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发电方案

合集下载

余热发电工程施工方案

余热发电工程施工方案

余热发电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余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热来发电的技术,通过有效利用工业生产中的余热,可以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对环境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因此备受行业关注。

本次余热发电工程项目位于某家大型钢铁厂,该厂生产废热丰富,且经过初步分析与评估,满足余热发电的基本条件。

该项目计划利用工厂产生的高温废气进行余热发电,项目规模较大,设计总装机容量为10000KW,属于较为复杂的余热发电工程。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总体设计思路1. 技术选型根据该钢铁厂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拟采用直接循环余热发电技术,通过余热锅炉与汽轮发电机组的结合,实现废热的有效利用。

此外,还将采用先进的数控系统进行监控与管理,以确保工程运行安全稳定。

2. 工程施工方案本项目总体施工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前期准备首先,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了解施工环境以及场地情况;其次,进行工程设计评审和技术方案论证,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方案;然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队伍和施工计划等;最后,准备必要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可以有序进行。

(2)土建施工在完成前期准备之后,需要进行土建施工。

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基础施工、设备基础浇筑等工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质条件,科学合理地设计土建方案,并保证施工质量。

(3)设备安装土建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安装工作。

这是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设备安装图纸和要求进行安装,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4)电气接线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电气接线。

这是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确保电气接线的质量和安全。

三、工程施工计划1. 工程施工周期该项目总投资较大,施工任务复杂,预计施工周期为12个月。

具体的施工周期安排如下:前期准备:1个月土建施工:3个月设备安装:4个月电气接线:2个月试运行与调试:2个月2. 施工队伍组织本项目施工队伍由总包施工队伍和分包施工队伍组成,总包施工队伍负责整体施工任务的协调和管理,分包施工队伍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的执行。

余热发电运营方案

余热发电运营方案

余热发电运营方案一、项目概述余热发电是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发电的一种技术,通常用于工业企业的余热利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也越来越多,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余热来发电,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因此,余热发电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工业界关注的热点。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利用工业企业排放的余热来发电。

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余热发电的运营管理以及与供电局的对接等。

二、余热发电设备的选择与安装1. 余热发电设备的选择在余热发电项目中,选择合适的余热发电设备至关重要。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余热发电设备,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热管式余热发电机组、蒸汽余热发电机组等。

在设备选择时,需要考虑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温度、余热量以及发电量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发电设备。

2. 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布局设计,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并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

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三、余热发电的运营管理1. 运营管理团队的组建为了保证余热发电项目的正常运行,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包括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管理人员等。

运营管理团队将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保养,以及项目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2. 运营管理流程的建立在余热发电项目中,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营管理流程,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故障处理等工作流程。

同时,需要建立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 安全管理与环保措施作为工业生产的附属设备,余热发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需要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绿色发展的目的。

余热发电方案2(1).

余热发电方案2(1).

郴州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4台余热锅炉+1×7.5MW 余热发电工程初步方案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年10月编写:刘国雄何强阳卫伟校对:黄生龙审核:李晓审定:匡社颖目录1.概述2.余热资源概况3.余热资源利用方案4.余热锅炉本体设计方案5.余热发电机组选型及热力系统6.循环水系统7.化学水系统8.电气系统9. 热工控制与仪表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 设备及投资估算1.概述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经营高纯银及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白银生产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

公司拥有全国领先的白银冶炼和深加工技术,白银年产量居全国同类企业前列,是郴州市产值、利税及创汇大户、湖南省工业百强和民营三十强企业。

公司以白银冶炼及其深加工产品为核心,综合回收其它贵重金属。

拥有600t/a高纯银精炼、10万t高纯铅、300t/a高纯硝酸银、1000t/a“AT 纳米抗菌剂”和银基触点材料等银深加工生产线。

年综合回收锌20000t、高纯铋800t及铟、铜、锑、锡等多种贵重金属。

公司是湖南省首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研发中心,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累计申请国家专利57件,其中发明专利37件,被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列为“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目前,公司的白银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产品质量、资源综合利用率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白银回收率可达99.5%,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白银质量稳定在国家1#银标准,纯度达99.995%。

公司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湖南省质量信用3A企业认定,大力推行品牌战略,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金贵”牌银锭获“湖南省出口名牌”、“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称号,远销英、美等国际金属交易市场。

