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围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心脏疾病可以通过介入性治疗进行治疗。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性治疗方法,用于治疗左心耳内血栓或栓子的患者。

在进行这种手术治疗的患者需要接受围术期护理,以确保手术的成功和患者的康复。

下面将详细介绍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1. 术前准备在手术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

还需要注意患者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心理护理工作,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恐惧感。

还需要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的相关信息和注意事项,确保患者对手术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

2. 术中护理在手术进行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并及时进行干预和处理。

还需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操作,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在手术结束后,还需要观察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3. 术后护理术后是患者最需要护理的阶段,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和观察。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并定期进行相关检查。

需要注意患者的饮食和排泄情况,确保患者能够正常进食和排尿。

还需要注意患者的防护,避免感染和跌倒等意外事件发生。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工作,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感,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4. 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术后,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出血、感染等。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还要做好相关的护理措施,如保持导管通畅、正确使用药物,以促进患者的康复。

5. 康复护理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在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患者的恢复和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配合医生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包括饮食、运动、药物等方面的护理措施。

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工作,鼓励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常见的介入性心脏手术,用于治疗左心房耳或左心室壁缺损。

该手术通过导管植入左心耳封堵器,可以有效闭合缺损部位,减少心脏血液流出并改善心脏功能。

围术期护理对手术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在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的围术期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和休息,保持通畅的呼吸道,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术中的护理措施也是围术期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风险,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对于接受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的患者来说,优质的围术期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1.2 手术目的手术目的是通过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来解决左心房内附着血栓和左心耳与左心房间的连接问题,从而预防卒中和其他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这项手术旨在封堵左心耳,阻止血栓形成和脱落,减少卒中的风险。

通过在左心房内置入导管,将封堵器放置在左心耳入口处,可以有效地阻止血栓形成,并减少血栓脱落的可能性。

这样,患者在围术期和术后可以减少卒中和其他并发症的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

整个手术的目的在于通过左心耳封堵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和预防措施,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2. 正文2.1 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围术期护理是指手术前、手术中和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系统性、全面性的护理工作。

在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中,围术期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围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和个性化护理,可以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围术期护理可以促进患者康复,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在术前准备工作中,护士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情绪疏导、营养指导等工作,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和手术耐受力。

在术后护理中,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患者不适症状,减轻患者疼痛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手术,用于治疗一些与左心耳相关的疾病,如房颤、左心耳血栓等。

这种手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治疗过程,围术期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围术期,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身体状况,减轻患者的不适,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以及术后患者的康复。

以下是关于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围术期护理的一些具体内容。

一、术前准备在患者进行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之前,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用药史等信息,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目前的身体状况。

还要对患者进行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以便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

术前准备还包括告知患者手术相关的注意事项,如禁食禁饮时间等,并解释手术的相关风险和并发症,让患者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术前准备的工作要做到周密、细致,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手术过程中的护理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介入性手术,手术过程中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密切配合,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

在手术准备阶段,护士要为患者做好皮肤消毒,患者插入导管的部位要严格护理,避免感染。

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并及时记录。

如果患者出现异常情况,如出血、心率失常等,护理人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并协助处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并发症的护理术后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出血、心律失常、感染等,护理人员需要对这些并发症进行及时的护理。

首先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发症的症状。

对于出血,护理人员要及时压迫止血,向医生汇报。

对于心律失常,护理人员要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对于感染,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做好导管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五、康复护理在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之后,患者需要进行一定的康复护理。

