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实用的痰培养采集法

合集下载

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时间及频率

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时间及频率

呼吸道标本的采集、送检和接种处理一、痰培养标本的采集时间及频率是什么?1、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痰标本。

2、最好在清晨采集痰标本。

多数患者在清晨痰较多,且含菌量也多,尤其是对平时痰量少的患者,清晨采痰相对容易。

3、对于肺炎,如果能采集到比较理想的痰液时,建议一个检验周期(4天)内只送1次痰标本,不必连续送检,更不建议24小时内多次采集,除非痰液外观性状出现突然改变。

4、怀疑分枝杆菌感染者,应连续收集3天清晨痰液送检。

二、痰标本的采集方法有哪些?1、自然咳痰法:留取前刷牙,用清水漱口3次(或硼酸漱口),以除去口腔内大部分杂菌,之后先深吸气,再用力咳出呼吸道深部的痰液吐至一次性无菌痰怀(痰培养适用)或专用蜡浸小纸盒(抗酸杆菌涂片适用)内,盖好盖子。

如果患者痰液较深,或者黏稠难于咳出时,可采用3%~5%的Nacl溶液(气道刺激高反应的患者如哮喘,不宜使用)、氯化铵溶液、N-乙酰-L-半胱氨酸溶液进行雾化吸入,以帮助排痰,最佳痰液采集量为2~10m1,最低不能少于1ml。

2、特殊取痰法:由临床医生采集,根据方法的不同,主要有:纤支镜抽吸法: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直接从肺部感染病灶获取支气管分泌物,操作较为安全。

用支气管镜可直接在病灶部位采集高浓度的感染病原菌,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咽喉部正常菌群污染,防污染保护套下采集的样本具有较大价值,常用的采集方法有:采集支气管肺泡灌洗(BAL)、经支气管镜直接吸引或用防污染样本毛刷采集!在欧美已将该方法采抜的标本作为替代金标准力法(肺穿抽吸或活检)用呼吸道感染的诊断中经人气道吸引分泌物(ETA):经人气道吸引是目前临床对不能自然咳痰的患者较为常用的力法。

但由于气管插管等侵入性操作,原有的天然屏障防御机制受到损害,以及长期平卧后气道分泌物的坠积损伤气管局部黏膜造成黏膜的自洁能力丧失,环境微生物。

口腔菌群常下行定植下气管中而不再保持无菌状态,所以此方法采集的标本同样会受到定植菌群的污染,也应该在培养前先做合格性筛查。

痰培养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留取方法及注意事项一、痰培养的意义和作用痰培养是一种常用的临床检验方法,用于检测痰中的病原微生物,对于确定痰液中的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的类型和药物敏感性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痰培养,医生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二、痰液的采集方法1.采集时间:最佳采集时间是早晨起床后,因为此时痰液较为集中,有利于检测。

2.采集前准备:患者应先漱口,以减少口腔中的细菌污染。

然后,深呼吸几次,以帮助痰液从呼吸道深部咳出。

3.采集方法:用无菌容器接住咳出的痰液,避免与容器外表面接触。

尽量采集新鲜的痰液,以免细菌在外界环境中繁殖。

4.采集量:一般要求采集3-5ml的痰液,以确保有足够的样本进行培养和检测。

5.存储和运输:采集后,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

如果无法立即送达实验室,可以将样本存放在4℃的冰箱中,但不要超过24小时。

三、痰液培养的注意事项1.无菌操作:采集和处理痰液时,需要进行无菌操作,避免外界细菌的污染,以确保培养结果的准确性。

2.及时处理:痰液采集后应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处理,以免细菌在外界环境中繁殖,影响培养结果。

3.标本数量:一般建议采集至少两个不同时间点的痰液标本,以增加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

4.避免空气污染:在痰液采集和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与空气接触,以防止细菌的空气传播。

5.注意个体差异:痰液的性质因个体差异而异,有些人可能无法咳出痰液,此时可以尝试进行气管吸引或支气管镜检查等方法获取样本。

6.避免污染:采集痰液时,要避免将唾液、口腔分泌物等其他物质混入样本中,以免影响培养结果。

7.严格执行实验室操作规程:痰液培养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包括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四、痰液培养的常见细菌痰液培养可以检测到多种病原微生物,常见的细菌有: - 革兰阳性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 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小儿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小儿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嘿,咱今儿就来唠唠小儿痰培养标本采集这档子事儿。