高纯银、高纯铅产品获“湖南名牌产品”称号,连续多年在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获得“全国用户最喜爱20家白银品牌”称号。

编写余热发电实施方案

编写余热发电实施方案

编写余热发电实施方案余热发电是一种能有效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进行探讨。

首先,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需要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能量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通过对生产设备的热能流动进行监测和测量,确定余热能量的产生情况和分布规律,为余热发电设备的选型和布局提供依据。

其次,针对不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能量特点,制定相应的余热发电实施方案。

根据余热能量的温度、流量、稳定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余热发电设备,如热交换器、蒸汽透平发电机等,并确定其布置位置和连接方式,确保余热能量能够有效转化为电能。

在实施方案的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余热发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

制定设备的定期检测、保养和维修计划,确保余热发电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加强对余热发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考量。

通过对余热发电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收益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制定合理的投资回收期和利润预期。

同时,对余热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的实施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需要全面考虑余热能量的特点、设备的选型布置、运行维护安全管理以及经济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余热发电实施方案,实现对余热能量的有效利用,为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有限公司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初步方案

有限公司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初步方案

有限公司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初步方案一、项目概述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是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余热,通过饱和蒸汽发电机组将余热转化为电能的工程。

本项目旨在利用公司生产工艺中产生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日益增多,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些余热,不仅可以提高工艺产能,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高温废水等,利用这些余热发电,既可以满足公司自身电力需求,又可以向周边供应电能,降低用电成本。

三、项目方案(一)余热收集和储存1.余热收集: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和高温废水进行合理收集,将其传递给余热发生器。

2.储存系统:设计余热储存系统,用于储存收集到的余热,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能量需求。

储存系统可以采用热水储罐等形式,以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

(二)余热利用系统1.饱和蒸汽发生器:利用收集到的高温烟气或高温废水,通过加热水或蒸汽的方式,使其达到设定的饱和蒸汽温度,然后将饱和蒸汽传递给蒸汽发电机组。

2.蒸汽发电机组:接收饱和蒸汽,通过传动装置将其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蒸汽发电机组的类型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例如直接蒸汽发电机组、间接蒸汽发电机组等。

(三)电能利用系统1.内部用电:利用发电机发出的电能,满足公司内部的电力需求,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类设备、照明等。

2.外部供电:余热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可以通过输电线路向周边供应商或周边居民供应,以减少对外部电网的依赖,同时可以获得电力销售收入。

四、项目优势(一)节能减排:利用余热发电可以充分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余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降低成本:利用余热发电可以大大降低公司的用电成本,并且可以通过售电获得电力销售收入,减少企业在电力采购方面的支出。

玻璃窑炉余热发电方案

玻璃窑炉余热发电方案

玻璃窑炉余热发电方案玻璃窑炉余热发电项目技术方案二○一一年三月目录1.项目综述 (1)1.1项目名称............................................................................ .................................................................11.2项目背景............................................................................ .................................................................11.3编制依据............................................................................ .................................................................11.4设计原则及指导思想............................................................................ .............................................11.5拟建地点............................................................................ .................................................................21.6建设范围及分界线............................................................................ .................................................21.7建设年限............................................................................ .................................................................4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4)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 (5)2.1建设必要性............................................................................ .............................................................52.2余热电站的安全性............................................................................ .................................................52.3余热条件.............................................................................................................................................62.4地质及水文条件............................................................................ .....................................................72.5气象条件............................................................................ .................................................................72.6水源............................................................................ .........................................................................82.7热负荷............................................................................ (8)3.工程设想 (9)3.1烟风系统............................................................................ .................................................................93.2热力系统............................................................................ .................................................................93.3主机选择............................................................................ ...............................................................123.4总图运输............................................................................ ...............................................................143.5电气............................................................................ .......................................................................153.6热工控制............................................................................ (18)-1-3.7给排水............................................................................ ...................................................................253.8建筑、结构............................................................................ ...........................................................273.9采暖通风及空调............................................................................ (28)4.消防 (30)4.1建筑物及构筑物要求............................................................................ ...........................................304.2电气设施防火要求............................................................................ ...............................................304.3消防水............................................................................ ...................................................................314.4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 (31)5.环境保护 (32)5.1主要污染物分析............................................................................ ...................................................325.2噪声治理及其影响分析............................................................................ .......................................325.3废水治理及其排放与影响分析............................................................................ . (33)6.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34)6.1综述............................................................................ .......................................................................346.2防火防爆............................................................................ ...............................................................346.3防电伤、防机械损伤、防坠落............................................................................ ............................356.4防尘、防毒、防化学伤害............................................................................ ...................................356.5防噪音、防振动............................................................................ ...................................................356.6防暑降温............................................................................ ...............................................................366.7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 (36)7.运转非政府及设计定员 (37)7.1组织机构............................................................................ ...............................................................377.2项目定员............................................................................ (37)8.项目轮廓进度 (38)-2-9.投资估计 (39)9.1工程概况............................................................................ ...............................................................399.2投资估算编制原则和依据............................................................................ ...................................399.3投资估算............................................................................ (39)-3-1.项目综述1.1项目名称1.2项目背景玻璃生产中排放量大量400℃~600℃高温烟气,(合肥)有限公司拟将针对其3座500t/d玻璃窑炉的烟气余热展开废旧利用,废旧热量用作发电,回供厂区生产采用。