首先要教育患者关于术后护理和康复的知识,如避免感染、定期复查等。

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围手术期护理

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围手术期护理

吡格 雷 和 阿司 匹林 ; 均 排 除各 种 先 天 性 心 脏 病 、 风 湿性 心 脏病 、 心肌病 、 甲状 腺 功 能 亢 进 等 疾 病 ; 患
者均为耐受 手术者 , 经 医生详细讲解后 自愿接受 手术 并 签署 手术 知情 同意 书 。
血压 病 史 2 ~ 8年 ,C HA DS 2一 VAS 4 评 分 ≥ 2分 , HAS —B L E DE ] 评 分 ≥ 3分 , 服 用华 法林 、 氯
经 常反复 发作 , 有 药 物 治疗 失 败 史 , 加 之 对 新 技 术
P C L A A治疗 的 了解不深, 担心手术预后 , 术后存
在术 侧肢 体制 动 、 在 床上 大 小 便 等 问题 , 患 者 多 有 紧张 、 忧 虑情绪 。因此 , 护 士加 强 心 理 护 理 和 健康 教育 尤 为重要 ] 。首 先 向患 者及 家属 讲 解 手 术 过 程及 具体 的操 作 程 序 , 告 知 术 中 术 后 可 能 出 现 的 症状 , 详 细介 绍相 关 知识 , 嘱 患 者 阅读 相 关 宣 传 图 画, 特别 是该 技 术 的 微 创 性 、 疗效 和优点 , 使 患 者
摘 要 : 总结 4 例心房颤 动患 者行 左心耳封堵术预防血栓栓塞 围手术期 护理 。护理要点为加强心理指 导 , 完善 各项术
前准备 , 术后严密病情观察及 预防并发 症的发生 , 做好创 口护理 , 加强抗栓 用药பைடு நூலகம்导 , 做好 出院健康 宣教 。4例患者 左心耳
封堵手术成功 , 均好转 出院。 关键 词 : 心房颤动 ; 血栓栓塞 ; 左心耳封堵术 ; 护理
术为 微创 , 具 有操 作 损 伤 小 , 易恢复 , 安全可靠 , 术 后 无 需 长期 服 用 抗 凝 药 等 优 点 , 为 非 瓣 膜 性 心 房 颤动 、 栓 塞 风 险 高 危 以及 不 适 合 应 用 华 法林 抗 凝 的患 者提 供治 疗新 的选择 。2 0 1 4年 1 0月 , 本 院心 内科 成 功为 4 例 心 房颤 动患 者行左 心 耳封堵 术 , 效 果较 好 , 现将 护理 报告 如下 。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通过介入方法,利用封堵技术关闭左心耳,预防心房内栓子形成和脑栓塞的术式。

在患者进行这种手术时,需要给予其详细的围术期护理,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内容。

术前护理:1. 患者教育:向患者和家属详细解释手术的原理、操作过程、目的和可能的风险。

让患者理解手术的必要性和不良后果,提高术前安全意识。

2. 术前准备:准备手术所需的器械、药品和设备,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提前准备好呼吸机、监护仪、手术室、药品注射泵等设备,以备手术使用。

术中护理:1. 无创监测:在手术室进行全面的无创监测,包括心电监护、血压监测、脉搏氧饱和度监测等,以及必要时的有创监测,如中心静脉压和动脉压力波形监测。

2. 麻醉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和药物,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处于足够的麻醉状态,并控制血压、心率等生理指标。

3. 术中协助: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如导管置入和封堵器械植入,并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支持确保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4. 出血控制:在手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如加压包扎、止血药物等,以防止出血引起的术中并发症。

术后护理:1. 监测观察:患者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或病房,继续进行全面的监测观察,包括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心电监护、血气分析、尿量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2.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采用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如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热敷、按摩等,缓解患者的疼痛不适。

3. 液体管理:根据患者的体液平衡情况,合理调整液体输入量,确保患者体液平衡,避免发生液体过多或过少引起的并发症。

4. 早期康复:鼓励患者积极主动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如主动活动关节、进行呼吸康复训练等,促进术后功能的恢复。

5. 安全保护:术后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安全,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和行为异常,避免意外伤害和并发症。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主要包括术前的教育和准备,术中的无创监测、麻醉管理、术中协助和出血控制,以及术后的监测观察、疼痛管理、液体管理、早期康复和安全保护等环节,旨在保障患者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进行,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治疗心脏病的常见方法之一。

