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和蒸汽发电项目余热发电项目技术方案
余热发电工程施工方案

余热发电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余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废热来发电的技术,通过有效利用工业生产中的余热,可以减少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也对环境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因此备受行业关注。
本次余热发电工程项目位于某家大型钢铁厂,该厂生产废热丰富,且经过初步分析与评估,满足余热发电的基本条件。
该项目计划利用工厂产生的高温废气进行余热发电,项目规模较大,设计总装机容量为10000KW,属于较为复杂的余热发电工程。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施工方案。
二、总体设计思路1. 技术选型根据该钢铁厂的实际情况,本项目拟采用直接循环余热发电技术,通过余热锅炉与汽轮发电机组的结合,实现废热的有效利用。
此外,还将采用先进的数控系统进行监控与管理,以确保工程运行安全稳定。
2. 工程施工方案本项目总体施工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前期准备首先,需要对工程现场进行勘察和测量,了解施工环境以及场地情况;其次,进行工程设计评审和技术方案论证,确定最合适的施工方案;然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队伍和施工计划等;最后,准备必要的施工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可以有序进行。
(2)土建施工在完成前期准备之后,需要进行土建施工。
主要包括场地平整、基础施工、设备基础浇筑等工序。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地质条件,科学合理地设计土建方案,并保证施工质量。
(3)设备安装土建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设备安装工作。
这是整个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严格按照设备安装图纸和要求进行安装,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4)电气接线设备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电气接线。
这是工程的最后一个环节,需要确保电气接线的质量和安全。
三、工程施工计划1. 工程施工周期该项目总投资较大,施工任务复杂,预计施工周期为12个月。
具体的施工周期安排如下:前期准备:1个月土建施工:3个月设备安装:4个月电气接线:2个月试运行与调试:2个月2. 施工队伍组织本项目施工队伍由总包施工队伍和分包施工队伍组成,总包施工队伍负责整体施工任务的协调和管理,分包施工队伍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的执行。
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

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正文一、项目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大量余热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不仅造成了能源资源的浪费,还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同时,国家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了满足清洁能源的需求并减少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本项目拟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将工业生产中的余热转化为电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二、项目优势与特点1.节约能源资源: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将废热转化为电力,进一步提高了工业生产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2.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将废气排放降到最低,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3.综合效益好:项目建设周期短,投资回收期短,能够提供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应用范围广:余热饱和蒸汽发电技术可以应用于各个行业,如钢铁、电力、化工等。
三、项目内容与规模本项目拟在工业园区建设一个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锅炉设备:采用高效节能的锅炉设备,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余热转化为饱和蒸汽。
2.发电设备:引入高效可靠的发电设备,将饱和蒸汽转化为电能,实现发电。
3.脱硫净化系统:通过脱硫净化系统,降低废气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废热回收系统: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对周边建筑、设备进行供热或制冷。
四、项目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2.经济可行性根据市场调研,本项目建成后可年均实现利润400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5年。
同时,本项目可以获得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如补贴、税收减免等,对项目的经济效益有积极的影响。