你说这小儿啊,就像那嫩苗苗,可得精心呵护着。

那要采集他们的痰培养标本,可不是件容易事儿呢!咱先说说这采集方法哈。

得让孩子尽量把痰咳出来,可别小瞧了这一咳,这里头学问大着呢!就像钓鱼似的,得有耐心等那鱼儿上钩。

可以先让孩子喝些水,润润嗓子,这样痰也许就容易出来啦。

然后呢,引导孩子用力咳,想象一下,就像把那坏东西使劲往外赶一样。

要是孩子小不会咳咋办?那就得家长帮忙啦,轻轻拍拍孩子的后背,就像拍小鼓似的,帮着把痰给震出来。

采集的时候,那工具可得选对咯!得用专门的无菌容器,就好比给痰找个舒服的小窝。

采集的量也得够呀,不然可不行嘞。

再来说说这注意事项,那可真是一个都不能少。

首先呢,采集前可别让孩子吃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万一影响了结果咋办?就像跑步前不能吃太多,不然跑不动呀。

然后啊,采集的时间也有讲究,可不是啥时候都行的哟。

得挑个合适的时候,就跟出门看天气似的。

而且采集的时候动作得轻柔,别把孩子弄疼啦,那可不行。

还有啊,采集完了标本可得赶紧送去检验,可不能拖拖拉拉的。

这就跟送快递似的,得赶紧送出去,不然耽误事儿呀。

要是标本弄撒了或者弄脏了,那不就白忙活啦?那可真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咯!咱可得把这些都记好了,就像记乘法口诀一样。

这可是关系到孩子健康的大事儿呀,可不能马虎。

你想想,要是因为咱们没做好,让孩子遭罪,那心里得多难受呀!所以呀,都打起十二分精神来,把这小儿痰培养标本采集的事儿给办得妥妥当当的。

总之呢,对待小儿痰培养标本采集,咱们得细心、耐心,还得有爱心。

就像照顾花朵一样,精心呵护着,让它能开出健康的花朵来。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儿,大家都得上点心呐!。

痰培养标本采集技术

痰培养标本采集技术







1.携用物至床旁,查对①床头卡②床号③姓名
2.交流与沟通:(**您好,现在我要为您留取痰标本了,请您配合我好吗?)
3.①核对化验单②培养皿③协助病人取半卧位,卧位舒适。
4.颌下垫小垫。
5.①取NS漱口液,用吸管让病人吸一口生理盐水②(请您漱口)充分漱口③护士戴一次性手套④取弯盘置于病人口角旁,将漱口液吐出。



1.患者评估:①**您好,我是护士XX,根据您的病情需要,今天我要为您留取痰标本做细菌培养,以指导临床用药②请张开嘴让我看一下您的口腔好吗?③能自己用力咳嗽吗?
2.报告评估:①评估完毕,病人神志清,能够配合②咽部红肿,口腔无溃疡、炎症,病人能进行有效咳嗽。现在开始操作。
15分
1.①②③各3分
2.①②各3分
6.①湿巾擦拭患者口周②更换一次性手套。
7.操作中交流(**您好,请您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力咳痰,把痰吐到这个培养皿内,不要将唾液和漱口水混到痰中。)
8.留取痰标本后①撤小垫②摘手套③培养皿注明床号、姓名、时间、检查目的④再次核对⑤立即送检。
9.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10.操作后交流(**您好,这项操作我为你做完了,谢谢您的配合。我把呼叫器放到您枕边有事请按铃,我也会随时过来看你的。请好好休息)
11.①整理用物②洗手③再次核对。
12.①推车出病房②记录。
65分
1.①②③
2.
3.①②③
4.
5.①②③④
6.①②
7.
8.①②③④⑤
9.
10.
11.①②③
12.①②


