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学案(含答案)

硫酸学案(含答案)
硫酸学案(含答案)

硫酸学案

设计老师:化学备课组班级:姓名:

一、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1.能使指示剂显色:

2.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

具有酸的通性 3.能发生中和反应:

4.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5.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

二、浓硫酸的性质

物理性质:

纯硫酸是一种色状的液体,浓硫酸是一种难性的强酸,易溶于水,浓硫酸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因此稀释浓硫酸时应。

利用其物理性质,常常有如下应用:

鉴别物质:

制取物质:

化学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的大多数性质

2.浓硫酸的三大特性是性、性、性。

高沸点的元酸。其强氧化性体现在H2SO4分子中的+6价S上。金属与浓硫酸反应一般需,金属被氧化为高价态,浓硫酸一般还原为,不产生氢气,浓硫酸既表现又表现。

(1) 性

①在胆矾上滴加浓硫酸

②做干燥剂能干燥酸性气体和中性气体

不能干燥碱性气体和还原性气体

③将浓硫酸滴加到浓盐酸中

(2) 性

①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滤纸上

②黑面包实验(在蔗糖上滴加浓硫酸)

(3) 性

①常温下,遇到铁、铝会

②与铜反应

③与足量铁反应

④与碳反应

⑤与硫磺反应

工业制硫酸:

3.SO42-的检验:

硫酸根离子遇到可溶性钡盐,会生成_____色沉淀,该沉淀既不溶于______,也不溶于____。检验硫酸根离子的常用方法是,先向试液中加入___________,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取上层清夜,继续滴加,如果同样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待测液中有SO42-

;若没有沉淀则向溶液中继续滴加,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带测液中有SO42-

4.重要的硫酸盐:

石膏熟石膏重晶石

绿矾蓝矾明矾

【课堂练习】:硫酸在下列反应及用途中体现的是硫酸的的哪方面的性质?

H2SO4

1、Ca3(PO4)2→ H3PO4

H2SO4

2、 NaCl → HCl

3、常用于干燥(H2、SO2、Cl2等)气体

4、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H2SO4)

5、酸洗镀件

6、浓硫酸遇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1.不能说明氧的非金属性比硫强的事实是 ( )

A.H 2O 的热稳定性强于H 2S

B.硫化氢水溶液露置于空气中变浑浊

C.H 2O 是液体,H 2S 常温下是气体

D.氧气和氢气化合比硫和氢气化合容易

2.(2009·福建理综,7)能实现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的元素是 ( ) 单质——→+O 2氧化物——→+H 2O

酸或碱————→+NaOH 或HCl 盐

A. 硅

B.硫

C.铜

D.铁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二氧化硫能漂白某些物质,说明它具有氧化性

B.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无现象,再加入0.5 mL 3%的过氧化氢后产生沉淀

C.将足量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D.二氧化硫漂白过的草帽过一段时间后变黄

4.(2010·泰安模拟)下列溶液中能够区别SO 2和CO 2气体的是 ( ) ①澄清石灰水 ②H 2S 溶液 ③KMnO 4酸性溶液 ④氯水 ⑤品红溶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除①以外

D .全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大量的SO 3

B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溶液鉴别SO 2和CO 2

C .SO 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 4溶液褪色,但褪色原理不同

D .少量SO 2通过浓CaCl 2的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

6.2007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大力抓好节能降耗、保护环境”,下列举措与这一主题不吻合的是 ( )

A. 用“绿色化学”工艺,使原料完全转化为产物

B.推广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 2污染 B. 推广垃圾的分类存放、回收、处理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 7.在如图的实验装置中,实验开始一段时间后,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苹果块会干瘪

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

D.pH 试纸变红

8. 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

B.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

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

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9.对某酸性溶液(可能含有Br-,SO2-

4

,H2SO3,NH+4)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

②加碱调至碱性后,加热时放出的气体可以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③加入氯水时,溶液略显黄色,再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对于下列物质不能确认其在原溶液中是否存在的是 ( )

A.Br-

B.SO2-4

C.H2SO3

D.NH+4

10.将SO2气体通入BaCl2溶液至饱和,未见有沉淀生成,继续通入另一种气体仍无沉淀产生,则通入的气体可能是( )

A.NH3

B. Cl2

C.CO2

D. NO2

11.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 ( )

A.定性检验SO2-

3

,将BaCl2溶液用HNO3酸化

B.为提高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高锰酸钾溶液酸化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硝酸酸化

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先用盐酸酸化,所得溶液再加BaCl2溶液

12.硒(Se)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其单质可用于制光敏电阻、复印机的硒鼓等等。工业上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和硝酸钠处理含硒的工业废料,得到亚硒酸(H2SeO3)和少量硒酸(H2SeO4),富集后再将它们与盐酸共热,将H2SeO4转化为H2SeO3,主要反应为2HCl +H2SeO4===H2SeO3+H2O+Cl2↑,然后向溶液中通入SO2将硒元素还原为单质硒沉淀。据此正确的判断为 ( )

A.H2SeO4的氧化性比Cl2弱

B.SeO2的氧化性比SO2弱

C.H2SeO4的氧化性比H2SeO3强

D.浓H2SeO4的氧化性比HNO3强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0分)

13.(14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SO2的性质及其有关实验.

(1)实验室用亚硫酸钠固体和一定浓度的硫酸反应制备SO2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别将SO2气体通入下列C溶液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少量S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________,

继续通入过量SO2气体,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SO2通入紫色KMnO4溶液,现象是________,

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量SO2慢慢地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C为双氧水,则通入SO2后,请大胆判断所得溶液是______ __(填溶质的化学式),若该同学制备的SO2气体中混有CO2气体,产生杂质的原因可能是亚硫酸钠固体中混有_________ .

14. (8分)小刚同学探究二氧化硫分别与BaCl2溶液、Ba(OH)2溶液反应的实验。

(1)少量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量的SO2通入到Ba(OH)2溶液中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回答有关问题。小刚同学将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出现了异常现象,看到了明显的白色沉淀,为探究该白色沉淀的成分,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

则操作①的名称为,试剂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表明,小刚加入试剂A后,白色沉淀未见溶解,则该白色沉淀的成分是(填化学式),(选作)产生该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15. (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甲、乙两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装置略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不可少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

C中:,D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去掉装置B,还能否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有氢气? (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