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中各国介绍及过程PPT

合集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优质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优质课件

1940年4月德军攻占北欧的丹麦、挪威
(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
月德军首先对荷兰、比利时发动进法攻国,荷
兰、比利时先后投降(5天内征服荷兰,
18天5月内下征挪旬服威,比德利军时)绕。过法比国利坚时固的 “马奇
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39天内征服号
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丹麦
荷兰
39
4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二战之东方主战场
1938年台儿庄战役
中国抗击 日本陆军 兵力最高 达94%, 牵制日军 240万
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敌后战场,相互支持
和配合。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巨大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军损失50多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曾横扫欧洲的闪电战在苏
联破产,希特勒被迫应对两线作战。这也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意义: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
二战规模最大——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 。日本仅仅付出极小代价,取得绝对海空优势。美国仓促应 战,8艘战舰无一幸免,其它舰只10艘被毁,3500名美军丧 生,美军损失惨重,太平洋舰队暂时失去作战能力。
英法等国继续推行绥靖政 策,想要祸水东引让德国 攻打苏联。
法国士兵在西线静坐“站岗 ”
(2)波兰军队装备落后 ,指挥不灵,战术落 后 (3德国利用“闪击战”突 然袭击,加上武器先 进,筹划已久
80万波军5小时溃败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PPT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PPT课件
❖2、1945年2月,莫洛托夫向哈里曼递交一份“斯大林 元帅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政治条件草案”,经罗斯福 和斯大林修改后,即成为邀请丘吉尔共同签字的协定文 本。其条件为“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 维持;库页岛南部及邻近的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大连 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 之租旅顺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
(1)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1分)
(2)为了使苏联承认“满洲国”,避免苏 联对日本进行军事牵制,以便集中力量侵 略中国和发动夺取东南亚的战争。(3分)
(3)材料1中,由于苏联对日中立,助长了 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为日本发动太 平洋战争减少了后顾之忧,致使二战进一 步扩大;由于材料2中苏联同意对日作战, 加速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投降和世界反法西 斯战争的胜利。(4分)
(2)军事上
A欧洲战场: 南线:西西里岛登陆,意降。(P49) 西线:诺曼底登陆,开辟欧二战场(原因?) 东线:苏占柏林,德降。
思考:欧洲第二战场开辟的背景?原因? 影响?
背景:
①战争形势根本好转 ②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
诺曼底
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 柏林
早在苏德战争爆发时,苏联就向英国提出开辟 第二战场的要求,但直到1944年才成为现实。对此 有人认为是英美等国希望看到德国和苏联互相消耗 而故意推延开辟第二战场,也有人认为是由于客观 条件的不具备而无法开辟。
②有效地防止了战后苏联对西欧的控制和统治。
太平洋战场:
美国放弹 俄罗斯出兵东北 中国全面反攻 日本投降
❖苏德战争开始后,日本6次召开政府和大本 营的联席会,就北进还是南进的问题展开讨论。 大多数人否决了外相松冈的北进主张,理由是 日本大部分兵力用于中国,无法北进。苏联得 此情报后,便从远东调兵到西部,在莫斯科保 卫战和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

