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网设备介绍资料.
驻地网FTTH

1 三网融合业务对宽带接入网的需求为满足三网融合业务的多样性、多业务等级、高品质要求,宽带接入网建设发展中,带宽、组播、QoS、管理等是重要考虑因素。
1.1 更高的网络带宽和用户线路带宽各类业务对带宽的需求如表1所示。
一套高清电视需要8~10 Mbit/s,一套标清电视需要2~4 Mbit/s,随着网络视频的发展,高速上网带宽越来越大,将向10 Mbit/s甚至更高发展。
表1 各类业务快带需求一个家庭可能会同时接收多套电视节目,综合考虑各类业务,用户带宽最低需4 Mbit/s,随着高清电视节目的增加8~12 Mbit/s带宽将是主流,部分高速率用户带宽需求将超过20 Mbit/s,远期随着3D电视、高清互联网视频的丰富,用户带宽需求将达到50 Mbit/s。
1.2 支持多业务承载、多业务分类能力三网融合后,运营商为用户提供的是融合的多种业务。
多种业务均通过同一接入网承载,接入网必须支持多业务承载、多业务分类能力。
多种业务要求不同的QoS,尤其是视频类业务和语音类业务要求更高的QoS保障。
由于视频业务的实时性,通常无法支持丢包的重传,因此丢包可能导致画面冻结、马赛克等问题;实时性对时延抖动也比较敏感;因此接入网应支持视频业务的带宽保证和优先级调度机制,提供低丢包率、低时延、快速切换的传输,保证用户体验。
1.3 支持组播随着IPTV业务规模的增长,为了节省IP城域网带宽,组播控制点会逐步下移到接入网,因此,接入网设备应支持组播功能,并支持用户组播请求的快速处理、组播路由的快速收敛。
2 国内宽带接入网技术现状国内宽带发展初期,利用已有的双绞线部署了大量的DSL接入,最初阶段采用ADSL技术,目前大部分采用ADSL2+技术,部分高速率需求区域试点采用了VDSL2技术,目前DSL 接入仍是国内存量最多的接入方式。
初期在具备五类线综合布线的区域,有一些采用传统LAN接入的用户。
随着用户带宽需求的提升,2007年开始,各运营商开始了大规模的“宽带提速”工程,开始大量采用无源光网络(PON)技术。
光纤入户(FTTH)驻地网建设规范

三、楼内光缆布放原则 楼内光缆布放原则
在楼内垂直方向,光缆、电缆宜在弱电竖井内 采用电缆桥架或电缆走线槽方式敷设,电缆桥架或 电缆走线槽宜采用金属材质制作;在没有竖井的建 筑物内可采用预埋暗管方式敷设,暗管宜采用钢管 或阻燃硬质 PVC管,管径不宜小于φ50mm。 楼内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直线管的 管径利用率不超过60%,弯管的管径利用率不超过 50%。管内穿放入户电缆时,截面利用率不超过30%。 楼内桥架和线槽安装设计,宜符合相关综合布线规 定。
三、楼内光缆布放原则 楼内光缆布放原则
注:如墙壁电缆敷设高度超过 6000mm 时,与 避雷引下线的交叉净距应按下式计算: S≥0.05L 式中 S——交叉净距(mm) L——交叉处避雷引下线距地面的高度(mm)。 在大楼内布放光/电缆,应采用非延燃光/电缆。 如采用户外光/电缆直接引入楼内,应采用不燃烧材 料对光/电缆进行防火处理。
五、入户光缆端接方式
方式四:入户光缆 在 86 盒内采用冷接方 式的需预留余长 0.5m, 见图5。
五、入户光缆端接方式
方式五: 入户光缆 与高强度 GGP 跳线或尾 纤在 86 盒内采用冷接 子方式的需预留余长 0.5m,见图6:
五、入户光缆端接方式
入户光缆各种端接方式优劣比较与选用建议: 1、L 型快速接续(方式一) 如图1、图2,该方式相对价格较高,但现场操作简便,仅 需专用夹具和拉刀,对蝶形入户光缆在86盒中余长要求不高, 方便施工能提高工效。但由于接续件内匹配液受使用期限影响, 如匹配液产生固化,会影响光纤接点性能,应控制用。 2、直接接入快速连接插头(方式二) 如图3,该方式相对价格次高,但可与蝶形入户光缆直接 端接,其端头可直接插入e8-C设备端口中,对端接空间要求较 低,不需86盒和尾纤,接续也较方便快捷,但整体牢固性稍差, 精装修住宅可选用。 适合用于较大的户内多媒体信息终端箱内,以达到保护线 缆的作用。但是对于金属加强芯的皮线缆入户,用这种方式不 利于防雷。对于非金属加强芯皮线光缆可选用。
驻地网装机规范及要求