这项手术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要求严格,良好的护理可以帮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并加快康复。

本文将就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术前准备1. 术前教育在患者确认接受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后,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

包括介绍手术的过程、风险及术后康复的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和家属对手术有更清晰的了解,也为手术后的护理提前做好准备。

2. 心理疏导部分患者在面临手术的时候会出现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医护人员要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工作,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3. 临床检查在手术前,应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各项必要的临床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心脏彩超等,以确保患者在手术中能安全度过。

二、术中护理1. 保持手术部位清洁手术部位的清洁是非常重要的,手术前应进行充分的皮肤消毒,避免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

2.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手术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3. 保持通畅呼吸道手术过程中要确保患者的呼吸通畅,避免因呼吸道堵塞导致缺氧等情况发生。

4. 精心协助医生术中,护士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操作,及时传递所需的手术器械,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5. 安全用药在手术中,护士要严格按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等,防止出现术后并发症。

2. 保持手术部位干燥术后护理要保持手术部位的干燥清洁,避免感染,定期更换伤口敷料。

3. 饮食护理根据患者手术后的体位要求,及时给予患者营养均衡的饮食,注意饮食的清淡易消化。

4. 康复锻炼手术后适量的康复锻炼对患者的康复很有帮助,但要遵循医生的指导,逐渐增加运动量。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一、术后休息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是一种介入性手术,虽然创伤相对较小,但是术后仍然需要患者保持充分的休息。

手术后患者应该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用力咳嗽、打喷嚏等动作,以免影响手术部位愈合。

二、饮食调理术后患者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饮食调理,一般来说,术后24小时内患者不宜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主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面汤、稀饭、面条等。

不宜饮用浓茶、浓咖啡等刺激性饮料,还要保持充足的水分补充,促进新陈代谢。

三、伤口护理术后患者要注意保持术后伤口的清洁,避免感染。

术后患者一般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伤口换药,保持伤口干燥清洁,避免受到污染。

术后还要避免碰撞伤害手术部位,保护好手术部位,避免引起出血、感染等并发症。

四、药物治疗术后患者要按医嘱规范用药,一般术后需要抗感染、止痛、抗凝等药物的配合治疗。

特别是抗感染药物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严禁自行停药,以免引起感染。

抗凝药物也要按时按量服用,以防止血栓形成。

止痛药物可根据疼痛程度适量服用,但要避免过量,以免影响身体代谢功能。

五、生活护理术后患者还需要做好生活护理工作,避免感冒、感染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长时间暴露在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

避免接触宠物、灰尘等易引起过敏的物质,提高自身免疫力。

避免长时间久坐,避免引起血液淤积。

六、定期复查术后患者要定期到医院复查,了解术后的康复情况,排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定期复查包括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项目,以了解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

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康复训练,逐渐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患者本人和家属的共同配合,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做到全面的护理。

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患者的康复,保障手术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这些患者能够顺利渡过围术期,重获健康。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作者:段家成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年第11期【摘要】通过剖析房颤时血栓发生的根本原因,探究通过导管行左心耳封堵术治疗房颤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进展,术前给予合理的心理支持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麻醉状态下患者的护理及与介入医生的密切配合,术后加强生命体征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出院前做好健康指导从而指导临床为经导管行左心耳封堵术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促进患者术后更好更快的康复。

【关键词】左心耳封堵术;房颤;血栓【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11..02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快速心律失常[1],其症状表现为不规律的心脏搏动,并可导致血栓、卒中、心衰等严重并发症。

研究表明[2]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子约80%~90%来自左心耳。

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四分之一的人在一生中可能罹患房颤,而房颤患者的卒中风险是正常人的5倍。

伴发房颤的患者发生栓塞性并发症的风险明显增加[3]。

血栓栓塞是心房颤动最严重的并发症。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是将心房颤动中形成血栓的主要场所(左心耳)介入性封堵,从而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由于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4]。

