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梁板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梁板结构)混凝土结构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混凝土结构设计习题

楼盖(200题)

一、填空题(共48题)

1 .单向板肋梁楼盖荷载的传递途径为楼面(屋面)荷载T 次梁T主梁T

柱T 基础T 地基。

2. 在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设计中,板的短跨方向按

计算配置钢筋,长跨方向按_构造要

求配置钢筋。

3?多跨连续梁板的内力计算方法有弹性计算法和塑性计算法两种方法。

4. 四边支承板按弹性理论分析,当L2/L i >_2—时为_单向板_;当L2/L 1<__2 —时为_双向板。

5. 常用的现浇楼梯有—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两种。

6 ?对于跨度相差小于10 %的现浇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板,可按等跨连续梁进行内力计算。

7、双向板上荷载向两个方向传递,长边支承梁承受的荷载为梯形分布;短边支承梁承

受的荷载为三角形分布。

8、按弹性理论对单向板肋梁楼盖进行计算时,板的折算恒载g' = g + q/2 ,折算活载

q' = q/2

9、对结构的极限承载力进行分析时,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极限条件、机动条件和

平衡条件。当三个条件都能够满足时,结构分析得到的解就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

10、对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进行分析时,满足机动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称为上限解,

上限解求得的荷载值大于真实解;满足极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称为下限解,下限

解求得的荷载值小于真实解。

11、在计算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次梁在其支座处的配筋时,次梁的控制截面位置应

取在支座边缘处,这是因为支座边缘处次梁内力较大而截面高度较小。____________

12、钢筋混凝土超静定结构内力重分布有两个过程,第一过程是由于裂缝的形成与开展

引起的,第二过程是由于塑性铰的形成与转动引起的。

13、按弹性理论计算连续梁、板的内力时,计算跨度一般取支座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按

塑性理论计算时,计算跨度一般取净跨。

14、在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中,单向板的长跨方向应放置分布钢筋,分布钢筋的主要作用是:

承担在长向实际存在的一些弯矩、抵抗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引起的内力、将板上作用

的集中荷载分布到较大面积上,使更多的受力筋参与工作、固定受力钢筋位置。

15、钢筋混凝土塑性铰与一般铰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只能单________

能承受一定弯矩、有一定区域(或长度)。

16、塑性铰的转动限度,主要取决于钢筋种类、配筋______ 和混凝土的极限压应变。当低或中等配筋率,即相对受压区高度?值较低时,其内力重分布主要取决于钢筋的流幅,这时内力重分布是

充分的。当配筋率较高即?值较大时,内力重分布取决于混凝土的压应变其内力重分布是不充分的。

17、 为使钢筋混凝土板有足够的刚度,连续单向板的厚度与跨度之比宜大于 1/40

18、 柱作为主梁的不动铰支座应满足 梁柱线刚度比i b /i c _5条件,当不满足这些条件时, 计算简图应按框架梁计算。

19、 整体单向板肋梁楼盖中,连续主、次梁按正截面承载力计算配筋时,跨中按 T 形截面 计

算,支座按矩形截面计算。

20、 在主梁与次梁交接处,主梁内应配置

附加箍筋或吊筋 。

21、 雨篷除应对雨篷梁、板的承载力进行计算外,还必须进行

整体抗倾覆 验算。

22、 现浇梁式楼梯的斜梁,不论是直线形或折线形,都简化成水平简支梁计算。 23、 双向板按弹性理论计算,跨中弯矩计算公式 m X"> =m x ?m y , = m y ?m x ,式中

的、称为 泊桑比(泊松比)

,可取为 0.2 。

24、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分析时, 对于周边与梁整浇的板, 其 跨中截面 及 支座截面 的计 算弯矩可以乘0.8的折减系数。

25、 在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跨度一般以 为宜,主梁的跨度以 5?8 m 为宜。

26、 混凝土梁、板结构按其施工方法可分为 三种形式。

27、 现浇整体式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又分为 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 肋梁楼

盖、无梁楼盖和井式楼盖等四种。

28、 肋形楼盖一般由整、次梁、主梁组成,每一区格板一般四边均有梁或墙支承,形 成四边支承梁。当12/11 - 2时按 单向板 设计,设计时仅考虑在 短 边方向的受弯,对于 长向 的受弯只作局部处理,这种板叫做“单向板”。当 |2/h _2按 双向板 设计,在设计

中必须考虑长向和短向两向受弯的板叫做“

双向板”。

29、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 建筑功能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 经济、适用。柱网尽量布置成 长方形或正方形。主梁有沿横向 和纵向两种布置方 案。 30、 按弹性理论的计算是指在进行梁(板)结构的内力分析时,假定梁(板)为 理想的弹 性