驻地网装机规范及要求一、FTTB小区装机工艺规范(一)ONU箱内工艺1、箱内中走线必须要做到横平竖直,并且使用扎带将机柜内网线捆扎好。
并且对以安装的新客户必须使用套标。
同类性质的线路从一个方向出现,另外方向留给光缆、电缆以及其它线路使用,不可从两边同时出线。
2、新安装设备时,必须使用螺丝将设备固定好。
并按要求装好接地线。
对小区设备扩容或增加宽带模块工作应由装机人员操作。
联系数据配置人员进行数据配置并测试正常后方可使用。
3、网线布放好后应粘贴标签,设备侧网线标签应填写对应端口号,用户侧网线标签应填写用户地址,如果网线未经过MDF直接连接设备,则标签信息需包含端口及用户信息。
4、ONU端口表应张贴在设备箱门内侧,装机过程中根据用户使用的实际ONU端口填写对应的信息,包括装机时间、装机人、用户地址5、箱内整洁,无不必要余料6、接线工艺要求:使用MDF架跳线方式(1)至ONU设备端口建议采用成品网线,如果现场制作水晶头均采用标准568B做法,严禁出现4芯水晶头,线缆护套皮应卡入水晶头卡口内。
(2)110模块跳线统一使用五类线开剥的双绞线。
(3)固定110模块上的插片时因使用专业的模块枪。
(4)设备安装:将ONU固定在支架中间,底座4个螺丝全部固定,设备接地线连接至接地排上。
(5)BAN箱内110模块上跳线的余线需剪掉,避免产生干扰,安装跳线后应及时填写端口使用信息表。
采用成品网线直接接续方式(1)至设备侧采用成品网线水晶头。
(2)设备侧出线与已布放的户线采用对绞后使用接线子压紧的方式接续。
(3)在箱内的五类线必须通过走线环布放,每经过一个布线环必须绑扎,今后每次布放网线必须将原有扎带剪开后重新绑扎。
(4)户线采用下走线方式入箱,考虑到入箱后五类线绑扎固定点较少,因此户线在ONU箱外必须沿墙钉固。
(5)无户线小区至用户侧网线入箱后不建议直接制作水晶头上设备,须与成品网线对接,确保设备侧水晶头均为成品制作。
中国电信用户驻地网通信设施设计规范

中国电信⽤户驻地⽹通信设施设计规范中国电信集团企业标准⽤户驻地⽹通信设施设计规范DXJS1014-2006主管部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络发展部批准部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施⾏⽇期:2007年1⽉15⽇2006年北京⽬录1总则 (3)2术语 (4)3 驻地⽹接⼊机房设计 (6)3.1驻地⽹接⼊机房的设置 (6)3.2驻地⽹机房的选址原则 (6)3.3⼟建及防⽕要求 (7)3.4机房环境要求 (7)3.5供电系统要求 (8)3.6电源设备配置原则 (8)3.7电源线选择及布放 (9)3.8防雷接地⽅式及要求 (9)3.9驻地⽹机房的平⾯布置 (10)3.10机房布线要求 (11)3.11机房⾯积核算⽅法 (11)4 驻地⽹通信管道设计 (13)4.1驻地⽹通信管道建设原则 (13)4.2管孔内径及容量的设计 (14)4.3管道建设 (14)5 驻地⽹通信线路设计 (15)5.1驻地⽹电缆设计 (15)5.2铜缆类型的选择 (16)5.3交接配线 (17)5.4⼩区配线 (19)6 驻地⽹⽤户引⼊线设计 (20)6.1驻地⽹⽤户引⼊线设计原则 (20)6.2驻地⽹⽤户引⼊线路系统设计 (20)7 驻地⽹建筑内通信管⽹ (22)8 驻地⽹光缆设计 (24)8.1⼀般原则 (24)8.2光缆线路设计 (24)8.3管道光缆线路 (26)8.4架空光缆线路 (26)9光(电)缆线路的防护 (28)附录A 蓄电池容量配置及铅酸蓄电池的总容量计算公式 (30)附录B 驻地⽹机房最⼩净⾯积的核算 (31)附录C 各种主要型号电缆的使⽤场合及交接箱最佳容量参考表 (32)附录D 光(电)缆与其它管线的最⼩净距表 (34)附录E ⾼层、⼩⾼层住宅竖井内桥架、楼板孔洞、预埋钢管群参考配置35附录F 光纤物理⽹的层次结构及组⽹原则 (36)附录G 接⼊层光缆覆盖⽰意图 (38)附录H 主⼲光缆“树型+公共纤”的环型结构 (39)附录I 接⼊光缆⼏种敷设⽅式的对⽐ (40)附录J 本规范⽤词说明 (42)1.0.1《中国电信驻地⽹通信设施设计规范》(简称本规范)适⽤于城市及郊区的驻地⽹通信设施的⼯程设计,扩建、改建等其它驻地⽹⼯程,也可参照执⾏。
驻地网工程培训解读