余热发电承包运营方案

余热发电承包运营方案

余热发电承包运营方案一、承包运营方案概述1. 承包运营方案的定义承包运营方案是指一个具有余热发电技术专业知识和资源的公司或机构与工业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从而将其余热通过余热发电技术进行利用,并负责该技术项目的设计、建设、运营和维护,同时分享发电收益。

2. 承包运营方案的目的承包运营方案的目的在于帮助工业企业实现对余热发电技术的引进和利用,充分发挥企业资源和环境保护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并与承包运营方共同分享发电收益。

3. 承包运营方案的组成承包运营方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余热发电项目的引进与设计、建设与投产、运营与维护。

具体包括余热发电技术方案的制定,工程设计,设备采购,施工建设,机组投产,运营管理和设备维护等内容。

二、承包运营方案的流程1. 项目洽谈承包运营方案的流程首先是项目洽谈,即承包运营方初步了解工业企业的生产情况、余热资源的利用情况以及企业的发展规划和需求,然后对余热发电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和评估,确定项目的技术方案和经济效益,并与企业进行沟通和洽谈。

2. 技术设计项目洽谈确定后,承包运营方将进行技术设计,即进行余热发电项目的详细设计和方案制定,包括机组选型、工程布局、能源转换、系统集成等内容,并提出项目建设的预算和周期。

3. 建设投产技术设计方案确定后,承包运营方将进行项目的施工建设,包括设备采购、现场安装、调试投产等工作,并按照约定的周期和质量保障标准完成项目的建设任务。

4. 运营维护余热发电项目建设完毕后,承包运营方将进行项目的运营管理和设备维护,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和发电效率,同时与工业企业共同分享发电收益,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

5. 结算分红根据合同约定,承包运营方和工业企业将进行发电收益的结算分红,确保双方的合作利益,增强合作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承包运营方案的特点1. 专业化服务承包运营方案具有专业的技术团队和运营管理团队,能够为工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余热发电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充分发挥余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效益。

余热发电技技术方案

余热发电技技术方案

余热发电技技术方案余热发电是指利用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热能源来发电的技术。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日益增多,有效利用这些余热资源可以节约能源和减少环境污染。

下面将介绍一种基于余热发电的技术方案。

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主要包括高温余热和低温余热两种类型。

高温余热主要指的是产生温度在300℃以上的废热,而低温余热主要指的是产生温度在100℃以下的废热。

对于这两类余热资源的利用,需要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

对于高温余热的利用,可以采用透平发电技术。

透平发电技术是指利用高温余热来产生蒸汽,然后通过透平机组将蒸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这种技术方案具有效率高、发电量大的特点。

透平发电技术在许多工业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钢铁、化工等行业。

对于低温余热的利用,可以采用有机朗肯循环(ORC)发电技术。

ORC发电技术是指利用低温余热来加热有机工质(如有机液体),使其沸腾并产生蒸汽,然后通过透平机组将蒸汽转化为机械能,最后再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相比于透平发电技术,ORC发电技术可以利用温度较低的余热,例如生活垃圾焚烧产生的低温余热。