《有关二战的资料》课件

《有关二战的资料》课件

宣传和对抗
二战期间,各国采取了大量的宣传和心理战来支持 自己的士气,同时反击敌对国家的意识形态。
各国角色介绍
德国
希特勒成为纳粹党领袖后夺取了德国政权,成 为二战中最具领导力的国家之一。
美国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战支持同盟国,成为二 战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成为战后国际关系的 一个有力参与们是反对 希特勒的先锋部队,牺牲了超过200万士兵来保 卫祖国。
珍珠港事件
日军的袭击行动
1941年12月7日,日本军队对美军在珍珠港的海军基 地进行了突袭。
美国对日本的回应
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日本宣战,并在战争中起到 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平洋战争
太平洋战争是二战期间最重要的战争之一,主要涉及到日本和美国的冲突。太平洋战争中,美国使用核武器袭 击了日本,导致日本无条件投降。
核武器的使用
美国在二战末期使用了核武器,对日本进行投放。这一决策备受争议,但也 被视为结束了这场全球性冲突。
战争后果评估
经济影响
二战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极大的 影响。许多国家在战后经济重 建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社会改变
二战终结了许多国家的殖民主 义帝国,促进了全球和平与发 展,同时也导致了文化和社会 制度的根本性改变
纳粹大屠杀
犹太人大屠杀
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二战中最残酷的黑暗历史 之一,导致数百万犹太人死亡。
强制劳动营
纳粹组织了大规模的强制劳动营,许多人在那里遭 受了极其残酷的待遇。
大屠杀的历史背景
大屠杀是二战期间最残酷的事件之一,直接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它的历 史背景包括许多复杂的因素,如种族主义、恐怖主义和政治利益等。
日本
在二战中,日本试图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但 在美国的核打击下,日本最终被迫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
2、二战全面爆发: 3、主要战场:
1939年 9月1日,德国以“闪电 战”方式突袭波兰,波兰的盟国 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 战全面爆发。
出现了欧洲西线战场、北非战场、 欧洲东线战场及太平洋战场等主 要战场。
七七事变
德军装甲部队
德国空军
二战德军闪电波兰,80万波军5小时溃败
4.扩大: ①欧洲西线:
1940.4德国先后灭掉丹麦、挪威、荷兰、 比利时、法国,对英国实施轰炸。意大利 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②东线:
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莫斯科保卫 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
莫斯科保卫战
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 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签 署 《联合国家宣言》 ,正式建
2、战争形势的转折: 立起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是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43年7月,墨索里尼 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1944年 6月,美英盟军在法国 诺曼底 登陆,开辟了欧洲第 二战场。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

C.波茨坦会议:
①时间: 1945年7月。
②参加者: 内容:
美英苏三国首脑。
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
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
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2.结束:
①欧洲: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解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全解课件

3、促使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 、促使苏德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直接原因是: A、慕尼黑阴谋给苏联带来威胁。 B、苏联构筑集体安全的努力失败。 C、为避免东西两面受敌。 D、利用德国打击英法美。 4、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英等国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 C、为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D、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5、导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苏德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B、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C、美国改变“中立”态度 D、苏联的参战。

A

7.一战和二战对世界的影响的相同点是: .一战和二战对世界的影响的相同点是: ( D ) 摧毁了法西斯主义, ①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②摧毁了法西斯主义,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 心 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④促进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 ③打击了帝国主义,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④促进社会主义力量的壮大,超出 一国范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 . . . 8.鉴于对二战的反思,二战的历史表明: .鉴于对二战的反思,二战的历史表明: ( C ) 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② ①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决不能重演②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 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③ 国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③所有国家都应走 和平发展道路,侵略扩张导致灾难④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有加强国际合作, 和平发展道路,侵略扩张导致灾难④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只有加强国际合作, 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③④ . . . .