• FTTN:光纤到节点,用户接入设备部署在小区机房(或室外机柜),典型应用 情况下,用户铜缆长度在500m ~ 1km以内。
• IAD:软交换接入层设备,用于将用户的话音业务分组化并接入到分组交换网 络中,其用户端口数一般为几个~几十个。
• AG:软交换接入层设备,完成电路交换网的承载通道和分组网的媒体流之间 的转换,为用户提供多种类型(如模拟用户、V5等)的接入,支持的用户数量 通常多于IAD(如几百、几千)。
•
• 第三,用PVC管套放沿楼梯绕行上下至每层用户门头,在门头装一 86型门头盒。
• 单元配线箱的设置要求:合配线箱;
• 2)单元配线箱原则上以24户为基本单位进行配置,多层 建筑内宜在中心,(或某一侧)住宅单元设置总单元配线箱,其 余住宅单元设置分单元配线箱;
• 3)用户较多的高层商住楼按照24户为最大容量,来分层 设置单元配线箱,安放在楼层弱电井内,或在竖井附近的公 共部位;
术语解释
• PON:无源光网络,指局端设备(OLT)与远端/用户端设备(ONU)之间采用点
对
多点无源光分配网(ODN)的光接入系统。
• OLT:光线路终端,指光接入网的局端设备。
• ONU:光网络单元,指光接入网的远端/用户端设备。
• ODN:光分配网,主要由光缆、光分路器、光连接器等无源器件/设施组成的 网络。
移动驻地网工程技术简介
驻地网工程业务介绍详解

PSTN
SS
AG/接入网/交换机
IPTV网络 城域网
光交接箱
汇聚设备 (内置Splitter) OLT
PC
DSLAM
Phone
modem
ONU(内置DSL)
二、FTTB+LAN与FTTB+DSL的差别
使用情况
FTTB+LAN
• 2010年以前在城市新建区域大量建设 • 用于布放了五类线的住宅小区和商业楼宇 • 优点:带宽较高;缺点:用户线受距离限制
二、驻地网在通信网络中的位置
三、市场现状分析
现状一 现状二 现状三
•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ADSL仍然是主 流,较低的成本和业务需求能够很好 地解决大众的宽带上网问题。
• 一些新建的高档小区,为了满足客户 高速率的宽带上网需求,进行了光纤 到户的网络建设。
• 光纤到户能够提供更大的带宽,可以 满足综合性业务发展的需求,因为建 设成本高短期内很难大规模商用。
IPTV网络
SS
城域网
承载网
HUB
模式一 模式二
PC PC IPTV PHONE
PC
PHONE
光交接箱 (内置splitter)
OLT
ONU
2、FTTB+DSL应用模式
主要应用以下两种场合:
(1)老城区改造, “光进铜不退”,保留铜缆,宽带下 移,解决宽带提速问题,语音提供方式不变。
(2)新建区域:“光进铜退”,接入节点下移到楼内或 者小区,无需再铺设主干电缆。
共建 共享
BTO(BOT) 模式
项 目 特 点
一、传统模式
跟常规的工程项目一样,采取包工包料或包工不包料的合 作方式
项目启动,甲方按照合同协议支付进度款,待验收完工后 支付剩下的款项
驻地网、设备、线路、装机维护管理办法