此外,ORC发电技术还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性高的特点。

在余热发电技术方案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需要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进行准确的测量和评估,确定其产热量和温度等参数。

其次,需要选择合适的余热发电技术和设备,如蒸汽透平机组或ORC机组。

同时,还需要考虑余热发电系统与工业生产过程的协调,确保余热资源的稳定供应和发电系统的可靠运行。

最后,还需要进行经济性分析和环境影响评估,评估余热发电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和效益。

总之,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资源进行发电是一种重要的节能减排技术。

通过采用透平发电技术和ORC发电技术等余热发电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利用余热资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未来应继续加大对余热发电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进一步提高其应用水平,推动可持续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郴州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4台余热锅炉+1×7.5MW 余热发电工程初步方案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年10月编写:刘国雄何强阳卫伟校对:黄生龙审核:李晓审定:匡社颖长沙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2年10月目录1.概述2.余热资源概况3.余热资源利用方案4.余热锅炉本体设计方案5.余热发电机组选型及热力系统6.循环水系统7.化学水系统8.电气系统9. 热工控制与仪表10.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 设备及投资估算1.概述郴州市金贵银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经营高纯银及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白银生产出口的重要基地之一。

公司拥有全国领先的白银冶炼和深加工技术,白银年产量居全国同类企业前列,是郴州市产值、利税及创汇大户、湖南省工业百强和民营三十强企业。

公司以白银冶炼及其深加工产品为核心,综合回收其它贵重金属。

拥有600t/a高纯银精炼、10万t高纯铅、300t/a高纯硝酸银、1000t/a “AT纳米抗菌剂”和银基触点材料等银深加工生产线。

年综合回收锌20000t、高纯铋800t及铟、铜、锑、锡等多种贵重金属。

公司是湖南省首批高新技术企业,拥有自主研发中心,先后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累计申请国家专利57件,其中发明专利37件,被湖南省知识产权局列为“湖南省知识产权优势培育企业”。

目前,公司的白银生产技术、工艺水平、产品质量、资源综合利用率处于同行业先进水平,白银回收率可达99.5%,资源综合利用率达95%,白银质量稳定在国家1#银标准,纯度达99.995%。

公司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湖南省质量信用3A企业认定,大力推行品牌战略,提升公司国际知名度,“金贵”牌银锭获“湖南省出口名牌”、“湖南省国际知名品牌”称号,远销英、美等国际金属交易市场。

高纯银、高纯铅产品获“湖南名牌产品”称号,连续多年在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获得“全国用户最喜爱20家白银品牌”称号。

“金贵”注册商标连续三届被认定为“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并于2007年在英国、美国核准注册。

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同比增长79.4%,出口1.55亿美元,上缴税收1.16亿元。

成为“郴州市标志性工业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湖南省出口十强企业”、“湖南省A级纳税信用单位”、“郴州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纳税先进单位”。

2007年12月,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顺利实施公司股份制改造,并于2008年4月完成股份公司的登记注册,2011年正式向国家申请A 股上市。

金贵银业公司位于郴州市郊,是一个以铅、银为主的有色金属综合企业。

该公司现有各种窑炉,如底吹炉、烟化炉、鼓风炉等,在生产过程中排出大量的高温烟气,烟气温度达1000℃。

该公司现有余热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利用:现有底吹炉配有余热锅炉,所产蒸汽直接排空;烟化炉、鼓风炉均配有表面式冷却器将高温烟气余热散失到环境中。

另外该公司拟再上一条铅生产线,配套有侧吹炉、烟化炉。

为充分利用金贵银业公司的余热资源,拟建设余热发电工程。

2.余热资源概况2.1 现有的余热资源金贵银业公司现有底吹炉一台,配有一台余热锅炉,所产饱和蒸汽直接排空;现有烟化炉、鼓风炉各一台,均配有表面式冷却器将高温烟气冷却,大量高品质余热资源失到环境中,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现有的余热资源详见表1。

