的公差的选定等对于制作工艺规程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这个零件的夹具设计需要考虑的是零件的定位误差的计算与分析、零件定位方案的选定、零件定位元件的选择、钻床夹具夹紧力的计算、夹具体毛坯的结构及夹具元件配合的选定。

经过这次设计对零件的工艺规程、专用夹具、零件工艺路线的制定、零件的工艺方案的选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还有零件结构的合理设计、加工工艺性的设计,保证它的加工质量,对于提高零件的生产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这个零件的加工过程的设计,可以看出每个加工过程很好的配合是设计出一个好的产品的关键。

关键词:机械零件;加工工艺;钻床夹具;定位;夹紧AbstractThis topic is the valve rocker arm shaft bearing hole drilling fixture design Process is as follows: roughly parts processing process, parts design scheme,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parts fixture design is determined.This parts selection of surface machining method, parts of process path selected, parts of the selection of process equipment, parts of the division of process steps, selection of parts of seiko equipment, parts of blank size, parts machining allowance, parts tolerance of the selected for production process procedures are need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the parts of fixture design is to consider parts of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fixing error, selection of scheme of parts, parts positioning element selection, drilling fixture clamping force calculation, clip the specific structure of blank and fixture element with selected.After the design of parts of process planning, process routes of the special fixture, parts development, parts of the choice of process scheme had a more profound understanding Parts and 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of reasonable design, processing technology,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it, to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parts play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machining process of this part, it can be seen that each process good cooperation is the key to designa good product.Key words: mechanical par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positioning; theclampingAbstract .......................................................... I I第1章绪论 (1)1.1 课题背景 (1)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1)1.3本次设计的意义 (2)第2章零件的分析 (2)2.1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作用 (2)2.2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技术分析 (2)第3章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设计 (3)3.1 确定零件的毛坯类型 (3)3.2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尺寸的确定 (4)3.3基准面的选择 (5)3.4工艺方案的制定 (6)3.5工序7:钻,扩,铰Φ16孔 (8)第四章夹具设计 (13)4.1 问题的提出 (13)4.2气门摇臂轴支座的定位方案 (14)4.2.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4)4.2.2定位元件的选用 (14)4.2.3 定位误差分析与计算 (15)4.3气门摇臂轴支座的夹紧方案的设计 (15)4.3.1 零件夹紧元件结构的选定 (16)4.3.2夹紧力以及切削力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气门摇臂轴支座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说明书

气门摇臂轴支座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前言 (3)1.1设计的意义及内容 (3)1.2零件的作用 (4)1.3机械制造工艺技术相关知识 (4)1.4机床夹具设计基础知识 (5)第二章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8)2.1.零件的工艺分析及生产类型的确定 (8)2.1.1零件的作用 (8)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 (8)2.1.3 确定零件的生产类型 (9)2.2 选择毛坯种类,绘制毛坯图 (10)2.2.1 选择毛坯种类 (10)2.2.2确定毛坯尺寸及机械加工总余量 (11)2.2.3 设计毛坯图 (12)2.2.4 绘制毛坯图 (13)2.3 选择加工方法,制定工艺路线 (13)2.3.1 定位基准的选择 (13)2.3.2 零件的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14)2.3.3加工阶段的划分 (15)2.3.4工序的集中与分散 (16)2.3.5工序顺序的安排 (16)2.3.6 确定工艺路线 (16)2.3.7 加工设备及工艺装备选择 (19)2.3.8工序间加工余量的确定 (20)第三章切削用量以及基本时间定额的确定 (23)3.1 铣36mm下端面 (23)φ通孔 (25)3.2 钻11mmφ上端面 (26)3.3 粗铣22mmφ前后端面 (27)3.4 粗铣-半精铣28mmφ前后端面 (29)3.5 粗铣26mmφ通孔 (30)3.6 钻18mmφ通孔 (33)3.7 钻16mmφ通孔 (35)3.8 钻3mm第四章气门摇臂轴支座零件专用夹具的设计 (37)φ通孔 (37)4.1钻11mm4.1.1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37)4.1.2 确定导向装置 (38)4.1.3 确定夹紧机构 (39)φ后端面 (39)4.2铣28mm4.2.1确定定位方案,选择定位元件 (39)4.2.2 确定夹紧机构 (41)4.2.3确定导向装置 (42)第五章结论 (44)参考文献 (45)致谢 (46)附录 (47)第一章前言1.1设计的意义及内容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后进行一次考核。