逐渐成为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先进疗法。

该手术方式具有操作相对简单易行、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感染机会小、成功率高等优点。

1 房颤时血栓发生的原因左心耳是妊娠早期形成的左心房原始芽的残余物,内有丰富的梳妆肌及小梁,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其整体形态“口小肚大”[5]。

心房颤动时,心房丧失节律性收缩,左心耳扩张,造成左心耳内血量增加、排空率降低,加之左心耳梳妆肌独特的管形结构以及心内膜丰富的肌小梁结构使房颤时心耳内的血液发生淤滞,进而形成血栓。

一旦血栓从心耳脱落进入动脉系统,随血流进入大脑的血管中,从而限制血液流动,则引起脑卒中。

左心耳封堵术是出血量极小且无需开胸的微创手术,风险小,恢复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issn.1007-5062.2016.04.016作者单位: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市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介入诊疗科通信作者:黄连军,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心血管的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

E-mail:huanglianjun2008@163.com ·心血管护理·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围术期护理付佳青马萍李立黄连军[摘要]目的:总结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患者的围术期中护理要点。

方法:查阅文献并分析护士在左心耳封堵术的护理配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术前参加病例讨论,访视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术中备齐所需物品、急救设施。

熟练掌握手术中的每一个操作步骤,了解手术进程,与手术医生密切配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发症;术后加强穿刺部位的护理和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完善出院指导,加强随访工作以确保手术取得满意效果。

结果:8例患者均被成功完成Watchman左心耳封堵系统置入,手术时间120 180(150ʃ30)min。

术中食道超声监测均提示封堵器位置良好,出院随访至今,患者无血栓栓塞及出血事件发生。

结论: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是我科开展的一项新技术,护士不仅要全面了解左心耳封堵治疗过程,更应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对患者实施系统的整体护理,加强医护患关系密切合作,提高临床技能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心房颤动;血栓栓塞;左心耳封堵术;护理[中图分类号]R5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062(2016)04-313-04Nursing care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transcatheter LAA occlusion Jiaqing Fu,Ping Ma,Li Li,LianjunHuang Department of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Beijing Anzhen Hospital,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Beijing Institute of Heart Lung and Blood Vessel Disease,Beijing100029,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summarize the key points of nursing care in perioperative period for patients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nd were receiving transcatheter LAA occlusion to prevent embolization.Methods:Reviewarticles and analyze problems those may occur in nursing cooperation of LAA occlusion.Before operation,par-ticipate in preoperative case discussion,visit patients,assess the clinical status,provide psychological nursingand obtain the operation of patients and relations.During operation,get requirements and emergency instrumentsready;master every treatment step of operation,follow the process,cooperate perfectly with physicians,compre-hensive monitor vital signs,and treat complication immediately.After operation,strengthen nursing of puncturesite,monitor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perfect discharge education and follow-up care to ensure satisfacto-ry outcomes.Results:Watchman devic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implanted in all8cases,and operation time was120 180(150ʃ30)min.Intraoperative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showed the devices all well-positioned.All cases follow-up hitherto have no thrombosis or hemorrhage events.Conclusion:TranscatheterLAA occlusion is a new technology developed in our department.Nursing staff should not just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LAA occlusion,but also apply knowledge to practice,give patients sys-tematical,holistic nursing care,enhance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doctor,nurse and patient,improve clinicalskills,to promote patients for early recovery.[Keywords]Atrial fibrillation;Thromboembolism;LAA occlusion;Nursing心房颤动患者具有较高的血栓栓塞发生风险[1]。

血栓栓塞并发症是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

口服抗凝药物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治疗方法。

然而,口服抗凝药物有效治疗窗窄,出血风险高,需长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而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增加医疗花费;另外,对于少部分患者,存在口服抗凝剂禁忌。