综合考虑,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3.社会可行性本项目建设后可以减少工业废气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对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本项目建设期间将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综合考虑,本项目在社会上是可行的。
五、项目风险分析1.市场风险:受技术、政策因素的影响,市场需求可能波动,导致项目的盈利能力受到一定影响。
饱和蒸汽发电项目余热发电项目技术方案

饱和蒸汽发电项目技术方案编制单位:目录第一章项目概况⋯⋯⋯⋯⋯⋯⋯⋯⋯⋯⋯⋯⋯⋯⋯⋯⋯1第二章项目现有发电条件⋯⋯⋯⋯⋯⋯⋯⋯⋯⋯⋯⋯⋯⋯1 2.1 现有余热2.2 蒸汽利用情况第三章余热发电方案拟定⋯⋯⋯⋯⋯⋯⋯⋯⋯⋯⋯⋯⋯⋯2 3.1 汽轮机部分3.2 发电机及配电保护部分3.3 工艺流程图3.4 方案特点第四章循环水系统⋯⋯⋯⋯⋯⋯⋯⋯⋯⋯⋯⋯⋯⋯⋯⋯⋯5第五章电气系统⋯⋯⋯⋯⋯⋯⋯⋯⋯⋯⋯⋯⋯⋯⋯⋯⋯55.1 电气主接线5.2 系统组成5.3 控制保护系统5.4 站用电配电5.5 直流配电系统5.6 过电压保护和电力装置的接地5.7 主要电气设备选型第六章总平面设计布置方案⋯⋯⋯⋯⋯⋯⋯⋯⋯⋯⋯⋯⋯⋯6 6.1 场址选择6.2 总平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6.3 建筑设计方案第七章项目内容及投资预算⋯⋯⋯⋯⋯⋯⋯⋯⋯⋯⋯⋯⋯⋯7 7.1 建设内容7.2 项目投资预算第八章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建设周期⋯⋯⋯⋯⋯⋯⋯⋯10 8.1 项目营运主要经济指标8.2 项目建设周期结语⋯⋯⋯⋯⋯⋯⋯⋯⋯⋯⋯⋯⋯⋯⋯⋯⋯⋯⋯⋯⋯⋯⋯10第一章项目概况现有两台饱和蒸汽锅炉,蒸汽产汽量分别为6.0T/H 和5.3T/H ,锅炉工作制度为330天/ 年、24H/天。
目前所产蒸汽全部排空,为实现节能减排,有效利用能源,要求利用现有余热条件,制定发电方案。
第二章项目现有发电条件2.1 现有余热根据现场考察及甲方提供的条件,现有余热锅炉产汽情况如下表:2.2 蒸汽利用情况经向甲方了解,目前业主生产工艺没有利用蒸汽的负荷,生产所产生的饱和蒸汽经过管网后直接排空,没有任何利用。
详见下表:第三章余热发电方案拟定根据上述热能条件,初步拟定发电方案为:饱和蒸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组方案,本方案主要设备及参数如下:3.1 汽轮机部分3.1.1 汽轮机参数排汽参数:0.014Mpa(a),52.6 ℃回热抽汽参数:0.612 Mpa(a),160℃,0.9 t/h额定工况:6500rpm,进汽量:10.3 t/h ,补汽量:1.0 t/h ,电功率:1.29MW,汽耗:7.98kg/(kw.h),热耗:16957KJ/(kw.h)。
余热发电运营方案

余热发电运营方案一、项目概述余热发电是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热能来发电的一种技术,通常用于工业企业的余热利用。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也越来越多,如果能够有效利用这些余热来发电,不仅可以减少能源消耗,还可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因此,余热发电已经成为了国内外工业界关注的热点。
在本项目中,我们将采用余热发电技术,利用工业企业排放的余热来发电。
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调试、余热发电的运营管理以及与供电局的对接等。
二、余热发电设备的选择与安装1. 余热发电设备的选择在余热发电项目中,选择合适的余热发电设备至关重要。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以选择适合的余热发电设备,包括有机朗肯循环发电机组、热管式余热发电机组、蒸汽余热发电机组等。
在设备选择时,需要考虑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温度、余热量以及发电量等因素,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发电设备。
2. 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余热发电设备的安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布局设计,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情况进行合理的布局,并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
同时,需要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测和验收,确保设备的安全性和运行稳定性。
三、余热发电的运营管理1. 运营管理团队的组建为了保证余热发电项目的正常运行,需要组建一支专业的运营管理团队,包括技术人员、运维人员、管理人员等。
运营管理团队将负责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保养,以及项目的管理和运营工作。
2. 运营管理流程的建立在余热发电项目中,需要建立科学的运营管理流程,包括设备的日常巡检、定期维护、故障处理等工作流程。
同时,需要建立设备运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系统,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3. 安全管理与环保措施作为工业生产的附属设备,余热发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制定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同时,需要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达到绿色发展的目的。
工业余热余能水蒸气循环发电系统热力方案优化

工业余热余能水蒸气循环发电系统热力方案优化石化、冶金等流程工业存在大量不同品质、不同等级的余热余能,利用朗肯循环系统发电是企业提高能源效率、增加经济效益的主要方式之一。
由于中小功率、中高参数等级汽轮机基本型式多样、通流部分热力设计多为非标准设计,所以循环热力系统需要进行详细的优化设计和技术经济比较才能获得最优效果。
