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夜间飞行的秘密》知识点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生字讲解课件

生字讲 解
6 夜间飞行的秘密
我会写
wén
蚊
音序:W 部首:虫 组词:蚊帐 蚊子 造句:我把这只可恶的蚊子打死了。
jí
即
音序:J 部首:卩 组词:即便 即使 造句:即使下再大的雨,我也要去上学。
kē
科
音序:K 部首:禾 组词:科学 科学家 造句:我长大要当一名科学家。
hénɡ
yínɡ
蝇
音序:Y 部首:虫 组词:苍蝇 蝇头小利 造句:夏天的苍蝇真烦人!
zhènɡ
证
音序:Z 部首:讠 组词:证据 证明 造句:小明用事实证明自己说得是正确的。
yán
研
音序:Y 部首:石
组词:科研 研究
造句:这些化石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jiū
究
音序:J 部首:穴 组词:追究 研究 造句:我正在细心研究这个钟表的构造。
dá
达
音序:D 部首:辶 组词:到达 雷达
造句:他们准时到达了车站。
jià
驾
音序:J 部首:马 组词:驾驶员 驾车 造句:叔叔是一个出色的公共汽车驾驶员。
shǐ
驶
音序:S 部首:马 组词:行驶 驾驶 造句:爸爸平稳地驾驶着汽车。
横
音序:H 部首:木 组词:横线 横七竖八
造句:刚跑完步,同学们累得横七竖八地躺在操场上。
shù
竖
音序:S 部首:立 组词:横七竖八 竖立 造句:小明的书桌上横七竖八地堆满了东西。
shénɡ
绳
音序:S 部首:纟 组词:跳绳 绳子 造句:爸爸用绳子把这些书本捆好。
jì
系
音序:J 部首:丿 组词:系紧 系着 造句:小芳的脖子上系着鲜艳的红领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生字笔顺课件

kē
部首:禾 结构:左右
组词:科学家 作奸犯科
形近字: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字义:①分门别类用的名称。②法
律条文。③判定。
返回
蚊弄 科横 竖绳 系蝇 证复 研究 达驾 驶
笔顺:
后鼻音
héng
部首:木 结构:左右
组词:横七竖八 纵横
形近字:潢
字义:跟地面平行的,跟
“竖”“直”相对。
返回
蚊弄 科横 竖绳 系蝇 证复 研究 达驾 驶
返回
蚊弄 科横 竖绳 系蝇 证复 研究 达驾 驶
笔顺:
翘舌音、后鼻音
zhèng
部首:讠
组词:证明
结构:左右 铁证如山
形近字:症
字义: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
断定。
返回
蚊弄 科横 竖绳 系蝇 证复 研究 达驾 驶
笔顺:
fù
部首:夂 结构:上下
组词:反复 复杂
形近字:愎
字义:回去,返。
返回
蚊弄 科横 竖绳 系蝇 证复 研究 达驾 驶
组词:雷达 飞黄腾达
形近字:边
字义:①通,到达。②通达,对事理
认识得透彻。③达到,实现。
④告知,表达。⑤指官位高,
有权势。
返回
蚊弄 科横 竖绳 系蝇 证复 研究 达驾 驶
笔顺:
jià
部首:马 结构:上下
组词:驾驶员 驾驭
形近字:贺
字义:操纵,使开动。
返回
蚊弄 科横 竖绳 系蝇 证复 研究 达驾 驶
笔顺:
翘舌音
shù
部首:立 结构:上下
组词:横七竖八 竖立
形近字:贤
字义:直立,跟地面垂直的,跟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夜间飞行的秘密》【优质说课稿】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6.夜间飞行的秘密》【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6.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课文以科学家探究的过程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夜间飞行的科学原理。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简练,富有科学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于探究科学现象充满兴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并能够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解决问题。
但在文本理解、分析和推理方面还需加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积极思考,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夜间飞行的科学原理,学会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意识,增强环保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夜间飞行的科学原理。
2.难点:文本的理解、分析和推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情境教学、合作探讨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夜晚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夜间飞行的动物如何找到食物和避免敌害。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揭开蝙蝠夜间飞行秘密的。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实验过程和结论,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和推理。
4.实践环节:进行“夜间飞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夜间飞行的原理。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归纳夜间飞行的科学原理,并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夜间飞行在人类生活中的应用。
6.布置作业: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夜间飞行的秘密1.蝙蝠的感官特点2.科学家的实验过程3.揭开夜间飞行的原理八. 说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验等活动,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024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夜间飞行的秘密》说课稿附反思含板书及课后作业含答案和知识点汇总