新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新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新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新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新气门摇臂轴支座是一种汽车引擎部件,是连接气门和摇臂的重要支撑部位。

它的制造需要采用一定的机械加工工艺和相应的夹具设计,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机械加工工艺1. 轴套加工首先需要进行的是轴套加工,这是因为轴套是与气门摇臂轴紧密配合的部件。

轴套的加工需要经过数道工序,其中包括车、铣、镗、插座螺纹等。

具体的步骤如下:(1)车削:采用车床将钢材进行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2)铣削:采用铣床对轴套进行平面加工,以保证其表面的光滑度和精度;(3)镗孔:采用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孔径精度的控制,保证轴套与摇臂轴配合的紧密度;(4)插座螺纹:通过螺纹车床对轴套进行插座螺纹加工。

2. 支座加工在完成了轴套的加工后,需要对支座进行加工。

支座是固定在气门摇臂轴上的部件,其加工需要包含以下步骤:(1)车削:用车床将钢材进行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如外形、凸台等;(2)锉削:用锉将支座的表面进行整形,以防止其表面存在毛刺或磨损;(3)钻孔:通过钻床进行定位孔和螺纹孔的加工。

3. 摇臂轴加工在完成了轴套和支座的加工后,需要进行摇臂轴的加工以保证其与轴套的精确配合,从而提高摇臂轴的实用性和寿命。

摇臂轴的加工需要包含以下步骤:(1)车削:采用车床将钢材进行加工成需要的形状和尺寸;(2)磨削:经过磨削,使摇臂轴的表面更加光滑、精确;(3)组合检测:通过检测手段,对摇臂轴、轴套和支座进行匹配测试,以保证精确配合。

二、夹具设计上述的机械加工工艺需要相应的夹具设计来实现。

夹具的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夹紧效果夹具的要求是能够紧密抱住工件,防止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移动或扭曲变形。

因此,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工件的结构特点,精确的制定夹持力,确保夹具夹紧后不松动、不滑动。

2. 生产效率夹具设计应考虑向生产车间提供高效的加工条件。

夹具需要尽可能的实现快速、便捷的操作,以便提高生产效率和加工质量。

气门摇杆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气门摇杆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课程设计题目:气门摇杆轴支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Ø13mm 孔工艺装备设计班级: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日期:一、设计题目(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草图1张(2) 生产类型: 6000件/年二、设计要求设计气门摇杆轴支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2×φ13mm孔工艺装备夹具设计三、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 工件的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5) 夹具装配图1张(6) 夹具体零件图1张(7)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①目录②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③零件工艺性分析④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⑤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⑥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⑦体会与展望⑧参考文献四、进度安排(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4) 编写说明书3天(5) 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成绩评定采用五级分制,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优秀:设计方案合理并新颖,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规范、内容丰富。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良好: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比较规范、内容比较丰富。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有创新思想;中等:设计方案一般,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

在设计过程中比较勤奋、创新思想不明显;及格:设计方案不完善,存在一些小错误,说明书及设计图纸欠规范、内容一般。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精神不够:不及格:设计方案有严重错误,设计说明书及设计图纸不规范、内容浅薄。

在设计过程中勤奋好学精神不够。

摘要气门摇杆轴支座是柴油机一个主要零件,是柴油机摇杆座的结合部。

本文主要论述了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加工工艺及其夹具设计。

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以及位置精度的要求都很高,而连杆的刚性比较差,形状复杂,容易产生变形,因此在安排工艺过程时,就需要把各主要表面的粗精加工工序分开,并使工序集中。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工艺流程:1.材料准备:选择适合的材料,通常使用优质的合金钢材料。

将材料进行切割,确保尺寸大小符合需要。

2.粗加工:将切割好的原材料进行粗加工。

首先进行铣削工艺,使得材料的外形达到近似的形状。

然后进行车削工艺,将材料的尺寸进一步精确。

3.热处理:将粗加工好的材料进行热处理,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和耐磨性。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包括淬火、回火等。

4.精加工:经过热处理的材料再进行精加工。

主要包括车削、铣削、磨削等工艺,将材料的表面进行加工,使其更加平滑。

5.组装:将精加工好的零件进行组装,与其他部件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气门摇臂轴支座。