文章对相关方法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以某钢铁公司高炉煤气发电系统改造方案为例进行了比较说明,通过技术经济分析认为该公司旧的热力循环系统效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采用高温高压锅炉及同轴再热发电机组的方案能显著提高发电效率,最高可减少煤气耗量40%左右。
标签:余热余能;朗肯循环;循环热力系统;发电效率Abstract:Petrochemical,metallurgical and other process industries have a large number of different quality,different levels of residual energy,the use of Rankine Cycle system to generate electricity is one of the main ways to improve energy efficiency and increase economic efficiency. Because the basic types of middle and small power and middle and high parameter steam turbines are various,and the thermodynamic design of flow passage is mostly non-standard design,detailed optimization design and technical and economic comparison are needed to obtain the optimal effect of the cycle thermodynamic system. In this paper,the relative method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re discussed and analyzed,and the retrofit scheme of blast furnace gas power generation system in a certain iron and steel compan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compare and explain. Through th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analysi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re is still much room for improvement of the efficiency of the old thermal cycle system of the company. The scheme of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boiler and coaxial reheat generator set can remarkably improve the 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and the maximum gas consumption can be reduced by about 40%.Keywords:residual heat and residual energy;Rankine Cycle;cyclic thermodynamic system;power generation efficiency1 概述在能源日趋紧张,环保标准逐渐提高的形势下,资源最优的节约与循环利用已经成为各国面对的重要课题。
编写余热发电实施方案

编写余热发电实施方案余热发电是一种能有效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能量,将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进行探讨。
首先,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需要对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能量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通过对生产设备的热能流动进行监测和测量,确定余热能量的产生情况和分布规律,为余热发电设备的选型和布局提供依据。
其次,针对不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能量特点,制定相应的余热发电实施方案。
根据余热能量的温度、流量、稳定性等特点,选择合适的余热发电设备,如热交换器、蒸汽透平发电机等,并确定其布置位置和连接方式,确保余热能量能够有效转化为电能。
在实施方案的编写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余热发电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安全管理。
制定设备的定期检测、保养和维修计划,确保余热发电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加强对余热发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制度和操作规程,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此外,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综合考量。
通过对余热发电项目的投资成本、运行成本和收益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制定合理的投资回收期和利润预期。
同时,对余热发电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确保项目的实施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余热发电实施方案的编写需要全面考虑余热能量的特点、设备的选型布置、运行维护安全管理以及经济环境效益等方面的因素。
只有在充分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余热发电实施方案,实现对余热能量的有效利用,为工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有限公司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初步方案