体,可按结构力学 的一般方法进行计算。

31、 单向板肋梁楼盖的板、次梁、主梁均分别为支承在 次梁 、主梁、柱或墙上。计算

时对于板和次梁不论其支座是墙还是梁,

将其支座均视为铰支座。由此引起的误差,可在

计算时所取的 跨度、荷载 及 弯矩值 中加以调整。 32、 当连续梁、板各跨跨度不等,如相邻计算跨度相差 不超过10%,可作为等跨计算。 这时,

当计算各跨跨中截面弯矩时, 应按 各自的跨度 计算;当计算支座截面弯矩时,则应 按相邻两跨计算

跨度的平均值 计算。

33、 对于超过五跨的多跨连作用续梁、板,可按 五跨 来计算其内力。当梁板跨度少于五 跨时,

仍按实际跨数计算。

34、 作用在楼盖上的荷载有 永久荷载 和 可变荷载。永久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期间内基本不 变的荷载:可变荷载是结构在使用或施工期间内时有时无的可变作用的荷载。 35、 当楼面梁的负荷面积很大时, 活荷载全部满载的概率比较小,

适当降低楼面均布活荷载

1.7 ?

2.7 m 为宜,次梁的跨度以 4?6 m

现浇整体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

更能符合实际。因此设计楼面梁时,应按《荷载规范》对楼面活荷载值 乘以折减系数后取 用。

36、 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大正弯矩时,活荷载应在 本跨内布置,然后隔跨布置

37、 求某跨跨中截面最小正弯矩(或最大负弯矩)时,本跨

不布置活载,而在相邻两跨 布置活

荷载,然后隔跨布置。

38、 求某一支座截面最大负弯矩时,活荷载应该在该支座左右两跨布置,然后隔跨布置。 39、 内力包络图中,某截面的内力值就是该截面在任意活荷载布置下可能出现的 最大内力

饥。根据弯矩包络图,可以检验受力纵筋抵抗弯矩的能力并确定纵筋的 截断 或弯起的位

置和数量。

40、 为了考虑支座抵抗转动的影响,一般采用增大恒载和相应减小活荷载的办法来处理, 即以 折算荷载 来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当板或梁支承在砖墙上时,则荷载 不得进行 折算。

主梁按连续梁计算时,一般柱的刚度较 小,柱对梁的约束作用

小,故对主梁荷载 不进

行折减。

41、 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超静定钢筋混凝土结构,不仅可以消除内力按 弹性理论计算 和

截面按 极限状态设计 二者之间的矛盾,而且可以合理地估计构件的承载力。 同时又能符 合结构工作

的实际情况,节约材料,获得一定的技术经济效果。 42、 关于连续板、梁考虑内力塑性重分布的计算方法很多,

目前工程结构设计中应用较多的

是弯矩调幅法。即调整(一般降低)按弹性理论计算得到的某些截面的 最大弯矩值。 43、 控制弯矩调幅值,在一般情况下不超过按弹性理论计算所得弯矩值的 20 %。 44、 为了保证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 《规范》规定:相对受压区高度 '< 0.35 。'愈

大,截面塑性铰转动能力或极限塑性转角就

越小。

45、 为了满足平衡条件,调整后每个跨度两端支座弯矩

M A , M B 绝对值的平均值与调整后

亠…

M A +I M B

跨中弯矩Me 之和,应 不小于简支梁计算的跨中弯矩

M O ,即 ------ !—— + M c 启Mo 。

2

46、 板一般均能满足 斜截面受剪 承载力,设计时可不进行 受剪验算。

47、 连续板中受力钢筋的配置,可采用 分离式或弯起式两种方式。

48、 单向板肋梁楼盖中,板的构造钢筋有 分布钢筋、嵌入墙内的板其板面附加钢筋、

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 。

2.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的主次梁相交处,在主梁中设置附加横向钢筋的目的是

(D ) A. 承担剪力

B. 防止主梁发生受弯破坏

C. 防止主梁产生过大的挠度

D. 防止主梁由于斜裂缝引起的局部破坏

二、选择题(共54题)

1. 在计算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连续次梁内力

时, 代替实际计算荷载,其做法是(B ) A.