序号设备名称烟温℃烟气量Nm3/h含尘量g/Nm3SO2含量%余热利用情况1 底吹炉1050 30000 6 已建8t/h余热锅炉,所产蒸汽排空2 烟化炉1000 30000 已建1x900m2淋水表冷器,余热未利用3 鼓风炉800 45000 已建2x900m2表冷器,余热未利用2.2 规划的余热资源金贵银业公司拟再上一条铅生产线,配套有侧吹炉、烟化炉、反射炉,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排出,高温烟气余热可以回收利用。

规划待建的侧吹炉、烟化炉、反射炉余热资源如下:(1)还原炉在氧气底吹炉中,生产时混合料从上部加料口加入,氧气从底部鼓入,氧气底吹炉下部为熔池,混合料在熔池内发生高温氧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高温烟气,其主要特性参数详见表2。

项目数据备注实际烟气量(Nm3/h)15000~24000设计烟气量(Nm3/h)21000废气温度(℃)700~900烟气含氧量(%)15.83烟气含尘浓度(g/m3)258(2)烟化炉鼓风炉渣经电热前床保温沉淀进一步分离粗铅和冰铜后,进入烟化炉,用空气和煤粉混合吹入熔融的炉渣中,燃烧后产出热量和一氧化碳,使熔渣保持高温并把氧化锌、氧化铅还原成单质锌铅,被炉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吸入的氧气,再度氧化成氧化锌、氧化铅,随烟气一起排_出烟化炉。

其烟气主要特性参数详见表3。

表3 烟化炉出口烟气特性表项目数据备注实际烟气量(Nm3/h)l9000~21000设计烟气量(Nm3/h)21000废气温度(℃)1000~1100烟气含氧量(%)9.00烟气含尘浓度(g/m3)55(3)反射炉除铜产生的浮渣经反射炉熔炼产出冰铜和粗铅,其烟气主要特性参数详见表4。

表4 反射炉出口烟气特性表项目数据备注实际烟气量(Nm3/h)6000~9000设计烟气量(Nm3/h)7000废气温度(℃)900~1000烟气含氧量(%)10.5烟气含尘浓度(g/m3)3~153.余热资源利用方案本方案确定的各种窑炉烟气余热利用方案为:根据有色冶炼行业的各种窑炉排烟的特点,本余热锅炉的烟气系统设计考虑了有色冶炼窑炉的结构、布置及操作情况、容量大小和配置上的方便等因素,采用一台窑炉配一台余热锅炉方案。

根据甲方最新确定的余热利用方案,将现有底吹炉余热锅炉进行改造(增加350m2换热面积),产生中压饱和蒸汽(4.0MPa、251℃)10t/h,另新建三台余热锅炉。

其中:烟化炉余热锅炉产生中压饱和蒸汽(4.0MPa、251℃)10t/h,还原炉(侧吹炉)余热锅炉产生中压饱和蒸汽(4.0MPa、251℃)12t/h,三台饱和蒸汽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合并进入一台30~32t/h煤气过热炉进行过热,产生过热蒸汽(3.82MPa、430℃)30~32t/h,进入汽轮发电机组发电,少量采暖制冷用汽由汽轮发电机组非调整抽汽确保供应。

本余热发电系统还设有循环水系统及化学水处理系统、电气系统及仪控系统等。

目前,公司10万t/a铅冶炼生产系统为氧气底吹—鼓风炉—烟化炉提锌和制酸工艺,粗铅综合能耗483kgce/t,电铅综合能耗500kgce/t,2011年公司生产线冶炼系统年产粗铅61000t,年耗能超过3万t标煤。

根据国内已运行10万t/a铅冶炼生产线情况,采用富氧底吹+还原炉+双转双吸制酸工艺,粗铅综合能耗仅253kgce/t,电铅综合能耗270kgce/t,能耗指标较低,运行比较稳定;熔炼过程产出大量高温烟气,将其热量利用并发电,可进一步降低能耗,以适合当前节约能源形势,所以当前急需采用富氧底吹+还原炉+双转双吸制酸工艺对原来生产线进行节能改造,同时建立余热利用与发电系统。