有限公司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初步方案一、项目概述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是指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余热,通过饱和蒸汽发电机组将余热转化为电能的工程。
本项目旨在利用公司生产工艺中产生的余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二、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类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日益增多,如果能够合理利用这些余热,不仅可以提高工艺产能,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主要有高温烟气、高温废水等,利用这些余热发电,既可以满足公司自身电力需求,又可以向周边供应电能,降低用电成本。
三、项目方案(一)余热收集和储存1.余热收集:通过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烟气和高温废水进行合理收集,将其传递给余热发生器。
2.储存系统:设计余热储存系统,用于储存收集到的余热,以满足不同时间段的能量需求。
储存系统可以采用热水储罐等形式,以保证能源的稳定供应。
(二)余热利用系统1.饱和蒸汽发生器:利用收集到的高温烟气或高温废水,通过加热水或蒸汽的方式,使其达到设定的饱和蒸汽温度,然后将饱和蒸汽传递给蒸汽发电机组。
2.蒸汽发电机组:接收饱和蒸汽,通过传动装置将其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蒸汽发电机组的类型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例如直接蒸汽发电机组、间接蒸汽发电机组等。
(三)电能利用系统1.内部用电:利用发电机发出的电能,满足公司内部的电力需求,包括生产过程中的各类设备、照明等。
2.外部供电:余热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可以通过输电线路向周边供应商或周边居民供应,以减少对外部电网的依赖,同时可以获得电力销售收入。
四、项目优势(一)节能减排:利用余热发电可以充分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高温余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二)降低成本:利用余热发电可以大大降低公司的用电成本,并且可以通过售电获得电力销售收入,减少企业在电力采购方面的支出。
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利用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项目旨在利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蒸汽发电设备将其转化为可再生能源,并提供给工厂自身使用或外部市场。
二、项目优势和可行性分析1.环保优势:利用余热发电可以降低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现代社会对环保的重视。
2.资源优势:许多工业生产过程都会产生大量的余热,如果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有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成本。
3.经济效益: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通过利用余热发电可以减少对外部电网的依赖,从而降低能源成本;另一方面,多余电力可以外输并获取收益。
4.可行性分析:该项目在技术、市场和经济等方面具备较高的可行性。
技术方面,余热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相对成熟,应用广泛;市场方面,随着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该项目有较大的市场潜力;经济方面,根据可行性分析模型的预测,该项目的投资回报率较高。
三、项目的技术分析和方案该项目的技术主要包括余热回收技术和蒸汽发电设备技术。
余热回收技术可通过管道将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余热收集到余热蒸汽锅炉中,然后再将蒸汽导入蒸汽发电机组,最终转化成电能。
在选择蒸汽发电设备时,应兼顾设备的效率、可靠性和维护成本等因素,确保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四、项目的市场分析和前景在市场分析方面,余热饱和蒸汽发电工程项目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首先,随着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推进,对清洁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利用余热发电将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
其次,工业企业对降低能源成本的需求日益迫切,利用余热发电能够降低企业能源开支,提高企业竞争力。
因此,该项目具有较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五、项目的投资和财务分析该项目的投资主要包括设备采购、工程建设和运营费用。
根据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初步预估投资额为X万元。
财务分析方面,预计项目投资回报率在X年后将超过X%。
通过控制成本和提高发电效率,项目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可行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饱和蒸汽发电项目
技术方案编制单位: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第二章项目现有发电条件 (1)