二战ppt课件

二战ppt课件

战后世界格局的变化
两极格局的形成
二战后,世界形成了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 大国主导的冷战格局。
联合国的成立
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正式成立,旨 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经济体系的建立
二战后,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 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等经济体系。
对当今世界的影响
全球化趋势
01
二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发展和相互依存程度的提高
反法西斯同盟
罗斯福与英国和其他盟国建立了反法西斯同盟, 共同对抗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
3
推动联合国成立
在二战结束后,罗斯福推动了联合国的成立,致 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斯大林
苏联领袖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是苏联共产党领袖,他在 二战期间领导苏联战胜了德国侵略者。
战争动员与计划
斯大林通过一系列政治手段,动员了苏联全国的人力、物 力资源,制定了有效的军事计划,为苏联在战争中的胜利 做出了贡献。
和平是人类的共同愿望
和平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每个人的共同愿望。我们应该积极推动和平事业的发展,为实 现世界和平而努力奋斗。
和平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全球治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重要 议题。和平是全球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必要条件。
历史的启示
亚洲局势
日本侵略中国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 东北地区,并逐步扩大侵略范围 。
太平洋战争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 港,美国对日本宣战,太平洋战 争爆发。
02
二战过程
德国入侵欧洲
1939年9月1日,德国对波 兰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 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爆发。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件 (共31张PPT)
◆决定建为立二联合战国后美苏两极格丘局吉的尔形、成罗奠斯定福、了斯基大础林
◆苏联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积极作用: 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 的行动,加速了德、日法西斯的灭亡。
雅尔塔会议期间,美
苏就苏联参加对日作
外蒙古
战问题进行磋商,苏
联提出了包括中国承
认外蒙古独立、苏联
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
戴高乐将军为首的一批爱国者 流亡英国,组织“自由法国” 运动,坚持抗德斗争。
希特勒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 计划”了。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 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空军,并 钳制住皇家空军。
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架次,向英国 投弹6万吨,造成英国军民伤亡近9万人,100多万栋房屋 被破坏。英国以及损失915架飞机的代价,击落敌机 1733架,英德双方飞行员的损失比例是1:6。
C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B.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C.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势 D.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全球规模
7、走向胜利——重要会议
概况:1945年,丘吉尔、罗斯
“我福的、一斯边大坐林着三巨国大首的脑俄召开雅 国熊尔,塔另会一议边。坐着巨大的 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 内一丘容头吉:可尔怜 的这的句英话国说小明毛了驴什。” ◆消么灭?德国法西斯,战后分区占领
9月3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 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闪电战:突然袭击发动战争,以大量快速兵团和 新式武器,闪电般地催毁对方的抵抗能力。
材料一:
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
德国的空军部队 “闪电战”的德国坦克波兰落后的骑兵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1)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主要是英法集
团和德意集团为争夺利益而战,因此战争
是帝国主以战
争又具有反法西斯性质。
(2)面对德、意、日法西斯不断扩大侵略,
世界反法西斯国家联合起来,形成了国际
反法西斯同盟。于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演
变成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宣战。
2021
13
第1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一、单项选择题
1.同盟国军队取得北非战役的胜利,是在
A.1941年 C.1943年
B.1942年 D.1945年
C
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
于:
A.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B.太平洋战争爆发
C.《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D.斯大林格勒战
2021
18
7:55 8:40
瓦胡岛
珍珠港
中途岛
2021
19
第1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2021
20
斯大林格勒
2021
21
第1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2021
22
第16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2021
23
役胜利
C
2021
14
二、填空题
1.1_9_4_1___年_1_2____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 __太__平__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同一天, 日本侵略军对东__南__亚__地区也发动了进攻。 2.1942年6月的中__途__岛__战役,是太平洋战场 的转折点。 3.1_9_4_3___年9月,意大利投降。
挪威

国 40.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军的战略战术


德军之所以在战争前半段取得了巨大胜利,是 因为他们采用了先进得当的战略战术,充分发 挥了自己的长处,掩盖了不足。 战略战术历来在战争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像秦 朝以及同时代的古罗马帝国,都是靠着他们的 大规模兵团作战(也就是步兵),维系庞大帝 国的。再往后的蒙古帝国和同时期的波斯帝国 都是靠着强大的优势骑兵四处侵略。那么德国 呢?这就不得不提纳粹德国的闪电战了。
坦克战之父 古德里安
德军的主战 坦克及战机
闪电战辉煌战果

波兰的战争中,古的第十九装甲军,一路如入无人之 境。在随后不到两个星期的时间里,古德里安和克莱 斯特的装甲军的高速前进就使战术落后的波兰人陷入 重围,步兵所起的作用就是俘虏包围圈里的敌军。