减小恒

载,减小活载 B. 为考虑主梁对次梁的转动约束,用折算荷载

增大恒载,减小活载

增大恒载,增大活载

3、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 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假定I 0 为矩形截面梁的截面惯性矩,则对现浇楼盖中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 应取( A )

A. I = 21 o

B. I = 1.5I 0

C. I = 1.2I 0

D. I = 1.01 o

4、板内分布钢筋不仅可使主筋定位,分担局部荷载,还可( B )

A. 承担负弯矩

B. 承受收缩和温度应力

C.减少裂缝宽度

D.增加主筋与砼的粘结

5、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第三跨跨中最大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哪几跨?( D )

A. 1,2,3

B. 1,2,4

C. 2,4,5

D. 1,3,5

6、五跨等跨连续梁,现求最左端支座最大剪力,活荷载应布置在哪几跨?( D )

A. 1,2,4

B. 2,3,4

C. 1,2,3

D. 1,3,5

7、按单向板进行设计( A )。

A. 600mmX3300mm 的预制空心楼板;

B .长短边之比小于2 的四边回定板;

C .长短边之比等于1.5,两短边嵌固,两长边简支;

D. 长短边相等的四边简支板。

8、对于两跨连续梁,(D )。

A. 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正弯矩最大;

B .活荷载两跨满布时,各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C .活荷载单跨布置时,中间支座处负弯矩最大;

D. 活荷载单跨布置时,另一跨跨中负弯矩最大。

9、多跨连续梁(板)按弹性理论计算,为求得某跨跨中最大负弯矩,活荷载应布置在(D )。

A. 该跨,然后隔跨布置;

B.该跨及相邻跨;

C.所有跨;

D.该跨左右相邻各跨,然后隔跨布置。

10、超静定结构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必须满足( D )。

A. 变形连续条件;

B .静力平衡条件;

C. 采用热处理钢筋的限制;

D. 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小于等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

11、条件相同的四边支承双向板,采用上限解法求得的极限荷载一般要比采用下限解法求得的极限荷载( A )。

A. 大;

B.小;

C.相等;

D.无法比较。

12、在确定梁的纵筋弯起奌时,要求抵抗弯矩图不得切入设计弯矩图以内,即应包在设计弯矩图的外面,这是为了保证梁的( A )。

A.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B.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C.受拉钢筋的锚固;

D.箍筋的强度被充分利用。

13、在结构的极限承载能力分析中,正确的叙述是( B )。

A. 若同时满足极限条件、变形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才是结构的真实极限荷载;

A. 在板的长跨方向能传递一部分荷载

C. 支座转动的弹性约束将减少活荷载布置对跨中弯矩的不利影响

D. 拱效应的有利影响

18、 求连续梁跨中最小弯矩时, 可变荷载(活载)的布置应该是

A. 本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

B 本跨不布置活载,相邻两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 C.本跨及相邻两跨布置活载,然后隔跨布置活载 19、 塑性铰的转动能力调幅截面的相对高度 ?有关,?增大,塑性铰的转动能力降低,为使

塑性铰有足够的转动能力,

20、

按弹性理

论计算单向板肋梁楼盖时,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来计算的原因是( C )。

A. 考虑到在板的长跨方向也能传递一部分荷载

B. 考虑到塑性内力重分布的有利影响

C. 考虑到支座转动的弹性约束将减小活荷载隔跨布置时的不利影响 21、 连续梁(板)塑性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是( C )。

A.必须采用折算荷载

B. 若仅满足极限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下限解;

C. 若仅满足变形连续条件和平衡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上限解;

D. 若仅满足极限条件和机动条件的解答则是结构极限荷载的上限解。

14、 按弯矩调幅法进行连续梁、 板截面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时, A. 受力钢筋宜采用I 、II 级或III 级热轧钢筋; B. 截面的弯矩调幅系数宜超过

0.25 ;

C. 弯矩调幅后的截面受压区相对计算高度一般应超过

0.35,

D. 按弯矩调幅法计算的连续紧、板,可适当放宽裂缝宽度的要求。

15、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的中间支座处, 当配置好足够的箍筋后, 要求

时,应增设(

A.纵筋 C.浮筋

应遵循下述规定(A )。

但不应超过0.6;

若配置的弯起钢筋不能满足

B )来抵抗剪

力。

B.鸭筋

16、 承受均布荷载的钢筋混凝土五跨连续梁 结果,而使

A. 跨中弯矩减少,支座弯矩增加 C. 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都增加 17、 按弹性方法计算现浇单向肋梁楼盖时, 考虑到

(等跨),在一般情况下,由于塑性内力重分布的

(B )

B. 跨中弯矩增大,支座弯矩减小 D.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都减小 对板和次梁采用折算荷载来进行计算,

这是因为 (C )

B.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影响

C. < 0.35

D. - 0.3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