注意在组装中要保持零件间的准确配合度。

夹具设计:夹具设计是为了在加工过程中稳定支撑和固定工件,使其能够准确地进行加工。

以下是气门摇臂轴支座夹具设计的一般步骤和注意事项。

1.确定夹具类型:根据气门摇臂轴支座的形状和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类型。

常用的夹具类型包括顶尖夹具、台站夹具、平板夹具等。

2.确定夹具夹持点:根据工件形状和加工要求,确定夹具夹持点的位置。

夹持点应能够保证工件的稳定,同时不影响加工工艺进行。

3.设计夹具结构:根据工件的形状和加工要求,设计夹具的结构。

夹具应具备稳定性、刚性和易操作性。

使用CAD软件进行绘制设计,并进行必要的强度计算。

4.确定夹具夹持力:根据工件的材料和加工要求,确定夹具夹持力的大小。

夹持力应能够保证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位移和变形。

5.制造夹具:根据设计好的夹具图纸进行夹具的制造。

常用的制造工艺包括铣削、车削、线切割等。

6.调试夹具:制造完成后,对夹具进行调试,确保夹具的夹持力和稳定性符合要求。

总结:。

关于气门摇臂支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实训报告

关于气门摇臂支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实训报告

关于气门摇臂支座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的实训报告摘 要《制造工艺/装备课程设计》主要是进行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是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使学生全面、综合的运用相关课程知识进行工艺及结构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是对之前所学知识进行的一次检查和应用,要求我们能够熟悉机械制造手册的查阅,对制图软件熟练运用。

此次课程设计主要进行气门摇臂支座零件加工工艺设计及18φ、16φ通孔专用夹具设计。

通过对该零件零件图的阅读、分析,确定零件毛坯尺寸及制造方法,进行工艺流程设计,最后针对特殊工序进行夹具设计通过对气门摇臂轴支座机械制造工艺设计,使我们在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工艺方案论证、机械加工余量计算、工艺尺寸确定、编写技术文件及查阅技术文献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综合性的训练,为以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气门摇臂轴支座,夹具设计,工艺流程设计 ,工序《制造工艺/装备课程设计》实施计划一、设计内容根据《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大纲》要求,《制造工艺/装备课程设计》主要进行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及夹具设计。

图示为1105柴油机中摇臂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采用通用机械加工设备加工。

完成该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及加工Ф16及Ф18通孔专用夹具设计。

第一章 零件图分析通过对气门摇臂支座零件图的阅读及重新绘制,对零件的尺寸形状、工艺要求有了一定的了解。

该零件采用铸造工艺加工毛坯,材料为HT200,因此其加工面主要集中在平面加工和孔的加工。

此次课程设计的任务主要是设计在该零件毛坯上加工11φ、16φ和18φ通孔及其各端面的工艺过程并对16φ和18φ通孔加工进行夹具设计。

并且要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因而夹具结构应尽可能的简单,以减小夹具的制造成本。

该零件结构比较简单,其主要加工的面有22φ、26φ和28φ的上、下端面以及钻3φ、11φ、16φ和18φ三个通孔。

对于22φ上下端面的加工,其上端面对粗糙度的要求不高,只需进行粗加工就能满足工艺要求,但其36mm 下端面因在后续加工过程中作为定位基准,因此其精度要求较高,需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才能满足工艺要求。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气门摇臂轴支座的机械加工工艺及夹具设计

1 绪论1.1本设计的内容及意义本次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之后而进行。

这次设计目的在于使我们把这3年来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运用。

使我们对这3年来所学的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

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通过本次设计使我们对设计加工的有了一次很大的提高,并使我们对以后的工作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实践1.2课题背景知识1.2.1零件作用本设计所设计的零件是柴油机中摇臂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它是柴油机上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