一、说教材
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四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夜间飞行的秘密 》。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科学家通过对蝙蝠的研究,找出了蝙蝠能在夜间顺利飞行的原因,并 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从而保证飞机更加安全地飞行。这是一篇生动形象 的说明文,在人教版教材中,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去体会文章准确、简 练的表达特点。但是在统编教材中,它被选编为本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课文,随 着编者意图的变化,其文本功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除了让学生了解夜间飞行的秘密的 关系,体会科普说明文的特点以外,还承担着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并提出问题的教学任务。
【参考答案】
(一)、biān jiē bì zhànɡ pínɡ (二)、飞蛾 科学 驾驶 研究 (三)、喝醉了的老汉
2023-2024年部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二课时 《夜间飞行的秘密》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一、课文主题: 本文主要讲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在夜里安全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发 明了雷达安装在飞机上,保证飞机在夜里安全飞行的过程。教育我们要注意事物与人类之间的 关系,树立从小学科学、爱科学的意识。
(三)、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 出示生字“蝙、蝠、启、即、锐、系、铛、蝇、证、揭、障、荧、屏”
“蝙、蝠、蝇”的偏旁都是虫字旁;如“蝙”不能读成“piān”,“锐”翘舌音要读准,“荧 ”要与“萤”要区别开。
2.书写指导。
出示生字“达、蚊、即、科、横、竖、绳、系、蝇、证、研、究、驾、驶”
指导书写:“绳”去偏旁加一虫字旁变成“蝇”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即 ”的第五笔是点。“蛾、蚊、科、横、证、研、驶” 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要左窄右宽。
部编版四年级上第六课夜间飞行的秘密

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还能捕捉飞蛾和蚊子;
而且无论怎么飞,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难道
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
的东西吗?障碍物
动作灵活
小
蝙蝠夜间飞行的本领高超。
随堂练习
用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造句。
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即使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也不能骄傲自满。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6/302021/6/302021/6/302021/6/306/30/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6月 30日星 期三2021/6/302021/6/302021/6/30
讨论交流
读课文第4~6自然段,思考:
为了探索蝙蝠能在夜间安 全飞行的条件,科学家进行了 怎样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论?
第一次实验
目的
探索蝙蝠 夜行探路 是否靠眼 睛
方法
结果
结论
在屋子里拉很 多绳子,把蝙 蝠的眼睛蒙上, 让它在屋子里 飞
铃铛一 个也没 响
蝙蝠夜行 探路与眼 睛无关
第二次实验
目的
探求蝙蝠 夜行探路 是否靠耳 朵
讨论交流
试比较一下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呢?说一说哪 个结论更准确。 句子1: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
嘴和耳朵探路的。
句子2: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 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
丢掉“配合起来”是不准确的,因为第二次和第三 次两次实验,分别塞住耳朵,封住嘴,也就是单独将耳 朵或嘴露在外面,蝙蝠都失去了夜间探路的本领,这说 明蝙蝠探路时靠的是这两种器官同时发挥作用,所以文 中用“配合起来”是准确的。
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知识点

四年级夜间飞行的秘密知识点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飞机在夜间能够安全飞行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今天,咱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四年级语文课本中《夜间飞行的秘密》这篇课文所包含的知识点。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并从中受到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解决了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的问题。
接下来,咱们说一说蝙蝠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到底是什么。
蝙蝠能在夜间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和耳朵。
蝙蝠飞行时,会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超声波。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能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超声波。
