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策略概述
学习策略

• 137÷(1+1/2+1/3+1/4+1/5)=60(人)。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 四、学习策略的发展
– 第一阶段:大致在学前期,儿童不仅不能自发产生策略,而且,即使别人
•行政区
第二节 认知策略及其培养
• 二、思维与解决问题策略
– 表征问题阶段的思维策略
• 主要任务:清楚、准确的理解和分析题意 • 策略:准确理解习题的字词语句,不要匆忙解答
从整体上把握题目中各种数量间的关系
在理解题的整体意义基础上判断题的类型 – 解答问题阶段的策略
• 善于进行双向推理,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进行顺向推理,同时重视运
• 思考自己是否已把握与题有关的知识结构,是否达到了通过练习掌握 知识的目的 。 • 回忆自己的解题思维过程,找出其中问题。 • 思考还有没有更加简洁的思路和更佳的解决办法。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
• 一、元认知概述
– 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
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 三、培养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具体途径
– 首先不断丰富学生的元认知知识
• 关于学习者个体的知识 • 关于学习任务的知识 • 关于策略方面的知识
– 增强元认知体验 – 提高元认知的监控能力
第三节 资源管理策略及其培养
• 一、学习计划与学习时间的自我管理
一个完整的学习计划包括:
• 学习目标: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 • 学习内容 • 时间安排
代表复习和检查( review)。
第五章 学习策略

组织策略
为了保持信 息而对信息 进行反复重 复的过程。
对信息进行 归类整理的 过程 。
一、复述策略
•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 运用内部 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 以便将注意力 维持在学习材料之上的策略。它是短时记忆信息进 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 1、及时复习:艾宾浩斯研究表明,遗忘进 程不均衡,有先快后慢的特点,因此,复习 最好及时进行。学习后10分钟就进行复习, 只用2分钟复习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复习 的黄金2分钟)。
• 4、单纯诵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单纯诵读学 习效果最差,而诵读与试图回记忆相结合的不 习方式保持效果较好。(反馈与查缺补漏) • 5、注意学习时的心向、态度和兴趣:感兴趣 的事或持积极态度的事,我们记得牢一些;不 感兴趣的事或持消极态度的事,我们就记得差 些,即“选择性的保留和遗忘”。因此,要使 教材符合学生的兴趣态度,教师也可以对学生 的兴趣态度加以适当引导。
第五章
本章要点: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概述 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
学习策略的促进
一、什么是学习策略
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程序、方法或规则,即学习策 略就是学习方法。 里格尼(1978):用于获取、保存与提取知识和作业的各 种操作程序。琼斯(1985):用于编码、分析和提取信息 的智力活动或思维步骤。 是对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加工进行调节和控制的技能。 加涅(1985):在内部组织起来的,用来调节自己注意、 记忆和思维等过程的一般技能,其功能在于学习者反省自 己的认知过程。(8+5-2×6=?) 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法与调控技能的结合。 斯滕伯格( 1983 ) : 由一般的学法技能和调控技能整合而 成
第7章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

计划阶段、回顾阶段。
(二)计算机程序教学
在计算机程序教学中,计算机不仅能给学
生提供大量操作和练习的机会,而且也能对学
生实际操作(解决问题)和练习中的错误给予
分析和及时反馈。
(三)示范法
1.教师通过出声思维来示范元认知策略
2.指导学生通过出声思维来练习元认知策略
(四)直接讲授法
1.策略是什么
2.为什么进行该策略学习
第三节 元认知策略
一、元认知策略界定
(一)元认知结构
元认知就是指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
包括对当前正在发展的认知过程(动态)的认
知、对自我的认知能力(静态)的认知、对二
者相互作用的认知。
1.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指个体所获得的与认知活动
有关的知识。包括关于认知个体的知识、关于
认知任务的知识和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
第二节 认知策略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 能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保存和提取。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 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复学习信息,以便将 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策略,是短时记忆 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
(一)意向记忆
学习者的学习态度、目的和意图是影响信 息记忆效果的重要因素。 1.提高学习者的记忆兴趣 2.提高学习者的参与程度 3.引导学习者有意记忆
二是内容(做什么、学什么);
三是要求(做多少,学到什么程度)。
(3)掌握有效安排时间的技巧。
第一,将必须做的事情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
清楚分开,然后从重要、难度大的事情着手做; 第二,了解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有哪些, 并正确使用它们; 第三,安排一次学习时间不能太长; 第四,合理安排休息时间。
第五章 学习策略