直径为18mm的孔和直径为16的孔用来装配摇臂轴,轴的两端各安装一进、排气气门摇臂。

直径为16mm的孔内装一个减压轴,用于降低汽缸内压力,便于启动柴油机。

两孔间距56mm,可以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

两孔要求的表面粗糙度和位置精度较高,工作时会和轴相配合工作,起到支撑的作用,直径11的孔用M10的螺杆与汽缸盖相连,直径3的孔用来排油。

1.2.2柴油机相关知识介绍1.2.2.1柴油机历史法国出生的德裔工程师狄塞尔,在1897年研制成功可供实用的四冲程柴油机。

由于它明显地提高了热效率而引起人们的重视。

起初,柴油机用空气喷射燃料,附属装置庞大笨重,只用于固定作业。

二十世纪初,开始用于船舶,1905年制成第一台船用二冲程柴油机。

1922年,德国的博施发明机械喷射装置,逐渐替代了空气喷射。

二十世纪20年代后期出现了高速柴油机,并开始用于汽车。

到了50年代,一些结构性能更加完善的新型系列化、通用化的柴油机发展起来,从此柴油机进入了专业化大量生产阶段。

特别是在采用了废气涡轮增压技术以后,柴油机已成为现代动力机械中最重要的部分。

1.2.2.2 柴油机种类①按工作循环可分为四冲程和二冲程柴油机。

②按冷却方式可分为水冷和风冷柴油机。

③按进气方式可分为增压和非增压(自然吸气)柴油机。

④按转速可分为高速(大于1000转/分)、中速(300~1000转/分)和低速(小于300转/分)柴油机。

气门摇杆轴支座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及铣端面夹具设计

气门摇杆轴支座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及铣端面夹具设计

气门摇杆轴支座加工工艺工装设计及铣端面夹具设计一、气门摇杆轴支座加工工艺工装设计1.工艺路线设计对于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加工工艺,首先需要确定基于产品特点和工艺要求的工艺路线。

一般而言,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加工工艺可以包括以下步骤:锻造、车削、铣削、钻孔、磨削等。

2.夹具设计夹具是用于固定工件并对其进行加工的装置。

对于气门摇杆轴支座的加工,可设计一种适用的夹具来固定工件。

夹具的设计应考虑到以下因素:(1)工件的固定性:夹具设计需要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保持稳定的位置,不发生偏移或松动。

(2)加工精度:夹具设计需要保证工件可以准确地与工艺装置对齐,以确保加工精度。

(3)加工效率:夹具设计应便于快速装夹和卸夹,以提高加工效率。

(4)安全性:夹具设计应考虑到操作人员的安全,避免夹具设计中的尖锐边缘或突出物导致不必要的伤害。

夹具设计的具体步骤包括:①确定夹具类型:根据工件特点和加工要求,确定适当的夹具类型,例如平口夹具、钩口夹具等。

②确定夹具结构:根据工件形状和加工需求,设计夹具的具体结构,包括夹具底座、夹具夹持部分等。

③确定夹持方式:确定夹具与工件之间的夹持方式,例如机械夹持、液压夹持等。

④绘制夹具图纸:根据夹具设计的参数,绘制夹具的详细图纸,包括夹具的三维模型和零部件图。

⑤制造夹具:根据夹具图纸,制造夹具,并进行必要的调试和检查,确保夹具能够正常使用。

1.夹具类型选择铣端面夹具是用于夹持工件并进行铣削加工的装置。

对于铣削气门摇杆轴支座的端面,可以选择以下几种夹具类型:(1)平口夹具:适用于工件底面平整的情况,夹具夹持部分与工件底面相接触,通过对夹具进行固定来夹持工件。

(2)T型槽夹具:适用于工件底面有凸起的情况,夹具的T型槽与工件的凸起部分相配合,通过对夹具进行固定来夹持工件。

(3)框式夹具:适用于工件底面有规则形状的情况,夹具是一个框架结构,包围工件,通过对夹具进行固定来夹持工件。

2.夹具设计注意事项在设计铣端面夹具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夹具材料选择:根据工件的材料及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材料,如铸铁、钢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前言毕业设计是我们学习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程课、技术基础课以及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次设计的内容是柴油机气门摇臂支座的数控加工工艺及主要工序工装设计。

具体是工艺设计,工序卡、工艺过程卡的编制,钻→扩→铰孔的夹具设计。

就我个人而言,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希望能够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更深入理解课本知识,并能够很好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为以后更好地胜任我的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由于知识、能力有限,在设计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指教。

第 二 章. 零件的分析2.1 零件的作用该零件是1105型柴油机中的摇臂结合部的气门摇臂轴支座。

027.0018+φmm 孔装摇臂轴,轴两端各安装一进、排气气门摇臂。

11.0016+φmm 孔内装一个减压轴,用于降低汽缸内压力,便于启动柴油机,两孔间距05.056±mm ,可以保证减压轴在摇臂上打开气门,实现减压。

该零件通过11φmm 小孔用M10螺杆与汽缸相连。

该零件是柴油机气门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零件。

2.2 零件的工艺分析分析零件图纸,图纸的各视图不清晰,尺寸标注完整,能够表达清楚零件的各个部分,技术条件标注合理,表面粗糙度标注合理,尺寸公差标注完整,能够完整表述加工要求。