1.操作熟练、规范。

痰标本的采集

痰标本的采集
经气道吸引法:使用一次性吸痰管经气道(口/鼻腔、气管 导管、气管切开)通过负压吸引装置吸出所需痰液。
采集方法
纤维支气管镜抽吸法:通常用于给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 查时顺便抽取,包括支气管镜直接吸引、支气管肺泡灌洗、 防污染样本毛刷采集。
采集方法
气管穿刺法:用14号针头经环甲膜穿刺,再以聚乙烯导管 经针管伸至气管,然后以针筒套住导管往后拉抽吸分泌 物。
运送与保存
应在2h内送至实验室,因为室温下2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降低肺炎链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等需养菌的分离率,而定植于上呼吸道的非 致病菌以及许多条件致病菌(比如铜绿假单胞菌)可过度 生长,否则应4℃冷藏,但放置时间不可超过24h。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痰标本的采集
呼吸内科 陈美容
CONTENTS
分类
痰常规 痰培养 24h痰
标本
标本
标本
采集目的
采集方法
采集方法
自 然 咳 嗽 法 : 于 清 晨醒后用冷开水漱口 数次,深吸气用力咳 出深部第一口痰,留 于容器中,标本量不少 于1ml,尽量避免或减 少唾液和鼻咽部分泌 物的混入。
采集方法
诱导排痰法:用3%-5%氯化钠溶液5ml雾化吸入约5min后, 辅以胸部叩击留取痰液。

痰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

痰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

痰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
痰标本采集是一项为了明确病因和病情轻重的辅助性检查。

下面是yjbys店铺为大家带来的'痰标本采集方法及流程,欢迎阅读。

痰标本分类:
1.常规痰标本:检查痰中细菌、虫卵、癌细胞等
2.痰标本培养:检查痰中致病菌,为选择抗生素提供依据
3.24小时痰标本:检查24小时的痰量,并观察诊断或做浓集结核杆菌检查
采集时间地点:
-- 请在清晨痰量多(含菌量大)时留取
-- 在自己病房完成
需要我怎么做:
1、常规标本
-- 晨起后请用清水漱口
去除口腔中杂质
-- 深呼吸数次后
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置于标本盒内
2、痰培养标本
-- 晨起后请先用漱口液漱口
再用清水漱口
-- 深呼吸数次后
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
置于无菌标本盒内
-- 如果痰多
可轻咳出最初的部分弃去
然后再用力咳出深部痰液
3、24小时痰标本
晨起漱口后(07:00)第1口痰起
至次晨漱口后(07:00)第1口痰止
全部留在标本盒中送检
温馨提示
-- 留取痰标本时
请不要将漱口液、唾液、鼻涕等混入
如查癌细胞,应用10%甲醛溶液或95%乙醇溶液固定痰液后立即送检
如作24小时痰量和分层检查时,需要时可加少许石炭酸以防腐
-- 请将留好的标本及时放置在病区标本收集处(病区污洗间,大小便放置处)
早晨08:00点前留取可直接放置
其余时间放置时,请告知护士,以便于护士通知及时送检。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痰培养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微生物检查方法,用于诊断呼吸道感染和炎症。

正确的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对于获得准确的结果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1. 采集时间:最好在早上醒来后采集,因为此时痰液最为稀释,有助于提取有效的细菌。

此外,最好在患者开始吐痰前清理口腔,以避免口腔细菌的污染。

2. 采集工具:使用无菌的标本杯或容器进行采集。

标本杯上应该标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采集日期和时间。

3. 采集方法:患者应该坐起或保持半坐位,头部稍微倾斜向前。

深呼吸几次,然后用力咳嗽将痰咳出,咳出的痰直接吐入标本杯中。

为了获得更好的病原体,可以多次采集痰液,每次采集约5-10毫升。

4. 注意事项:- 患者在进行痰培养之前应该进行嘴巴的清洁,并漱口,以避免口腔细菌的污染。

- 采集痰液的过程中,尽量避免大量的唾液进入标本杯中,因为唾液中的细菌可能会干扰痰培养的结果。

- 保持标本杯的干净和无菌,避免外界污染,比如灰尘、纸屑等。

- 在采集痰液之后,及时将标本杯封闭,并在标本杯上标明清晰的标签,包括患者的姓名、住院号、采集日期和时间。

- 采集完痰液后,要将标本送到临床检验科尽快送往实验室进行痰培养检测。

5. 特殊情况下的注意事项:- 如果患者无法咳嗽,可以通过气管刺激或气管插管等方法进行痰液采集。

- 对于一些支气管扩张或多发性感染的患者,需要通过支气管镜等方法进行痰液的采集。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的正确使用对于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规范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确保获得准确的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同时,注意标本的处理和运输,以确保痰培养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
痰培养标本采集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手段,也是很多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其采集方法及注意事项如下:。