(4)寻找联系法
5 8 2 9
1 3
2 1 5 1 9 2 2 2 6 3 3 6 4 0 4 3 4 7
118402194531966
(5)连锁记忆法:
face, bike, bag, chick, bee, cake, bed, hand Face(脸)---废,bag(书包)---白鸽, bee(蜜蜂)---哔,bed(床)---别的,bike(自 行车)---拜客),chick --- 却客, cake(蛋 糕)---咳一咳,hand(手)---汗的 脸残废了(face),只好把它藏进书包里;书包 里有一只白鸽(bag),白鸽去追蜜蜂,蜜蜂哔的 (bee)一声飞走了;它飞到床上,床上有别的人 (bed);别的人骑自行车去拜客(bike),拜的 是小鸡。没想到关起门来却客(chick).
文盲?
文盲=不识字? 未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文盲=不会学习的人
最有价值的知识就是方法的知识。 ——笛卡尔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与特点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策略(方法):是指在适应世界、认识世界 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目的、目标而 采取的一定的步骤、程序和手段。 学习策略:在学习过程中为达到一定的学习 目标根据学习规律作用于学习客体而采取的步 骤、程序、途径、手段等(学习方法)。
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复习,要善于在不同 的情境下反复应用所学的知识,以便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和保持。
(二)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 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 的深层加工策略。 如果一个新信息与其他信息联系的越多, 能回忆出该信息的原貌的途径就越多,也 就是提取的线索越多,回忆就越容易。 因此,它是一种理解性的记忆策略,和复 述策略结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记忆效果。
第八章 学习策略

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17I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这一界定明确了学习策略的四个方面的特征。
①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完成学习17t标而积极主动地使用的。
②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所需的。
③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
④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三个方面(图8—1)。
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
一般而言,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主要是针对陈述性知识的,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
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二节典型的学习策略(一)复述策略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
在学习中,复述是一种主要的记忆手段,许多新信息,如人名、地名或外语单词等,只有经过多次复述后,才能在短时间内记住。
除我们在第六章介绍的复述策略外,常用的复述策略还有以下一些方法。
1.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随意识记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经过努力的识记。
这种识记也是有条件的,凡是对人有重大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密切相关的、给人以强烈情绪反应的或形象生动鲜明的人或事,就容易随意识记在学习中,要尽量地能够运用这些条件,如培养学生对某门学科的兴趣,来加强随意识记。
有意识记是指有目的、有意识的识记。
要想记住某一信息,就需要有意识地、用心地去记它,尝试着自己复述一遍,看看自己能否重复出来。
2.排除相互干扰人之所以没记住某一信息,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这一信息受到了干扰多或者是被其他信息搞混了,或是被其他信息挤到一边去了。
第五章学习策略

小学教育心理学
5
二、学习策略的构成
观点一:“计划性”(planfulness)是学习策
小学教育心理学
略的核心(布朗,Brown1974)。
布朗通过研究认为,一些智力低下者及年幼
儿童之所以学习无能,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
缺乏制定学习计划的意识。
6
观点二:学习策略由三个成分构成(拜伦,Baron1978)
小学教育心理学
第五章 学习策略
1
提纲: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学习策略概述 常用的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的培养与训
小学教育心理学
练
2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未来的文盲就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
的人。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想要学习却不知道学习策略的人叫做文
小学教育心理学
盲。 -《第三次浪潮》作者 阿尔温. 托夫勒
小学教育心理学
37
3、指导学生进行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元认知是智力活动中的一种关键因素,学习者的元认知水 平高,其学习的自控能力、自觉性、目的性、计划性、灵 活性和领悟性强,且善干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途径 和策略,因而学习能力强。
38
小学教育心理学
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就要培养学生的元认知,并促 进其发展。学习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只有动机明确、 肯下功夫并乐此不疲的人才能真正学会学习。 另外,要学会学习,学习者必须发展独立学习
小学教育心理学
并将这些小的单元置于适当的类别中,从而使每
项信息和其它信息联系在一起。
23
具体的组织策略
1. 列提纲 用简要的语词写下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次 要观 点,以金字塔的形式呈现材料的要点及其各 种 观点之间的关系,从而对材料进行整合。
学习策略的概述