该零件加工表面分两种,主要是孔的加工,圆柱端面平面加工。

将零件图重新绘制在A3图纸上,详见附图。

现将主要加工部分表述如下:2.2.1孔加工该零件共有4个孔要加工,其中027.0018+φmm 、11.0016+φmm 孔加工要求较高,两孔中间距05.056±mm ,027.0018+φmm 孔中心与底平面距离03.024±mm ,11.0016+φmm 孔中心与底面距离49±0.05mm 。

有平行度要求,表面粗糙度1.6,需精加工,11φmm 小孔直接钻出即可,另3φ斜小孔直接钻出。

2.1.2 面的加工该零件需加工平面为22×36底面精度要求较高,是后续工序的精基准面,需精加工,上端面要求高,粗铣即可。

φ26圆柱两端面粗铣, φ28圆柱两端粗糙度要求3.2,要精铣。

由以上分析知,该零件的加工应先加工面,孔以面为基准。

保证孔中心与底面的距离,平行度。

第三章工艺规程设计3.1确定毛坯:3.1.1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材料为HT200,根据选择毛坯应考虑的因素,该零件体积较小、形状不是很复杂,外表面采用不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粗糙度,由于零件生产类型为成批、大批生产,而砂型铸造生产成本低,设备简单,故本零件毛坯采用砂型铸造。

3.1.2毛坯的设计:由于生产类型为成批、大批生产,考虑毛坯生产成本和机械加工成本,毛坯制造方法为砂型铸造,φ18、φ16孔需精加工,要留加工余量,故孔不宜铸出,其他小孔不铸出。

查≤金属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黄如林、汪群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确定加工余量:砂型铸造,公差等级:(CT7~9)查表1 - 6,取CT8加工余量等级:11~13G 查表1 - 8,取G切削余量:查表1 –9,基本尺寸小于100mm,故加工余量为单侧3.0mm,双侧2.5mm铸件尺寸公差值:查表1 – 11基本尺寸小于50mm,取0.8mm,小于30mm,取0.6mm毛坯图如下图:3.2基面的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的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不但使加工工艺过程中的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报废,使生产无法正常进行。

粗基准选择:粗基准选择应为后续加工提供精基准,保证加工面与不加工面之间的位置要求或合理分配各加工面的余量,两者矛盾,对该零件应以要求与余量均匀的重要表面为粗基准,故该零件选择未加工的底面为粗基准加工上端面。

精基准选择:应该主要考虑如何保证加工精度和装夹方便,为消除基准不重合误差,应该以设计基准为精基准,该零件选择36×22mm 底面为精基准。

3.3工艺路线的拟定:拟订工艺路线的内容除选择定位基准外,还要选择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安排工序的先后顺序,确定加工设备,工艺装备等。

工艺路线的的拟定要考虑使工件的几何形状精度,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得到合理保证,成批生产还应考虑采用组合机床,专用夹具,工序集中,以提高效率,还应考虑加工的经济性。

3.3.1 选择加工方法:选择加工方法应该考虑各种加工方法的特点、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及各种加工方法的经济性。

分析该零件,该零件要加工的内容有端面和孔,零件为非回转体零件,端面加工选择铣削加工。

对于上端面22φ圆柱端面,粗糙度12.5,无其他要求,粗铣即可。

底面22×36采用粗铣→精铣。

26φ圆柱端面粗糙度要求12.5,无其他要求,采用粗铣即可。

28φ圆柱2端面粗糙度要求3.2,圆跳动0.1,采用粗铣→精铣。

孔的加工:11φ、φ3孔粗糙度12.5,直接钻孔即可。

027.0018+φ、11.0016+φ孔粗糙度要求1.6,精度等级较高,有平行度要求,采用钻→扩→铰孔即可满足要求。

3.3.2:加工顺序的拟定:Ⅰ:粗铣削22φ圆柱端面,粗铣36×22底面 Ⅱ:精铣 36×22底面。

Ⅲ:粗铣28φ圆柱端面、26φ圆柱端面 Ⅳ:精铣28φ圆柱两端面 Ⅴ:钻孔11φ成Ⅶ:钻孔027.0018+φ至16φ,钻11.0016+φ至14φⅧ:扩孔027.0018+φ至8.17φ,扩11.0016+φ至8.15φ,两孔两侧倒角1×45°,保证孔心距5605.0±Ⅸ:精铰孔027.0018+φ、11.0016+φ成Ⅹ:钻孔φ3成。