一、采集前准备:
1.采集前一天禁止病患饮酒,抽烟,也不应长时间受寒,以免影响痰培养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病患口腔应彻底清洁,痰应抽掉,以免异物污染标本;。

3.对重症病患或躯体虚弱的病患,不宜使用吸痰器或采用刷子等方式采集痰样本;
4.对普通病患可采用吸痰器和刷子双拰方式采集标本;
5.痰采集人员应戴一次性口罩,戴手套,根据有无明显痰菌感染,有无症状限定其是否需要带眼罩防护。

二、采集方法:
1.吸痰器采集:病患的口部张开,口漱完毕,鼻部勤抽鼻涕,双唇与吸痰器之间保持足够距离,使嘴角下的痰收入吸痰器。

2.刷子采集:利用一支干净的棉签,或塑料或金属刷子,病患口内清洁,痰及咽部粘膜表层痰液涂抹在棉签,或刷子上采集标本。

三、注意事项:
1.痰采集完毕后,取出采集容器将它盖好;
2.痰标本应及时送至实验室,以免发育状况受影响;
3.采集痰标本时,距口部保持较远距离,操作时避免咳嗽、呛咳,以免伤及身边的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 考 文献 : [ 1 ] 林燕勤 , 戴娟. 伊 曲康 唑 治 疗 血 液 病 合 并 侵 袭 性 真菌 感 染 的 疗 效 与 护理 [ J ] . 齐 齐哈尔医学 院学报 , 2 0 1 1 , 3 2 ( 1 2 ) : 2 0 2 5 . [ 2 3 J a c q u e l y n L, B a s k i n , C h i n g HP .Ma n a g e me n t o f o c c l u s i o n a n d t h r o mb o s i s a s s o c i a t e d wi t h l o n g— 。 t e r m i n d w e l l i n g c e n t r a l v e n o u s — c a t h e t e r s [ J ] . L a n c e t , 2 0 0 9 , 3 7 4( 9 6 8 4 ) : 1 5 9 . [ 3 ] 郑卫红, 马新 娟 , 王锐, 等. 伊 曲 康 唑 注 射 液 治 疗 血 液 病 病 人 系 统 性 真 菌 感染 的 护理 [ J ] . 国际护理学杂志 , 2 0 0 6 , 2 5 ( 3 ) : 2 0 1—2 0 2 . [ 4 ] Ma r r KA, C a r t e r RA, B o e c k h M, e t a 1 . I n v a s i v e a s p e r g i l l o s i s i n a l l o —
活性异常 、 几 丁 质 合 成 酶 酶 原 活性 增 加 及 调 节 异 常 , 由此 而 产 生
握 及 控 制 伊 曲康 唑 注射 液 的 输 液 速 度 , 伊 曲康唑药物制剂规 格 :
每支 2 5 0 mg( 2 5 mL ), 而临 床常 规用 药剂 量 为每 次 2 0 0 mg 。
率高( 大约 9 9 .8 ), 半衰期 长 、 组 织 与 血 浆 的 浓 度 比高 , 有 利 于 治 疗 各 类 真 菌 感 染 。其 作 用 机 制 是 高 选 择 性 地 抑 制 真 菌 细胞
的细胞色素 P 4 5 0 —1 4一 去 甲基 酶 的 活性 , 引起 1 4 a一 甲基 固醇 的
的 真 菌 细 胞 膜 损 伤 可 致 使 真 菌 细 胞 死 亡 。该 药 对 浅 部 及 深 部 真
菌 感 染 均 有 良好 疗 效 。
因此 , 在 1 h将 配 制好 的 药 液 静 脉 输 注 入 病 人 体 内后 , 延 长 管 和