2.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个体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
知体验或情感体验。
3.元认知监控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中,对自己的
认知活动进行积极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
以达到预定目标。
(二)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的作用
元认知策略在学习中具有如下三方面作用: 1.可以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学习情境有哪些 变量,并意识和体验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它 们的变化情况。 2.可以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自己拥有哪些可 供选择的学习方法,并且明了这些学习方法和 变量之间的关系。
语义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能够根据
阅读材料的性质对其进行语义编码。
用谐音法记忆历史年代 (1)李渊618年建立唐朝,
可记作:“李渊见糖(建唐)搂一把 (618)”。
(2)清军入关是1644年, 可记作:“一溜死尸”。因为清军入关 尸横遍野。
(三)组织策略
组织策略是指学习者学习新信息时,将学习材
学习策略的概述
毕有余
第一部分
学习策略的概念
一、学习策略的含义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 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也是使用个人 才智的方式。它既可以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 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和步骤。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把学习分为信息加工和 执行控制。 信息加工指的是信息的收集、表征、贮存、激 活和提取 对信息加工的执行和控制就是策略,策略影响 着基本信息加工,进而影响着个体学习的效果。
学习资源管理策略的分类
(一)时间资源管理策略 1.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1)是高效学习必不可少的条件 (2)是现代时间观念的核心
第十章学习策略