那什么是超声波呢?超声波是一种频率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波,它的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
同学们可以想一想,在生活中,除了蝙蝠,还有哪些地方会用到超声波呀?比如医院里的B 超检查,就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原理。
再来说说科学家是怎么发现这个秘密的。
科学家做了三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他们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了许多铃铛,然后把蝙蝠的眼睛蒙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结果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这说明蝙蝠飞行不是靠眼睛。
第二次实验,他们把蝙蝠的耳朵塞上,结果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这说明蝙蝠飞行靠的是耳朵。
第三次实验,他们把蝙蝠的嘴封住,结果蝙蝠也到处乱撞,铃铛响个不停,这说明蝙蝠飞行靠的是嘴。
通过这三次实验,科学家终于弄清楚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
从这个发现中,科学家受到了启发,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那雷达又是什么呢?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设备。
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对目标进行照射并接收其回波,由此获得目标至电磁波发射点的距离、距离变化率(径向速度)、方位、高度等信息。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飞机在夜间飞行的时候,雷达就像蝙蝠的嘴一样发射电磁波,电磁波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就像蝙蝠接收到超声波的反射一样,然后雷达再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这样飞机就能知道前方有没有障碍物,从而保证飞行的安全。
夜间飞行的秘密》说课稿(部编版)四上)

夜间飞行的秘密》说课稿(部编版)四上)一. 教材分析《夜间飞行的秘密》是一篇科普说明文,选自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文章通过介绍夜间飞行的原理和夜间飞行在军事、航空等领域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富有时代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文是一篇以说明为主的文章,语言平实,条理清晰,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并不困难。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科普类文章也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夜间飞行的原理和意义,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才能理解。
同时,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究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夜间飞行的原理和意义,了解夜间飞行在军事、航空等领域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夜间飞行的原理和意义,了解夜间飞行在军事、航空等领域的应用。
2.教学难点:夜间飞行的原理和意义,以及其在军事、航空等领域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夜间飞行的原理和意义。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夜间飞行的原理和意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夜间飞行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新课。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夜间飞行的原理和意义。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深入了解夜间飞行在军事、航空等领域的应用。
4.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和补充,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夜间飞行的原理和意义。
5.巩固练习: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检验学习效果。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有答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夜间飞行的秘密》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有答案)【知识点】01、我会写达dd (到达、达成、通达)蚊WQn (蚊子、蚊香.蚊帐)即打(即使、即刻、即日)科庇(科学、科技、科目)横hQng (纵横、横行霸道、横冲直撞)竖Shd (竖起、横竖、竖立)绳Sheng (绳索.缆绳、跳绳)系ji (系上、系扣、系鞋带)蝇ying (苍蝇、蝇子、果蝇)证Zheng (证明、证据、证人)研ydn (研究、钻研、研读)^jid (究竟、终究、深究)驾jid (驾驶、驾车、驾临)驶Shi (驶向、驶入、行驶)02、我会认蝙bidn (蝙蝠)蝠fd (黑蝙蝠)Al Qi (启发、启不、启蒙)锐rui (锐角、锐利、精锐)铛ddng (铃铛、铛铛、银铛入狱)障Zhang (障碍、故障、一叶障目)荧ying (荧屏、荧光、萤火虫)屏Ping (屏障、屏幕、屏风)03、多音字系ji (系鞋带)Xi (关系)行Xing (飞行)hang (银行)04、近义词启不启发灵UJ灵活敏锐敏捷研究一一探究模仿一一仿照秘密一一奥秘05、反义词迟钝清楚一一模糊灵巧一一笨拙敏锐安全一一危险秘密一一公开横七竖八一一整整齐齐06、理解词语启示:通过启发提示而领悟的道理。