波兰41天全境沦陷
西线,他和隆美尔一起创造了现代战争史上的最快的 进攻速度,在不到六天的时间里他的装甲军长驱直入 四百多公里横贯法国,将坦克开到了大西洋岸边
■ 一想到德国人民,我常常不免黯然神伤, 他们作为个人来说,个个可贵,作为整体来 说,却又那么可怜。 ——[德]歌德(文学家)
■ 千年易过,德国的罪孽难消。 ——德驻波兰总督汉斯· 弗朗克(外交官)
■ 凡是忘掉过去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 ——[美]桑塔亚那(哲学家)
王琅
二战德国
09级四班
韩晓
关于二战
08010133
何健
闪电战
闪电战——由古德里安创建 的战争模式也叫闪击战,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首先并 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 分利用飞机、坦克等机械化部 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 方式制敌取胜。它往往是先利 用飞机猛烈轰炸敌方重要的战 略设施,取得制空权,并使敌 人的指挥系统瘫痪然后利用装 甲兵团快速突破敌军防线. 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奇 袭、集中、速度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陆空 联合作战的国家,并将先进的 无线电投入战争,开启了战争 史的新纪元。
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强大邻邦压境下德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不顾一切地使 整个不列颠帝国去卷入战争。如果我们不得不进行战争的话,那也必须为了比这更为 重大的问题。 ——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广播演说
材料二 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合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绝 不能再搅乱世界的和平……我们相信;经由所有爱好和平的各国人民的密切而继续的 合作,以防止侵略并消除政治上、经济上和社会上的战争原因,都是必要的。 ——雅尔塔会议公报

德国仅用六周彻底征服法兰西。 苏德战争中,德国在半年时间里,占领了苏联 近13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俘虏数百万苏军。
纳 粹 德 军 占 领 法 国 首 都 巴 黎
大西洋里的群狼战术
手 持 元 帅 手 杖 的 纳 粹 海 军 司 令 卡 尔 邓 尼 茨
首先以单舰、侦察机巡逻, 发现船团先不要攻击,先向总部 通知通商船团的航行路线、规模、 护航舰数量等资讯,再以无线电 通知邻近潜艇集结起来埋伏,自 己则跟踪船团,当船团进入攻击 范围内就以包围起来攻击(通常 是夜间展开攻击)。 仅1939年9月至1940年3月, 共击沉盟军222艘商船,764766 吨物资,使大西洋成为了名副其 实的海上坟墓
■ 历史启迪:
● 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应抛弃偏见和狭隘,加 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应当也可以联合起来, 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危机。 ● 国家无论大小、强弱,都要互相尊重,互不侵 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共建美好家园。 ●只有现代化的国防,才能应付现代化的战争。 ●面对恶势力,绝不可姑息养奸,正义的力量应 尽早联合起来,共同遏止悲剧和灾难发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讲:
■ 我要向下院说:“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 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 ■ 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 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 战。我们,决不投降! ■ 我们决心要消灭希特勒,肃清纳粹制度的一切 痕迹。什么也不能使我们改变这个决心。什么也不 能!我们决不谈判!
2、1937年意大利加入这一协定,正式结成德、意、日三国轴心同盟。
法西斯国家结成政治同盟,成为国际势力。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与崩溃过程
(4)侵略活动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 1935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5年日 本策动华北事变和华北五省自治运动 1936年德意联合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1939年德国侵入波兰,挑起世界大战; 1941年德国挑起苏德战争、日本发动太平 洋战争。
三次突袭 两大对立军事同盟
三次转折战役
三次登陆战役
四次会议
三国法西斯投降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与崩溃过程
(1)形成
①1922意 ②1933年德国 ③1936年日本
(2)政策
①政:独裁; ②经:国民经济军事化;
③思:思想控制;④军:扩军备战;
⑤外交:侵略扩张。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与崩溃过程
(3)形成国际势力 1、1936年,德意《德意议定书》, “柏林—罗马轴心”;后反共旗号下,德日签 订《反共产国际协定》;
(3)意义:53页
2、转折:
⑴太平洋战场:
⑵苏德战场:
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
1942年7月—1943年2月,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 ⑶北非战场: 1942年10月,阿拉曼战役
3、胜利: 南线:1943年7月 西西里登陆 意大利降 欧洲 西线:1944年6月 诺曼底登陆 光复巴黎 东线:1945年5月 柏林战役 德国投降
德黑兰会议与雅尔塔会议比较
1943年德黑兰会议 1945年雅尔塔会议 对 对德作战一致行动 德 合 战后合作 作 第二战 开辟第二战场 场 彻底消灭德国 成立联合国
苏联对日作战
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 “历史是最生动的教材。……痛苦的回 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 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 意识形态不相同的国家能够联合起来, 共同对付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 战。”
第一阶段:从突袭波兰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从突袭波兰到欧洲的沦陷 ⑴欧洲沦陷 ⑵不列颠之战 ⑶敦刻尔克大撤退 2、战争扩大
⑴苏德战争的爆发
*1941年6月,进一步扩大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10月)
⑵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 战争扩大到最大规模
⑶北非战场的发展
第二阶段: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到法西斯的溃灭