《驻地网、设备、线路、装机维护管理办法》《草稿》通信业属于服务行业,通信运营商的收入来源于为用户提供的通信服务。
因此,通信服务就是通信运营商的立身之本,就是通信企业的生命。
近年来,随着中国通信业的发展,维护体制、维护机制不断创新,新技术和新业务不断涌现,客户对业务质量和服务质量也提出了更高需求,原有维护体制和一些内容已难以适应新情况、新形势的要求。
为用户提供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个性化服务,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提高用户满意度。
根据省公司和移动公司提出的要求,进一步加强驻地网、设备、线路的维护和管理工作,结合温州分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驻地网、设备、线路维护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作为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驻地网、设备、线路、装机维护既是连接客户的“第一关”,又是为客户提供多种业务的基础,移动和铁通市场发展的宝贵资源。
为有效支撑新业务的发展,保障传统业务的通信质量,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服务和客户满意度,提升驻地网、设备、线路、装机维护管理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驻地网、设备、线路装机维护工作的基本原则(1)以精确化管理和精确化维护为手段,不断提高设备、线路的运行质量、维护效率和管理水平。
(2)以企业价值与客户价值共同成长为基点,做好客户服务和支撑工作。
第三条、驻地网、设备、线路、装机维护工作的基本任务(1)精心管理和维护,保证线路设备完好和运行正常,使各项性能符合维护指标和新业务发展的要求。
(2)加强维护费用管理,在确保驻地网、设备、线路、装机维护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效益。
(3)不断优化流程,快速响应市场,提升客户满意度。
第四条、各区、县、(市)分公司、维护组、区域维护班、维护主管和维护人员应遵照本管理办法的规定组织维护和管理工作,维护主管、组长、班长、维护人员必须熟悉、掌握、执行本管理办法,并接受监督和考核。
第二章维护组织及职责第一节维护组织第五条、驻地网、设备、线路、装机维护的管理原则是集中统一领导和分级负责管理。
驻地网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驻地网建设要求和参考设计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项目核心网建设的工作已经全面启动,作为CNGI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驻地网的建设也正在紧张的准备过程中。
由于驻地网建设的数量多,分布广,为了方便和规范驻地网的接入,特制定CNGI示范网络驻地网建设要求和参考设计(简称“规范”)。
1、主干网、接入网和驻地网的关系主干网是指由分布在全国多个省区或城市的核心接入节点(GigaPOPs),通过高速光纤传输链路互联构成的骨干性网络。
CNGI示范网络由多个主干网通过国内互联中心互联构成。
具体包括:由CERNET网络中心承建的CERNET2,以及由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网通和中科院网络中心、中国铁通分别承建各自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网络核心主干网。
驻地网和接入网是两个互相联系又各不相同的概念,驻地网(CPN)主要指接入单位内部的网络,即指用户终端(TE)至网络运营商(ISP)接入节点之间的机线设备,包括通信和控制功能以及用户驻地布线系统等,以使用户终端可以灵活方便地接入接入网,用户驻地网的内部结构可能千差万别。
接入网(或称城域网)一般是指用户驻地网至网络运营商主干网之间的网络,由于接入网负责连接用户驻地网和主干网,因此需要根据主干网的情况,制定一定的规范。
接入网、驻地网和主干网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2、驻地网建设要求和参考设计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研发中心驻地网属于专网,所有用户属于同一个企业或研究机构。
这类驻地网的接入方式主要是通过专线或城域网接入主干网的核心节点。
根据规模不同,这类驻地网接入主干网核心节点的速率可以是高速(1G~10G),或中速(100M~1G)。
驻地网建设要求包含:拟采用的IP协议、IPv6地址分配、驻地网接入设备基本要求、驻地网接入方式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IP 协议根据接入单位在资金投入方面的安排、拟开展的技术研究或业务应用需求等因素,可以考虑建设纯IPv6的用户驻地网或者IPv4/IPv6双协议栈的驻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