漆黑:非常黑;很暗。
敏锐:(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探路:事先探察道路情况。
横七竖八:形容纵横杂乱。
超声波:超过人能听到的最高频(20000赫)的声波。
07、句子解析1.即使一根极细的电线,它也能灵巧地避开。
关联词“即使……也……”看出蝙蝠夜间飞行动作敏捷,木领高超。
2.难道它的眼睛特别敏锐,能在漆黑的夜里看清楚所有的东西吗?这个反问句引出了下文,激发了我们的阅读兴趣。
3.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这句话是个过渡句“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紧承上文“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 验”引起下文。
4•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夜间飞行的秘密
一、中心
这篇科普知识短文,主要讲科学家通过反复试验,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原因,并受到启发给飞机按上雷达使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
启发我们要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激发我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词语
1.近义词
秘密-机密灵巧-灵活漆黑-黑暗反复-重复启示-启发敏锐-灵敏
证明-证实配合-合作立刻-立即研究-探究
2.反义词
敏锐-迟钝灵巧-笨拙清楚-模糊出现-消失漆黑-明亮显示-隐藏
秘密-公开横七竖八-井井有条、整整齐齐
3.词解释
①横七竖八: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纵横杂乱。
②敏锐:感觉灵敏。
4.拓展词
①横七竖八(含有数字的成语):
百发百中七上八下三令五申五湖四海一清二楚四通八达
②形容科学精神的:
百折不挠知难而进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循序渐进
三、课后题
1.分小组整理问题清单,想一想可以从哪些角度提问。
讨论: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去提问。
角度一:针对课文内容来提问的。
(内容包括:词语、句子、段落)
①可以针对课文的部分内容进行提问,如:科学家做了几次实验?每次实验的方法和结果如何?
②可以针对全文提问,如: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③可以针对题目进行提问:如:夜间飞行有哪些秘密?
角度二:从课文的写法上来提问的。
(写法包括:关联词语、修辞手法、标点符号、文章结构)
角度三:从课文中得到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的。
2.下面是一个小组的问题清单和对问题的讨论,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无线电波跟超声波是一样的吗?(不一样。
无线电波是电波,超声波是声波)◇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1.语言更加简练,不拖泥带水;2.详略对比,强调蝙蝠夜里安全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嘴巴和耳朵的配合;3.前面已经提到的内容,后面文章没有必要重新写一遍)
◇飞蛾、萤火虫、猫头鹰,它们在夜间活动也是靠超声波吗?(飞蛾、萤火虫靠的是月光、星光、气味;猫头鹰靠的是眼睛;蝙蝠靠的是超声波)
启发: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问题。
多角度提问,既可以锻炼我们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提问题的角度:
可以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可以是针对写作方法进行提问;可以从课文中得到的启示,联系生活经验提出问题。
3.读下面的片段,试着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和同学们交流。
马铃薯和藕不是植物的根,而是茎。
它们躲在泥土里变了模样,你不要把它们认错了。
这样变了模样的茎,有一个总的名称,叫作变态茎。
变态茎分好几种。
马铃薯和洋姜长得肥肥胖胖的,叫作块茎;荸荠、慈姑和芋头长得圆头圆脑,叫作球茎;洋葱和大蒜头,长得一瓣一瓣的,好像鳞片一样,叫作鳞茎;藕和生姜长得像根一样,就叫作根状茎。
----选自朱江的《它们是茎,还是根》,有改动内容:
①马铃薯和藕明明长在泥土里,怎么就不是根呢?
②它们的茎变了模样,它们变成了什么?
写法:
①短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要这样写?
②写“变态茎”种类时,为什么要举出具体的例子呢?
③第2自然段围绕哪句话写的?
补充:仿生学例子
1. 蛙眼------电子蛙眼;
2.鱼-----潜水艇;
3.鸟——飞机;
4.鲨鱼-----泳衣。
附:文中问题解答
1.飞机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
2.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蝙蝠夜间安全飞行的秘密是什么?)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
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3.飞机在夜间安全飞行仅靠雷达就可以吗?
夜间飞行需要雷达、导航系统、飞行系统。
4.超声波在生活中还有什么用途呢?
超声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测厚、测距、遥控、超声成像技术;焊接、钻孔、除尘、清洗、灭菌等。
5.飞机如何夜间安全飞行?
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现实在荧光屏上。
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安全了。
6.雷达和蝙蝠有什么相似之处?
雷达的工作原理和蝙蝠探路类似。
雷达的天线相当于蝙蝠的嘴巴,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蝙蝠发出的超声波,荧光屏相当蝙蝠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