2.1现有余热
2.2蒸汽利用情况
第三章余热发电方案拟定 (2)
3.1汽轮机部分
3.2发电机及配电保护部分
3.3工艺流程图
3.4方案特点
第四章循环水系统 (5)
第五章电气系统 (5)
5.1电气主接线
5.2系统组成
5.3控制保护系统
5.4站用电配电
5.5直流配电系统
5.6过电压保护和电力装置的接地
5.7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第六章总平面设计布置方案 (6)
6.1场址选择
6.2总平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6.3建筑设计方案
第七章项目内容及投资预算 (7)
7.1建设内容
7.2项目投资预算
第八章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建设周期 (10)
8.1项目营运主要经济指标
8.2项目建设周期
结语 (10)
第一章项目概况
现有两台饱和蒸汽锅炉,蒸汽产汽量分别为6.0T/H和5.3T/H,锅炉工作制度为330天/年、24H/天。
目前所产蒸汽全部排空,为实现节能减排,有效利用能源,要求利用现有余热条件,制定发电方案。
第二章项目现有发电条件
2.1现有余热
根据现场考察及甲方提供的条件,现有余热锅炉产汽情况如下表:
2.2蒸汽利用情况
经向甲方了解,目前业主生产工艺没有利用蒸汽的负荷,生产所产生的饱和蒸汽经过管网后直接排空,没有任何利用。
详见下表:
第三章余热发电方案拟定
根据上述热能条件,初步拟定发电方案为:饱和蒸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组方案,本方案主要设备及参数如下:
3.1汽轮机部分
排汽参数:0.014Mpa(a),52.6℃
回热抽汽参数:0.612 Mpa(a),160℃,0.9 t/h
额定工况:6500rpm,
进汽量:10.3 t/h,
补汽量:1.0 t/h,
电功率:1.29MW,
汽耗:7.98kg/(kw.h),
热耗:16957KJ/(kw.h)。
⑴、随机工具一套、随机备件一套
⑵、循环水泵2台
⑶、交流油泵1台
⑷、给水及蒸汽管道、电动阀门1台
⑸、凝结水泵2台
⑹、DEH(汽机电调系统)、ETS(汽机停电保护)、TSI(汽机安全监视装置)1套
⑺、凉水塔:800立方/时1座
3.2:发电机及配电保护部分
数量:1台
额定功率:1500KW,
频率:50HZ,
发电机出口电压:10.5KV
(注:发电机部分包括可控硅励磁装置)
1面
1套
(包括:差动保护、速断保护、复合电压闭锁过流保护、负序、零序等。
)
计量励磁 1套
1面
1批
1面
2面
3.3本方案工艺流程图如下:
余热发电工艺流程图(红色部分为工程项目范围)
3.4系统特点
,废热水等低品位热能
,调节简单、灵敏、运行平稳,调节方式为全液压或电液调节
,即使停掉一台锅炉,也不会影响机组运行,只是减少机组总输出功率。
第四章循环水系统
本项目设备冷却用水拟采用循环系统。
循环冷却水系统包括循环冷却水泵、冷却构筑物、循环水池及循环水管网。
该系统运行时,循环冷却水送至凝汽器,然后再利用循环水泵的压力送至冷却塔,冷却后的水又重新循环使用。
本工程根据系统工艺要求,设置总循环水量约为880立方/小时
第五章电气系统
5.1电气主接线
发电机组出线通过联络柜与厂变母线相连接,余热电站与电力系统并网运行,并网同期点分别设于发电机出口开关和厂变联络开关处。
5.2电气系统组成
5.3控制保护系统(DCS)
采用该系统可实现对余热发电站电力系统的检测和保护,对整个系统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的监控和记录,并对系统运行出现异常情况能够及时的发出报警和提示,但考虑到本方案的机组装机容量并不很大,从节约投资的角度考虑,也可以不予配置。
5.4站用电配电
发电机出线口电压:10.5kv
站用低压配电电压:0.4kv
站用辅机电压:0.23kv
正常站用照明电压:380v/220v
事故照明:(DC)220v
检修照明电压:36v/12v
5.5直流配电系统
配DC220V直流电源一套,初定电池容量为12V/100AH,其主要供电范围:
A、事故照明
B、其他直流负载
5.6过电压保护和电力装置的接地
高压系统为接地保护,低压系统为接零保护,接地系统为TN—S 系统,在汽轮发电机房、水处理、发电机出线小间、高低压配电室及电站中央控制室等场所均设置接地装置。
并通过电缆沟及电缆桥架上的接地干线,将各处的接地装置连接起来,形成电站的接地网络。
5.7主要电气设备选型
1)l0KV 高压配电设备选用金属铠装全封闭中置式高压开关柜
2)400V 站用低压配电设备选用传统低压配电屏
3)可控硅励磁装置随发电机配套。
第六章总平面设计布置方案
6.1场址选择
本方案中发电站选择在业主现在的饱和蒸汽排汽口处,选择该处有几个好处,一是可以利用厂内现有在管网,无需额外增加建设费用,二是该处有杂物房,稍加改造即可用作发、配电机房,三是该处距离厂变(10.5KV)只有100多米,发电站发出的电力经过输电缆即可与厂变并网使用。
6.2总平面设计主要技术指标
6.3建筑设计方案
本项目主要建筑物用地面积330 m2
汽轮发电机厂房15m X 18m= 270 m2
冷却塔6m X 10m= 60 m2
建筑设计依据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 并根据热力、电、水各专业提供的生产要求,进行建筑物平立面及内部空间设计。
汽机房布置:
汽机房长15m,宽18m,采用单层布置,底层标高±0.000m,汽轮发电机组纵向布置,后端留出足够的距离,确保发电机转子能够抽出和装入发电机,并且尾部±0.000m层为设备检修场地,房顶设有一台16/3.2t电动双梁桥式起重机,轨顶标高为12.5m,跨度为10.5m;±0.000m;另外,在汽机房发电机端设有一个通向室外的大门,可通行汽车,便于设备进厂。
辅助间布置:
辅助间长15m,宽6m,柱距6m,底层±0.000m设有低压配电室、卫生间等;设有机电集中控制室及车间办公室
冷却塔靠边布置。
第七章项目内容及投资预算
7.1建设内容
本项目由以下系统构成:
;
;
;
7.2项目清单
项目材料清单
第八章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建设周期
8.1项目运营主要经济指标
8.2项目建设周期预计:230天
结语:
本方案设计遵循了节能、安全可靠及最大限度利用现有热能的原则,采用国内目前最为先进和最为成熟的技术和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占地少,效率高,施工周期短,投资回收快,能帮助企业顺利实现节能减排和提高企业综合效益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