二、元认知策略
(一)计划策略 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 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 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 预估其有效性。
制订计划的过程包括设置学习目标、浏 览学习材料、产生待回答的问题以及分 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等。
学习计划 1.每天早上6:20起床,用10分钟将头天要背 的课文温习1—2遍,6:40从家出发。 2.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做好笔记。 3.认真仔细写作业,不对答案,认真对待每 一门课。 4.写完作业后,复习当天的内容并预习第二 天上课的内容。
(一)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指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 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 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 料之上的策略。
常用的复述策略: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结合 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
(一)特定性 (二)生成性 (三)有效的监控 (四)个人效能感 (主体性、内化性)
弗拉维尔认为,当个体不能使用某种策 略时,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可用性缺陷 可用性缺陷是指个体不知道某一策略因 而不会使用该策略。 (二)产生性缺陷 产生性缺陷是指个体不知道在何种条件 下使用某一策略。
认知策略是指对信息进行加工时所用的 有关方法和技术。它包括复述策略、精 加工策略和组织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指个体为实现最佳的认知 效果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和控制。元认知策略主要包括计划策略、 监控策略和自我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 境和资源的策略。它主要包括时间管理 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 略、寻求支持策略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述是短时记忆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必要条件 只有经过重复、复述的信息才能够进入长时记忆, 才能够长久保持;
复述的方法多种多样。
10
划线技术:一种有效的复述策略 划线是复述的策略,也是一种信息选择的策略
• 划线必须选择和针对重要的信息划线。
• 划线应与眉批、脚注结合起来。
• 通过划线的练习或实践,逐渐形成个人化的符号。
学 习 策 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元认知 策略
监视策略
调节策略 时间管理 学习环境管理
资源管理 策略
努力管理
他人支持
第二节
典型的学习策略
一、认知策略 主要指在信息加工过程中,为了更 好地获得、储存、提取、运用信息
等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技术。
9
(一)复述策略
复述就是对信息的一种重复,运用内部言语或外部 言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 材料上的各种方法.
支持策略(support strategy):指帮助学 习者维持适当的认知氛围,以保证基础策略 有效操作的策略,包括计划和时间的筹划、 注意力分配与自我监控和诊断策略。
7
(二)迈克卡尔的分类(Mckeachie,1990) 根据学习策略覆盖的成分分类
认知 策略
复述策略 精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计划策略
13
(二)精制加工策略
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加工(补充
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它观念形 成联想),理解其内在的深层含义,并促进记忆 的学习策略,
也就是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 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14
辨别精制的标准:
精制必须是学习者自己产生的
分析:这是精制。它与教学内容有关,并且该学生将自
己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这一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了。
18
1.记忆术
人为地赋予学习材料某种意义,以促进记忆的
精细加工的策略。
(1)位置记忆法
(2)缩简和歌诀法 (3)谐音联想法 (4)关键词法 (5) 视觉想象 (6)语义联想。
第一节
学习策略概述
学习策略是什么? 什么是学习策略?什么不是学习策略?
1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一)三种观点 1. 把学习策略看作学习的信息加工活动过程。 2. 把学习策略看作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 3. 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监控和学习方法的结合。
2
(二)对学习策略概念的理解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
刺激物分析( stimulus analyses),将问题分解成它的 组成成分;
扬弃( chuckling),放弃原行动,利用其他方式替代或 修正原行动。
5
二、学习策略的构成(续)
观点三:学习策略由两种成分构成(斯滕伯格,
Sternberg 1983)。
执行技能 (executive skills) ,在执行认知任务 中,计划、监控、修正策略的各种技能;
非执行技能 (no-executive),实际运用执行认知 任务的技能。
6
三、学习策略的类别
(一)丹瑟路的分类:按学习策略所起的作用 分类(Dansereau,1985)
基本策略 (primary strategy):指直接操作 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得、 贮存、信息的检索和应用的策略;
• 划线技术需要训练。
11
划重点的原则:
读完一个段落后再划重点。假如边读边划重点,你后来会 发现有些重点其实并不重要;
不要划太多重点。在书上划太多重点,反而看不出重点所 在,原则上每页所划的重点不能超过该页信息的百分之二十 ;
用方框标示主要概念。把最主要的概念框出来,每段只划 一个最主要的概念。并且对于最重要的概念可在书中空白 处用星号「*」加以标示,以利于复习。
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
•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而积极主动 使用的;
• 学习策略是有效学习必需的;
•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方 法、技能等构成; • 学习策略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能通过 训练得到提高。
3
二、学习策略的构成
观点一:“计划性”(planfulness)是学习策略的
核心(布朗,Brown1974)。
布朗通过研究认为,一些智力低下者及年幼儿童
之所以学习无能,根本原因是因为他们缺乏制定
学习计划的意识。
4
二、学习策略的构成(续)
观点二:学习策略由三个成分构成(拜伦,Baron1978)
相关搜索(relatedness search),从记忆中搜索与新问 题有关的项目;
地、矿藏资源和原材料。哥伦布是一名技术娴熟的航海家,他认为由大 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可以到达资源丰富的东亚大陆。哥伦布在寻找由西欧
通往亚洲的西行之路时无意中发现了美洲大陆的。”
分析:这是精制.这是由学生自己产生的,并将其原有 的地理知识与这一新知识联系起来了。
16
举例分析:
例3: 小斌读到“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他是西班牙人”, 而后又想:“哥伦布平时爱吃什么呢?” 分析:这显然不是精制。尽管它是由学生自己产生的,
精制必须与学习内容相关联
15
举例分析:
例1:一个学生读到" 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时,他认为应该记住,就在 心里 一遍又一遍重复“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
分析:这不是精制。只是简单的复述。
例2:王强读到“哥伦布是西班牙人,1492年航海到了美洲”,他想记
住此事,于是便想:“15世纪末欧洲人口正在膨胀,他们需要新的居住
12
划重点的原则:
用圆圈注记重要定义。重要的学术名词的定义可用圆圈注 记。
用单线划重要细节。通常每段不要划两个以上的重要细节,
而且只在其关键点划线即可。假如内容分散在数段,可用
①,②,③等数字加以标示;
重要的细节如举例、因果、步骤、特征等可在书中边缘处 用 「例」、「因」、「果」、「步骤」、「特征」等字 词加以注记。
但与学习内容毫无关联。
17
举例分析:
例4 :小红听见算术老师讲:“做分数除法,先颠倒除数的 分子和分母,然后再相乘。”然后又听老师说:“记住,除
数就是用来除的那个数”
分析:这不是小红的精制,而是老师的精制。 例6:一个学生听见物理老师说;“分子在气体中比在液体中 相隔更远,所以气体比液体轻。”该学生就想到:“这好像 编织疏松毛织物要比用同样毛线编织密实的衣物来得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