新系统节能改造情况为:改造1台余热锅炉(底吹炉余热锅炉),增加2台饱和蒸汽余热锅炉(还原炉余热锅炉、烟化炉余热锅炉)和1台煤气过热炉,各余热锅炉选型参数如下表5:表5 余热锅炉选型参数表序号工艺部位底吹炉还原炉烟化炉煤气过热炉1 锅炉型号/ / / /2 设计烟气量(Nm3/h)21000 21000 210003 设计烟气温度(℃)950 950 10504 主蒸汽量(t/h)10 12 10 325 主蒸汽压力 4.0 4.0 4.0 3.82(Mpa)6 主蒸汽温度(℃)251 251 251 4307 副蒸汽量(t/h)————8 副蒸汽压力(Mpa)————9 副蒸汽温度(℃)————4.余热锅炉本体设计方案4.1 余热锅炉本体设计原则4.1.1采用一台窑炉配一台余热锅炉,共配置三台余热锅炉,其中一台利用现有锅炉改造,新增两台余热锅炉,并另建一台煤气过热炉。

4.1.2新建余热锅炉按额定工作压力P=3.82MPa(表压),产饱和蒸汽参数进行设计。

4.1.3本余热锅炉设计吸取了有色行业余热锅炉的设计和运行经验,确定本锅炉采用多烟道形式及悬吊式支撑结构。

高温烟气纵向冲刷各烟道受热面,锅炉进口烟气温度为800~1050℃,锅炉排烟温度为300℃左右。

4.1.4锅炉采用单锅筒自然循环方式,运行方便,负荷适应性强。

4.2余热锅炉技术规范确定根据国内现有铅冶炼厂的相关经验,余热锅炉采用饱和蒸汽锅炉。

余热锅炉所产蒸汽为4.0MPa、251℃的饱和蒸汽。

本工程共3台余热锅炉和一台煤气过热炉。

各余热锅炉的蒸参数如表6。

序号设备名称蒸汽参数蒸发量备注1 底吹炉余热锅炉 4.0PMa 251℃10t/h 余热锅炉改造2 侧吹炉余热锅炉 4.0PMa 251℃12t/h 新建余热锅炉3 烟化炉余热锅炉 4.0PMa 251℃10t/h 新建余热锅炉4 煤气过热锅炉 3.82PMa 400℃32t/h 新建4.3 余热锅炉本体设计简述根据余热锅炉本体设计的原则,余热锅炉采用立式多烟道单锅筒自然循环水管锅炉。

余热锅炉本体供货范围包括:锅筒、锅内装置、锅筒支座;蒸发器、省煤器、(含一次阀门仪表);钢架、平台、护板、炉墙金属件、振打除灰装置、进出口接口烟道、雨棚、阀门及一次测量仪表、本体管路、杂件(含备件)。

即从锅炉主给水阀反法兰至主蒸汽阀反法兰范围内的所有锅炉部件的金属件。

4.3.1 锅炉本体蒸发受热面系统余热锅炉本体多四烟道布置。

为充分利用余热,各烟道均布置有大量的对流管屏,锅炉水冷壁及各烟道内的对流管屏均由节距96mm 的φ42X5光管加扁钢焊制而成的膜式水冷壁组成,顶棚水冷壁呈15°倾角。

根据运行、检修等需要,在水冷壁上分别开有人孔、打焦孔及防爆门等用孔。

4.3.2 锅筒及内部装置锅炉采用单锅筒包自然循环方式,锅筒内径φ1200mm,壁厚20mm,锅筒封头壁厚20mm,锅筒全长约8000mm,用20g 材料制成。

锅筒内部设备采用水下孔板,蒸汽百叶窗带孔板分离。

4.3.3 锅炉范围内管道及本体附件锅炉范围内管道系统及本体附件布置的目的在于对锅炉运行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

它包括给水操作台系统、锅筒阀门及仪表、定期排污系统等。

来自给水操作台的给水经管道送入锅筒,锅筒上装设有安全阀和高、低读水位表,压力表及用于水位自动调节、水位报警等的平衡容器,并设有用于紧急放水、连续排污、加药等接口。

4.3.4 构架与平台扶梯锅炉支承方式为悬吊式,全钢架结构。

锅炉全部重量通过顶板作用在6 根钢柱上。

锅炉本体上的操作平台和楼梯也由钢结构组成。

4.3.5 炉墙与密封由于锅炉采用膜式水冷壁、全悬吊结构,故相应地采用膜式敷管炉墙,全部炉墙重量通过支撑钩附着在水冷壁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