Ⅺ:去锐边、毛刺。

Ⅻ:终检、入库。

分析以上工艺路线内容,基本合理,根据以上工艺路线,确定工序内容:Ⅰ.粗铣底平面,以上圆柱端面定位,铣尺寸39mm 至42mm 。

Ⅱ.粗铣圆柱上端面,以底面定位。

铣尺寸39mm 至39.5mm 。

Ⅲ.粗铣28φ圆柱两端面,铣尺寸1.037±mm 至38mm 。

粗铣26φ圆柱端面,保证轴向尺寸16mm 。

Ⅳ.精铣底平面,以上圆柱端面定位,保证尺寸39mm 。

Ⅴ. 钻11φ小孔成。

Ⅵ.精铣28φ圆柱端面成,保证尺寸1.037±mmⅦ.钻→扩→铰027.0018+φ、11.0016+φ孔成,保证两孔中心距05.056± mm ,保证027.0018+φ中心与底平面距离03.024±mm ,11.0016+φ中心与底平面距离05.049±mm 。

Ⅷ. 027.0018+φ、11.0016φ两孔两端倒角451⨯°。

Ⅸ.钻孔3φ成。

Ⅹ.去毛刺、锐边 Ⅺ.终检,入库。

3.3.3机械加工余量:平面加工余量:22φ圆柱轴向尺寸,上端面铣削,余量2.5mm ,下底面粗铣余量2mm ,精铣余量0.5mm 。

28φ圆柱轴向尺寸37±0.1mm ,两端面粗铣余量2mm ,精铣余量0.5mm 。

26φ轴向尺寸16mm ,圆柱两端面粗铣,余量2.5mm 钻孔加工余量:孔027.0018+φmm 钻→扩→铰余量:钻孔:16φ扩孔:至8.17φ 2Z=1.8mm铰孔:027.0018+φmm 2Z=0.2mm 孔11.0016+φmm 钻→扩→铰余量:钻孔:14φ扩孔:至8.15φ 2Z=1.8mm铰孔:11.0016+φmm 2Z=0.2mm11φ、3φ两孔直接钻出3.4机床的选择: 3.4.1:平面加工:采用铣削,工序Ⅰ、Ⅱ、Ⅲ、Ⅳ、Ⅵ由于是批量生产,要求加工效率较高,选择立式铣床采用端铣效率较高。

选择机床型号X523.4.2:孔加工:工序Ⅴ、Ⅷ,选择立式钻床Z525,工序Ⅶ采用摇臂钻床Z3025。

3.5夹具选择:该零件的加工内容是孔和端面,其中孔027.0018+φ、11.0016+φ精度要求高,孔3φ是斜小孔,铣底平面,都需要专用夹具。

精铣28φ圆柱两端面精度要求较高,且有圆跳动要求,需采用专用夹具其余加工采用通用夹具。

3.6刀具选择: 3.6.1铣削加工:选择错齿三面刃铣刀,刀具直径50mm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 磨损量0.5mm 。

刀具耐用度100min 。

3.6.2钻削加工:钻孔11φ采用锥柄麻花钻(GB1438-85)直径d=11mm ,3φ采用d=3mm 锥柄麻花钻。

钻孔027.0018+φ采用d=16mm 锥柄麻花钻,钻孔11.0016+φ采用d=14mm 锥柄麻花钻。

(《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3.1-6)刀具磨钝标准:后刀面磨损限度0.5~0.8工件材料为铸铁,刀具耐用度2700秒。

扩孔027.0018+φ、11.0016+φ分别采用d=17.8mm ,d=15.8mm 锥柄扩孔钻(GB1141-84)(《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3.1-8)铰孔027.0018+φ、11.0016+φ分别选择d=18mm ,d=16mm 锥柄机用铰刀(GB1133-84)(《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3.1-17)刀具耐用度3600秒。

3.7 量具选择: 3.7.1孔的量具:孔027.0018+φ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5.1 –1,1u =0.0018, 由表5.1– 3,选择分度值0.002的比较仪u =0.0017,可以测量。

孔11.0016+φ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 5.1 –1,1u =0.009,由表5.1-2分度值为0.01的内径百分尺u=0.008,可以选用。

其余孔选择一般内径测量仪器即可。

3.7.2轴向尺寸量具:尺寸05.056±mm 、05.049±mm 、03.024±mm 、mm 1.037±根据《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表5.1 –1,及表5.1-2选择分度值0.01的量程100mm 的外径百分尺即可。

其余尺寸量具选择分度值0.02的游标卡尺即可。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