是人类社会所进行规模最大,伤亡最惨 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是人类的 一场浩劫 我们在中学里都或多或少的了解过二战, 很多同学也玩过关于二战的游戏,比如 使命召唤等等 今天主要讲二战的主角之一——德国
纳粹德国
为什么德国?
抛开战争的正义性,政治因素以及人道 主义因素
1.发动战争的经济基础
2.经典战术
法西斯势力的形成与崩溃过程
(5)崩溃
1、1943年意大利投降,表明法西斯轴心 国集团开始瓦解; 2、1945年,德、日两国相继投降,标志 着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彻底崩溃;
余燕华
东侵奥捷波, 北上占丹挪, 西卢荷比法, 南希匈保罗, 控制欧洲后, 妄攻莫斯科。
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联军从 敦刻尔克撤走33万军队
高毫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1、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2、法西斯国家的建立和对外扩张 3、经济危机激化各种矛盾 4、英法美的绥靖助长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二、战争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过程(1939--1945) 第一阶段:从突袭波兰到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①从突袭波兰到欧洲的沦陷 ②战争的扩大(欧洲战场)--苏德战争的爆发 ③战争的扩大—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最大规模) ④战争的扩大—北非战场的发展 第二阶段:从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到法西斯的溃灭 ①反法西斯同盟的合作(合作的意义与合作中的 分歧) ②德意日三个法西斯的毁灭(三个战场的转折与 重要战役)
亚洲:
美国投弹;苏联参战;中国反攻1945年9月2日本投降
4、四次国际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
影 响
巨大灾难; 摧法西斯; 沉重击帝; 民解蓬勃; 社义壮大; 科技突破.
热爱和维护和平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警惕军国主义和法西斯的死灰复燃
启 示
加强国际合作,面对人类共同问题
尊重各国主权,和平展开国际竞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基本线索
斯大林格勒战役
阿拉曼战役
中途岛战役
丘吉尔事后曾经这样评价阿拉曼 战役:“阿拉曼战役以前,我们 是战无不败;阿拉曼战役以后, 我们是战无不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三个转折点战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重要国际会议
会议
时间
国家人物 中美英蒋,罗,丘
内容 《开罗宣言》: 对日作战到底; 中国领土归还. 对德一致;战后 合作;第二战场. 德国-灭.惩,改; 联合国;对日作 战;秘密条款. 重申雅会精神 和敦促日投降 波茨坦公告.
材料三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为人类文明进 步事业作出了彪炳千古的历史贡献。……苏联卫国战争给德国法西斯以毁灭性打击, 并同盟军一起夺得反法西斯战争欧洲战场的胜利;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反攻…… 都是对中国抗日战争的巨大支持和宝贵援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 的正义战争,它给全人类留下留下的历史启迪也最为珍贵。 ——江泽民在纪念二战胜利50周年时的讲话
希特勒的经济改革



希特勒认为要靠真正的生产,而生产才能使货 币获得价值 用直接易货的方式来进行进出口贸易,以生产 为德国货币的基础,废除金本位等措施 德国实行新经济政策以来,经济转而繁荣,国 力大为增强,失业人口从1933年的600万人减 少到1936年的100万人,在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纷纷陷入危机的时候,德国的经济、科学却欣 欣向荣,为 大战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