研究表明,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90%来自左心耳[2]。

左心耳封堵术(percutaneous closure of left atrial appendage,PC-LAA)是通过封堵或结扎左心耳来预防心房颤动的血栓栓塞(尤其是缺血性卒中)的方法。

由于创伤小、闭塞成功率高、并发症相对较少,PCLAA作为一种替代治疗用于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3]。

我院于2014年3月,开始临床应用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置入术。

相较于其它介入治疗,左心耳封堵技术复杂,需要较多的护理配合及护理治疗,本研究将就此作一总结。

资料与方法1.患者资料我院于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成功完成8例Watchman左心耳封堵器置入术。

其中男性5例,女性3例;年龄60 80岁,平均70岁;心房颤动病史2 32年。

3例合并高血压,病程6 30年,平均18年。

最高血压190 110mmHg (1mmHg=0.133kPa),高血压3级,极高危。

1例陈旧脑出血,4例合并脑梗死,1例合并冠心病,1例患者行升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后。

本组患者均为高血栓栓塞风险、抗凝治疗高出血风险患者。

2.治疗方法(1)麻醉方法8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

麻醉医生右侧桡动脉置管监测动脉血压,诱导麻醉成功后置入食道超声探头并调整好位置进行术中监测。

术中持续监测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麻醉维持采用异丙酚2 4mg·kg-1·h-1,间断或手术结束前5min逐渐减量直至手术结束停用异丙酚。

(2)手术方法常规消毒铺巾,穿刺右侧股静脉,穿刺成功后肝素化每公斤体质量80 100U,术中监测ACT。

置人SwartzL1长鞘至上腔静脉,在透视及食道心脏超声指引下行房间隔穿刺,房间隔穿刺成功后测量左房压。

如左心房压<10mmHg (1mmHg=0.133kPa),要求快速补液,使左心房压升高至10mmHg以上,以使左心房及左心耳充分充盈,便于准确测量左心耳口部直径的大小[4],送入Amplatz Super Stiff J-TIP长导丝(0.035cmˑ260mm),沿导丝送入Watchman双弯导引鞘(14F)后撤出导丝后送入猪尾导管至LAA内,RAO30ʎ、CAU20ʎ下行LAA造影,造影后测量LAA口直径,撤出猪尾导管后送入Watchman LAA封堵器,再次监测ACT。

LA造影示封堵器位置可,无残余血流,TEE观察LAA口无交换血流,封堵器张开,牵拉试验无异常后释放封堵器,局部穿刺点压迫止血后结束手术,患者返回CCU监护。

3.护理(1)术前充分评估、做好应急准备本组患者均为血栓栓塞及抗凝治疗出血的高风险人群,而PCLAA能有效预防血栓栓塞且术后无需终身抗凝,患者对此手术抱有极大希望,但由于是一项介入新技术,故又心存疑虑,护士术前一天访视患者,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结合图片简要介绍手术经过及注意事项,告知左心耳封堵术治疗的最新进展,以及该项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疗效等。

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并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2名巡回护士参加由心内科、心外科、超声科、麻醉科、及时组织进行病例讨论,分析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及并发症,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力求将手术风险降至最低。

根据每位患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及措施,保证安全护理。

由于术中需要全麻和TEE,嘱患者要在术前8h内禁食水。

仪器物品准备①常规物品准备包括18G穿刺针,6F、8F、11F动脉鞘,三环注射器、三联三通、50mL螺旋口注射器、压力传感器装置、Amplatz Su-per Stiff J-TIP长导丝(0.035cmˑ260mm)、猪尾造影导管。

②房间隔穿刺系统:包括房间隔穿刺针及其配套鞘管。

③WATCHMAN TM封堵器及输送系统。

④急救物品包括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吸痰管、吸引器装置、氧气等处于应急备用状态并保证性能正常。

因左心耳封堵术有发生封堵器脱载及急性心脏穿孔的风险,需要准备抓捕套件、心包穿刺套件等特殊急救器械。

术中备好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测试仪和微量泵等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