3 . 2 伊 曲 康 唑 静 静 脉 输 注 引 起 堵 管 的原 因 根 据 药 物 使 用 说 明 及 实 际工 作 中 了解 到伊 曲 康 唑 注 射 液 在 配 制 过 程 中 出 现 混 浊
在 混 合 过程 中 可 能 会 出现 一 定 程 度 的 不 透 明 现 象 , 予 轻 轻 混 合
后, 该 现 象 会 消 失 。这 是 正 常 现 象 。② 伊 曲 康 唑 注 射 液 全 部 转
液过程 中弓 l 起 堵管拔管 , 在 思 想 上 要 高 度 重 视 ,要 熟 悉 伊 曲 康
病 人 的 自然 防 御 机 制 ,广 谱 抗 生 素 的 广 泛 使 用 导 致 菌 群 失 调 。
这 些 因 素 使 得 病 人 承 受 更 大 的 真 菌 感 染 风 险 ,真 菌 感 染 的 发 生
率 日益 增 加 _ 4 ] 。伊 曲康 唑 ( 商品名 : 斯皮 仁诺 ) 是 一 种 合 成 的 三 唑类广谱抗真菌药 , 具 有 高 度 嗜 脂 性 及 嗜角 质性 , 血 浆 蛋 白结 合
的 药 液 排 气 。② 必 须 使 用 原 包 装 内 配 有 的 过 滤 器 延 长 管 , 因 管 内过 滤 器 的延 长 管 可 避 免药 物 的 聚 合 物 进 入 病 人 体 内 。③ 伊 曲 康唑注射 液注入输 液袋后 应尽快使 用 , 并 避 免 直 接 光 照 。 ④ 掌
积 聚 及 麦 角 固醇 的缺 失 , 进 而 导 致 真 菌 膜 流 动性 异 常 、 膜 结 合 酶
现 象 常 见 于 以 下 情 况 :① 将 伊 曲康 唑 注 射 液 加 入 特 配 盐 水 袋 ,
输液管 内剩余 的药液应弃去( 约为 5 mL ) , 这 样可确保准确 的用
药 剂 量 。为 避 免 发 生沉 淀 引起 堵 管 , 应 将 输 液 管 道 冲 洗 干 净 后 才 能 输 注 其 他 药 液 为 了 防 止 使 用 P I C C 管 输 注 伊 曲 康 唑 注 射
浊 。④ 受 外 界 环 境 温 度 变 化 的 影 响 。 伊 曲 康 唑 注 射 液 一 般 在 2 5℃ 以 下贮 藏 , 不得 冰冻 , 避 免 直 接 光 照 。一 旦 伊 曲 康 唑 注 射 液 发 生混 浊 沉 淀 堵 管 后 不 管 是 用 尿 激 酶 还 是 肝 素 钠 都 无 法 畅通 管道 , 最 终 导 致 拔 管 。我 们 将 拔 除 的 导 管 剪 开 观 察 , 发 现 导 管 内 为 白 色 的 沉 淀 物 堵 塞管 URS I NG J u n e 2 0 1 4 Vo 1 . 1 2 No . 1 6
液病病人 是发生系统性真 菌感染 的高危 人群 , 尤 其 是 强 烈 化 疗 导致 的 骨 髓 抑 制 、 放 化疗导 致的黏膜 炎 、 各 种导管 的使用 、 造 血 干 细胞 移 植 、 移 植 后 移 植 物抗 宿 主 病 ( GVHD)的 发 生 都 会 破 坏
3 . 3 伊 曲康 唑 注射 液 配 制 过 程 中 的 注 意 事 项 ① 掌 握 正 确 的
体 积 比[ , 将 2 5 mL伊 曲康 唑 注 射 液 一 次 性 全 部 注 入 由原 包 装
提供的 5 0 mL 特 配 生 理 盐 水 中 , 配制 中途 不能 中断 , 并 用 配 好
唑注射液 的配制方法以及对 P I C C进 行 正 确 的 冲 、 封管, 可 有 效
移 至袋 中 后 , 轻轻将 液体混 匀 , 混 合液变 为澄清 , 但 是 仍 可 见 产
品 本 身 固有 的 聚 合 物 ( 一般 为纤维状至薄片状 , 半 透 明 至 白 色 微
减少 和预防输注伊曲康唑引起堵管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